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概要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0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特点发布时间:2022-06-08T10:20:32.809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2期作者:王俊威[导读] 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攻关解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数字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有一个蓬勃的发展期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摘要: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全部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的功能,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攻关解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数字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有一个蓬勃的发展期关键词:变电站;数字化;网络化;一次设备一、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1.1智能化的一次设备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简化了常规机电式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的结构,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传统的导线连接。
换言之,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被可编程序代替,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被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
1.2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变电站内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同期操作装置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检测装置设备等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设计制造,设备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而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O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常规的功能装置在这里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
1.3自适应技术在继电保护方面的应用成为可能自适应继电保护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课题。
其基本思想是使保护装置尽可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各种变化,改善保护性能,即能够适应电力系统各运行方式和复杂故障类型,有效地处理故障信息,从而获得更可靠的保护。
故障信息是自适应继电保护动作的根本依据,而如何有效提取故障信息则需要通过高速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其享。
随着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利用数字通信方式从相邻变电站和调度中心获取有用的其它信息成为必要。
分析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摘要】数字变电站,就是将目前变电站管理所需要的所有功能进行调整,并且集中到一起,在日常运行中,它能根据系统的运行的状况,自动的进行管理。
简单的说,就是将变电站网络化,使人们在计算机上全面、直观的浏览每一个数字变电站的信息。
如今,数字变电站中已经引入了许多的网络设备,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提高,在未来,数字变电站将会朝着高集成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数字变电站;运行;网络;技术;信息引言数字变电站系统中引入了网络设备和新型电子设备,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变电站的系统及结构,并对数字变电站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阐述,希望对广大的电力工作者有所帮助。
1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所存在的问题1.1 电子式互感器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数字化过程层的应用中,电子式互感器与合并器的应用产生了一些冲突。
比如,低电压等级采用合并器会导致成本增加,一般情况下,一个保护需要配一个合并器,这样的话综合系统的成本将会增加很多。
而合并器之间的数据交换网络比较复杂,操作起来也比较的困难,整个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1.2 IEC61850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的IEC61850技术和欧美一些国家的技术还不能相比较。
虽然我国的制造厂商也在不断的更新技术,但是水平仍然参差不齐,甚至达不到国际标准。
中国目前国内高压保护都是全重化配置,当双套保护同时运行的时候,两者会一起发生紧急报告,导致冲突和故障的产生。
2 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结构数字化变电站按照逻辑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又分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各个层次的内部以及层次间都采用高速网络来进行通信。
2.1 过程层它是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结合,也是电力设备的智能部分。
它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电气量的检查,在设备运行的时候,它会对设备的状态自动的检测并且统计,甚至还能对操作控制进行执行与驱动。
同时,它又指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所构成的智能设备、终端,它会对变电站进行电能的分配、转换、测量、监控、保护、维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