《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教案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56.00 KB
- 文档页数:22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民族体育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体育的概念通常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规范传播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相对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在我国,“民族”往往用来称呼少数民族,“民族体育”常常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正如我们使用的“民族学院”、“民族政策”、“民族研究”等称呼中的“民族”一样,主要是指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群体。
不过,就国际流行的现代体育而言,中国的民族体育应该是在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开展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体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滋生现代竞技项目的沃土。
纵观世界体育史的进程,不少风靡全球的运动项目最初都是由民族体育发展而来的。
当今世界流行的形形色色的体育活动,刚开始时仅仅局限在某一地区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民族中,最终为各国各民族接受,成为全人类共有的体育文化财富。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民族体育是当代世界流行的国际体育之母。
中国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代表着古老的东方保健体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既包括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游戏,也包括一些少数民族的典型传统竞技,更多的是各民族中普遍开展的项目。
总而言之,是指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世代流传的体育活动中国有近千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数量和形式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
这块蕴积深厚的民族文化宝藏,对于弘扬东方体育文化,发展人类所共有的体育事业的价值,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也不为过。
面对丰富多彩的项目,我们从便于学校教学的角度,选择其中一部分进入教材,这丝毫不影响其他部分作为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理论日渐成熟。
1996年,中国把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是当代体育科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标志着体育学的进步。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3.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
二、教学内容1. 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与特点2. 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3. 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特点、意义和历史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2. 讲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与特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讲解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从健身、文化、娱乐等方面进行讲解。
4. 讲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介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
5. 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介绍的项目包括武术、太极拳、蹴鞠等。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特点、意义和历史发展。
2. 了解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第二章:武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和战术。
3.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1. 武术的定义与分类2. 武术的特点3. 武术的基本技术4. 武术的基本战术5. 武术的历史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基本技术和战术。
2. 示范法:演示武术的动作要领。
3. 练习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武术动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武术的概念。
2. 讲解武术的定义与分类: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讲解武术的特点:从健身、防身、观赏等方面进行讲解。
4. 讲解武术的基本技术:介绍拳法、棍法、剑法等。
5. 讲解武术的基本战术:介绍攻防、真假、虚实等战术。
6. 讲解武术的历史发展:介绍我国武术的发展过程。
1、1987—1990年间,在国家体委、国家民委的支持下曾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一次普查工作,共收集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997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301项),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大多属于民俗民间体育项目。
2、1986年按照“源流有序”、“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拳里明晰”的标准,共公布了129个拳种。
3、从语源来看,“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人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其曰:“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4、武术应当包括军事武术、传统武术和武术运动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5、1952年,刚刚成立的国家体委正式把无数列为推广项目,设臵专门机构——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委员会,对武术实行领导。
6、1954年组成了新中国第一支国家武术队。
7、1958年9月中国武术协会成立,旋即起草了中国第一部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主要竞赛内容的《无数竞赛规则》,并在1959年举行的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和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上执行了这一规则,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率先步入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快车道。
8、1979年,在“积极、稳妥”的方针指导下,国家体委决定按照竞技体育的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三个单位进行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以取得成绩后在全面铺开9、1989年,经过十年的探索,武术散手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10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把武术散手列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1、1992年12月,第二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进一步认为:当今世界武术大体上有三个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以竞技为形式,一套路和散手为内容的竞技武术;二,以增进健康、祛病延年、修身养性为目地,一个门派传统的武术套路和健身功法为活动内容的健身武术;三,以继承传统,突出攻防实用,以实战为主的技击武术。
12、2004年在广东佛山举办了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
13、少林武术学术体系基本框架分为:指导思想、理论知识群和专业技术群三大体系。
14、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家以社会上广为流行的杨氏太极架为基础,集体创编了“简化太极拳”(24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