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秋天果子多(诗歌)
- 格式:docx
- 大小:41.09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秋天果子多(诗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秋天和果实的认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容。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诗歌朗诵技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教学内容:诗歌《秋天果子多》秋天果子多,满树红苹果,黄澄澄的梨儿挂满枝,葡萄一串串,像珍珠挤挤挨。
教学准备:1. 诗歌《秋天果子多》的图文卡片。
2. 各种秋季水果的实物或图片。
3. 音频朗诵版本的诗歌。
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展示秋季水果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秋天的特点和果实的种类,引发他们对诗歌主题的兴趣。
2. 诗歌学习:教师朗读诗歌,幼儿倾听并尝试跟读。
然后,通过图文卡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的内容。
3. 朗诵练习:分句教幼儿朗诵诗歌,强调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掌握。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朗诵表演。
4. 创造性活动:引导幼儿根据诗歌内容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如制作水果拼贴画或模型,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在实际环境中寻找和识别秋天的果实,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2. 开展“水果分享会”,让幼儿带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到幼儿园,介绍其特点和营养价值,并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幼儿在诗歌学习、朗诵表演和创造性活动中的亮点和进步,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诗歌学习和朗诵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
2. 通过创造性活动和户外观察活动,评估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3. 在“水果分享会”中,评价幼儿的社交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
4. 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合作学习能力。
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和果实丰收的场景。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大方地表演诗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诗歌课件、水果图片、果树图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对秋天的认知经验,如知道秋天是果实丰收的季节。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的果树图片,让幼儿说出果树的名称,并讨论果实丰收的季节。
2. 诗歌朗诵:教师带领幼儿朗诵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理解诗歌: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义。
4.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扮演诗歌中的角色,体验诗歌所描绘的场景。
四、活动延伸:1. 区角活动:美工区制作水果拼盘,让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秋天果实丰收的喜悦。
2.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其他关于秋天的诗歌,进行家庭阅读活动。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诗歌朗诵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观察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和对秋天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1. 诗歌解析:深入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金黄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果树”,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美。
2. 语言游戏:设计相关的语言游戏,如“水果接龙”,以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对诗歌的兴趣。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2. 互动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参与热情。
八、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水果舞蹈”,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诗歌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诗歌,让幼儿跟读、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
3.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义。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秋天果子多(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秋天果子多一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秋天的颜色二幼儿园中班语言阅读教案兔子楼三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秋天果子多一一、活动目标:1.认识一些秋天的果子,知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2.初步学会朗诵诗歌,体验诗歌的节奏美,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二、活动准备:教具:1.各种秋天的果子:核桃、龙眼、苹果、橘子、香蕉、猕猴桃、柿子、梨。
2.袋子一个、盘子一个。
3.一张纸条。
学具:3.梨子、葡萄、橘子、绿苹果、红柿子等剪好的图片和大盘子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4.胶水。
三、活动过程:1.听秋天的音乐。
2.提问:a.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b.秋天是一个怎么样的季节呢?(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3.出示装有果子的袋子a.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秋天收获的果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都有些什么果子呀?(想)b.请一位幼儿把袋子里的果子一个一个摸出来放到盘子里,并让幼儿说说你摸到什么?你摸到的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4.欣赏诗歌a.最后教师摸出一张纸条:咦!(很惊讶的说):“这里面有张纸条,让老师看看是什么。
”哦,是水果仙子送给我们的一首好听的诗,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听一听?b.教师边念儿歌,边在大盘子图片上贴水果图。
小结:其实秋天就像一只大盘子!5.幼儿学诗歌a.第一遍:放慢速度,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在念的同时贴上一个水果,直到念完、贴完为止。
b.第二遍:让幼儿一起参与。
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贴水果图,老师和幼儿一起集体念诗歌;6.幼儿制作水果盘:a.这么多水果丰收了,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一个水果盘怎么样啊?b.幼儿制作水果盘。
7.教师小结:现在果子已经装到秋天这个大盘子里了,我们把水果盘送给客人老师好吗?(好)四、活动延伸:“水果游戏”诗歌:秋天象只大盘子秋天像只大盘子盛满各种甜果子绿苹果红柿子黄澄澄的大梨子串串葡萄赛珠子像灯笼的是橘子秋天是只果盘子人人喜欢吃果子。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秋天的喜悦。
2. 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3. 学习诗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诗歌课件、水果图片、果树图片、秋天的环境图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对秋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欣赏秋天的环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秋天的特点,如树叶变色、果实成熟等。
2. 教师呈现诗歌课件,引导幼儿欣赏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帮助幼儿熟悉诗歌内容。
4.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词和句子,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义。
5.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诗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诗歌表演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秋天的主题,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秋天的特色。
3. 区域活动:教师在美工区放置水果图片和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水果手工艺品。
五、活动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教师通过家园联系册了解家长对活动的反馈,以便对后续活动进行改进。
3. 教师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幼儿对秋天主题的兴趣和创造力。
六、教学内容1. 诗歌文本学习:《秋天果子多》2. 词汇拓展:秋天、果子、丰收、多彩等3. 语言技能:朗读、背诵、口语表达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和背诵诗歌,培养幼儿的朗读技巧。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运用诗歌中的词汇进行口语表达。
八、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的问答、讨论,激发幼儿的参与和思考。
3. 表演法:鼓励幼儿通过动作、表情等表演来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秋天的特点。
一、活动目标1. 理解儿歌《秋天果子多》的内容,知道秋天是果实丰收的季节。
2. 能够参与班级讨论,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3. 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果实的颜色和形状。
4.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儿歌课件、水果图片、秋天的图片等。
2. 水果:苹果、梨、香蕉、葡萄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儿歌《秋天果子多》,引导幼儿听儿歌,感受秋天的气息。
2. 讨论: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颜色和形状,鼓励幼儿用词语描述。
3. 学习儿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秋天果子多》,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4. 小组活动: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水果,用词语描述水果的颜色和形状。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秋天的果实,拍下照片,回园与同伴分享。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秋天果实丰收”的主题墙,展示幼儿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6. 活动内容:学习儿歌《秋天果子多》的第二段。
7. 活动目标:幼儿能够学会儿歌的第二段,并能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8. 活动准备:教具:儿歌课件、水果图片、秋天的图片等。
9. 活动过程:1. 复习:教师播放儿歌《秋天果子多》,引导幼儿听儿歌,感受秋天的气息。
2. 讨论: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颜色和形状,鼓励幼儿用词语描述。
3. 学习儿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秋天果子多》的第二段,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4. 小组活动: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水果,用词语描述水果的颜色和形状。
七、教学内容10. 活动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儿歌中的情景。
11. 活动目标:幼儿能够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儿歌中的情景。
12. 活动准备:教具:儿歌课件、水果图片、秋天的图片等。
13. 活动过程:1. 复习:教师播放儿歌《秋天果子多》,引导幼儿听儿歌,感受秋天的气息。
中班语言活动秋天果子多诗歌教案一、活动目标1.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所表达的秋天的美好情感。
2. 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惜。
二、活动准备1. 水果图片或实物2. 秋天的背景图片3. 诗歌卡片4. 录音机和诗歌录音带三、活动过程1. 引入:让幼儿观察水果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字,并谈论水果的特点。
2. 展示秋天的背景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秋天的景象。
3. 教师朗诵诗歌,让幼儿仔细聆听,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果子都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5. 朗读诗歌:让幼儿跟着录音带一起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四、活动延伸1. 创意活动:让幼儿用水果拼图的方式,创作出秋天的画面。
2.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秋天的果实,拍摄照片或制作手工作品,共同感受秋天的美好。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在创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秋天果实的认识和珍惜程度。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活动中有足够的参与机会,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注意调整诗歌的速度和音量,使幼儿能够清晰地听到并跟读。
3. 在活动中,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4. 在创意活动中,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作,鼓励他们发挥个性化的表现。
七、教学内容1. 诗歌《秋天果子多》:学习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水果的特点和分类:了解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和味道等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 秋天的特征:认识秋天的天气、景色和季节变化,引导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八、教学资源1. 诗歌卡片:准备诗歌的卡片,上面印有诗歌内容和插图,方便幼儿阅读和记忆。
中班语言活动《秋天果子多》教案一、活动目标:1. 理解儿歌内容,能够按照儿歌的节奏和韵律进行朗诵。
2. 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果实。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秋天果子多》文本,图片卡片(苹果、梨、柿子、葡萄等秋果图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白板或墙面。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如《秋天的手指谣》,活跃气氛。
2. 引入主题(5分钟):教师展示秋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字,简单描述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3. 学习儿歌(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秋天果子多》,教唱儿歌,让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4.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水果图片,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果的特点,并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歌。
5.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创作的小诗歌,大家一起欣赏并给予鼓励。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
2. 评价幼儿对儿歌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熟练朗诵。
3. 收集幼儿创作的小诗歌,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秋天的果实,并尝试拍摄照片或绘画,回来与同学们分享。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秋天果实角”,展示幼儿的作品和收集到的秋果图片。
3. 主题延伸:开展“秋天美食节”活动,让幼儿尝试不同的秋果美食,培养幼儿的味觉体验。
六、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儿歌《秋天果子多》文本,图片卡片(苹果、梨、柿子、葡萄等秋果图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白板或墙面,画架或桌椅。
七、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如《秋天的手指谣》,活跃气氛。
2. 主题探讨(10分钟):教师展示秋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字,简单描述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欣赏秋天的美,感受诗歌的魅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热爱生活。
二、活动准备1. 诗歌《秋天果子多》课件或纸质版。
2. 秋天的果实图片(如苹果、梨、葡萄等)。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秋天的变化,如树叶黄了、天气凉了等。
2. 欣赏诗歌:请幼儿倾听诗歌《秋天果子多》,引导幼儿关注诗歌中的水果名称和特点。
3. 观察果实:展示秋天的果实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了解水果的特点。
4. 诗歌接龙:请幼儿尝试接龙诗歌中的水果名称,如“苹果”接“梨”等。
5. 绘画活动: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秋天果实,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秋天的果实,了解果实的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秋天果实展”,展示幼儿绘画作品。
3. 区域活动:在阅读区放置诗歌卡片,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和朗诵。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秋天果实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关注秋天果实、朗诵诗歌等。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保持他们的积极参与。
2. 引导幼儿正确表达水果的名称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在绘画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 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他们在活动中不受伤害。
七、活动步骤详细解析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如树叶变化、天气变化等,引导幼儿关注秋天。
2. 欣赏诗歌:播放诗歌《秋天果子多》,让幼儿倾听并关注诗歌中描述的水果名称和特点。
3. 观察果实:展示秋天果实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名称,引导幼儿了解水果特点。
4. 诗歌接龙:邀请幼儿尝试接龙诗歌中的水果名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景象;
2.體驗邊手工粘貼邊念兒歌的樂趣;
3.樂意用普通話大膽、清楚地朗誦兒歌。
活動重點:
用普通話大膽、清楚的朗誦兒歌。
活動難點:
注意個別孩子在邊手工粘貼邊念兒歌的困難。
活動準備:
1.盤子一個
2.各種水果
3.梨子、葡萄、橘子、綠蘋果、紅柿子等剪好的圖片大盤子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4.膠水,紙巾
5.秋天的音樂
活動過程:
1.聽秋天的音樂入活動室
2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
教師說: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我今天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水果,小朋友們看一看有什麼水果?
3.教師總結:其實秋天就像是一只大盤子
我呢?現在就把小朋友們剛才說的各種水果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叫《秋天果子多》
4.幼兒學說詩歌
5.把手中的水果圖片按照詩歌內容,變說詩歌,邊貼到大盤子圖片上(這個步驟由幼兒來完成)
這個過程注意孩子做手工粘貼時不要把衣服弄髒,旁邊放有紙巾的目的是讓孩子沾去多餘的膠水。
6.教師說:果子現在已經裝到秋天這個大盤子裏了"我們現在就把盤子送給客人老師吧,小朋友們送的時候要記得說詩歌
附:
秋天果子多(詩歌)秋天像只大盤子盛滿各種甜果子綠蘋果紅柿子黃澄澄的大梨子串串葡萄賽珠子像燈籠的是橘子秋天是只果盤子人人喜歡吃果子。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秋天果子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多彩的季节》,详细内容为《秋天果子多》一文。
通过描述各种秋季果实的特点和趣味,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美好,感受自然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文章中涉及的词汇,如“苹果、梨、葡萄”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季节变化,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认读并理解文章中涉及的词汇,以及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季节变化,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图片、录音机、磁带。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自己在秋天看到的景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秋天果子多》录音,引导学生跟随录音阅读文章,讲解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子。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提到的果实,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及原因。
6. 创意活动(10分钟)学生利用彩笔、画纸、剪刀等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果实手工作品。
7.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秋天果子多》2. 内容:文章中涉及的果实词汇、重要句子、教学目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秋天果实”为主题,写一段话。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秋天的苹果,因为它红红的、圆圆的,吃起来又甜又脆,非常美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与呈现方式;2.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直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秋天果子多诗歌(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秋天果子多诗歌一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秋的画报二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美天鹅变丑小鸭三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秋天果子多诗歌一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景象;2.体验边手工粘贴边念儿歌的乐趣;3.乐意用普通话大胆、清楚地朗诵儿歌。
活动重点:用普通话大胆、清楚的朗诵儿歌。
活动难点:注意个别孩子在边手工粘贴边念儿歌的困难。
活动准备:1.盘子一个2.各种水果3.梨子、葡萄、橘子、绿苹果、红柿子等剪好的图片大盘子图片幼儿人手一份4.胶水,纸巾5.秋天的音乐活动过程:1.听秋天的音乐入活动室2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教师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今天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水果,小朋友们看一看有什么水果?3.教师总结:其实秋天就像是一只大盘子我呢?现在就把小朋友们刚才说的各种水果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秋天果子多》4.幼儿学说诗歌5.把手中的水果图片按照诗歌内容,变说诗歌,边贴到大盘子图片上(这个步骤由幼儿来完成)这个过程注意孩子做手工粘贴时不要把衣服弄脏,旁边放有纸巾的目的是让孩子沾去多余的胶水。
6.教师说:果子现在已经装到秋天这个大盘子里了"我们现在就把盘子送给客人老师吧,小朋友们送的时候要记得说诗歌附:秋天果子多(诗歌)秋天像只大盘子盛满各种甜果子绿苹果红柿子黄澄澄的大梨子串串葡萄赛珠子像灯笼的是橘子秋天是只果盘子人人喜欢吃果子。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秋的画报二一、目标1、感知秋天的色彩和秋收的景象,学习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诗歌中的水果,进行简单的仿编。
二、准备:幼儿用书,投影仪。
三、过程:1、教师提问,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样的?秋天有哪些水果?这些水果又是什么颜色的?2、学习诗歌(1) 师:老师把小朋友讲的这些水果,编成了一首美丽的诗歌,在这美丽的画报里呢!(2)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投影仪上的图片,朗诵诗歌,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欣赏感知诗歌的内容。
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中描述的秋天的景象和水果。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诗歌描绘秋天的果实。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收获的喜悦,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秋天的水果图片、诗歌课件、录音机、诗歌挂图等。
2.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有过观察水果的经验,对秋天有一定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引导幼儿说出秋天的特点,如天气凉爽、果实丰收等。
2. 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如苹果、梨、葡萄等。
3. 教师朗诵诗歌,让幼儿边听边思考诗歌中描述的景象,引导幼儿说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4. 教师讲解诗歌的意义,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绘的秋天的美丽和果实的丰富。
5. 幼儿分组进行诗歌朗诵,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更多关于秋天的水果和景象,拍摄照片或绘画作品,在下一次活动中分享。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秋天的水果展台,让幼儿观察和欣赏。
3. 区域活动:教师在美工区放置水果拼盘材料,让幼儿制作水果拼盘,感受秋天的丰收。
五、活动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诗歌《秋天果子多》:学习并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和果实的丰富。
2. 水果分类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将水果按照种类进行分类。
七、教学方法:1. 诗歌教学:采用朗诵、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和掌握诗歌内容。
2. 游戏教学:采用互动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诗歌朗诵:评价幼儿对诗歌的掌握程度,如发音、节奏、情感表达等。
2. 水果分类游戏:评价幼儿的游戏表现,如合作意识、分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秋天果实的丰富多样。
2. 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幼儿的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秋天果实多诗歌课件、图片、水果等。
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秋天的氛围,挂上树叶、果实等图片。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的环境布置,引导幼儿说出秋天的特征,如树叶黄了、果子熟了等。
2. 学习诗歌:教师播放秋天果实多诗歌课件,引导幼儿跟读诗歌,解释诗歌中的意思。
3. 体验果实:教师出示各种水果,让幼儿观察、触摸、品尝,感受果实的丰富多样。
4. 创意表达:教师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词语进行创意表达,如“苹果红,橘子黄,葡萄紫,柿子熟透啦!”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其他秋天的果实,了解果实的生长过程。
2. 区域活动:教师将水果切成小块,放入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取食,体验果实的美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诗歌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如是否能跟读、理解诗歌意思等。
2. 评价幼儿在果实体验环节的表现,如是否能说出果实的特征、愿意尝试不同水果等。
3. 关注幼儿在创意表达环节的想象力,如是否能用诗歌中的词语进行创意表达等。
六、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秋天果实多诗歌课件、图片、水果等。
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秋天的氛围,挂上树叶、果实等图片。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的环境布置,引导幼儿说出秋天的特征,如树叶黄了、果子熟了等。
2. 学习诗歌:教师播放秋天果实多诗歌课件,引导幼儿跟读诗歌,解释诗歌中的意思。
3. 体验果实:教师出示各种水果,让幼儿观察、触摸、品尝,感受果实的丰富多样。
4. 创意表达:教师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词语进行创意表达,如“苹果红,橘子黄,葡萄紫,柿子熟透啦!”八、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其他秋天的果实,了解果实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中班语言上学期教案《秋天果子多》含反思教案:《秋天果子多》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丰收。
2.能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3.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感悟。
4.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和描述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秋天的丰收及特点。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三、教学准备:1.课文《秋天果子多》幻灯片及挂图。
2.水果模型及塑料果实。
四、教学过程:1.热身:教师引导孩子们一起唱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如《小白兔乖乖》。
2.导入:教师出示幻灯片或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水果和场景,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好奇心和兴趣。
3.呈现:教师朗读课文《秋天果子多》,同时出示课文中的幻灯片或挂图让学生观看,引导学生重复朗读并模仿发音。
4.讲解:教师通过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桃、枣、橘子等,并教授相关的汉字和拼音,巩固学生的识字能力。
5.交流: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秋天有哪些水果?(2)你喜欢吃哪种水果?为什么?6.展示:教师出示水果模型和塑料果实,让学生们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猜测其名称,并引导学生逐一观察果实的形状、颜色和质地,并要求学生描述出来。
7.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秋天是哪个季节?(2)秋天的特点有哪些?(3)我们学到了哪些水果的名称?8.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班级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秋天的景色和特点,并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感悟。
9.反思: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通过观察水果和课文中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丰收和美好。
学生们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能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但是有些学生在描述水果的过程中仍存在词汇量不足和表达不清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下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们到自然环境中观察、绘画、写作,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好。
中班语言秋天果子多(诗歌)教案及反思教案:1. 目标:通过诗歌,帮助幼儿了解秋天果子多的特点,培养他们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2. 教学内容:- 学习儿歌《秋天果子多》- 了解秋天果子的种类和特点- 制作秋天果子的手工3. 教学过程:- 引入: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导幼儿发现秋天果子多的现象。
- 学习诗歌:老师朗诵《秋天果子多》儿歌,让幼儿跟读和模仿。
- 讨论:与幼儿讨论秋天果子的种类,如苹果、梨、柿子等,并询问幼儿对这些果子的认识和感受。
- 制作手工:让幼儿用纸板和彩纸制作秋天果子的手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幼儿对秋天果子多的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在诗歌的启发下,培养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手工制作让幼儿们在动手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细致和耐心。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引导幼儿们对果子多的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思考,加强课程的延伸性。
同时,教师在引入环节和讨论环节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幼儿发表看法和观点,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延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实地探索的活动,带领幼儿们到周围的果园或者公园观察不同种类的果实,让幼儿们亲身体验并加深对水果的了解。
这样做有助于将诗歌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和大脑发展。
此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幼儿们在课后与家长一起到超市或者农贸市场购买不同水果,通过观察、品尝、绘画等方式,使幼儿们深入了解水果的外观、口感、味道等特点,加深他们对水果的认识。
另外,老师也应该在评估课程效果的过程中留意幼儿对于诗歌理解和诗意表达方面的表现,了解幼儿们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从而更好地设计后续的教学内容。
总的来说,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课程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成长需求,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幼儿们一起诵读一首关于秋天果子多的儿歌,协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义,并尝试制作手工以加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中班语言活动秋天果子多(诗歌)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背景地区年级班级人数主题某市某区中班24人秋天果子多调查2. 教学目标•了解秋季的果子种类和特点。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幼儿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学习配合歌曲表演动作。
3. 教学准备•秋天果子图片、实物、视频等素材,以供幼儿观察分析。
•《秋天的果子》的诗句及资料,以供幼儿学习。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歌曲播放等。
•班级教室,用于活动开展。
4. 教学活动4.1 活动一:观察和分析1.展示秋天果子的图片、实物和视频素材,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
2.帮助幼儿了解不同果子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口感等,以及它们的生长环境和采摘时间。
3.强调观察、分析和沟通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进行互动交流。
4.2 活动二:学习诗歌1.介绍《秋天的果子》的诗句和内容。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大声朗诵诗句。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感受,让他们思考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是否和诗歌表达的相符合。
4.3 活动三:配合歌曲表演动作1.在歌曲播放时,引导幼儿依照歌曲节奏和动作,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演。
2.鼓励幼儿创意表演,例如模拟采摘果实等。
5.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针对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进行了训练和培养。
通过观察秋季果子,幼儿对自然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在表达和合作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课前准备,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鼓励和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