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压抗磨剂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13.81 KB
- 文档页数:2
云清牌—润滑极压剂研究制造专家,润滑极压剂行业领导者。
威海云清化工开发院,专业研制、生产、推广、销售功能材料和工业助剂。
为您提供解决方案,帮您解决各类难题。
云清梦想:做绿健化学品领航者,让化学变得可亲可爱!云清使命:帮助更多的人和企业健康成功!联系电话:0631-5755316 5753425网址: 联系人:郭小姐李小姐云清牌切削液极压剂专家行业领导品牌切削液极压剂切削液极压添加剂切削液添加剂润滑油极压抗磨剂润滑油抗磨添加剂一产品用途1、各类切削液的专用极压剂,是全合成切削液、合成切削液、半合成切削液、微乳化切削液的配套极压剂;2、对于要求“低泡、无泡、无味、非腐蚀、无腐臭”的场合,使用本品为最佳选择!二性能特点●超强的极压抗磨性能、高承载性能、边界润滑性能。
在综合润滑性能、四球Pb值、四球Pd值方面皆有突出的表现。
本性能是市场上传统产品所无法比拟的;●极佳的防锈功能及防锈补强性能,有效克服了市场上传统硫、磷、氯等水性极压剂的腐蚀金属、锈蚀机床的危害性;可轻松通过各项标准的单片防锈测试!●在低温、中温、高温、极高温度下均具有较好的界面润滑性、减摩性能、极压抗磨性能;●与切削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优异的低泡、无泡效果;●无味、无腐蚀、无异味,长期使用不易腐败、不易发臭!●优异的水溶性能;●优异的耐硬水性能。
三理化指标四使用方法1、推荐加入量为5%--15%;2、使用前搅拌本品,以缓慢混合、充分搅拌的方式加入体系中;3、使用本品,添加浓度越高,功能越强。
五注意事项1、由于原润滑体系配方的多样化,建议使用前先进行小试,以确定极压抗磨剂与体系的相溶性、配伍协同性、稳定性。
2、室温通风干燥处密封贮存,严禁食用。
联系电话:0631-5755316 5753425网址: 联系人:郭小姐李小姐云清牌水性防锈极压剂专家行业领导品牌想成功找云清威海云清帮我成功防锈添加剂防锈润滑添加剂极压抗磨剂极压润滑剂极压剂极压抗磨添加剂润滑剂水溶性润滑剂一产品用途本品为微乳液、半合成金属加工液、半合成切削液、全合成切削液、乳化液、皂化液等金属加工润滑液及抗燃液压液的高效防锈型极压抗磨剂;适用于钢铁、铸铁、铜铝、黑色金属、合金钢、不锈钢等多种金属加工液的极压剂;对极压、防锈皆有较高要求的场合,使用本品为首选!二性能特点●超强的极压抗磨性能、高承载性能、边界润滑性能。
润滑油极压抗磨剂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擦伤、烧结和磨损。
通常极压抗磨剂均为含硫、磷和氯等活性元素的添加剂,在使用中主要关注其溶解性、挥发性及价格等因素。
近年来,添加剂的环境因素亦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含氯添加剂具有腐蚀作用且对环境有害,目前较少使用。
1含氯添加剂最常用的含氯添加剂为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反应活性高、极压性能好、价格低廉,因此在设备润滑和切削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按碳链的长短可以将氯化石蜡划分为短链(10~13个碳)、中链(10~17个碳)和长链(18~30个碳)等三大类。
应当注意的是,氯化物易水解而生成氯化氢,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分解失效,并可导致金属腐蚀,故在高湿度或水环境条件下不宜使用氯化石蜡作为添加剂。
氯化石蜡之所以具有极压抗磨作用,原因在于C-CI键在载荷和摩擦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分解放出的氯与金属反应形成具有减摩抗磨作用的氯化铁保护膜:RCln+Fe→FeCl2+RCln-2氯化铁具有类似石墨和二硫化钼的层状结构,剪切强度低,具有减摩作用。
但氯化铁熔点较低,在350℃下失效,因此含氯添加剂不宜在高温条件下使用。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日益重视,氯化石蜡对健康和环保的危害受到了高度关注。
研究表明,短链氯化石蜡具有致癌作用,并可导致水生生物中毒。
1985年国际病毒组织针对含12个碳、氯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60%以及含23个碳、氯含量为43%的氯化石蜡进行了毒性试验,发现C12氯化石蜡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而C23氯化石蜡无致癌作用。
此后,短链氯化石蜡作为极压抗磨剂的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
2含硫添加剂齿轮油最常用的含硫添加剂为硫化异丁烯,其硫含量高、活性硫多、效果好、颜色浅,作为极压抗磨添加剂在各类齿轮油和切削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他硫系添加剂有硫代酯(黄原酸乙二醇酯)、多硫化物(二苄基二硫化物和有机多硫化物)、硫化动植物油脂和磺酸盐等。
目前在工业齿轮润滑油中应用最多的是硫化异丁烯、硫磷酸酯、硫化棉籽油和硫化烯烃棉籽油等。
有机金属盐极压抗磨剂典型的有机金属盐类极压抗磨剂有ZDDP、MoDDP、MoDTC和环烷酸铅等,不同化合物的作用机理也不同。
ZDDP一般的合成方法是:醇或烷基酚与五氧化二磷反应制得硫磷酸,再用氧化锌中和。
由于ZDDP含有多种元素,生成的润滑膜也很复杂。
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摩擦表面进行研究发现润滑膜中的元素有:S、P、O、C、Zn、Fe,证明摩擦过程中表面生成了聚磷酸锌、硫化锌、硫化铁、氧化铁、硫代磷酸盐(酯)和摩擦聚合物等。
ZDDP 的浓度和其他添加剂的存在也会影响其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浓度越大,ZDDP的吸附率越高;其他添加剂如硫化脂肪、氯化石蜡的存在,会降低ZDDP的吸附率。
另外,热稳定性对ZDDP的性能也有影响,热稳定性增加其载荷性下降;碳链类型对ZDDP的热稳定性也有影响,其热稳定性大小的顺序是:芳基〉伯烷基〉仲烷基。
而ZDDP的摩擦系数则与烷基链的长短有关,随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少。
有机钼添加剂具有良好的AW和EP性能,是一类优良的摩擦改进剂,把它加入润滑油中,比MoS2分散在油中的减摩、抗磨效果好。
MoDDP和MoDTC的作用机理,或S-P添加剂和有机钼复合物的机理也是生成非常复杂的润滑膜,其中含有MoS2、MoS3、FeS、FeSO4,甚至还有摩擦聚合物,这类润滑膜能增强抗磨和承载能力。
环烷酸铅作为极压剂可以在表面与铁发生置换,生成铅的薄膜。
当铅皂与硫共存时,在铁表面生成PbSO4、PbS、FeS、Pb等低熔点共融物。
这种作用机理与前述的不一样,以不牺牲摩擦面金属为优点,称为无损失润滑。
环烷酸铅单独使用效果不显著,必须与含硫化合物复合使用,这是因为铅皂在极压条件下要和硫反应生成极压膜才能起到润滑作用。
但铅皂的缺点是热稳定性差,而且由于环保问题逐渐被淘汰。
航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概述极压抗磨剂是一种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它能够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中有效降低金属之间的摩擦和磨损,防止机械零部件间的接触和磨损而导致的故障。
在航空润滑油中,极压抗磨剂通常以添加剂的形式存在,通过与润滑油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层保护膜,以减少与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
极压抗磨剂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形成吸附性和反应性膜层来降低摩擦,并提供更好的抗磨保护。
当润滑油进入高压和高温环境中时,极压抗磨剂可以在金属表面上吸附,并与金属表面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坚固的膜层。
这层膜层能够阻止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摩擦和磨损。
同时,膜层中的特殊添加剂还能够提供一定的润滑效果,减少摩擦焦磨产生的热量。
极压抗磨剂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不同种类的极压抗磨剂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和润滑要求。
一般来说,航空润滑油中使用的极压抗磨剂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耐高温性:航空发动机和其他系统中的工作温度往往非常高,因此极压抗磨剂需要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以保证在高温环境下仍然能够发挥作用。
2.抗剪切性:航空发动机中的润滑系统通常存在高速和高剪切力的情况,极压抗磨剂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能,以保持在高剪切力下的稳定性。
3.相容性:极压抗磨剂需要与其他润滑油成分和添加剂相容,以避免产生副反应和不良影响。
4.长期稳定性:极压抗磨剂需要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长期保持其性能和效果,以确保润滑油在使用期限内能够有效地工作。
总结起来,航空润滑油中的极压抗磨剂是一种特殊的添加剂,它能够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提供优越的润滑和抗磨损性能,保护机械零部件,延长发动机和其他系统的寿命,并确保飞行器的安全运行。
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航空润滑油中极压抗磨剂的应用也将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和更严苛的工作环境。
T349极压抗磨防锈剂(磷氮剂)
产品性能
T349为酸性磷酸酯胺盐混合物,具有极压抗磨和防锈性能的无灰多功能添加剂;该剂能提升润滑油的FZG性能、润滑脂的摩擦性能,与硫磷三苯酯合用具有极压抗磨协同作用。
华仑公司参照国外相关资料研制成T349极压抗磨防锈添加剂,质量达到瑞士汽巴公司IRGALUBE-349水平,填补国内该产品的生产空白。
产品应用与用量参考
产品理化性质
产品储运与包装
本产品在储存、装卸及调油时,参照SH/T0164进行,本产品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在安全环保使用等方面同一般石油产品,不用特殊防护。
产品净重:190Kg/桶。
极压抗磨添加剂一些含磷、氯、硫的化合物具有极压和抗磨性。
一般磷化合物具有抗磨性,而氯化物与硫化物具有极压性。
同时含氯和磷化合物和含磷或硫化合物,既具有极压性,又具有抗磨性。
为了改进润滑脂的抗磨性和极压性可以混合使用两种或更多的添加剂。
极压剂和抗磨剂的类型见表2。
表2极压和抗磨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近20多年来引人注目的通用多效添加剂,这类添加剂已成功地用于许多润滑脂和发动机油及工业润滑油中。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的二价和三价金属盐,是润滑剂的多效能添加剂。
它具有抗氧化、抗磨和极压剂的功能,有的还具有金属钝化剂的功能。
锌盐和镉盐主要用做抗氧剂,但也兼有一些抗磨和极压性能。
钼、铝、锑盐主要用做抗磨极压添加剂,但也兼有一些抗氧化性能。
锌盐还可起到金属钝化剂的作用。
引人注目的另一类型的抗磨极压添加剂是硼酸盐或硼酸酯类。
它是一类新型极压抗磨添加剂,不含磷、硫、氯等活性元素。
它是所谓的“惰性”极压抗磨添加剂。
通过分散剂(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钠)将无机硼酸盐以极细的颗粒分散到矿物油中,分散体系中硼酸盐是非结晶小球,平均直径为0.1μm。
硼酸盐具有以下优点:①抗磨极压效果好,特别是在低黏度油中具有良好的抗磨极压效果。
国外称之为“节能油”的齿轮油,主要是由低黏度油加含硼添加剂制成,满足了抗磨极压性的要求。
②硼酸盐极压剂的使用寿命长。
因为硼酸盐的作用机理是由渗硼形成的FexBy形式的极压膜,这一层表面膜具有较高硬度,较好的抗磨性,较好的抗高温氧化、耐腐蚀性。
而含磷、硫、氯活性元素的极压性,作用机理主要是活性元素同金属(铁)起化学反应生成一层膜,这层膜的抗剪切强度比基础金属(铁)的低。
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这层膜容易被磨掉,换句话说,含磷、硫、氯的极压性,在使用过程中消耗得比硼酸盐快。
表现在使用寿命上,硼酸盐显得长。
③硼酸盐添加剂的抗磨性,对金属材料的选择性不敏感,换句话说,硼酸盐添加剂对各种金属材料都比较适应。
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对国内外磷氮型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详细介绍了磷氮剂的制备方法、应用范围和良好性能,总结了一些文献中关于磷氮型添加剂作用机理的报道,并对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磷氮剂,极压抗磨性能,润滑油添加剂1、前言极压抗磨性能是工业齿轮油极为重要的一个使用性能,主要通过加入极压抗磨添加剂来实现。
含磷极压剂是齿轮油硫-磷型复合剂的主要组分,具有很好的极压、抗磨和金属去活性能,是应用于现代高档润滑油等石油产品中的一类非常重要的多功能添加剂。
磷氮剂是齿轮油中磷元素的主要来源,它在降低齿轮低速、高扭矩下的磨损起着重要的作用。
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及其配伍性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已获得了广泛的工业应用。
已经发现,磷元素有益于添加剂的高温稳定性、高效抗擦伤性以及添加剂的配伍性、多效性;氮元素是载荷添加剂常用的活性元素之一,所以磷氮剂具有承载能力高、防腐和抗氧化安定性好、抗磨减摩能力高、与其它添加剂配伍性好等优点。
虽然与含硫添加剂相比,磷氮剂的极压性相对差一些,但是其低温抗磨性要优于含硫添加剂,因此通常可以通过齿轮润滑油中的硫剂与磷氮剂的复配来获得所要求的极压抗磨性。
国外早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在齿轮油中使用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而国内近二十年也开始对磷氮剂进行了一些研究应用。
通过文献调研,本文对磷氮型极压抗磨剂进行一些阐述。
2、磷氮剂的发展整体来说,按照所含活性元素或者官能团的不同,磷氮型极压抗磨剂主要分为磷酸酯胺盐、硫代磷酸酯胺盐、磷酸酯与含氮化合物的复配以及含有其它官能团的磷酸酯胺盐等。
2.1磷酸酯与含氮化合物的复配获得磷氮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磷剂与氮剂进行复配。
专利[1~3]等专利报道了不同磷剂与氮剂的复配应用。
磷剂的类型主要有磷酸酯、酸性磷酸酯、亚磷酸酯和酸性亚磷酸酯等;氮剂主要有长链脂肪胺、取代芳香胺、α,γ-丁内酰胺、琥珀酸胺盐等等。
磷酸酯极压抗磨剂
磷酸酯极压抗磨剂是一种常用于润滑剂和润滑油中的化学添加剂。
它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磷酸盐膜,类似于一层保护薄膜,能够减轻金属表面的摩擦和磨损,从而提高润滑剂的抗磨性能。
磷酸酯极压抗磨剂具有以下特点:
1. 极压性能:磷酸酯极压抗磨剂能够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形成稳定耐摩擦的膜,有效地降低金属表面的接触压力,防止金属间的直接接触,从而提高润滑效果。
2. 抗磨性:磷酸酯极压抗磨剂形成的磷酸盐膜在摩擦和磨损过程中能够起到减少金属表面磨损的作用,延长机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3. 高温稳定性:磷酸酯极压抗磨剂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分解和失效。
4. 兼容性:磷酸酯极压抗磨剂通常能够与常见的润滑剂和润滑油相容,可以与其他添加剂一起使用,不会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总的来说,磷酸酯极压抗磨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润滑剂性能的化学添加剂,可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减少金属表面的磨损,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极压润滑是在金属塑性加工过程中,为防止金属在边界摩擦条件和高温下产生的微凸体粘着现象,利用极压润滑剂生成的化学反应膜所进行的润滑。
极压润滑时,生成的化学反应膜是一层较厚的无机盐膜,在负荷和速度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
但是,当温度升高至一定值时,化学反应膜存在破坏或解吸的可能性,这取决于EP添加剂和金属表面的成分组成。
由于自身形成需要一定时间,而工件变形时间较短,以致许多金属塑性加工过程中,化学反应膜可能在工模具表面而不是在工件表面生成。
目前,应用和研究的极压添加剂可分为含硫、磷和氯极压添加剂,有机金属盐类,硼酸盐类和稀土类极压抗磨剂,另外,杂环类和纳米粒子也可用于极压抗磨剂。
含硫极压添加剂常用的含硫极压添加剂主要有硫磷酸含氮衍生物、硫磷酸钼、硫化动物油、硫化烯烃、多硫化物等,其中,用的最广泛的是硫化烯烃。
这类添加剂主要表现出较强的抗烧结能力和良好的耐负荷性能,与其他类型的添加剂具有优良的复配效应。
研究表明,C-S键打开的难易程度决定其极压性,S-S键决定其抗磨性。
一般来讲,抗磨性随链长度的增长而增强,初始咬人负荷和烧结负荷随硫原子个数的增多而明显增加。
在边界润滑条件下,含硫极压抗磨剂与摩擦表面发生摩擦吸附和化学反应,生成含硫的无机膜或在有氧化铁的存在下形成0。
15mm以上的Fe203—FeS的极压化学反应膜,从而起到抗擦伤和抗烧结作用,其水解稳定性好,熔点高,在800℃的高温仍然有效。
含磷极压添加剂国内外常用的含磷极压添加剂主要有酸性亚磷酸二丁酯、磷酸三甲酚酯、硫代磷酸酯、磷酸酯和酸性磷酸酯胺盐,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有机磷酸酯。
含磷极压添加剂品种繁多,按所含有效活性元素划分,可分为磷型、磷氮型和硫磷氮型,对其作用机理研究最多的是磷型添加剂。
目前,普遍认为,在摩擦条件下,磷系添加剂在摩擦表面形成了有机磷酸盐化学反应膜,从而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磷—氮型添加剂中,氮元素不仅具有抑制磷元素过度腐蚀的作用,而且具有使吸附分子间横向引力增强,油膜强度增强的功能,有利于抗磨性的改善。
航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概述随着飞机和其发动机的发展,矿物型航空润滑油由于高低温性能的限制越来越不适应飞机和其发动机的使用要求;目前除少数的活塞式飞机外,大部分飞机都使用合成航空润滑油;在合成航空润滑油的各种添加剂配方中,极压抗磨剂是必不可少的;航空润滑油是一类特殊的润滑剂,由于其使用环境的苛刻,不仅要求基础油有良好的性能,而且对添加剂也有特殊的要求;现代高速飞机,特别是现代军用飞机,飞行马赫数大,发动机转速高;发动机转子轴承作为主要润滑部件,长期处于高温、高速和高负荷的工作状况,涡轮前工作温度达到140℃以上;这使得发动机润滑油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对润滑油有着很高的性能要求;在这种高温、高速及高负荷工作条件下,发动机润滑油性能的可靠性是飞机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飞机机械部件能否正常工作与润滑油有着直接关系;英国对1984-1988年发生的900起飞机事故调查中发现,有9起事故直接与轴承的失灵有关,其中1起是直接因轴承磨伤而卡死,1起由过度磨损导致,2起由润滑失败引起;因此,航空润滑油能否满足轴承润滑的工作要求,将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航空润滑油的润滑性能要求1、航空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航空发动机工作时,空气压缩器将空气增压并输送到燃烧室,与燃料燃烧后形成的高温、高压燃气驱动涡轮做功,带动同轴的压缩器及其附件工作;由于涡轮输出功率高,润滑系统容量有限一般仅为30~50L,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与润滑油量比值非常高,使得涡轮轴承的润滑油达到了150~200℃的高温;发动机的转速一般在12000~25000r/Mn,轴承承受的负荷高达68000~90000N;正常工作时,润滑油处于循环状态,在润滑系统油路中高速流动,润滑油在涡轮轴承处的停留时间非常短;但当发动机停车后,润滑油停留在轴承处,同时冷气扇停止,致使轴承温度上升,留滞在轴承处的润滑油温度达到250~300℃,直至轴承慢慢地自然冷却;因此,航空润滑油己基本摈弃有氧最高使用温度在150℃左右的石油基润滑油,改用耐高温性能好的双酯、多元醇酯等酯类合成油,并己形成主导趋势;2、航空润滑油的润滑性能要求航空润滑油的润滑部位主要有发动机涡轮转子轴承、附件传动齿轮、轴承等,其中以发动机涡轮转子轴承的工作条件最苛刻,它的负荷大、转速高、工作温度高;因此,转子轴承的润滑要求是选用航空润滑油的主要考虑因素;本来采用滚动轴承,摩擦系数小,产生的热量少,但由于涡喷发动机轴承承受的负荷很大,使滚子产生弹性变形,滚子与轨道的接触面积增大,轴承滚动时接触区出现了滑动摩擦,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再加上高转速的作用,使得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很大;因此,对航空润滑油的润滑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航空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包括润滑油的粘度、油性和极压抗磨性;航空涡轮润滑油比较合适的粘度范围为3~15mm2/s100℃,从保证轴承的润滑来说,粘度越大,形成的油膜越厚,越有利于轴承的润滑,但飞机的工作温度范围宽,航空发动机最大可接受的低温粘度值为20000mm2/s,而且从轴承散热和发动机冷启动来考虑,粘度越小,越有利于轴承的散热和发动机的冷启动;因此,常用的涡喷、涡扇发动机油的粘度为3~5mm2/s100℃;在低转速、高负荷的边界润滑条件下,润滑油的粘度性能已无法满足金属表面的正常润滑,主要依靠油品的极压抗磨性,这一性能是润滑油烃类成分所不具备的,需要加入极压抗磨剂来提高和改善;二、近几年国内外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发展情况润滑油添加剂主要包括清净剂、无灰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极压抗磨剂、抗氧剂等;清净分散剂由于它们在车用发动机油中的广泛用途,占主要的最终使用的润滑油添加剂产量总需求量的一半,并且仍将保持优势地位;抗氧剂和其他小产量的添加剂将呈现出较好的增长趋势;本文主要对极压抗磨剂进行阐述,下面就介绍一下极压抗磨剂的发展状况;为了防止烧结而使用的添加剂称为极压抗磨剂;极压抗磨剂主要包括硫系、磷系、氯系极压抗磨剂等;1、硫系极压抗磨剂国外的含硫极压抗磨剂品种较多,主要包括丁烯硫化油脂和硫化酯、黄原酸酯、硫代碳酸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多硫化合物等;其中硫化异丁烯是硫系极压抗磨剂最主要的产品,Lubrizol,Mobil,Cooper,ELCO等公司都能生产,并且,针对不同用途,各公司都能同时生产几种不同性能的硫化异丁烯;如Lubrizol公司就能生产LZ5312,LZ5313,LZ5312A,LZ5340,Anglamo131,Anglamo133等多种硫化异丁烯;它们的硫含量在40~50%;这类硫化物稳定性好、极压性高,而且颜色浅;有机硫化物主要适用于高速、冲击载荷,有良好的抗擦伤、抗烧结的极压性能;有机硫化物如二节基二硫化物的作用首先是通过活性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烃基端朝外形成烃类膜;当金属表面的微凸体互相接触,挤破油膜,金属直接接触,产生瞬时高温,在触点附近的有机硫化物在高温下分解,活性元素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作用生成无机膜;有机硫化物在缓和条件下生成吸附膜起油性添加剂的作用,在极压条件下生成含硫的无机膜,起到抗磨添加剂的作用;无机膜不一定是纯硫化铁,而是较复杂的过渡层,靠近基体的部分铁的成分多,靠表面的部分硫的成分多;硫化铁膜没有氯化铁膜那样的层状结构,抗剪切强度较大,因此,摩擦系数较高;2、磷系极压抗磨剂磷系极压剂品种较为复杂,不仅表现在化合物种类上,也表现在元素组成上;有含单一磷元素的;有含硫、磷两元素的,有含磷、氮两元素的,也有含硫、磷、氮三元素的;即使元素组成相同,化合物结构也可以不同;不同磷化物用于不同目的;磷系极压抗磨剂的热稳定性越差,则抗磨性越好,但抗磨持久性下降;国外含磷极压抗磨剂主要是亚磷酸酯、磷酸酯、硫代磷酸酯和酸性磷酸酯胺盐;有机磷化物具有良好的抗磨抗擦伤性能,尤为适用于低速高载荷的条件;关于有机磷化物的作用机理,早期认为是有机磷化物与金属表面反应生成一种“金属磷化物一铁”低共熔合金、发生了“化学抛光”的过程;后来巴克罗夫Barcroft用示踪原子P标记的二苯基磷酸酯加入油中,研究凸轮一挺杆的润滑;在挺扦表面生成的薄膜有三种:亚磷酸盐、无机磷酸盐、有机磷酸盐,其中前者极少,后两者较多;1974年费比斯Forbes提出了二烷基亚磷酸酯生成无机亚磷酸铁膜的作用机理;二烷基亚磷酸酯,在缓和条件下它部分水解形成有机亚磷酸铁膜;在极压条件下,进一步水解,主要形成无机亚磷酸铁膜;3、氯系极压抗磨剂氯系极压抗磨剂中,获得广泛使用的有氯化石蜡、五氯联苯等氯化烃类、氯化脂肪酸类;一般地讲,氯化石蜡活性强,作为极压剂时,极压磨损性好,但其安定性与抗腐蚀性差;与此相反,五氯联苯等环状氯化物非常安定,抗腐蚀性好些,但缺乏足够的载荷性,极压抗磨损性较差;近年来国外氯化石蜡代用品已有很大的发展;代用品主要是高分子酯类、磷酸酪、含磷、氮添加剂和高碱性的磺酸盐;但是代用品的价格高,极压活性却不太理想,对难加工的金属主要还依靠氯化石蜡;4、硼系极压抗磨剂被誉为80年代节能减摩剂的硼型添加剂主要包括无机硼酸盐和有机硼酸酯两大类化合物,目前国外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无机硼酸盐生产工艺,如美国的Chevron公司己有OLOA-9750胶体硼酸钾商品出售;我国茂名石油工业公司也生产出了胶体硼酸钾极压抗磨剂,产品性能达到了OLOA-9750的水平;国外对有机硼化合物作润滑油减摩抗剂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到目前为止,涌现了大量的专利报道,可以与硼酸发生酯化反应的醇类及与之发生酸碱反应的胺类化合物很多,通过改变酵类或胺类化合物的结构,为满足有机硼化合物作润滑油的多功能添加剂提供了广泛的选择;5、聚合物抗磨作用机理金属摩擦表面的磨损还可以利用添加剂在金属表面聚合生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膜得到抑制;添加剂在金属表面的微凸体上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了较坚韧的聚合物膜,能减缓两表面微凸体的直接接触,抑制微凸体间的焊接现象;此外,这种聚合物还会从微凸体上流下来,流到相邻的凹穴中,填补凹穴,使摩擦表面变得较平滑一些;高聚物表面膜的形成增长了油膜强度,降低了摩擦及磨损;上面把载荷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分成几类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那不过是人为地、理想化地分类;实际上,摩擦、磨损、润滑和添加剂的作用是错综复杂的,同一台机械随操作条件的改变,有时处于流体润滑,有时处于半流体润滑,有时则处于边界润滑,同一化合物,也可能随摩擦状态的变化,有时起油性剂作用,有时起抗磨损剂作用,有时则起极压剂作用,有时还同时起到油性剂、抗磨损剂和极压剂的作用;因此上面的划分是很不严格的;上面分别介绍了含不同活性元素的抗磨剂的作用机理,当抗磨剂中含有多种活性元素时,就会在磨擦表面发生几种作用过程;例如有人认为含氯、磷的抗磨剂最初能在摩擦表面形成聚合产物,降低表面的摩擦和磨损;随着工作条件愈趋苛刻,就会在摩擦表面生成无机膜;如在润滑油中加入抗磨剂二丁基一三氯甲基磷酸酯,则在不太高的负荷下四球机加载到392~490N,相当2.3~2.4GPa压力,在铁表面生成与铁成化学键连接的聚合产物;改善了表面的摩擦性能;当在滑动速度达6~10m/s,负荷达686~882N的苛刻条件下,聚合物形成的表面膜承担不了这样大的载荷,油膜会被微凸体刺穿,发生直接接触;在微凸体直接接触时局部温度升高,使二丁基一三氯甲基磷酸酯分解;分解产生的氯化氢与金属作用形成一新的氯化物保护层;当负荷超过1323N后,此保护层也被破坏,摩擦系数迅速增大;抗磨剂的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将会不断地深入认识;6、硫磷酸系列添加剂的研究进展O,O一二烷基二硫代磷酸RO2PSSH简称硫磷酸不仅可用来合成一系列非金属有机类石油添加剂,还可用来合成各种各样金属有机类石油添加剂,广泛用作润滑油的摩擦改进剂、极压抗磨剂和抗氧抗腐剂;现就硫磷酸与铜盐的反应产物及其应用概述如下;美国Exxon化学专利公司曾合成二2一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铜多效添加剂,具有很好的高温抗氧性、抗腐性和抗磨性,用于发动机油、齿轮油、压缩机油和某些工业润滑油;法国石油研究所MBorn合成一种比较特别的二烃基二硫代磷基二硫代磷酸铜作为润滑油的多效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和抗氧抗腐性,用于发动机油和齿轮油;其产物的结构式为:美国Lubrizol公司的CWSchroeck提出一种油溶性的较低级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铜,用作润滑油的抗氧和抗磨添加剂;其产物的结构式为:苏联IICBenob等人合成一种新型苯基琉磷酸铜多效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氧抗腐性,其0.3%w量的抗氧作用相当于1.2%w加量的硫磷酸锌盐,用于发动机油和齿轮油;其产物的结构式为:美国Exxon化学专利公司的TColclough合成一种新型的烃基硫磷酸铜/锌混合物,作为润滑油的优良抗氧剂;其产物的结构式为:TColclough还合成一种新型的烃基硫磷酸铜/锌/铝混合物,兼具抗氧、抗磨和减摩性能的多功能添加剂,用于发动机油、齿轮油和其它润滑油;我国在该类化合物的研制上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蒋松等研制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镧,并研究了它的摩擦化学性;李健等合成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铝;周静芳等制备了一种该系列的铜化合物,并考察了它的摩擦学性能;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技术水平还很低,品种单一,尤其是在产品的应用方面;在摩擦改进剂FM方面发展了含硫更高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铝的S-MoDTP,克服了过去硫系和磷系添加剂与含硫量一般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铝O-MoDTP共存时产生效果抵消的问题;在MoDTP中提高了硫含量后大大提高了耐负荷的能力;传统的极压抗磨剂为含氯、硫和磷等活性元素的化合物,一般是单独或几种复合起来配制各种金属加工液;但这几类化合物在高温下散发出刺激及有害气味,促进氧化、起泡和乳化,并影响热稳定性;最近发现高碱性磺酸盐包括钙、钡、钠盐在重负荷金属加工中,用作惰性极压剂PEP能在金属界面形成物理覆盖的碳酸盐保护膜,具有低剪切强度,可单用或与传统的极压剂复合,当活性和无活性的硫化合物复合时有协同作用;此外PEP剂还能改善表面光洁度,有极好的防锈能力,对大多数金属不腐蚀,安全并为环境所接受;三、极压抗磨剂在航空润滑油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1、极压抗磨剂在航空润滑油中的应用航空润滑油是一类特殊的润滑剂,由于其使用环境的苛刻,不仅要求基础油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对添加剂也有特殊的要求,对极压抗磨剂的一般要求为腐蚀性小、无灰和溶解性好;用于航空涡轮润滑油的极压抗磨剂主要酯为含硫、磷、氮的有机酯,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磷酸三甲酚酯TCP、硫代磷酸三苯酯TPPT和a一琉基苯并曝哇MBT;由于航空润滑油的工作温度一般都在200℃左右,而磷型极压抗磨剂的酯适用温度范围为150-250℃,因此具有较好的减摩抗磨作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类型是三烃基磷酸酯,其中应用最广的为磷酸三甲酚酯TCP、三芳基磷酸酯及其混合物;我国生产的4109,4050合成航空润滑酯油、美军的Mil-L-23699等均含有1%~4%的TCP;但在低速、高负荷下,摩擦产生的热使接触点的温度急剧上升,超过了TCP的使用温度范围,抗磨效果不明显,则必须改用硫型极压抗磨剂;在实际的应用中,作为航空润滑基础油的三轻甲基丙烷三酯在高温条件下可与TCP 发生反应,生成高毒性物质,并且TCP中的邻苯酯异构体也有致癌性,通常要求异构体的含量不高于l%;三芳基磷酸酯含有砒霜成分,也具有致癌性,与环境安全的要求相违背;2、极压抗磨剂在航空润滑油中的发展趋势随着航空发动机的更新换代,对航空润滑油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总的趋势为更好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温、高负荷条件下,润滑油的极压抗磨性能显得格外重要;另外,在最近几年里,环境安全考虑也非常重要;润滑剂中的一些化学组分导致了对环境的损害,如臭氧损耗;在高温条件下,这些组分分解产生的酸类物质具有高毒性和高腐蚀性;出于环境友好的要求,用在航空发动机上的润滑剂应考虑以下几点:1减少环境损害的可能性;2减少对周围环境排放的污染物;3在使用周期内最小的危害性;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航空润滑油将朝着高温条件下润滑性能更可靠和对环境更友好的趋势发展;这样,极压抗磨剂也呈现出了相应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美军按照Mil-L-7808K和Mil-L-23699航空涡轮润滑油的标准研究出了无磷无灰环保型航空涡轮润滑油;在这种润滑油中,采用1%的亚甲基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2%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衍生物作为极压抗磨剂,与同类商业化的标准含磷航空润滑油的摩擦性能比较中,显示出了更好的摩擦性能;与此同时,还消除了由于润滑油中含有磷型极压抗磨剂而导致有毒物质的产生,适应环境保护需要;此外,为了提高航空润滑油的高温润滑性能及抗腐蚀性,硫、磷复合并具有抗腐、抗氧作用的多效添加剂包也是一种发展趋势;美军将腐蚀抑制剂分子作为载体,引入有极压性能的活性元素,使之具有极压抗磨和防腐的多效功用;例如在一高承载能力的航空涡轮润滑油中加入了氨基磷酸酯和含硫羧酸化合物的添加剂包,表现出极好的极压性,同时在氧化安定性、防腐性方面也超过了美国海军的Mil-L-23699润滑油标准要求;随着喷气式飞机的更新换代,航空润滑油将承受着更高的温度和负荷,对航空润滑油的高温润滑性和抗腐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友好、极压抗磨性更好和无腐蚀性将是今后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1杨九高.航空发动机的润滑油.合成润滑材料.1999,4:10-15页2徐敏.几种合成航空润滑油用极压抗磨剂的性能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1993,10:16-164页3沈露莎.国外合成航空涡轮发动机油和直升飞机传动机构润滑油的近年发展动向.合成润滑材料.19894:17-24页4韩秀山.我国润滑油添加剂发展现状.化工中间体.200220:19-22页5徐敏.航空油样应用丛书一一航空涡轮润滑油的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6徐敏.航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润滑油.2001,112:60-64页7李敬华.润滑油添加剂简介.润滑与密封.19992:78-79页8黄文轩.润滑油添加剂近几年发展概况.润滑油.19935:15-19页9文庆珍,张宝真.硼酸醋添加剂的研究.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98,2:52-54页。
石油添加剂知识作者:Richard1、什么叫石油产品添加剂?答: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对石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由于石油中天然组分的局限性,单靠加工工艺本身,往往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为了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以满足各种使用性能的要求,可加入一些特殊的油溶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改善石油产品的各种性能,它们被称之为石油产品添加剂。
采用加入添加剂来提高油品的使用性能,是既经济又有效的办法。
2、石油添加剂分为几类?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局于1987年4月1日发布了石油添加剂分类专业标准(ZBE60003一87)以代替原石油部标准SY1981-73。
该分类标准将石油添加剂分为四大类,80个组。
四大类包括:润滑剂添加剂、燃料添加剂、复合添加剂、其它添加剂。
3、润滑剂添加剂有哪些类型?答:润滑剂添加剂按其作用的不同分为清净剂和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极压抗磨剂、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沫剂、其它润滑剂添加剂等共十大类。
4、复合添加剂有哪些类型?答: 我国目前生产的复合添加剂的品种还很少,按其使用场合,可分为: 汽油机油复合剂、柴油机油复合剂、通用汽车发动机油复合剂、二冲程汽油机油复合剂、铁路帆车油复合剂、船用发动机油复合剂、工业齿轮油复合剂、车辆齿轮油复合剂、通用齿轮油复合剂、液压油复合剂、工业润滑油复合剂、防锈油复合剂等共十二类。
一般说来,向基础油中加入一定量的复合剂·便能同时改善它290的各种使用性能·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相业的油品。
这样既有利于简化油品生产过程,又有利于保证油品的质量。
5、清净分散剂有哪些类型?答: 清净剂和分散剂可统称为清净分散剂,它是发动机润滑油中用量最大的一种添加剂。
按其化合物的类型分为: 石油磺酸盐、合成磺酸盐、硫磷化聚异丁烯盐、烷基水杨酸盐、环烷酸盐、烯基丁二酚亚胺、硫化烷基酚盐。
清净分散剂的统一符号为: “T1XX”。
无灰极压抗磨剂主要有3类[2,3],
一类为磷酸酯类化合物如:T306、T309,此类抗磨剂活性较低,因此腐蚀性低,水解酸值较低,但抗磨性一般;
第二类为含硫化合物如T321、T405,这类极压剂或抗磨剂抗磨性能良好,对铜的腐蚀也较缓和,水解酸值也较低;
第三类为S-P-N性化合物,此类极压剂活性最强,因此极压抗磨性最好,但对铜的腐蚀也最严重,水解酸值最高。
为了兼顾极压抗磨性和水解、热稳
定性,需要一种既具有一定活性,对铜腐蚀、水解酸
值影响又较小的极压抗磨剂。
国外无灰抗磨液压油
大都用S/P剂作为极压抗磨剂,因此在本项目研制
的同时开发了一种二烷基硫代磷酸酯类极压抗磨
剂。
表4是包括研发的硫磷酸酯在内的8种极压抗
磨剂在四球试验和水解试验中的结果。
极压抗磨剂时间:2009-9-22 亚太车务在传统的润滑理论中,把润滑分为液体润滑和边界润滑。
作相对运动的两个金属表面完全被润滑油膜隔开,没有金属的直接接触,这种润滑状态叫做液体润滑;随着载荷的增加,金属表面之间的油膜厚度逐渐减薄,当载荷增至一定程度,连续的油膜被金属表面的峰顶破坏,局部产生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这种润滑状态叫做边界润滑。
在边界润滑中,当金属表面只承受中等负荷时,如有一种添加剂能被吸附在金属表面上或与金属表面剧烈磨损,这种添加剂称为抗磨添加剂。
当金属表面承受很高的负荷时,大量的金属表面直接接触,产生大量的热,而抗磨剂形成的膜也被破坏,不再起保护金属表面的作用,如有一种添加剂能与金属表面起化学反应生成化学反应膜,起润滑作用,防止金属表面擦伤,甚至熔焊,通常把这种最苛刻的边界润滑叫做极压润滑,而这种添加剂称为极压添加剂。
由于其在适用性能和作用机理上的区分是不很严格的,所以有时很难将二者区分开。
故在西方国家,把极压剂、抗磨剂和油性剂统称为载荷添加剂(Load-Carrying additives)。
极压抗磨剂是一种重要的润滑脂添加剂,其大部分是一些含硫、磷、氯、铅、钼的化合物。
在一般情况下,氯类、硫类可提高润滑脂的耐负荷能力,防止金属表面在高负荷条件下发生烧结、卡咬、刮伤;而磷类、有机金属盐类具有较高的抗磨能力,可防止或减少金属表面在中等负荷条件下的磨损。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不同种类的极压抗磨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性能更好。
一般磷化物具有抗磨性,二氯化物与硫化物具有极压性。
同时含氯和含磷或含硫化合物,既具有极压性,又具有抗磨性。
常用的极压抗磨剂有以下几种:1:有机氯化物有机氯化物在极压条件下摩擦系数小,所赋予润滑脂的极压性能比抗磨性好,但在高温和有水条件下极压性能会下降。
并引起金属腐蚀和锈蚀。
常用添加量为1%--10%。
氯化石蜡是一种较古老的极压添加剂产品,浅黄色至黄色粘稠液体,因含氯量不同又分为三种,氯化石蜡42,氯化石蜡50和氯化石蜡52。
润滑油添加剂—极压抗磨剂极压抗磨添加剂是指在高温、高压的边界润滑状态下,能和金属表面形成高熔点化学反应膜,以防止发生熔结、咬粘、刮伤的添加剂。
它的作用是其分解产物在摩擦高温下与金属起反应,生成剪切应力和熔点都比纯金属低的化合物,从而防止接触表面咬合和焊熔,有效地保护金属表面。
极压抗磨剂主要用于工业齿轮油、液压油、导轨油、切削油等有极压要求的润滑油中,以提高油品的极压抗磨性能。
极压抗磨剂一般分为有机硫化物、有机磷化物、氯化物和有机金属盐等,近年来硼型极压抗磨剂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极压抗磨剂的主要品种有:氯化石蜡、酸性亚磷酸二丁酯、硫磷酸含氮衍生物、磷酸三甲酚酯、硫化异丁烯、二苄基二硫、环烷酸铅、硼酸盐等。
磷氮型极压抗磨剂是近年重点开发的产品。
含硫极压抗磨剂的作用机理是首先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吸附膜,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
随着负荷的增加,金属表面之间接触点的瞬时温度升高,金属与有机硫化物首先反应,形成硫醇铁覆盖膜,从而起抗磨作用。
随着负荷的进一步提高,生成硫化铁固体膜起极压作用。
所以含硫添加剂的极压性能在高温下才能显示出来。
含氯极压抗磨剂的作用机理是有机氯化物在极压条件下首先分解,在金属表面生成氯化铁膜,由于氯化铁膜具有类似于二硫化钼的层状结构,所以膜的剪切强度小,因此氯化铁膜的摩擦因数小。
含氯极压剂一般是指脂肪族氯化物,其活性强,极压性好,但稳定性差,容易引起腐蚀。
芳香族的氯化物活性低,极压性差一些,但稳定性较好。
含磷极压抗磨剂的作用机理一般认为是含磷化合物在摩擦表面微凸体处瞬时高温的作用下分解,与铁生成磷化铁,再与铁生成低熔点的共熔合金,流向凹部,使摩擦面光滑,防止磨损。
硼酸盐是一种平均直径为0.1μm 的无定型微球在油中的分散体,在极压条件下,这些微球与金属表面作用,生成一种优异的弹性膜,这层牢固的弹性膜可以提供优异的负荷承受能力和抗磨性。
绪论载荷添加剂分为两类:油性剂和极压剂。
油性剂是由范德华力或化学键吸附金属表面上形成吸附膜,防止金属直接接触。
而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极压剂与摩擦副表面金属反应,生成化学反应膜,剪切运动在此膜中进行,防止金属胶合。
油性剂在较低的温度和载荷下有效,温度达到120~150℃,吸附膜破坏。
脂肪酸、酯类等是常用的油性剂。
极压剂主要是含硫、含氯或含磷的有机化合物,它在高温和高载荷下有效,磷酸酯是一类特殊的极压剂,在不太高的载荷下,能使磨损显著降低,又叫抗磨剂。
能有效降低摩擦系数的载荷添加剂,如脂肪酸、酯类、硫化油脂、磷酸铵盐等,称为摩擦改进剂。
极压抗磨剂这是一类含氯、含硫和含磷的有机化合物,有的则是其金属盐或胺盐,这些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很强,能与金属表面其化学反应,生成熔点较低和剪切强度较小的化学反应膜(实际上是一种适度的化学腐蚀现象),从而起到减少金属偶之间的摩擦、磨损和防止擦伤及熔焊的作用。
因此一个好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在低一些的温度下是稳定的,只有在需要其工作的条件下,才能与金属表面起反应。
极压抗磨剂主要包括硫系极压剂、磷系极压剂、氯系极压剂、有机金属系极压剂和硼酸盐极压剂。
(1) 硫系极压剂含硫极压剂在高温、高压下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铁膜。
硫化铁耐热性好,因此含硫极压剂烧结载荷高,但是硫化铁较脆,所以含硫极压剂抗磨性较差。
硫化异丁烯(T321)是获得广泛应用的含硫极压剂,其特点是含硫量高,油溶性好,具有中等化学活性,因而对铜腐蚀性较小,特别适用于配制齿轮油。
其中,硫化异丁烯是由异丁烯、单氯化硫、硫化钠反应而成。
在抗磨区由S-S 键的断裂而生成有机的硫醇铁,在极压区则发生C-S 键的断裂而生成无机的硫化铁。
在摩擦表面生成的硫化铁膜,由于其抗剪切强度大,因此,摩擦系数较高,但水解安定性好,熔点高,其润滑作用可持续到800℃。
硫硫化化水产品硫化异丁烯 T321二苄基二硫化物 T322(2)含磷极压剂含磷极压剂中主要分为磷酸酯和亚磷酸酯、硫代磷酸酯、氯代磷酸酯、硫代磷酸酯的金属盐、磷酸酯和硫代磷酸酯的含氮衍生物。
极压抗磨剂分类
极压抗磨剂从大类上来说,有含硫极压抗磨剂、含磷极压抗磨剂、含氯极压抗磨剂、有机金属盐极压抗磨剂和硼酸盐极压抗磨剂等。
①含硫极压抗磨剂有机硫化物极压抗磨剂是用得较广泛的一种添加剂。
它的极压抗磨作用,首先在金属表面吸附,随着摩擦的强化,金属接触处的瞬时温度迅速提高使油膜破裂,同时,金属表面和有机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承载能力的金属硫化物膜。
一般认为二硫化物在抗磨范围是吸附膜起作用,但在极压范围内,生成含硫无极膜。
硫化铁膜水解安定性好,熔点高达700℃仍不会失效。
但硫化铁膜没有氯化铁膜那样具有层状结构不易剪切掉,因此,摩擦因数较大。
目前用得较多的是硫化三异丁烯和硫化异丁烯,特别是硫化异丁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极压抗磨剂。
硫化异丁烯具有颜色浅,油溶性好,含硫量高(可达41%~45%),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车辆齿轮油、极压工业齿轮油、液压油和金属加工用油等。
②含磷极压抗磨剂成磷酸酯类等含磷极压抗磨添加剂是应用得比较早的一种抗磨剂。
它的抗磨作用在20世纪40年代认为在边界润滑条件下,与金属反应形成“金属磷化物-铁”的低共溶合金,即所谓“化学抛光”作用,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进入20世纪60年代,则认为含磷极压抗磨剂与金属反应形成了磷酸铁膜。
近期则认为它的抗磨机理有一个过程:首先在金属表面吸附,然后经过水解生成酸性磷酸酯,与金属形成有机金属磷酸盐,最后,在极压摩擦条件下,进一步水解后,生成无机的亚磷酸铁膜,起到极压抗磨作用。
磷酸酯类属于较常用的含磷极压抗磨剂。
③含氯极压抗磨剂氯化石蜡(含氯量42%~70%)是用得最多最广的含氯极压抗磨剂。
在极压条件下,首先发生分解,碳-氯键断裂,在金属表面生成氯化铁膜。
这种膜具有类似于石墨和二硫化钼的层状结构,剪切强度小,摩擦因数小。
但氯化铁的熔点低(氯化亚铁盐600℃,氯化铁盐300℃),所以在高温下不像硫化铁膜那样稳定,易产生化学磨损;在有水的条件下,易水解而失去润滑性,并引起金属的腐蚀和锈蚀。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利用六氯环戊二烯为原料合成非腐蚀性含氯极压剂,如六氯环戊二烯、四氢苯二甲酸与脂肪胺的反应产物等,使其具有耐热、抗氯、水解稳定性好,极压抗磨性好等优点。
④有机金属盐极压抗磨剂环烷酸铅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是较常用的两种有机金属盐极压抗磨剂。
环烷酸铅具有良好的极压性能,与含硫极压剂复合作用,
可配制成极压工业齿轮油和极压润滑脂。
⑤硼酸盐极压抗磨剂硼酸盐极压抗磨剂的作用机理与含活性元素的极压剂不同。
后者是在极压条件下,活性元素与铁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了反应膜。
但硼酸盐则是在极压条件下,却不与金属起反应,有人认为在两个滑动的金属表面产生了电荷,使硼酸盐带电离子团产生定向移动,在摩擦表面沉积,生成具有弹性且黏附力很强的硼酸盐膜,此种膜承载冲击负荷。
另外,硼酸盐的热稳定性好,对铜无腐蚀、无毒、对密封件有较好的适应性。
但硼酸盐微溶于水,不适宜用于接触水的设备。
常用的硼酸盐有偏硼酸钢、偏硼酸钾和三硼酸钾等。
为了解决其耐水等性能,已经开发了一些硼酸酯类等有机硼极压抗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