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儿园安全教育 (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1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在遇到危险时正确应对。
3.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2. 消防安全3. 防骗防拐安全4. 饮食安全5. 游戏安全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吗?”引发学生对安全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安全的理解。
二、交通安全教育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要左右看、走人行道、不闯红灯等。
2. 学生模拟过马路,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三、消防安全教育1. 教师讲解火警电话、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消防安全知识。
2. 学生进行灭火器的操作练习。
四、防骗防拐安全教育1. 教师通过故事、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防骗防拐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如何防范骗子、避免被拐骗。
五、饮食安全教育1. 教师讲解饮食卫生知识,如不吃过期食品、不喝生水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注意饮食卫生。
六、游戏安全教育1. 教师讲解游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玩危险的游戏、不靠近危险物品等。
2. 学生讨论如何确保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七、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并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或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安全行为的养成情况。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等教学材料2. 灭火器、消防服等教学道具教学步骤: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吗?”引发学生对安全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安全的理解。
二、交通安全教育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要左右看、走人行道、不闯红灯等。
2. 学生模拟过马路,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在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正确应对的能力。
3.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2. 培养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正确应对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2. 培养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正确应对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小卡片3. 情景模拟道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幼儿园的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幼儿园的各个区域。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在幼儿园里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吗?”二、基本安全知识讲解1. 教师通过PPT展示以下内容:a. 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b. 不跟陌生人走。
c. 上下楼梯靠右行。
d. 玩滑梯时注意安全。
e. 玩游戏时注意不碰撞他人。
2. 教师讲解每个安全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引导幼儿理解。
三、情景模拟1. 教师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如食品、玩具等。
2. 教师模拟情景,引导幼儿判断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
四、游戏互动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问答”游戏,巩固幼儿的安全知识。
2. 教师发放小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认为的安全标识。
五、总结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保护自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安全知识?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
”2.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深入讲解安全知识1. 教师通过PPT展示以下内容:a. 防火安全:不玩火,不玩电。
b. 防拐骗安全:不跟陌生人走,不泄露个人信息。
c. 防溺水安全:不在河边、池塘边玩耍。
d. 防交通事故: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规则。
2. 教师讲解每个安全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引导幼儿理解。
三、情景模拟1. 教师模拟情景,如火灾、交通事故等,引导幼儿判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第1篇教学目标:1. 了解安全标志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会识别常见的安全标志。
3.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安全标志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常见安全标志的识别。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和用途。
2. 培养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安全标志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安全标志图片或实物(如禁止通行、紧急出口、火警等)。
2. 安全标志卡片。
3. PPT课件。
4. 安全教育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安全标志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
二、认识安全标志1. 教师展示安全标志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它在哪里见过?它的作用是什么?”2. 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讲解常见安全标志的含义和用途,如禁止通行、紧急出口、火警等。
4. 通过PPT课件,展示更多安全标志,让幼儿进一步了解。
三、安全标志卡片游戏1. 教师将安全标志卡片发给幼儿,并告知游戏规则:将卡片分类,把相同的安全标志放在一起。
2. 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3. 游戏结束后,教师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分类结果,并讲解分类依据。
四、安全标志应用1. 教师讲述安全教育小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遇到了故事中的情况,你会怎么做?”2. 幼儿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安全标志的重要性。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演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安全标志。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安全标志的重要性。
2. 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安全标志的认识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游戏和模拟演练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应用安全标志的能力。
3. 收集幼儿的课后作业,了解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课件ppt(共49张)目录CONTENCT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幼儿园内消防安全设施介绍•火灾发生时应对措施教育•家庭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校园内外消防安全环境改善建议•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01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火灾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火灾分类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可分为A、B、C、D 四类。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火灾定义与分类易燃物品识别与存放易燃物品识别易燃物品通常具有较低的闪点和自燃点,容易引发火灾。
常见的易燃物品包括汽油、柴油、酒精、油漆等。
易燃物品存放易燃物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区域,远离火源和热源。
存放时应分类放置,标明名称和危险性,方便识别和管理。
火源管理与用电安全火源管理严格控制火源,禁止在易燃物品附近吸烟、使用明火或进行焊接等作业。
定期对电器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防止因短路、过载等原因引发火灾。
用电安全遵守安全用电规定,不乱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
使用合格的电器产品,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电线和插头插座。
下班或离开时要关闭电器设备电源,确保用电安全。
紧急疏散通道及标识紧急疏散通道幼儿园应设置明显的紧急疏散通道和出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人员。
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或上锁。
标识在紧急疏散通道和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明“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字样,并配备应急照明设施,确保在黑暗环境下能够清晰可见。
同时,标识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02幼儿园内消防安全设施介绍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先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对准火源,按下压把进行灭火。
第1篇教学目标:1. 了解安全标志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认识常见的幼儿园安全标志,如消防通道、禁止吸烟、紧急出口等。
3.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增强幼儿对遵守规则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的幼儿园安全标志。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1. 使幼儿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观察和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1. 安全标志图片或实物(如消防通道标志、禁止吸烟标志、紧急出口标志等)。
2. 幼儿园安全知识相关绘本或故事。
3. 教学课件。
4. 安全教育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故事或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对安全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吗?你们在幼儿园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二、认识安全标志1. 教师出示安全标志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
2. 教师讲解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如消防通道标志表示此处是紧急疏散通道,禁止吸烟标志表示此处禁止吸烟等。
3.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标志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吗?它们有什么作用?三、互动环节1. 教师将安全标志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尝试将卡片与对应的标志进行匹配。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标志知识竞赛,巩固幼儿对安全标志的认识。
四、实践操作1.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寻找并识别安全标志。
2. 教师讲解在幼儿园生活中遇到这些标志时应该如何应对。
五、总结与延伸1. 教师对本次安全教育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除了幼儿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安全?3.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并识别家庭中的安全标志。
教学反思:本次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图片、实物、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安全标志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幼儿的互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环节,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中班安全《不挤不抢》精品课件+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不挤不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推不挤的重要性,学会遵守公共秩序,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挤不抢的基本原则,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预防意外伤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不挤不抢的原则,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
教学重点:不挤不抢的原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挤抢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不挤不抢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利用PPT课件、视频和图片,详细讲解不挤不抢的原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挤不抢的重要性。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不挤不抢原则。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不挤不抢的题目,让学生现场作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不挤不抢》2. 内容:(1)不挤不抢的原则(2)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案例分析(4)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挤不抢的情况。
(2)如何运用不挤不抢原则,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2. 答案:(1)如:在幼儿园排队时,不推不挤,保持秩序。
(2)遵守公共秩序,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避免拥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互动环节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不挤不抢的原则。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需加强实践锻炼。
2. 拓展延伸:建议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加强对不挤不抢原则的引导和监督。
同时,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防溺水等安全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幼儿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地点幼儿园活动室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图片及视频。
2. 小卡片:分别写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关键词。
3. 小道具:如交通标志、消防器材、拐骗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形式,引导幼儿关注安全教育。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吗?什么是危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2. 交通安全教育(1)教师播放交通安全视频,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2)提问:视频中的小朋友是如何过马路的?我们应该如何过马路?(3)教师展示交通标志图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标志的含义。
(4)游戏:模拟过马路,让幼儿练习正确过马路的方法。
3. 消防安全教育(1)教师播放消防安全视频,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
(2)提问: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3)教师展示消防器材图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器材的名称和用途。
(4)游戏:模拟火灾逃生,让幼儿练习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
4. 防拐骗安全教育(1)教师播放防拐骗视频,让幼儿了解基本的防拐骗知识。
(2)提问:遇到陌生人时,我们应该怎么做?(3)教师展示拐骗工具图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4)游戏:模拟防拐骗,让幼儿练习如何拒绝陌生人的请求。
5. 防溺水安全教育(1)教师播放防溺水视频,让幼儿了解基本的防溺水知识。
(2)提问:在河边、游泳池等地方,我们应该注意什么?(3)教师展示防溺水标志图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标志的含义。
(4)游戏:模拟防溺水,让幼儿练习如何在水中保持安全。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安全教育的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件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并掌握在上车时、乘车过程中及下车时的安全常识。
2、教育幼儿要注意安全,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用小椅子搭建一个公共汽车的场景,方向盘一个。
2、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兴趣,组织幼儿讨论乘车时应该注意什么。
1、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__地方秋游。
乘什么车去呢?乘车时应注意些什么呢?老师根据幼儿的讨论内容,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操作卡片,让幼儿分析原因,知道怎样做是对的。
2、你们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乘车的呢?3、小结。
我们乘车时,首先要依次排队上下车,不能拥挤;上车后找到座位坐稳或用手抓住扶手站稳;乘车时不能哄闹,不能将头、手伸出窗外;在车上不能吃带壳、核、小颗粒的或棒状食品;车停稳后才可以依次下车。
二、组织幼儿在设置的汽车情境中游戏,巩固幼儿的安全乘车常识。
1、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游戏规则。
2、将幼儿扮演乘客和安全检查员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首先,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
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小猫小狗会伤人活动目标:1、明白小猫小狗会伤人,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2、经过事例了解同小动物相处的危害性,明白不能随便逗小动物。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本事。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本事。
活动准备:1、录像:一些被小动物伤害的事例2、小猫小狗凶狠的和可爱的图片活动过程:1、教师念谜面,幼儿猜谜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你们喜欢小猫小狗吗为什么2、组织幼儿看录像,了解小猫小狗的另一面,明白它们会伤害人。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知道在园内如何安全地活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增强自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幼儿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基本安全知识教育2. 第二课时:紧急情况应对训练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安全标志图片3. 情景模拟道具4. 安全教育手册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基本安全知识教育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故事或图片引入安全主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安全知识- 教师向幼儿讲解在园内如何安全地活动,包括:a. 注意地面湿滑,防止跌倒。
b. 玩耍时遵守规则,不推搡、不挤压。
c. 不触摸电源插座,不玩火。
d. 上下楼梯时靠右行,不奔跑。
e. 注意饮食卫生,不乱吃陌生食物。
3. 观看安全教育视频- 教师播放安全教育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安全知识。
4. 安全标志图片识别- 教师展示安全标志图片,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其含义。
5. 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6. 总结与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安全知识,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向家长宣传所学安全知识。
第二课时:紧急情况应对训练1. 导入新课-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紧急情况应对训练。
2. 紧急情况模拟- 教师设置模拟场景,如火灾、地震等,让幼儿学会应对方法。
a. 火灾:教幼儿如何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逃离火灾现场。
b. 地震:教幼儿如何躲避在坚固的家具下,等待救援。
3. 情景模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亲身体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4. 互动问答- 教师提问幼儿在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总结经验。
5. 总结与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紧急情况应对训练,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向家长宣传所学紧急情况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