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5
四川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序号:15 学号:2050 姓名:杨波峰班级:工物102一、四川旅游资源概况四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品位高、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的特点。
四川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地五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多山和多高原为特色。
四川的地势:西高东低,西为高原山地,东部为盆地。
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海拔4000-4900米,东部国四川盆地,海拔250-750米。
四川山水名胜、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兼备。
四川拥有诱人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46座,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7处,其中九寨沟和黄龙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录”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青城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四川就占了5个。
四川省全省共有国家4A、3A级旅游区(点)2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省级森林公园46处,国家级地质公园5处。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
二、人文旅游资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渠县冯焕阙、绵阳平阳府君阙、渠县沈府君阙、成都武侯祠、成都杜甫草堂、雅安高颐墓阙及石刻、峨眉山万年寺铜铁佛像、成都王建墓、乐山大佛、都江堰市都江堰、仪陇朱德故居、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自贡西秦会馆、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江油云岩寺、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广汉三星堆遗址、邛州什邡堂邛窑遗址、珙县僰人悬棺、成都明蜀王陵、江安夕佳山民居、大邑刘氏庄园、梓潼七曲山大庙、泸县龙脑桥、德格印经院、平武报恩寺、新都杨升庵祠及桂湖、泸州大曲老窖池、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阆中张桓侯祠、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成都市十二桥遗址、广安县邓小平故居、成都市水井街酒坊遗址等。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改善民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大熊猫、九寨沟、峨眉山等,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因此,研究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二、四川省旅游资源概况1、四川省旅游资源多样性及优势四川省旅游资源显著地体现在山水之间,拥有多种资源类型。
首先,四川是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拥有着中国三大天然温泉之一的武隆天坑、拥有悠久历史的都江堰、漫天盛开的花海、梦幻水乡之越西剪子井,以及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峨眉山、九寨沟、黄龙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布局。
此外,四川还拥有青城山、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多个自然资源保护区,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如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都江堰景区等。
2、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从2016年开始,四川省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8亿人次,同比增长13.3%。
旅游业对四川省GDP的贡献率也在逐年增加,已经超过了7%。
同时,旅游业也成为了四川人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去年直接提供了252.4万个就业岗位。
其中,成都市、乐山市、广安市、眉山市、凉山州是四川旅游业最为集中的地区。
3、四川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尽管四川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四川旅游业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过于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综合利用。
其次,四川旅游服务水平亟待提高,酒店和景区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最后,四川旅游业缺乏品牌效应,尚未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四川旅游品牌。
三、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建议1、整合旅游资源,建设精品旅游四川省各地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分散、单一,未能形成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格局。
因此,应该加强四川旅游资源整合,建立旅游综合体,并依托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旅游区。
2024年四川旅游市场规模分析概述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本文旨在分析四川旅游市场的规模,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当前市场规模四川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根据统计数据,四川旅游业在过去几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截至2019年底,四川旅游市场收入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一数据表明四川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主要特点1.丰富而多样的旅游资源:四川拥有高山、峡谷、水库、森林、湖泊等各类自然景观,同时还有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丰富的文化遗产。
2.丰富的旅游产品线:四川旅游市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包括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
3.发达的交通网络:四川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进一步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发展。
市场发展趋势1.旅游市场结构升级: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四川旅游市场逐渐向高品质、个性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越来越多的游客追求独特的旅游体验,例如深度游、生态游等。
2.国际市场拓展:四川旅游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选择四川作为旅游目的地,为四川旅游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文化旅游的兴起:四川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文化旅游成为市场的新亮点。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四川,探寻这个地区的丰富文化遗产,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旅游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四川旅游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互联网,游客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旅游信息、进行在线预订等,促进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四川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及市场的持续创新,为四川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旅游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以应对市场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川主要自然旅游资源四川省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类类型全、分布广、品位高的特点,是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全省旅游构架和旅游品牌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以成都为中心)、两大线路(以自然生态为主的北线、以历史人文为主的南线)、三大品牌(九寨沟、大熊猫、三星堆)、四大遗产(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五大旅游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蜀南竹海石海生态文化附加旅游区和“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
四川的自然旅游资源可分为四大类,地貌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天气气象类和生物景观类。
境内各大名山由于自然地质运动和地理条件影响形成了各异的特点。
位于川西的"蜀山之王"贡嘎山,在30公里内高差达6000余米,形成9个自然景观垂直带谱,山上冰川发育,形成罕见的晶莹剔透的固体水景观。
峨眉山因断裂活动强烈而形成重重山岳,奇峰突起,绝壁千丈,又因高差悬殊的立体气候条件形成了云海、佛光等千万景象。
青城山山峦起伏,奇秀异常,翠柏参天,以"幽雅"著称。
兴文石海洞乡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石灰岩经地下水溶解而形成千奇古怪的地下宫殿,出露在地表的石灰岩山峰受亿万年雨水的溶蚀,形成了兴文石林等名胜奇景。
四川水景资源也相当丰富。
四川地处内陆,虽无海洋水景景观,但水系发达。
全省境内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嘉陵江、沱江、涪江、渠江、乌江等大小支流。
由于四川地形复杂,山势险峻,因此,四川的江河大多穿切山岭造成峡谷,水流湍急。
如金沙江虎跳峡,急流险滩,乱石穿空;青衣江峡谷绿水环绕,山清水秀,水光山色,浑然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雄,九寨天下奇;从川南碧波万顷的竹海到川北神秘幽美的九寨沟;从川东巴山夜雨的诺水河到川西那跑马溜溜的山上,四川到处是绚丽的自然风光,到处是迷人的自然美景……四川西南部,地壳褶皱剧烈,河流深切,山高谷深。
四川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四川具有自然生态景观独特多样、高品质自然风光富集、物种类型繁多等特点。
川西及川南地区高山、极高山密集分布,是全球山地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形成了首屈一指的天象景观资源和高品质沟谷型景观,拥有多个3 000 m以上的冰雪旅游资源富集带,是中国南方冰雪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
四川断层发育、断裂活动频繁,是全国温泉资源分布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同时,四川具有特色高原旅游资源,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地表钙华景观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景观奇特,全球罕见。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巴蜀文明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有4 500年以上从未间断的文明发展史。
作为古蜀文明发祥地的四川,是秦汉文化、三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了秦汉寻踪、三国文化和“蜀学”文化体验的重要旅游区域,是全国蜀道文化旅游资源中心。
四川拥有16座汉阙,集中在渠县、梓潼等地,是中国汉阙数量最多的省份。
四川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道教发源地及发祥地、道教文化重要传播地区。
四川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全国唯一的藏羌彝民族走廊,是体验藏羌彝文化,开展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典型场所;四川特色产业享誉盛名,是酿酒产业发达、白酒产量大、优质品牌多的省份,同时其种茶面积、茶叶产量以及茶产业链等也均具有代表性。
四川旅游可行性分析四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从四川旅游资源、交通条件、旅游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四川拥有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等,以及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等。
此外,四川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如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这些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为四川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四川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交通通达性一直以来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目前,四川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已经建立了较为便捷的陆路、航空和铁路交通系统。
鉴于四川地广人稠,部分地区交通可能还需要继续改善,但总体来说,四川的交通条件已经基本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三、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中国境内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国民消费水平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
四川作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有着独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例如,九寨沟、峨眉山等景区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可以预见,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假期休闲意识的增强,四川旅游市场的需求会继续保持旺盛。
四、政府支持力度大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例如,政府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四川旅游业的竞争力。
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四川旅游业的可行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综上所述,四川旅游业的可行性很高。
四川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大。
因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数年内,四川旅游业将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四川旅游论文引言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有着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地方。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地貌使得四川成为一个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本论文将重点探讨四川旅游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及其对经济的贡献,以及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四川旅游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四川旅游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四川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300亿元。
四川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二、四川的旅游资源1. 自然景观四川拥有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景观。
其中包括壮丽的峡谷、雄伟的山脉、清澈的湖泊和华丽的瀑布。
四川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是九寨沟,它以其多彩的湖泊和瀑布而闻名于世。
另外,四川还有世界自然遗产峨眉山、四姑娘山和稻城亚丁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2. 文化遗产四川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川剧、藏戏、绵阳秧歌等代表了四川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的兴趣。
此外,四川还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如金沙遗址、广元三国古城等,这些都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四川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三、四川旅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四川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不可小觑。
旅游业在就业、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相关数据,旅游业为四川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旅游业提供了许多农民就业的机会。
此外,旅游业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
四川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旅游业的支持和推动。
四、四川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尽管四川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的不足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便利性有待提高,同时,一些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其次,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对环境的破坏也相应增加,如何平衡旅游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川旅游业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下面将针对四川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
一、优势1.自然资源丰富:四川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等著名景点,以及大熊猫栖息地、壮观的河流和山脉。
这些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2.文化底蕴深厚:四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如川剧、蜀绣、青城山道教文化等。
这些文化元素为四川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吸引力。
3.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四川地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能够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
4.旅游服务专业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川建立了专业的旅游服务机构,提供了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
二、劣势2.自然灾害频发:四川地区常年多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增加了游客的担忧。
3.旅游产品同质化:由于四川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导致一些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影响了游客的选择意愿。
三、机遇1.旅游人口增长:随着国内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旅游活动,为四川旅游业带来了潜在的客源。
3.政策支持:政府对旅游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四川旅游业的发展。
四、威胁1.竞争压力加大:四川地区不仅面临国内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还有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竞争,竞争压力较大。
2.恶劣天气:四川地区常年多雨,雨水过多会影响游客的出行和游玩体验,降低游客的满意度。
3.环境问题:四川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垃圾处理不当等,这些问题可能会降低游客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四川旅游业在拥有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地理条件不便利、自然灾害频发以及旅游产品同质化等劣势。
然而,随着旅游人口的增长、交通便利化和政府的支持,四川旅游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机遇。
在应对竞争压力、改善天气状况和解决环境问题方面,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四川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品质,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旅游资源定性评价众所周知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认识、正确分析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也是区域旅游规划工作的首要环节。
这里对四川旅游资源的价值、条件与潜力的定性与定量的初步分析,有助于辨析四川旅游资源的性质、地位,从而明确开发目的和方向。
一、四川旅游资源概况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连西藏,北壤青海、甘肃和陕西,是沟通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全省面积48.5万km2,居全国第5位。
全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
从地形地貌来看,全省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秦岭山地,境内山岭、盆地、丘陵、平原纵横交错,江河湖泊网罗密布。
全省辖18市3自治州,人口8357万,但分布畸偏。
盆地面积不到全省的1/3却居住着全省人口的90%。
四川少数民族13个,为全国第一大彝族聚居区、唯一羌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族聚居区。
四川有丰富的各色旅游资源,如有66个主要景区(其中含2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9处国家级风景区)、7座国家级和2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0处全国重点和26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所博物馆(含陈列馆、纪念馆)、56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37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重要名胜景区(点) 263个。
可见全省旅游资源可谓种类齐全、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因此对四川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很有必要,可为四川旅游深入发展理清思路和明确方向。
二、四川旅游资源定性评价1、旅游价值首先是自然景观的欣赏价值。
四川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区内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即造就出了一大批原始绚丽的自然景观。
如有“天下秀”的峨眉山,“天下幽”的青城山,原始古朴的九寨沟,“人间瑶池”的黄龙沟,青风绿骨的蜀南竹海;有亚洲大陆位置最东、海拔最低的海螺沟冰川公园,以保护国宝大熊猫为主的蜂桶寨、唐家河和卧龙自然保护区,奔腾不息的金沙江峡谷等,都向人们展现出西部特有的天姿神韵,具有很大的观光旅游价值。
四川考察报告一、资源的宝库1、丰富的旅游资源。
四川省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
名胜古迹驰名中外,拥有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区文化历史名城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以及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37个。
自然风光绮丽多姿,拥有2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群,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植物群落种类繁多,是科学考察和专项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
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每年都会举办10余个少数民族民俗活动,成为中外游人向往之地。
2、丰富的水资源。
四川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548.5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553.5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14268.85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0345.96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7611.20万千瓦。
3、丰富的矿产资源。
四川省是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矿种较齐全,探明储量较丰富,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截止1995年底,四川省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2种,是我国探明矿种储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为1327处,占全国的6%。
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矿种有8种,居全国第2位的有11种;居全国第3位的有4种。
截止1995年底,四川省开发利用的矿种达64种,拥有各类矿山企业达13516个, 1995年采选业总产值为115.13亿元,矿石产量15779万吨。
4、丰富的政策资源。
政策是最大的资源,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川西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扶持民族地区以及加快生态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在优厚的政策扶持下,川西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必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大亮点。
二、开发的热潮1、旅游开发亮点频现四川省的旅游构架和旅游品牌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以成都为中心)、两大线路(以自然生态为主的北线、以历史人文为主的南线)、三大品牌(九寨沟、大熊猫、三星堆)、四大遗产(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五大旅游区。
2023-11-03CATALOGUE 目录•四川旅游资源类型•四川旅游资源等级•四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四川旅游发展探讨•四川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01四川旅游资源类型四川拥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如九寨沟、峨眉山、黄龙等,这些景点以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大量游客。
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四川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拥有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包括高山峡谷、森林、草地、湿地等。
地理环境四川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旅游,如成都平原的温带湿润气候,以及高海拔地区的寒带和寒温带气候。
气候条件人文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也吸引着大量游客。
美食文化四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鲜香、口感丰富而著名,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品尝四川美食。
历史文化四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三星堆、金沙遗址等,这些景点代表着古代巴蜀文化的辉煌。
革命历史四川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许多重要地点和事件。
纪念设施为了纪念革命历史和先烈,四川建设了许多纪念设施和博物馆,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
红色旅游资源02四川旅游资源等级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水景著称,享有“人间仙境”之美誉。
九寨沟位于乐山市,以山景为主,兼有佛教文化特色,被誉为“佛教名山”。
峨眉山5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位于成都市,以灌溉工程文化著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位于成都市,以道教文化和山水景观为主,被誉为“天下幽”。
4A级旅游景区3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阆中古城位于南充市,以古城风貌和民俗文化为主,享有“阆苑仙境”之美誉。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以石刻艺术和佛教文化为主,为世界文化遗产。
03四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布情况概述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布于全省各地市州,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
旅游资源类型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等,其中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山水景观、森林景观等,人文景观则包括历史文化遗址、古镇古村等。
四川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导言旅游业是四川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着积极作用。
本文将介绍四川旅游市场发展的现状,从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
1. 旅游资源四川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的省份。
首先,四川拥有壮丽的山川地貌,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等自然景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其次,四川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佛教文化、川剧、雅安熊猫等,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2. 旅游产业发展四川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省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旅游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川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旅游发展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增加旅游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投入。
3. 旅游交通四川省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为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四川省内各个景点之间的交通便利,使得游客可以方便地进行旅游观光。
其次,四川的航空运输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国内外游客可以通过成都、乐山等机场进入四川。
4. 旅游服务四川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各地的旅游景点都建立了完善的服务设施,如旅游接待中心、导游服务中心等。
同时,四川还鼓励开展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如农家乐、文化体验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5. 旅游市场前景四川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旅游消费能力的提高和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四川旅游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
同时,四川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加强市场营销,吸引更多的游客。
结论四川旅游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在政府的支持下,四川旅游业将进一步壮大,为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四川旅游资源市场调研方案一、调研背景和目的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深入了解四川旅游资源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本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四川旅游资源市场的特点、优势、潜力和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二、调研方法和步骤1. 文献调研: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和报告,了解四川旅游资源市场的历史发展、政策规划和市场现状等内容。
2. 实地调研:选择四川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访谈,收集各类数据和意见。
3. 网络调研:通过各类旅游相关网站和社交媒体,收集和整理公众对四川旅游资源市场的看法和评价,获取大众需求。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市场的优势和问题,探索出发展的潜力和方向。
三、调研内容和重点1. 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四川的山川、水系、湖泊、高山草原等自然景观资源的分布、规模、特点和现状等。
2. 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四川的历史古迹、文物古建筑、传统工艺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状况和开发利用情况。
3. 民俗风情资源:了解四川的民间艺术、节庆活动、民族风情等民俗文化资源的保存和传承情况。
4. 旅游企业调研:包括旅行社、酒店、餐饮等旅游服务企业,了解其规模、服务水平、市场竞争情况等。
5. 市场需求与游客评价:通过调查问卷和网络评价等方式,了解公众对于四川旅游资源市场的需求和满意度。
四、预期成果和目标1. 形成一份详尽的报告:对四川旅游资源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提供有关市场现状、潜力和问题的准确数据。
2. 发现市场优势:通过调研发现四川旅游资源市场的特点和优势,为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提供有力依据。
3. 找出市场问题:调研过程中重点关注市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解决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4. 制定发展策略:依据调研结果,制定四川旅游资源市场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质条件、气候因素以及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渊源、多民族杂居等原因,造就了四川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特点,并且具有规模宏大,科学性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特点。
一、四川旅游景观的主要类型1、自然旅游景观。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致使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形成强烈的反差,造就了壮丽的高山峡谷,陡崖瀑布,多江并流的自然景观。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地表的塑造和雕刻,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以及终年葱郁的林地景观。
(1)山地景观四川的山地景观主要以清、幽、秀而吸引广大游客,包括西岭雪山,峨眉山,青城山,贡嘎山,四姑娘山等等。
其中峨眉山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同时兼备浓厚的人文宗教气息;青城山是道教名山,植被繁茂,有“青城天下幽”之称;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则是以山地的魅力吸引游客。
其他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山地景观,如天台山的“飞来峰”,泸州方山,缙云山等。
这些山地则是以地貌奇观以及独特地质构造而闻名。
(2)岩溶景观四川是我国西南主要岩溶分布区之一,最具特色的是峰林、漏斗、溶洞景观。
卡斯特地貌最为发育的是宜宾兴文石海,其中包括世界第一大漏斗以及深入地底上下四层,长3千米,面积达80000平方米的大溶洞;峰林峰丛等景观蔚为壮观。
其他还有大娄山,巫山,大巴山等也较为著名。
(3)地震景观经过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后,地震灾区的遗址为纪念此次灾害而开发为旅游景点,以此来纪念灾害的造成的不幸和感叹大自然力量的巨大和不可抗拒。
例如映秀地震景观,北川县城旧址等等。
(4)江河景观四川江河纵横,湖沼众多,发育有良好的河流及流水地貌景观。
长江横穿四川盆地,有岷江,嘉陵江,沱江等支流注入。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各河流景观也迥然不同,各具特色。
这些河流加上诗人的文笔渲染以及作为历史事件的背景,使之更具吸引力。
例如“四渡赤水出奇兵”“金沙水拍云崖暖”等诗句为赤水和金沙江的闻名有巨大作用;大渡河因为是石达开兵败之地和红军强渡大渡河等蜚声中外,飞夺泸定桥更让大渡河蒙上传奇色彩。
四川天然湖泊众多,最为著名的是川滇边境的泸沽湖,中国死海以及巴塘的碧波湖。
若尔盖的沼泽区河汊迂回,湖荡棋布,有水乡泽国风光。
当然,四川还有很多瀑布跌水,温泉等景观。
(5)大气旅游景观四川地形多样,气候复杂,因此气景资源丰富,并且成为各地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山夜雨”自古有名;素有“华西雨屏”和“雨城”之称的雅安也闻名遐迩。
“金顶云海”“佛光”和“罗峰晴云”是峨眉山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青城云海”是青城山的云海景观;以及充满奇幻色彩的西岭雪山的“阴阳界”的雾景等等。
(6)生物旅游景观生物旅游景观包括动物和植物所组成的景观。
四川是全国三大林区之一, 在川西一些高山峡谷还有葱葱郁郁的原始森林分布, 如九龙、新龙、南坪等, 这些原始林海古木参天, 浓萌欲滴, 是旅游探胜的好去处。
古蔺、合江等地的亚热带原始林, 林深竹茂, 藤多草高, 某些地区还有树生树的奇异景色, 也是四川不可多得的胜景。
除了川西山地“千年树王”冷杉等林木比比皆是外, 峨眉山的红椿树、岩桑、青城山的银杏、歧棕、纸云山的红豆杉、马尾松, 合川的桂树, 成都百花潭的罗汉松等古树名木, 均具有数百年至千年“高龄”。
四川奇花异树多, 如马边河珙桐树成林, 花开如海。
石柱的水杉, 南川的银杏为四川所特有,有“活化石”之称。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宜宾长宁的“蜀南竹海”,南竹绵延成片,形成“海洋”,蔚为壮观。
就动物资源而已,四川有“物种富乡”之称, 热温寒三带动物兼备,古今动物共存, 尤其珍稀古老动物达5 5 种, 约占全国的一半。
最为著名和吸引游客的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国家珍稀物种。
岷山、邛崃山、大巴山的金丝猴、扭角羚及梅花鹿, 也属全国一类保护动物。
酉阳、马边的大鲵形态古怪稀奇, 为世界上最大的两栖类动物。
峨眉山的弹琴蛙、胡子蛙及长达7 5公分的大蚯蚓更为我国所罕见。
四川深山密林中的血雉、银雉、红腹角雉、绿尾虹雉鸡、藏马鸡等, 均属珍禽之列。
此外,还有许多复合型旅游景观,既有山地的清幽,也有溪流的秀美,更有林地的缤纷。
例如九寨沟,有“人间天堂”之称四级皆美,尤其以水的绚丽和树林的缤纷而著名,每年可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
2、人文旅游景观。
四川蜀地文明发展较早,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名人荟萃,文物古迹遍布全省。
目前四川拥有1个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1个世界文化遗产,7个国家级和2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6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座博物馆。
四川省还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拥有如大邑县刘氏庄园的典型民居和众多古城镇建筑、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羌族和彝族独特民俗、摩梭母系文化等等。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人文景观也逐渐兴起。
(1)古人类文化遗址四川有闻名中外的史前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古蜀国大型船棺独木棺墓葬遗址以及少数民族的僰人悬棺遗址。
这些旅游景点带有很强的科学性,吸引大批的中外游客参观和学者的研究。
(2)古代工程景观这类景观主要体现在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个兴建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而成为天府之国。
这个伟大的古代工程的科学性和非凡性今天同样成为一个旅游的资源。
明月峡先秦古栈道,体现古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建造才能。
(3)古代建筑景观四川受自然条件影响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的影响,在古代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建筑,并且各类建筑风格相互融合,故有“蜀地存秦俗,巴地留楚风”之说。
四川古镇的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遍植于屋前屋后的竹林,山环水绕的空灵,还有庙会、舞狮、舞龙、坝坝筵、九斗碗等多姿多彩的民俗交相辉映,这一切都融合在四川的青山绿水之中,点缀着苍茫的巴蜀大地。
四川的古镇诉说着四川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比较典型的古代建筑景观有阆中古镇,主要体现三国时期的文化和故事传奇;黄龙溪古镇主要反映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街子场古镇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上古寺、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义遗址。
洛带古镇是西南客家第一镇,建于三国时期,历史悠久。
类似的古建筑和古镇还有很多。
(4)宗教文化景观四川的宗教建筑众多,主要以佛教和道教建筑为主。
随着西学东渐的发展,西方宗教也在四川建有教堂。
古代宗教建筑主要建造在名山奇峰之上。
佛教名山峨眉山有八大佛寺,诸如华藏寺,洗象池,仙峰寺,万年寺,报国寺等等,这些寺庙建造时间跨越从东汉至明代的漫长时期,反应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佛教文化的变化。
以及著名的乐山大佛等等;道教名山青城山的有常道观最为著名,建于东汉时期,经历世整改,规模庞大。
历代文人墨客至此游览,留下遗迹,供后人游览品评。
另外成都青羊区的青羊宫号称“川西第一道观”,据传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悠久,中外闻名。
(5)纪念地景观四川涉及的历史事件和文人众多,所以名人纪念馆和历史事件纪念地较多。
诸如古代的武侯祠,张飞故居,杜甫草堂等等,红色革命纪念地如小平故里,赵一曼纪念馆,川军出川雕塑等等。
(6)文学艺术景观古代文人在四川留下大量的文学作品和遗迹,诸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的诗歌,宋代“三苏”的词及散文,流杯池饮酒吟诗的传说等等。
而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举世闻名的蜀绣,在晋代即被称为“蜀中至宝”,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四川的川剧和脸谱艺术也是四川乃至中国的文化瑰宝,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7)民俗风情景观四川居住着多个民族,各民族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各民族传统节日璀璨夺目,吸引游客的观赏和参与。
彝族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康定转山会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康定,白天赛马,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入夜,燃起篝火,席地饮酒,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这些是游客们体验民族特色,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川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也独具特色。
川菜以麻、辣、鲜、香驰名中外,为人称道;四川的茶馆文化也是一大地方特色。
(8)现代人文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四川的现代人文景观也蒸蒸日上,发展迅速。
大型的游乐园欢乐谷、国色天香等;主题公园,活水公园,海洋公园等;动物园;购物中心春熙路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这些旅游景观吸引着广大城市人口的游憩和休闲,给旅游注入了新的血液。
二、四川旅游景观的形成机制四川的旅游景观的形成机制原因众多,其基本条件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以及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人类活动的印记。
1、自然景观形成的机制。
(1) 四川的地理位置及与地形条件,是形成四川旅游景观的基本条件。
四川地层以侏罗纪的紫色砂岩为主,主要构造力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力,地质以褶皱和断层为主。
所以四川地震频发,地震景观较多。
山地景观则以褶皱山和断块山为主,呈现砂岩为基本物质的地层现象。
其中参杂二叠纪灰岩构造,在彭州地带反应为“飞来峰”地貌形态。
(2) 地势特点是四川旅游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
四川盆地内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高原峡谷,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势落差巨大,水能资源丰富,水力作用强大。
这个造成四川河流景观发育,江湖众多,各具形态。
灰岩构造加上流水作用,形成典型河流地貌及岩溶景观,峰林峰丛,漏斗溶洞众多。
(3)气候条件是形成四川生物多样性以及气候气象景观的重要因素。
四川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常年温暖湿润,为动植物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形成常绿林和落叶林混交的植被特点,为珍惜古动植物的遗存提供条件,所以形成了诸如竹海,青城山天然林等植物景观;大熊猫,雉鸡等古动物景观也能得以遗存和发展。
四川的周高中低的地形特点,造成了多云雾的气候特点,素有“蜀犬吠日”的说法,这为四川山地的云海,雾景创造了条件,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如“阴阳界”的气象景观。
2、人文景观形成机制。
(1)不同时期的历史遗存。
四川为数最多的是历史遗迹,朝代更替留下的历史痕迹,文人墨客留下的名词佳句。
远至史前文明,先秦文化,近到明清遗迹。
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形成四川多元的历史文化景观的根本因素。
三星堆和金沙文明,都江堰,阆中古城之类的物质文化遗存,还有川剧及脸谱,茶馆及饮食文化等非物质遗产都是古代和现在四川人民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2)与其他地区的社会文化地域差异,是形成四川文化景观独特性的主要原因。
四川地区地形多样,各民族在长期的适应自然,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节日庆典,娱乐方式,宗教信仰,建筑风格等特色,从而形成不同的民俗风情景观,和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景观。
(3)宗教的传入和发展是影响四川文化景观的重要原因。
佛教由今印度传入,加上发源于本地的道教,是四川人民的主要信仰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