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背诵默写
- 格式:docx
- 大小:25.39 KB
- 文档页数:4
中考总复习(1-6册)课标必考古诗词文篇目记忆型默写汇总(人教版)一.七年级上册1.,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
70.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1.故渔者歌曰:“,。
”72.高峰入云,。
73.,五色交辉。
74.青林翠竹,。
7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7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7.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78.念无与为乐者,。
79.,相与步于中庭。
80.,,盖竹柏影也。
8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82.,此地空余黄鹤楼。
83.黄鹤一去不复返,。
84.晴川历历汉阳树,。
85.?烟波江上使人愁。
86.单车欲问边,。
87.,归雁入胡天。
88.,长河落日圆。
89.,都护在燕然。
90.孤山寺北贾亭西,。
91.几处早莺争暖树,。
92.,浅草才能没马蹄。
93.最爱湖东行不足,。
94.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199.大雪三日,。
200.是日更定矣,,,独往湖心亭看雪。
201.,,上下一白。
202.湖上影子,、、,。
20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252.,黄花开遍,。
253.,八年风味徒思浙。
254.苦将侬,,!255.身不得,。
心却比,!256.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257.。
,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专题4.1 (古诗文课内篇)--古诗词背诵默写七年级上册1. 《观沧海》 [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 《潼关》 [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下册1. 《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 《逢入京使》 [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初三语文中考默写总复习一、默写填空(28首诗词曲)1、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2、,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一览众山小。
3、水光潋滟晴方好,。
欲把西湖比西子,。
4、,脉脉不得语。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
6、晴川历历汉阳树,。
,。
7、空山新雨后,。
,。
,。
8、青山横北郭,。
此地一为别,。
浮云游子意,。
9、雨前初见花间蕊,。
,。
10、可怜身上衣正单,。
半匹红绡一丈绫,。
11、沉舟侧畔千帆过,。
12、竹径通幽处,。
,。
13、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14、为报倾城随太守,,。
,西北望,射天狼。
15、,无言谁会凭阑意。
衣带渐宽终不悔,。
16、,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知否知否?。
17、古木阴中系短篷,。
,。
18、去年今日此门中,。
,。
19、胡未灭,,。
此生谁料,,。
20、而今识尽愁滋味,。
21、醉里挑灯看剑,。
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22、昨夜江边春水生,。
,。
23、,轻烟老树寒鸭,。
青山绿水,。
24、,小桥流水人家,。
,。
25、僵卧孤村不自哀,。
,。
26、去年元夜时,。
,。
今年元夜时,。
27、草枯鹰眼疾,。
回看射雕处,。
28、杨柳青青江水平,。
,。
二、解释加点词语(20首诗词曲鉴赏)1、东临.碣石2、山岛竦.峙3、秋风萧瑟..灿烂.. 4、星汉5、歌以咏志..夫如何.. 6、岱宗7、造化钟..入归鸟...神秀 8、决眦9、会当..雨亦奇..凌绝顶 10、山色空蒙11、钱塘湖...春行 12、乱花..渐欲迷人眼13、最爱湖东行不足.14、绿杨阴.里白沙堤15、晴川历历..汉阳树16、芳草萋萋..鹦鹉洲17、随意春芳歇..自可留.... 18、王孙19、挥手自兹去..鸣... 20、萧萧斑马21、卖炭得钱何.所营.22、宫使驱将..惜不得23、手把文书口称敕.2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5、暂凭杯酒长.精神 26、万籁..此俱寂27、老夫聊.发少年狂28、看孙郎.. 29、会.挽雕弓如满月30、射天狼....风细细.. 31、伫倚危楼32、草色烟光..残照里33、拟把..疏狂图一醉34、应是绿肥红瘦.... 35、匹马戍.梁州36、关河梦断....何处 37、身老沧洲38、爱上层楼..愁滋味.. 39、而今识尽40、八百里...分麾.下炙41、五十弦翻.塞外声42、沙场.....君王天下事..秋点兵 43、了却44、赢得..白发生..名 45、可怜..生前身后46、凭阑袖拂杨花雪... 47、溪又斜.48、一点飞鸿..影下49、断肠人...在天涯50、一江烟水照晴岚.. 51、爱杀.江南三、文言文默写(12篇)1、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名篇名句默写一.试题(共22小题)1.默写。
(1)《无题》中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达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
(2)面对自然万千气象,欧阳修吟咏“日出而林霏开,①”;张岱沉醉于“②,上下一白”的美丽景色。
面对人生不得志,李白用“③,④”(《行路难(其一)》)表达面对挫折的乐观;刘禹锡用“沉舟侧畔千帆过,⑤”勉励自己;韩愈用“⑥,⑦”表明虽遭贬,但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一轮秋影转金波,。
,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3)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4),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5)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的句子是:,。
(6)诗文中军旅题材屡见不鲜:范仲淹和征人们镇守西北边疆“浊酒一杯家万里,”的矛盾心理令人扼腕长叹;辛弃疾为陈亮赋壮词抗金北伐收复失地时喊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的雄心壮志。
(7)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孟子《鱼我所欲也》)(8)当余之从师也,。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②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③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2)请在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李商隐的《无题》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第1页(共30页)。
九年级下册第29首渔家傲·秋思1. 直接型默写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
2. 理解型默写(1)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悲凉奇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0首江城子·密州出猎1. 直接型默写__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
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2. 理解型默写(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一、篇目一览课文:《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唐诗三首石壕吏/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卖炭翁/ 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诗经·邶风》子衿/《诗经·郑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送友人/ 李白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卜算子·咏梅/ 陆游二、理解性默写考点解析1.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角度:比兴手法、声音描写、地点描写、起兴理解:以雎鸠鸟的鸣叫声起兴,点明地点,引出下文对“窈窕淑女”的描写,营造了清幽宁静的氛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角度:比兴手法、人物描写、爱情主题理解:以“窈窕淑女”引出君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流”这一动作,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对“窈窕淑女”日夜思念、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求而不得的苦闷。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描写了男子因相思而产生的焦躁不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采”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琴瑟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芼”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钟鼓来取悦心爱的女子,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中考语文复习—九年级全册课外古诗词默写(含解析)上册主要内容:《商山早行》《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直接性默写【答案】1.戍鼓断人行2.月是故乡明3.寄书长不达4.万古惟留楚客悲5.寒林空见日斜时6.汉文有道恩犹薄7.怜君何事到天涯8.一封朝奏九重天9.雪拥蓝关马不前10.好收吾骨瘴江边11.槲叶落山路12.晨起动征铎13.蒹葭杨柳似汀州14.鸟下绿芜秦苑夕15.青鸟殷勤为探看16.晓镜但愁云鬓改17.水满陂塘豪兴徜徉18.收尽春光19.少年不识愁滋味20.为赋新词强说愁【解析】注意错别字。
二、理解性默写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
为精彩感人。
【答案】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注意错别字。
下册主要内容:《定风坡》《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浣溪沙》《南安军》《别云间》《山坡羊·骊山怀古》《朝天子·咏喇叭》一、直接性默写【答案】1.何妨吟啸且徐行2.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3.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4.忆昔午桥桥上饮,长沟流月去无声5.渔唱起三更6.把酒问姮娥7.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8.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9.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10.梦中行采薇11.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12.今日又南冠13.至今遗恨迷烟树14.当时奢侈今何处15.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解析】注意错别字二、理解性默写1.《定风波》中,表达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旷达洒脱的超然情怀的句子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出作者与朋友尽情游乐的句子3.诗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奇妙想象的句子4.《浣溪沙》中,作者以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的句子5.《南安军》中,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作者亡国之痛的句子6.《别云间》中,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的句子8.《朝天子·咏喇叭》中,揭露宦官装腔作势、狐假虎威嘴脸的句子【答案】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3.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4.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5.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7.只见草萧疏水萦纡8.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解析】注意错别字。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名句名篇默写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独坐幽篁里,。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岑参《逢入京使》抒写思念亲人又不愿意让亲人挂念的诗句是:“ ,。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韩愈《晚春》)(4),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2.按原文填空。
诗,承载着多种情怀。
王维“独坐幽篁里,”(《竹里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的惬意;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描写了一曲伤心离别的曲调,勾起了诗人无尽的乡思;岑参的“ ,双袖龙钟泪丕干”(《逢入京使》)写偶遇一位返京的使者,让远赴边塞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韩愈用“ ,”(《晚春》)赞许花草树木都有情思,充满了对春天的留恋。
3.古诗文默写(1),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诫子书》)(2)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醉翁亭记》中与它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默写古诗。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2),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3)请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
,。
(4)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品格的诗句是:,。
(5)读经典诗歌,需领略其中丰富的内涵。
读《天净沙·秋思》,我们从“夕阳西下,”中感受到马致远漂泊他乡的羁旅之苦;读《木兰诗》,“ ,”诗句让我们领略了花木兰战场生活的艰难苦寒。
5.填空。
(1),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2),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3)挑兮达兮,。
(《诗经·子衿》)(4),儿女共沾巾。
中考语文必背的古诗文名句一、古文名句1、《论语十则》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强调复习知识重要性的句子是, .辩证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做人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耍小聪明的句子是 , ,。
面对“贤人”和“不贤的人”我们应持的态度是 , 。
体现出人在学习中要转益多师,善于取舍的句子是,。
,。
演化出“任重道远”这个成语的句子是,。
体现出“要充分尊重别人的感受,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一传统美德的句子是,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由本课产生的一个成语是。
《桃花源记》3、默写《陋室铭》全文,。
, . ,。
, . ,。
,。
,。
, .:?文章的中心句是,。
4、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 ,,, , ,。
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春冬之时,则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故渔者歌曰:“, " 《三峡》6、默写《答谢中书书》 , . ,。
,。
, . ,; , . ,, .7、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庭院中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 , .写出作者闲适和不满心情的句子是 ? ? .8、《与朱元思书》中能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厌恶之心的名句是 , ; , 。
9、在《马说》中,韩愈认为能发现人才的伯乐非常重要的句子是,. , 。
10、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
,, ,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1、《小石潭记》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枝和藤蔓形态的句子是 , ,.作者离开小石潭是因为: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 ,。
,,乃记之而去。
1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 ,,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最新模考名句默写及答案名句默写训练1.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的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2)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3)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5)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
(《乐府诗集·长歌行》)(6)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地看到了“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奇景;岑参征战塞外见到了“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美景;王湾在北固山下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的美好景象。
2.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完成默写。
(1)生活需要寻觅诗意。
诗意在烂漫的春光里:“几处早莺争暖树,①_________”;诗意在萧瑟的秋景里:“②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诗意在梅子黄熟的时节里:“黄梅时节家家雨,③__________”;诗意还在大雪纷飞的严寒里:“④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都在追求诗意的生活。
(2)诗歌中常流露出厚重的家国情怀。
《木兰诗》中“⑤_________,⑥_________”是木兰奔赴战场的坚定而迅速;《春望》中“⑦_________,⑧_________”是杜甫感时伤世的忧国忧民情怀。
3.在下面横线上默写相应的句子。
(1)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2)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26篇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26篇(1)《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古诗词默写可打印(含答案)中考语文高分必背古诗词【全部】七年级上册古诗词1.直接默写(1)__东临碣石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__秋风萧瑟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__杨花落尽子规啼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乡书何处达__归雁洛阳边__。
(王湾《次北固山下》)(5)__枯藤老树昏鸦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峨眉山月半轮秋,__影入平羌江水流__。
(李白《峨眉山月歌》)(7)__岐王宅里寻常见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8)__强欲登高去__,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9)__回乐烽前沙似雪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0)君问归期未有期,__巴山夜雨涨秋池__。
(李商隐《夜雨寄北》)(11)僵卧孤村不自哀,__尚思为国戍轮台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12)__终古高云簇此城__,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2.理解默写(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做总写的句子是:__水何澹澹__,__山岛竦峙。
(2)曹操《观沧海》中描绘草木生机勃勃的句子是:__树木丛生__,__百草丰茂。
(3)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__日月之行__,__若出其中__;__星汉灿烂__,__若出其里__。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__。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潮平两岸阔__,__风正一帆悬__。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海日生残夜__,__江春入旧年__。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用“__夕阳西下__,__断肠人在天涯__"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资料总汇1.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 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
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60篇及配套默写-一、必修(10篇)1.《论语》十二章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②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③子曰:“君子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⑤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壅也》)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⑦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⑧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⑩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⑪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⑫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情境默写】1.《论语·里仁篇》孔子以对待大义和利益的不同认识表现君子、小人不同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质朴与文饰应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否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智、仁、勇是儒家传统道德中的三个重要范畴,孔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背诵默写
导读:中考备考,除了要有信心外,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才能事半功倍。
语文是考试的第一科,考好语文无疑是好的开始,也对后面的科目也增强的信心。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的相关内容。
背诵默写
【考查要点】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
【知识疏理】
⑴诗文默写:①根据课文填空;②默写诗文名句;③读图默写诗文名句;④根据提示填写诗文名句。
⑵课外积累:①按要求写出格言或警句;②由具体的语境联想诗文名句;③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中的文学形象;④中外文学名著评价。
【试题特点】
2004年本部分中考题的题型,主要有读图填写题、填空默写题、扩展开放题、简述问答题和比较选择题等。
【解题导引】
例1.(2004盐城)根据下列名句及出处,完成第(1)(4)题。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野火烧不尽,。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④万事俱备,。
(罗贯中《三国演义》)
⑤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⑥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⑧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⑨,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⑩,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在上面各句的空白处,填写上句或下句。
(2)句④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烧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句⑤出处中的左迁是指。
(3)在上面各句中,能表现诗人杀敌报国情怀的名句有、。
(只填序号)
(4)请你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引用上面的某个名句写一段话,60字左右。
上面这一中考语文名句考查题是比较有特色的。
它一改以往名句考查的单纯形式的填写。
它由名句演发,将文学常识、诗句理解等巧妙地结合。
它不单单是考查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并更多地融合了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
这道题命题者至少是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把握的。
一是名句识记。
第(1)题要
求学生能准确写出上句或下句,所选诗句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
二是名句理解。
第(2)题考查了学生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这也告诉我们背诵诗句还要作一点探讨和分析,如诗句的由来,有关诗句的典故,也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专题诗词的研究。
如《送别诗的研究性学习》等。
第(3)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三是名句运用。
第(4)题答题时要注意三点:1.所写要有中心,不可泛泛而谈,不着边际。
2.引用要恰当,要根据诗句的原意、寓意准确使用。
3.字数一定要在60字左右。
此外要尽可能选用精美词语,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笔生动。
例2.(2003北京)下面一段话中四个空白处应填入的诗句分别是()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
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
这里有①的雄奇景观,有潮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壮阔雪原,有②的风雪酷寒;这里有③的慷慨悲壮,有④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的极度愤慨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B.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C.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E.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F.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这是一道创新题,其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第一,试题材料取自于课外,要求考生填写的诗句却在课内;第二,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中,要求考生填空的诗句只有四处,给出并注明出处的诗句却有6句;第三,在要求填写诗句的地方,有比较隐晦的提示,考生解答了这道题,对边塞诗的印象应该是很深刻的。
解答本部分试题,一是要弄清题干要求,二是要调动自己的积累,三是要察看具体的语境,四是要注意写字的规范。
【常见失误】
解答本部分试题常见的失误是考生在考场上往往不易把要求提示与诗文名句的具体内容联系起来,还有就是写字不够规范。
这篇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