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良心呀!良心!你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国的声音。 是你安安当当地引导一个虽然是蒙昧无知然而是聪明和自由的 人,是你在不差不错地判断善恶,使人形同上帝!” ------卢梭
8.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
的关系。这指的是道德的( )(2009.1,7;2010.4)
“道”即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 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
“德”即“得”,指人们将道“内得于己,外 施于人”
道德即从物之道引出人之得。最早见于荀子 《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 道德之极。”
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
(一)道 德 起 源 的 几 种 学 说 : 神启论 天赋论 情感欲望论 动物本能论 科学道德起源论
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 第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33.与法律有所不同,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 ) (2011.4)
A.是非道强德制作性的为一种B社.可会以借意助识国形家态强制,力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C和.是人一们种的经内这常心种性信调、念深来节刻发方性挥式、作普用区遍别性于和灵政活治性、的调法节律D.等可以其通他过意社会识舆形论态、传的统规习范惯
C.能够直接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D.对人们行为的调节和规范具有易变性
既然经济决定道德,为什么延安时期经济落后,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高; 今天经济发展了,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下降了?
与延安时代比,今天的道德水平真的降低了吗?-------注意道德现象与道 德本质的差异
延安时代的道德是战时状态的非常态表现 (人员的绝对纯化、经济的赤贫、国难当头的现实是延安时代的特殊社 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