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1
- 格式:pdf
- 大小:25.95 MB
- 文档页数:123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的稳定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
下面将介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1.稻纹枯病防治技术稻纹枯病是水稻上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症状为叶片出现疱状、水浸状的黄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形成纵向黄色纹理。
防治技术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清除病残体、病虫害综合管理等。
(1)选用抗病品种:应选择具有抗稻纹枯病基因的品种进行种植,如东北大米、日本早熟等。
(2)合理施肥:适量施肥,保持田间湿度适宜,避免田块过于干旱或积水,以减少病菌侵染。
(3)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繁殖。
(4)病虫害综合管理:综合利用农业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控制病害的发生。
1.稻飞虱防治技术稻飞虱是水稻上最为常见的虫害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飞虱虫在水稻叶片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萎蔫、叶尖弯曲,并且黄化,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生态调控、化学防治、选用抗虫品种等。
(1)生态调控:提前清田去除病虫害菌源和虫卵,减少虫卵孵化数量。
在田间播撒驱虫剂,如石硫合剂、拟除虫菊酯等,用于控制飞虱的繁殖。
(2)化学防治:科学选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的合理,避免过度使用,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选用抗虫品种:选择具有抗飞虱基因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如超级稻、南京优质稻等。
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用抗病虫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田间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通过合理使用上述技术,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因此,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水稻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措施:1.种用病虫害抗性好的品种:选择抗病性、抗虫性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可提高水稻植株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合理的田间管理:保持田间的水分和肥力环境良好,合理施肥、浇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水稻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
3.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对可能侵袭水稻的病虫害进行预测和防治准备,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种植健康种子和健康秧苗:选择无病虫害的种子和健康的秧苗进行种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5.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当病虫害已经发生且影响较大时,可以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选择、浓度和使用方法。
6.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有益菌、化感物质等进行病虫害防治,可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对环境友好。
7.轮作休闲:采取适当的轮作休闲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同时增加病虫害的天敌种群,起到调理土壤的作用。
8.病虫害灾害预防措施:通过合理的田间排水、保证田间通风等措施,减少湿度、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9.清除病虫害源:及时清除田间的草尾烂秧、枯死植株等,以防病虫害扩散。
10.剪除病虫害植株:一旦发现病虫害植株,及时剪除,以防病虫害的蔓延。
11.合理间作和混作:通过种植抗病虫害作物和混种等措施,提高病虫害抵抗力。
总结: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需要农民重视病虫害防治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只有做到及时预防、早期发现和合理防治,才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保障水稻生产的顺利进行。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1、水稻螟虫(钻心虫)水稻螟虫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
三化螟是我县水稻产区主要害虫之一。
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形成枯孕穗或虫伤株,抽穗期形成虫伤株或白穗。
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时减产20%以上。
防治适期:三化螟第一代:秧田期,4月上旬施药防治;大田期,6月上、中旬见成虫(螟蛾)时开始喷药。
三化螟第二代:水稻破口10%至齐穗前,约7月中下旬见成虫(螟蛾)时进行喷药。
防治指标:三化螟第一代:枯鞘窝率达10%或枯鞘株率5%;第二代:枯鞘株率1%以上。
三化螟为螟卵盛孵期内,正处于孕穗期的水稻或抽穗不到80%的田块,亩有卵块60个。
化学防治药剂:主要选择亩用25%锐劲特悬浮剂40毫升;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48%乐斯本乳油80毫升,兑水三桶喷雾。
2、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稻飞虱是我县水稻产区近两年暴发性害虫。
其为害主要是成虫群集于水稻下部,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汁液。
使叶片发黄,生长低矮,甚至不能抽穗,稻谷千粒重减轻,瘪谷增加,褐飞虱还能传播病毒病。
防治适期:低龄若虫高峰期。
防治指标:百丛虫量1000-1500头。
化学防治药剂:主要选择亩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5克;25%锐劲特悬浮剂40毫升; 48%乐斯本乳油60-80毫升;25%噻嗪酮300-450克,兑水3桶喷雾。
防治配方:每桶水(15公斤)加配方①、丁硫啶虫咪15毫升+吡虫啉一包+杰效利1包;;配方②、高渗吡虫啉20毫升+阿维菌素20毫升+杰效利1包;配方③、啶虫咪15毫升+阿维菌素20毫升+杰效利1包;3、水稻粘虫水稻粘虫一年危害水稻二代,六月上—中旬第一代,八月初第二代,防治方法,发现水稻叶片上有低龄幼虫危害时抓紧喷药防治。
防治药剂:杀虫三分钟、啶虫咪等。
4、稻纵卷叶螟防治指标:以产卵后至产卵高峰期的百穴卵、虫量为标准。
第四(2)代:百穴150—200粒、头;第五(3)代:百穴100—150粒、头;第六(4)代:百穴100—150粒、头。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一、病害防治:1:水稻稻瘟病:1.1 病原与寄主:稻瘟病的病原菌是稻瘟病菌,主要寄生于水稻。
1.2 病害发生与流行规律:稻瘟病一般在水稻拔节至抽穗期间发生,高温多湿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1.3 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 病害初期使用辣椒水、苏打水、硫磺熏蒸等药剂喷洒。
- 合理灌溉、排水和施肥,保持田间通风良好。
- 定期检查田间病情,及时消毒或更换种子。
2:水稻纹枯病:2.1 病原与寄主:纹枯病的病原菌是纹枯病菌,主要寄生于水稻。
2.2 病害发生与流行规律:纹枯病主要在水稻生长初期和后期发生,气温偏高和过度施氮肥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2.3 防治措施:- 使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 合理施肥,避免过度施氮肥。
- 锄草除杂,保持田间通风良好。
- 使用铜基杀菌剂进行病害防治。
二、虫害防治:1:水稻螟虫:1.1 主要虫害种类:主要有稻飞虱、白背飞虱和小绿叶蝉等。
1.2 虫害发生与流行规律:螟虫多发生在水稻生长中后期,气温适宜且湿度较高时虫害发生较为严重。
1.3 防治措施:- 种植抗虫品种。
- 使用黄板诱虫、杀虫剂喷洒等防治手段。
- 定期清理并销毁虫卵和虫害部位。
2:水稻螺虫:2.1 虫害特点:水稻螺虫主要危害水稻的幼苗和秧苗阶段,导致苗期生长不良。
2.2 防治措施:- 治理水田周边杂草,减少虫源来源。
- 播种前浸种或浸种后进行防治。
- 播种前适时田间排干,减少虫害发生。
附件:1:病害防治效果统计表格2:虫害防治效果统计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 非农用药:指不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药。
- 农药残留:指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余量。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它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正确的病虫害防治对策是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下面是水稻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水稻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稻瘟病菌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稻瘟病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病害监测和适时的药剂防治。
2.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由纹枯病菌引起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水和适时药剂防治。
3.稻瘿蚊:稻瘿蚊是水稻主要的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稻苗营养生长不良、植株发育受阻等。
防治措施有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定期换水、清除杂草等。
4.稻飞虱:稻飞虱喜欢吸食水稻的汁液,会造成水稻叶片黄化、叶尖卷曲等。
防治措施包括科学施肥、及时田间管理、灌水与机械防治等。
4.稻蝗:稻蝗是水稻的严重害虫之一,会大量群聚并摧毁水稻农田。
防治措施包括早期防治、围田灌溉、深翻田地等。
5.稻芽飞虱:稻芽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吸食水稻芽、幼苗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措施有合理施肥、及时田间管理、适时的药剂防治等。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及时田间管理、病虫害监测、选用抗病虫品种和适时的药剂防治等措施。
农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
水稻的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水稻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⒈水稻的常见病害⑴稻瘟病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
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水淋状斑点,逐渐扩展成大片的黄褐色斑块,最终叶片枯死而倒伏。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病害监测和及时使用化学药剂等。
⑵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以稻叶为食,会卷曲叶片影响光合作用。
在生长季节内,可迅速繁殖并对水稻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田间管理、推行轮作制度、使用虫害监测指标和合理使用杀虫剂等。
⒉水稻的常见虫害⑴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吸食水稻汁液引发黄化和灌浆期减产。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调整田间密度、搭配合适品种、病虫害监测和及时使用化学药剂等。
⑵稻纵卷叶螟同上述内容中的⑵。
⑶稻螟稻螟是水稻的常见害虫之一,幼虫以水稻的生长点和叶片为食,导致水稻植株生长不良,减产甚至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使用对螟虫有效的化学药剂、采用生物防治等。
⒊防治方法⑴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常见的控制病虫害的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损失。
但应注意剂量和施用时机,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⑵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等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如紧固菌、蜘蛛、草蛉等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⑶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包括使用覆盖物、粘虫板、黄板等方法,来阻止病虫害的轻易侵入和传播。
⑷抗病抗虫品种选育通过育成具有抗病抗虫性的水稻品种来减轻病虫害的危害,降低对化学药剂的依赖。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杀虫剂:指用于杀灭害虫的化学药剂。
⒉杀菌剂:指用于杀灭病菌和真菌的化学药剂。
⒊物理防治:指利用物理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如使用覆盖物等。
⒋生物防治:指利用天敌、寄生菌等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水稻的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水稻的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第一章水稻的常见病害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主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水稻稻瘟菌引起的。
其特点是叶片上出现细小的灰白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不规则的大斑。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源等。
2.稻纹枯病:稻纹枯病是由稻纹枯病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为叶片上呈现长条状或不规则形的枯黄斑,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倒伏。
防治方法包括病害区域轮作、喷洒药剂等。
3.稻瘟病和稻纹枯病的综合防治:由于稻瘟病和稻纹枯病都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因此在防治时可以采取综合措施,如合理施肥、病害区域轮作、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等。
第二章水稻的常见虫害1.水稻纵卷叶螟:水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危害虫害之一,其幼虫以叶片为食害食,使叶片呈现卷曲状。
防治方法包括田间清除虫源、选用抗虫性强的品种、安排适当的间套作物等。
2.水稻螟虫:水稻螟虫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包括白背飞虱、稻飞虱等。
其幼虫以水稻叶片为食,严重时可导致水稻凋落。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虫性强的品种、及时喷洒杀虫剂等。
3.水稻稻飞虱: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通过吸取水稻的汁液导致水稻叶片泛黄、卷曲,严重时可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虫性强的品种、定期喷洒杀虫剂等。
第三章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病虫害图片、防治措施图解等。
第四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病害区域轮作:指在水稻栽培区域内,定期将病害严重的田地停用,转种其他作物,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积累。
2.抗病性强:指水稻品种对病害的抵抗能力较强,不容易受到病害的侵害。
3.轮作:指在相同土地上,周期性地种植不同的作物,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水稻病虫害防治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然而,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丰收,必须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一、水稻病害防治1.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上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给水稻生长和丰收带来很大的威胁。
对于稻瘟病的防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稻瘟病基因的品种,如亲本杂交法育成的稻瘟病抗性品种。
- 病害田的轮作:在发现稻瘟病的田地中,可以选择其他作物进行轮作,减少病原体滋生的机会。
- 施用合理的农药:在稻瘟病的高发季节,可以适量地施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以遏制病害的传播。
-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保持田间排水畅通,及时除草,有利于减少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
2. 稻疱病稻疱病也是水稻遇到的常见病害之一,它会导致水稻叶片上出现大小不一的黄褐色病斑,对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造成影响。
稻疱病的防治措施包括:- 深耕、中耕和距苗过密- 喷洒药剂:若发现稻疱病的病害田,可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药剂进行喷洒,杀灭病原体。
-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稻疱病基因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 加强田间管理:如及时割去病株,使其不再感染其他植株。
二、水稻虫害防治1. 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上最常见的虫害之一,它会导致水稻叶片黄化、萎蔫、鳞片卷曲等症状,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防治稻飞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种植抗虫品种:选择具有抗稻飞虱基因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植株的抗虫能力。
- 灭治虫卵:及时发现稻飞虱的卵群,可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药剂喷洒灭治,防止虫卵孵化。
-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蚜虫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稻飞虱的发生和繁殖。
2. 稻螟稻螟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其幼虫期会进食水稻叶片,导致叶片倒伏、穗折等现象。
稻螟的防治方法包括:- 设置黄板:在稻田周围设置黄色黏虫板来吸引和捕杀稻螟成虫。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但由于病虫害的侵害,给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对于水稻的高产稳产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是由稻瘟菌引起。
稻瘟病的发生通常在水稻拔节至抽穗期较为严重。
对于稻瘟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田间管理:避免连作水稻、不懂选种地块播种水稻和早干晚裁整地、控制水田淹水达到裁淹交替,增施有机肥。
(2)清理病灶:一旦发现水稻上有稻瘟病,要及时将病害部分清理,并将病害部分焚烧,防止病害扩散。
(3)化学防治:可使用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但对于化学农药的使用,要遵守使用说明书上的用药时间和剂量,严禁违规使用。
2、纹枯病(1)合理浇水:纹枯病喜潮湿环境,因此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水田的水分,避免过于潮湿。
(3)使用抗病品种:对于一些易感品种的水稻,可以选择使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3、稻瘿病(1)清理田间杂草:稻瘿病很容易在田间的杂草中传播,因此要定期清理田间的杂草,减少病害的传播。
(3)合理施肥:在水稻的生长期内合理施肥,增加水稻的养分,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二、水稻常见虫害及防治技术1、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虫害,对水稻的生长施展比较大的影响。
为了防治稻纵卷叶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生物防治:可使用一些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增加天敌昆虫的数量,减少害虫的发生。
(3)农业防治: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比如合理施肥、健康种植等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2、稻飞虱(3)基因改良:对于一些易感品种的水稻,可以通过基因改良,增加水稻的抗虫能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田间管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技术手段。
增加水稻的抗性品种,提高水稻的免疫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能够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田的病虫害及防控措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水稻田常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便农民朋友们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问题。
一、水稻病害1. 稻瘟病:稻瘟病是引起水稻减产和品质下降的重要病害之一。
其主要症状为叶片出现黄化、褐斑、白色霉状菌丝等。
为了防控稻瘟病,农民可采取以下措施:a.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较强的水稻品种,能够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同时,结合当地的水稻瘟病流行情况,选择适宜的抗病品种。
b. 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氮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秧苗长势虚弱,增加感病风险。
另外,要注意根据土壤状况进行钾肥和磷肥的施用,提升水稻的抗病能力。
c. 喷洒农药:在病害高发期,及时喷洒具有驱虫、抗菌功效的农药,如高效低毒的杀菌剂或内吸型杀虫剂,以控制和减少稻瘟病的发生。
2. 稻纹枯病: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其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沟渠状病斑,给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光能转化带来严重影响。
预防和控制稻纹枯病可采取以下措施:a. 深耕翻地:在水稻连作地区,应进行深耕翻地,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b. 推广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具有抗病性较强的水稻品种,能够减轻稻纹枯病的发生。
合理选择品种,结合气候、土壤等因素,提高作物种植的抗病能力。
c. 病害巡查和防治:定期巡查水稻田的病害情况,发现病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化学药剂喷洒或生物防治等方式进行控制。
二、水稻害虫1. 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生长期内常见的害虫之一。
害虫通过吸食水稻汁液,引起水稻叶片出现黄化、白斑和卷曲等症状。
为了控制稻飞虱的繁殖和传播,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a. 配套控制:使用生物和化学方法相结合进行害虫控制。
例如,可调整播种时间和密度,增加种植密度以降低害虫的侵害程度。
此外,可配套喷洒各种杀虫剂,如速效性低毒的内吸型杀虫剂,以控制害虫数量。
b. 引入天敌:引入稻食性天敌,如雄性寄蝇,通过寄生卵于稻飞虱,控制害虫数量,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水稻田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给农民带来困扰。
本文将介绍水稻田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帮助农民解决这些问题。
一、水稻病害1.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田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灰绿色的小斑点,并逐渐扩大,形成大片的白色病斑。
为防治稻瘟病,可在移栽前用50%美施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或定期喷洒3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2. 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生长的病害,常见于气候潮湿的地区。
稻瘟病的病征是稻株叶鞘和叶片上出现褐色或红褐色的长斑,严重时整株水稻叶子都会枯黄、倒伏。
针对稻瘟病,可采用磷酸盐和钙质元素进行预防治疗,也可以选择适宜的稻种抗病品种进行栽培。
二、水稻虫害1. 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田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水稻的嫩叶和嫩梗。
稻飞虱叮咬水稻会使叶片出现黄化、卷曲和脱水现象,严重时会引起水稻减产。
为了防治稻飞虱,可以合理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喷洒,也可选择抗虫品种进行种植。
2. 稻螟稻螟是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的害虫之一。
稻螟成虫常见于水稻田中,幼虫则危害稻株幼苗和叶片。
稻螟对稻株的危害表现为水稻叶片上出现褪色斑、冻疮样斑和蛀孔。
为了对付稻螟,可在农田中设置灯光陷阱进行诱捕,或使用有效的生物农药进行喷洒。
三、综合防治措施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和控制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充分供给水稻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水稻的免疫力和抗病虫能力。
2. 轮作休耕轮作休耕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的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的轮作休耕,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保持水稻田间的良好生态环境。
3. 种植抗病虫品种选择抗病虫品种进行种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策略。
抗病虫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性,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4. 防止过度密植过度密植容易造成水稻茎秆粗细不一,叶片生长无法充分展开,从而加重病虫害的发生。
水稻病虫防治方案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水稻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给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水稻病虫防治方案十分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稻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水稻病害防治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灰绿色水渍状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逐渐融合,形成类似灰绿色的大斑点。
稻瘟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首要措施,因为抗性品种能够在受到病原侵染后产生一种特殊物质,起到抑制病原生长的作用。
(2)生物防治:利用一些生物制剂,如三唑酮等,喷洒在受病菌感染的稻株上,可有效抑制稻瘟病的发生。
(3)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氮肥、磷肥等营养元素可以增强水稻的免疫力,减少水稻受病菌侵染的可能。
2.稻纹枯病稻纹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或褐色的细长条纹,逐渐扩展形成交叉的纹路。
稻纹枯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良好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保持适宜的湿度,防止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2)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如延庆90号等。
(3)适时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特别是注意钾肥的施用,有助于提高稻纹枯病的抵抗力。
二、水稻虫害防治1.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为半翅目昆虫,以吸食水稻的汁液为生。
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细长的黄白色斑点,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弯曲、枯黄。
稻飞虱的防治方法如下:(1)拮抗菌防治:通过将拮抗菌喷洒在田间,可以抑制稻飞虱的繁殖和传播。
(2)生物防治:利用寄生性昆虫或天敌昆虫对稻飞虱进行捕食,如绿瓢虫、翅膀小蜂等。
(3)化学防治:在虫害初期,使用适量的杀虫剂进行防治,但注意控制剂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以吃叶片为食,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危害。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水稻病害防治技术1.水稻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播。
防治措施包括:-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 清除病株和秸秆,及时翻耕土壤,避免病原菌的越冬。
- 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注意使用时的浓度和频率。
- 种植期间进行适当的病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水稻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常见的病害之一,通过空气传播。
防治措施包括:-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 种植密度适中,避免拥挤生长。
- 及时疏通灌排渠道,保证田间通风良好。
- 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注意使用时的浓度和频率。
3.水稻叶枯病叶枯病是水稻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防治措施包括:-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菌的侵染。
-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养分平衡。
- 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注意使用时的浓度和频率。
二.水稻虫害防治技术1.水稻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防治措施包括:- 铲除虫卵和若虫,及时清理田间杂草。
- 合理调整种植时间,避免虫害高发期。
- 进行适时的农药喷洒,注意使用时的浓度和频率。
- 采用黏虫板等防虫技术,诱捕和监测虫害。
2.水稻螟虫螟虫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防治措施包括:-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虫株。
- 选择抗虫品种进行种植。
- 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注意使用时的浓度和频率。
- 进行适时的人工捕捉和监测。
3.水稻稻瘿切实稻瘿切实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防治措施包括:- 清除田间杂草和病虫株,避免虫卵的孵化和繁殖。
- 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注意使用时的浓度和频率。
- 使用土壤消毒剂进行土壤处理,减少病原菌的侵染。
附件:- 水稻病虫害图片材料.zip- 水稻病虫害防治计划表.xlsx法律名词及注释:1.种植品种认定书:水稻种植品种的认定及证书。
2.化学农药使用管理办法:对化学农药的使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然而,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因此,正确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介绍水稻常见的病虫害和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 病害防治1.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常见的病害,其主要症状是叶片发黄、枯死和白菜样化。
针对稻瘟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下:(1)在种植前应选择抗病品种。
如合肥中稻1号、92-11、99-7等抗病品种。
(2)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
(3)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
(4)使用稻瘟病防治药剂,如扑桃霉素、氯氟沙星等。
稻纹枯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其主要症状是在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黄色或白色条纹,随着病情加重,叶片逐渐干枯。
稻纹枯病的防治措施如下:(1)选择抗病品种,如中华杆菌病基因等。
(2)将田间杂草及不良茬草及时清除,增强水田透气性。
(3)加强肥水管理,避免过量使用氮肥。
(4)及时采取农药防治,如喹酮酸、异噁唑等。
3. 稻瘿蜂稻瘿蜂通常在水稻抽穗期和吐芽期出现,其幼虫会造成水稻叶片畸形。
稻瘿蜂的防治措施如下:(1)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
(2)使用优质化肥,增强水稻抗病能力。
(3)采取机器化收割,及时清理秸秆等。
稻飞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水稻的方式为吸食水稻汁液,对幼苗的影响比较严重。
稻飞虱的防治措施如下:(1)机械除虫。
用专门的机器去掉稻飞虱。
(2)使用杀虫剂。
如吡虫啉、咪唑等。
(3)选择抗虫品种。
如“汉早38”等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2. 水稻螟虫(2)用专门的杀虫剂,如氟氰菊酯等对水稻螟虫进行杀灭。
综上所述,防治水稻病虫害是水稻种植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防治方法以及药剂,并结合其它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同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化学药品,保护生态环境。
Z i x u n t a i1.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
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
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
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抗病品种。
②科学田间管理。
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
③种子处理。
10%401抗菌剂1 000倍液浸种48h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h,洗净后催芽。
④化学防治。
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3%时)喷药保护,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保护,以后视天气情况决定喷药次数。
药剂选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40%富士1号1500g/hm2,或40%克瘟散乳油2250~3000g/hm2。
为了保证化学防治效果,应保证用水750kg/hm2,不宜盲目加大用药量。
2.水稻稻曲病稻曲病在水稻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此病发生后可使空秕粒增加,结实率、千粒重与穗粒重下降,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加工后,精米率下降,米质变劣,并对人、畜、禽有慢性中毒作用(稻曲病菌产生毒素);一般穗大粒多、籽粒排列紧密的品种易发病;从水稻幼穗形成至抽穗期间,在多雨、高湿(对湿度90%以上),日照时数少,开花期间低温(20℃以下)和适期降雨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常重。
氮肥过量或穗肥过多加重病害发生,连作地块发病重;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膨大后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
初时外包一层薄膜,破裂后散生墨绿色粉末。
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
防治方法:稻曲病主要是在始穗期至齐穗期发生,可选择国家登记注册,当地适用的化学药剂分别在始穗期和齐穗期二次用药防治(具体用量及方法请参照产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