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锅炉基础知识及水泥余热发电锅炉性能电子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52.48 KB
- 文档页数:25
2024年《锅炉基础知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锅炉基础知识》教材第三章“锅炉本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展开,详细内容涉及锅炉本体各部件的结构、功能及工作流程,特别是锅炉燃烧设备、热交换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各部件在锅炉运行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锅炉运行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锅炉安全运行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锅炉燃烧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热交换过程。
教学重点:锅炉本体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安全运行要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锅炉结构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教材、《锅炉基础知识》学习指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锅炉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锅炉本体结构:利用锅炉结构模型,详细讲解锅炉各部件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b. 锅炉工作原理:结合多媒体动画,讲解燃料燃烧、热量传递和蒸汽过程。
3. 例题讲解:针对锅炉热效率的计算,进行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锅炉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锅炉本体结构图及各部件名称。
2. 锅炉工作原理流程图。
3. 锅炉热效率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锅炉热效率计算公式,计算给定参数的锅炉热效率。
答案:热效率=(产生的蒸汽热量消耗的燃料热量)/消耗的燃料热量×100%2. 课后思考题:简述锅炉燃烧设备的主要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锅炉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新型锅炉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锅炉燃烧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热交换过程。
2. 教学重点:锅炉本体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安全运行要点。
②若因给水自动调整失灵而影响水位升高时,应手动关小给水阀,减小给水量;③如果水位继续升高,应开启事故放水阀或排污阀;④若水位超过最高报警时应立即停炉,关闭主汽门;⑤停止向锅炉上水,开启省煤器与汽包联箱排污阀;⑥由于锅炉负荷骤增而造成水位升高时应暂缓增加负荷;⑦因给水压力异常而引起汽包水位升高时,应立即启动备用泵,停止原始泵进行处理;4、锅炉缺水时的现象①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报警值低报;②给水流量不正常;③严重缺水时造成过热蒸汽温度升高;5、锅炉缺水的原因①锅炉给水自动装置失灵;②水位变送器、蒸汽量或给水量表指示不正确,使运行人员误判断而操作错误;③锅炉负荷骤减;④给水压力突然下降;⑤锅炉管道阀门泄漏或排污量过大;⑥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调整不及时或操作不当;6、锅炉缺水时的处理①中控与现场核对水位,必要时应立即冲洗水位计;②若因给水自动调整失灵,应手动开大给水阀,增大给水量;③若汽包严重缺水,水位处于低低报以下时,应立即甩炉,关闭主汽门,缓慢向锅炉内加水;④若因给水压力下降引起,应立即启动备用泵,提高给水压力。
㈣省煤器管道、阀门汽塞⒈汽塞时的现象①省煤器出口水温超过报警值235℃;②锅炉给水泵出口压力升高;③开大322V、321V、421V阀门,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增加不大;④两锅炉汽包水位逐渐下降,蒸发量逐渐减少,负荷下降。
⒉发生汽塞的原因①省煤器出口水温升高调节不及时;② No.2闪蒸器水位失真,造成缺水;③省煤器热负荷过大。
⒊发生汽塞时的处理方法①开大322V、321V、421V阀门,增加省煤器给水流量;②调节AQC炉391/390挡板,减少入炉风量,必要时甩炉;③现场打开省煤器出口排气阀,此时应充分注意安全;④若因No.2闪蒸器水位失真造成缺水引起,应立即向No.2闪蒸器加水,并调整核对水位,若系统紊乱无法控制,应立即解列停机。
⒋防止汽塞的措施①运行中及时调节省煤器出口水温,保证其在正常允许范围内;②经常与现场核对No.2闪蒸器水位,确保水位正常;③在低负荷时或甩AQC炉前,使两混汽系统提前退出运行,以稳定No.2闪蒸器压力,从而稳定水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锅炉的基本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锅炉运行中常见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锅炉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锅炉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 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1. 锅炉运行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锅炉实物模型或图片。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锅炉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锅炉在工业、农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锅炉?锅炉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锅炉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按燃料分类: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等。
- 按压力分类:低压锅炉、中压锅炉、高压锅炉、超高压锅炉等。
- 按蒸发量分类:小型锅炉、中型锅炉、大型锅炉等。
- 工作原理:锅炉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将水加热成蒸汽,蒸汽用于加热、发电、供暖等。
2. 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锅炉本体:包括炉膛、燃烧器、对流管束、炉水循环管路等。
- 附件:包括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温度计、排污阀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锅炉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 教师讲解锅炉运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锅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提问:锅炉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二、讲授新课1. 锅炉运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水位异常:调整水位计,检查水位计是否损坏。
- 压力异常:检查安全阀是否正常工作,调整压力表。
- 温度异常:检查温度计是否准确,调整燃烧器。
- 燃烧不稳定:检查燃烧器是否堵塞,清理燃烧器。
2. 案例分析- 教师提供锅炉运行中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锅炉运行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2024年《锅炉培训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锅炉培训教材》第3章“锅炉本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展开,详细内容涉及:锅炉本体各部件的功能、结构及工作流程;锅炉燃烧原理及燃烧设备;锅炉的蒸发与传热过程;锅炉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锅炉本体结构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掌握锅炉的基本运行过程。
2. 学会锅炉燃烧设备的使用和调整,了解燃烧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3. 能够分析锅炉运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锅炉的蒸发与传热过程,锅炉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2. 教学重点:锅炉本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燃烧设备的使用和调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锅炉结构模型,锅炉运行流程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锅炉培训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锅炉事故案例,引出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细节:展示锅炉事故图片,分析事故原因,引导学生关注锅炉运行安全。
2. 知识讲解:(1)锅炉本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细节:结合锅炉结构模型,讲解各部件的功能、结构及工作原理。
(2)锅炉燃烧设备细节:介绍燃烧设备类型,讲解燃烧设备的使用和调整。
(3)锅炉蒸发与传热过程细节: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锅炉蒸发与传热过程,解释相关概念。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讲解锅炉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细节: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锅炉本体结构及工作原理2. 锅炉燃烧设备3. 锅炉蒸发与传热过程4.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锅炉本体结构及各部件的功能。
(2)分析锅炉燃烧设备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3)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锅炉运行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锅炉行业的发展趋势。
锅炉基础知识第一章锅炉基础知识第一节归纳一.锅炉的工作过程: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达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热水)或必然压力蒸汽的热力设施。
它是由“锅”(即锅炉本体水压部分)、“炉”(即燃烧设施部分)、附件仪表及隶属设施组成的一个完满体。
锅炉在“锅”与“炉”两部分同时进行,水进入锅炉今后,在汽水系统中锅炉受热面将吸取的热量传达给水,使水加热成必然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或生成蒸汽,被引出应用。
在燃烧设施部分,燃料燃烧不断放出热量,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热的流传,将热量传达给锅炉受热面,而自己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由烟囱排出。
“锅”与“炉”一个吸热,一个放热,是亲近联系的一个整体设施。
锅炉在运行中由于水的循环流动,不断地将受热面吸取的热量全部带走,不但使水升温或汽化成蒸汽,而且使受热面获得优异的冷却,从而保证了锅炉受热面在高温条件下安全的工作。
二.锅炉参数:锅炉参数对蒸汽锅炉而言是指锅炉所产生的蒸汽数量、工作压力及蒸汽温度。
对热水锅炉而言是指锅炉的热功率、出水压力及供回水温度。
(一)蒸发量( D)蒸汽锅炉长远安全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数量,即该台锅炉的蒸发量,用“D ”表示,单位为吨 / 小时( t/h )。
(二)热功率(供热量Q )热水锅炉长远安全运行时,每小时出水有效带热量。
即该台锅炉的热功率,用“Q ”表示,单位为兆瓦( MW ),工程单位为 104 千卡 / 小时( 104Kcal/h )。
(三)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是指锅炉最高赞同使用的压力。
工作压力是依照设计压力来确定的,平常用 MPa 来表示。
(四)温度温度是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同时也是反响物质热力状态的一个基本参数。
平常用摄氏度即“t℃ ”。
锅炉铭牌上注明的温度是锅炉出口处介质的温度,又称额定温度。
对于无过热器的蒸汽锅炉,其额定温度是指锅炉额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温度;对于有过热汽的蒸汽锅炉,其额定温度是指过热汽出口处的蒸汽温度;对于热水锅炉,其额定温度是指锅炉出口的热水温度。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第三版教学设计一、课程简介《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是一门涉及能源、环保等重要领域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介绍电厂锅炉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及维护等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锅炉设备的基本认识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1.理解电厂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2.掌握锅炉控制与维护的方法;3.了解环保相关知识和技术。
三、教学内容1. 锅炉基础1.1 锅炉的定义和分类; 1.2 锅炉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1.3 锅炉内部结构;1.4 锅炉热力学基础。
2. 锅炉燃烧系统2.1 燃料选择; 2.2 燃烧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3 燃烧调节设备; 2.4 燃气排放及环保要求。
3. 锅炉控制3.1 水位控制; 3.2 水质控制; 3.3 燃烧控制; 3.4 温度控制; 3.5 压力控制。
4. 锅炉维护4.1 锅炉水处理和污垢清理; 4.2 管道清理及维护; 4.3 次级系统维护;4.4 故障分析及排除。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讲述锅炉原理并重点介绍技术细节;2.实践:利用电脑模拟和实际演示作为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3.团队作业:学生分组进行策略设计,以实现燃烧控制和水质控制。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包括:1.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锅炉基础原理及应用的掌握程度;2.期末项目:通过学生小组设计和报告锅炉装置调整和维护方案;3.个人作业:包括学习笔记、小测验和论文等。
六、教师角色教师在本课程中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帮助他们发掘潜力,激发自主学习的意愿。
七、参考资料1.《锅炉》(第3版),曾仕纶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2.《电厂技术手册》(第3版),姜义民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环保手册》(第2版),张志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以上是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第三版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
2024版锅炉培训教学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锅炉专业基础知识》教材第四章“锅炉本体设备”及第五章“锅炉辅助设备”的内容进行编制。
详细内容包括:锅炉本体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运行维护;锅炉辅助设备的种类、性能及其在锅炉运行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熟悉锅炉本体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锅炉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
2. 了解锅炉辅助设备的种类、性能,明确其在锅炉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解决锅炉运行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锅炉本体设备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锅炉辅助设备的作用及其运行维护。
2. 教学重点:锅炉本体设备的安全运行措施;锅炉辅助设备的选用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锅炉结构模型、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介绍锅炉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锅炉本体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
(2)锅炉辅助设备的种类、性能及其在锅炉运行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锅炉本体设备和辅助设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针对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锅炉本体设备:(1)结构: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
(2)工作原理: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使水变成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2. 锅炉辅助设备:(1)种类:风机、水泵、给煤机、除渣机等。
(2)性能:根据锅炉运行需求,选择合适的辅助设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锅炉本体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列举三种锅炉辅助设备,并说明其在锅炉运行中的作用。
2. 答案:(1)锅炉本体设备的基本结构包括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
工作原理为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使水变成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锅炉培训课件一、引言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由于锅炉操作不当、维护不及时等原因,导致锅炉事故频发,给企业生产和员工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锅炉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锅炉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课件旨在为锅炉操作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帮助学员掌握锅炉安全操作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二、锅炉基础知识1.锅炉的定义与分类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或其它热源,将水加热至沸腾并产生蒸汽的设备。
按燃料类型,锅炉可分为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等;按锅炉结构,可分为水管锅炉、火管锅炉、水火管锅炉等。
2.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通过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过锅炉受热面,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至沸腾并产生蒸汽。
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用热设备,释放热量后凝结成水,再返回锅炉重新加热,形成一个闭合循环。
3.锅炉的主要参数锅炉的主要参数包括蒸发量、工作压力、温度、热效率等。
蒸发量是指锅炉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蒸汽量;工作压力是指锅炉内部蒸汽的压力;温度是指锅炉内部蒸汽的温度;热效率是指锅炉有效利用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比值。
三、锅炉安全操作与管理1.锅炉安全操作规程(1)点火前检查:检查锅炉本体、附件、管道、阀门等设备是否齐全、完好;检查燃料供应系统、给水系统、通风系统等是否正常。
(2)点火与运行: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点火,控制燃料供给,调整风量,使锅炉稳定运行。
注意观察锅炉水位、压力、温度等参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停炉与保养:停炉时,先停止燃料供应,待锅炉冷却后再进行排水、清洁等保养工作。
2.锅炉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锅炉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
(2)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加强锅炉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锅炉事故预防与处理1.锅炉事故原因锅炉事故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管理不善等。
锅炉培训教学ppt课件完整版•锅炉基本概念与原理•锅炉安全操作规范•锅炉维护与保养知识•燃料选择与燃烧调整技巧目录•节能环保技术在锅炉应用•事故应急处理与预防措施锅炉基本概念与原理锅炉定义及分类锅炉定义锅炉分类燃烧过程传热过程水循环过程030201锅炉工作原理汽水系统燃料系统控制系统风烟系统锅炉结构组成锅炉安全操作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点火前确保锅炉内无残留可燃物,检查点火系统是否正常。
按照规定的点火程序进行操作,先开通风再点火,防止爆燃。
熄火时应先关闭燃料供应,待锅炉内温度降低后再关闭通风。
点火与熄火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燃烧器和风机的运行参数,确保燃烧充分且安全。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报警、停机等,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定期检查锅炉运行状况,如压力、温度、水位等参数是否正常。
运行中检查与调整锅炉维护与保养知识日常维护项目清洁锅炉外壳及附属设备检查燃烧器及燃烧情况检查水位及水质检查安全附件清洗水垢检查并更换磨损件调整燃烧系统全面检查定期保养计划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缺水故障超压故障点火失败熄火故障燃料选择与燃烧调整技巧燃料种类及特性分析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燃烧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燃烧器组成燃烧器类型喷嘴、调风器、点火器等,各部件协同工作实现燃料燃烧。
工作原理根据燃料种类和锅炉负荷调整过量空气系数,保证燃料充分燃烧。
调整过量空气系数调整燃烧器角度优化配风方式采用先进控制技术通过调整燃烧器角度改变火焰形状和分布,提高锅炉热效率。
采用合理的配风方式,如均等配风、分级配风等,提高燃烧稳定性。
引入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如自动燃烧控制、智能优化算法等,实现燃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燃烧调整策略及优化方法节能环保技术在锅炉应用节能技术介绍高效燃烧技术通过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余热回收技术利用锅炉排放的余热进行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变频调速技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锅炉运行参数,降低能耗。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2024年《锅炉培训教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选自2024年《锅炉培训教材》第五章“锅炉工作原理及其运行”,具体包括:5.1节锅炉的基本结构、5.2节锅炉的工作原理、5.3节锅炉的运行参数及其调整、5.4节锅炉的运行维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锅炉运行的关键参数。
2. 学会调整锅炉运行参数,确保锅炉安全、高效运行。
3. 掌握锅炉运行维护的基本方法,提高锅炉运行可靠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锅炉工作原理及其运行参数的调整。
教学重点:锅炉的基本结构、运行维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锅炉模型、PPT课件、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锅炉运行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锅炉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介绍锅炉的基本结构,结合模型和PPT进行详细讲解。
(2)讲解锅炉的工作原理,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分析锅炉运行参数及其调整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介绍锅炉运行维护的基本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锅炉的基本结构2. 锅炉的工作原理3. 锅炉运行参数及其调整4. 锅炉运行维护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列举锅炉运行参数,并说明其调整方法。
(3)谈谈你对锅炉运行维护的认识。
2. 答案:(1)锅炉的基本结构包括:炉膛、燃烧器、锅筒、受热面、空气预热器等。
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水使水变成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2)锅炉运行参数包括:蒸汽压力、温度、给水温度、空气预热器温度等。
调整方法有:调节燃料量、给水量、送风量、引风量等。
(3)锅炉运行维护主要包括:定期检查设备、清洁受热面、调整运行参数、防止腐蚀等。
《锅炉基础知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锅炉专业基础知识》教材第四章“锅炉本体设备”进行设计,详细内容包括:锅炉本体结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其功能、安全附件、运行维护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锅炉主要设备的功能及运行维护方法;3. 了解锅炉的安全附件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锅炉本体结构、工作原理、安全附件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锅炉主要设备的功能、运行维护方法及安全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锅炉结构模型、多媒体课件、挂图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锅炉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锅炉安全的关注,从而引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锅炉本体结构:介绍锅筒、炉膛、燃烧器等主要部件;(2)工作原理:讲解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使水变为蒸汽的过程;(3)主要设备功能:分析锅炉给水泵、风机、除尘器等设备的作用;(4)安全附件:介绍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附件的作用及安装要求。
3. 例题讲解:以锅炉水循环为例,讲解水在锅炉内的流动过程及影响因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锅炉事故案例,找出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六、板书设计1. 锅炉本体结构:锅筒、炉膛、燃烧器、给水泵、风机、除尘器等;2. 工作原理: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使水变为蒸汽;3. 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列举锅炉主要设备的功能及运行维护方法;(3)分析锅炉事故案例,提出预防措施。
2. 答案:(1)锅炉基本结构包括锅筒、炉膛、燃烧器等,工作原理为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使水变为蒸汽;(2)锅炉主要设备功能及运行维护方法见教材第四章;(3)根据教材第四章内容,结合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事故案例引入,提高了学生对锅炉安全的认识。
但在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理解仍有困难,需在课后加强辅导。
锅炉基础知识及水泥余热发电锅炉性能及结构特点第一章锅炉基础知识一、基本知识1、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传导: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对流:温度不同的各部分物体之间发生宏观相对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热对流。
辐射:热量的传递是通过电磁波的方式进行,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
传热基本方程:Q=KFΔt W式中: K——传热系数F——传热面积 m 2Δt——冷热物体表面温度之差℃绝对黑体辐射力:E=σT4 W/ m2式中:σ——斯蒂芬-波尔茨曼常数数值为5.6697×10-8W/ (m2.K4) T——物体表面绝对温度 K实际黑体辐射力:E=εσT4 W/ m2式中: ε——黑度在0~1之间2、换热器的类型通常将换热器分为表面式和混合式两种。
表面式:冷热两种流体不直接接触,通过金属壁面来实现换热。
如电厂中的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等。
按照冷热两种流体的流向,表面式换热器又分为:顺流式、逆流式和混合式三种。
顺流式是指热流体的流动方向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自进至出方向相同;方向相反时则为逆流式;而部分方向相同,部分方向相反的称为混合式。
在顺流式热交换器中,首先是较高温度的热流体与较低温度的冷流体直接进行热交换,因此管壁温度较低,在热流体温度较高时不容易烧坏。
但由于热流体的温度逐渐降低,冷流体的温度逐渐升高,两者之间的温差越来越小,故传热效率较逆流式要低。
在一定温度下,要使两种型式的表面换热器达到同样的目的,则顺流式要比逆流式的面积要大。
混合式兼有两者的优点。
混合式: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互相混合来实现换热。
这种换热器效率最高,但两种流体不容易分离。
如电厂中的冷却塔、热力除氧器等。
二、锅炉及其分类锅炉也称蒸汽发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工业生产中余热的热能,将工质加热到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换热设备。
锅炉用途广泛,型式众多,一般可按下列方法分类:1、按用途分类电站锅炉:大多为大容量、高参数锅炉,火室燃烧,热效率高,出口工质为过热蒸汽。
工业锅炉:用于工业生产和采暖,大多为低压、低温、小容量锅炉,火床燃烧居多,热效率较低;出口工质为蒸汽的称为蒸汽工业锅炉,出口工质为热水的称为热水锅炉。
船用锅炉:用作船舶动力,一般采用低、中参数,大多燃油。
锅炉体积小,重量轻。
机车锅炉:用作机车动力,一般为小容量、低参数,火床燃烧,以燃煤为主,锅炉结构紧凑,现已少用。
注汽锅炉:用于油田对稠油的注汽热采,出口工质一般为高压湿蒸汽。
2、按结构分类火管锅炉:烟气在火管内流过,可以制成小容量,低参数锅炉,热效率较低,但结构简单,水质要求低,运行维修方便。
水管锅炉:汽水在管内流过,可以制成小容量,低参数锅炉,也可制成大容量、高参数锅炉。
电站锅炉均为水管锅炉,热效率较高,但对水质和运行水平的要求也较高。
3、按循环方式分类自然循环锅筒锅炉:具有锅筒,利用下降管和上升管中工质密度差产生工质循环,只能在临界压力以下应用。
多次强制循环锅筒锅炉:也称辅助循环锅筒锅炉。
具有锅筒和循环泵,利用循环回路中的工质密度差和循环泵压力建立工质循环。
只能在临界压力以下应用。
低倍率循环锅炉:具有汽水分离器和循环泵,主要靠循环泵建立工质循环,可应用于亚临界压力和超临界压力,循环倍率低,一般为1.25~2.0。
直流锅炉:无锅筒,给水靠水泵压力,一次通过受热面产生蒸汽,适用于高压和超临界压力锅炉。
复合循环锅炉:具有再循环泵。
锅炉负荷低时按再循环方式运行,负荷高时按直流方式运行,可应用于亚临界压力和超临界压力。
4、按锅炉出口工质压力分类低压锅炉一般压力小于 1.275MPa (13kgf/cm2 )中压锅炉一般压力为 3.825MPa (39 kgf/cm2)高压锅炉一般压力为 9.8MPa (100 kgf/cm2 )超高压锅炉一般压力为 13.73MPa (140 kgf/cm2 ) 亚临界压力锅炉一般压力为16.67MPa (170kgf/cm2 )超临界压力锅炉压力大于 22.13MPa (225.65 kgf/cm2 )5、按燃烧方式分类火床燃烧锅炉:主要用于工业锅炉,其中包括固定炉排炉、倒转炉排抛煤机炉、振动炉排炉;下饲式炉排炉和往复推饲炉排炉等。
燃料主要在炉排上燃烧。
火室燃烧锅炉:主要用于电站锅炉,燃用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和煤粉的锅炉均为火室燃烧锅炉。
火室燃烧时,燃料主要在炉膛空间悬浮燃烧。
旋风(沸腾)炉:送入炉排的空气流速较高,使大粒燃煤在炉排上面的沸腾床中翻腾燃烧,小粒燃煤随空气上升并燃烧。
用于燃用劣质燃料。
多为工业锅炉,大型循环沸腾燃烧锅炉可用作电站锅炉。
6、按所用燃料或能源分类固体燃料锅炉燃用煤等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锅炉燃用重油等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锅炉燃用天然气等气体燃料。
余热锅炉利用冶金、石油化工等工业的余热作热源。
原子能锅炉利用核反应堆所释放热能作为热源的蒸汽发生器。
废料锅炉利用垃圾、树皮、废液等作为废料的锅炉。
其他能源锅炉利用地热、太阳能等能源的蒸汽发生器或热水器。
7、按排渣方式分类固态排渣锅炉:燃料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呈固态排出,是燃煤锅炉的主要排渣方式。
液态排渣锅炉:燃料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呈液态从渣口流出,在裂化箱的冷却水中裂化成小颗粒后排入水沟。
8、按炉膛烟气压力分类负压锅炉炉膛压力保持负压,有送、引风机,是燃煤锅炉主要型式。
微正压锅炉炉膛压力大于为2~5 kPa ,不需引风机,宜于低氧燃烧。
增压锅炉炉膛压力大于0.3 MPa ,用于蒸汽——燃气联合循环。
三、锅炉的参数与技术经济指标㈠锅炉参数锅炉参数一般指锅炉容量、蒸汽压力、蒸汽温度和给水温度。
工业蒸汽锅炉的容量用额定蒸发量表示。
额定蒸发量表明锅炉在额定蒸汽压力、蒸汽温度、规定的锅炉效率和给水温度下,连续运行时所必须保证的最大蒸发量,常以每小时能产生以吨计的蒸汽量来表示,单位t / h 。
热水锅炉的容量用额定供量表示,单位为 kW ( kcal /h ) 。
电站锅炉的容量也用额定蒸发量表示,单位为 t / h 。
锅炉蒸汽压力和温度是指过热器主汽阀出口处的过热蒸汽压力和过热蒸汽温度,对于无过热器的锅炉,用主汽阀出口处的饱和蒸汽压力和温度表示。
压力的单位为 MPa ( kgf /cm2 ),温度的单位为℃。
锅炉给水温度是指进省煤器的给水温度,对无省煤器的锅炉指进锅炉锅筒的水温,单位为℃。
工业蒸汽锅炉的给水温度为20℃、60℃、105℃三档。
电站锅炉的给水温度为(中压)150℃、170℃、(高压)215℃、(亚临界)260℃。
㈡锅炉技术经济指标锅炉的技术经济指标通常用锅炉热效率、锅炉成本及锅炉可靠性3项来表示。
优质锅炉应保证热效率高,成本低及运行可靠。
1、锅炉热效率锅炉热效率是指送入锅炉的全部热量中被有效利用的百分数。
现代电站锅炉的热效率都在90%以上。
工业锅炉的热效率(包括热水锅炉)55%—87%。
2、锅炉成本锅炉成本一般用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钢材消耗率表示。
钢材消耗率的定义为锅炉单位蒸发量所用的钢材重量,单位为 t / h 。
锅炉参数、循环方式、燃料种类及锅炉部件结构对钢材消耗率均有影响。
锅炉蒸汽参数高、容量小、燃煤、采用自然循环、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及钢柱构架可使钢材消耗率增大;参数低、容量大、采用直流锅炉、燃油或燃气、采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及钢筋混凝土构架可使钢材消耗率减小。
工业锅炉的钢材消耗率在5~6吨钢材·t / h 左右;电站锅炉的钢材消耗率一般在 2.5~5吨钢材·h / t 范围内。
在保证锅炉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应合理降低钢材消耗率,尤其是耐热合金钢材的消耗率。
3、锅炉可靠性锅炉可靠性常用下列3种指标来衡量。
(1)连续运行时间=两次检修之间的运行时间(用小时表示)。
事故停用时间(2)事故率 = ————————————× 100%运行总时间+事故停用时间运行总时间+备用总时间(3)可用率 = ————————————× 100%统计时间总时间四、锅炉型号1、工业锅炉型号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短横线相连。
第一部分分三段,分别表示锅炉型号(用汉语拼音字母代号)、燃烧方式(用汉语拼音字母代号)和蒸发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 t / h ;热水火炉为供热量,单位为 MW;余热锅炉以受热面表示,单位为m2 )。
工业锅炉型号锅炉型式代号锅炉型式代号立式水管 LS 单锅筒纵置式 DZ立式火管 LH 单锅筒横置式 DH卧式内燃 WN 双锅筒横置式 SH单锅筒立式 DL 双锅筒纵置式 SZ燃烧方式代号燃烧方式代号燃烧方式代号固定炉排 G (固)振动炉排 Z (振)活动首摇炉排 H (活)下饲炉排 A (下)链条炉排 L (链)往复推饲炉排W(往)抛煤机 P (抛)快装式水管锅炉在型号第一部分用 K(快)代替锅筒数量代号。
快装纵横锅筒式锅炉用 KZ (快,纵)代号;快装强制循环锅炉用 KQ (快,强)代号。
第二部分表示工质参数,对工业蒸汽锅炉,分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蒸汽温度两段,中间以斜线相隔,常用单位分别为 MPa和℃、蒸汽温度为饱和温度时,型号第二部分无斜线和第二段。
对热水锅炉,第二部分由三段组成,分别为额定压力、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段与段之间用斜线隔开。
第三部分表示燃料种类及设计次序,共两段:第一段表示燃料种类(用汉语拼音字母代号),第二段表示设计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原型设计无第二段。
2、电站锅炉型号电站锅炉型号也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表示锅炉制造厂代号;第二部分表示锅炉参数;第三部分表示设计燃料代号及设计次序。
第二章水泥余热发电用锅炉在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00t/d以上)上,通过设置在窑头的AQC锅炉和窑尾的PH锅炉来回收篦冷机与预热器出口废气的余热进行发电是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的主要方式。
现就宁国一线中的这两类川崎型锅炉的设计参数、结构型式及特点等加以说明。
一、锅炉设计参数项目单位锅炉PH AQC 废气入口温度℃350 360 废气出口温度℃250 91废气流量Nm3/h 258550 165300 废气管道直径:入口出口旁路mm330032003400370023002240蒸发量t/h 19.3 11.8蒸汽压力kg/cm226 26蒸汽温度℃330 350给水温度℃223 57二、锅炉结构特点㈠PH锅炉(附图一)该炉结构型式为卧式强制循环汽包炉,2台强制循环泵(1台备用)。
PH锅炉采用卧式布置的优点一是可以减少受热面积灰,二是可以减少振打装置的数量,系统漏风量少。
锅炉受热面包括:一组过热器和四组蒸发器,全部为蛇形悬吊光管。
受热面中过热器和第二、第四组蒸发器为逆流式,第一、第三组蒸发器为顺流式,其中第一、二组蒸发器共用一个出口联箱,第三、四组蒸发器共用一个出口联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