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构思演练
- 格式:doc
- 大小:539.50 KB
- 文档页数:8
材料作文“走在最前或最后是否最痛苦”构思演练作者/江西林莹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
你对上述观点有何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分析该作文题属于辨析类材料作文题,命题者一般不摆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明确的倾向,需要写作者分析其中的是非曲直,拿出主见。
这类作文不求结论的一致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2013年高考江西卷的作文“对奥数、英文、周树人的‘怕,或‘不怕,”就属此类。
须注意的是,此类作文看似没有审题、立意难度,写作者似乎可以各抒己见、自由评论,其实不然。
由于作文材料中潜藏着命题者的发问:走在最前或最后的人是否最痛苦?对奥数、英文、周树人“怕”还是“不怕”?立论时并没有广阔空间,只能紧扣命题者所问,明确回答痛苦或不痛苦、怕或不怕,并由此阐述理由,而且阐述的对象应紧扣住“走在最前或最后的人”“奥数、英文、周树人”,不然,则很容易偏离题旨。
立意分析 1. 弄清“最前的人“或“最后的人”的丰富内涵“走在最前面的人”可让人联想到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探路者、拓荒者,如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爱因斯坦、世界上首位进入太空的加加林;也可以是各行业成就突出的领跑者,如中国首位打进WTA前十的球金花李娜,以及拿下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全英赛、世界杯、总决赛、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八大满贯的世界羽坛第一人“超级丹”。
“走在最后面的人”可以是不具优势的落后者,如学业、事业上成绩落于人后者;也可以是身肩重任的断后者,如中国古代所谓“三军”中之“后军”,行军作战时行于队伍之后,承担着掩护和警戒任务。
2.分析“痛苦”或“不痛苦”的根源对于孙中山、加加林这样的探路者、拓荒者来说,其痛苦可能在于:前途艰险,情况难料,一路前行意味着冒险,甚至牺牲。
材料作文“材料”构思演练[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建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钢筋、水泥是建高楼、桥梁的重要材料,而建高楼、建桥梁又不能需用钢筋、水泥,普普通通的沙子也必不可少。
布料、棉花是做棉衣、棉被的重要材料,而做棉衣、棉被又不能只用布料、棉花,穿来穿去的线必备。
金、银、铜、铁,材料不同,各有千秋。
钻、玉、石、土,材料有别,各有作用。
材料是前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材料体现出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嘛。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胶粘剂脱离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解]首先找出文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这个词是“材料”。
通常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即中心词,审题时应先想到这一点。
下面看文段的层次:1,“钢筋、水泥”与“布料、棉花”是主料,“沙子”与“线”也极其重要,根据迁移原理,由此及彼,想到人――各级领导重要,普通员工也重要;台前的演员重要,幕后工也不可或缺。
2,“金、银、铜、铁”和“钻、玉、石、土”都是由贵重到低廉的东西,贵重的有存在的必要,便宜的也有存在的必要,一如人。
3,归纳材料中心,确定作文立意。
这是极其关键的大步,有些学生写好些了,大多是因为不注重这一关键步骤。
请看,“米”是“炊”的前提,“钢筋”“水泥”“沙子”是建筑的前提,“布料”“棉花”“线”是做针线活的先决条件。
由此及彼,可想到写议论文,没材料就写不成;可想到开店,没房子没流动资金就开不资金需求起来;可想到开发研究软件,没电脑没技术就制做不出来……“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李白的诗句,含意是上天造就我造就这块材料,生活生活之中一定有我施展才华的地方。
恰如上述1、2层分析的,任何材料都重要,人也是,你一定有一样比别人强。
还可另起炉灶,“材料是……”旨在借力学生思维,一些喜欢求异思维的学生,或文笔特好的学生,自选角度,可能会写出新颖别致的评论。
[构思导引]针对第一个主题,若写“不曾材料就写不好文章”,易落入俗套,但易于把握。
材料作文“鸡蛋的哲学”构思演练【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牛命。
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 长。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 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白选文体,白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题解】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
仔细阅读材料,不难发现它的关键词是“从外打破”和“从内打破”。
如果你准确玩味 “打破”这个词语,就会发现从外是“打破”,从内是“啄破”。
这样说来,理解“打破”的涵义是关键。
但要想清楚地理解“打破”的涵义,必须分 辨蛋壳的含义。
蛋壳可以是闲境、束缚,也可以是保护、庇护。
人的成长紺要解决发展、超 越两大问题,正与之相照应。
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虽然材料说的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一人的成长是靠外因还是 靠外因,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哲学基本原理上。
因为任何话题一旦进入材料,就会有所限制, 或者有所发明。
因此,我们写材料作文时,哲学原理是基本思路,而重点却是材料“限制” “发明”这些部分上。
从这个材料看,它的新颖部分在“食物”与“生命”的理解上。
所谓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是说从内打破,是主动成长、成才,只有这 样才能成为生命的主人;从外打破,是外部势力的推动或者侵犯、压迫,生命被塑造、被操 纵、被使用,异化为物,成为他人的工具。
这个比喻说法把后果清晰地呈现在人的面前,展 现人的两种命运,激发人的尊严,因而具有新的意义。
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会悲哀而沉重。
不管是从外打破还是从内打破,生命都是 要承受痛苦的。
比如,鸡蛋从外打破,成为别人盘中餐,做了他人差役,失了尊严,失了自 我价值,这是痛苦的;从内打破,需要打破口我惰性,打破猥琐的人生观念,打破性格上的 怯弱,需要付出汗水甚至鲜血,这也是痛苦的。
材料作文“失信被曝光”构思演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失信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
从个人失信到企业失信,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信力和诚信体系,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惩罚失信者,并引导他们重新恢复诚信。
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措施是“失信被曝光”。
这种措施通过公开失信者的信息,让他们在社会上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影响,从而达到惩罚失信者,警示其他人的目的。
然而,“失信被曝光”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失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得到保障。
如果失信信息不准确或者被恶意散布,会导致不必要的误解和污名化,使得失信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其次,失信被曝光可能带来过度的惩罚,特别是对于个人失信者而言。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次小失误而受到不应有的惩罚,这会让他们难以走出失信的阴影。
因此,对于失信被曝光这种措施,我们需要平衡好惩罚和教育的比例。
一方面,我们需要惩罚那些恶意欺诈、逃债、偷税漏税等较为严重的失信行为,以示警戒。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教育那些不懂法律、不了解诚信重要性的人,引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恢复诚信。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失信被曝光”带来的问题。
例如,建立一个信息审核和管理机制,确保失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通报信息,需要分类和分级进行,对于比较轻微的失信行为可以进行内部处理,重大失信行为可以进行公开通报。
同时,我们需要引导失信者走向正确的道路,在惩罚的同时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使他们重新成为社会良好公民。
这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诚信培训和评估机制,鼓励人们树立信用意识和诚信意识。
总之,“失信被曝光”是一个既有利有弊的措施。
在采取这种措施时,我们需要平衡好惩罚和教育的比例,确保它真正能够达到警示和引导的目的,从而建立一个诚信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2023高考模拟新材料作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构思及佳文展示作文试题:“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但当真的面对深陷困境的人时,我们往往又有不同的表现:有人会寄以无限同情,却遗憾自己不够强大,可能止步于善念而不为;有人会及时施以援手,哪怕自己的境况也很艰难,但依然会尽力而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文题构思:这等于“善念与善行”的话题作文。
写作时要同时提到“善念”“善行”,不要顾此失彼只写一方,同时不要否定善念。
还要想到善行可大可小,还要想到善行的结果或影响。
佳文展示:但愿馨香都传远白坤峰①善念是种子,善行是果实;善念是春的播种,善行是秋的丰收;没有前者,难有后者;没有后者,有人可能不承认前者。
但是,种子有时没有机会萌芽或结出果实,但我们不必因此轻视善念。
一些人,他们其实没有什么善念,除非居高临下,除非广众之下。
②你可能常有善念,却囿于时间不足、力量不够、金钱不多、人脉不广、世俗偏见、后果担忧而没有伸出手。
这是人之常情。
史怀哲说:有人之所以没有去救一只甲虫或小青蛙,是羞涩于别人的不理解。
③我们都看过《辛德勒名单》,辛德勒所做的,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是能这样做的,只有德国的辛德勤、中国的何凤山、英国的温顿、日本的杉原千亩。
温顿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他从纳粹德国占领下的捷克斯洛伐克救出669名犹太儿童。
直到晚年才偶然被人知道。
他实事求是地说:“我只是看到当时的情景,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的力量。
当时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并不难。
”可是,我要问一句:并不难的事,当时又有几人做了?当时绝大部分国家的外事机构都是见死不救!他们都怕可能会得罪小胡子,也怕来自同行的压力。
④梁晓声二十年前说过:有时做好事并不需要你付出巨大代价,你只须打个匿名电话,写封信,留个证据。
但今天做好事也要留神。
况且有些善行是冒险或艰难的,此时的善行就弥足可贵了。
⑤其实,小善也是善,给饥饿的人送上一个馒头,为山区的孩子寄去一本书,给流浪猫加一杯水。
材料作文“记忆”构思演练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个人有记忆,民族有记忆,大自然也有记忆。
记忆是一段经历,是一种积淀,是一笔财富。
思路引导这是一道以“记忆”为中心话题的新材料作文。
首先,从对材料的理解看:记忆是人对经历过的人、事、物的识记、保持或再现。
材料的第一句话“个人有记忆,民族有记忆,大自然也有记忆”明确了记忆的主体,即个体的人、群体的民族、自然界的生物都有记忆。
从小到大、到老,人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人、事、物,这些经历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
一个民族,从古到今会经历繁荣、衰败甚至会经历耻辱,这些都会成为民族的记忆。
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在生长过程、进化的长河中也会出现重复或类似的情况,这是大自然的记忆。
材料的第二句话“记忆是一段经历,是一种积淀,是一笔财富。
”阐述了“记忆”的价值意义,记忆的前提是经历了一段特定的时光、过程,然后积淀在个人、民族、大自然的“大脑”中,对个人、民族、大自然的“成长”、发展起着启发、警醒或激励等积极的作用。
理解材料时,要明确“记忆”的特点。
“记忆”的前提是在一段时间内经历过特定的人、事、物,留下明显的印象,一直储存在“大脑”中,记忆的主体应“念念不忘”。
记忆是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但不是对成长、发展历程中早已淡忘的、没有对主体起到一定作用的回忆。
其次,从立意看:材料中的“记忆”应是对记忆主体具有正能量的一段“经历”,行文时不能脱离这个立意。
即使过去的经历算不上辉煌、成功,但若能对记忆主体具有正面作用,视为符合材料立意。
不管是正面的肯定还是反面的警醒,最终指向应落到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个核心价值观上来。
既然“记忆”的主体可以是人、民族、大自然,那么“记忆”的内容也可以是人、民族、大自然或某个事物。
写作时应充分拓展思维空间,可以思考生活,感悟生命,也可以联系人类命运、历史发展、文化进步、生物进化等宏大的主题。
只要符合“记忆”的特点,皆可作为写作内容。
新材料作文“磁石”构思演练_作文素材新材料作文“磁石”构思演练作者/山东刘郁晖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问磁石:“为什么那么排斥你的同极?”“因为我想在同极中找到不同。
”“那你为什么那么吸引异极?”“因为我想在异极中找到我们共同的东西。
”“你这不是舍近求远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和同极站得远点儿,我才能通观全局;和异极挨得近点儿,我就能发掘新的东西。
人的思想要求同存异才能有所作为。
”磁石说。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构思导引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不一样的精彩属于每个人,只要我们葆有清醒的头脑,善于发现,就能求同存异、有所作为。
材料借磁石喻人生、晓道理,可谓匠心独具、别出心裁。
关键是准确理解磁石“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的“磁性”。
分析磁石之“磁性”,把握“人的思想要求同存异才能有所作为”一语要义,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同极相斥角度:磁石“同极相斥”本是自然之理,这里的“同极”我们不妨理解为思想、素养乃至生活习性等相近或相似之人,而所谓站远之“斥”正是为了保持一点清醒,“通观全局”。
从此角度不妨做如下立意:①清醒,求同时睿智思考;②“斥”之魅力;③仰观别样生命风采。
异极相吸角度:“异极相吸”也是磁石自然属性,这样,结合“和异极挨得近点儿,我就能发掘新的东西”一语,不妨把“异极”理解为与自己思想、素养抑或生活习性等不同之人,而其所谓“相吸”正为了拉近距离,在学习中“发掘”、提高。
从此角度可做以下立意:①牵手,学习中借鉴提高;②俯首美丽人生;③循“异”而动,顺势而为。
综合角度:综合磁石的“舍近求远”之自然磁性,并结合“人的思想要求同存异才能有所作为”,可有以下立意:①“此”同“彼”异;②俯仰生活,吐纳人生;③殊途同归,“心”点未来。
④别让“磁心”乱了步伐。
在写作中,对这道题的审题构思应该注意避免以下两个误区:1.审题不清,偷换主题。
审题落脚点应在磁石的“磁性”上,而不少考生偷换成“低姿态” “和而不同”等,这些关键词语无法与“磁性”关联起来,所以都偏离了题意,不符合“中心明确”的要求。
材料作文构思演练(1)材料作文“谦卑与自信”构思演练(2)材料作文“人最害怕的是自己”构思演练(3)材料作文“独”辩证思维构思演练(4)材料作文“担当”构思演练材料作文“谦卑与自信”构思演练【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这句谚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写好此题,首先要理解所供材料的基本含义。
材料的主要信息就是两句话,一句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句是“世界为我而造”。
“我只是一颗尘埃”,是说自己渺小,要以谦卑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世界为我而造”,是说自己的伟大,“我”能够主宰世界。
这两句话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因此这个材料的思辨性很强,写作的范围较广。
综合两方面的意思,人需要自信,但更需要谦卑和有所敬畏,而谦卑和有所敬畏的人,常常更有自信。
写作时,必须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阐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就文体而言,写记叙文或议论文都可以。
一般来说,写记叙文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难度,无论叙事还是写人,都要凸显“自信与谦卑”这一主题,关键要写出具体的情节。
要注意对文章主题意义的挖掘,对语言文采的提升,选材既要相对集中,又要与众不同,角度力求新颖。
同时,要注意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努力写出独特感受,表达真情实感。
写议论文,要有鲜明突出的中心,要明确表达自己对“自信与谦卑”的理解。
在论述过程中要力求把自己对问题的见解说深说透,同时也要注意思考的辩证,注意论证的全面性与层次性,既要写出思想深度,又要兼具文采。
○立意角度及点拨立意一自信与谦卑重点论述一个人既要自信,又要具有谦卑的品格,自信让人更好地走向世界、创造世界,谦卑让人成就美好的心灵。
立意二渺小与伟大一个人在宇宙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十分渺小的,渺小得如一颗尘埃,但又是伟大的,可以创造最伟大的事业。
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立意三认识自己犹太人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目的是告诫自己要正确认识自我,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占领人生的制高点。
立意四心态与人生心态决定人生的成败。
良好的心态是人生与事业成功的保障,而消极的心态往往导致人生的失败。
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要拥有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佳作示例】自信与谦卑路桥中学童筱丽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在走路的时候高仰着头,因为那样会踩到狗屎;也不要总是低着头,因为那样会撞到树。
前者是盲目自大,而后者却是自卑。
为人处世,自大就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自卑则会自怨自艾,缩手缩脚。
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既要自信,也要懂得谦卑和敬畏。
很喜欢犹太人的一句话:“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是啊,面对茫茫无际的宇宙,我们太渺小,太微不足道。
人只是自然界的一根苇草,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自然界热烈又生动的灵魂,有着恢宏的气势、飘逸的神采,这怎能不让人骄傲?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这是怎样的谦卑,又是怎样的自信啊!居里夫人因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而名声大震,从此上门拜访者络绎不绝,希望她参加一系列社会活动。
面对荣誉,居里夫人没有骄傲自满,而是谢绝一切邀请,投身于另一个课题的研究。
她不愿抛头露面,甚至“逃”到乡下,装扮成农妇,继续从事她的事业。
不久她终于发现另一种放射性元素“钋”,她伟大的人格与其卓越的成就一起载入史册。
有人形容居里夫人是“跨越百年的美丽”,而她的美丽在于谦卑和自信。
她没有留恋,贪图荣誉,也没有骄傲自满,而是以谦卑、敬畏的心态看待荣誉、看待科学。
居里夫人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财富,更教会我们谦卑和自信。
天使之所以能飞,是因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
人生需要自信,但别忘记谦卑和敬畏,只有谦卑的自信,方能眼视四方,心游万仞;志冲九霄,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生命之舟,乘风破浪,笑傲四海。
【点评】文章紧扣材料提炼观点,切合题意。
开头以哲理性名言引出,幽默风趣又引人入胜,同时点明全文的主旨:“既要自信,也要懂得谦卑和敬畏。
”紧接着,围绕材料中的一句话展开论述,阐明人应该自信但也要谦卑的理由。
在论述过程中,列举居里夫人的事例进行具体分析,内容充实,充分论证了主旨。
“天使之所以能飞,是因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一句,更是画龙点睛,阐明了谦卑的价值与作用。
结尾一段,既对上文进行归纳总结,又照应开篇,进一步点明中心。
全文谈体会真实具体,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流畅,体现出作者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
材料作文“人最害怕的是自己”构思演练【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和尚问师父:“人最害怕的是什么?”师父笑问:“你说呢?”小和尚说出孤独、误解、绝望等十几个答案,师父都说不对。
最后,师父告诉他:“人最害怕的是自己,你刚才所说的孤独、误解、绝望等,都是人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
”人生的许多悲剧,都从害怕自己开始。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名师解题】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生命,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旅途中,每个人真正的对手都是自己,真正的敌人也是自己。
清醒地认识内心世界恐惧、懦弱、孤独的影子,并且战胜它们,就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汪国真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我们无法改变风向,但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我们无法左右天气,但至少可以调整心态。
毕竟,强者的内心无比坚毅、无比强大,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角度一:可以从“强大内心,端正心态”的角度立意。
审读材料,小和尚最怕的正是自我内心的影子。
端正心态,让自己变得强大,便能去除内心灰暗的影子,战胜自己,从而避免人生的诸多“悲剧”。
选材小贴士:可以撷取生命中有志之士睿智取舍,走出“心影”的例子。
比如援引马恭志的事例。
马恭志一生只做过两件事情:一是花了8年学会走路,一是用25年为大家放映电影。
草根自强,正源于内心的强大,健康的心态。
角度二:可以从“走出‘心影’,摆渡生命”的角度立意。
“人最害怕的就是自己。
”克制自我,走出“心影”;摆渡生命,成就辉煌。
也许,你在“心影”中感受到了美之所在;也许,你在惧怕中顿悟了生命之真谛;也许,你在直面内心的忧惧中迈向了事业的巅峰。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古今中外很多,跟从本心,战胜自我,唯有如此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比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不做勇士,但也不是隐士。
“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正是这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沉默的“莫言”不仅走出“心影”,同时圆了国人百年诺奖梦。
角度三:可从“孤独也有正能量”的角度立意,直面孤独,在孤独中集中精神,思考人生、社会的问题,孤独便会生出智慧,进而成为一种境界。
选材小贴士:20世纪文坛和戏剧界的璀璨“明星”贝克特是现代隐士,在巴黎圣雅各大道的七楼寓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喜欢沉默、孤独和宁静。
1936年旅居德国期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独处的感觉真是妙极了。
”他常常踽踽独行于柏林宽阔的蒂尔加腾公园,久久不肯离去。
他知道,沉默和独处对他的写作至关重要。
这个故事可以作为典型事例运用,也可以单单引述贝克特的名言。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内心的影子,唯有智慧应对,方能成就自我。
角度四:从“心影”的危害角度立意。
谈“心影”对人心灵、精神的伤害及导致的结果,由此引起人们的思考。
选材小贴士:2013年3月2日,坤博长红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崔博割腕自杀。
金利斌、高庆昌、卢立强、魏东、裘祖贻、乔金岭……在短短几年里,已经先后有10多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
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这些曾经声名显赫的商界精英想了些什么?他们曾经创造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财富令人艳羡,却因为一些至今不为外界所知的“心影”而采用“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综观自杀殒命的商界精英之人生轨迹,他们有过人的智慧、胆识和坎坷的创业传奇,然而,在坐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他们内心却充满了恐惧这恐惧。
也许正是来自孤独、他人的误解、精神的迷茫等内心世界的影子。
【佳作展示】迎自己,赢自己郯城第二中学张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生活中,人们往往为自己内心的“影子”所牵绊。
请直面心影,超越自我,这样你会在赢了自己的同时也赢得生命的春暖花开。
寒冷与黑暗并行,内心的寂寞与失意如影相随。
梦想被雪花般的退稿函击得粉碎,绝望的阴影剿灭了青春的激情。
“走在一条四周漆黑的小路上”,“意外”爆红的夏达也曾在“每个岔路和障碍前停留过”。
哭过,怕过,勇敢的夏达毅然直面心影,点亮信念的灯盏,舞动手中的画笔,夏达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最爱,“努力地快乐前进”。
《子不语》《长歌行》,夏达终于用信仰与执著照亮心湖,将生命的苍白点染成流光溢彩的世界。
面对内心失意的“影子”,夏达微笑面对,孜孜以求,执著抗争,在赢了自己的同时赢得了青青绚丽的世界。
“牢记生命的理想,别被生活的愚妄蒙蔽了视听。
”当“正大综艺”被你主持得风生水起时,你也曾睥睨“群芳”,沉迷于璀璨光环的荣耀;当美誉加身掌声如潮时,你也曾心有畏惧,如履薄冰。
“命运的戏谑有时就在于你自我沉迷,在于你内心的惊惧。
”做最好的自己,你终于走出心造的“阴影”,擦掉自身的炫彩后素面朝天奔赴纽约。
端正心态,审视自我;挑战生命,超越自己,杨澜将生命当成一把锐利的刀,用它斩除了旅程中的荆棘,勇攀新的高峰,已然踏上生命的至美境界。
坦然生活,智慧应对,不断超越新的高度时你会不断地取得突破,创造新的辉煌。
直面自己,你会激情勃发,昂然奋起;超越自己,你会笑傲生活,一飞冲天!然而,生活中却总有一些人囿于自我,甚至毁于自我。
还记得近日山东大学被劝退的97名学子那痛苦而又迷茫的眼神;还记得那个曾经红极一时却因为惧怕生活的艾美乐绝望而又悔恨的泪水。
的确,人生的许多悲剧,都是从害怕自己开始的。
倘若三毛能够直面生活,直面失去荷西的自己,又怎能走不出心灵的阴霾,继续用唯美的情感续写撒哈拉那美好的记忆?让我们祛除内心阴暗的影子吧!直面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挖掘生命的潜能,才能焕发生命的光彩,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迎自己,赢自己;赢自己,赢世界!【点评】作者以散文的笔触行文,观点鲜明,议论大气,情感真实自然,由不同角度论证中心,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读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材料作文“独”辩证思维构思演练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