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文写作中的作者署名(PDF X页)
- 格式:pdf
- 大小:75.45 KB
- 文档页数:1
论文中的作者顺序和署名规则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论文成为衡量学者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志。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作者顺序和署名规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规范,它能够准确地展示每个作者在研究中的贡献,并维护学术界的公正性与透明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论文作者顺序和署名规则。
一、通常情况下,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指导或主要执行研究工作的人,他/她在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论文撰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作者通常是论文中的主要责任人,他/她承担着最多的工作量和责任。
例如,在一篇关于新药研究的论文中,第一作者可能是主要负责实验的科研人员,他/她负责设计实验方案、招募受试者、收集数据以及分析结果。
这样的论文作者顺序可以准确地反映出第一作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二、论文的最后一作者通常是主持整个研究项目或担任课题组负责人的人。
最后一作者在整个课题研究中起到了组织和协调的作用,他/她在论文撰写和修订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一个由多个实验室合作进行的研究项目中,最后一作者可能是主持整个项目的负责人,他/她负责协调各个实验室的工作,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因此,最后一作者的位置通常是对整个研究项目的总结和致谢。
三、中间作者即为除第一作者和最后一作者之外的其他作者。
中间作者的顺序通常是根据他们在研究中所做贡献的大小来决定的。
这些贡献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文献查找等等。
例如,在一篇对某种疾病进行病因研究的论文中,中间作者可能是其他参与实验的科研人员,他们在数据收集、样本处理和实验操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间作者的数量和顺序根据每个作者的贡献大小进行确定,通常是由主要作者或课题组负责人进行协商决定。
四、在署名规则方面,论文的第一作者在论文署名中通常以姓氏在前,名字在后的方式进行,例如“张三”。
在英文论文中,姓名的顺序通常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例如“John Smith”。
最后一作者的署名同样遵循此规则。
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在学术界,论文署名是非常重要的,它显示了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和研究的认可。
合理的作者署名和作者顺序可以准确反映出多个作者在研究中的贡献程度,确保学术荣誉的公平分配。
本文将探讨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的常规规定和一些可行的做法。
1. 作者署名的常规规定在学术界写作中,通常将主要贡献者列为第一作者,其次是其他对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作者。
第一作者通常是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或主要实验者,他们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作者可以按照其在研究中的贡献大小进行排序。
最后,通常会注明通讯作者,即为该研究提供指导并负责与其他人沟通的人。
2. 多个作者的情况当涉及到多个作者的情况时,合理的作者署名和作者顺序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一些策略来确保公平和明确性:2.1 按贡献排序一种常见的做法是按照各个作者在研究中的贡献大小来排序。
这通常需要对每位作者的具体贡献进行明确的描述。
例如,一位作者在研究设计、实验和数据分析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他可以被列为第一作者;另一位作者负责了文献综述和结果解读,可以被列为第二作者。
这样的排序方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每位作者的贡献。
2.2 平等贡献者共同署名当多个作者对研究贡献相当时,可以选择将他们列为平等贡献者,并用符号(如星号或并列署名)来表示他们具有相等的贡献。
这种做法通常要求在文章开头的脚注或者致谢部分明确说明作者的贡献,以确保读者对每位作者的贡献有清晰的认识。
2.3 通讯作者的选择通讯作者一般是对整个研究负责的主要作者。
他们在研究设计、数据分析、论文起草和修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负责与其他人员进行沟通。
对于一些学术期刊,通讯作者有机会与编辑和同行进行交流,因此选择合适的通讯作者至关重要。
3. 学科差异和期刊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科和不同期刊对作者署名和作者顺序可能有一定的特殊要求。
有些学科或期刊可能更加重视实验者的排序,而另一些学科或期刊可能更加注重思想的提供者。
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规范在学术界,论文署名和作者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体现了学者的权威和成就,还能为读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源。
本文将就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规范展开讨论。
一、作者署名规范作者署名是论文中标识作者身份的方式,它需要准确、清晰地展示作者的名字。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1 名字的顺序在中文论文中,通常遵循姓在前,名在后的顺序。
例如,若作者名字为“张三”,则署名应为“张三”。
当有多位作者时,通常按照作者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署名。
1.2 复姓的书写如果作者有复姓,比如“欧阳修”,那么署名的方式需要注意。
根据学术规范,复姓的首字母应该大写,其他字母小写,因此署名应该为“欧阳修”。
1.3 作者单位的标注在论文中,在作者姓名下方一般会标明作者的单位信息,例如学校、研究机构等。
这些信息应准确、清晰地展示,以便读者可以找到作者的归属和联系方式。
二、作者顺序规范作者顺序是指在多位作者合作完成的论文中,各个作者名字的排列顺序。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2.1 第一作者在多位作者中,第一作者通常为对研究做出最大贡献的作者,他或她负责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具体工作。
第一作者是论文中权重最高的作者,也是通常被引用和介绍的对象。
2.2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通常是该论文中发起并组织研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或她对整个研究项目负有重要责任。
通讯作者在署名时通常会在作者名字后用右上标标注一个星号(*),并在署名下方以脚注形式注明其联系方式。
2.3 其他作者顺序除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外的其他作者,通常按照其在研究中的具体贡献程度和参与程度排列顺序。
通常,这些后续作者按照他们的工作量和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三、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的示例以一个论文为例,该论文有三位作者:张三(第一作者,负责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李四(通讯作者,主要负责组织和指导研究工作)、王五(参与实验和数据分析)。
署名示例:张三李四*王五脚注示例:*通讯作者:李四,邮箱:************这样的署名和顺序规范可以提供准确的作者信息,使读者能够明确每位作者的贡献和职责,也有助于学术界对研究成果的评估和引用。
论文写作中的作者署名与合作协议在学术界,作者的署名和合作协议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关系到作者的权益,也直接影响到学术交流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作者署名和合作协议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作者署名的意义作者署名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显式表明自己的姓名以及其他鉴定符号的行为。
正确认定作者的身份对于学术界的研究者和读者都至关重要。
正确署名可确保作者的学术成果得到合理的归属和认可,并确保读者正确引用和参考。
同时,正确署名还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学术声誉,增加学术的透明度和诚信度。
在确定作者署名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实质性贡献原则:只有对研究工作有实质性贡献的人才应该被列为作者。
这意味着作者需要参与到研究的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过程中。
2.知情同意原则:所有被列为作者的人应该知情并同意在论文中署名。
3.署名顺序原则:多位作者需要按照其在研究中的贡献程度来确定署名的顺序。
通常,第一作者为主要贡献者,最后一位作者为通讯作者。
二、合作协议的重要性合作协议是指在合作研究项目中,相关作者之间对于研究成果、署名权和责任的约定。
合作协议的制定有助于明确每位作者在研究中的角色和分工,避免潜在的纠纷和不公平待遇。
以下是一些合作协议中常见的条款:1.作者排序:在合作协议中明确作者排序原则和规定,包括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等。
2.研究成果归属:明确研究成果的归属权,尤其是对于多中心、多学科合作项目的研究来说尤为重要。
3.知识产权:对于可能产生专利、商业化利益的研究,明确各方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权益分配。
4.责任和义务:明确每位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包括数据共享、学术道德和研究诚信等方面。
三、合作协议的制定步骤和建议在实际的合作研究中,制定合作协议是确保研究者之间权益平等、公正合理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制定步骤:1.明确研究目标和合作方式:在合作研究开始前,明确研究的目标,确定各位作者的具体角色和分工。
论文模板的作者署名与作者单位排列规范在论文模板中,作者署名与作者单位的排列规范十分重要。
正确的署名和单位排列不仅可以确保作者的权益,还有助于读者准确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论文模板中作者署名和单位排列的规范。
一、作者署名规范在论文中,作者署名的方式通常包括姓名和姓氏。
一般来说,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两者之间用空格隔开。
同时,对于英文论文,作者署名常采用大写字母,名称中间可以加上连接符。
例如,张三的署名应为ZHANG San,李四的署名应为LI Si。
对于多个作者的情况,署名的顺序一般按照其在研究工作中的贡献程度排序,主要贡献者在前,其他作者在后。
各作者之间可以用逗号分隔。
例如,张三是主要贡献者,李四和王五是辅助贡献者,则署名的顺序应为ZHANG San, LI Si, WANG Wu。
二、作者单位排列规范在署名之后,通常需要署上作者的单位信息。
单位信息一般包括学校、研究机构或者实验室等。
单位信息的排列一般按照以下规范进行。
1. 单位名称的全称完整的单位名称通常包括学校或机构的全称,避免使用缩写形式。
对于中国的高校来说,可以使用学校的中文全称,例如“北京大学”;对于国际性的研究机构,则应使用机构的英文全称,例如“NASA”。
2. 多个单位之间用逗号分隔如果论文涉及多个单位的合作,需要在署名后按照贡献程度排列各单位名称,并用逗号将它们分隔开。
例如,张三来自北京大学,李四来自清华大学,则单位排列为“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3. 单位名称的标识符为了提高单位排列的可读性,可以在单位之前加上标识符。
一般来说,中国的高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例如“[1] 北京大学”,“[2] 清华大学”;国际性机构可以使用英文缩写,例如“[1] NASA”。
“[1]”表示该单位为第一个单位。
三、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署名和单位排列的规范,以下是一个示例:署名:ZHANG San, LI Si, WANG Wu单位:[1] 北京大学, [2] 清华大学在论文模板中,作者署名和单位排列规范的使用可以使论文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原则在学术界,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它们涉及到对作者贡献的认可与权益的维护。
本文将介绍论文创作中的作者署名与作者顺序原则,以便读者在进行学术写作时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以下即为相关原则和注意事项:1. 作者署名原则在论文中,作者署名是对每个作者做出的公正认可,表明其对论文的贡献和责任。
因此,作者署名应遵循以下原则:1.1. 第一作者:第一作者通常是对研究做出最大贡献的作者,其可以是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和撰写论文的主要负责人。
1.2.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是指负责论文的整体设计、实验方案、数据解读以及通讯和交流工作的作者。
其在论文中的位置一般位于末尾。
1.3. 其他作者:其他作者通常是对研究有明显贡献的人员,可能是提供实验设备、数据分析或参与实验的人员。
1.4. 责任作者:责任作者是指负责整个研究项目和论文质量的作者,其在发表之后对论文负有维护和回应读者问题的责任。
2. 作者顺序原则作者顺序是指在论文中作者署名的顺序,其遵循以下原则:2.1. 直接贡献:根据对研究贡献的大小,将主要贡献者放在前面,可以以第一作者的形式体现。
2.2. 研究导师和团队负责人:研究导师和团队负责人通常处于第一作者之后,以示对其科研指导和支持的认可。
2.3. 合作者:其他贡献明显的合作者应顺次列出,不同合作者之前可以用逗号或者分号进行区分。
2.4.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通常放在最后,以便能够更好地维护和回应读者的问题。
3. 注意事项在进行作者署名和作者顺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公平公正:作者署名和作者顺序应公平公正地反映每位作者对研究的贡献,避免对某位作者进行不当的排挤或放大。
3.2. 一人多名:如果同一个人具有多个名字或姓氏的变化,请统一使用一个名字,以减少歧义和混淆。
3.3. 实习生和研究助理:通常情况下,实习生和研究助理只属于研究团队的一部分,在署名和顺序中应适当考虑他们的实际贡献。
"762Guangl MedicaZ Joural,Ju.2020,Kl.42,%o."3极的心态面对问题或逃避问题,容易产生负向的情绪体验[l9_20]o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血液透析操作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MHD患者照护者面对问题时的应对方式,针对消极应对的照护者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或者应对技巧的培训,从而改善他们的照护负担%综上所述,MHD患者照护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照护负担,其照护负担与其照护时间、消极应对呈正相关,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给予MHD照护者更多的应对方式的指导,引导其在面对问题时避免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以减轻照护负担%参考文献[1]范晓江,贾孝芳7例血液透析并发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ll-712. [2]陈江华.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2):695-697.[3]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80.[4]王爱平,王志伟.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l):3244-3246.[5]张维娜,姜亚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负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ll):l016-l019.[6]罗世香,陈彬,高弼虎,等.长期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性行为现状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7):772-774.[7]罗世香,王洪梅,秦永艳,等.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5):3ll-312,321.[8]Zwt SH,Reever KE,Bach-Pe/oon J.Relatives o0the iwpdredelderlp:correlates o0feelings o0burden[J].Gerontologist,1980,20(6):649-655.[9]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10]李婷婷,樊蓉,吕桂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7,16(3):179-182.[ll]Sheoood PR,Given CW,Given BA,et at.Caregiver burde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analysis o0common outcomes incaregivers o0elderlp patients[J].J Aging Health, 2005,17(2):l25-147.[12]杨冬菊,蒋晓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7,16(12):838-841. [13]黎浩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4):26-33.[14]陈瑶,熊先军,刘国恩,等.我国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2):13-16.[15]龚智峰,唐盛,闭闵,等7隹持性血透患者经济负担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1):87-89.[16]马海萍,卢惠娟,姚剑英,等.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06-909.[17]刘民辉,胡红玲,吉彬彬,等.癫痫患儿父母照顾负担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3,34(19):3021-3023.[18]Lazarus RS,Foldman SS,Appraisal,and coping[M].New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1984:93.[19]BeVscc A,Barbosa D,Bettencourt AR,et at.Qua/ty of lifeo0familp caregivers o0elderlp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andperitoneal dialysis[J].Am J Kidneg Dis,2006,48(6):955-963.[20]Beanlands H,Horsburgh ME,Fox S,et al.Caregiving b/familp and friends o0adults receiving dialysis[J].NephrolNurs J,2005,32(6):62l-63l.(收稿日期:2020-01-20修回日期:2020-04-25)•关于论文写作中的作者署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部法律。
学术论文著作权的作者署名规则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愈演愈烈,包括学术界,学术论文著作权也是很多学术人热切追求的。
通讯的发达使得第一发明者和第一发现者的争夺也日益明显。
有时候慢一步就将发现权和发明权拱手相让。
著作权是任何一个科研究工作者所关注的話題,这也是一个常议论到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涉及到单位,研究机构,公司集团,国家的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利益。
讲起来,最白热化的争夺是第一作者,其次是通讯作者。
为了解决贡献不相上下的第一作者利益分配,只好有共同第一作者。
常见的是两人列为共同第一作者,但也能看见更多的人列为共同第一作者。
有时候导师不再需要第一作者利益了,虽然实际贡献应该为第一作者(比如idea,关键实验技术打通和论文撰写均为导师的情况下),也可能谦让至最后一名,仅列为通讯作者。
久而久之,通讯作者成为了老板和idea的代名词。
那么工作辛辛苦苦做出来,论文是一种重要的公开宣布发明者或者发现者的载体。
论文署名本身理论上很简单,就是有实质性贡献的人才可称为论文作者,并按贡献大小分列成名次;没有实质性贡献的但是有贡献的人列入致谢中。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肯定不是这么简单,这里面有礼仪也有利益。
但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第一通讯作者排列组合的情况下,确实可以“创造性”的分配利益,使得似乎每个人都变得重要起来,但是也变得让人困惑起来。
分配的最后结果就是大家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一个。
即对愈演愈烈的利益分配论文,大家都不将其作为具体评价时候的评价依据。
当涉及到多单位的时候,除了共同通讯作者外,又有一项争夺变得非常重要,那就是第一单位。
原因在于很多高校考核中不是第一单位的不计算,所以会出现赵大良老师所著博文的现象“创新不断的论文署名形式”,即第一作者非第一单位。
第X作者反而是第一单位。
另外,当有多名通讯作者时候,确实不好判断谁是最重要的通讯作者,一般视为等同贡献。
当然如果第一作者的单位有时候有助于判断多名单位的通讯作者谁更是主要通讯作者(如果潜意识里面一定想分高下)。
论文中的作者署名与排名在学术界,论文的作者署名与排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项。
它们决定着每位作者在研究成果中的贡献度和知名度。
因此,正确地署名和排名对于维护学术诚信和促进学术交流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论文中的作者署名与排名的相关问题,并探讨如何准确地给予每位作者应有的权威和声誉。
首先,对于论文中的作者署名,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
通常,首先列出的是主要贡献者,其次是次要贡献者。
这通常是按照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贡献程度进行排序的。
主要贡献者通常是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研究结论等人员。
次要贡献者则是在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文献综述等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协助的人员。
其次,作者署名的顺序也与各领域的传统和习惯有关。
在某些学科领域,按照字母顺序进行排列是常见的做法。
而在其他学科中,则按照主要贡献者的贡献程度进行排序。
不同学科的作者署名和排名要求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准备论文时,需要熟悉所在领域的规范和期刊要求。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
例如,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共同第一作者是指在某一篇论文中,两位作者的贡献程度相当,因此共享第一作者的署名。
这通常需要在作者名字后面注明“共同第一作者”字样。
通讯作者是指在论文中负责与期刊编辑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人员。
对于某些多中心合作的大型研究项目,论文中可能会署名较多人员,并注明“XXX团队”或“XXX合作团队”的署名方式。
最后,作者署名和排名应遵循学术诚信的原则。
任何不符合实际贡献的署名行为都是不道德和不合适的。
同时,任何对作者名单进行删减或夸大交流中的成果的行为也是违背学术道德的。
在准备论文时,作者应该充分尊重每位作者的贡献,并在实施结果公开时正确署名和排序。
综上所述,论文中的作者署名与排名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正确地署名和排名对于维护学术诚信至关重要。
作者们应该熟悉所在领域的规范和期刊要求,并充分尊重每位作者的贡献。
通过遵循学术道德原则,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公正、透明和有序的学术环境,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发展。
西南国防医药2020年6月第30卷第6期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著作权法。
为此将本刊对作者署名和志谢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
作者署名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条件:(1)署名的意义:①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
②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是论文版权归作者的一个声明。
③作者署名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信息,互相探讨,共同提高。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
(2)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
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以上3条均需具备。
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
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
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l 位作者负责。
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确定1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信作者。
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
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不是同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及邮政编码。
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本人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
集体署名的论文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于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和邮政编码。
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将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列为通信作者。
通信作者只列1位,由投稿者决定。
[1]高恩显,高良,陈锦石,等.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资料选编(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135,239,241,284.[2]石文光,伏斟.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部队卫生工作简史[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19.[3]张立平,李清杰,任国荃,等.军队医院管理学(第4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5-6.[4]秦知安,周强,贺森,等.新体制下集团军战时卫勤力量运用[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9,21(4):189-190,198.[5]董自西,赵晋,刘彬,等.论打仗型军队医院建设转型[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8,20(6):326-328.[6]董自西,赵晋,刘彬,等.基于基层军医能力建设的教育制度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0):1143-1145.[7]董自西,赵晋,刘彬,等.军队医院实战化训练的困境与策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8):765-766,780.[8]董自西,赵晋,傅晓宁,等.论军队医院训练监察[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9,21(3):168-169.(收稿日期:2020-04-24)578··。
•882•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July2020,Vol.32,No.7[14]Siegel RL,Miller KD,Jemal A.Cancerstatistics,2016[J].CA Cancer J Clin,2016,66:7-30.[15]Miller KD,Siegel RL.Lin CC,et al.Cancer treatment and survivorship statistics,2016[J],CA Cancer J Clin,2016,66:271-289.[16]Kai D,Yanni an L,Yitian C,et al.CircularRNA HTPK3promotes gallbladder cancercell growth by sponging microRNA-124[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8,503(2):863-869.[17]Chen G,Shi Y,Liu M,et al.circHTPK3regula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by sponging miR-124and regulating AQP3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ell Death Dis,2018,9(2):175.[18]Ghasemi S,Emadi-Baygi M,Nikpour P.Down-regulation of circular RNA ITCHand circH!PK3in gastric cancer tissues[J].Turk J Med Sci,2019,49(2):687-695. [19]Zeng K,Chen X,Xu M,et al.CircHTPK3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growth andmetastasis by sponging miR-7[J].CellDeath Dis,2018,9⑷:417.[20]Siegel ler KD;Jemal A.Cancerstatistics,2017[J].CA Cancer,T Clin,2017,67(1):7-30.[21]Burger M,Grossman HB,Droller M,et al.Photodynamic diagnosis of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with hexaminolev-ulinate cystoscopy:a meta-analysis of detection and recurrence based on raw data[J].Eur Urol,2013,64(5):846-854.[22]Kamat AM,HahnNM,Efstathiou JA,etal.Bladder cancer[J].Lancet,2016,388(10061):2796-2810.[23]Cambier S,Sylvester RJ,Collette L,et al.EORTC nomograms and risk groups forpredicting recurrence,progression,anddisease-specific and overall survival innon-muscle-invasive stage ta-Tl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1-3years of maintenance Bacillus Cal-mette-Guerin[J],Eur Urol,2016,69(1):60-69.[24]Cai C,Zhi Y,Wang K,et al.CircHTPK3overexpression accelera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prostate cancer cellsthrough regulating miRNA-338-3p[J],On co Targets Ther,2019/12:3363-3372.[25]Chen D,Lu X,Yang F,et al.Circular RNAcirchiPK3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invasion of prostate cancer by spongingmiR-193a-3p and regulating MCL1expression[J].Cancer Manag Res,2019,11:1415-1423.[26]Marur S,Forastiere AA.Head and necksquamous cell carcinoma:update on epidemiology,diagnosis,and treatment[J].Mayo Clin Proc,2016,91(3):386-396.[27]Pezzuto F,Buonaguro L,Caponigro F,et al.Update on head and neck Cancer:currentknowledge on epidemiology,risk factors,Molecular Features and Novel Therapies[J].Oncology,2015,89(3):125-136.[28]王军,赵思语,欧阳少波,等•环状RNAcir-CHIPK3调控微RNA124表达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8,53(8):546-551.[29]Ke Z,Xie F,Zheng C,et al.CircHlPK3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in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y abrogatingmiR-4288-induced ELF3inhibition[J].JCell Physiol,2019,234(2):1699-1706.[30]Siegel RL,Miller KD,Jemal A.Cancer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8,68(l):7-30.[31]Liu N,Zhang J,Zhang LY,et al.CircHIPK3is upregulated.and predicts a poor prognosis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r)cer[,T].Eur RevMed Pharmacol Sci,2018,22(12):3713-371&[32]Teng F,Xu J,Zhang M,et prehensive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profiles andthe tumor-suppressive function ofcircHTPK3in ovarian car)cer[J].Tnt J Biochem CellBiol,2019,112:8-17.[33]Ma XL,Zhu KP,Zhang CL.Circular RNAcirc_H!PK3is down-regulated and suppresse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invasion in osteosarcoma[J].J Cancer,2018,9(10):1856-1862.[34]Jin P,Huang Y,Zhu P,et al.CircRNA cir-cHTPK3serves as a prognostic marker topromote glioma progression by regulatingmiR-654/lGF2BP3signaling[J].BiochemBiophys Res Commun,2018,503(3):1570-1574.收稿日期:2020-01-10(本文编辑:陈志翔)'编读往来*关于论文写作中的作者署名1署名的意义⑴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
现代实用医学2020年12月第32卷第12期•1453•需结合病史和体征仔细鉴别。
乳腺微钙化出现往往提示肿块为恶性叫考虑与病灶内出血坏死,以及乳腺癌细胞分泌的钙盐增加有关。
本组病例中只有29个病灶(占45.3%)观察到微钙化,考虑与病种选择有关。
微钙化主要存在于导管内癌中,而本组病例大部分为浸润性癌或小叶癌(占81.5%),提高样本量后,ABVS对微钙化的检出率有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本组病例中有6个良性病灶也出现微钙化,包括2个腺病,2个炎性病灶, 1个肉芽肿性炎,1个叶状肿瘤。
其病理基础可能与腺病组织周围环境酸碱平衡失调导致钙盐沉积、胆固醇结晶形成、以及叶状肿瘤等较大病灶血供不均衡出现出血坏死相关。
叶状肿瘤呈交界性生长,病理学上可有一定程度的侵袭性,临床处理较一般良性病灶积极%“成角”指病灶周边向外延伸且相互交错形成的角状突起,通常形成锐角,其病理学基础是乳腺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
本组病例中有4个良性病灶也表现为“成角”,包括2个炎性病灶,2个肉芽肿性炎病灶,炎性病灶由于病灶内结缔组织增生,炎性反应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也可出现类似于恶性病灶的“成角”表现,需结合病史仔细鉴别。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样本量较小,无法对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ABVS图像进行研究。
⑵ABVS不能提供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需结合常规超声共同评价肿块性质。
有待进步一完善研究。
参考文献:[1]Choi EJ,Choi H,Park EH,et al.Evaluation of an automated breastvolume scanner according to the fifth edition of BI-RADS for breast ultrasound compared with hand-held ultrasound[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8,99:138-145.[2]Kang SY,Kim YS,Kim Z,et al.Basic findings regarding breast cancerin korea in2015:data from a breast cancer registry[J].J Breast Cancer,2018,21(1):1-10.[3]荔姣媛•乳腺彩超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人人健康,2019(8):271.[4]朱罗茜,包凌云,谭艳娟.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对BT-RADSUS4A类肿块再评估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5): 404-406.[5]张一丹,杨斌,徐超丽,等.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对不同超声分型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8,34(6): 498-501.[6]Barr RG,DevitaR,Destounis S,et al.Agreement between an automated volume breast scanner and handheld ultrasound for diagnostic breast examinations[J].J Ultrasound Med,2017,36(10): 2087-2092.[7]邓晓妃,方静,黄银平.AB V S与MRT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9):40-42.[8]何志兵,陈军,陈敏•数字化乳腺摄影中的微钙化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意义[几临床军医杂志,2014,42(12):1280-1283. [9]艾勇彪,张丹峰,李文仿,等.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几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8,6(1):41-44.收稿日期=2020-08-15(本文编辑:孙海儿)'编读往来*关于论文写作中的作者署名1署名的意义⑴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
3022GuangF Mepaai Jounal,Dec.2020,Il.42,No.23[2]Kannus P,Palvanen M,Niemi S,et al.Osteoporotic fracturesof the proximal humerus in elderly Finnish persons:sharp increase in1970-1998and alarming projections for the new millennium[J].Acta Orthop Scand,2000,71(5):465-470.[3]马明太,付中国.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决策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8(7):482-485.[4]范亚一,马蓿,李伟伟,等.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7):750-752.[5]Wang MM,Feng YS,Xing Y,ct al.Mechanisms involved inthe arthrofibrosis formation and treatwents following bonc fracture[J].J Back Musculoskelct Rehabil,2019,32(6):947-954.[6]Steplewski A,Fertale J,Beredjiklian PK,at al.Blockingcollayen fibril formation in injured knecs reduces flexion ooniaaoiuaeon aaabboimodee[J].JOaihop ReH,2017,35(5):1038-1046.[7]郭家良,王海立,董维冲,等.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与康复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9,5(4):233-237.[8]严广斌.视觉模拟评分法[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2014,8(2):273.[9]Constant CR,MuOey AH.A clinical method of functionalassessment of the shouieer[J].Clin Orthop Relat Rcs,1987(214):160-164.[10]Brudcr AM,ShmiOs N,Dodd KJ,at al.Prescribed exerciseproxrams may nxt bc effective in reducing impairments and improving activity during upper limb fracture rehabilit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J Physiother,2017,63(4):205-220.[11]Ratajczak K,Szcz&sny G,MaPyk minuted fracturesofihepaoiomaehumeausFpaonoopeesofihedoagnosos,iaeaiF meniand aehaboeoiaioon[J]3Oaiop TaaumaioeRehaboe,2019,21(2):77-933[12]李杰辉,王丽,席丽红,等•艾灸对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广西医学,2015,37(12):1700-1704.[13]阚宇,张晓宁,于清泉,等.艾灸促进皮肤外伤愈合及对局部组织的修复作用[J].针刺研究,2019,44(4):288-292.[14]林业武,陈美雄,景亚军,等.温和灸对肌筋膜痛大鼠扳机点骨骼肌病理形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山东医药,2018,58(44):18-21-[15]史晓伟,张新定,龙碧波,等.艾灸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和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1):1580-1582-[16]曹玲,于丹,崔磊,等.艾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8,41(5):918-923.[17]沈洁,艾炳蔚,沈梅红.艾灸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3):90-92-[18]吕鹏,张承舜,尹海燕,等.艾灸温热刺激的研究现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1):95-98-[19]杨旭明,汤家铭-一种模拟传统艾灸电子温灸仪的研制:应用安全及环保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2):6337-6342-[20]黄维俊.CAJ热灸治疗仪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收稿日期:2020-04-12修回日期:2020-07-25)•关于论文写作中的作者署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部法律。
科技论文写作知识——作者署名
佚名
【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
【年(卷),期】2012(025)007
【摘要】作者在自己撰写的论文中署名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义:①署名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②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③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
【总页数】1页(P19-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科技论文英文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的编校浅析 [J], 郑霞;刘波;严灿
2.医学科技论文作者署名条件 [J],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3.地质科技论文作者署名与致谢的编写规则及方法 [J], 吴小梅; 陈少伟; 严城民
4.关于科技论文中作者署名次序的思考 [J], 李慧; 李文军
5.把好科技论文通信作者署名质量关 [J], 郝秀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