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六正比例和反比例试题苏教版.doc
- 格式:doc
- 大小:459.00 KB
- 文档页数:4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评必刷卷 第6章《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 +3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B 卷 总分 得分A 卷 基础训练(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江苏六年级单元测试)在C =2πr 中,当C 一定时,π和r (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2.(江苏六年级)下列等式中,成正比例的是( )。
A .a÷b =5B .a +b =12C .a×b =303.(江苏六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各式中,a 和b 成反比例的是( )。
A .a×3b=1B .a×8=5bC .9a =6bD .85a b 4.(江苏六年级单元测试)张佳的淘宝店儿在“三八节”这天准备了足量的服装,卖出的件数和剩下的件数(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5.(江苏六年级单元测试)包装盒的长是33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1厘米,圆柱形零件的底面直径是2厘米,高是1厘米,这个包装盒内最多能放( )个零件。
A .25B .32C .206.(江苏六年级单元测试)下面图( )表示的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A .B .C .D .7.(全国六年级期末)王师傅一天织布6小时,他织1米布所用的时间和织布的总米数(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8.(江苏六年级单元测试)甲、乙是两个成反比例的量,当甲减少20%时,乙( )。
A .增加20%B .减少20%C .增加25%D .减少25%9.(新洲区月考)下面中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A.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汽车每小时所行路程和时间B.圆的周长和圆周率C.总钱数一定,花了的钱和剩余的钱D.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和它的表面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江苏六年级单元测试)一辆自行车行驶的路程与它车轮转的圈数成(______)比例。
2.(江苏六年级期中)已知x=y(x,y都不为0),则x∶y=(________)∶(________);若0.4 x=y(x≠0),则x与y成(________)比例。
第六单元跟踪检测卷正比例和反比例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4分)1. 已知a÷b=c(a,b,c均不为0),那么当c一定时,a和b();当a一定时,b和c();当b一定时,a和c()。
(填“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2. 如果x-y=0(x,y均不为0),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生产一个零件所用时间一定,生产零件所用总时间和生产零件的个数成()比例;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与直径()比例。
3. 因为X=2Y(X,Y均不为0),所以X ∶Y=(),X和Y成()比例。
4. 如果14x=12y(x,y均不为0),那么x ∶y=(),x和y成()比例。
5. m和n成正比例,并且当m=2. 4时,n的对应值是0. 24,那么,当m=54时,n=(),当n=54时,m=()。
6. 根据右表填空。
(1)如果A与B成正比例,那么?是()。
(2)如果A与B成反比例,那么?是()。
7. 在阳光下,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树高与影长成()比例。
如果一棵小树的高度是1. 5米,影长是0. 8米,同一时刻同一地点一棵大树的影长是4. 8米,大树的高度是()米。
8. 把一个长方形按3 ∶1放大,面积将扩大到原来的()倍;按不同的比放大,所得的长方形中,长与宽成()比例。
9. 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24分钟。
照这样计算,锯成5段要花()分钟,48分钟能把木料锯成()段。
10. 鞋的尺码是指鞋底的长度,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
(1)找出其中的规律,在表中()里填上合适的数。
(2)如果用x表示厘米数,y表示码数,那么用x表示y的式子为()。
(3)这里的x和y()比例。
二、我会判。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1. 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2. 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3. 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4. 甲和乙成反比例,乙和丙成反比例,所以甲和丙也成反比例。
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清单·培优专练)1、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整理比关系。
如果用字母y 和x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比例(一定),那么正比例关系用式子表示为k xy (一定)。
2、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
(1)确定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系的量;(2)确定这两种量的比值是否一定;(3)根据比值是否一定进行正确判断。
3、正比例的图像。
正比例图像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
从图像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两种量地变化情况,可以不用计算,由一个量的值就能直接找到相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
4、反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 和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那么反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xy=k (一定)。
5、判断两种两是否成反比例关系的方法。
(1)看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2)看两种量相对应的数积是否一定,若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关系;若积不一定,则不成反比例关系。
一、选择题A.B.C.D.④每天加工零件的时间一定,每个零件加工的时间与加工的零件个数。
(成正比例)A.4 B.3 C.2 D.18.有两个相关联的量,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两个量不可能是()。
A.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B.单价一定时,购物的总价和购物数量C.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D.圆的周长与直径二、填空题9.如果59=,那么a和b成( )比例;如果m∶3=10∶n,那么m和a b(1)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物体的质量成( )比例。
(2)当弹簧的长度是12.8厘米时,所称物体的质量是( )千克。
12.已知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当5B=,如果A和B成正比例,A=时,6当7.5A=时,B= A=时,B=( );如果A和B成反比例,当10( )。
《正比例和反比例》习题1一、选择题1.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A.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和高B.稻谷每公顷产量一定,稻谷的总产量和公顷数C.一个人的身高和他的年龄D.在一块菜地上种的黄瓜与西红柿的面积2.下列各项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B.人的年龄与其身高C.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与宽D.三角形的面积一定,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3.用一定的钱买地砖,每块砖的价钱和买砖块数()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反比例4.有1桶油,如果每天吃100克,能吃50天;如果每天吃2021,能吃25天.每天的吃油量(单位:克)与所吃的时间(单位:天)()A.成正比例B.不成比例C.成反比例5.下面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同时同地,物体的高度和影长.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6.汽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和速度()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7.做一批零件用的时间一定,每个零件所需时间和零件的个数是()A.正比例B.反比例C.不成比例二、填空题1.因为:⨯=路程(一定),所以和成比例.2.下面相关联的两个量中,成正比例,成反比例.A.淘气步行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B.淘气步行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未走的路程;C.每张邮票1.2元,淘气买邮票应付的钱数和所买的邮票张数;D.圆的面积和半径.3.选一选A.成正比例B.不成比例①一条路的总长度一定,已修的长度和未修的长度;②《小学生数学报》单价一定,订阅份数和总价.4.601班同学排队做操,排成的列数和每列人数成比例;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比例.5.表中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并且成正比例关系,你能将表填写完整吗?6.看表填空.X与Y.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三、判断题1.修一条路,已修的与未修的长度成反比例关系.()2.书的总页数一定,已读页数与剩下页数成反比例.()3.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4.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成正比例,周长与宽成反比例.()5.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6.如果515ab-=,则a与b成反比例()7.如果20-=,那么x与y成正比例.()x y四、解答题1.①先把上表补充完整,再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出时间和路程的对应点,再把这些点按顺序连起来.②时间和路程成比例,理由是.③利用图象估计一下,2.5时行千米,行675千米需要小时.2.汽车数量与运货质量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各题.(1)表中和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求出比值,并比较比值的大小.(3)上面求出的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4)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3.如图,甲、乙两车运货的吨数与次数的关系如图.(1)甲车的运货量与运货次数成什么比例关系?乙车呢?(2)甲、乙两车各运货6次,运货量相差多少吨?4.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到乙港,3时行驶了75km.从乙港开到丙港,5时行驶了125km.(1)分别求轮船从甲港开到乙港,从乙港开到丙港的速度.(2)轮船行驶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成什么比例?(3)用等式把题目里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5.(1)把上表填写完整.(2)在图中描点表示表中的数量关系,并连接各点.(3)点(15,270)在这条直线上吗?这一点表示什么含义?(4)根据图象回答,买3份该套餐要付多少元钱?126元可以买多少份该套餐?6.如图是大连到沈阳67G次高速动车运行情况图.(假设匀速行驶)(1)从图上看,高速动车4分行驶千米;(2)高速动车的速度是千米/时;(3)高速动车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比例;(4)大连到沈阳的里程是390千米,高速动车需时到达.(5)高速动车3.5分大约行驶到哪里,请你在图上标出来.7.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表.在图中描出表示路程和相应时间的点,然后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8.长沙造纸厂的生产情况如下表,根据表回答问题.(1)表中相关联的量是和.(2)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一个比例.(3)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关系.(4)在图中描出表示时间和相应生产量的点,并把它们按顺序连接起来.(5)估计生产550吨纸片,大约需要天(填整数).9.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测得的不同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长如下表,请你把这两个量的变化情况画在图中.10.如图图象表示长颈鹿的奔跑情况,请回答下面问题:(1)完成表:(2)不计算,根据图象估计一下,长颈鹿跑10km,大约要分钟.(3)长颈鹿奔跑的路程和时间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1.下面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的杆高和影长的记录表.根据表中的记录,杆高和影长是否成正比例?如果成正比例的话,在如图的图象中表示出来.12.选一根粗细均匀的竹竿:(长约1.5)m,在中点的位置打个小孔并拴上绳子,然后每隔10cm做一个刻度.(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左边放5个棋子,右边应放个棋子才能保证竹竿平衡.(2)如果右边的塑料袋放10个棋子,放在刻度3上,左边的塑料袋放在刻度5上,应该放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为了保证平衡,左边还可以怎么放?找出规律,填写下表.(3)从表中你发现刻度数与所放棋子数成什么比例关系?13.下面的图象表示实验小学食堂的用煤天数和用煤量的关系.(1)根据图象,你能判断用煤天数和用煤量成什么比例吗?(2)如果用y表示用煤的数,x表示用煤的天数,k表示每天的用煤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3)根据图象判断,5天要用煤多少吨?2.4吨煤可用多少天?14.用a,h分别表示面积为9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请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1)h随着a的增加是怎样变化的?(2)h与a成什么关系?为什么?(3)当平行四边形的底为15厘米时,高是多少厘米?15.王叔叔买了一辆汽车,下表是他在试车过程中记录下的数据.(1)汽车所行路程与耗油量有什么关系?(2)汽车行驶90km,耗油多少升?(3)当油箱还剩3L油时,汽车还能行驶多少千米?16.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树高和影长的数据如表:(1)在图中描出表示树高和对应影长的点,然后把它们连起来.(2)连线以后观察,它们是在一条直线上吗?,说明树高和影长成关系.(3)不计算,利用图象判断,树高8米时,影长米?影长4米时,树高米?17.食堂每天开饭人数与购买蔬菜的数量如表:(1)根据已知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上面的表格.(2)根据表中的数在下面图中描出对应的点,再把各个点连接起来.(3)上面的两种量成比例吗?如果成,成什么比例,为什么?答案一、选择题1.B2.D.3.B.4.C.5.A.6.B.7.B.二、填空题1.速度,时间,速度,时间,反.2.:C,A.3.B;A.4.:反,正.5.18、7、9、27、10.6.A.三、判断题1.⨯.2.⨯.3.⨯.4.⨯.5.⨯.6.√.7.√四、解答题1.解:①先把上表补充完整,再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出时间和路程的对应点,再把这些点按顺序连起来.②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理由是路程÷时间=速度(一定).③如图用图象估计一下,2.5时行 225千米,行675千米需要 7.5小时. 故答案为:正,路程÷时间=速度(一定),225,7.5.2.解:(1)表中有汽车数量和运货质量两种量,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大,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大,它们的比值一定,所以汽车数量和运货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2)4:14=,8:24=,12:34=,16:44=,它们的比值相等. (3)根据题意可知,这个比值表示每辆汽车的运货质量. (4)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因为它们的比值一定. 故答案为:汽车数量;运货质量;运货质量;汽车数量.3.解:(1)甲:612186123====运货量次数(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甲车的运货量与运货次数成正比例关系.乙:48124123====运货量次数(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乙车的运货量与运货次数成正比例关系.(2)183123÷-÷64=-2=(吨)2612⨯=(吨)答:甲、乙两车各运货6次,运货量相差12吨. 4.解:从甲港开到乙港的速度:75325÷=(千米/时). 从乙港开到丙港的速度:125525÷=(千米/时).答:轮船从甲港开到乙港,从乙港开到丙港的速度都是25千米/时.(2)由(1)可知25=路程时间(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轮船行驶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成正比例.(3)设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则等量关系为:svt=.5.解:(1)总价与质量成正比例.(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在右图中描点连线,得出统计图如图:(3)点(15,270)在这条直线上,这一点表示15份套餐需要270元钱.(4)31854⨯=(元),126187÷=(份),答:买3份该套餐要付54元钱,126元可以买7份该套餐.6.解:(1)答:高速动车4分钟行驶16千米.(2)460240⨯=(千米/时);答:高速动车的速度是240千米/时.(3)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所以高速动车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小时);(4)390240 1.625答:高速动车需要1.625小时.⨯=(千米);(5)4 3.514故答案为:16;4;正;1.625.7.解:如图:8.解:(1)表中相关联的量是时间(天)和生产量(吨).=(答案不唯一).(2)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一个比例:70:1350:5(3)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4)在图中描出表示时间和相应生产量的点,并把它们按顺序连接起来(下图).(5)估计生产550吨纸片,大约需要8天(填整数)(下图红色虚线与横轴的交点).故答案为:时间(天),生产量(吨),70:1350:5=(答案不唯一),正比例,8. 9.解:10.解:(1)(2)不计算,根据图象估计一下,长颈鹿跑10km ,大约要12.5分钟. (3)长颈鹿奔跑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比例;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12.5,正,11.解:(1)31.5:13:2 4.5:36:42====(一定), 因为=杆高影长每米高影长的物体(一定),所以杆高和它的影长成正比例;(2)绘制统计图如下图,观察发现:表示树高和对应影长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12.解:(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左边放5个棋子,右边应放5个棋子才能保持保证竹竿平衡. (2)设左边应放x 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5103x =⨯1035x ⨯=6x =答:应该放6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同理:103x =⨯30x =;2103x =⨯1032x ⨯=15x =;3103x =⨯1033x ⨯=10x =;6103x =⨯1036x ⨯=5x =.为了保证平衡,左边还可以怎么放?找出规律,填写下表.(3)因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也就是积一定,所以发现刻度数与所放棋子数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5;6;13.解:(1)用煤的吨数÷用煤的天数=每天的用煤量(一定)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 因此可判断用煤天数和用煤量成正比例关系.(2)如果用y 表示用煤的数,x 表示用煤的天数,k 表示每天的用煤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k x =(一定).(3)根据图象可判断:5天有煤1.5吨;2.4吨煤可以用8天.故答案为:yk x =(一定).14.解:(1)96248÷=(厘米)96332÷=(厘米) 96424÷=(厘米) 96616÷=(厘米) 96812÷=(厘米) 96128÷=(厘米) 96244÷=(厘米)96482÷=(厘米)填表如下:(1)h 随着a 的增加而减少.(2)因为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成反比例.(3)设高为厘米,1596x =9615x =÷ 6.4x =. 答:高是6.4厘米.15.解:(1)耗油量随着路程的变化而变化,因为1527.5÷=、3047.5÷=⋯即每升油所行路程不变,所以汽车所行路程和耗油量成正比例关系;(2)因为耗油量=路程÷每升油所行路程,907.512(÷= 升) 答:要耗油12升.(3)因为路程=每升油所行路程⨯耗油量,7.5322.5⨯=(千米)答:汽车大约还能行驶22.5千米.16.解:(1)所作图象如下图,观察发现:表示树高和对应影长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2)连线以后,发现表示树高和对应影长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这说明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关系,因为随着树的高度的增加,影长也在增加,且树高与影长的商是一定的,所以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关系;(3)设树高8时,影长为x米,影长4m时,树高y米,=则有2:1.68:xx=⨯28 1.6x=212.8x=;6.4y=2:1.6:4y=⨯1.642y=1.68y=5答:树高8m时,影长6.4米,影长4m时,树高5米.故答案为:在、正比例; 6.4,5.17.解:(1)食堂每天开饭人数与购买蔬菜的数量如下表:(2)作图如下:(3)因为0.5=购买蔬菜的数量人数(一定),所以购买蔬菜的数量和人数成正比例关系.答:成比例;因为0.5=购买蔬菜的数量人数(一定),所以购买蔬菜的数量和人数成正比例关系.。
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在图表中的应用专项练习(解析版)一、填空题。
1.(2021·河北邯郸·小升初真题)如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比例。
照这样计算,2.2小时行驶()千米。
【解析】(1)根据图可知: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商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2)100÷1×2.2=100×2.2=220(千米)2.(2021·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题)观察关于购买衣服的统计表:购买衣服的数量和总价成( )比例。
【解析】70÷2=35105÷3=35140÷4=35175÷5=35210÷6=35总价÷数量=35(一定),商一定,所以购买衣服的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
3.(2021·云南玉溪·六年级期末)如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 )比例。
照这样计算,该汽车6.6时行驶( )km。
【解析】6.6×100=66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例。
照这样计算,该汽车6.6时行驶660km。
4.(2021·陕西·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初级中学六年级期末)莎莎骑车到相距5千米的书店买书,买完书立刻返回家中。
如图是她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统计图。
(1)莎莎去书店每小时行( )千米,用了( )分钟,这段时间内她骑车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2)莎莎从书店返回家中的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用了( )分钟。
(3)莎莎返回时的速度比去时慢( )%。
【解析】(1)5÷0.5=10(千米),所以,莎莎去书店每小时行10千米,用了30分钟,这段时间内她骑车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2)5÷1.25=4(千米),所以,莎莎从书店返回家中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用了75分钟;(3)(10-4)÷10=6÷10=60%所以,莎莎返回时的速度比去时慢60%。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测试卷(一)姓名: 班级: 得分:一、选择题(5分)1.同时同地,竿高和影长().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下面各组数量关系中,()之间成反比例关系A.汽车的行驶时间一定,行驶的路程和速度 B.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C.订阅报刊的数量一定,报刊的单价和总价 D.没有一组数量关系成反比例3.下面成正比例的是()A.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B.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C.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和高4.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剩余的页数如下表,则已看的页数与剩余的页数()已看的页数10 20 30 …剩余的页数90 80 70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5.倒一杯水,1小时后水温为40℃,2小时后水温为 20℃,经过时间与水温()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以上都有可能二、填空题(33分)6.如图星期天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之后就返回了家,路线如图:(1)小明去图书馆每小时行驶________千米,用了________分钟,这段时间内他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2)他在书店图书馆用去________分钟。
(3)小明从图书馆返回家中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用了________分钟,这段时间内他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
7.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______)比例。
8.若n=m3,则m 和n 成(______)比例;若a ×3=b ×5(b ≠0),则a :b=(_____):(______)。
9.长方形面积一定,长和宽成(______)比例;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成(______)比例。
10.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按8∶5分配给甲、乙二人加工,实际乙加工了480个,只完成了生产任务的60%.甲加工的超过分配任务的25%,甲实际加工了______个零件.(用比例解)11.甲乙两堆水泥,已知甲堆水泥比乙堆多50袋,当甲堆运走80%,乙堆运走 后,甲、乙两堆剩下的水泥袋数的比是6∶5,甲堆水泥原来有____袋.(用比例解)12.要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和徒弟合干7.5小时后,已加工的零件和未加工零件数量的比为3∶7, 如果师傅单独加工全部零件需要30小时完成,徒弟每小时只能加工6个,这批零件一共有____个.(用比例解)13.工地要运一批水泥,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如下表(1)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和_____.(2)每天运的吨数扩大,运的天数反而_____,每天运的吨数缩小,运的天数反而_____.它们 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____一定,也就是运的总吨数___.(3)在运的总吨数,每天运的吨数、运的天数三者之间存在下面的数量关系: 每天运的吨数×运的天数=运的总吨数(一定)也就是: 运的总吨数一定,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成______比例.14.运一批货物,甲队单独运要3小时,乙队单独运要4.5小时,甲乙两队运货所用时间的比是______,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____15.一张精密零件的图纸的比例尺是10:1,在图纸上量得这个零件的长是6厘米。
第06讲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盘点一、正比例的意义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作成正比例关系。
2.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则正比例关系可=k(一定)。
以表示为yy3.有些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不一定,它们就不成正比例。
4.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
(1)首先判断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2)再看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
比值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反之,不成正比例。
5.正比例图像。
(1)表示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即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2)从图像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3)借助图像,可以由一个量的值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
二、认识成反比例的量1.反比例的意义。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作成反比例关系。
(2)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则反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2.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
(1)看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2)再看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否一定。
积一定,这两种量就成反比例,否则就不成反比例。
三、成反比例的两种量,也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图来表示例:速度/(千米/150 100 75 60 50时)时间/时 2 3 4 5 6(1)纵轴表示速度,单位是“千米/时”,每1小格表示25千米/时。
横轴表示时间,单位是“时”,每1小格表示1小时。
表格中的每一组数据都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2)画反比例图像时,先根据每一组数据描点,然后顺次连接,画的线要流畅。
典型精讲知识点一认识正比例的量1.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有()句。
《第6章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共18小题)1.如果a与b成正比例关系,则x=,如果a与b成反比例关系,则x=.a3 1.2b5x2.根据3A=4B,那么A:B=,成比例.3.有x、y、z三个相关联的量,并有xy=z.当z一定时,x与y成比例,当x一定时,z与y成比例.4.一列火车匀速行驶时,路程与时间成比例关系.5.=c(a,b,c不为0),当a一定时,b和c成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比例.6.如果a=4c(a、c均为非0自然数),a和c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c成比例.7.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比例;小芳上学的平均速度与所花时间成比例.8.已知=b(a、b为非零自然数),a和b成比例;a和b的最大公因数;a一定是(填“奇数”或“偶数”).9.x4?y1224表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处填;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处填.10.如果8x=y,那么x和y成比例,若8:x=y,则x与y成比例.11.认真观察下表: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成关系.每天生产的吨数100200300400500…需要生产的天数6030201512…12.=C(B≠0)中,C一定,A和B成比例.A一定,B和C成比例.13.因为=(x≠0,y≠0),所以x和y成比例.1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比例.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比例.15.若=(a×b≠0),则a,b成比例关系,且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6.a是b的时,a和b成关系.17.如果ab=6,则a和b成比例;如果=(m、n均不为0),则m和n成比例.18.如果=,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那么x和y成比例.二.解答题(共7小题)19.观察下表中所给相关联的量完成后面问题.x230y5500.2(1)根据表中所给出的x和y是两个相关联的量,把表格填写完整.(2)表中x和y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关系?为什么?20.一辆汽车所行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可以用如图来表示,请你根据图上信息填一填、算一算下列问题.(1)从图上可以看出这辆车所行的路程与时间,这两个量成比例.(2)如果这辆汽车以这样的速度从甲地行到乙地用了5小时,问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1.下表中x和y成反比例的两个量,请把表格填完整x10403060y5252022.某运输队在为灾区抢运120吨救灾物资.如果要一次把所有救灾物资全部运出,车辆的载重量与所需车辆的数量如下表,请把表格填写完整.载重量/吨 2.54510数量/辆4830(1)车辆的载重量和所需车辆的数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2)如果用载重量6吨的卡车来运,一共需要多少辆?23.判断下面每题中两种量成何比例或不成比例,并说明理由.(1)订阅《人民日报》的份数和钱数.(2)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3)正方体的棱长总和与棱长.(4)铺地的面积一定,砖块的面积和用砖的转数.(5)小明做10道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做的题.(6)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车轮转数.(7)把一根木头平均锯成五段,所锯的段数和每段的长度.(8)圆锥的底面半径一定,它的体积和高.(9)全校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10)全校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24.根据下面各题的条件,先列关系式,在根据关系式判断成什么比例①圆的直径和它的周长.②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它的比值.③圆柱的高一定,它的底面积和体积.25.填表(1)已知下表中的y和x成正比例关系,请把表格补充完整.y8.433.642 x 1.22 3.6(2)下表中的m和n成反比例,请把表格补充完整.m0.3 2.4 1.2n50.68《第6章正比例和反比例》2019年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8小题)1.【解答】解:(1)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3:5=1.2:x3x=5×1.23x÷3=6÷3x=2;(2)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1.2x=3×51.2x÷1.2=15÷1.2x=12.5;故答案为:2,12.5.【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根据比值一定或乘积一定,先列出比例,进而根据比例的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为乘积式来解比例得解;注意等号要对齐.2.【解答】解:因为3A=4B,则B:A=3:4;如果3A=4B,A:B=4:3,即A:B=,是A和B的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故答案为:3:4;正.【点评】此题考查比例性质的逆运用,以及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解答】解:有x、y、z三个相关联的量,并有xy=z.当z一定时,是乘积一定,所以x 与y成反比例,当x一定时,即z:y=x,是比值一定,所以z与y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正.【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4.【解答】解: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是商一定,则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故答案为:正.【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5.【解答】解:由=c,得b×c=a(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成反比例;=c(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正.【点评】本题考查成正、反比例的知识,判断时,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6.【解答】解:(1)因为a=4c,可知a和c是倍数关系,其中c是较小数,所以a和c最大公因数是c;(2)由a=4c,可知a:c=4,即a和c的比值一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a和c成正比例;故答案为:c,正.【点评】本题关键根据倍数关系,倍数关系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再得出a、c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断成何比例.7.【解答】解:因为“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一定),是对应的比值一定,所以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时间×速度=路程(一定),是对应的乘积一定,所以路程(家到学校的距离)一定,小芳上学的平均速度与所花时间成反比例;故答案为:正,反.【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8.【解答】解:已知=b(a、b为非零自然数),即a:b=4,是比值一定,则a和b成正比例;已知=b,即a=4b,说明a和b成倍数关系,则b是a和b的最大公因数,a一定是偶数;故答案为:正,b,偶数.【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9.【解答】解:(1)4:12=x:2412x=4×2412x=96x=8(2)24x=4×1224x=48x=2故答案为:8、2.【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题,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则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则对应的乘积一定;再根据比值或乘积一定列出比例,求得未知数的数值即可.10.【解答】解:(1)因为8x=y,则y:x=8(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2)如果8:x=y,则xy=8(一定),是积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故答案为:正,反.【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1.【解答】解:因为:100×60=200×30=300×20=400×15=500×12,即每天生产的吨数×需要的天数=这批货物的总吨数(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故答案为: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2.【解答】解:=C(B≠0)中,C一定,是A和B的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因为=C(B≠0),所以BC=A(一定),是B和C的乘积一定,所以B和C成反比例;故答案为:正,反.【点评】此题是辨识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13.【解答】解:因为=(x≠0,y≠0),则y:x=6:7=(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故答案为:正.【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14.【解答】解:因为三角形的底×高=面积×2(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因为圆的周长÷半径=2π(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正.【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还是对应的其它量一定,再做出判断.15.【解答】解:=(a×b≠0),则=(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因为自然数b是自然数a的2倍,所以a、b的最大公因数是a;故答案为:正,a.【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进行解答.16.【解答】解:因为a是b的即a÷b=(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故答案为: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17.【解答】解:(1)因为ab=6(一定),所以a和b成反比例;(2)因为=(m、n均不为0),所以m:n=(一定)所以m和n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正.【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8.【解答】解:如果=,则xy=5×6=30(一定),那么x和y成反比例;如果=,则:y:x=5:6=(一定),那么x和y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正.【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二.解答题(共7小题)19.【解答】解:(1)因为:2×5=10,=10,所以:10÷0.2=50,10÷30=,10=12,观察下表中所给相关联的量完成后面问题.x250 3012y5500.2(2)因为2×5=×50,即x×y=k(一定),所以,表中x和y是成反比例关系,答:表中x和y是成反比例关系,因为x×y=k(一定).故答案为:50、、12.【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20.【解答】解:(1)表示时间和路程关系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是正比例图象,所以这两个量成正比例;(2)180÷2×5=450(千米);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450千米.故答案为:正.【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1)看两种相关联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乘积一定,则两种量成反比例;如比值一定,则两种量成正比例;(2)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21.【解答】解:10×5=50则:50÷40=1.2550÷25=250÷30=50÷20=2.550÷60=x1040230 2.560y5 1.252520【点评】此题考查反比例意义的应用,利用意义解决问题.22.【解答】解:4×30÷5=120÷5=24(辆)4×30÷10=120÷10=12(辆)载重量/吨 2.54510数量/辆48302412(1)因为2.5×48=120(吨)4×30=120(吨)因为车辆的载重量与所需车辆的数量的乘积一定,所以车辆的载重量与所需车辆的数量成反比例.(2)4×30÷6=120÷6=20(辆)答:用载重量6吨的卡车来运,一共需要20辆.【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正反比例的判断情况,能运用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同时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23.【解答】解:(1)订阅《人民日报》的份数和钱数,成正比例,因为订阅《人民日报》的钱数÷份数=单价(一定).(2)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骑自行车的速度×所需的时间=李叔叔从家到工厂的距离(一定).(3)正方体的棱长总和与棱长,成正比例,因为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一定).(4)铺地的面积一定,砖块的面积和用砖的转数,成反比例,因为砖块的面积×用砖的转数=铺地的面积(一定).(5)小明做10道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做的题,不成比例,因为小明做10道数学题=做完的题+没做的题,是和一定.(6)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车轮转数,成正比例,因为车轮的直径一定,则车轮的周长就一定,所行驶的路程÷车轮转数=车轮的周长(一定).(7)把一根木头平均锯成五段,所锯的段数和每段的长度,成反比例,因为所锯的段数×每段的长度=一根木头的长度(一定).(8)圆锥的底面半径一定,它的体积和高,成正比例,因为底面半径一定则底面积就一定,圆锥的体积÷高=底面积(一定).(9)全校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不成比例,因为出勤人数+缺勤人数=全校人数(一定),是和一定.(10)全校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成正比例,因为出勤人数÷出勤率=全校人数(一定).故答案为:正比例,反比例,正比例,反比例,不成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正比例,不成比例,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4.【解答】解:A、圆的周长÷直径=π(一定),是比值一定,圆的直径和周长成正比例;B、比的后项×比值=比的前项(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比的后项与比值成反比例;C、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圆柱的高(一定),所以它的底面积和体积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圆的周长÷直径=π(一定),成正比例;比的后项×比值=比的前项(一定),成反比例;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圆柱的高(一定),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5.【解答】解:(1)y8.41425.233.642x 1.22 3.6 4.86(2)m0.3 2.420 1.2 1.5n4050.6108故答案为:14,25.2,4.8,6;40,20,10,1.5.【点评】此题考查了正、反比例的运用,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A.x+y=10B.x﹣y=10C.y=10x2.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周长()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下列几种量中,不是成反比例的量是()A.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B.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C.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4.如果A×=B×,(A、B均不为0),那么A()B.A.大于B.小于C.等于5.下面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y B.3x=4y C.y=x﹣3D.=5+6.下面表格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关系,那么空格里的数是()x840y20A.16B.100C.52D.47.下面选项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高和底B.汽车的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C.一个商场营业时间一定,每天接待顾客的数量和营业额D.修建一条路的总长度一定,已修的长度和未修的长度8.用70m长的栅栏靠墙围成一块长方形果园(如图),长与宽的比是4:3,这块长方形果园的面积是()m2.A.1200B.300C.588D.2949.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以上都不对10.=y,且x和y都不为0,当k一定时,x和y()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王飞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了2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王飞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千米.12.A、B、C三量的关系时A×B=C中,当C一定时,A和B成关系.1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与高成比例关系.14.=c,且b≠0,若a一定,b和c成比例;若b一定,a和c成比例.15.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16.x和y都不为0.如果y=x,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那么x和y成比例.17.在ab=c(a、b、c均不为0)中,当b一定时,a和c成比例;当c 一定时,a和b成比例.18.如图是一个水龙头打开后出水量的情况统计.(1)看图填写下表:时间(秒)20出水量(升)8(2)这个水龙头打开的时间和出水量成比例,算一算秒时出水量是9.6升.(3)20秒的出水量比50秒的出水量少%.19.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0.甲:乙=2:3,乙是丙的,乙数是.20.表格中,如果A和B成正比例,x=,如果A和B成反比例,x=.A28B0.5x三.判断题(共5小题)21.分数值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22.式子=k(一定)表示的是正比例关系.()23.比例尺l:100说明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距离100米.()24.如果x与y成反比例,那么3x与y也成反比例.()25.如果3X=4Y(X,Y均不为0),那么X:Y=4:3,X和Y成正比例.()四.应用题(共7小题)26.淘淘家在装修房屋时,买了同样大小的地板砖,铺地面积与所需块数的关系如图.他家的客厅面积是36m2,需要铺多少块这样的地板砖?(用比例解决问题)27.汽车数量与运货质量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各题.汽车数量/辆1234567运货质量/吨481216202428(1)表中和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求出比值,并比较比值的大小.(3)上面求出的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4)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28.图表示了矿泉水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看图回答问题.①5瓶的总价是元.②12瓶的总价是元.③瓶的总价是36元.29.组装一批电动车,每天组装的辆数和需要的天数如表.每天组装辆数201510需要的天数1215(1)请把上表补充完整.(2)每天组装的辆数和需要的天数成什么比例?为什么?(3)如果每天组装30辆,需要组装多少天?如果打算4天完成组装任务,每天需要组装多少辆?30.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到乙港,3时行驶了75km.从乙港开到丙港,5时行驶了125km.(1)分别求轮船从甲港开到乙港,从乙港开到丙港的速度.(2)轮船行驶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成什么比例?(3)用等式把题目里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31.农业基地里的樱桃树比苹果树少350棵,樱桃树与苹果树的棵数比是3:5,基地里的樱桃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32.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植树420棵。
《第6章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已知,当y一定时,x与z()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不成比例关系2.下面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y B.3x=4y C.y=x﹣3D.=5+ 3.如图表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是()A.正比例B.反比例C.不成比例4.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5.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汽车行驶的速度与行驶的时间()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6.下列各种关系中,反比例关系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B.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底和面积C.圆的面积固定,它的半径与圆周率7.小芸从家到学校,她每小时所走的路程与所用时间()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8.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判断9.下面各选项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当xy=8时,x和y B.购买物品的总价和数量C.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D.圆锥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半径10.小明从家里去学校,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11.下面几句话中,正确的有()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②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③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④x+y=25,x与y成反比例.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12.下面各题中,()成反比例关系.A.一本书看过的页数和剩余的页数B.圆的周长和直径C.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D.行驶时间一定,速度和路程13.一本书,已经看的页数与剩余的页数如下表,它们()已看的页数102030…剩余的页数908070…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不成比例14.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可成正比例也可成反比例D.不成比例15.时间一定,生产每个零件所需的时间与生产零件的个数()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1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二.填空题(共7小题)17.右表中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60xb1050(1)当x=12时,a和b成比例.(2)当x=时,a和b成正比例.18.如图是一个水龙头打开后的出水量情况统计图.(1)水龙头打开的时间和出水量成比例关系.(2)照这样计算,出25升水需要秒.19.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定,面粉的总质量和袋数成比例.20.如果a与b成正比例关系,则x=,如果a与b成反比例关系,则x=.a3 1.2b5x21.=c(a,b,c不为0),当a一定时,b和c成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比例.22.如果8x=y,那么x和y成比例,若8:x=y,则x与y成比例.23.如图的图象表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的关系.①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成比例.②根据图象判断,行驶150千米需耗油升.三.判断题(共4小题)24.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25.一根电线,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成反比例..26.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27.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四、解答题28.某加工小组加工零件时间及加工零件的个数如图所示.①和成比例.②在●旁标注出数值.③列得比例式:29.乘车人数与所付的车费如下表:人数/人01234…25…车费/元05101520……(1)仿照图中已经描出的两个点,根据上表中数据再描出各个点,然后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2)乘车人数与所付车费有什么关系?如果有25人乘车,车费是多少元?30.仔细观察统计表,按要求完成问题某生产车间洗衣机的生产情况如表:时间/天12345…产量/台4080120160200…(1)表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2)写出几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求出比值并比较大小.(3)说明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4)表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苏教新版六年级下学期《第6章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解答】解:已知,所以=y(一定),当y一定时,x与z成正比例.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解答】解:A、xy=3,x和y成反比例;B、x÷y=,x和y成正比例;C、y﹣x=﹣3,x和y不成比例;D、2x=40+y,2x﹣y=40,x和y不成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3.【解答】解:因为5÷1=5,10÷2=5,15÷3=5,20÷4=5,25÷5=5,30÷6=5,所以总价÷数量=单价,单价一定,即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4.【解答】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成正比例;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5.【解答】解:因为行驶的速度×时间=路程(一定),乘积一定;所以行驶的速度与行驶的时间成反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6.【解答】解:A、因为: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B、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三角形高一定,它的面积与底成正比例;C、因为圆的面积=πr2,当圆的面积一定时,圆周率也是一个定值,所以这里圆的半径与圆周率不成比例;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正、反比例的意义.7.【解答】解:每小时所走的路程×所用时间=小芸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每小时所走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反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8.【解答】解:圆的周长÷直径=π(一定),是比值一定,圆的直径和周长成正比例.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9.【解答】解:A、当xy=8时,是乘积一定,则x和y成反比例;B、购买物品的总价÷数量=单价,但不一定是一种商品,所以不成比例;C、正方形的周长÷它的边长=4(一定),所以成正比例;D、根据公式:V=Sh,因为圆的半径和圆的面积不成比例,所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体积也不成比例;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0.【解答】解:所行速度×所需时间=家到学校的距离(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成反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11.【解答】解:①因为速度×时间=路程,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说法正确;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不一定),比值不一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比例;③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与高的积的一半,也就是底与高的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2倍也是一定的,也就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三角形的底与高成反比例;④x+y=25(一定),是和一定,x与y成不成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2.【解答】解:A、因为一本书看过的页数+剩余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一定),是和一定,所以一本书看过的页数和剩余的页数不成比例;B、圆的周长公式:C=πd,可以推出:C:d=π(一定),即比值一定,所以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C、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和宽成反比例;D、行驶的路程:速度=时间(一定),是对应的比值一定,所以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3.【解答】解:因为10+90=20+80=30+70=100(一定),即和一定,所以已经看的页数与剩余的页数不成比例;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4.【解答】解: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所以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成正、反比例的方法:看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则两种量成反比例;如果比值一定,则两种量则成正比例.15.【解答】解:由分析知:时间一定,生产每个零件所需的时间与生产零件的个数成反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成正、反比例的方法:看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则两种量成反比例;如果比值一定,则两种量则成正比例.16.【解答】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成反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二.填空题(共7小题)17.【解答】解:(1)当x=12时,有:60×10=12×50=600(一定)即a和b的乘积一定所以a和b成反比例.(2)60:10=x:5010x=50×6010x=3000x=300答:当x=300时,a和b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3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反比例的意义,关键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及比例的基本性质解题.18.【解答】解:(1)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这个水龙头打开的时间与出水量成正比例;(2)25÷(2÷10)=25÷0.2=125(秒);答:出25升水需要125秒.故答案为:正,125.【点评】此题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判断,认真观察图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解答】解:因为面粉的总质量÷面粉的袋数=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定,面粉的总质量和袋数成正比例,故答案为:正.【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0.【解答】解:(1)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3:5=1.2:x3x=5×1.23x÷3=6÷3x=2;(2)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1.2x=3×51.2x÷1.2=15÷1.2x=12.5;故答案为:2,12.5.【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根据比值一定或乘积一定,先列出比例,进而根据比例的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为乘积式来解比例得解;注意等号要对齐.21.【解答】解:由=c,得b×c=a(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成反比例;=c(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正.【点评】本题考查成正、反比例的知识,判断时,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22.【解答】解:(1)因为8x=y,则y:x=8(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2)如果8:x=y,则xy=8(一定),是积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故答案为:正,反.【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3.【解答】解:(1)汽车行驶路程与耗油量是正比例关系;因为60:5=120:10=180:15=…=12(一定),汽车行驶路程与耗油量的比值一定,所以汽车行驶路程与耗油量是正比例关系.(2)由图象可知:行驶150千米需耗油12.5升.故答案为:正;12.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以及正比例的意义的实际应用.三.判断题(共4小题)24.【解答】解:因为圆的周长÷它的半径=2π(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圆的半径和它的周长成正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5.【解答】解:用去的米数+剩下的米数=总米数(一定),是和一定,它们的乘积不是一定的,比值也不是一定的.所以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不成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6.【解答】解:因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高和影长的比值是一定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7.【解答】解:因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底面积×高=体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圆柱体的高和底面积成反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四、解答题28.【解答】解:①加工零件需要的时间和加工零件的个数成正比例;②如图:③20:2=40:4.故答案为:①加工零件需要的时间,加工零件的个数,正.【点评】此题考查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29.【解答】解:(1)如图:(2)所付车费÷人数=每人的车费(一定),乘车人数与所付车费成正比例;5÷1×25=5×25=125(元)答:如果有25人乘车,车费是125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要正确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0.【解答】解:(1)表中有两种相关联的量:工作时间,工作量;(2)40:1=40,80:2=40,120:3=40,160:4=40,200:5=40,它们的比值都是40;(3)这个比值是用工作量除以工作时间所得,所以这个比值表示工作效率;(4)因为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同时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章正比例与反比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25分)1. 两种________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________,如果这两种量中________的两个数的________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________,关系式是________.2. 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3. 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与高成________比例。
4. 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与面积成________比例。
5. 在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________比例。
6. 在一张图纸上,用3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00米,这张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7. 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________比例。
8. 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________千米。
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________,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________倍。
9. 下表中x和y两个量成反比例,请把表格填写完整10. 购买练习本的总价=练习本本数×练习本的单价。
当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和________成________比例。
11. a÷b=c,当c一定时a和b________;当a一定时b和c________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20分)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比例尺1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倍。
________.(判断对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________.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与应付的报款数成正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工作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量和未完成的量成反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8∶5B.∶C.5∶8D.∶52.人的体重和身高()。
A.不成比例B.成正比例C.成反比例3.一个图形按4:1的比放大后, 他的面积会( )。
A.扩大2倍B.扩大4倍C.扩大8倍D.扩大16倍4.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有()句。
①教师节、儿童节、国庆节所在的月份都是小月。
②四个圆心角是90°的扇形可以拼成一个圆。
③如果两个质数的和仍是质数, 那么它俩的积一定是偶数。
④如果ab+4=40, 那么a与b成反比例。
A.1B.2C.3D.45.互为倒数的两个数, 他们一定成()。
A.正比例B.反比例C.不成比例6.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字比例尺为()。
A.1: 200B.1: 2000C.1: 20000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订《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所用的总钱数成反比例。
()2.到东台黄海森林公园参观, 参观的人数和门票总金额成反比例。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成反比例。
()4.如果A与B成反比例, B与C也成反比例, 那么A与C成正比例。
()5.电厂平均每天的用煤量一定, 购进煤的总量与用煤天数成反比例。
()6.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一定成正比例。
()三.填空题(共6题, 共13分)1.把5g糖放入100g水中, 糖与糖水的比是()。
2.1/时:40分,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3.基地苗圃有育苗地30公顷, 按2∶3∶5栽种松树、杨树和苹果树三种树苗, 三种树苗各栽种多少公顷()公顷, ()公顷, ()公顷。
(按松树、杨树、苹果树的顺序填写)4.果园里有苹果树420棵, 梨树350棵, 梨树和苹果树棵数的比是():()。
5.()︰24==24÷()=()%。
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2:1, 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四.计算题(共2题, 共14分)1.求未知数x。
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
一、填空。
1、一小商铺买进“爆米花”的包数和总价记录在下表。
出的总价钱也相应减少,而且付出的总价钱和购买的数量(包)的( )是一定的,所以付出的总价和数量(包数)成( )比例。
2、 有一大油罐油,每天用的油量(千克数)与用油的天数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天用的油量(千克数)增加,用油的天数就减少,每天用的油量(千克数)减少,用油的天数就增加,而且每天用的油量(千克数)与用油的天数的( )(也就是这一大罐油的总重量)是一定的,所以每天用的油量(千克数)与用油的天数成( )比例。
3、x ×y=k (一定),( )与( )成反比例关系。
4、如果5x=y ,那么x 与y 成( )比例,当x=
65
14
时,y=( )。
5、正方形的边长与它的周长成( )比例;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 )比例。
6、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对应的底和高成( )比例;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成( )比例。
7、在一幅地图上,4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为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A 、B 两城市的距离为4.5厘米,那么A 、B 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8、a ÷b=c ,当c 一定时a 和b ( );当a 一定时b 和c ( );当b 一定时a 和c ( )。
9、 长方形的( )一定,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3. 圆柱体体积一定,( )和高成反比例。
1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6,已知甲数是30,乙数是( )。
11、一段铁丝长 15米,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全长的( )。
12、 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它们底边长的比是7:8,它们高的比是( )。
13、0.8:9/5的比值是( );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14、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它们的面积比是( )。
二、选择。
1、大豆的出油率一定,大豆的出油量(千克数)与大豆的重量(千克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3、小明从家里到学校,他行走的时间和行走的速度(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4、轮船的载重量一定,它所运送的货物总重量与运载的次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5、下列各项中,两种量成比例的是( )。
A 圆的面积和它的直径
B 被减数一定,差与减数
C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6、李老师带了500元去订《语文报》和《数学辅导》,订《语文报》的钱数和订《数学辅导》所用的钱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7、钟表上的一种零件长为3mm,画在图纸上长为12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 40:1
B 1:40
C 4:1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的比是3:1,高的比是()。
A、1:3
B、3:1
C、1:
9
三、按要求画图。
1、按要求在右面方格中画长方形和三角形。
(1)把长方形按1:2的比例尺缩小,画出缩小后的
图形。
(2)把三角形按3:1的比例尺放大,画出放大后的
图形。
四、解决实际问题。
1、食堂每天开饭人数与购买蔬菜的数量如下表:(共11分)。
每天开饭人数/个0 1 2 3 4 5 6 7 8 …
购买蔬菜的数量/千克0 0.5 1 1.5 2 …
(1)根据已知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上面的表格。
(4分)
(2)判断表中的两种数的关系。
(2分)
(3)
(4)根据表中的数对在下面图中描出对应的点。
(4)用线段把各点连接起来,你能够发现什么?
2、用a,b表示长方形的两条边,它们的变化规律如下表:。
(1)根据已知的数据把表格补充完整。
a/cm 1 2 3 4 6 12
b/cm 12 6 4 3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下面的图表中描出后面两个长方形。
(每一个代表1cm)
(3)从上面数据中可以看出,长方形面积一定时,a 和b 有什么什么关系?
(4)图(2)中的各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吗?
3、右图中线段OA 表示强强从家里骑车去A 地行使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强强家里到A 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强强到A 地用了多长时间?
(2)强强骑车2.5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按这样的速度行使36千米,强强需要多少时间?
4、给一间屋子铺地砖,每一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地砖的块数如下:
(1) 根据表中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表格。
(2) 每块地砖的面积与需要地砖的块数有什么关系?
(3)如果80块地砖刚好铺完这间房子,求所用的地砖每一块的面积。
5、测量、计算。
(共15分)(测量时准确到整数)
每一块地砖面积/m 2
0.16 0.4 0.5 ……
需要地砖的块数/块 300 120
每一块地砖面积/m 2
0.16 0.4 0.5 …… 需要地砖的块数/块 300 120
北
(1)小军家离学校800m,图上的距离是()cm,此图的比例尺是()。
(2)小苗家经过学校去图书馆,一共要走大多少米?
(3)小东家在学校南偏西60o的方向上,据学校的实际距离是500米,请在图中画出小东家的位置。
(4)小东家经过学校去广场,如果每分钟行走80米,一共要走多少分钟?
6、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航行25千米,8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从乙港返回甲港,每小时航行2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7、同样的方砖铺地,铺18平方米用砖144块,现有840块方砖可铺地多少平方米?
8、修一条公路,5天共修4500米,照这样计算30天共可修多少米?
9、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