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7
2020年北京高考45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集锦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
居则曰: ,_________,____ ____?”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 , ,加之以师旅,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
,,,。
”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馑且知方也3端章甫愿为小相焉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5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楚王的荒唐行径以及“________,________”这种同僚挑拨离间、排挤打击的做法,使得屈原虽有美好品德却遭罢黜。
(2)《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处设喻,推论出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一结论。
(3)《出师表》中,诸葛亮明确君臣职责,向刘禅提出应自行谋划,“________,________”,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的殷切期望。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嫉”“蛾”“谣”“砺”“诹”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⑶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离骚》中,屈原以反问的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写出了行人攀山途中道路的曲折艰难,而“________”又用行人的动作烘托出了山的高峻危峭。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连用多个比喻,表明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且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做到“________”,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四组比喻,说明“__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已。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述说自己长年谪居荒僻之地的经历。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实现邀游于无穷无尽的境遇,达到真正的逍遥,需要“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在《师说》中将“古之圣人”的“________”与“今之众人”的“________”作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之别的关键所在。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侧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
(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4)(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附答案)50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朝菌”和“蟪蛄”来说明生命短暂,容易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时间的潮水洗尽历史铅华,让曾经辉煌的人事渐次淡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本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朝菌、晦朔、蟪蛄、榭、侧畔等故答案为: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⑵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点评】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写清冷的月光下,诗人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这一句,和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和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2)风急天高猿啸哀;杜鹃啼血猿哀鸣(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全国通用2020_2022三年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2022】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答案】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宴”“晏”“萧萧”“戈”等。
2.(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花落归根为喻,抒发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怀。
【答案】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拢、捻、霓。
3.(2022·新高考1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含答案)50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离骚》中,屈原以反问的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写出了行人攀山途中道路的曲折艰难,而“________”又用行人的动作烘托出了山的高峻危峭。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重点注意拂士、惩、萦、扪、胁等字的写法,还要注意不要落掉“则”“虽”“兮”等虚词。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⑶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 (2)荀子于《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
杜甫的《登高》以“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
【答案】(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附答案)50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楚王的荒唐行径以及“________,________”这种同僚挑拨离间、排挤打击的做法,使得屈原虽有美好品德却遭罢黜。
(2)《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处设喻,推论出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一结论。
(3)《出师表》中,诸葛亮明确君臣职责,向刘禅提出应自行谋划,“________,________”,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的殷切期望。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嫉”“蛾”“谣”“砺”“诹”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⑶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水浅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4)________,来者犹可追。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根据(西城区5月二模、东城区5月综合练习(一)、大兴区5月第一次综合练习、顺义区第二次统练、通州区一模、北京八中5月诊断性测试、北京四中统练二、朝阳区六校四月联考、丰台二中线上模拟)语文试卷汇编而成西城区5月二模15.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8分)庄子引用志怪之书《齐谐》描写大鹏翱翔的画面时写道:“ ,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写琅琊山带给自己的感受:“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
”李白用“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这样的诗句来彰显自己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青少年就应该有豪情壮志,要想表达这一类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的诗文名句有:“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
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重点字:徙、抟)②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重点字:秀、繁)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事)④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重点字:斥、遒)【点评】《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句辑录:(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3)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东城区5月综合练习(一)1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共8分)①三国英雄人物常常是诗人借以抒发情怀的对象。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江山依旧,英雄早已不在的怅惘,杜甫《蜀相》“,”,抒发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苏轼《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借曹操这样的英雄也只是一时显赫,感叹人生短促无常。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附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楚王的荒唐行径以及“________,________”这种同僚挑拨离间、排挤打击的做法,使得屈原虽有美好品德却遭罢黜。
(2)《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处设喻,推论出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一结论。
(3)《出师表》中,诸葛亮明确君臣职责,向刘禅提出应自行谋划,“________,________”,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的殷切期望。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嫉”“蛾”“谣”“砺”“诹”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⑶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汇编(全)必修上册《短歌行》1. 《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
2. 《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
3. 《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
7.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
,”,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
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8.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运用典故表明诗人优待贤才的态度)的诗句是:“,。
,。
”9.《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
10.《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
11.《短歌行》中写诗人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12.《短歌行》中以乌鹊南飞、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的诗句是:“,。
,。
”13.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
14.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附全国百强校模拟卷情境默写题50套汇编)(一)高中必背14篇1 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 逍遥游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荀子·劝学》中曾形象地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 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刘裕是“ ________”的气概,刘义隆却是“________”的狼狈结局。
(3)在《曹刿论战》,鲁庄公认为自己祭祀神灵时从不虚报祭品的数目,做到了诚实可信,曹刿却认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吞”“赢”“仓皇”“孚”“弗”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
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故答案为: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⑵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⑶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2020北京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易错题梳理教师版一、因同音异义词而误写1.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万里悲秋常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志士之气,不宜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罚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7.红酥手,黄酒。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
8.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贤愚做天!(关汉卿《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9.天地也!只把清浊分辨,可怎生了盗、颜渊。
(关汉卿《窦娥冤》)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1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巾,谈笑间,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发。
人生如梦,一还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1.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
(范仲淹《苏幕遮》)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12. 纵一之所如,凌万之茫然。
(苏轼《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3.客有吹洞者,歌而和之。
(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14.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烟雨任生。
(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5.料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却相迎。
回首向来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历年(2020-2024)高考语文背诵默写真题汇编2024年2024年高考新课标一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2024年高考新课标二卷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 , ”就是如此。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 ,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 , ”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3)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
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 ,’嘛!”2023年2023新课标I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___________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_ ”。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人大附中6月调研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众弟子各言其志,孔子对曾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的追求最为赞赏。
②《醉翁亭记》中,山间朝暮之景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晦明变化。
③《琵琶行》中,以环境描写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读书交流会上,主持人请你用一句古代诗文形容博学内省的重要意义,你会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浴乎沂 (2). 风乎舞雩 (3). ②日出而林霏开 (4). 云归而岩穴暝 (5).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 (6). 唯见江心秋月白 (7).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雩”“霏”“悄”“唯”“博”“知”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高考保温练习15.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前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_________,________”,借曹操这样的英雄也只是一时显赫,感叹人生短促无常。
②王羲之写兰亭雅集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③人生路上,有风雨也有晴天,超然物外的苏轼曾就此发出感慨:“______________,归去,______________。
”④学习中离不开积累。
如果想表达积累对于结果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引用的古诗文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
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
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
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
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
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
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
“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
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1)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1)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楚王的荒唐行径以及“________,________”这种同僚挑拨离间、排挤打击的做法,使得屈原虽有美好品德却遭罢黜。
(2)《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处设喻,推论出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一结论。
(3)《出师表》中,诸葛亮明确君臣职责,向刘禅提出应自行谋划,“________,________”,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的殷切期望。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嫉”“蛾”“谣”“砺”“诹”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⑶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是:“________。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汇编(一)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限选其中4道题)(8分)①陶渊明身在宦海心系田园,因此他在《归园田居》中运用比喻、对偶手法,写出了“,”的诗句。
②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③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
④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⑤当经历了艰辛万苦,终于看到了奇景异观时,我们会想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慨叹,感佩王荆公“”“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和“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的独到见解。
(二)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或相关文学常识。
(10分)①《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中,通过描写听众的反应来侧面突出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李煜《虞美人》中,用形象的比喻抒写愁思之深之浓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屈原在抒情长诗《__________》中,以“悔相道之不察兮”“及行迷之未远”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的思想感情,诗人__________(作者名)则化用其诗句写下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句子,表达了相似的思想感情。
⑤怀古诗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主要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托古讽今、寄托个人情怀等目的。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有“故国神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有“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三)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或相关文学常识。
(8分)①在《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皙描绘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咏而归。
”②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③在《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作战要善于抓住时机,应在敌军“再而衰,三而竭,,”之时,出兵作战。
④(朝代)大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两句,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觉悟。
⑤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有一次文人雅集,史称“兰亭集会”。
文人们在集会上“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最后由大书法家为之作序,总述其事,是为《兰亭集序》。
⑥初唐诗人王勃在《》一文中,用生花妙笔,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⑦《阿房宫赋》是“赋”中名篇,杜牧借秦皇的悲剧,警告唐朝统治者,如果“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⑧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王安石认为,“,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四)根据下面一段话的语境,填写诗文原句。
(6分)登高望远,俯瞰尘世,常常令人胸襟开张,感慨万端。
不同的人,境界情怀又多有不同,于是便收获不同的诗句。
悟哲理,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生发出“①,”的千古哲思;叹身世,则有杜甫登高“②,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慨叹。
王勃登滕王阁,写下了千古名句:“③,秋水共长天一色。
”荀子想到登高则另有所得,看到了外界条件的作用,说:“吾尝④,。
”(五).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共8分)①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互应和,悠长而辽远。
此情此景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
”②很多到杭州旅游的人,喜欢去西湖边小酌,非为珍馐美酒,实为湖光山色,这恰应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六)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
(8分)①《醉翁亭记》中的“,”一句,描写了山间朝暮美景。
②《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与“无限风光在险峰”有异曲同工之妙。
④范仲淹遭贬仍不忘家国,借《岳阳楼记》“,”抒发心怀天下的远大抱负。
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精当,如“,”,表达了无法实现抱负、为国效力的感慨。
[来源:学_科_网]⑥《氓》中以“桑”暗示情感事态的变化,女子初婚时似“桑之未落,”,遭遇遗弃时则“桑之落矣,”,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
(七)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共8分)①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王羲之与文人雅士在兰亭集会,那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兰亭集序》)②归隐后的陶渊明,不仅有亲情欢娱、琴书雅趣;春天到来的时候,他还要享受春耕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去来兮辞》)③春天也可以用来寄托人生理想,曾皙是这样来表达自己人生理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④苏轼在《定风波》中用带有春风斜阳等意象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书写了自己经历风雨之后的感受。
⑤春天是令人欣喜的,但有时也会引发诗人无限的伤感,陆游看到“满城春色宫墙柳”时发出了“东风恶,欢情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哀叹。
(《钗头凤》)(八)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
(任选4题作答)(8分)①在《诗经·氓》中,作者借女子的口吻,倾诉了妇女婚后的辛苦劳作,“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泉涓涓而始流”,范仲淹的《苏幕遮》中,“。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都是借景抒情的名句。
③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批评了士大夫之族在拜师求学上的浅见,“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吾未见其明也。
”④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用“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这四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
⑤《赤壁赋》一开篇,在月夜秋江美景中,苏子“举酒属客,,。
”⑥在《窦娥冤》“刑场”一折中,窦娥指天斥地:“地也,。
天也,”,表达了她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九)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或相关文学常识(限选其中5道题)。
(10分)①《氓》中“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句以桑叶来比喻女主人公当时的境况,从而引出后文的情感抒发。
这里运用了《诗经》中常用的的表现手法。
②“明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如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白居易《琵琶行》中“去来江水守空船,”等词句,都借明月寄寓了情感,营造出独特的诗歌意境。
③朋友远行,我们常会引用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两句来劝慰对方,只要两心相知,相隔千里也不用伤感。
④诗人杜牧痛感晚唐统治阶层的腐败奢靡,撰写了许多诗文,其中“,用之于泥沙”(《阿房宫赋》),“,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等文句都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愤慨,体现了其忧国情怀。
⑤面对宦海浮沉、人生变故,很多文人都有其超凡脱俗之处。
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使我不得开心颜”,呐喊出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心声;苏轼在《定风波》中道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⑥北宋许多文学家堪称写景圣手。
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日出而林霏开,”两句形象描绘出对比鲜明的山间朝暮景象,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则用“,静影沉璧”两句细致描摹出洞庭湖有风时月光浮动、无风时月光倒映水中的美好画面。
(十)默写(8分)①日星隐曜,;商旅不行,。
(范仲淹《岳阳楼记》)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③中国古诗词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其中不少成了千古名句。
如李煜《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李白《梦游天姥咏留别》中有“云青青兮欲雨,”之句;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之句。
④《兰亭集序》第四自然段以“,”,批评当前士大夫,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
⑤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故垒西边,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 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十一)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共8分)①荀子在《劝学》一文中以“锲而不舍,朽木不折;,”之句劝诫求学者须坚持不懈,方有所成。
②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人们各有自己的情趣取向:“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③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两句表达了自己与琵琶女处境相似,因而有同病相怜之感。
④菊花是中国古典式词中常见的意象,像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亦写到这个意象:“,,如今有谁堪摘?”⑤陆游在《书愤》一诗中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之句表达了自己一生壮志难酬的感慨。
14.(8分)(十二)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
(任选..4题作答)(8分)①爱国诗人屈原在《国殇》一诗中,赞美楚国的战士刚强不屈,为国牺牲,“诚既勇兮又以武,。
身既死兮神以灵,。
”②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强调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
③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想借此消除晋武帝对自己“不事二君”的猜疑。
④秋是一个诗意的季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为秋天着色,杜甫则在《登高》中用“,百年多病独登台”感慨秋的悲凉。
⑤雨,可以寄托人的不同情思。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一句“,到黄昏,点点滴滴”,写出了无限的哀愁,苏轼则在《定风波》里用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表现出了超然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