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影响与危害
- 格式:docx
- 大小:11.83 KB
- 文档页数:1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文艺复兴(1)时间:14至16世纪(最早兴起于)(2)核心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3)实质: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反的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4)代表人物及作品:意大利:但丁,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英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5)意义:打击了封建教会,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①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15世纪兴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③客观条件——地圆学说的流行、绘图技术的先进、罗盘针的使用、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的出现,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经过: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领船队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②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了通往的新航路;现在的中、南美洲除是葡萄牙殖民地外,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③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新航路;④1519—1522年葡萄牙人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
(3)意义:1、使世界开始练成为一个整体;2、带来了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使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二、资本主义革命、改革史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时间:——1688(3)两大阵营: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
(4)领导人:克伦威尔(5)领导阶级:(6)1649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英国进入了共和时代。
(7)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的妥协(8)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①目的:;②内容:国王的权利要受到法律的制约(9)影响:使英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九年级上册部编历史复习三轮冲刺:材料分析题专练附答案(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园法庭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1)分析材料一中庄园法庭的档案记录,你能得出哪些关于庄园法庭的信息?材料二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建立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叫什么?反映此时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材料三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之后的几个世纪里所发生的事情,尽管进程缓慢,但权力逐渐由封建城堡向城市转移。
……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城市变得越来越富有,而封建领主们却越来越贫穷。
后者总是需要借钱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于是只好不断地出让行政权力来换取现金。
城市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愿意收留那些逃难的农奴,这些人只要在当地住满几年就可以获得自由的身份。
——摘编自(美)房龙《人类的故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欧洲中世纪“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指什么现象?并谈谈中世纪“城市不断成长壮大”在政治、文化方面的表现。
材料四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手工工场有比较精细的分工,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能更好的满足社会上日益扩大的对商品的需求。
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近现代史部分重要事件的意义、评价、影响、作用中国史部分1、《南京条约》内容:(1)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马关条约》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增辟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辛丑条约》(1)签订时间:1901年。
(2)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影响(危害):《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2、洋务运动评价:(消极作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作用):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最重要意义),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传播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毕业论文)文艺复兴(大学毕业论文)浅析文艺复兴的正负影响摘要: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它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其主要精神——人文主义,对人们思想的解放、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其又有放纵人性、危害人性的消极负面影响。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正负影响;中图分类号:文献编识码:文章编号:文艺复兴运动的是14世纪到17世纪中期在欧洲发生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一运动兴起于意大利,泛盛于西欧各国,以但丁发表《神曲》(1307——1321年)为开端,以弗朗西斯•培根发表《新工具》(1620年)和笛卡尔的代表作《方法论》(1637年)问世作为下限的标志,共历三百余年。
它处在欧洲社会的一个大转型时期,“是人类历史上几个最为重大的转型时期之一”,[1](p.379)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为内容,高举人文主义精神的旗帜,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时双重的。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1](p.379)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正面影响;但是,它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首先,它是对欧洲中世纪历史的反省与思考。
中世纪是宗教神学黑暗统治的时代,是对人的尊严最为彻底的一次否定,不仅否定了人的价值、人的意义,甚至否定了人的思想。
尤其在中世纪后期,随着神权的膨胀,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被上帝剥夺的一无所有,其生命的本能冲动、个体的合理要求、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都被基督教视为罪恶和无意义,人性遭到严重压抑。
这是欧洲历史上最为野蛮的残害人性的时代。
在次之下,基督教的人本意识已经蜕变为神本意识,原始的基督教最终走向对人性的扼杀,中世纪的基督教也最终走向的反动。
于是,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发现于肯定,成为人们追寻的目标。
第一章1.文艺复兴十四至十六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阶级和宗教神学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它是资产阶级借助于古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
在这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受到重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纷纷学习希腊文,掀起研究古代文化的热潮,他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被淹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
因而有“文艺复兴”之名。
2.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
马基雅维里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坚决倡导者。
书中对国家的起源和目的、政治体制、统治艺术、军事理论等方面表述了自己的思想观点。
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
本书因最先把政治和道德明确区分开来而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诞生的象征。
在宗教界、政界、学术领域和社会上广泛地引起各种强烈的反响。
3.胡格诺战争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
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
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史称胡格诺战争。
战争自1562年起分为三个阶段,时打时停,互有胜负。
最终胡格诺派首领波旁王朝;亨利成为法国国王,称亨利四世,改奉天主教,取得了北方贵族资产阶级的支持。
1598年4月,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标志着胡格诺战争的结束。
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4.商业革命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件大事读后感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件大事读后感一、引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当时的历史进程,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件大事读后感,既是对这些重大事件的回顾,也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和总结。
二、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件大事在这100件大事中,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每一件大事都是在当时世界格局中所引起的重大变革或冲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古代的帝国崛起和灭亡,到现代的世界大战和全球化,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
1.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诞生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体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实行的现代民主政治,对后世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也为后来的民主政体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罗马帝国的崩溃罗马帝国的崩溃不仅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也对后世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古代世界秩序的终结,也为中世纪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3.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欧洲文化的一次大变革,也为后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改变了当时的历史进程,也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转折点。
4. 《宣言》的发表《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现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也对后世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事件的发生,成为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里程碑,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也对后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事件的发生,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的一大灾难,也警示世人要警惕战争和冲突的危害。
6. 人类登月的壮举人类登月的壮举标志着人类科技的一大飞跃,也为后来的太空探索和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
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改变了当时的世界观,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
一.文艺复兴1、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进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2、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
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巨人辈出的光辉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大师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
二、但丁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他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他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三、达·芬奇达·芬奇因出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而得名。
他15岁开始接受绘画和雕塑训练,同时学习机械工艺,后来又学习解剖学,25岁时已名满天下。
他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极负盛名。
四、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出身于英格兰中部一个商人家庭,年少时酷爱戏剧,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
他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顾客看马,后做剧院的杂役、演员,后来成为剧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从真实生活出发,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考点复习知识要点1. 文艺复兴的时间范围、核心、影响。
了解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中受到西方或美国文化影响或危害的案例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入侵中国”已经成为现实。
这种文化入侵让我们民族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和审美在一些领域里面,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甚至是严重的扭曲。
比如最近网络上热议的“人教版教科书”插画审美的问题,以及此前清华美院的师生举办的“咪咪眼”走秀事件等等,都是在西方审美的“恶意”引导下造成的。
这些类似“唐氏综合征患儿”式的审美,从文化“精英”的角度来看,属于“高级审美”,大众看不懂,是大众自己的审美层次低。
但是从大众的视角看来,这些所谓的“审美”,无异于是“文化侏儒”们在刻意迎合、讨好西方文化。
一旦接受了这种卑微的“文化侏儒”的心态,那么就无异于是“民族自虐”。
审美的扭曲,还是表现在明面上的,它对人的感官刺激很直观。
然而,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人的意识形态、行为准则方面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有时人们受到了影响还不自知。
举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现在几乎已经完全被西方文化摧毁了。
中国的一些孩子,现在甚至会公开在网络平台上,诅咒自己的父母。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如今的中国,已经涌现出了大量拥有“平权意识”和“普世价值观”的中青年人。
这些人永远用“国际化”的视角,去看待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冲突。
每当中国吃了瘪,他们绝对会“帮理不帮亲”。
然而,这一票中青年人,都是因为从小被人灌输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成年后才会如此。
那么,西方文化入侵,到底是怎么接触到中国小孩子的呢?一、西方文化入侵的三个阶段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先聊一下“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明显区别。
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中华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中国人讲中庸、讲团结、讲集体意识。
我们尊重的英雄,是为集体牺牲个人利益的英雄。
比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再如“精忠报国的岳飞”。
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他们注重“私权”,喜欢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之上。
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中考历史重点知识点1、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次运动的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4、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整个新疆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任命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
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图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中国,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危害性)7、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前期)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70年代又以求富(后期)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9、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称戊戌变法,在变法中只有湖南督抚陈宝箴支持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即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这次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0、1894年,孙中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1、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1)首先发生在意大利(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3)代表人物和成就: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国——《罗密欧和朱丽叶》(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4)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1)大事: 1492年西班牙向西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1519~1522 西班牙向西穿越大西洋、太平洋。
印度洋,返回欧洲,环球一周证明了地球是圆的(2)影响: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打破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开始了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
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9)(1)原因: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阻碍。
(2)大事: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标志革命开始;1649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688年,宫廷政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光荣革命)(3)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4)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4、美国独立战争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建军:各殖民地代表举行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军队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③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了;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⑥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巴黎和约)。
文艺复兴(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开辟(意义):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美国独立战争(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法国大革命(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拿破仑战争(意义):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第一次工业革命(意义):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影响中国出现洋务运动)三角贸易/殖民掠夺(作用):英国通过在印度及其他地方的殖民侵略,掠夺了无数的财富。
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这些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共产党宣言》(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巴黎公社(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美国南北战争(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中世纪末期,随着奥斯曼对东罗马帝国的不断侵略,东罗马人民在逃难的同时,将大量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典籍和艺术珍品带到了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
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来宣传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文艺复兴使当时的人们思想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战争,文艺复兴是一场光彩夺目、百花齐放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涉及到文学、思想、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并取得了丰硕与辉煌的成就。
展示出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但他也打来了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