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历史沿革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6
科大发展史1. 1948年,鞍山新华中学(专科部)成立,设有采矿、冶金、机械、机电、土建等几个学科。
2. 1953年后学校分为一钢校和二钢校两部分3. 1958年9月2日上午10时,在鞍山市委人民礼堂,以二钢校和鞍钢夜大学等为基础。
鞍山钢铁学院正式成立,设立钢、轧、机、电等五个专业。
4. 1969年一钢校以及其他6所院校并入,更名为鞍山钢铁大学,在省内排名仅位于东北工学院、大连工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后,由此学校增加了采矿、选矿、焦化、耐火学科,学校成为具有九大专业的全国较早形成具有完整钢铁工业链的高校,焦化、耐火学科为全国首创。
5. 1978年鞍山钢铁大学更名为鞍山钢铁学院。
6. 1994年,原鞍山大学与钢院合作办学。
7. 1996年,学校创建了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薪技术创新基地—科技园,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2002年,科技园被评为省首批四个大学科技园之一,近几年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品48项,并先后接待了温家宝总理、李岚清副总理等领导的参观考察,并得到高度评价。
8. 1998年,学校由冶金部主管划转为辽宁省与教育部共建共管,以省为主。
这为学校将毗邻的省建材学校、省冶金学校、省食品学校并入,为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提供了实现的契机。
9. 1999年12月,通过学校积极争取,三所专科院校如期并入鞍山钢铁学院,并校后,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大幅度提升,在校人数超过万人。
10. 2001年4月,成功拍卖了西校区,并将所得3.4亿元人民币以及3亿元贷款用于新校园的建设,同时引进龙源教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资金1.4亿元,建设龙源大学生公寓,开了辽宁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先河。
11. 2001年10月,新校园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在这青山为靠,绵延两公里的宽广地方,新校园建设开始了。
12. 2002年1月9日,国家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审议,同意“鞍山钢铁学院”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由此学校实现了由单科性学院向多科性大学转变的历史性跨越!13. 2004年,学校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
阜新煤矿学院1949年,成立阜新矿力中等技术专科学校。
1949年,为了适应东北工业建设的需要,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相继开办了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
1952年,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阜新矿山工业(技术)学校。
1958年7月15日,经国家煤炭工业部批准,在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阜新煤矿学院,隶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
学制4年,设采煤、矿建、机电3个系,煤层露天开采、矿山企业建筑、矿山测量、矿山机电、矿山机械制造与修配6个专业,并保留中专部院长戴镜如,党委书记谭伯。
1960年,阜新煤矿学院地质测量工程系独立建系。
1961年,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并入阜新煤矿学院。
1962年9月,阜新煤矿学院首届700名学生毕业。
1964年6月14日,鸡西矿业学院部分专业并入阜新煤矿学院。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为该校题写校名阜新煤矿学院。
1978年3月1日,阜新煤矿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
阜新矿业学院1978年,经国家煤炭工业部批准,阜新煤矿学院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
1978年,阜新矿业学院被批准为全国200所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之一。
1979年,阜新矿业学院创立了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阜新矿业学院·自然科学版》,进入CSTAT和EI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首批进入中国核心期刊。
1981年,阜新矿业学院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矿山机械化和矿山电气化两个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为该校题写校名阜新矿业学院。
1982年,阜新矿业学院管理工程系成立。
1982年,阜新矿业学院创立《矿业高教研究》。
1983年,阜新矿业学院章梦涛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煤与瓦斯的统一失稳理论。
1984年,阜新矿业学院设立研究生部,负责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
冶金工业部,是国务院曾经的组成部门之一。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冶金工业部被撤销。
前冶金部共有14所院校,其中3所划入教育部【北京科技大学(211工程)、东北大学(985、211工程);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另外11所归省市直属管理。
冶金部属院校原来校名多带“钢铁”“冶金”字样,后来多数以科技大学、工业大学命名。
一、东北大学【原名:东北工学院】【学校所在地:辽宁沈阳、河北秦皇岛】东北大学前身为东北工学院,简称东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
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具有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资格的高校。
1987年在秦皇岛设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成为东北大学的组成部分,毕业证、学生证和学生档案等统一著名“东北大学”。
1998年东北大学及秦皇岛分校划入教育部直属。
学校建有有189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08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7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
二、北京科技大学【原名:北京钢铁学院】【学校所在地:北京】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52年由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山西大学六所著名院校的矿冶学科组建而成,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20世纪50、60年代,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北大、清华、钢老三”。
被誉为“钢老三”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自建校之初就得到中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国家钢铁工业的最高学府,学校的发展与新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
1988年,学校定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我给大家聊聊吧,聊聊认识高校历史背景、历史沿革的重要性先举个例子,有个学生本来要学机械、自动化等专业,但因为喜爱上海,就轻率报了华东理工大学,岂不知华东理工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其要点学科是化工类专业再举个例子,有个学生喜爱学电气,依据分数他本来能够报华北电力(保定),最次也可选河北工业大学,但因为听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个学校很好,就盲目报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岂不知西电的强势专业是通讯和电子信息工程一类的,不是电气每年这样的状况好多。
等到进了大学一段时间他们才认识到这样选是不对的,但已经晚了。
所以提早认识院校特点很重要、很重要特点是什么呢?特点就是独具个性的、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东西。
比方一说建筑,我们就想起老八校;一说电气,就想起二龙四虎;一说财经,就想起两财一贸,一说电子,就想起两电一邮。
为啥呢?这就是院校的特点决定的如何判断一个院校以什么为特点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看院校的历史背景、历史沿革比方,同是以“科技”命名的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为北京钢铁学院,所以它以冶金为特点而天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天津轻工业学院,所以它以轻工为特点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为西安矿业学院,所以它以地矿为特点太原科技大学的前身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所以它以重型机械为特点武汉科技大学前身为武汉钢铁学院,所以它以钢铁冶金为特点山东科技大学的前身为山东矿业学院,所以它以矿业为特点青岛科技大学的前身为青岛化工学院,所以它以化工为特点河南科技大学的前身为洛阳农业机械化学院,以机械类专业为特点江苏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所以它以船舶为特点再比方,同是以“工业”命名的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天津纺织工学院,所以它以纺织、轻工为特点南京工业大学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归并组建而成,所以它以化工、建筑为特点大连工业大学的前身是沈阳轻工业学院,所以它以轻纺为特点;安徽工业大学的前身为马鞍山钢铁学院,所以它以冶金为特点湖北工业大学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归并组建,所以它以粮食、农机专业为特点合肥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安徽机械学院(机械四小龙之一),所以它以机械为特点河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中央粮食干部学校,所以它以粮油食品为特点湖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株洲大学(属中国包装总企业管理),所以它以包装为特点沈阳工业大学的前身为沈阳机电学院,所以它以电机为特点再比方,同是以“工程”命名的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为哈军工,哈军工解体后,海军工程系和原子工程系、海军系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船舶),也就是此刻的哈工程,所以它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大海工程、核能应用)为特点武汉工程大学的前身为武汉化工学院,所以它以石油化工为特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为南京气象学院,所以它以气象为特点西安工程大学的前身为西北纺织工学院,所以它以纺织服饰为特点安徽工程大学的前身为安徽机电学院,所以它以机电为特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为阜新煤矿学院,所以它以煤矿为特点每所高校无不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有其必定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
左春文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董事长朱廷海内蒙古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德仁煤炭教育协会会长郑友毅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院长赵玉林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阳升1982年初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力学专业,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赵学社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院长赵铁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庆福双鸭山矿业集团分公司董事长赵明鹏辽宁科技厅厅长原锦州市市长张彦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书记、副院长张星臣1987年8月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党委组织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喜武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双占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张明元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家渔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张回家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辉河南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张凤武管理科学与工程99博士研究生,黑龙江科技学院副院张春良德国核工业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宝生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柏林工业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宝明全国政协常委、煤炭部副部长张义吉林省辽源矿务局局长袁宗本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于广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尹亮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伊茂森神府东胜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伊列煤炭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姚祺1982年国家青年奖得主,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杨广林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根源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大学博士少将杨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划科技司司长徐瑞龙上海民防所总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惠彬1982年初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机械系金属材料专业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奎斗辽宁翰文文化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明远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处长王占洲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王延平通化矿务局局长王显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田立抚顺煤矿电机厂厂长王铃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主任王利民霍林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君1975阜新矿业学院采矿系毕业,江西省省委副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
辽宁最好的十所大学辽宁省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发达省份,在这里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其中有一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很高的声誉,以下就是辽宁最好的十所大学:1.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于1905年,是一所著名的“211工程”高校,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是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基地,它的科学技术、信息化技术、管理学等学科不断壮大,未来将进一步融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发展计划。
2.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成立于1920年,是中国第一所以航海、船舶为主的大学,也是一所“211工程”重点院校。
它获得了国家“双一流”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资质,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以及“211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示范性实验室等,它的建校历史和学科质量均极其突出。
3.沈阳大学:沈阳大学是辽宁省最古老的省属大学之一,成立于1923年,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大学,也是拥有“111计划”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院校,在信息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成立于192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工程院学部和国家示范性实验室,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成就非凡。
5.辽宁大学:辽宁大学成立于1923年,也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校,有国家示范性实验室、省科技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在新能源、现代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创新成果,是辽宁省属重点大学之一。
6.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是辽宁省第一所师范类大学,1923年建立,现为辽宁省最大的一所师范类高校,是辽宁省重点教育基地,具有国家示范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特色鲜明的几个学科,如化学、心理学和汉语言文学等,在国内外都受到赞誉。
7.沈阳医学院:沈阳医学院成立于1947年,是辽宁省重点院校,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医学院校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是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以及国家示范性实验室的院校,在医学和药学等学科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招生培养始末作者:来克勤来源:《世纪桥》2017年第08期【摘要】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有40年,第一批踏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逐渐成为改革开放现代化的重要人才。
他们中有的为科学进步孜孜以求,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有的在大学里教书育人,受到学生的好评和敬仰;有的在厂矿车间,用双手创造骄人业绩;有的成为优秀公务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他们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出贡献。
本文以阜新矿业学院(现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例,论述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的招生与培养。
【关键词】恢复高考;招生工作;培养【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8-0093-02一1977年正式宣布恢复高考,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播了这一喜讯,并发了社论,这是对我国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人们奔走相告。
1966年停止高考,1971年清华、北大等部分大学试招工农兵学员,1972年其他高校开始实行“推荐制” 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7年8月根据中央领导指示,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同年10月正式下发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在高校招生工作中恢复了文化课的考试,使得大批“老三屆” (66、67、68届初高中生)和应届毕业生能通过公平竞争选拔走进大学校园,并确保学生有相应的文化基础。
77级入学考生人数多,竞争激烈难度较大,从1966 年到1977年,积压11年的历届中学生一起走进考场,“老三届”有的已经超过30岁,而应届毕业生还不到20岁,不少地方出现师生、叔侄、夫妻、兄弟、姐妹同时走进考场,迈入大学。
1977年实际参加高考的人数为570万人,经国家有关部委决定扩大招生,最后录取了 27.8万人,录取率为4.9%;1978年也有扩招的举措,总共录取了40多万人,录取率为6.6%。
由于77年高校招生会是下半年召开的,为此,教育部8月29日还下发了《关于推迟今年招生和新生开学时间的通知》,明确招生时间推迟到四季度,1977年新生于来年2月底入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重点大学。
早在建国前夕,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分别成立了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
1958年分别成立了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
六十年代初期院校调整,四校合并,校址选于辽宁省阜新市,定名为阜新煤矿学院,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
1978年学校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
1996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并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校史简介六十年来,学校始终立足地矿艰苦行业、位于艰苦地区办学。
一代又一代辽宁工大人秉承“诚朴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创造了辉煌业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日益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之一,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学校又成为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已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拥有工、管、理、经、文、法、农、教育等多学科,办学特色突出,办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著名高等学府。
现设有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力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21个院系、103个本科与高职专业。
目前,在册学生3.9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3万余人。
设施环境辽宁工大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学习生活环境幽雅。
学校建有阜新校区和葫芦岛校区,占地4240亩,其中阜新校区占地1900亩、葫芦岛校区占地2340亩。
校园内古朴、典雅的建筑鳞次栉比,校舍建筑面积78.4万平方米。
一万二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藏书190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
东北大学辽宁分校东北大学辽宁分校是中国知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
作为东北大学体制下的一个分校,辽宁分校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辽宁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东北大学辽宁分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当时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沈阳高级职业学校”。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推动,该校于1952年更名为“东北重工业学院”,开始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逐渐壮大并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于1959年更名为“东北大学”。
2005年,东北大学正式设立辽宁分校,以进一步满足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人才培养需求。
东北大学辽宁分校的校园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占地面积达到2000多亩,拥有优美的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校园内设有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各类教学和活动场所,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该校设有多个学院,覆盖了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设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多个层次的教育。
学校注重学科交叉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实践机会。
学校的教师队伍庞大而优秀,包括了一大批在各自领域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教授和专家。
东北大学辽宁分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与多个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教师互派、学生交流等各种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同时,学校也积极推动国际化教育,在校园内设有国际学生交流中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除了学术方面的成绩,东北大学辽宁分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学校积极推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领导能力。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和项目支持,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
东北大学辽宁分校一直秉持“扎根东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地方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刘玉彬:1997年至今担任大连民族学院院长。
沈阳工业大学历任校(院)长:任耀先任沈阳机电学院院长:(1982至1984);吕其岗任沈阳机电学院院长:(1984至1989);王尔智任沈阳工业大学校长:(1989至1997);王成元任沈阳工业大学校长:(1997至2002);李荣德任沈阳工业大学校长:(2002到至今)。
刘学政:2006年至今担任辽宁医学院院长。
王大任:2009年至今任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杨关林:2010年9月任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贺伟: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韦尔申:2006年至今担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于存雷:2013年至今担任沈阳城市学院院长。
傅庭林:2000年至今担任沈阳城市建设学院院长。
孙玉华:2004年至今担任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玺明:现任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闻德亮:2014年1月至今任大连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周万春:2009年9月担任大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陈晓刚:2011年至今担任鞍山师范学院院长。
杨延东:2009年至今担任渤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秦秋田:现任渤海大学党委书记。
余加佑:2009年4月至今担任大连艺术学院院长。
王玉琢:2008年至今担任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张建中:2003年至今担任抚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栋:现任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任明:2009年至今担任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侯国相:2009年3月任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郭永新:2011 年10月至今担任辽东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周立:2013年7月担任辽东学院党委书记。
郭立新:2008年8月至今担任辽宁财贸学院院长。
吕红军:1997年至今担任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院长;王万义:1997年至今担任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党委书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历任校(院)长:唐邑:1980年10月至1983年03月任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院长;陈本柱:1983年03月至1989年12月任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院长;李元奇:1989年12月至1993年1月任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院长;杨者青;1993年1月至2003年8月任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院长;王维月任:2003年8-2010年3月任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院长;杨凤田:2010年3至今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摘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学习工程技术的人才开始崭露头角。
民国时期,一些工程院校相继建立,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工程教育得到了更加系统和完善的发展,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工程教育不断迈向国际化,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挑战,需要与时俱进。
历史沿革展现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脉络,未来的发展仍需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历史沿革、清朝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现状、总结、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始于清朝时期。
在清朝时期,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主要是由一些官办学校和私立学校开办。
官办学校主要包括国子监、能工学堂等,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资源。
民国时期,随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许多新设立的学校开始开设工程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工程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被制定出台,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的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工程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本文中,将分别对清朝时期的高等工程教育、民国时期的高等工程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工程教育以及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清朝时期的高等工程教育清朝时期的高等工程教育起源于康熙、乾隆年间的书院和官学。
这些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为清朝的工程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证样本历任校长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简介乘车路线地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具有60余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重点大学。
创办于1949年,原名阜新矿业学院(FMI),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煤炭行业的最高学府之一,也是亚洲和世界矿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拥有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农学等学科的中国国家重点理工类高等院校。
阜新火车站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出火车站向前(北)走,过条横马路,靠右手边有环路站点,自动投币,一元,到辽工大站下车,到校园.也可以在此位置坐2环车,也是自动投币,一元,可以到辽工大下车。
葫芦岛火车站前早6点半-----下午5点之间有写着:葫芦岛火车站-----兴城东电的客车(公交车)坐这车直达辽工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址: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历任校(院)长及任职年限:潘一山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2008年6月至现在);刘明新:(1989年任阜新矿业学院院长至1996年);1996年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至2002年4月,石金峰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2002年4月至2008.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所设院系和专业学科:矿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葫)营销管理学院(葫)土木与交通学院(北)力学与工程学院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葫)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葫)建筑工程学院软件学院(葫)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理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北)研究生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北)矿业技术学院(葫)经济管理学院(北)继续教育学院外语系阜新篮球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历史变迁过程详解:1949年1月成立阜新矿力中等技术专科学校,1949年8月更名为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1952年9月更名为阜新矿山工业(技术)学校,1958年更名为阜新煤矿学院,1961年合并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鸡西矿业学院,1978年阜新矿业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1996年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8年由原煤炭工业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辽工大校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学,它的校训“勤奋、求实、拼搏、创新”是全体师生不断追求卓越的指引。
本文将通过对辽工大校训的解读,探究其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这些价值观念。
一、勤奋勤奋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
辽工大的“勤奋”不仅仅是指学习上的勤奋,更是指工作、生活、创新等方面的勤奋。
在学习上,勤奋就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工作上,勤奋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断创新,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生活上,勤奋就是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求实求实是辽工大的另一种精神,它强调的是实践、实用、实效。
辽工大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学习中,要注重实践,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在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断追求卓越,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生活中,要注重实用,做到物尽其用,不浪费资源。
三、拼搏拼搏是一种精神,一种不断追求进步的态度。
辽工大的“拼搏”强调的是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精神。
在学习中,要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工作中,要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在生活中,要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生活品质。
四、创新创新是辽工大的另一种精神,它强调的是创造、创新、创业。
辽工大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中,要注重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工作中,要注重创新,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生活中,要注重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辽工大的校训“勤奋、求实、拼搏、创新”是一种追求卓越、不断进步的精神,它强调的是实践、实用、实效,同时也强调了创造、创新、创业。
辽宁大学毕业证样本历任校长辽宁大学简介乘车路线地址:辽宁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创建于1948年,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经、法、外、艺、理、工、管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辽宁大学秉承“明德精学、笃行致强”的校训精神,力争经过全体辽大人的扎实工作,早日把辽宁大学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上乘、学科建设特色鲜明,整体办学实力国内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沈阳新城子火车站到辽宁大学坐新城子到北行的公交车,中途辽大下车或坐326中途辽大下车。
从北站坐236直接到,但巨慢,建议你在北站坐217路到松山路下车,换乘到石佛的小客,方便快捷。
50分钟就能到,坐236路1小时也到不了。
辽宁大学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辽宁大学历任校(院)长及任职年限:黄泰岩:(2011年4月---现今);程伟校长:(1999年3月---2011年6月);辽宁大学校长冯玉忠:(1983年7月---1995年9月) ;辽宁大学校长刘祁涛:(1995年9月---1999年3月)辽宁大学所设院系和专业学科:学校设有25个学院,即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亚澳商学院、新华国际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广播影视学院、本山艺术学院、化学院、信息学院、数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院、环境学院、药学院、轻型产业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文科技学院、公共基础学院。
辽宁大学历史变迁过程详解:第一章辽宁大学的前身三院校第一节原沈阳师范学院(1951.5-1958.8)第二节东北财经学院(1952.11-1958.8)第三节沈阳俄文专科学校(1950.11-1958.8)第二章辽宁大学的建立和曲折发展(1958.9-1966.5)第一节辽宁大学的建立第二节贯彻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探索自己的办学道路第三节贯彻“八字方针”和《高教六十条》,教学工作走上稳定提高阶段第四节在频繁的政治运动中继续进行教学改革第三章“十年动乱”时期的辽宁大学(1966.5-1976.10)第一节传达《5.16 通知》,发动“文化大革命第二节到处夺权,武斗升级第三节联合建革,工军宣队领导学校“斗批改”第四节恢复招生,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第四章辽宁大学的恢复,发展与改革(1976.10-1987.12)第一节拨乱反正,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第二节工作重点转移,进行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建设第三节锐意改革,开创辽大工作新局面辽宁大学校史(1988--1998)本文由: 整理发布。
阜新煤矿学院1949年,成立阜新矿力中等技术专科学校。
1949年,为了适应东北工业建设的需要,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相继开办了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
1952年,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阜新矿山工业(技术)学校。
1958年7月15日,经国家煤炭工业部批准,在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阜新煤矿学院,隶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
学制4年,设采煤、矿建、机电3个系,煤层露天开采、矿山企业建筑、矿山测量、矿山机电、矿山机械制造与修配6个专业,并保留中专部院长戴镜如,党委书记谭伯。
1960年,阜新煤矿学院地质测量工程系独立建系。
1961年,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并入阜新煤矿学院。
1962年9月,阜新煤矿学院首届700名学生毕业。
1964年6月14日,鸡西矿业学院部分专业并入阜新煤矿学院。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为该校题写校名阜新煤矿学院。
1978年3月1日,阜新煤矿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
阜新矿业学院1978年,经国家煤炭工业部批准,阜新煤矿学院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
1978年,阜新矿业学院被批准为全国200所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之一。
1979年,阜新矿业学院创立了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阜新矿业学院·自然科学版》,进入CSTAT和EI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首批进入中国核心期刊。
1981年,阜新矿业学院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矿山机械化和矿山电气化两个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为该校题写校名阜新矿业学院。
1982年,阜新矿业学院管理工程系成立。
1982年,阜新矿业学院创立《矿业高教研究》。
1983年,阜新矿业学院章梦涛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煤与瓦斯的统一失稳理论。
1984年,阜新矿业学院设立研究生部,负责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
1984年,阜新矿业学院被国家煤炭部确定为东北电化教育中心。
1985年,阜新矿业学院韩来德教授负责研制的“无煤柱开采研究及推广”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5年1月29日,阜新矿业学院举行首届硕士学位授予大会,有16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1985年7月18日,煤炭部党组和煤炭部分别发文,任命吕福臣为阜新矿业学院党委书记,吴大章为院长。
1985年12月12日,阜新矿业学院成立研究生会。
1986年5月6日,阜新矿业学院青年教师姚淇撰写的《控制网观测值的最优配置法》论文,获国际测量联合会第18届大会优秀论文奖。
1986年7月18日,阜新矿业学院科研所与彰武县玻璃厂协作开发的“电子计算机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应用”的科研项目,通过了省级鉴定。
1986年8月,阜新矿业学院在原机电系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电气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
1986年,阜新矿业学院为煤炭部4所工科院校评估试点单位之一。
1986年,阜新矿业学院被中央军委、国家教委等8所部委联合确定为军事训练试点单位。
1986年,阜新矿业学院分院,增设工民建专业师资班。
1987年3月16日,日本《工业新闻》刊登文章《煤炭技术上的先驱与积极的国际交流》,向世界各国介绍阜新矿业学院。
1987年3月25日,阜新矿业学院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码为ISSN-1662。
1987年5月18日至21日,国家煤炭工业部副部长胡富国视察阜新矿业学院。
1987年7月20日,阜新矿业学院与东龙口矿区指挥部合作进行的“混凝土帷幕法凿井工艺及理论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8年,阜新矿业学院创立《阜新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阜新矿业学院矿井建设工程系成立。
1988年3月19日,阜新矿业学院被团中央、全国学联命名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1988年11月11日,阜新市民办大学于阜新矿业学院成立。
设市场营销、纺织工程两个专业,招生77人。
1993年,阜新矿业学院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4年,阜新矿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成立。
1994年,由著名采矿专家,博士生导师孙宝铮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马云东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成为阜新矿业学院自主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1995年,阜新矿业学院章梦涛教授、范学理教授、南岳教授、海国治教授、宜茂生教授等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5年,阜新矿业学院新增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6年,阜新矿业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996年9月6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隆重举行挂牌仪式,煤炭工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范维唐前来祝贺并为该校揭牌.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校友近500人来校参会.1997年,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原来的机械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机械工程学院,并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目前最大的学院。
1997年,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原来的管理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工商管理学院。
1997年6月,该校徐志明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重大课题"岩巷锚喷支护技术的完善与提高"的子专题"新型锚杆研制"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财政部评定为国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并获国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A类奖。
199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成立。
199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成立。
1998年由原煤炭工业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199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成立,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张耀辉教授任所长。
199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实行学分制教学。
1999年2月12日,人事部与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以人发[1999]第10号文件,批准该校设立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9年,辽宁省“凤祥杯”首届大学生电视辩论赛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代表队战胜辽宁大学代表队获得了冠军。
1999年9月18日,学校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
辽宁省副省长张榕明,国家煤炭工业局副局长王显政,阜新市市长李经等领导到会并发表讲话。
1999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被批准为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9年,阜新工业学校并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同时并入的辽宁电子计算机学校联合组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的称号。
2000年,辽宁省财政学校并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技术与经济学院成立。
2001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原来的土木建筑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01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教授审批权单位。
2002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软件学院成立。
2002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成立。
2002年5月5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葫芦岛接见了该校党委书记邢贵和,校长石金峰,副校长马壮,副校长聂忠义,饶有兴致地为该校题词,并为葫芦岛软件学院题写了院名。
2002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教授评审权。
2003年下半年,工大力学学科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业工程一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二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该校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2003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聘任中国工程院王家耀院士为双聘院士。
2004年4月,该校职业技术学院被国家信息产业部确定为首批高级技师培训基地。
2004年9月2日-9月3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软件学院的1400余名师生搬迁至位于葫芦岛市的校区入住。
200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设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共获得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沈矿机械集团联合成立矿山机械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毛君教授任院长。
2004年,新增五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启动;该校五个“双基”实验室、两个专业实验室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及认定。
2005年5月,申报的在原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中自主设置的6个二级学科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
2005年11月,辽宁省科技厅和财政厅联合下文批准在该校组建“辽宁省煤矿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
2005年8月25日-8月26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的师生搬迁至位于葫芦岛市的校区入住。
2005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两项国家教学成果奖。
2005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6年4月16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原测量工程系、基础科学部的基础上,分别成立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理学院。
2006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首批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
2007年9月7日,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评审,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研究决定,该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批准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9月11日,该校工矿电气设备与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实验室获批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2007年11月13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荣获辽宁省示范性专业。
2007年12月5日,该校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喜获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007年12月24日,该校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2007年12月25日,该校两个创新团队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2008年6月18日,潘一山同志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免去石金峰同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2008年9月20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篮球学院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家具有本科学历的篮球学院正式成立。
200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王继仁教授主持“煤炭自燃理论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1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成立。
9月19日上午,建院庆典在阜新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
[2]2008年9月27日,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校。
2009年10月8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举行建校60之年庆典。
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校友韩英、副部长校友张宝明出席大会。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校友王显政出席庆典大会并讲话,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智敏,辽宁省人大副主任王琼,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超英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
辽宁省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副厅长李树森宣读了教育部的贺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校友付建华代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读了发来的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