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相关设计和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72
油库HSE/安全/风险管理1、危险源的分析1.1储运介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原油是从油田开采出来未经加工或经初步加工的石油,是一种有粘性而呈黑褪色的易燃液体,主要由C、H、O、S、N五种元素组成。
汽油主要成分为C4~C12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并有少量硫化物。
相对密度在610~710kg/m3,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0.76%~7.6%。
煤油主要成分为C11~C17,的芳香烃和烯烃,并有少量硫化物。
相对密度为810kg/m3左右,爆炸极限(体积百分数)为1.4%~7.5%。
柴油主要是由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多环芳烃及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并有少量硫化物。
相对密度为800~900kg/m3,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0.5%~5.0%。
天然气一般分为如下四类:一是从气井开采出来的气田气,称纯天然气;二是伴随石油一起开采出来的石油气,又称石油伴生气;三是含石油轻质馏分的凝析气田气;四是从井下煤层抽出的矿井气。
纯天然气的组分以甲烷为主,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氢、氮和微量的氦、氖、氩等稀有气体。
国内克拉2气田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可达到98.1%(mol),陕甘宁气田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可达到94.7%(mol);大港地区的石油伴生气中甲烷含量约为80%(mol),乙烷、丙烷和丁烷等含量约为15%(mol);凝析气田气除含有大量的甲烷外.还含有2%~5%o(mol)的戊烷及戊烷以上的碳氢化合物;矿井气的主要组分是甲烷,其含量随采气方式有所变化。
人工煤气分为固体燃料干馏煤气和固体燃料气化煤气。
干馏煤气是利用焦炉、连续式直立炭化炉和立箱炉等对煤进行干馏所获得的煤气,其生产历史最长,是国内目前城市的重要气源之一,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氢,低发热值一般为16747kJ /m3(4000kcal/m3)左右;气化煤气分为压力气化煤气、水煤气、发生炉煤气等。
(1)易燃性表2-ll可燃液体、气体火灾危险性分类(参见GB50183)表2-12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类(参见GB 50160)石油及石油产品挥发的蒸气、天然气与空气组成混合气体,其浓度处于一定范围时,遇火即发生爆炸。
柴油油库管理规定柴油油库的管理工作是确保燃油质量、安全和高效供应的关键环节。
为了规范柴油油库的管理,保障供应和安全,以下是柴油油库管理的相关规定。
一、油库建设与设备1. 油库地点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a. 远离人口密集区、河流、湖泊、地下自来水井等水源区;b. 地势较高,易于排涝和防止洪水侵袭;c. 安全距离足够,与居民区、工厂、商业区等建筑保持一定距离,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2. 油库应设有防火、消防、泄漏及安全报警系统。
各种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油库应设置防雷设备,减少雷电引发的事故风险。
4. 油库应设备完善的附属设施,如供油车道、检测室、办公室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并满足员工需求。
二、油品进货和储存1. 柴油进货应与正规供应商签订合同,合同中应明确油品质量标准、数量、价格和交付方式等。
2. 进货的柴油应进行严格检验,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检验合格的油品方可存储和供应。
3. 油品储存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条件进行,包括储罐的材质、尺寸、密封和通风等。
4. 储罐应定期检查和清洗,以保证储存柴油的质量和安全。
5. 储罐周围应清理干净,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油品供应和分发1. 油库应制定油品供应计划,确保油品的及时供应和稳定性。
2. 油品供应和分发应采用先进的计量设备,确保供应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 油品供应车辆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安全和正常供应。
4. 油品供应和分发应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确保工作的顺畅和高效。
四、安全管理措施1. 油库内严禁吸烟、明火作业或存放易燃物品,以防火灾事故。
2. 油库应设置火灾报警器、消防器材和应急疏散通道,以应对突发情况。
3. 油库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4. 油库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
5. 油库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性。
总结:柴油油库的管理规定涉及油库建设与设备、油品进货和储存、油品供应和分发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
柴油油库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加强柴油油库的安全管理,确保柴油的储存、收发和使用安全,保障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油库选址与建设1、柴油油库的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远离居民区、水源地、重要公共设施和易燃易爆场所。
2、油库的建设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油库的建筑结构、防火设施、电气设备等符合安全要求。
3、油库应设置防火堤、消防通道、防雷防静电设施、通风设备等安全防护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三、人员管理1、油库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柴油的特性、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在进行装卸、储存、计量等作业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护鞋等。
3、严禁在油库内吸烟、动火、使用非防爆工具和通讯设备。
进入油库的人员应交出火种,关闭手机等通讯设备。
四、设备管理1、油库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储油罐、输油管道、油泵、阀门、计量器具等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2、储油罐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计等监测仪表,并定期进行校验。
油罐的呼吸阀、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输油管道应定期进行巡检,发现泄漏应及时处理。
管道的防腐、保温措施应完好有效。
4、油泵、阀门等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其密封性能良好,运行平稳。
五、油品储存管理1、柴油的储存应按照品种、牌号、批次分别存放,严禁混存。
储存罐应标明油品名称、牌号、储存量等信息。
2、油罐的储存量不应超过其设计容量,油罐内应留有一定的安全空间。
3、定期对储存的柴油进行质量检测,发现油品变质应及时处理。
4、油罐应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清洗作业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作业安全。
六、油品收发管理1、柴油的收发应严格执行出入库管理制度,做好油品的计量、登记和统计工作。
油库设计与管理复习资料1.油库的作用:基地作用、纽带作用。
2.油库按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可划分为独立油库和企业附属油库。
3.油库总容量:是指油库的所有储罐公称容量和桶装油品设计存放量之和。
4.油库按业务要求分为: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
5.周转系数:ρηK G V s = 储存天数:N G V s ρη365=(矿场)N G V s ρη330=(炼厂) 6.轻油装卸系统是由:输油系统、真空系统、放空系统三部分组成。
7.鹤管与集油管的连接方式有:专用单鹤管式、多用单鹤管式、双鹤管式。
8.铁路油罐车的装卸方法:上部卸油、下部卸油、自流装车、泵送装车。
9.铁路作业线长度确定:[][]1221+++=nl L L L10.油船的分类:油轮、油驳、储油船。
11.水路运输的特点:运载量大、能耗少、成本低、投资少。
12.油码头的分类:近岸式码头、栈桥式固定码头、外海油轮系泊码头。
13.油库管网布置形式:单管系统、双管系统、独立管道系统。
14.油库管路的水力计算目的:经济合理的选择管径和泵机组。
15.管路的补偿分为:自体补偿、曲管补偿、填料补偿器、波纹补偿器、金属软管补偿。
16.油库内管路有:地上敷设、管沟敷设、埋地敷设三种。
17.油品加热主要目的:降低粘度、提高流动性、降低摩阻、脱水和沉降杂质。
18.油品加热方法有:蒸汽直接加热法、蒸汽间接加热法、热水垫层加热法、热油循环加热法、电加热法。
19.疏水器的作用:排水阻气、提高蒸汽干度。
疏水器的类型:机械型、恒温型、热动力型。
20.管路热损失:qq a b =地上a=0.2-0.5 地下a=0.5-0.6 21.气相中油蒸气传质过程分为:分子扩散(浓度差引起)、热扩散(温差引起)、强迫对流(压力变化引起)。
22.油品蒸发损耗类型按损耗原因分类有:自然通风损耗、固定顶罐的静止储存损耗、收发作业的动液面损耗。
23.浮顶油罐的蒸发损耗分析:静止储存损耗、发油损耗。
凡是用来接收、储存和发放原油或石油产品的企业和单位都称为油库。
作用:它是协调原油生产、原油加工、成品油供应及运输的纽带,是国家石油储备和供应的基地,它对于保障国防和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油库的类型(1)根据油库的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油库可分为独立油库和企业附属油库(2)根据油库的主要储油方式,油库可分为地面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水封石洞油库和海上油库等(3)按照运输方式分为水运油库、陆运油库和水陆联运油库(4)按照储存油品的种类分为原油库、成品油库等。
油库业务(1)生产基地用于集积和中转油料(2)供销部门用于平衡消费流通领域(3)企业部门用于保证生产(4)国家储备部门用于战略储备,以保证非常时期需要油库的等级划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A、B)、丙(A、B)一般按油库业务要求可分为储油区、装卸区(铁路装卸区、水运装卸区、公路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油库容量的确定方法:(1)用周转系数法决定库容(2)用统计预测法决定库容(3)用贮存天数法确定库容周转系数:某种油品的储油设备在一年内可被周转使用的次数。
周转系数=某油品的年度周转额/储油设备容量Vs=G/KρηVs-油品的设计容量G-油品的年周转额η-油罐利用系数ρ-油品密度K-油品周转系数。
周转系数越大,设备利用率越高,出油成本也越低周转系数法确定容量大,没考虑季节影响,优点是设计简单油罐容量在使用上可分为:名义容量储存(实际)容量作业容量油库平面布置:(1)铁路装卸区的布置(2)水运装卸区的布置(3)公路装卸区的布置(4)储油区的布置(5)辅助生产区的布置(6)行政管理区的布置(7)库内道路的布置油品的装卸作业分为:整装作业、散装作业铁路装卸油系统根据油品性质可分为:轻油装卸系统、粘油装卸系统;从油品的装卸方法考虑,又可分为上卸、下卸、自流和泵送轻油装卸系统是由输油系统、真空系统、放空系统三部分组成①输油系统作用在于输转油罐车与储油罐内的油品②真空系统的作用在于填充鹤管的虹吸和收净油罐车底油。
1.油库的业务大体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1)生产基地用于集积和中转油料(2)供。
a)油库根据什么来划分等级?如何划分?划分的依据:油库的总容量。
石油库等级划分:一级:总容量≥50000 二级:10000≤总容量<50000 三级:2500≤总容量<10000 四级:500≤总容量<2500。
2.油库的总容量是如何规定的?总容量系指石油库的公称容量和桶装油品设计存放容量之总和,不包括零位罐.高架罐.放空罐以及石油库自用油品储罐的容量.3.简述油库容量的确定在油库设计中的作用油库容量在生产上主要起调节作用,保证向市场和生产部门稳定的供应油品.库容的确定必须做到集中来油是能及时把油品卸入库内储存,在两次来油的间歇中,有足够的油品供应市场,因此确定市场的供销情况和运输情况是确定库容的重要因素.正确的确定油库容量不仅可以节约投资,还可以加快建设速度,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库容过大或过小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库容过大,会是占地建设费用增加,造成较高的储油损耗和增加储油成本;库容过小,会妨碍正常业务开展,影响油品供应,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不应有的损失.4..油罐名义容量.储存容量和作业容量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1)名义容量:又称为理论容量,是按油罐的整个搞的计算而得到的容量,在设计油罐是以这个尺寸计算容量,选择油罐的高度H和直径D.(2)储存容量(实际容量):油罐储油时为了安全而实际能够储存油料的容量,称为储存容量。
它等于名义容量减去不能装有的容量A和加热设备占去的容量。
(3)作业容量:油罐作业时实际能够发出油料的容量,称为作业容量。
油罐出油管下部的油料,发油时不能发出而成为油罐的“死藏”,因此出油管下部B的容量不是作业容量。
5.油罐经济尺寸的选取方法是什么?我国目前现行标准如何选取油罐的尺寸?油罐经济尺寸的选取有两种方法:(1)按油罐耗钢量最小来选取油罐尺寸;(2)按总投资最小,即油罐建设和占地费用等的投资最小来选取油罐尺寸。
油库设计与管理整理(西南石油大学)油库设计与管理整理第一章油库概述、库址选择及总图设计石油库:收发、储存原油、成品油及其他易燃和可燃液体化学品的独立设施。
基地作用-油库是国家石油储备和供应的基地纽带作用-油库是协调原油生产、原油加工、成品油供应及运输的纽带。
一、油库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各种油库有何特点?1、根据油库的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划分(1)独立油库(2)企业附属油库(1)生产基地用于集积和中转油料—原油库(储存品种单一,收发量大,周转频繁)(2)供销部门用于平衡消费流通领域—商业成品油(3)企业部门用于保证生产—分配油库(周转频繁,品种较多,数量不一定大,铁路水路来油,桶装汽车罐车或油驳发油)(4)国家储备部门用于战略储备,以保证非常时期需要—国家储备库(容量大,储存时间,周转系数小,品种比较单一)2、根据油库的主要储油方式划分(1)地面油库(2)隐蔽油库(3)山洞油库(4)水封石洞油库(5)海上油库3、根据运输方式分为:(1)水运油库(2)陆运油库(3)水陆联运油库4、按照储存油品的种类分为(1)原油库(2)成品油二、油库分级和分区的目的和意义?按油库业务要求,油库可分为哪几个区域?目的和意义:油库是储存易燃易爆的石油和石油产品,这对油库安全是个很大威胁。
油库容量越大,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越大。
从安全防火观点出发,根据油库总容量的大小。
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与其相应的安全防火标准,以保证油库安全。
(分级)油库内的各项设施散发的油气量和火灾危险程度以及生产操作方式各不相同,而且差别较大。
依据:生产操作、火灾危险程度、经营管理特点将各项设施分区布置。
将特殊的区域加以隔离,限制一定人员出入,有利于安全管理,并利于采取消防措施。
(分区)分区:按油库业务要求可分为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等四个区域。
其中:装卸区又可细分为铁路装卸区、水运装卸区和公路装卸区。
三、 什么是周转系数?周转系数—就是某种油品的储油设备在一年内可被周转使用的次数周转系数越大,设备利用率越高,储油成本也越低。
《油库设计与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英文名称:OIL DEPOT DESIGN & MANAGE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课程学时:总学时:40,上机学时:84.学分:2.55.先修课程:《油料学》、《工程流体力学》、《储运设备》、《仪表与自动化》、《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6.适用专业:油气储运7.大纲执笔:油气储运研究所蒋洪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9.制定(修改)时间:2006.11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油气储运专业的主干专业课。
通过对油气储存工艺和方法、油气储存装卸、储存安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油气储存的基本方法和工艺原理,并具有油气储存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
三、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油气储存工艺及设施、装卸工艺及设施、油品储存降耗技术、油气储存安全技术为主要授课内容,以油品(原油、成品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阐述油气储存方法和储存设施、油气装卸工艺和流程、油气储存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了解油气储存的基本方法和主要设备结构,理解油气储存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掌握油气储存工程中各设施的布置原则和方法、油气储存工艺流程、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方法。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1.库址选择和总图设计、油品储存方法及储存设施(6学时)主要内容:油库的类型和任务;油库的分级和分区;油品储存容量的确定;库址选择原则及基本要求;库址址勘测和设计资料收集;油库总图设计;油品储存方法、油罐类型、钢油罐的组成、结构及附件;地下和海上储油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
了解:油库的类型和任务、库址址勘测和设计资料收集、地下和海上储油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
理解:油库的分级和分区、油库总图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油品储存方法、油罐类型。
掌握:油库的分级和分区、油品储存容量的确定、钢油罐的组成、结构及附件。
2.油品的装卸方法及设施(4学时)主要内容:铁路装卸油系统、装卸方法、铁路油罐车及铁路专用线、铁路装卸设施及其选择;水路装卸油设施及其选择、装卸工艺流程;公路装卸油设施、装卸油方法及其工艺流程水运装卸方法及设施。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油库概述一、复习思考题1.油库的定义及其任务是什么?油库是指接受、储存、发放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企业或单位!2.从管理体制,储油方式,运输方式三个方面将油库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业务性质有什么不同?管理体制:独立油库、企业附属油库储油方式:地面油库,海上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水封石岩库、地下岩岩库运输方式:水运油库、陆运油库、水陆联运油库3.油库为什么要分级和分区?具体是怎样划分的?油库主要存储石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油库容量越大,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造成的损伤也就越大。
因此从安全防火观点出发,根据油库总容量的大小,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与其相对应的安全防火标准,以保证油库安全。
1000、10000、30000、100000分为五个区间。
按照业务要求分为: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
4.油库容量是怎样确定的?选用油罐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油库容量是用周转系数法来确定的;选用油罐时,通常至少选用两个油罐,对于整个油库来说,油罐的规格尽量统一,尽量选大一些的油罐!5.什么叫周转系效?周转系数等于某种油品的年销售量除以该油品储存设备容量!6.什么叫油罐的利用系数,名义容量,储存容量,作业容量?油罐的利用系数=油罐的储存容量/名义容量;名义容量:理论容量储存容量:实际容量作业容量:使用油罐时,有一部分底油不能放出,即死藏,它等于实际容量减去死藏量。
二、习题1.巳知某分配油库各种油晶的计划年销量如表一所示.试确定该油库散装油品容量和各油品所需的油罐规格及个数。
假设溶剂汽油,车用汽油,煤油、轻柴油取周转系数K=8,油罐利用系数习η=0.95;变压器油,机械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取K=4,η=0.85。
(提示:油罐选用可参考教材中拱顶油罐系列)。
第二章油品的装卸作业一、复习思考题1.轻油装卸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设备?轻油装卸系统:输油系统、真空系统、放空系统输油系统:装卸油品(鹤管、集油管、输油管、零位罐、输油泵)真空系统:抽吸底油、引油灌泵(真空泵、真空罐、真空管、扫舱总管、扫舱短管)放空系统:防止混油、防止油品膨胀损坏管道(放空罐)2.粘油装卸系统与轻油装卸系统有什么不同?粘油装卸系统需要加热系统,轻油装卸系统需要真空系统,放空系统的作用也有所不一样,一个是防止膨胀,一个是防止凝油!3.铁路油罐车装卸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情况下?铁路油罐车卸油:上卸(泵卸法《不需要零位罐,但容易气阻断流》、自流法《节约成本,但需要零位罐》、压力法《防止气阻断流》、浸没泵卸法《不易气阻断流,但可能发生泵漏电事故》)、下卸。
油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结束语
在油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对油库建设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全面了解了油库的设计原理、管线布置、设备选型和防火安全等重要内容。
通过课程设计的过程,我们对油库设计与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中,我们掌握了油库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纸绘制等环节。
我们学会了通过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确定油库的规模、储存容量和设备配置,以满足客户需求和安全要求。
通过油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我们更加重视了油库的安全管理工作。
我们了解了油库的防火防爆措施、泄漏监测系统、紧急救援预案等重要内容,以确保油库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我们学会了与各方面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包括与业主、设计师、监理人员等的沟通和协调。
这些经验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感谢学校对我们进行油库设计与管理课程的培养和指导,也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同学们的支持与配合。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对油库设计与管理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将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我们能够在油库设计与管理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油库消防系统设计与安全管理概述油库作为储存和供应石油产品的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石油产品的易燃性、爆炸性,油库的安全风险也很高。
为了保障油库的安全,必须配备完善的消防系统和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本文将从设计油库消防系统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油库消防系统设计设计原则油库消防系统的设计原则是预防为主、防范为重、容灾为辅。
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定期进行演练和实验,做好日常维护。
2.安装火灾报警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监控。
3.利用灭火器、灭火水龙带、灭火器等手动灭火装置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4.安装自动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油气净化装置、喷淋系统等自动化灭火装置,提高自动化监测能力。
5.采用防火隔离、分区布局、防火围护、防雷接地、防爆处理、动力配电等防火措施,减少火灾发生。
设计内容1.消防水源及惰性气体储备:根据消防需求,配置消防水源和惰性气体储备装置。
2.建筑防火设计:油库建筑以耐火、耐爆、耐腐蚀为主要设计要求,配备防火门、防火卷帘、喷淋系统、消防软管等消防设施,并设置切断火势蔓延的防火分区。
3.电气防火设计:通过合理的布线和防火材料选择,防止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如设置过电气保护、过温保护、接地保护等。
4.自动化监测和报警系统:通过火焰、烟雾、热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及时发现火灾,并通过声光警报和广播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5.自动化灭火系统设计:指在火灾发生后能够自动地开启、启动,将灭火剂投到火源上进行灭火的消防设施。
包括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水雾灭火系统等。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制度油库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与安全工作职责,制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进行定期评价和改进。
安全培训教育油库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油库安全管理相关知识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检查定期对油库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库区管理油库库区管理应使用统一计量系统进行能源用量监测、管线状态监测等,建立完善的管道防腐蚀和管理制度,避免泄漏或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