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侦查讯问策略第一节侦查讯问策略的概念、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侦查讯问对策侦查讯问对策第一节侦查讯问对策概述一.讯问对策的概念讯问对策是讯问人员根据讯问条件和目标,为取得讯问成功所筹划实施的讯问意图利与之相适应的讯问活动的有机整体。
讯问对策的特征:(一)整体性(二)选择性,即内容上的优化性。
(三)效应上的中介性二.讯问目标和讯问条件(一)讯问目标讯问目标是讯问对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达到的效果。
讯问目标分为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适应性目标。
总体目标是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全部真实的供述,这是审理每一起案件都应当力求实现的目标。
阶段性目标,也叫具体目标,是解决确定的具体的问题的。
适应性目标,是在讯问困难的情况下确定的适应这种情况的日标。
这种目标,要求能够控制住局势,掌握主动权,使讯问按照讯问人员的意图和布置进行。
(二)讯问条件讯问条件,就是讯问的主客观因素。
讯问条件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1.案件的性质2.案件事实查明的程度3.可以使用的证据材料的多少4.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点、犯罪经历5.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可靠性和态度6.审讯人员的能力这些条件限制着讯问对策的实施。
此外,还应充分认识到讯问工作的难度三.审讯成功的实质审讯成功的实质是审讯人员在同受审人信息流的良性循环中,设法控制受审人的供述心理障碍和供述动机这对基本矛盾中的知、情、意及其动机斗争发生良性循环,并形成供述决定和行为,最终达到信息的动态平衡。
也就是说,只要控制住受审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就能取得审讯的成功。
第二节侦查讯问谋略一.讯问谋略的概念讯问谋略,是指审讯人同通过揣测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标,分析讯问的条件,围绕讯问目谋划决策心理控制行动方案的智谋构想。
二.讯问谋略的特征1.迷惑性2.秘密性3.抽象性三.讯问谋略的辩证运用1.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的统一2.加压与减压所谓加压是指在言语、态度、环境等方面造成一种紧张气氛,加重受审人冈艮罪、紧张、恐惧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即心理张力,减压是指通过一定方式缓和气氛,使其心理张力得到松弛,因此加压与减压也就是“一张一弛”。
侦查讯问策略摘要:侦查讯问策略是侦查机关工作人员一直以来探求的热点,讯问策略对侦查讯问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侦查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一种有对抗性的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是一场充满矛盾和冲突的面对面的“心理战”,在这场战争中单靠法律的威慑力是难以取胜的,还必须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讯问策略。
关键词:询问策略询问主动权一、侦查讯问策略的基本内涵侦查讯问策略,也叫侦查讯问的策略或计策,是指侦查人员为了实现一定的讯问目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具体的讯问条件,运用有关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所制定的科学,有新的讯问方式。
询问策略主要是一场心理战术,是瓦解对手、克敌制胜的有效方法。
侦查讯问的核心是针对敌人的心理状态而制定的进攻策略,通过示假引真,以造成敌人认识和判断上的错误。
讯问策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法性合法性是指讯问策略必须受国家法律的制约,制定和运用讯问策略必须在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范围内。
侦查讯问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侦查活动,法律对侦查讯问的程序作了严格的规定,所以侦查人员制定和运用讯问策略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2、可行性可行性是指讯问策略是一种反映讯问活动客观规律的讯问方式,它必须符合讯问活动本身的规律,以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为依据,在实际运用中便于操作,能够实现其目的性的策略。
3、灵活性灵活性是指讯问策略是一种根据具体的讯问条件而制定的讯问方式。
侦查案件形形色色,讯问的条件各不相同,讯问的不同阶段讯问策略也应不同。
因此,要求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的变化及时调查,机动灵活地采取相应的讯问策略。
二、侦查讯问策略的前提条件1、先备为上是取得讯问成功的基础侦查讯问活动中,亦应充分重视侦查机关和犯罪嫌疑人双方的“实力”,包括对侦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办案经验的自我衡量,对犯罪嫌疑人的个人简历、身体素质、社会背景等要进行充分了解。
对于高科技、智能化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讯问时应选配年轻的、文化层次高的、业务水平过硬的侦查人员,从而壮大侦查机关的“实力”,只有侦查机关先备为上,那么讯问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讯问学的研究对象侦查讯问概念:是指在刑事诉讼阶段,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收集案件证据,依照法律程序,以言词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问,以获取其真实供述和辩解的一项侦查活动。
换句话说,是有侦查权的国家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有策略地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法律性对话。
主体:公安、国安、检察、监狱、军保、海关缉私犯罪侦查机关的讯问人员法规:《刑诉法》、《关于刑诉法实施中若干问题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规定》;对象:犯罪嫌疑人、被告;形式:言词;目的:查明案件真相;效果:获取供述和辩解、教育我国公安预审制度考察:1.立法设定公安预审是侦查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刑诉法3、114条。
2.侦审分立状态下预审的具有多重职责和作用,讯问相对专业化、继续侦查,完善取证形式、类似于司法审查功能。
3。
侦审合一后对侦查讯问的消极影响:①侦查工作局限于就案办案的状态,深挖犯罪的力度减弱。
②公安机关侦查取证过程中其内部监督机制大大减弱③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出现“多头”送检局面.④案件材料复杂繁琐,侦查员难免“重破案、轻办案”,导致案件的质量下降。
侦审合一问题:改革原因:原来侦审分设的工作体制不仅形成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局面,而且极易造成工作中互相推诿.侦审合一即减少重复劳动、缩短了办案周期,又增强证据和诉讼意思,也解决了警力不足的一部分问题。
改革方案:关于预审工作,拟定“三步走"方式进行改革,逐步取消预审中队。
第一步设立预审中队;第二步预审员分到办案中队,以预审把关为主;第三步达到每名刑警既是侦查员又是预审员,将侦查员、预审员融为一体,最终取消专门预审人员和预审机构。
主要问题:①侦审合一是否合法的问题②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存在着质量问题③侦审合一的行政体制存在不少缺陷(一人或一组将案件办到底,创造腐败的条件)侦查讯问的特点:1.程序性(法定的程式、顺序、步骤)2.冲突性(法律地位与利益对立)3.互动性(信息交流和沟通、心理接触与反应)4.策略性(策略方法与博弈)5。
侦查讯问策略与技巧侦查讯问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巧来获取犯罪嫌疑人或相关人员的信息和证据。
正确的侦查讯问策略和技巧对于提高侦查工作的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侦查讯问策略和技巧:一、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是成功讯问的基础。
侦查人员要尽量让被讯问者感到自己是一个有权威和可信赖的人,并且能够保证他们的言行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二、选择合适的讯问环境讯问环境对于成功获取信息非常重要。
侦查人员应该选择一个安全、无外界干扰、保密性好的环境进行讯问。
同时,环境的温度、照明、气氛等也要舒适,以促进被讯问者的开放和配合。
三、有效运用沉默沉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讯问技巧。
当被讯问者对一些问题回答不确定、含糊或模糊时,侦查人员可以选择保持沉默,引导被讯问者继续表述,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四、创造压力和焦虑有时候,为了让被讯问者透露真相,侦查人员可以创造一些压力和焦虑。
例如,暗示证据已经非常充分,可以迫使被讯问者透露更多信息。
但是要注意,创造的压力和焦虑不能过度,以免让被讯问者产生逃避的心理。
五、采用开放式提问在讯问过程中,侦查人员应该尽量使用开放式提问,让被讯问者进行自由表述。
开放式提问可以帮助侦查人员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不受限于简单的“是”或“否”的回答。
六、提供选择题有时候,为了更精确地获取目标信息,可以采用提供选择题的方式。
例如,“是A还是B?”、“是昨天晚上还是今天早上?”这样的问题可以迫使被讯问者在两个选项中选择,并通过回答揭示真相。
七、倾听和观察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要注重倾听和观察,通过被讯问者的言语、姿态、表情、语气等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倾听和观察可以帮助侦查人员察觉到被讯问者可能隐藏的信息,并根据观察到的细节进行深入讯问。
八、针对性追问和碎片化提问在讯问过程中,侦查人员可以根据被讯问者的回答进行针对性的追问,进一步细化和深化问题,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此外,碎片化提问也是一种有效的技巧,可以将一个问题拆分为几个部分,逐步获取被讯问者的回答。
知识文库 第2期29侦查讯问的策略刘申时在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都会经历一个从拒不交代罪行到如实供述的过程,这种转变并非自发形成,而是在侦查讯问人员艰苦、细致的工作下形成,依赖于我们的智慧、技巧、策略和经验,最能体现一名侦查讯问人员能力的高低。
1侦查讯问策略概述讯问策略,是指侦查人员为了实现一定的讯问目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具体的讯问条件,运用有关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所制定的最有效的讯问方式。
1.1侦查讯问策略的主体侦查讯问策略主体,就是能够掌握和运用讯问技巧的侦查人员。
该主体必须在法律上具有侦查人员的主体资格。
作为侦查讯问策略主体应该具备能够胜任侦查讯问的工作能力,这个能力不单单是指制定讯问策略的能力,还包括具体实施策略的能力。
除此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1.2侦查讯问策略的客体侦查讯问策略的客体,是指在刑事侦查阶段拥有法定诉讼权利和义务并且处于被追究地位的犯罪嫌疑人。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依法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二是已经依法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三是不需要逮捕和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四是准备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1.3侦查讯问策略的内容侦查讯问策略的具体内容包括讯问方式、讯问内容、使用证据的方式方法、运用策略的方法、时机、手段以及审讯时讯问人员的态度、言行举止等。
在设计和运用侦查讯问策略的过程中,讯问策略主体要充分分析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反讯问伎俩的情况,预见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准备采取及如何使用这些手段的情况,从而制定出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讯问策略。
2制定侦查讯问策略的技巧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交锋。
要想制服犯罪嫌疑人,获得真实供述,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侦查人员在全面了解案情及所获相关证据的基础上,须对犯罪嫌疑人的知识结构、社会背景、犯罪经历、个性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发现其心理规律和对抗讯问的手段,制定出针对性强、富有成效的侦查讯问策略。
《侦查讯问学》教学大纲Syllabus of Interrogation花涛主编(54学时)(本科侦查学专业)广东警官学院侦查系二〇〇六年六月《侦查讯问学》教学大纲《侦查讯问学》是侦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本科院校侦查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根据公安部颁布的公安院校侦查学专业教学计划及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公安工作和公安教学工作的实际,制订本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侦查讯问学》课程的教学,达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侦查讯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明确侦查讯问的意义、目的和任务;掌握侦查讯问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掌握侦查讯问的基本技能;具备讯问的能力和制作相关文书、讯问笔录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适用于本科侦查学专业。
三、课程类别:本科专业课程。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侦查讯问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好课堂讲授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关系,并结合讲授内容组织学生模拟审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精讲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面,精选讲授内容,对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与侦查讯问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规范要讲深讲透,对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内容,则应采取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并有目的地指定精选的参考材料,使学生全面地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多种形式教学的原则。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选用讲授、实验、讨论、模拟演练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应加强案例教学、模拟审讯等实训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缩短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