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7
《孙权劝学》精选题附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权谓.吕蒙曰谓:_________________(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_________________(3)及.鲁肃过寻阳及:_________________(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________________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写吕蒙的学习过程仅用“蒙乃始就学”一句话带过,而写他的学习成效又用鲁肃的见闻和行动来表现,这是什么描写角度?这样写有什么妙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B【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断句【解析】【分析】A项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C项应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项应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故选B。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答案】D【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常用文言实词【解析】【分析】A翻译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当:应当翻译为: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
当:相当、恰当、适合、正确B翻译为: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益:..好处翻译为: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善:好C翻译为:了解历史。
往事:指历史翻译为: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
往事:过去的经历或情景D翻译为: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翻译为: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3.(2023七下·阜新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通过吕蒙劝学、孙权就学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揭示了读书学习大有好处的道理。
B.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了第一辆车后,再次回到车场,不等身体养好又拼命拉车,后来祥子去有两个太太的夏先生家拉包月,他忍受不了苛待,又辞职回到车场。
C.《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开篇以儿童读物、儿童教育入笔,接着讲述自己儿时得到的一本《二十四孝图》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孝道虚伪的批判。
第4 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 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答案】卿qīng 涉shè 邪yé 孰shú 遂suì 岂qǐ【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注意“邪”的注音。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但当涉猎当之无愧 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答案】D【解析】A项,应该/承当:承受。
B项,益处/更加。
C项,历史/过去的事情。
D 项,都指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3.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 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以为大有所益【答案】C【解析】这里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能力。
学生了解常用的文言表人称的代词。
这里A项,“卿”表人称;B项,“孤”表人称;D项,“自”表人称。
所以选C。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D项有误,“大兄”的意思是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5.《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是__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答案】《资治通鉴》编年体战国五代北宋政治史学【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资治通鉴》的熟悉程度,这是中国史学名著,考生须熟记在心。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分)1.(本题5分)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蒙辞以/军中多务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2.(本题5分)下面对《孙权劝学》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中,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积极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B.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昧道,二者的感情色彩是不同的。
C.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3.(本题5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B.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水路草木之.花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学而.时习之4.(本题5分)下列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蒙词以军中多务。
B.卿言多务,熟若孤?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溢。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20分)5.(本题20分)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____》,是由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约( )年间的历史。
宋神宗认为此书( )。
因此命名为《资治通鉴》。
(2)古代文言文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以下意思写出出自本文的相应成语。
比喻人学识尚浅。
(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 )三、综合性学习(共20分)6.(本题20分)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
孙权坐在龙椅上,_____________。
初一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文题解读题中“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劝学”是勉励别人学习的意思。
题目交代了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和核心事件。
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是其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主题概述本文通过讲述孙权勉励吕蒙学习的故事,体现了孙权关心下级、善于劝学,赞扬了吕蒙虚心听劝且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课文字词详解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⑪见⑫往事⑬耳。
卿言多务,⑭孰⑮若孤?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⑪见:了解。
⑫往事:指历史。
⑬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⑭孰:谁。
⑮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
②益:好处。
③乃:于是,就。
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①及:到,等到。
②过:经过。
③论议:讨论,评议。
④惊:惊奇。
⑤才略:才干和谋略。
⑥非复:不再是。
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⑪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天。
②即:就。
③更:重新。
④刮目:擦拭眼睛。
⑤相待:看待。
⑥何:为什么。
4 孙权劝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今当涂掌事(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 ) 即更刮.目相待(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4)卿言多务,孰若.孤(5)及.鲁肃过寻阳(6)即更.刮目相待3.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今义:(2)见往事..耳古义: 今义:(3)即更.刮目相待古义: 今义: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 362年间的史事。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等书。
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管理。
B.见.往事耳见:了解。
C.及鲁肃过.寻阳过:经过。
D.即更刮目相待.待:看待。
8.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9.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个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2)吕蒙:(3)鲁肃: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对比阅读(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 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 及鲁肃过寻阳。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益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加)B.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但当涉猎(只,只是)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只)卿言多务,孰若孤(人称代词,你)D. 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蒙乃始就学(这样,如此)4.下列对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B.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岂能让你治理经书充当博士呢!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了!)5.下列各项中,对文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议论来结构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 《邓稼先》一文是作者带着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民族感情而写作成的。
C. 《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聂耳谱曲。
D. 《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年间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 “转”是古代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如《木兰诗》中“策勋十二转”。
C. 《老王》的作者杨绛,是现代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
这是一部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时期到______时期一千多年的史事。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作者是______,他是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家、______家,著有《______》等。
二、名句积累(一)直接型默写1._____________,见往事耳。
2.孤常读书,_________________。
3.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二)理解型默写1.孙权向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和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吕蒙才干有惊人长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吕蒙表明自己今非昔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的方法因人而异,可以是不求甚解式,也可以是字斟句酌式。
《孙权劝学》中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待别人的进步,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正如《孙权劝学》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孙权劝学》一文中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重点词句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卿:_________________(2)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___(3)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___________(4)蒙辞以军中多务.务:_________________(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_________________(6)但.当涉猎但:_________________(7)但当涉猎..涉猎:_______________(8)孰若孤.孤:_________________(9)及.鲁肃过寻阳及:_________________(10)及鲁肃过.寻阳过:_________________(11)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____(12)即更.刮目相待更:_________________(13)即更刮.目相待刮:_________________(1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_______________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及本字,并释义。
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蒙辞/以军中多务C.非复/吴下阿蒙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中,孙权对吕蒙是认真相劝,而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
B.“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泛指学识浅陋的人。
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3.下列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蒙词以军中多务。
B.卿言多务,熟若孤?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日趋多元,新闻的写法与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B.讲故事既要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要把相关的人物、时间、地点讲述清楚是关键。
C.上世纪90年代,航天人众志成城,成功将“亚洲一号”送入太空,开启了中国航天迈出国门。
D.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涉及文中的事件都必须准确,有时还需在文中利用一些资料,以保证真实。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近20年来,仿荷叶的人造超疏水表面不断涌现。
①水滴在荷叶上形成一个球形,而不是铺展开来,像这样的表面,被称为“超疏水表面”。
①这便是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了,荷叶这种自清洁性能被称为“荷叶效应”。
①然而,这项技术由于种种限制,一直未能大规模应用。
①这种超疏水表面可以有效防止被污水污染,表面的灰尘、杂质也会被雨水带走。
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二、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1】从2022年1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
4孙权劝学基础通关一、课内建构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蒙辞/以军中多务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_(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4)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3.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险躁则不能治.性C.士别三.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以.为大有所益静以.修身B.蒙乃.始就学去后乃.至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夫君子之.行D.结友而.别学而.时习之5.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见往事..耳C.卿今者才略..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的作者是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B.“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C.“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7.《孙权劝学》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精练,含意丰富。
有两个成语出自此篇,请你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二、课外提升8.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一处有语病,请你指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近日,我省开展“‘双争’有我·书香河北”活动。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征文、读书比赛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多读书、读好书,推进全民阅读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突破一、课内建构阅读课文《孙权劝学》,回答9、10题。
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对下面各句的对话语气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句,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语气)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习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责怪的语气)2.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闻一多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C.《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
D.邓稼先,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蒙辞以/军中多务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放下自己的金饭碗,为大家找到铁饭碗,丁建华从头创业,带着村民一起养牛。
B.城市书房提供24小时自助阅览、自助借还及自修服务,给市民们带来了一个全时段阅读、学习的好去处。
C.笔者长达几十年的深刻印象是:著名散文家、诗人、报告文学家厉彦林敢碰大题材。
D.其“奥秘”在哪里?其实说深也深,说浅显也澄若清水:首先是作为一个党员作家的责任。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
②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一叶暗空下的扁舟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
③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
④在一番庄严肃穆的感觉之中,使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
A.第①句B.第①句C.第①句D.第①句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孙权劝学》练习一、解释加点词并翻译句子:1、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6、孰若..孤7、蒙乃.始就.学8、及.鲁肃过.寻阳9、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0、即更.刮目相待二、语段阅读:1.把文章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
“2.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B.大哥为什么了解这件事这么晚啊C.兄长识别事势多么迟啊4、划分朗读节奏: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⑵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5、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刮目相看。
意思是:6、表现孙权对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7、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8、为下列词语找出与之意相近的成语。
①大有所益_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9、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①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③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0、《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主持编纂的人是宋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
“资治通鉴”的意思:11、《孙权劝学》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的意义?二1,初”到“蒙乃始就学”为第一层,写孙权与其劝学对象吕蒙的一节谈话。
第二层为余下部分,是鲁肃与吕蒙的一次谈话。
2涉猎见往 3C 4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⑵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5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6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7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即更刮目相待(gèng)B.肃遂拜蒙母(shuì)C.卿今者才略(liáo)D.孰若孤(shú)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言多务,孰若孤C.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对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C.及鲁肃过寻阳(才)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事情)4.指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C.自以为/大有所益D.及/鲁肃过寻阳。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6.解释句子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只是让你浏览书籍,从中知道过去发生过的事情。
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单独在一个地方读书,会有一定的好处。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等到鲁肃过寻阳时,与吕蒙谈话,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已经不再是当年吴郡时的吕蒙了!”7.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是(朝代)著名的家、家。
8.请你仿照示例,从《孙权劝学》中找出一个成语,并为它写一则词条。
示例:【成语】朽木不雕【成语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第4课《孙权劝学》1.下面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 《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等。
D.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童话集《倪焕之》、长篇小说《稻草人》等。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相声的关键在于创作。
现在专门进行相声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市场变化造成的。
随着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其他艺术门类规模逐渐变大,相声创作人员却在分流,___________________A. 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所以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
B. 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所以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
C. 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
D. 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
3.给下面加划线的字注音。
卿()邪()孰()遂()4.解释加下划线词。
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蒙乃使就学________________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看________________5.辨析下列字词的古今异义。
(1)治(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2)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3)但(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4)往事(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6.【材料一】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大声告诉我们:“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基础题1.给下列加点字读音。
卿.() 岂.( ) 涉.猎()孰.() 才略.()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当涂..掌事当涂:(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蒙乃始就.学就: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卿.言多务卿.今者才略B.但当.涉猎门当.户对C.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D.即更.刮目相待更.上一层楼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但.当涉猎C.见往事..耳D.与蒙论议..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本文主要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C.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且学有所成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
D.“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后来泛指缺少学识与文才的人。
6.(宁夏中考)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答题。
(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能力题阅读《孙权劝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阿: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长兄,这里是对自家兄长的尊称)8.翻译下列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9.用原文内容填空。
(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______, ______!”(2)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__,______!”10.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1.学习本文后,你从孙权或吕蒙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提升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训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劝学》选自《》,这是一部(体例)通史,作者是北宋的。
3.《孙权劝学》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
4.《孙权劝学》课内字、词、句整理
A、词义:⑴、古今异义:
①但,古义为只,文中例句:;今义为。
②治,古义为研究,文中例句:;今义为。
③博士,古义为官职,文中例句:;今义为。
⑵重点词语翻译:
①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③当涂
..() ..掌事()④但当涉猎
⑤孰若
..孤()
⑥卿今者才略
..()⑦及鲁肃过.寻阳()
B、重点句子翻译:
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肃遂拜蒙母。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二、阅读理解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孙权劝学》选自《》,这是一部体史书由朝主特编篡,这部书书名的意思是
2.用原文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而吕蒙开始却以为理由,拒绝读书。
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拒绝读书的理由不攻自破,蒙。
(2)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
(3)出自本文两个成语是、。
3.文段可以分两层,用“||”在文中划开。
4.指出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并翻译句子。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见.往事耳。
(3)非复.吴下阿蒙。
(4)刮.目相待。
6.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7.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①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士人家④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
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⑤,下笔已如成人。
[注]①太夫人:祖母②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③闾里:乡里④士人家:读书人家⑤文字:文章
1.文中“教以书.字”中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 )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日:“陈胜王”
2.翻译句子。
(1) 欧阳修四岁而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惟读书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精神是。
4.欧阳修的成才,除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
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一、1.孙权劝说吕蒙要广泛阅读典籍,吕蒙认真苦读,进步很快,得到鲁肃的高度赞扬。
2.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司马光
3.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A、(1)①但当涉猎但是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理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种学位⑵①推辞用②把③当道,当权④广泛阅读⑤哪里比得上⑥才干和谋略⑦到
B、①老兄怎么了解事情这么迟!②鲁肃于是去拜见吕蒙的母亲。
③我难道是想要你去研究经书当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二、(一)1. 资治通鉴编年北宋司马光帮助治理朝政的历史借鉴
2.(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军中多务始就学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3.蒙乃始就学||乃鲁肃过寻阳
4.(1)反问语气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限制语气
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3)感叹语气
长兄认清事物(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5.(1)推辞 (2)了解 (3)再 (4)擦
6.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关心爱护要求却很严格,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吕蒙:吴国名将。
知错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进步十分高兴。
7.学习不可等待,不可推辞,只有不断地学习,日积月累,才能增长知识才干。
(二)1.D
2.(1)欧阳修四岁就成了孤儿。
(2)只知道从事读书。
3.废寝忘食。
4.乡里读书人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