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企业整体上市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16 KB
- 文档页数:1
美国政府对军工上市企业的监管与控制研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童雄辉刘洋惠兴晨一、美国军工企业发展历程从美国军工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大致经历了国有军工厂、国有军工厂与私营作坊(企业)并存、军工上市公众公司等发展阶段。
在此过程中,国有军工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私营军工企业(公众上市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直至最终几乎全部取代国有军工厂,成为美国庞大军工工业体系的主要支撑。
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开始筹建属于自己的国有军工厂,并不断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国有军工厂无法完全满足战争需求,私营企业开始介入部分军工产品生产。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对军工产品的井喷式需求,私营军工企业得以快速发展。
二战结束后,私营军工企业通过上市、并购等手段持续发展;,国有军工厂逐渐被私营军工企业所取代。
发展至今:美国军工企业几乎全部为私营军工企业,而美国政府只保留了隶属于军方从事军工科研的研究、试验机构和基地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下属有关科研试验机构(中心)_航天发射中心等,原有从事军工产品生产的国有军工厂或生产线几乎全部被关闭。
目前美国庞大的军事工业主要是依靠以波音、洛马、诺格、雷神和通用动力等特大军工集团为代表的军工上市企业来支撑。
因此,从其所有制形式看,美国现有军工企业主要以公众上市公司和私营公司为主,其股份结构不直接存在国家股份,也不存在类似西欧国家军工上市企业的特殊股份——“金股”,但是,美国政府并未放弃对军工上市企业的严格监管。
二、对军工上市企业的监管美国政府对军工企业,无论是否上市,都无权直接干涉其日常经营活动,但在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利益时,却建立了一套非常严格的体系对军工企业进行控制和监管,其监管与控制的手段主要体现为法律法规、涉密信息披露、技术转让、产品出口、国际合作以及并购重组等方面。
1.通过主权基金间接控股从表面上看,美国目前主要的军工企业几乎都是由私营企业发展而来的公众上市公司,美国政府不直接持有上市军工企业的任何股份。
我国军工企业上市面临的公司治理问题及对策摘要:新中国的军事工业总体经历了计划经济、军转民、军工资产证券化和整体上市三个大时期。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现在军工企业治理中存在着”一股独大”、未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管理模式老化,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亟需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在优化股权结构、引进机构投资者、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和健全经理层激励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军工企业上市公司治理一.我国军工企业发展概述1.军工企业的概念所谓”军工”,就是”军事工业”的简称,这一概念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
现阶段,关于”军工企业”的概念尚无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对我国军工企业的定义应当采用抽象概括式和具体列举式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表述,即:军工企业是指主要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从事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经营活动,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现阶段就是指我国的十大军工集团公司,即: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2.我国军工企业的发展及上市历程新中国的军事工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总体上而言,我国军工企业从建国之初到现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军转民、军工资产证券化和整体上市三个大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军事工业由当时的几个工业部来负责,带有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但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体制问题,在辉煌过后出现了困境。
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军工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军民结合方针,通过大力实施军转民的战略转变,初步形成了主导民品、支柱民品、优势民品、一般民品和第三产业并举的格局。
进入本世纪以后,随着十大军工企业集团的成立,我国的军工企业进入到了军工资产证券法、产业结构调整的高速发展时期。
全面分析十大军工集团整合趋势(附最新军工上市公司)每过一段时间里,军工整合投资重组等等都是最大的投资亮点。
中航重机原隶属中航工业一集团贵州金江公司,主营民用液压件。
2007年通过增发,收购了中航世新燃气轮机公司、安大航空锻造公司、永红航空机械公司以及金江公司。
2008年,定向增发收购中航工业燃机动力公司、江苏金河铸造公司以及无锡马山永红换热器公司。
2009年,收购金州包头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进入了风力发电领域。
10月29日中航重机公告,拟以15.35元/股价格,增发1.16亿股,中航工业携17.9亿资产注入,中航重机(600765)进军风电制造业。
二级市场上,该股一字封停。
一:整合的趋势1999年,为了引入内部竞争机制,由原来核工业部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等转变而来的五大军工集团一分为二,形成了军工十大集团。
这十大军工集团分别为: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第二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经过十年的发展,军工企业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军工资产高度分散,一些军工企业盈利能力较差。
从国外经验看,军工资产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整合是必然规律。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军工企业由50多家经过并购整合形成五大军工集团,并促成了今天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国防工业巨头的诞生。
因此军工行业资产整合是大势所趋,因此具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军工股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根据2008年1月7日发布的《国防科技工业2007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40家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中央企业中,军工集团占7家,包括:中船集团、中船重工、航天科技、兵器装备、中核集团、兵器工业、中国一航。
目前已经有近60多家具有军工背景的公司实现了上市,总市值超过3500亿元,流通市值超过2500亿元。
但除此之外,军工集团内仍有大量优质资产没有上市。
研究与探讨DISCOVERY前言2016年,国家下发《涉军企事业单位改制重组上市及上市后资本运作军工事项审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提出军工单位要实施证券化改革,要求除少数企业外,都要通过资产重组、上市、互相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推进股份制改造。
对于军工企业类资产可以直接进行资产证券化改革,对于军工研究所资产要先进行转企改制,再进行资产证券化改革。
资产证券化是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运作水平、提升实力、促进企业向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军工单位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在改革的大势下,军工事业单位需要依据国家政策,抓住改革的历史性机遇,探索军工事业单位未来发展路径。
一、军工企业的资产证券化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加快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步伐,提高国有资本的证券化率,把国有资产证券化作为新时期国企改革的主方向、主战场。
2007年,国防科工委制定出台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和《中介机构参与军工企事业单位改制上市管理暂行规定》,根据办法,政府鼓励境内资本(指内资资本)以及有条件地允许外资参与军工企业改制。
同时办法规定,军工企业整体或部分改制上市,及以其他方式进入上市公司的,须编制军工企业上市框架方案。
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军工企业的实际特点,目前军工资产的证券化主要是融资证券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市场融资。
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作为实现军民融合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手段,是打破行业壁垒、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优质资本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实现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军工单位改制上市情况我国军工行业涉及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以及军工电子等企业集团,总资产规模近1.5万亿,年营业收入近万亿,产品基本涵盖了所有的武器装备。
目前,国有军工集团已有近90家企业上市,主要以汽车、船舶、通信、电子元器件等军民两用产品为主,核心资产占比不高。
军工公司的研究报告一、引言军工公司是指专门从事军工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军工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军工公司的产业背景、市场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产业背景军工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防和安全产业,直接关系国家的战略安全和国家实力。
军工公司以军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为主,同时也兼顾民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军工产业对于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市场现状军工公司在国内外市场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国内市场,随着国家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需求增加,军工公司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国际市场,军事装备的出口也是军工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军工公司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于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军工企业。
四、竞争优势军工公司在市场发展中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首先,军工公司拥有先进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能够满足国内外军事装备的需求。
其次,军工公司具备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条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另外,军工公司还有着丰富的军事资源和经验,对产品的设计和性能有深入了解。
五、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军事现代化的推进,军工公司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首先,军工公司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军工公司需要不断优化生产组织和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另外,军工公司还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外国军工企业的合作和交流。
六、结论军工公司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和军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军工公司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军工公司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
以上为军工公司的研究报告,总字数:250字。
第17卷第6期科技和产业Vol. 17,No. 6 2017 年 6 月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Jun. ,2017军民融合背景下我国上市军工企业结构评价研究宋连莲\谭清美1>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1106;2.江苏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心,南京211106)摘要:采用“DEA方法”评价我国上市军工企业结构优化度,通过我国各军工产业结构优化效率之间的对比,探究我国军工产业结构现有的问题,进而提出新时期、新常态下,我国军工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最后,就军民融合背景下我国军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提出实践性指导。
关键词:军民融合;军工产业;结构评价;DEA方法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1807(2017)06— 0120 — 07如今,我国已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 略,着力于促进科技“军转民”和“民参军”的进一步深 化。
我国军工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 富技术、资源、人才等要素。
我国民营企业随着改革 开放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机制灵活、创新性强。
如果军民双方能够深度融合,则可以达到互利共赢的效 果。
我国军民融合战略在制造业的发展虽然起步,但 收效甚微,暴露出许多问题。
例如:在“军转民”方面,军事技术民用化转型资金不足,军工企业拓展民用市 场能力欠缺,军队生产模式不适应企业化管理等;在 “民参军”方面,我国大部分民营制造业工艺技术含量 偏低,产业链条底端且高附加值产品少,要素供给结 构失衡,发展环境规制较多,“政策机会主义”现象较 普遍等。
基于以上背景和问题,本文评价了我国10 大军工集团下属的73家上市军工企业结构优化度,并比较了各军工产业间结构优化效率,旨在解决军民 融合背景下,我国军工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与矛 盾。
1文献综述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已有范 例。
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即是美国“军民融合”模式。
我国上市军工企业信息披露问题研究随着我国军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军工企业的上市日益增多。
但是,在上市过程中,部分军工企业的信息披露出现了一些问题,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我国上市军工企业信息披露问题,并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信息披露不够透明透明度是信息披露的核心要素。
对于军工企业而言,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以及军事机密的保密要求,信息披露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是,有些军工企业在信息披露上过于隐晦,不够透明,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核心业务不够清晰军工企业的核心业务往往与国家安全有关,其业务范围较大,涉及机密的程度也比较高。
因此,有些军工企业在上市前并没有清晰明确自己的核心业务,这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风险。
(三)行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由于行业内部信息共享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一些军工企业在上市前,拥有着比其他企业更多的信息,这就会导致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
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投资者的判断产生错误,从而带来风险。
(四)票据营收占比过大在一些军工企业中,票据营收的占比较大,这也给了投资者一定的风险。
由于票据营收通常与企业的真实业务无关,因此它不仅会掩盖企业的真实盈利情况,而且还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
对于军工企业而言,所涉及到的信息较为敏感,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在其披露信息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涉及到的保密问题。
这种机制可以包括,加强信息审核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平台等多种措施。
要让投资者充分了解企业的核心业务,需要企业在上市前明确自己的核心业务范围,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风险提示,让投资者了解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
加强行业内部信息共享可有效改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那么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呢?可以建立专业的共享平台,每个企业在此平台上披露信息,这样就可以达到共享信息的效果,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总之,我国上市军工企业信息披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者的参与度。
浅析上市军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军工企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军工的投入,军工企业自我生存能力普遍增强,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国防科技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然而,军工企业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军工资产高度分散,一些军工企业盈利能力较差,传统的军工体系远不能够适应未来战争网络分布式体系对抗的要求,军事工业也必须完成装备制造向系统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
从国外经验看,军工资产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整合是必然规律,上世纪90年代,美国军工企业由50多家经过并购整合形成五大军工集团,并促成了今天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国防工业巨头的诞生。
因此,军工行业资产整合、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
一、军工企业上市的发展概况1、国家的政策导向近年来,军工资产进入上市公司的进程明显加快。
2006年以来,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在不同程度上为国防事业投资体制改革和国防资产证券化带来了新的思路。
2007年11月,国资委出台的《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规定:除国有独资军工企业外,绝大多数具备条件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军工企业都可以上市融资,军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借助收购、重组等手段发展壮大。
该办法开辟了军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途径,对军工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1年初,中央军委下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这意味着未来三到五年内,国防工业中除战略装备外,资产质量最好、盈利能力最强的研究所等所有军工业务资产都将进行市场化改革,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军工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军工企业改革、重组进程的提速,相关投资机会将日益明晰。
2、上市军工企业的基本情况2006年46家军工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1077亿元,而2001年营业总收入是428亿元,增长152%。
中国上市军工企业资产重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国上市军工企业资产重组研究研究背景:中国军工企业是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支撑力量。
2015年,中国的军工产业产值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军工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资产重组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被越来越多的军工企业用于实现资源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营效率等目标。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上市军工企业资产重组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分析当前中国军工企业面对的形势和挑战;2.研究中国上市军工企业历年来的资产重组情况;3.分析中国上市军工企业资产重组的影响因素;4.探讨中国上市军工企业资产重组的优缺点;5.提出针对中国上市军工企业资产重组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等。
1.文献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分析和综合;2.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上市军工企业,对其历年来的资产重组情况进行案例分析;3.数据统计: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总结中国上市军工企业资产重组的情况。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中国军工企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2.中国上市军工企业历年来的资产重组情况;3.影响中国上市军工企业资产重组的因素分析;4.中国上市军工企业资产重组的优缺点分析;5.针对中国上市军工企业资产重组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为中国上市军工企业资产重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2.可以对中国军工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3.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关资产重组政策和战略的建议和决策参考。
国有控股军工上市企业市值管理策略研究作者:杨怀斌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第32期摘 ; 要:军工上市企业必须树立价值管理理念,强化市值管理意识,采取科学高效、灵活审慎的市值管理策略,持续提升上市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价值运营效率与价值实现效益,通过产融互动推动上市军工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结合军工上市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军工上市企业市值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目标、管理模型,重点对市值管理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军工 ;上市企业 ;市值管理 ;策略中图分类号:F832.5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1(b)-0094-03Abstract: A listed military enterprise must establish a value management concept, strengthen value management awareness, take an efficient and flexible market management strategy in a scientist and prudent way. It must promote its value-making ability, valu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value realization benefit. Thus, the listed military will achieve a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through mutual interaction of production integration. This paper, with reference to real situations of the listedmilitary enterprises, puts forward basic principles, management targets, management model of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for the listed military enterprises and elaborates the strategy of the market value management.Key Words: Military industry; Listed Enterprise;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Strategy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有军工企业通过上市进入资本市场。
我国上市军工企业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的军工企业一直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军事实力的逐步强大,军工企业的市场需求和重要性也日益增加。
作为国家的重要行业之一,我国上市军工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由于军工企业所涉及的业务具有高度机密性和敏感性,信息披露难度较大。
许多企业担心过多的信息披露可能泄露公司机密,导致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我国上市军工企业的信息披露标准和要求相对较为模糊,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定。
这导致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引起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疑虑。
一些上市军工企业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不真实、不完整等问题,导致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诚信度产生怀疑。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声誉,也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
对我国上市军工企业的信息披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对提高企业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军工企业信息披露问题,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挑战,探讨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并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实例。
通过对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旨在为加强我国上市军工企业信息披露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信息透明度和规范发展。
应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详细分析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决策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信息披露问题,探讨未来研究方向,总结结论,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2000字达成】2. 正文2.1 我国上市军工企业信息披露现状分析我国上市军工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其信息披露在金融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信息披露是企业向社会公众披露自身经营、财务、风险等相关信息的一种行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
在现实情况下,我国上市军工企业的信息披露存在一些问题。
军工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军工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板块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本文从整体上分析了国防费用增加、资产注入、民品业务需求旺盛、军工企业高科技转民用等因素对军工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投资军工上市公司的建议。
关键词:军工上市公司投资价值风险当前推动军工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上升的因素(一)国防费用的增加1998以后我国国防费的绝对额处于明显上升阶段,国防费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
但和发达国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国防费用从绝对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角度看在世界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2004 年世界人均军费为162 美元,我国居民人均军费仅为20美元;世界每平方公里陆地所占军费为6946 美元,而我国为2747 美元。
从绝对指标来看。
2005 年,中国军费是302 亿美元,美国是4017 亿美元,英国是488 亿美元,日本是453 亿美元,法国是365 亿美元;中国军费占GDP 的比重是1.36%,而美国则是3.6%,英国是2.59%,法国是1.98%;中国军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是7.43%,美国是17.8%,法国是11.4%,德国是9.25%。
2006年中国国防白皮书指出面对目前国际复杂的局面,政府需要提高国家的国防实力。
为了增强国防实力,我国国防费用逐步提高,国防工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国防支出的项目包括: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装备费。
2006年中国国防白皮书指出逐年增加的国防支出中一个重要用途是“加大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就是装备费的增加。
装备费的增加就意味着军工企业订单的增加。
随着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军品生产任务纳入到上市公司的营业范围内。
上市军工企业能够分享到国防支出增加带来的好处,为企业中长期业务和利润稳步增长带来了有力的保障。
这将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价值。
(二)资本注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军工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军工企业整体上市研究
我国的军工企业是在国家的支持和指导之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我国的军工企业在建国初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我国的军工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发展趋于停滞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国防军事工业的改革的持续进行,军工企业的全方位改革也拉开了大幕。
军工企业具有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资金密集型意味着高融资难度,技术密集型意味着高竞争风险。
我国的军工企业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制度原因,在规模、效益、技术和经营模式等方面,与国外知名军工企业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国际大型军工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资本市场是推动军工企业发展的最大助力。
目前,我国的军工企业正处于资本证券化改革的时代,从国家的现行政策来看,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国家国防发展的需要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的不断利好,军工企业的整体上市必将成为军工行业的一大趋势。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综合当前的商业实践案例,在理论上针对整体上市的概念进行系统化分析,分析整体上市对我国国防军事工业和相关企业的影响,为我国的军工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意见,就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本文在系统梳理整体上市相关理论及我国军工企业整体上市政策背景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中国重工为案例分析对象,结合其他商业案例,通过分析其资本运作实践、交易数据和经营情况,总结出了军工企业进行整体上市的四种模式,并将各种上市模式的适用情况分别进行讨论。
本文认为,整体上市实质上是公司边界的调整,是军工企业证券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军工行业的资源整合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应该在体制机制、制度规则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为军工企业整体上市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