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格
- 格式:docx
- 大小:39.39 KB
- 文档页数:4
活动名称清扫街道卫生活动日期4月9日星期一指导老师姜楠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南陆街活动目的1.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自己的才干,培养了自己的韧性;2.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活动过程1、3月10日至11日,参加清理黑色广告10余处,连擦带铲,清除很干净,并清扫了我校周边环境卫生。
2、3月12日至13日,参加清理黑色广告8处,清除很干净,并清扫了街道卫生。
同学们正在清扫卫生3、3月14日,参加清理黑色广告6处,清除很干净,并清扫了街道卫生,得到了当地居民和居委干部们的称赞。
社区反馈评价清洗认真,我们很满意。
站在家长和老师的立场看待问题,这是一次不错的活动。
它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爱卫生的良好习惯。
2016 年4 月9 日活动名称我爱家乡活动日期2月18日指导老师姜楠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从中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和相处。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活动过程由老师先和我们讲一些注意事项、要求及活动的一般方法,第一阶段同学们就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了多种途径:上网、去图书馆、问家里人各自查找资料。
第二阶段小组同学合作外出实地调查访问,到有关部门了解家乡的知识。
第三阶段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处理信息,整理资料。
最后推荐宋岩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
社区反馈评价对我们的家乡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同学们都没想到家乡历史如此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景光优美,人文名胜荟萃,山、河、城、桥、寺庙样样具备,处处令人留恋。
同学们更加热爱家乡了。
培养了我们的自我动手、交流的能力,我们因为有这样的家乡而感到骄傲。
2016 年2 月18 日活动名称关于吸烟问题活动日期4月23日星期一指导老师姜楠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让青少年了解吸烟的危害活动过程老师把学生分成五个组,让他们回家去调查研究,比较吸烟人健康还是不吸烟人健康,同时要求学生从书籍、网络上寻找一些关于吸烟的危害的资料,最后教师把学生集合在一起,让他们展示他们搜集的资料,同时观看有关吸烟的危害的录像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吸烟危害有更深刻地了解。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2023活动名称:小小科学家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持续12周。
活动地点:学校实验室活动内容:第一周:观察与描述活动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活动内容:1. 每个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用五官观察并描述它的特点。
2. 学生们交流并展示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并进行简单总结。
第二周:实验探究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活动内容:1. 手工制作简单的实验器材,如漏斗、小瓶子等。
2.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疑问和兴趣选择一个实验课题,并进行实验。
3. 学生们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第三周:动手制作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活动内容:1. 学生们自主选择一个小制作项目,如手工玩具、纸艺等。
2. 学生们按照自己的设计和步骤进行制作。
3. 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并进行简单的评价和改进。
第四周:科学游戏活动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活动内容:1. 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各类科学游戏,如拼图、迷宫等。
2. 学生们在游戏中协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们通过比赛形式感受竞争,培养竞争意识。
第五周:探索自然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环境的保护意识活动内容:1. 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自然探索活动,如野外观察、植物采集等。
2. 学生们观察和记录自然界的现象和特点。
3. 学生们通过讨论和展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第六周:科学家报告会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演讲和表达能力活动内容:1. 学生们选择一个自己了解的科学家进行研究,并准备报告。
2. 学生们在班级里进行科学家报告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 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提问和评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第七周:科学展示活动目标:展示学生的科学实践成果活动内容:1. 学生们准备自己的科学实验、制作或研究成果,进行展示。
XXX(学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汇编
组长:
组员:
指导老师:
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小组项目调查材料目录
一、XXX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二、小组基本信息
三、调查计划及部门审批
四、调查过程
五、调查成果呈现
六、学分评估
七、评估考核意见
方案:略
实践小组成员基本信息
二、活动方案、计划申报
三、活动过程
课另行加页。
四、成果统计
说明:本表主要统计以什么形式呈现的成果,比如:调查报告、心得感悟、纪实文学、小说故事等
五、学分评估:
六、评价意见
七、资料附件(活动资料查阅、活动图片、互动记录)
- 11 -。
2024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计划一、综合实践目标:1.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2. 培养学生工作和学习的认真态度;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综合实践内容及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9月):生活常识实践活动内容:- 学生了解家庭生活所需物品的名称和功能;- 学生认识家庭用品的分类和用途;- 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学生学习简单的家务劳动。
时间安排:- 第一周:家庭物品的名称和功能;- 第二周:家庭用品的分类和用途;- 第三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第四周:简单的家务劳动。
2. 第二阶段(10月):科学实验与观察活动内容:- 学生参与简单的科学实验;- 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学习科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 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时间安排:- 第一周:参与简单的科学实验;- 第二周: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第三周:科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 第四周: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3. 第三阶段(11月):社区参观与环保实践活动内容:- 学生参观社区中的不同场所(如超市、邮局、医院等);- 学生了解社区服务机构的功能和作用;- 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学生学习学习节能环保的知识。
时间安排:- 第一周:社区参观;- 第二周:社区服务机构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周:环保实践活动;- 第四周:节能环保的知识。
4. 第四阶段(12月):艺术实践与表演活动内容:- 学生参与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实践活动;- 学生表演小品、朗诵等形式的艺术表演;- 学生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要素;- 学生欣赏文化艺术作品。
时间安排:- 第一周:艺术实践活动;- 第二周:艺术表演;- 第三周:艺术创作的基本要素;- 第四周:文化艺术作品的欣赏。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了解其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其动手能力;-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与协调,培养其合作能力;- 激励教育法:通过鼓励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班级三年级活动时间2019年___月___日、第___周、星期三、第六节活动课题春天的记录活动目的1、围绕语文“多彩的春天”这一主题,整合音乐、美术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并积累赞美春天的语言。
2、通过阅读、绘画、唱歌、吟诗等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春天的美丽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通过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春天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一)学科整合中感悟1、利用语文:读春天,引导感受春天的美丽,积累描写春天的语言。
(1)引导课外材料的阅读:(2)搜集背诵春天的古诗:教师有选择的把它汇合成“春天的诗”,贴在“展示台”:“我会背”栏目,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逐渐进行背诵积累。
2、利用音乐:唱春天。
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收获了解春天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年级(下)综合实践记录表班级三年级活动时间2019年___月___日、第___周、星期三、第六节活动课题多彩的春天活动目的1、围绕语文“多彩的春天”这一主题,整合音乐、美术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并积累赞美春天的语言。
2、通过阅读、绘画、唱歌、吟诗等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春天的美丽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通过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春天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一)综合实践中体验1、走出教室:找春天⑴到校园里找春天:春天来临,学校里的草坪绿了。
操场边的柳树发芽了。
花坛里的花儿开了。
校园里,燕子也飞来了。
这一切都在告诉同学们:春天来了。
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如:花、草、树等有重点的进行观察,寻找校园里的春天。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些有肉的“社会人”。
二、教学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三、教学措施
1、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2、增加劳动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更有生命力。
3、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学会与人合作,搜索整理资料。
四、教学进度表。
2021-2022学年度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方案含教学进度表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表达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
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强化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法,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根底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
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机,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累积经验。
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二、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习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
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平安、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平安、创新与开展、社会参与、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着下,将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三、教学目标紧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动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开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放开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怀社会以及自我开展的责任感。
一、活动主题:探索自然,体验生活二、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附近的森林公园四、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学生五、活动背景:为了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校组织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增长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六、活动目标:1. 了解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通过户外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七、活动内容:1. 森林公园徒步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学生徒步进入森林公园。
沿途欣赏美丽的风景,观察树木、花草等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
2. 自然观察分组进行自然观察,记录下观察到的动植物,并绘制成观察日记。
3. 亲子游戏组织亲子游戏,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环保宣传在公园内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5. 野炊活动在公园指定地点进行野炊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生活,学会独立。
1. 准备阶段在活动前,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强调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同时,组织学生分组,分配任务,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实施阶段(1)徒步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指定路线徒步进入森林公园。
沿途,学生们欣赏着美丽的风景,观察着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
(2)自然观察:各小组根据观察记录表,记录下观察到的动植物,并绘制成观察日记。
在记录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3)亲子游戏:在游戏环节,家长们积极参与,与孩子们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增进了与家长的感情。
(4)环保宣传:学生们在公园内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5)野炊活动:在野炊环节,学生们亲自动手,学会了自己生火、做饭。
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
《堡子里的古文化》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活动主题的提出时值祖国60华诞,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喜迎国庆的欢乐之中,各行各业都在为这个盛大的节日的来临准备着自己特有的欢庆方式。
我校在欢度国庆庆典活动的筹备过程中,考虑到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基地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情怀,于是萌发了举办一次以“爱我祖国”为主题的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预期目标1.使学生通过了解堡子里古建筑的存在增强了解张家口历史的愿望2.了解堡子里古建筑的特点,知道破坏的严重性,保护的必要性。
3.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小组活动方案。
三.活动设想1.通过走访,查找资料,阅读杂志,报刊,增强保护堡子里古建筑观念。
2.收集相关资料,合成板块。
3.把学生感兴趣的多个小问题归纳整理成有研究价值的子课题。
4.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感兴趣的子课题,在组长带领下填写活动方案。
5.小组汇报方案的制定情况,其他小组提出完善方案的意见建议。
《堡子里的古文化》阶段性交流指导课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世上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世上最动人的诗篇歌颂的是祖国永恒的春天;世上最神圣的情感报发的是对祖国的真挚爱恋……古今中外,人们的爱国心是相通的。
正如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人们不能没有面包而生存;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
”“祖国是金铸的摇篮,让人依依不舍”。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最爱的是自己的祖国。
热爱祖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赴后继,临难不屈,正是有了这种可贵的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少年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更应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少年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使其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作为报国之行,使他们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正因如此我们确立了《爱我祖国》这一主题,力图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有关新中国成立的各种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历程,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格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使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
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增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提供空间。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
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注重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
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水平。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动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理解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水平、实践水平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自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自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理解,形成亲
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学会认知、
发展学生的动手水平,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
信息的水平。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
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
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水平。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活动重点: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
实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
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实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实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实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
重要的。
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
疑对他们素质的提升十分有利。
五、活动难点: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
发展的飞跃,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
六、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
在学科教学中,学
生会由本学科生成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
的捕捉信息的水平,协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
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
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
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
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
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理解身
边的小事,不但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升思维的品质和研
究习惯。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注重社会
的焦点问题。
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们渴望被
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
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
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
己独创性的理解。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
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
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
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
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
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
所以,我们将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