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支座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4
支座.1耳式支座:一般用于之承在钢架或梁上的以及穿越楼板的立式容器,按JB/T4712.3-2007《容器支座第3部分:耳式支座》标准选用,支座数量一般应采用4个均布,但容器直径小于等于700mm时,支座数量允许采用2个。
支座与筒体连接处是否带垫板,应根据容器材料和容器与支座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决定。
对低温容器的支座一般要加垫板,垫板尺寸一般按JB/T4712.3-2007标准选取。
支座型式有A(或AN)型、B(BN)型,选取原则按JB/T4712.3-2007标准规定。
10.2支承式支座:多用于安装在距地坪或基础面较近的具有椭圆或碟形封头的立式容器,按JB/T4712.4-2007《容器支座第4部分:支承式之座》标准选用。
支承式支座的数量一般采用3个或4个均布,支承式支座与封头连接处是否加垫板,应根据容器材料和容器与支座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决定,支承式支脚用于带夹套容器时,,如夹套不能承受整体重量,应将支脚用于带夹套容器时,如夹套不能承受整体重量,应将支脚焊接在容器的下封头上。
10.3腿式支座:适用于安装在刚性基础上的立式容器,按JB/T4712.2-2007《容器支座第2部分:腿式之座》标准选用。
支腿容器焊接时应避免重叠。
10.4鞍式支座:使用于卧式容器的支承,按JB/T4712.1-2007《容器支座第1部分:鞍式支座》标准选用。
卧式容器应优先考虑双支座,支座中心线的位置按标准执行容器因操作温度变化,固定侧应采用固定鞍座F 型,滑动侧采用滑动鞍座S型。
固定鞍座通常设在接管较多的一侧。
采用三个“鞍座时中间鞍座宜选用F型”,两侧的鞍座宜选用F型,两侧的鞍座可选用S型。
10.5裙式支座:裙座有圆筒形和圆锥形两种型式,适用于高大型或重型立式容器的支承,裙座与容器的焊接一般推荐用对接结构,并采用连续的圆滑过渡焊,裙座与封头的连接及设计、制造技术要求应执行标准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的规定。
混凝土桥梁支座设计规范1. 引言混凝土桥梁支座是桥梁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桥梁支座设计的相关规范。
2. 设计要求2.1 轴向力要求轴向力是指桥梁荷载作用下传递到支座上的力。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桥梁的轴向力,并合理选择支座的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
2.2 横向力要求横向力是指桥梁荷载作用下传递到支座上的横向力。
在设计时需考虑桥梁横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并选择合适的支座类型和布置方式。
2.3 旋转要求桥梁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旋转,支座设计时需考虑桥梁的旋转角度和转动刚度,以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 滑动要求桥梁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滑动,支座设计时需考虑桥梁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并选择合适的支座类型和摩擦系数。
3. 设计方法3.1 支座类型选择混凝土桥梁支座的类型包括固定支座、滑动支座、旋转支座、附加支座等。
在选择支座类型时需考虑桥梁的荷载情况、结构形式和使用要求等因素。
3.2 支座布置方式选择支座的布置方式包括单支座、多支座和组合支座等。
在选择支座布置方式时需考虑桥梁的荷载情况、结构形式和使用要求等因素。
3.3 支座尺寸计算支座的尺寸计算包括底面面积、高度和轴向刚度等。
在计算时需考虑桥梁的荷载情况、支座类型和布置方式等因素。
3.4 支座材料选择支座的材料选择包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板和聚合物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考虑支座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4. 设计规范4.1 国家标准《公路桥梁混凝土支座设计规范》(GB 50034-2013)该规范规定了混凝土桥梁支座的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和设计参数等内容,对混凝土桥梁支座的设计提供了指导。
4.2 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混凝土支座设计规程》(JTG D60-2004)该规程是国家公路行业标准,对混凝土桥梁支座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支座类型选择、支座布置方式选择、支座尺寸计算和支座材料选择等内容。
支座的规范支座是一种用来支撑结构物的重要构件,它承受着结构物的重量,并将重力传递到基础上。
支座的规范是为了保证支座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标准。
下面是支座的规范内容,总计约1000字。
一、支座设计规范1. 支座的设计应符合结构物的荷载要求,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2. 支座的尺寸和材料选择应根据结构物的重量、形状和材料选择等因素来确定。
3. 支座的设计应考虑到结构物的变形和位移要求,确保结构物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4. 支座的设计应满足耐久性要求,考虑到环境条件对支座的影响,防止腐蚀和老化等问题。
二、支座制造规范1. 支座的制造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区标准,确保支座的材料、加工和组装质量。
制造过程应有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2. 支座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如材料性能、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等。
3. 支座的组装应考虑到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性和配合度,确保支座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4. 支座的表面处理应符合相关标准,如除锈、喷漆等工艺,保护支座免受腐蚀和环境侵蚀。
三、支座安装规范1. 支座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安装图纸,确保支座的准确定位和水平度。
2. 支座的安装应考虑到基础的平整度和水平度要求,调整支座的高度和位置,使其与基础紧密链接。
3. 支座的安装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设备和工具,确保安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4. 支座安装后,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如支座的垂直度、水平度和位移等。
四、支座使用规范1. 支座的使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结构物的使用要求,避免超过支座的承载能力,保证结构物的安全性。
2. 支座的维护和保养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润滑和检查等,确保支座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 支座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支座的变形和位移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防止进一步损坏结构物。
4. 支座的报废和更换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支座的损坏、老化或无法满足要求等。
钢筋混凝土梁支座设计规范一、前言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梁支座设计规范逐渐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梁支座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计算方法、设计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梁支座的基本概念梁支座是指将梁的荷载传递到支座上的构件,通常由钢筋混凝土、钢、木材等材料制成。
它的基本作用是支撑梁的重量,并将梁上的荷载引导到支座上,使得梁能够稳定地承受荷载。
三、设计原则1. 荷载平衡原则:梁支座的设计要满足荷载平衡原则,即支座的承载能力要大于等于梁的荷载。
2. 基础安全原则:梁支座的设计要满足基础安全原则,即要考虑支座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材料节约原则:梁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材料节约原则,即在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4. 经济合理原则:梁支座的设计要满足经济合理原则,即在满足结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造价。
四、计算方法1. 荷载计算:根据梁的跨度、荷载等参数计算梁的荷载。
2. 支座设计:根据荷载计算结果,确定支座的尺寸、材料、型式等参数。
3. 基础设计:根据支座的尺寸、荷载等参数计算基础的尺寸、深度等参数。
4. 受力计算:根据支座和基础的尺寸、材料、荷载等参数进行受力计算,确定支座和基础的承载能力。
五、设计要求1. 支座的设计应满足荷载平衡原则,即支座的承载能力应大于等于梁的荷载。
2. 支座的设计应满足基础安全原则,即支座和基础的稳定性要得到保证。
3. 支座的设计应满足材料节约原则,即在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4. 支座的设计应满足经济合理原则,即在满足结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造价。
5. 支座的设计应满足美观实用原则,即在满足以上原则的前提下,考虑支座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六、结论本文从梁支座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计算方法、设计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工程建设中的从业人员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混凝土支座标准设计一、前言混凝土支座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构件之一,它承载着桥梁的重量和交通荷载,对桥梁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混凝土支座的设计应该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严格的计算和验算,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支座的标准设计,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混凝土支座的设计标准。
二、设计原则混凝土支座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承载能力:混凝土支座必须能够承受桥梁的重量和交通荷载,以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
2.保证稳定性:混凝土支座的设计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防止支座的倾斜、滑移等不稳定现象。
3.保证耐久性:混凝土支座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以保证其长期使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4.保证施工质量:混凝土支座的施工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保证支座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设计参数混凝土支座的设计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支座类型:混凝土支座可分为固定支座、活动支座和弹性支座等几种类型,设计时应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支座类型。
2.支座尺寸:混凝土支座的尺寸应根据桥梁的荷载情况和结构形式确定,包括支座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倾斜角等参数。
3.支座材料:混凝土支座的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常用的材料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4.支座的受力情况:混凝土支座的受力情况包括支座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弯矩等参数,应根据桥梁的荷载情况和结构形式计算确定。
四、设计方法混凝土支座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支座的承载能力:根据支座的尺寸、材料和受力情况等参数,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计算支座的承载能力,以保证支座能够承受桥梁的荷载。
2.考虑支座的稳定性:支座的稳定性应通过计算和验算来确定,以防止支座的倾斜、滑移等不稳定现象。
3.考虑支座的耐久性:支座的耐久性应根据使用环境和材料特性等因素进行考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其长期使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容器支座标准容器支座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固定容器的重要设备,在工业生产和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容器支座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其设计、制造和使用。
本文将就容器支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这些标准。
首先,容器支座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标准、制造标准、安装标准和检测标准。
设计标准是指容器支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技术要求,包括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制造标准是指容器支座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标准是指容器支座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以确保支座能够正确安装并能够正常使用。
检测标准是指对容器支座进行检测和评定时需要遵循的检测方法和评定标准,以确保支座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要求。
其次,容器支座的标准对于保障容器的安全运输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容器支座才能够确保容器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倾覆、破损等意外情况,从而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因此,制定和遵守容器支座标准对于工业生产和运输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事故风险。
另外,容器支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相关行业的各方共同努力。
制定标准需要依托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通过研讨会、调研等形式收集各方意见,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执行标准需要相关企业和机构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同时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最后,容器支座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容器支座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和需求。
因此,相关行业的各方需要密切关注标准的动向,积极参与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以确保标准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容器支座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容器支座标准对于保障容器的安全运输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相关行业的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更新。
桥梁支座规范桥梁支座规范是指在设计和施工中对桥梁支座进行规范化的要求和指导。
桥梁支座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车辆和行人的荷载,支撑着桥梁的稳定运行,因此其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相应的规范。
首先,桥梁支座的设计应当满足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
支座的设计应考虑桥梁的跨度、荷载、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支座应能够承受建设和使用阶段的活载和静荷载,并保证桥梁不发生滑动、倾覆和破坏。
支座的设计还应考虑与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基础之间的协调,确保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桥梁支座的施工应符合规范的工艺要求。
在支座的选材、制作和安装过程中,应根据规范对材料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进行严格选择和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支座的制作和安装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包括支座的尺寸、形状、安装间隙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支座与上部结构的协调与衔接,控制支座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确保支座的质量和稳定性。
再次,桥梁支座的检测和验收应按照规范进行。
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支座的质量进行检测和验收。
检测内容包括支座的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强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检测手段包括目视检查、测量、试验等。
验收时应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对符合规范要求的支座予以合格,对不符合要求的支座予以整改或报废。
最后,桥梁支座的养护和维修应按照规范进行。
桥梁支座的养护工作应定期进行,包括支座的清洁、润滑、防锈等。
支座的维修工作应及时进行,包括支座的更换、修复等。
养护和维修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支座的材料和结构进行保护,以确保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桥梁支座规范是桥梁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施工、检测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按照规范进行,以保证支座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容器支座标准容器支座是指用于支撑容器底部的一种设备,其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支撑容器并承受相应的荷载。
容器支座标准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容器支座的设计、制造和安装,保障容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容器支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首先,容器支座标准主要包括设计标准、材料标准、制造标准和安装标准。
设计标准是指容器支座在承受荷载时的设计要求,包括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材料标准是指容器支座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的要求,包括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制造标准是指容器支座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确保容器支座的制造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标准是指容器支座在安装过程中的要求,包括安装位置、安装方式、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容器支座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保障容器运输和储存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制定容器支座标准时,需要考虑容器的类型、尺寸、荷载特性、使用环境等因素,确保容器支座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在应用容器支座标准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确保容器支座的安全可靠性。
最后,容器支座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对于提升容器运输和储存的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容器运输和储存的需求不断增加,容器支座作为支撑设备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通过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容器支座标准,可以提高容器支座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提升容器运输和储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相关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容器支座标准是保障容器运输和储存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制定和应用对于提升容器支座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和应用容器支座标准,确保容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容器支座标准容器支座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固定容器的设备,其设计和制造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使用。
本文将对容器支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从业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容器支座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51《玻璃钢压力容器》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容器支座的材质、结构、强度计算、制造工艺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了容器支座在承受压力和负荷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容器支座的安装和使用需要符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容器支座安装使用规范》等。
这些规程和标准规定了容器支座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使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从而确保容器支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另外,对于特定类型的容器支座,还需要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如石油化工行业的《石油化工压力容器支座设计规范》、食品行业的《食品级容器支座卫生标准》等。
这些行业标准和规范会对容器支座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方面提出更为具体和严格的要求,以满足特定行业的安全和卫生要求。
此外,容器支座的检测和维护也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程》、《容器支座维护保养标准》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规定了容器支座的定期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维护保养措施等,以确保容器支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总之,容器支座作为容器固定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相关从业人员应当熟悉和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从而保障容器支座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生产和工作提供保障。
支座
.1耳式支座:
一般用于之承在钢架或梁上的以及穿越楼板的立式容器,按
JB/T4712.3-2007《容器支座第3部分:耳式支座》标准选用,支座数量一般应采用4个均布,但容器直径小于等于700mm时,支座数量允许采用2个。
支座与筒体连接处是否带垫板,应根据容器材料和容器与支座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决定。
对低温容器的支座一般要加垫板,垫板尺寸一般按JB/T4712.3-2007标准选取。
支座型式有A(或AN)型、B(BN)型,选取原则按JB/T4712.3-2007标准规定。
10.2支承式支座:
多用于安装在距地坪或基础面较近的具有椭圆或碟形封头的立式容器,按JB/T4712.4-2007《容器支座第4部分:支承式之座》标准选用。
支承式支座的数量一般采用3个或4个均布,支承式支座与封头连接处是否加垫板,应根据容器材料和容器与支座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决定,支承式支脚用于带夹套容器时,,如夹套不能承受整体重量,应将支脚用于带夹套容器时,如夹套不能承受整体重量,应将支脚焊接在容器的下封头上。
10.3腿式支座:
适用于安装在刚性基础上的立式容器,按JB/T4712.2-2007《容
器支座第2部分:腿式之座》标准选用。
支腿容器焊接时应避免重叠。
10.4鞍式支座:
使用于卧式容器的支承,按JB/T4712.1-2007《容器支座第1部分:鞍式支座》标准选用。
卧式容器应优先考虑双支座,支座中心线的位置按标准执行容器因操作温度变化,固定侧应采用固定鞍座F 型,滑动侧采用滑动鞍座S型。
固定鞍座通常设在接管较多的一侧。
采用三个“鞍座时中间鞍座宜选用F型”,两侧的鞍座宜选用F型,两侧的鞍座可选用S型。
10.5裙式支座:
裙座有圆筒形和圆锥形两种型式,适用于高大型或重型立式容器的支承,裙座与容器的焊接一般推荐用对接结构,并采用连续的圆滑过渡焊,裙座与封头的连接及设计、制造技术要求应执行标准
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的规定。
支座筒体壁厚不小于6mm。
11 换热管束与管子
管壳式换热器中换热管的选用标准精度等级、换热管的规格和尺寸偏差、换热管的选用规定按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标准规定。
换热管的排列方式有正三角形。
转角三角形、正方形、转角正方形;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形式有胀接、焊接、胀焊并用。
12 超压泄放装置设置的一般规定及计算执行GB150.1附录B的规定。
13 低压压力容器的设计要求执行GB150.3附录E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