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室操作技术质量质控指标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心电图质量质控实施方案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对心脏功能的评估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心电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为了保障心电图检查的质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的心电图质量质控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建立完善的质控标准是保障心电图质量的基础。
质控标准应包括设备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人员素质、数据记录和保存等方面的要求。
设备的技术规范包括设备的校准情况、故障排除记录、定期维护和保养等内容;操作流程应明确规定心电图检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人员素质方面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心电图的质量;数据记录和保存要求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心电图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其次,加强心电图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保障心电图质量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心电图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同时,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和保管责任,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另外,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也是保障心电图质量的关键。
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其心电图检查的技能和操作水平,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其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最后,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是保障心电图质量的重要手段。
建立心电图质量监控台账,对每一份心电图检查进行记录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心电图检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定期对心电图检查的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心电图检查的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建立和实施科学的心电图质量质控实施方案,对保障心电图检查的质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完善的操作流程和科学的评估机制,才能够确保心电图检查的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心电图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和指标医院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静乐县人民医院医务科2016-01-18修订医院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病床使用率?85-90,,病床周转次数?48次/年(每月一个床位周转4次,12个月共周转48次)3、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4、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手术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治愈好转率?90,6、麻醉死亡率?0.02,,麻醉意外发生率?0.5,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住院产妇死亡率?0.02,8、2周内再入院发生率、 1月内再入院发生率、非预期再手术发生率较前降低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100,,履行对患者各种1知情同意的告知率100,10、术前病例讨论,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率100,11、危急值报告率100,,手术部位的标识识别合格率100,12、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天13、手术安全核查率100,,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4、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率100,,对口支援任务完成率100,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全年无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16、急救药品齐全,急救器械完好率100,,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17、出诊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比例?60,18、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60,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1、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手术安全核对率100,4、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05、住院期间患者压疮发生率026、住院期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07、护理文书合格率?95,三、医技质量管理指标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1、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2、检查报告误诊率?3,3、报告及时性?95,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5、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6、B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7、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8、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9、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50小时/周放射科:1、X光摄片甲片率?90,2、废片率?0.5,3、X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5,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60,35、CT检查阳性率?60,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放射科服务满意度?90,检验科:1、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80)2、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3、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95,4、尿沉渣异常复检率达100,5、报告单审核率达100,6、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7、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 病理科: 1、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药剂科:1、处方复核率?95,2、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3、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4、无假冒伪劣、过期药品5、药品供应满足率?95,6、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30,7、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5,8、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0,9、每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1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4四、药事质量管理指标1、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2,2、抗菌药物品种?35种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40DDD以下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小时8、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9、门诊患者注射剂药物处方比例?20,五、院感质量管理指标1、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2、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3、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16 ‰篇二:心电图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心电图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脑电图医疗质量评价参考此标准) 填报日期: 年月日2总分: 科室负责人:35篇三:心电图室工作计划2010年心电图室工作计划为更好地完成今年工作任务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崇旨。
心电图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和指标医院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静乐县人民医院医务科2016-01-18修订医院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病床使用率?85-90,,病床周转次数?48次/年(每月一个床位周转4次,12个月共周转48次)3、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4、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手术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治愈好转率?90,6、麻醉死亡率?0.02,,麻醉意外发生率?0.5,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住院产妇死亡率?0.02,8、2周内再入院发生率、 1月内再入院发生率、非预期再手术发生率较前降低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100,,履行对患者各种1知情同意的告知率100,10、术前病例讨论,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率100,11、危急值报告率100,,手术部位的标识识别合格率100,12、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天13、手术安全核查率100,,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4、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率100,,对口支援任务完成率100,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全年无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16、急救药品齐全,急救器械完好率100,,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17、出诊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比例?60,18、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60,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1、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手术安全核对率100,4、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05、住院期间患者压疮发生率026、住院期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07、护理文书合格率?95,三、医技质量管理指标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1、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2、检查报告误诊率?3,3、报告及时性?95,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5、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6、B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7、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8、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9、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50小时/周放射科:1、X光摄片甲片率?90,2、废片率?0.5,3、X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5,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60,35、CT检查阳性率?60,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放射科服务满意度?90,检验科:1、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80)2、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3、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95,4、尿沉渣异常复检率达100,5、报告单审核率达100,6、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7、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 病理科: 1、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药剂科:1、处方复核率?95,2、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3、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4、无假冒伪劣、过期药品5、药品供应满足率?95,6、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30,7、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5,8、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0,9、每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1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4四、药事质量管理指标1、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2,2、抗菌药物品种?35种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40DDD以下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小时8、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9、门诊患者注射剂药物处方比例?20,五、院感质量管理指标1、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2、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3、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16 ‰篇二:心电图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心电图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脑电图医疗质量评价参考此标准) 填报日期: 年月日2总分: 科室负责人:35篇三:心电图室工作计划2010年心电图室工作计划为更好地完成今年工作任务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崇旨。
心电图室数据质量控制与定期校准制度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手段,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
而心电图室作为进行心电图检测的场所,在关键的数据质量控制与定期校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心电图室数据质量控制与定期校准制度进行探讨。
一、数据质量控制1.设备选择与维护在心电图室中,选择合适的心电图设备是确保数据质量的第一步。
心电图设备应具备高精度的测量能力和稳定的工作性能。
在设备的维护方面,应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2.电极的放置和固定心电图记录的准确性与电极的放置和固定密切相关。
在数据采集之前,医护人员必须确保电极正确放置于患者的身体部位,如胸前、四肢等,避免电极松动或脱落造成数据失真。
3.干扰源的隔离心电图室中存在各种干扰源,如电磁辐射、电源电流等。
为了降低干扰对数据质量的影响,心电图室应设置良好的电磁屏蔽措施,以隔离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
4.操作规范与质量监控医护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心电图检测,包括调整合适的增益和走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心电图室还应设立专门的质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心电图数据进行抽检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二、定期校准制度1.仪器校准为了保证心电图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心电图室需要建立定期校准制度。
定期校准应包括对设备的电气性能、信号质量、增益走速等参数进行检测和调整,确保心电图仪器的测量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2.校准记录心电图室应建立完善的校准记录系统,详细记录每次校准的时间、人员和结果等信息。
这些记录有助于追溯校准过程,及时发现校准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3.定期维护与更新心电图仪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
定期维护可包括对设备的清洁、保养和内部部件的检查,及时修复和更换发现的故障部件。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电图仪器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升级,以满足日益提升的检测需求。
心电科报告单质量控制指标一、注: 100=优;100>良>80;80≥差。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一)学校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保障制度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为搞好我镇学校的安全工作,作到点点有人管,事事有人抓,责任明确,目标落实,特制定学校安全工作组织保障制度。
1.学校校长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各业务副校长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的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各中层领导负责本口对应业务、功能室等一系列安全事项,村小负责人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当周值班领导负责统筹安排、管理当周校园安全工作,当周值周教师、安全巡查人员为本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教师是该班学生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科任教师为本堂课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2.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负责按月向中心学校上报各校(含村小)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和目前还存在的问题,解决学校发生的突发情况,认真抓好学校的周边环境的整治,督促学校后勤人员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统筹安排辅导区的安全工作。
与相关负责人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并按责任书进行目标管理。
3.学校后勤领导负责搞好校舍、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处理。
4.各班班主任教师应对本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要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体卫工作负责人要利用“两操”、集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教育。
5.值周教师要负责监管好本周内学生的安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学生在校休息期间的安全工作由值周教师负责具体落实,值周领导监管。
6.值周教师要负责本周内每天学生的晨检工作,发现未到校学生应及时通知班主任,由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及时妥善处理;发现有患病的学生要与班主任教师协同解决,并及时报告值周领导;搞好学生集会时通道的值勤,及时疏导学生。
7.任课教师负责管理本班学生纪律,发现有无故未到堂上课或身体异常情况的学生要及时报告班主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