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会竞赛编排讲解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7.41 MB
- 文档页数:27
第一节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一、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的意义和要求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特点之一。
在学校中,通过举办田径运动会,能够推动全校田径运动的开展,吸引广大的学生积极参加到田径运动的活动中来;能够检阅学生参加田径运动锻炼和训练的效果,促使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能够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振奋精神,加强团结,使学校教育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举办学校运动会,属于群众体育比赛的性质,其要求如下:第一、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要有学校自身的特点,要坚持以“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宗旨。
第二、在制定运动会方案和竞赛规程时,应考虑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比赛,让他们在运动会中当运动员,而不是当观众。
第三、在项目设置上,要从学校和广大学生体质和体育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一些《体育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项目做为主要比赛项目。
另外,也可设置一些集体项目和表演项目。
第四、在分组上,要尽量考虑学生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的差异,中学举行运动会时,最好按年级分组进行比赛。
第五、在比赛规则上,也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适当降低比赛规则的要求,制定符号学生实际并能调动学生参加比赛积极性的规则。
第六、学校运动会的时间,一般以一天到一天半为宜,以使运动会起到积极性休息的作用,不应给学生造成过度疲劳。
总之,学校举办运动会应有学校自身的特点,要使运动会开得简朴、隆重,有节日气氛,使学生兴高采烈,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学校举办筹备田径运动会,应在主管体育工作的校长领导下,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领导小组由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体育组、共青团或少先队等单位负责人参加,讨论决定运动会的组织方案、竞赛规程、组织机构等。
(一)组织方案组织方案由运动会筹备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它是筹备召开运动会工作的依据。
组织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运动会的名称和目的任务根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和其他特殊要求来制定。
田径运动会的编排和记录田径运动会的编排和记录公告工作是大会全面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竞赛工作的顺利进行,运动员有准备的参加比赛和裁判,工作人员有秩序进行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在竞赛开始前编排秩序册,准备比赛用的各种表格。
竞赛中及时公布比赛成绩,临场编排复、决赛秩序。
竞赛结束后统计和整理成绩记录,编印大会成绩册。
第一节赛前准备和分组编排工作一、比赛前的准备工作(一)学习竞赛规程和田径规则规程和规则是运动会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工作的指南,编排和记录工作人员必须学习、熟悉它,而且对规程和规则的具体要求以及各种规定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并了解以下情况:(1)运动会的期限,举行的天数,每天的作息时间,开幕式和闭幕式(包括表演)所需的时间等。
(2)参赛单位、组别、项目等。
(3)参加办法:每单位限报几人,每人限报几项。
(4)奖励及计分办法。
(5)场地器材情况:了解直道、弯道分道数。
跳跃、投掷场地数量,器材设备条件。
(6)裁判员人数和裁判员水平等情况。
(二)准备有关用具,绘印各种比赛表格(见后叙各表格)(三)按竞赛规程审查报名单根据规程的规定,审查报名单有无错误,如有错误要及时解决。
(四)编排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1)单位编号:可按报名先后秩序排定,或按大会指定顺序编号排列。
(2)编排运动员号码(五)统计各项目的运动员人数(六)填写卡片根据报名单把参加各径赛项目的运动员、姓名、单位、号码和报名成绩等,填写在“径赛成绩记录卡片”上,卡片填完经核对后按项目归类,以备编排径赛时用。
二、各项竞赛分组的编排方法(一)竞赛分组的编排原则和方法1.径赛(1)编排组只负责分组,各赛次的道次分配在裁判长监督下由检录处组织运动员抽签排定。
(2)应根据各个项目的参加人数、赛次和各赛次录取的名额,直道和弯道分道数以及裁判员的情况等,拟定出“径赛分组计划表”(3)分组时,每组人数尽量均等,不应相差太大。
同一单位的运动员尽量避免排在同一组里,尤其是预赛更应注意这一点。
编排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的步骤和流程步骤一:确定竞赛项目首先,组织者需要确定参赛项目,包括田径中的各个项目,如短跑、长跑、跳远、跳高、铅球、标枪等。
根据参赛人数和时间限制,确定参赛人员的数量和时间分配。
步骤二:制定时间表根据竞赛项目数量和参赛人数,制定出一个细致的时间表。
时间表需要包含每个项目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休息时间等。
为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需要合理安排每个项目的时间,避免出现时间冲突。
步骤三:分组根据参赛人员的水平和人数,将他们分组。
分组的目的是确保同一组内的选手水平相当,在比赛中有公正的竞争。
一般情况下,每组的人数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既不至于过少导致比赛时间过长,也不至于过多导致比赛混乱。
步骤四:审核日程在确定好时间表和分组后,组织者需要再次审核日程。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日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项目之间要有适当的休息时间,以充分为参赛选手准备和恢复体力。
步骤五:与参赛队确认在日程确定后,组织者需要与参赛队确认日程。
在确认的过程中,需要注明每个队伍参赛的项目和时间。
确保每个参赛队与日程一致,并及时提醒他们相关事宜。
同时,还要为参赛队提供详细的比赛规则和相关说明,以便参赛选手能够准确了解比赛流程。
步骤六:制作赛程表根据确定的日程,制作赛程表,并在比赛现场进行布置。
赛程表需要详细标明每个项目的开始时间和地点,以及参赛选手的名字和所属队伍。
赛程表的制作应简洁明了,易于辨识和查找。
步骤七:进行现场调整在比赛当天,组织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整。
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控因素,如天气、运动员伤病等,需要对日程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要加强与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沟通,确保他们了解日程并按规定进行工作。
步骤八:总结在比赛结束后,组织者需要对比赛日程进行总结。
回顾比赛中的不足之处和问题,以便在下次比赛中进行改进。
同时也要对比赛顺利进行的部分加以肯定,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
以上就是编排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的步骤和流程。
田径运动会编排流程和注意事项第一:整理运动会报名人数,各个项目的报名人数和姓名及参赛单位。
第二:编写比赛程序和运动会的竞赛规程、运动会的活动日程表。
第三:统一编排参赛单位的运动员号码(注明:这样做能节省时间和减少很多的错误)。
第四:编写竞赛日程表一定要计算好径赛各项目用的时间,还有项目与项目之间的时间。
然后就用卡片棋子的方法把各个项目串联起来。
一定要按照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
1 .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 1 )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全能项目以及径赛和个赛次之间,要保证有最短间隔休息时间。
比赛的最短间隔时间为: 200 米及 200 米以下各项为 45 分钟; 200 米以上至 1000 米的项目为 90 分钟; 1000 米以上的项目不在同一天。
( 2 )全能各单项间休息 30 分钟,以最后一人结束比赛到下一项比赛第一人开始计算时间。
按兼项的一般规律,尽量把相关项目分开编排,以减少兼项冲突,如100 米与 200 米、 4 * 100 米接力、跳远; 800 米与 1500 ; 5000 米与 10000 米;跳远与三级跳远;铅球与铁饼等。
( 3 )对性质相近的项目要注意先后顺序。
例如,一般先 100 米,后 200 米;先5000 米,后 10000 米;先跳远,后三级跳远。
( 4 )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尽量照顾到兼项之间的时间间隔。
及格赛后间隔一天在进行正式比赛。
( 5 )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一般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内进行。
而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如男子 100 米和女子 100 米等。
短距离径赛项目赛次如果少,最好安排一天结束。
( 6 )跨栏项目一般应安排在各单元的第一项,还可安排在长距离跑、竞走之后进行。
( 7 )决赛时预计能破纪录的项目,可分配到各个比赛单元。
( 8 )同一时间不要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
( 9 )撑杆跳高要考虑阳光的照射方向刚和比赛时间较长,最好安排在上午早些时候进行。
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第一节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一、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的意义和要求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特点之一。
在学校中,通过举办田径运动会,能够推动田径运动的开展,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到利用田径运动进行健身的活动中来;德够检阅学生参加田径运动锻炼和训练的效果,促进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能够丰富学校的课余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簿面发展,使学校教育工作更加朝气蓬勃。
通过举办以田径项目为主要竞赛内秽的运动会,还能起到发现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的作用,同时也为参加校际间的田径运动会做准备。
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属于群众比赛的性质,其特点和要求如下:第一,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要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坚持以“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宗旨。
第二,在制定运动会方案和竞赛规程时,应考虑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比赛让他们在运动会中当运动员而不是当观众。
第三,在项目设置上,要从学校和广大学生体质和实际运动水平出发,把一些《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项目作为主要比赛项目。
另外,适当增加集体比赛项目,如每班出10~20人的接力赛跑等项目。
为了使学校田径代表队的运动员有专项比赛机会,可将少数技术难度较大的竞技项目列为运动会表演或测验项目。
第四,在分组上,要尽量考虑学生年龄和身体发育的差异。
中学举办田径运动会时,最好按年级分组进行比赛。
第五,在比赛规则的执行上,也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降低规则要求。
例如:短跑比赛的起跑不一定非使用起跑器;跳远的起跳板可适当加宽等。
第六,学校运动会的时间,一般以一天到一天半为宜,以使运动会起到积极性休息的作用,不应给学生的身心造成过度疲劳。
总之,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应针对学校的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竞赛的激励作用和育人功能,使之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学校筹备举办田径运动会,应该在主管体育工作的校长领导下,成立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竞赛秘书、技术信息中心(TIC)编排记录和成绩公告组裁判工作一、任务1、竞赛秘书应收集每项比赛的全部成绩和详细资料,并立即转宣告员。
有关裁判长、主计时员或主终点摄影裁判和风速测量员应向竞赛秘书提供有关成绩的详细资料。
竞赛秘书还应记录比赛的成绩,将成绩记录单递交竞赛主任。
2、当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时,每位田赛项目比赛场地的计算机录入人员应确保将该项目的全部成绩录入激动剂系统。
录入径赛成绩应在终点摄像主裁判的指挥下进行。
宣告员和竞赛主任应能够进入计算机系统查询比赛成绩。
3、规则中各类最高级别的比赛,组委会应当为比赛设立一个技术信息中心,建议在其他超过一天的比赛中设立技术信息中心。
技术信息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在每个代表队、组织者、技术代表和竞赛管理部门之间,有关技术和其他涉及比赛的信息顺畅交流。
二、编制编排记录成绩公告组长:1—2人、组员:若干名。
三、职责1、裁判长负责全组学习各项工作,熟悉了解比赛规程、掌握比赛日程,布置全体编排记录员的各项工作任务,安排各种竞赛所需表格,收集最新纪录及运动员等级标准,以便备查。
2、裁判员根据裁判长分工,认真学习竞赛规则和规程,了解比赛日程,在工作中如碰到问题及时报告裁判长,自己不要擅自作出任何决定。
3、按规则,裁判员在裁判长领导下,及时完成各项成绩统计工作,向大会及时报告最新成绩和破纪录情况。
4、赛后及时总结,统计破纪录、达等级、名次录取等,收集相关资料归档,归还竞赛处所有器材(电脑、打印机、高速复印机、复印机等)。
四、编排原则1、径赛项目各轮比赛,应由技术代表或组委会决定。
2、抽签排定道次:预赛24名参赛运动员为例,编为3组,按照蛇形排列法编入各组。
第一组:1、6、7、12、13、18、19、24第二组:2、5、8、11、14、17、20、23第三组:3、4、9、10、15、16、21、223、决赛阶段前八名道次排列:预赛成绩前四名抽3—6道,五、六名抽7—8道,最后二名抽1—2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