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标准(20201213140925).docx
- 格式:docx
- 大小:65.04 KB
- 文档页数:23
2023年高炉煤气系统安全技术规程为了保障高炉煤气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2023年高炉煤气系统安全技术规程制定了新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对该技术规程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规程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实施措施等。
一、背景和目的随着高炉煤气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相关安全技术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一些旧有技术和设备的局限性,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操作和管理,导致高炉煤气系统安全隐患增加,事故频发。
为了提高高炉煤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煤气泄漏、爆炸等危险事件的发生,制定本技术规程。
本技术规程旨在建立和完善高炉煤气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规范和约束安全生产行为,加强安全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从而保障生产安全,降低事故风险,实现高效煤气系统的运行。
二、主要内容1. 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高炉煤气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安全管理流程,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巡查和事故调查,完善隐患排查和整改机制。
2. 安全防护设备加强安全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确保其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提高安全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
3. 煤气泄漏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煤气泄漏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实时监测煤气系统的运行状态。
建立预警机制,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4. 爆炸防护措施规定高炉煤气系统的爆炸防护要求,确保爆炸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评估和整改,提高工艺和设备的安全性。
加强爆炸防护装置的研发和使用,提高系统的爆炸防护能力。
5. 应急管理建立高炉煤气系统的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机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应急处理流程。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确保事故处理的及时和有效。
1 总那么1.0.1 为使发生炉煤气站的设计能保证平安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常压固定床发生炉煤气站和煤气管道的设计。
对扩建和改建的工程,应合理地充分利用原有的设备、管道、建筑物和构筑物。
本规不适用于水煤气站和水煤气管道的设计。
1.0.3 发生炉煤气站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噪声的危害必须严格控制,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 发生炉煤气站和煤气管道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2 术语2.0.1 发生炉煤气站producer gas station为生产煤气而设置的主厂房、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机间、煤和灰渣贮运、循环水系统以与辅助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2.0.2 运煤栈桥overhead bridge for coal conveyer运输煤、焦炭或灰渣的胶带走廊。
2.0.3 破碎筛分间crasher and screen room装有煤或焦炭的破碎设备或筛分设备的房间。
2.0.4 受煤斗coal receiving hopper在煤场或机械化运煤设备前的贮煤斗。
2.0.5 末煤pulverized coal粒度为0—13mm的煤。
2.0.6 机械化运输transport by conveyer胶带输送机、多斗提升机、刮板机和水力除灰渣等运输方式。
2.0.7 半机械化运输transport by simple machine单轨电葫芦、单斗提升机、电动牵引小车、有轨手推矿车和简易运煤机械等运输方式。
2.0.8 磁选别离设施magnetic separator在运煤系统上装磁选设备、悬吊式磁铁别离器、电磁胶带轮。
2.0.9 小型煤气站small type gas station在标准状态下,煤气设计产量小于或等于6000m3/h的煤气站。
高炉煤气系统安全技术规范1、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和技术考试、安全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2、所有高炉热风炉工人必须严格遵守公司控制室的命令和调度,得到撤炉命令后,必须立即撤炉,严禁借故拖延,在特殊情况下,由热风段长和总调度室协商解决。
3、煤气压力低于5KPa时,气体切断阀自动关闭,立即按停止烧炉处理。
4、工作区域内的气体含量超过24PPM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4.1氧化碳浓度高于24PPM,低于40PPM,连续运行不得超过一小时。
4.2一氧化碳浓度高于40PPM,低于80PPM,连续工作不得超过半小时。
4.3一氧化碳浓度高于80PPM,低于160PPM,连续工作不得超过10-15分钟,且每次工作间隔不得小于二小时。
当一氧化碳浓度高于160PPM,工作前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5、各种可燃气体的爆炸范围和燃点:5.1高炉煤气爆炸范围40%-70%,着火点700-750℃。
5.2焦炉煤气爆炸范围6%-30%,着火点600℃。
5.3天然气爆炸范围5%-15%,着火点550℃。
6、高炉低压到50%在以下情况下,必须立即关闭冷空气制动器:。
7、本高炉低压到50%在以下情况下,必须关闭所有热风炉:。
8、燃气设施和管道动火作业必须提前办理动火手续,准备好空气呼吸器、灭火器材,在煤气压力保持正压状态,有煤防站监护的前提下方可进行。
9、在长期风停后清除清洁气体之前,不允许进行动火作业。
10、高炉顶部的氮气必须畅通无阻,必须保持足够的压力。
11、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后,直径在150毫米以上的管道,门应逐渐关闭以降低气体压力,但压力不得小于50-100Pa,并往管道内通入蒸汽灭火。
如管道内部着火,应关闭所有放散阀、人孔,通入蒸汽灭火。
12、短期风停炉和炉顶未点火的长期风停炉,上下密必须关严。
13、气体设备维护工具应为铜质工具,如用铁质工具必须涂油。
14、天然气管道和天然气设备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私自乱接乱改。
15、如果发生气体火灾或气体中毒事故,必须立即通知气体保护站和工厂控制室、安全科等有关部门及时抢救。
高炉煤气锅炉运行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 1 第一节锅炉设备简况 1第二节燃料特性 1第三节锅炉结构简述 2第四节设计规范 4第二章 DCS操作系统概况 10 第一节 DCS系统简介 10第二节 DCS操作说明 10第三节 DCS 保护项目 13第三章锅炉机组检修后的验收和试验 14 第一节大修后的验收 14第二节漏风试验 15第三节风机试运行试验 15第四节锅炉上水 15第五节水压试验 16第六节过热器反冲洗 17第七节安全门校验 17第八节煤气系统的隔绝措施 18 第九节煤气系统的吹扫和置换 19第四章锅炉的启动 21 第一节点火前的检查 21第二节冷态启动 21第三节锅炉升压 22 第四节锅炉并汽与带负荷 22 第五节滑参数启动 23 第六节热态启动 24 第五章锅炉运行调整 25第一节锅炉运行调整任务 25 第二节正常运行中各项参数的控制 25 第三节水位的调整 26 第四节汽温、汽压的调整 26 第五节燃烧的调整 26 第六节低负荷运行 27 第七节锅炉的排污 27 第八节主要辅机的运行 27 第九节分离式热管锅炉煤气换热器的运行 28 第十节液压站的运行 28 第六章锅炉的停运 30第一节停炉前的准备 30 第二节正常停炉 30 第三节紧急停炉 30第四节停炉的安全注意事项 31 第七章锅炉机组事故及事故处理 32 第一节事故处理原则 32第二节锅炉灭火 32 第三节炉膛及烟道爆炸 32 第四节炉前煤气管爆炸 33 第五节煤气着火 34 第六节其它事故 34 第八章锅炉岗位煤气安全规定 35 附表1 进水前各阀门位置 36 附表2 启动操作票 38 附图1 冷态启动升压曲线39 附图2 温态启动升压曲线40 附图3 热态启动升压曲线41 附图4 停炉降压曲线42第一章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第一节锅炉设备简况第二节燃料特性第三节锅炉结构简述本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倒“U”型布置的全燃高炉煤气锅炉。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器设计规范1 总则1.0.1为在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两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
1.0.3本标准适用于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设计。
1.0.4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气体的标准状态 standardized status of gas温度为0℃,大气压力为101.325kPa时的气体状态。
2.0.2工况气体流量 flow rate of the actual treated gas在实际工作温度、湿度、压力下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流量。
2.0.3工况系数 working condition coefficient工况体积与标况体积的比值称为工况系数。
2.0.4过滤负荷;气布比 surface load;air to cloth ratio单位时间内单位有效过滤面积上通过的含尘气体量,单位是m3/m2 h。
2.0.5过滤风速 filtration velocity含尘气体流过滤布有效面积的表观速度,单位是m/min。
2.0.6荒煤气 untreated gases未经净化的煤气,又称粗煤气。
2.0.7净煤气 treated gases;clean gases经过净化后、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清洁煤气。
2.0.8 干法除尘 dry dust collector不用水的烟气、煤气净化除尘工艺,和其相对应的是湿法除尘。
干法除尘工艺有布袋除尘,电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颗粒层除尘等工艺。
流程只有干法而无湿法除尘备用,称为干法除尘。
2.0.9干法布袋除尘 dry bag filter布袋除尘过滤净化烟气、煤气的除尘工艺。
2.0.10 脉冲布袋除尘器 pulse jet type bag filter采用气体喷射方法清除滤袋积灰的一种布袋除尘器。
3号1750高炉干法除尘引煤气方案一、引煤气前准备工作1、开机前检查,现场\设备\人员等,确认准备工作到位.2、各系统功能确认,保证其在正常状态。
3、喷水降温系统投入并确认正常。
4、冷却系统投入并确认正常。
5、伴热系统投入并确认正常。
6、确认干法除尘系统荒煤气管路蝶阀关闭,布袋除尘器箱体各阀门关闭。
7、确认重力除尘器遮断阀处于关闭状态。
8、确认荒煤气入口DN2200蝶阀处于“开”状态8、炉顶煤气温度提高到130℃以上,具备引气条件。
二、引煤气操作1、荒煤气管段引煤气:1)确认DN700荒煤气放散插板阀、蝶阀为“开”状态;各箱体进、出口插板阀、蝶阀为“关”状态。
2)确认高炉炉顶温度达到130℃,且稳定上升,联系高炉渐开重力除尘器遮断阀,引煤气至荒煤气管道末端,利用DN700放散管进行放散,关掉荒煤气管道末端DN80的氮气点.3)①、引煤气小组成员立即组织人员对荒煤气管段进行检查,包括管道、阀门、设备、支架及其它附属设施有无变形、移位、异常。
②、应急小组应做好现场煤气的监测、监护工作,做好应急准备。
③、电气、仪表、自控专业人员注意观察各监测点、各专业设备设施有无异常。
4)待荒煤气入口温度达到120℃,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无异常进入下一步。
2、箱体引煤气:倒引煤气?1)打开14#箱体顶部DN200放散,打开净煤气管道DN2800插板阀前DN200放散,现场手动打开14#箱体进、出口DN700插板阀,打开14#箱体入口DN700气动蝶阀,14#箱体引入煤气,煤气通过箱顶DN200放散处放散10分钟后,关闭该放散阀门。
2)按照相同的步骤依次对13#、12#、11#箱体进行引煤气操作。
3)顺次开启大灰仓顶部煤气回收管DN400眼镜阀、蝶阀,关闭DN400止回阀后DN25的氮气点;关闭大灰仓顶部DN300的放散。
4)检查氮气脉冲反吹系统,排掉脉冲反吹氮气分气包中的冷凝水,并检查确认脉冲氮气压力达到0.4MPa,主控室将氮气脉冲反吹控制打到手动位置,对14#、12#箱体手动反吹约2-4分钟。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前言本规是根据建设部《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建标[2007]126号文的要求,在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的领导和组织下,由主编单位首钢会同各参编单位,并在在有关设计研究单位、钢铁冶金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协助下编制而成。
本规是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所应遵守的具体技术规定。
规在编制过程中,全面检索、收集了国外的有关资料;组织了调研,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借鉴了相关标准规;广泛征求了有关生产、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规编制过程支持单位有:规共分8章,主要容有:总则,术语,工艺流程与设备,本体设备,滤料选型和滤袋规格,卸、输灰工艺,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安全与环保等。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是一种现代的煤气净化方法,具有煤气净化质量好、节能、节水、环保、减少占地等优点,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国外也有使用,但是始终与湿法除尘并用,不是真正意义的干法除尘。
此项技术始于我国,并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是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煤气净化新技术。
今后有可能发展成为一项主流技术。
本规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
由首钢负责具体容的解释。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工艺流程与设备3.1 一般规定3.2 工艺流程4 本体设备4.1一般规定4.2 设计与制造5 袋料型与滤袋规格6 卸、输灰工艺6.1 一般规定6.2 卸、输灰工艺7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1 电气7.2自动化控制与检测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1 总则1.0.1为在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两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
1.0.3本标准适用于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设计。
A humble heart is a heart like a weed flower, not making fun of the outside world or caring about the world'sridicul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岗位操作规程一、主要工艺设备及技术参数1、布袋除尘器箱体(1)布袋除尘器数量 12个(2)灰罐数量 1个(3)布袋除尘器筒体直径 3600mm(4)灰罐直径 3600mm(5)除尘器滤袋规格φ130×6000mm(6)灰罐滤袋规格φ130×2000mm(7)滤袋总数量(含灰罐) 2665条(8)滤袋材质氟美斯(9)花板厚度 8mm(10)安全阀 13个2、脉冲反吹系统(1)电磁脉冲阀 220V,50HZ(2)喷吹管数量 15根3、氮气系统(1)氮气罐 20m3(2)气源设计压力 1.8MPa(3)气力输灰: 0.15~0.25MPa,DN125(4)脉冲反吹: 0.25~0.30MPa,DN150(5)吹扫、气动阀、仪表: 0.6MPa,DN100、DN80、DN254、输卸灰系统(1)电动卸灰耐磨球阀(防爆型): DN300,FQ947AF-2.5 (2)气动钟形耐磨卸灰阀(防爆型): DN300,PZ643MX-2.5 (3)电动卸灰耐磨球阀(防爆型): DN80,FQ947AF-2.5(4)螺旋加湿机:(5)输灰管道尺寸: DN1255、阀门(1)出入口电动扇形耐磨盲板阀(防爆型): DN600,F943X-2.5(2)出入口电动金属硬密封耐磨蝶阀(防爆型): DN600,D943P-2.5(3)荒煤气放散电动金属硬密封蝶阀(防爆型): DN1400,D943P-2.5C(4)荒煤气放散电动敞开式盲板阀(防爆型): DN1400,F944X-2.5C(5)净煤气放散电动金属硬密封蝶阀(防爆型): DN1400,D943P-2.5C(6)净煤气放散电动敞开式扇形盲板阀(防爆型): DN1400,F944X-0.5C二、主要工艺控制指标1、含尘量入口含尘量:约12 g/m3出口含尘量:≤10mg/ m32、温度正常使用温度:80~280℃(瞬间10分钟内300℃)3、流量(1)正常煤气处理风量170900 m3/h(2)最大煤气处理风量188000 m3/h4、压力炉顶压力:200KPa~250KPa三、除尘器运行操作规程1、单个箱体投运的操作(1)关闭箱体与外界连接的一切阀门、人孔等。
管理制度编号:LX-FS-A28103 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目前,高炉煤气频繁放散,造成下风向的岗位煤气含量超标,为杜绝下风向岗位员工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发生,特对高炉煤气放散做出如下规定:1、高炉煤气放散不点火是造成下风向岗位煤气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此高炉煤气放散必须点火。
2、因点火系统设备原因而造成暂时不能点火的,炼铁厂必须尽快给与安排检修,在这期间煤气需要放散的,放散前炼铁厂必须报告总调,并通知到下风向岗位所在厂。
3、高炉煤气点火系统故障,造成不能点火超过10天的,视为生产事故,比照公司生产事故标准由生产安全部安全科予以处罚。
4、总调值班调度在接到炼铁未点火煤气放散报告后,应安排煤气防护站人员到下风向岗位巡查并检测煤气浓度,如发现有煤气浓度达到需人员撤离岗位的浓度值时(200ppm),应立即向总调反映,由总调通知该岗位所在厂领导或厂安全科人员(夜间通知值班厂领导),马上到达现场,对煤气超标岗位人员迅速组织撤离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高炉煤气系统安全技术规程范文高炉煤气系统是高炉冶炼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于高炉生产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障高炉煤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制定和执行科学的技术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针对高炉煤气系统的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探讨,内容涉及煤气发生炉、煤气净化装置、煤气余压系统、煤气泄漏监测和煤气运输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1.煤气发生炉的安全技术规程1.1 煤气发生炉是高炉煤气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煤气的质量和产量。
为了确保煤气发生炉的安全运行,应当按照以下技术规程进行操作:(1)煤气发生炉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炉内的积炭和积灰,确保炉内的通风畅通;(2)煤气发生炉的喷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煤气发生过程中出现堵塞或漏气情况;(3)煤气发生炉的温度和压力应当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对炉内设备带来不安全因素;(4)煤气发生炉的进气和出气口应当安装防爆装置,以防止意外爆炸发生。
2.煤气净化装置的安全技术规程2.1煤气净化装置是将煤气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以保证煤气的质量。
为了确保煤气净化装置的安全运行,应当按照以下技术规程进行操作:(1)煤气净化装置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清理各类过滤器和净化设备,防止堵塞和泄漏;(2)煤气净化装置的压力和温度应当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防止过高或过低对设备造成危害;(3)煤气净化装置应当安装泄漏报警装置,及时发现和处理煤气泄漏情况,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4)煤气净化装置的废气排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环保法规,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煤气余压系统的安全技术规程3.1 煤气余压系统是指将高炉煤气中的余压通过一系列设备进行利用和调节。
为了确保煤气余压系统的安全运行,应当按照以下技术规程进行操作:(1)煤气余压系统的设备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各类阀门、管道和仪表的正常运行;(2)煤气余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应当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防止过高或过低对设备的安全造成威胁;(3)煤气余压系统的泄漏检测和处理应当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情况,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4)煤气余压系统的运行参数应当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
高炉煤气系统安全技术规程一、总则高炉煤气是高炉冶炼工艺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为保证高炉煤气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技术规程。
二、工艺流程安全控制1. 高炉煤气系统应设有完备的工艺流程,明确气体的产生、净化和利用过程,并制定标准的操作程序。
2. 各个工艺单元应设有安全检测仪器,能够监测气体组分、温度、压力等参数,并设置报警和自动停机装置。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工作正常可靠。
3. 建立严格的作业票制度,明确每个操作步骤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并由专人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风险防范措施1. 对高炉煤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成分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受到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2. 在高炉煤气系统的各个环节中设置气体泄漏报警和紧急排放装置,确保在发生泄漏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3. 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对高炉煤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清洗,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泄漏情况。
四、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1. 所有参与高炉煤气系统操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高炉煤气的危害性和安全操作要求,并掌握相关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
2. 定期进行实践演习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并熟悉相关应急设备和装置的使用方法。
五、紧急救援预案1. 制定完善的高炉煤气系统紧急救援预案,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分工和救援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建立紧急救援专用通道,并定期检查和更新设备和药品。
六、其他安全要求1. 在高炉煤气系统车间设立相应的标识和警示牌,明确危险区域和禁止区域。
2. 大型高炉煤气系统应配备自动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气体的成分和浓度,并设有报警和自动停机功能。
3. 高炉煤气系统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高炉煤气系统安全技术规程模版一、总则1. 目的和依据本规程旨在确保高炉煤气系统运行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本规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制定。
所有使用和管理高炉煤气系统的人员都应遵守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高炉煤气产生、输送、利用等所有环节的安全管理。
涉及到高炉煤气的生产、操作、维护、检修和管理人员都应遵守本规程。
二、基本要求1. 领导责任(1)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高炉煤气系统安全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做好组织领导和指导工作。
(2)建立健全高炉煤气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3)制定高炉煤气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力和义务,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 设备安全(1)高炉煤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保证安全可靠。
(2)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设备应定期检查、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3. 作业管理(1)在高炉煤气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行事。
(3)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配备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4. 环境保护(1)高炉煤气系统的运行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严禁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2)严禁高炉煤气系统排放未经处理的煤气。
(3)定期对高炉煤气系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运行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三、具体内容1. 高炉煤气生产管理(1)高炉煤气生产应按照规定的煤气生产工艺进行,确保产气量和气质稳定。
(2)煤气发生器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应定期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高炉煤气的产量和成分应定期监测和分析,确保符合要求。
2. 高炉煤气输送管理(1)煤气输送管道的安装和焊接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保证管道安全可靠。
(2)煤气管道和设备应定期检查、检测,及时处理泄漏、腐蚀和松动等问题。
(3)输送煤气的管道应设有泄漏报警装置,及时发出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前言本规是根据建设部《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建标[2007]126号文的要求,在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的领导和组织下,由主编单位首钢会同各参编单位,并在在有关设计研究单位、钢铁冶金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协助下编制而成。
本规是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所应遵守的具体技术规定。
规在编制过程中,全面检索、收集了国外的有关资料;组织了调研,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借鉴了相关标准规;广泛征求了有关生产、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规编制过程支持单位有:规共分8章,主要容有:总则,术语,工艺流程与设备,本体设备,滤料选型和滤袋规格,卸、输灰工艺,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安全与环保等。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是一种现代的煤气净化方法,具有煤气净化质量好、节能、节水、环保、减少占地等优点,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国外也有使用,但是始终与湿法除尘并用,不是真正意义的干法除尘。
此项技术始于我国,并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是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煤气净化新技术。
今后有可能发展成为一项主流技术。
本规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
由首钢负责具体容的解释。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工艺流程与设备3.1 一般规定3.2 工艺流程4 本体设备4.1一般规定4.2 设计与制造5 袋料型与滤袋规格6 卸、输灰工艺6.1 一般规定6.2 卸、输灰工艺7 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7.1 电气7.2自动化控制与检测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1 总则1.0.1为在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两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
1.0.3本标准适用于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设计。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规范1. 引言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减少煤气中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需要进行除尘处理。
本文档旨在规范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设计和施工工艺,以确保除尘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
2. 设计要求2.1. 颗粒物排放浓度根据国家标准,高炉煤气的颗粒物排放浓度应不超过X mg/m³。
除尘系统的设计应能够实现这一要求,并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保持稳定。
2.2. 除尘效率除尘系统的设计应能够实现高炉煤气中颗粒物的有效去除,使排放的煤气中颗粒物浓度降至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3. 运行稳定性除尘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运行稳定性,能够适应高炉煤气流量和成分的变化,并保持较高的除尘效率。
2.4. 设备可靠性除尘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确保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和维修频率。
3. 设计原则3.1. 工艺选择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可采用反吹式除尘器或脉冲喷吹除尘器。
选择合适的除尘工艺应考虑煤气流量、颗粒物特性、设备可靠性和维护费用等因素。
3.2. 布袋材料选择布袋材料应能够耐受高温和化学腐蚀,并具备较高的除尘效率和阻力稳定性。
常用的布袋材料有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等,根据煤气成分和温度选择合适的材料。
3.3. 布袋排列方式布袋的排列方式应能够充分利用布袋的过滤面积,提高除尘效率。
常见的布袋排列方式有单排式、双排式和多排式,具体选择要根据煤气流量和颗粒物浓度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3.4. 除尘系统布局除尘系统的布局应符合工艺流程,确保煤气能够顺利进入除尘设备,并经过有效的除尘处理。
除尘器的进出口应设置合适的导流装置,减少煤气中的液相和颗粒物。
3.5. 除尘器清灰系统设计清灰系统的设计应能够及时有效地清除布袋上的积灰,以保证布袋的清洁和通气性。
清灰方式可采用反吹、脉冲喷吹或机械振动等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灰方式。
4. 施工要求4.1. 设备材质和焊接工艺除尘设备的主要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
冶金企业煤气系统安全整治及验收标准一、工艺介绍高炉煤气生产工艺: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流程图转炉煤气生产工艺流程:转炉煤气回收工艺流程图二、高炉煤气生产的工艺要求及标准:21区域布置:211高炉应布置在居民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厂区边缘距居民区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000m。
212高炉的除尘器应位于高炉铁口、渣口10m以外的地方。
旧有设备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在改建时予以解决。
213高炉煤气区附近应避免设置常有人工作的地沟,如必须设置,应使沟内空气流通,防止积存煤气。
214厂区办公室、生活室宜设置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离高炉100m以外的地点。
炉前休息室、浴室、更衣室可不受此限。
215厂区内的操作室、仪器仪表室应设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不应设在经常可能泄漏煤气的设备附近,一般不小于40米,如空间受限不能满足,则应采取相应措施(配备煤气报警器、呼吸器)及必要的防护(如通风)。
216高炉煤气净化设备应布置在宽敞的地区,保证设备间有良好的通风。
各单独设备(洗涤塔、除尘器等)间的净距不应少于2m,设备与建筑物间的净距不应少于3m。
22设备结构221高炉应符合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中5321的要求。
222重力除尘器应符合下列规定:——除尘器应设置蒸汽或氮气的管接头;——除尘器顶端至切断阀之间,应有蒸汽、氮气管接头。
除尘器顶及各煤气管道最高点应设放散阀。
223布袋除尘器应符合下列规定:布袋除尘器每个出入口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布袋除尘器每个箱体应设有放散管;——布袋除尘器应设有煤气高、低温报警和低压报警装置;——布袋除尘器箱体应采用泄爆装置;——布袋除尘器反吹清灰时,不应采用在正常操作时用粗煤气向大气反吹的方法;——布袋箱体向外界卸灰时,应有防止煤气外泄的措施。
224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余压透平进出口煤气管道上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
入口管道上还应设有紧急切断阀,当需紧急停机时,能在ls内使煤气切断,透平自动停车;——余压透平应设有可靠的严密的轴封装置;——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应有可靠的并网和电气保护装置,以及调节、监测、自动控制仪表和必要的联络信号;——余压透平的启动、停机装置除在控制室内和机旁设有外,还可根据需要增设。
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 200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建标 [2007]126号文的要求,在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的领导和组织下,由主编单位北京首钢设计院会同各参编单位,并在在有关设计研究单位、钢铁冶金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协助下编制而成。
本规范是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所应遵守的具体技术规定。
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全面检索、收集了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组织了调研,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借鉴了相关标准规范;广泛征求了有关生产、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规范编制过程支持单位有:规范共分 8 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工艺流程与设备,本体设备,滤料选型和滤袋规格,卸、输灰工艺,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安全与环保等。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是一种现代的煤气净化方法,具有煤气净化质量好、节能、节水、环保、减少占地等优点,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国外也有使用,但是始终与湿法除尘并用,不是真正意义的干法除尘。
此项技术始于我国,并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是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煤气净化新技术。
今后有可能发展成为一项主流技术。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
由北京首钢设计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目次1总则2术语3工艺流程与设备3.1一般规定3.2工艺流程4本体设备4.1一般规定4.2设计与制造5袋料型与滤袋规格6卸、输灰工艺6.1一般规定6.2卸、输灰工艺7电气、自动化控制与检测7.1电气7.2 自动化控制与检测高炉煤气干法设计规范1 总则1.0.1为在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两种高炉煤气布袋除尘。
1.0.3本标准适用于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设计。
1.0.4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气体的标准状态温度为0℃,大气压力为101.325kPa 时的气体状态。
2.0.2工况气体流量在实际工作温度、湿度、压力下进入除尘器的气体流量。
2.0.3工况系数工况体积与标况体积的比值称为工况系数。
322.0.4过滤负荷;气布比单位是m/m h。
单位时间内单位有效过滤面积上通过的含尘气体量2.0.5过滤风速含尘气体流过滤布有效面积的表观速度,单位是m/min 。
2.0.6荒煤气未经净化的煤气,又称粗煤气。
2.0.7净煤气经过净化后、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清洁煤气。
2.0.8干法除尘不用水的烟气、煤气净化除尘工艺,和其相对应的是湿法除尘。
干法除尘工艺有布袋除尘,电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颗粒层除尘等工艺。
流程只有干法而无湿法除尘备用,称为干法除尘。
2.0.9干法布袋除尘布袋除尘过滤净化烟气、煤气的除尘工艺。
2.0.10脉冲布袋除尘器采用气体喷射方法清除滤袋积灰的一种布袋除尘器。
2.0.11反吹风布袋除尘采用反吹风机逆向反吹方式清除滤袋表面积灰的布袋除尘器。
2.0.12隔断装置凡在系统无异常状况下,处于关闭、封止状态,其承受介质压力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具有煤气不泄漏到被隔断区域功能的装置。
2.0.13炉顶余压透平利用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的设备。
3工艺流程与设备3.1 一般规定3.1.1开展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设计应有充分的设计依据和完整的设计基础资料。
3.1.2干法除尘设施应布置在高炉附近、粗煤气系统之后,和余压发电设施紧密联结。
3.1.3压力与流量布袋除尘器系统的设计压力为炉顶放散阀设计开启压力(炉顶最高工作压力),设计流量按最大煤气发生量考虑。
与炉容大致对应关系见表 3—1。
表 3— 1 炉容、炉顶压力与煤气流量对应关系高炉容积 m3<10001000~3000>3000炉顶压力 MPa0.05~0.150.15~0.250.2~0.303煤气发生量 m/h<200000200000~600000>5000003.1.4 温度布袋除尘的入口煤气温度应高于露点50℃左右,低于滤料规定的长期使用温度。
3.1.5净煤气含尘量3干法除尘净煤气含尘量应小于5mg/m。
3.1.6过滤风速滤速(工况)按0.3~0.8m/min选取。
合成纤维滤料(以芳纶Nomex为代表)可选择较高值;玻璃纤维复合滤料(以氟美斯为代表)宜选择较低值,均已包含了余量。
3.1.7除尘器压差布袋除尘器设计压差应不大于3kPa。
3.1.8布袋除尘类型煤气布袋除尘分脉冲式布袋除尘和反吹风式大布袋除尘。
3.1.9反吹装置1脉冲布袋:由脉冲阀、分气包、喷吹管等组成。
尺寸与精度应符合行业规定。
2反吹风大布袋:由反吹风机和反吹管路以及过滤蝶阀、反吹蝶阀组成。
3.1.10脉冲喷吹参数与喷吹介质1 脉冲喷吹气体压力应高于煤气压力0.15~0.25MPa 。
2喷吹介质为氮气、净煤气、净烟气等气体,严禁使用压缩空气。
3.1.11反吹风机参数与设置1反吹风机介质为高炉净煤气,升压10~15kPa,风量按单箱体过滤煤气量的0.8~1.6倍选取。
2应设两台风机,一用一备。
3.1.12反吹制度1除尘器有定压差反吹或定时反吹两种方式。
2脉冲除尘可在线反吹或离线反吹;反吹风大布袋除尘为离线反吹。
3.1.13选用原则新建高炉优先采用干法除尘。
改、扩建高炉采用干法除尘后,原湿法除尘不应长期备用。
3.2工艺流程3.2.1系统组成1干法除尘由布袋除尘器、卸、输灰装置(包括大灰仓)、荒净煤气管路、阀门及检修设施、综合管路、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系统及辅助部分组成。
2炉顶温度长期偏高的高炉宜在布袋除尘之前增设降温装置,有热管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两类,应优先选用热管式换热器。
3.2.2控制室设置干法除尘控制室宜与高炉主控室或余压发电(TRT)控制室合建在一起,也可以单独设置。
3.2.3箱体个数与排列方式除尘器由多个筒形箱体布置而成。
箱体直径、个数、排列方式由设计决定,应流程顺畅、力求紧凑。
箱体数量应以5~20筒为宜,布置方式以1~2 排为宜,也可采用其他布置形式。
3.2.4过滤面积1根据煤气量(含煤气湿分,以下同)和所确定的滤速计算过滤面积计算公式:QF60V其中F——有效过滤面积m2Q——煤气流量3m/h (工况状态)V ——工况滤速m/min2工况流量。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实际煤气流量称为工况流量。
以标准状态流量乘以工况系数即为工况流量。
3工况系数工况体积(或流量)和标况体积(或流量)之比称为工况系数,用η表示。
计算公式:Q T0t PQ 0T0P P0其中η——工况系数3Q0——标准状态煤气流量m/h.\Q——工况状态煤气流量m3/hT0——标准状态0℃时的绝对温度273Kt ——布袋除尘的煤气温度℃P——煤气压力(表压)MPaP0——标准状态一个工程大气压,为0.1 MPa当 t 值按煤气平均温度165℃计算时上述公式简化为:Pη=1.6P 0.1此时工况系数η与压力关系见表3— 2。
温度取值不同,数值略有变化。
表 3— 2 工况系数η与压力关系炉顶压力 MPa 0.060.10.150.200.220.250.30工况系数η 1.00.80.640.530.500.460.40 3.2.5 管道1荒、净煤气管应按高温及压力管道设计。
2 荒煤气总管应当按等流速原理设计, 按工况流速15~20m/s计算管径。
3管路应合理设置波纹膨胀器。
4净煤气管最低点应设排水装置。
3.2.6煤气温度控制1 煤气温度控制主要由炉顶喷水设施完成,最大能力应将事故高温降至300~350℃以下。
2 炉顶喷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阀门切换的水量分级调节方式,一种是计算机控制回流阀开度的无级喷水方式。
有条件时应优先选择无级喷水方式。
4 本体设备4.1 一般规定4.1.1箱体设计应考虑工作介质为高炉煤气及其压力、温度、灰载荷及特殊载荷。
4.1.2箱体设计温度按300℃考虑;设计压力不小于高炉炉顶的最大工作压力。
设计温度与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
4.1.3特殊载荷按爆炸压力0.4MPa 及负压 0.01MPa 取值。
4.1.4按压力容器标准执行1 高炉炉顶最大压力≧0.1 MPa 时,箱体按钢制压力容器标准执行2除尘器箱体为低压分离容器,喷吹气包为储存容器。
3有关设计、制造(组焊)、检验及验收、运输、安装、使用均应按照钢制压力容器标准执行。
4.2 设计与制造4.2.1箱体与喷吹气包直径1 箱体直径 ( 内径 )应按公称直径系列尺寸选取,见下表4— 1。
表 4—1 公称直径系列尺寸mm26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4003500 3600370038003900400041004200430044004500 4600470048004900500051005200530054005500 56005700580059006000—————注:本标准并不限制6000mm以上的圆筒使用。
2喷吹气包直径可以采用以外直径(无缝钢管为壳体)为基准的标准。
直径大小应按工艺容积计算选取。
4.2.2箱体推荐厚度箱体壁厚按钢制压力容器GB150— 1998 计算。
推荐厚度见表4— 2,其中包括腐蚀裕量2mm。
下表属于常用厚度参考数据。
表 4— 2 箱体最小厚度箱体直径 mm2600~31003200~39004000~49005000-59006000最小厚度 mm810121416注:本标准不限直径6000mm以上的箱体使用4.2.3焊接接头系数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形式及无损检验的长度比例确定。
1双面焊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100% 无损检验Ф =1.00局部无损检验Φ =0.852 单面焊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贴紧基本金属的垫板):100%无损检验Ф=0.9局部无损检验Φ =0.84.2.4箱体与钢管材质1钢板材质依次选用Q235— B、 Q235—C、 20R、16MnR。
2钢管钢管材质宜选用10、 20、 20G 或 16Mn。
4.2.5箱体制造与检验要求1 箱体制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工厂制造,成品运到现场,整体吊装;另一种由于直径过大,整体运输有困难,可以分段或分片制造然后现场组装。
无论哪种方式均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 GB150— 1998 的有关要求。
2冷成型封头应进行热处理。
当制造单位确保冷成型后的材料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时,不受此限。
3 箱体进行液压试验应需采用图样规定的方法,对 A 类和 B类每条焊接接头进行百分之二十的射线(III级为合格)或超声检测(II级为合格),应符合“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 — 2005”标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