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11
3.1.基本状况我国风能资源总体非常丰富,但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三北地区”,资源比较集中,经过不长时间的酝酿讨论,中国政府发展风电的思路逐步统一到“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思想上来,要求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方式进行规划和建设。
2008年以来,在国家能源局的组织下,以各省风能资源普查及风电建设前期工作为基础,甘肃、新疆、河北、蒙东、蒙西、吉林、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相继完成。
根据规划,到2020年,在配套电网建成的前提下,各风电基地具备总装机1.38亿kW的潜力。
3.1.1.河北风电基地河北省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和沿海秦皇岛、唐山、沧州地区。
张家口坝上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5.4~8m/s,主风向为西北风,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张家口地区风能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坝上的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张北县的低山丘陵区和高原台地区。
该地区交通便利、风电场建设条件好,非常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崇礼县和蔚县部分山区也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承德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5~7.96m/s,主风向为西北风,主要集中在围场县的北部和西部,丰宁县的北部和西北部,平泉县的西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唐山、沧州的沿海滩涂,年平均风速为5m/s 左右。
根据河北省风能资源的总体分布特点,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各规划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以及河北省沿海区域。
经对河北省风能资源、工程地质、交通运输、电网规划容量等条件的分析,共计规划了59个子风电场,到2020年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413万kW,建成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河北省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中,张家口市选择了39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955万kW,承德市选择了16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398万kW,沿海地区选择了4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60万kW。
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容量表见表12。
甘肃酒泉风能资源分析发布时间:2021-02-22T05:28:57.66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0年11期作者:曹华[导读] 主要对酒泉地区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所在区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风能资源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现有的测风塔观测资料,并结合气象站历史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较客观地给出甘肃省酒泉地区水平分辨率为1 km×1 km、地表以上50m 高度各等级风能资源的分布、覆盖面积和潜在开发量以及可装机容量;曹华[作者简介:曹华男(1970-),甘肃省正宁县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天气、气候和气象科技服务的研究。
](酒泉市气象局甘肃酒泉 73500)内容摘要:主要对酒泉地区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所在区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风能资源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现有的测风塔观测资料,并结合气象站历史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较客观地给出甘肃省酒泉地区水平分辨率为1 km×1 km、地表以上50m高度各等级风能资源的分布、覆盖面积和潜在开发量以及可装机容量;利用现有的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和比较完整的测风塔资料,给出了部分区域的风机选型参数,为我国大型风电场的选址规划和风机选型等提供决策依据。
结果表明:50-100米逐层的平均风速均超过了3.0米/秒(有效风速),满足了风力发电的风速要求,有利于风能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风能资源分析0 引言针对甘肃省酒泉地区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所在区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风能资源分析[1-3],为我国大型风电场的选址规划和风机选型等提供决策依据。
1 资料来源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能资源分析采用的酒泉地区现场观测资料包括:(1)甘肃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8座测风塔2009年6~8月份观测资料;(2)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和气象局提供的3座测风塔原始观测数据。
(3)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和气象局提供的8座测风塔观测的70 m高度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统计数据。
2024年甘肃风力发电市场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甘肃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现状和潜力,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文献研究:查阅相关学术论文、行业报告和政府文件,获取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背景信息和发展趋势。
•实地调查:走访甘肃省内的风力发电项目,了解其投资规模、发电能力以及运营情况。
•口头访谈:与甘肃省相关部门、企业代表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风力发电市场的看法和建议。
3. 市场概况3.1. 甘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甘肃省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截至目前,甘肃省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XX千兆瓦,占全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X%。
3.2. 市场竞争格局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存在多家领先企业,其中包括国内龙头企业和本地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市场竞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推动了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快速发展。
3.3. 政策环境甘肃省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其中包括优惠的电价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和税收政策等。
这些政策为甘肃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 市场机遇和挑战4.1. 市场机遇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具有以下机遇:•巨大的发展空间:甘肃省风力资源丰富,还有大量适合布局风力发电项目的土地,为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国家政策支持:中国国家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风力发电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甘肃风力发电市场有望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4.2. 市场挑战甘肃风力发电市场仍面临以下挑战:•技术难题:风力发电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以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成本。
•可行性评估:在风力发电项目的可行性评估和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形地貌、环境保护等。
5. 市场前景和建议5.1. 市场前景根据市场调研和分析,甘肃风力发电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世界最大风力发电基地——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力电站工程投资额:1200亿工程期限:2008年——2020年2012年9月,甘肃酒泉风力发电场,敦煌去嘉峪关的公路上,路边的大片风车群。
2008年8月,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打造“风电三峡”工程阶段。
这是国家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冬日的酒泉瓜州县,一排排银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在碧蓝色天空的映衬下,显得蔚为壮观,分外醒目。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的瓜州县被称为“世界风库”,玉门市被称为“风口”。
据气象部门最新风能评估结果表明,酒泉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可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
1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均在每平方米250-310瓦以上,年平均风速在每秒5.7米以上,年有效风速达6300小时以上,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达2300小时,无破坏性风速,对风能利用极为有利,适宜建设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场。
为此,国家在2008年批准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
酒泉风电开发始于1996年,经过1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建成5座大型风电场,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1万千瓦。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之一。
酒泉风电基地远景风电总装机容量为3565万千瓦,先期计划建设装机容量1065万千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能源的负责人认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需要投资1100亿元至1200亿元,资金全部由商业投入。
目前酒泉风能资源已吸引了国内20多家大型企业前来投资和考察。
目前酒泉正分步实施煤电基地建设目标,酒泉风电项目此前第一期380万KW风电设备招标工作完成。
大连华锐中标179万KW、东方汽轮机中标115万KW、新疆金风中标81万KW、重庆海装中标5万KW.依据项目建设计划,到2010年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容量达到500万KW,到2015年风电装机达到1200万KW,到2020年建成136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3、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地理位置酒泉市地处阿尔金山东段和祁连山西段以当金山口为界。
阿尔金山主峰高达5798m。
祁连山脉山体庞大,有数条平行高峻的山岭。
自西北而东南有野马山、大雪山、讨赖南山、沙果林那穆吉木岭、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野牛脊山、察汗鄂博图岭、喀克吐蒙克、土尔根达坂山、赛什腾山。
主要山脉均在4000m 以上。
4500m为雪线,终年积雪,有现代冰山分布。
疏勒南山的宰吾结勒(团结峰)海拔5808m,为区内最高峰,山间有苏干湖、石包城、昌马盆地。
北部的马鬃山(北山)由数列低山残丘组成,海拔多在1400-2400m之间。
(2)地形地貌酒泉市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南部祁连山地是一系列3000~5000m的高山群,层峦叠嶂,陡峻高拔。
自东而西有祁连主峰、讨赖山、大雪山、野马山、阿尔金山、党河南山、赛什腾山。
南部海拔4000m以上渐渐进入冻土区,终年积雪冰封,有现代冰川分布,是本区河流发源地。
山间有盆地,较大的有苏干湖盆地、石包城盆地、昌马堡盆地,以及许多沟谷小盆地。
本区中部是河西走廊的一部分,亦是农业精华之地。
自嘉峪关隆起带分界,以东是酒泉、金塔盆地,以西是安(西)、敦(煌)、玉(门)盆地。
酒泉盆地海拔1350-1500m。
盆地南部是祁连山山前倾斜平原的一部分,海拔略高,约1500-1800m,向东北渐次降低,到夹山子北侧为1340m左右。
夹山以北的扇形冲积平原带,南起夹山北翼,海拔1400m,北迄北山南翼,海拔1200m,是谓金塔盆地。
黑河自天成切割北山,蜿蜒以至东北,在鼎新形成河谷平原,山地海拔1300m以上,平原1100~1200m,是谓鼎新盆地。
安、敦、玉盆地是疏勒河流域的广阔冲积平原,由一系列大小盆地和平原组成。
自东而西有赤金盆地(海拔1700m);花海盆地(海拔1200m);玉门镇平原(海拔1400m);布隆吉平原(海拔1300m);踏实盆地(海拔1080m);安西三角洲平原(海拔1170m);西湖盆地(海拔1080m);敦煌平原(海拔1100m)以及古玉门关外的平原洼地等,海拔1000m以下。
甘肃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第二风电场介绍甘肃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是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第一批“西部大开发”项目之一,于2008年开始开发建设。
其中,第二风电场是这个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风电场位于民勤县城东南30公里的太阳山、铁板山及太尉山地区,总装机容量达到400,000千瓦,采用了热电混合风机,是甘肃省地方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背景甘肃省是我国领先的风能利用区,拥有丰富的风电资源。
而民勤县地势平坦,山区较少,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是建设风电基地的理想地点。
此外,民勤县居民稀少、耕地少,基层政府支持建设风电基地,为风电基地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政治环境。
建设过程第二风电场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设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00,000千瓦。
第二阶段按计划于2012年开始建设,总装机容量为200,000千瓦。
风电场主要设施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变电站、送出线路及辅助设施,每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为2.0MW,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热电混合风机。
建设过程中,为了保护环境,风电场按照环境保护规划,采取了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节约能源和资源、减排减污和噪音控制等措施,使项目在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
经济效益第二风电场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到10亿千瓦时,对降低污染、节约能源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此外,风电场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也为当地带来了利益。
风电场的建设企业相继向当地捐助了总额超过3千万元的爱心款物,对民勤县的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第二风电场是甘肃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风电场的建设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因素,有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未来,风电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甘肃风电项目评价1.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与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设立了中国风电未来40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10亿千瓦,在2050年,风电将满足17%的国内电力需求。
未来风电布局的阶段重点是:2020年前以陆上风电为主,开展海上风电示范;2021年至2030年,陆上、近海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海风电示范;2031年至2050年,实现在东中西部陆上风电和近远海风电的全面发展。
《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甘肃省内重点开发酒泉瓜州、玉门、肃北及民勤等地区风能资源。
“十二五”时期,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工程;启动民勤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
到2015年,甘肃省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100万千瓦以上。
本项目投资建设符合《规划》的要求,从实施产业政策的角度,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2. 项目所在地具有优越的自然风能资源项目所处河西走廊具有发展风电产业的优越条件。
风力能量密度大,风能富集区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密度在每平方米150瓦以上,风速年内、年际变化小;年有效发电时数长,年有效风速时数在6000小时以上,年满负荷发电在2300小时左右;风力发电的气候环境好,极限低温不低于零下30摄氏度,空气湿度低,没有盐雾、冰冻等自然灾害,有利于风机寿命的延长;风电场的建设条件好,易开发建设的风电场大都在荒漠戈壁之中,临近交通干支线,地势平坦广阔,不需占用耕地,投资成本低。
因此,从风电产生的资源角度分析,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3. 项目市场前景广阔2006年年初,甘肃省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发展目标。
按照规划,2015年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容量将达到1270万千瓦,相当于三峡工程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二。
国家电网公司加大甘肃电网建设投资力度,提升电网运行管理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网结构,为风电外送提供支撑。
酒泉新能源发展情况汇报
酒泉市新能源发展情况汇报。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部,是中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
近年来,酒泉市在新
能源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酒泉市在太阳能发电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该市拥有充足的日照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
酒泉市积极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多个大型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稳步增长。
同时,酒泉市还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居民和企业利用自家屋顶和空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促进太阳能资源的充分利用。
其次,酒泉市在风能发电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该市地处河西走廊,具有独
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风能资源丰富。
酒泉市积极推动风电项目建设,已建成多个大型风电场,年发电量逐年增加。
同时,酒泉市还注重风能与光伏发电的协同发展,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实现风光互补,提高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此之外,酒泉市还加大了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新能源发电
设备的技术水平和产能。
同时,该市还加强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管理和监管,促进新能源发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总的来看,酒泉市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已成
为该市的重要电力资源。
未来,酒泉市将继续加大新能源发展力度,不断优化新能源产业结构,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甘肃省酒泉市老旧风机技改升级方案探究摘要:“十三五”以来,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甘肃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发展新能源,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22年底,甘肃省新能源装机超3500万千瓦,占比达到52.4%。
随着新能源加速发展,老旧风电场普遍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安全性差、发电效率低、稳定性差等低效运行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
本文通过一座典型投产风电场运行现状和问题分析,通过风资源评估,采用针对性的技改升级方案,满足机组技术安全前提下,更改机组选型并精细优化机组排布方案,到达最佳技改效果,有效提高老旧风电场发电能力。
关键词:问题分析;资源评估;技改升级前言经过25年的发展,甘肃省酒泉市已成功打造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全市已建成风电项目1463万千瓦,安装各种型号风电机组7226台,其中:1.5MW及以下风电机组达到5034台,装机容量717.31万千瓦,占全市风电装机的49%。
本文引用的某风电场于2006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是国内首个引进国外先进风电机组的风电项目。
该项目投产以来仅2009年、2010年盈利,其他年度均出现亏损。
1项目概况及现状该项目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东南约8km处,场址海拔高度1540m~1590m,场地开阔,地势平坦。
风电场采用66台S50/750机组,轮毂高度60m,合计容量49.5MW。
自投产至今,受维斯塔斯机组性能的影响,风电场的发电量严重下滑。
2020年等效利用发电小时数为1230h,远远低于可研1648h的设计要求,发电量比例一直低于装机容量比例。
1.1存在的问题(1)项目附近新投运风机的塔筒高度均在80m-100m,均高于本项目风机塔筒高度,对本项目的尾流影响严重,导致风电场风机效率降低。
(2)由于风电场设备质量、机组老化或环境影响,造成长期低效无效,设备利用率低,不能达到设计值,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受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的影响,新能源企业通过降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以实现降价促量的目的。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甘政函〔2017〕95号酒泉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申请批准〈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请示》(酒政发〔2017〕24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酒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逐步将酒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你市要重视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630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三、你市要依照《总体规划》要求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45万人以内,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5万人以内,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7.3平方公里。
酒泉风力发电调研报告结论根据酒泉风力发电调研报告的结果,结论如下:1. 酒泉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通过对酒泉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测量和分析,我们发现酒泉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平均风速较高,适合进行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2. 酒泉风力发电已初步发展。
目前,酒泉地区已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风力发电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规模效益。
这些项目的运行情况良好,发电效率较高,为酒泉地区的能源供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 酒泉风力发电的发展潜力巨大。
尽管目前酒泉已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风力发电项目,但其总装机容量与其风能资源的潜力相比仍然较小。
酒泉市还有很大的空间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风力资源,提高风力发电项目的规模和效益。
4. 酒泉风力发电在解决能源供需矛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酒泉地区目前的能源供给主要依赖传统的化石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能源供需矛盾的加剧。
发展酒泉风力发电项目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对外部能源的需求,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5. 酒泉风力发电项目不仅对环境友好,还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此外,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维护,这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6. 酒泉风力发电项目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
其次,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和监测。
此外,由于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周期较长,需要考虑资金和政策的稳定支持。
综上所述,酒泉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重要意义。
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需解决一系列技术、土地、环境和资金方面的问题。
我们建议酒泉地区政府加大对风力发电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酒泉风力发电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