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专题4.1我们的水资源第二课时水的净化和纯化硬水及其软化(练) 答案和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7.51 KB
- 文档页数:13
专题4.2水的组成题型梳理【题型1】水的构成和物理性质【题型2】电解水原理【题型3】电解水实验现象和结论【题型4】电解水生成物的验证1. 通常状况下,纯净的水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
在压强为101.3 kPa 时,水的凝固点为0 ℃,沸点是100 ℃。
温度为4 ℃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 g·cm3。
2. 冰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冰、水共存时,冰会浮在水的上面。
易错提示指明水的熔沸点和密度等物理性质时都要注意前提条件,否则可能产生错误,如压强增大(或减小)时,水的沸点会升高(或降低)。
【题型1】水的构成和物理性质【例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电解水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C.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D.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答案】B【详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电解水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该选项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即不能将硬水软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污染水资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变式1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水与氢气中都有氢原子,所以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水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主要以三态变化的形式实现【答案】D【详解】A、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不能说明水中有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水和氢气中都有氢原子,但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D、水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主要以固体、液体、气体三态变化的形式实现,故选项说法D正确。
《水的净化》练习题1、下列方法中能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A.观察颜色B.加入明矾C.溶解食盐D.加肥皂水搅拌2、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可以除去臭味,是因为它具有()A.导电性B.传热性C.吸附性D.还原性3、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高的是()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镏4、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的蓬勃发展,淡水供应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海水约占地球现有总水量的96.5%,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
若实行海水淡化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并淡化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而使海水淡化5、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经过吸附、沉淀、过滤后而得到的矿泉水B.双氧水经加热一段时间后的液体C.硬水经处理后得到的软水D.部分结冰的蒸镏水6、硬水是指含有哪种离子的水()A.钙离子B.铜离子C.铁离子D.钠离子7、今年印尼由于海底地震引发海啸,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 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 较合理的顺序是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8、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A.水分子B.氧元素C.氧分子D.氧原子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豆浆B.空气C.冰水混合物D.碘盐10、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空气和氧气——带火星木条B.氮气与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C.水与食盐水——加热蒸发D.硬水与软水——肥皂水11、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强。
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普通水”中含有氮分子B.“普通水”中含有氧分子C.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12、如下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单质的是()A B C D13、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课时2 水的净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认识净化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
2.会用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分析解决有关水的净化问题。
3.知道硬水的危害,能用具体方法将硬水软化。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水的净化方法、原理、操作难点:初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三、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并用流程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答案】略。
2.结合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说一说将固液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答案】生活中用漏勺捞水饺,用滤网分离茶叶和茶水等。
【课堂探究】任务一:分析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梳理涉及的净水方法,并完成下列流程图的填空。
【答案】①沉淀池;②过滤池;③活性炭。
任务二:过滤是实验室常用的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法,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实验,总结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1)一贴:滤纸紧贴__________内壁。
(2)二低:滤纸边缘低于__________边缘;滤液低于__________边缘。
(3)三靠:烧杯紧靠__________;玻璃棒紧靠在__________滤纸的地方;漏斗尖嘴端紧靠__________内壁。
【答案】(1)漏斗。
(2)漏斗;滤纸。
(3)玻璃棒;三层;烧杯。
任务三:净水器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其主要的净水试剂是活性炭,如图是简易净水装置,了解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
(1)纱布:隔离物品及过滤和支撑的作用。
(2)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__________不溶性杂质,其中小卵石过滤大颗粒状的杂质,石英砂过滤小颗粒状的杂质,且三者的位置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调换。
(3)__________:过滤部分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的色素、异味。
【答案】(2)过滤;不可以。
(3)活性炭。
任务四:阅读教材P88第二、三段,分析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并总结硬水的危害和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
【答案】区别: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粤教版化学九上4.1《我们的水资源》同步练习解析版A. 氧元素B. 氢元素C. 钠元素D. 氯元素8.下列对水的处理方法,不能使水净化的是()A. 使水静止沉淀 B.对水进行过滤 C.在水中加入杀虫剂 D.蒸馏9.下列方法不能使硬水得到软化的是()A. 煮沸 B. 过滤 C. 蒸馏 D. 利用化学方法除去水中的钙、镁等离子10.通过下列方法,能够得到纯水的是()A. 煮沸B. 过滤C. 蒸馏D. 加入净化剂11.鉴别硬水和软水的简便方法是()A. 加肥皂水B. 加食盐水C. 加明矾D. 加氯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 软水一定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C. 硬水不可为锅炉用水D. 通过过滤可使井水软化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软化硬水B. 实验室中常用化学方法软化硬水C. 通过蒸馏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水D. 保护水源的方法就是节约用水三、综合题14.在下列措施中,能有效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能使硬水软化的是________;能使水得到纯化的是________;能使自来水得到净化的是________。
①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②明矾净水;③通过化学方法除去水中的钙镁等离子;④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⑤煮沸;⑥合理使用农药、化肥;⑦蒸馏;⑧水经过絮凝剂、过滤、消毒等程序进行处理;⑨节约用水;⑩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出现。
15.如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连接好之后,应先检查________,然后在进行水的蒸馏。
(2)在烧瓶下垫上石棉网加热,原因是________。
(3)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4)取三只小试管,试管A取开始蒸馏出的液体,试管B取蒸馏一段时间后蒸馏出的液体,试管C取未进行蒸馏的水。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肥皂水,观察到的现象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4 水的组成和净化(第二课时)1.(2024·广西·中考真题)家用净水器经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其净水方法是()A.过滤B.蒸馏C.沉降D.吸附【答案】D【解析】A、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水分离,故A错误;B、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可得到纯净水,故B错误;C、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悬浮杂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故C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D正确。
故选:D。
2.(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淀B.吸附C.消毒D.蒸馏【答案】D【解析】沉淀只能使悬浮的杂质沉降,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只能除去细菌和病毒等,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故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故选:D。
3.(2024·山西长治·二模)科学家设计合成了多孔石墨烯膜用于海水淡化,当海水流过石墨烯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
这种海水淡化的方法属于()A.过滤B.吸附C.沉淀D.消毒【答案】A【解析】当海水流过石墨烯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能除去海水的盐,实现了氯化钠和水的分离,过滤通过孔洞的大小分离物质,故这种海水淡化的方法类似于过滤操作;故选:A。
4.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B.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答案】C【解析】A、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选项错误;B、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选项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D、由图知,净水时从上到下,最先经过小卵石,选项错误。
《课题2 水的净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蓝墨水B.生理盐水C.蒸馏水D.葡萄糖水2.“人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 )A.明矾B.漂白粉C.臭氧D.硫酸铜3.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A.吸附B.沉降C.电解D.消毒4.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5.灾区人民解决用水困难的一个应急办法,是将浑浊的河水直接静置(或投入沉淀剂静置)后过滤。
若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6.区别硬水和软水,选用的物质是( )A.明矾B.澄清石灰水C.活性炭D.肥皂水7.2019年10月16日第19号台风“海贝思”日前肆虐日本,令该国受灾惨重,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
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B.吸附沉淀C.过滤D.静置沉淀8.下列过滤装置及其操作的简图(图中固定装置和混合液、滤液均省略,且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的三层滤纸处),其中正确的是( )9.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过滤可以使硬水变软水C.可用适量杀虫剂消毒自来水D.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二、填空题11.生活离不开水。
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⑴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⑵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⑶井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⑷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来消毒杀菌,二氧化氯属于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化学要点整理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1我们的水资源一、人类离不开水地球是“水球”,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这就是江、河、湖、海。
水约占人体重的65%,成人每天需要补充约2.5kg水。
水母约95%,鱼约70%人。
(一)水有许多用途,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1.工业上要用水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物质。
2.农业上:灌溉农用车,它的用量占人类消耗淡水问题的2/3以上3.生活中(二)节约用水的途径:1.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2.工业上使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3.生活中,可通过一水多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冲马桶),以淋浴代替盆浴,用桶盛水洗车而不用水管冲洗,及时修理坏的龙头,使用节水龙头和节水马桶等节水器具。
二、珍惜水资源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6×1018m3,但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仅约为总储量的0.7%,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表水。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1012m3,居世界第6位。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地域分布也不均匀,在西北等部分边远地区,特别缺水。
三、水污染及其防治1.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水污染来源):⑴工业生产上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未经处理,任意排放;⑵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⑶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⑷船舶的航行;⑸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都会造成水污染。
附加内容: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污染的一种表现。
富营养化最显著的特征是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使得原本清激透明的水面,随藻类颜色的不同,而呈现蓝色、红色、红褐色、乳白色或绿色。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这是因为江河湖泊中大量繁殖的水藻多呈蓝色、绿色,而海洋中的海藻多呈红色、褐色。
江河湖海中过量营养物的人为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水;二是农业排水;三是生活污水。
目前,后者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其原因是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4.1 我们的水资源同步练习第一课时一、填空题1.(1)水约占地球表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三大污染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的“三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茶水 B.蒸馏水 C.水蒸气 D.汽水 E.海水F.河水G.冰水H.糖水I.矿泉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
二、选择题4.地球上储水量最大的是( )A.海洋B.冰川C.地下水D.江河湖泊5.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 )A.气态B.液态C.固态D.三态均有6.下列物质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A.鲤鱼B.黄瓜C.人体D.玉米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个大水球,谈不上水资源的短缺问题B.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C.人体含水约占人体体重的1/3D.人要维持生命,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淡水在自然中分布很广,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B.动植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能喝D.水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上都有重要的作用9..减少海洋污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A.垃圾填海B.油轮泄漏C.海水晒盐D.生活废水排入海洋10下列做法不会对水造成污染的是( )A.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C.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D.鱼类合理施养11.江苏的一些大型化工企业选择建立在远离城市的长江下游沿岸,下述理由错误的是( )A.化工厂需要大量的水B.便于向长江内大量排放污水C.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D.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三废对人口稠密地区的危害12.能够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①工业三废②生活污水③滥用农药、化肥④暴雨洪水剧增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3.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人人都应节约用水。
4.2 水的净化(专题训练)【五大题型】【题型1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型2 蒸发与蒸馏操作】 .. (3)【题型3 水的净化】 (5)【题型4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7)【题型5 硬水与软水】 (8)【题型1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1.(2023春•南岗区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称量物质质量C.取用块状药品D.过滤2.(2023•秦都区校级二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闻气体气味C.加热液体D.点燃酒精灯3.(2023•西宁一模)“干拌”是一种广受欢迎的传统面食。
下列制作“干拌”的主要操作中,属于过滤的是()A.制酱B.煮面C.捞面D.拌面4.(2023•五华区校级模拟)《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载了明代造竹纸的过程。
下列造纸的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斩竹漂塘:将竹秆截断成五至七尺长,放入池塘中浸沤B.煮楻足火:用石灰浆涂在竹纤维上,放入桶中蒸煮C.荡料入帘:用竹帘从纸浆中“捞纸”D.透火焙干: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烤干5.(2022秋•徐汇区期末)(多选)过滤时得到的滤液浑浊,原因可能是()A.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B.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滤纸破损D.漏斗下端管口没有靠烧杯内壁6.(2022秋•西华县期中)实验室过滤浑浊的天然水,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等;过滤后得到的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0mL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水,俯视读数为10mL,然后再注入一定量的水,仰视读数为20mL,那么后来注入水的体积(“大于”、“等于”或“小于”)10mL。
7.(2022秋•资中县月考)取用粉末药品一般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2课时硬水及其软化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B.软水是不含任何杂质的水C.锅炉用水硬度高,会形成水垢,浪费燃料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成软水2.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方法是:取样,加入________,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该水样属于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实验室则用________的方法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3.下列单一操作中,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B.蒸馏C.吸附D.静置沉淀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5.现有一份浑浊的黄河水样,实验室按照图所示净水流程制蒸馏水。
(1)使用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尖嘴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常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名称)。
(3)检验操作③后得到的水是软水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然界的水中含有各种杂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
(1)如图中Ⅰ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砂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__________,起到________作用,A层放置的材料是________。
水的净化自主梳理一、水的净化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1.吸附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______________出来。
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还可以吸附掉一些___________的杂质,除去异味。
2.沉淀对于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
3.过滤过滤是分离不溶性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方法。
(1)过滤所需仪器漏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架台(带铁圈)。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将滤纸折叠成圆锥形,用水湿润使其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要低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的边缘。
三靠: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靠在滤纸的一边;盛过______________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的中上端,倾倒滤液时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漏斗的最下端要紧贴在烧杯内壁上,以免滤液飞溅。
4.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变成______________,再使______________冷却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
通过蒸馏,可以利用物质的______________不同来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也可以把混在液体中的不挥发性杂质除去。
二、硬水和软水1.硬水和软水____________________叫硬水,____________________叫软水。
河水多是硬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把______倒入水中搅拌,产生的泡沫很少,且易形成白色垢状物的为_______,反之是______________。
3.软化硬水的方法(1)生活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沉淀析出,以降低水的硬度。
课题2 水的净化一、选择题1.(2023·青海·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B.农业和园林灌溉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喷灌,可节约用水C.煮沸后的自来水是纯水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答案】B【解析】A、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故A错误;B、农业和园林灌溉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喷灌,可节约用水,故B正确;C、煮沸后的自来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水,故C错误;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故D错误。
故选:B。
2.(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操作是()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答案】D【解析】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蒸馏是实验室中的净水方法,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蒸馏,故选D。
3.(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活中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B.工业上使用明矾对自来水消毒C.农业上提倡大田漫灌浇灌作物D.家庭中大力推广使用含磷洗涤剂【答案】A【解析】A、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时会转化为沉淀,从而降低了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说法正确;B、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对自来水消毒,说法错误;C、漫灌会造成水的浪费。
农业上提倡大田喷灌或滴灌浇灌作物,说法错误;D、使用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说法错误。
故选:A。
4.(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水在净化过程中。
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A.沉降B.过滤C.用活性炭吸附D.蒸馏【答案】D【解析】A、沉降是将不溶物沉淀,故A错误;B、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除去不溶物,故B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C错误;D、蒸馏得到的是纯净水,净化程度最高,故D正确。
硬水及其软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检验水是否为硬水的简便方法是()(A)加入BaCl2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B)将水加热煮沸,看是否有沉淀生成(C)加入NaOH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D)加入少量肥皂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2.暂时硬水和永久硬水的主要区别在于()(A)含Ca2+.Mg2+的多少(B)含Cl-.SO42-的多少(C)含HCO3-还是SO42-.Cl- (D)含HCO3-的多少3.某水加热煮沸无沉淀,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是永久硬水( B )是软水( C )不是暂时硬水( D )是蒸馏水4.水壶里水垢的主要成分是()(A)CaCO3.Ca(OH)2(B)Ca(OH)2.Mg(OH)2(C)CaCO3.MgCO3(D)CaCO3.Mg(OH)2 5.两个瓶里分别盛有蒸馏水和永久硬水,可用( )方法加以鉴别。
( A )观察澄清程度( B )加热煮沸( C )加入明矾( D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6.有关离子交换法使硬水软化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磺化煤能降低水中Ca2+,Mg2+,SO42-和Cl-离子浓度;(B)经磺化煤软化处理后的水中[Na+]增大;(C)磺化煤使硬水软化及磺化煤的再生,这两种操作可以在同一支离子交换柱中同时进行;(D)失去软化硬水能力的磺化煤,不可能再恢复它的软化能力。
7.用石灰纯碱法软化硬水时,加入石灰的作用是()(A)只能降低水的永久硬度;(B)能同时除去水的永久硬度和暂时硬度;(C)可把部分Ca2+所形成的硬度转化为Mg2+硬度;(D)可把部分Mg2+所形成的硬度转化为Ca2+硬度。
8.用石灰软化含碳酸氢镁的暂时硬水时,产生的沉淀是( )( A )CaCO3 ( B )Mg(OH)2( C )CaCO3和MgCO3( D )CaCO3和Mg(OH)29.要使同时含有Ca2+.Mg2+离子的永久硬水软化,正确的方法是( )( A )只需加纯碱( B )先加石灰,后加纯碱( C )先加纯碱,后加石灰( D )将适量的纯碱和石灰混合后加入水中10.下列方法中,能软化暂时硬水,而不能软化永久硬水的是( )( A )加明矾( B )加磷酸钠( C )煮沸( D )通过磺化煤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入肥皂液产生浑浊的水是硬水( B )硬水中的钙.镁离子通过煮沸可以完全沉下( C )软水不一定是纯水( D )硬水加入石灰一苏打后生成Mg(OH)2和CaCO3沉淀;利用离子的交换剂也可把硬水软化。
水的净化练习及答案课题2水的净化一.选择题1.下列方法中能除去溶液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的是()A.蒸馏B.加热C.过滤D.吸附2.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A.水和二氧化锰B.铁粉和铜粉C.酒精和水D.泥沙和食盐水3.过滤时,玻璃棒引流液体,末端要()A.指向漏斗中心B.悬空C.紧靠一层滤纸的一边D.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4.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A.酒精灯B.蒸发皿C.漏斗D.托盘天平5.在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量筒6.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C.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D.玻璃棒要悄悄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7.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活性炭净水器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A.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B.除去原有的臭味C.除去一些消融的杂质D.除去所有杂质获得纯清水8.活性炭净水器可除去水中的臭味,是因为它具有()A.导电性B.传热性C.吸附性D.可燃性9.石油炼制后,可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炼制的道理是()A.石油蒸馏时,分解生成了汽油、煤油、柴油等B.组成石油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加热时它们先后蒸馏出来而分离C.石油中含有碳、氢两元素,加热时化合生成了各种成品油D.石油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熔、沸点高的成分先蒸馏出来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B.活性炭可以吸附掉一些消融的杂质,除去臭味C.青少年饮用纯清水有益健康D.利用硬水对糊口和生产有益13.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A.使暂时硬水软化B.使永久硬水软化C.除去水中的悬浮物D.消毒杀菌和净化水16.下列净化水的操纵进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进程的是()A.沉淀B.消毒C.过滤D.蒸发17.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B.软水中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C.矿泉水是软水D.软水可作锅炉用水19.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A.窥察色彩B.加入明矾,搅拌C.消融食盐D.加肥皂水搅拌20.下列办法中,可以明显降落水的硬度的是()A.过滤B.静止C.煮沸D.吸附21.某同学进行过滤的实验操作,发现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A.滤纸不够厚B.液面低于滤纸边缘C.滤纸破损D.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二.填空题1.纯清水是_________色、____________臭、明澈透明的液体。
课题2 水的净化一、【知识梳理】(一)水的净化:杂质包括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1、沉降:是指重力作用,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可以加入明矾,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2、过滤:原理: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除去水中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仪器:漏斗、玻璃棒(作用引流)、烧杯、带铁圈铁架台;步骤: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否则过滤很慢;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边缘要低于滤纸边,防止液体从缝隙流下,过滤失败;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轻靠3层滤纸;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分析①过滤仍浑浊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净。
②过滤速度慢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颜色或气味的物质(二)蒸馏水(净化程度最高)讨论:经过上述净化后的水是纯水吗?不是,水中还含有很多可溶性杂质。
1、蒸馏装置2、蒸馏原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3、烧瓶中的沸石(或废瓷片),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三)自来水和软水、硬水自来水生产过天然水沉降加明矾用液氯(是化学变化)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四)软水和硬水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2、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
二、【典例解析】例题1:【2020新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不能区别硬水和软水B.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C.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答案】B【解析】A、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不符合题意;B、蒸馏后得到的水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符合题意;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杂质沉降,并不能除去所有杂质,不符合题意。
水的净化习题(含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的净化习题(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的净化习题(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水的净化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 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A。
观察颜色B。
加入明矾,搅拌C。
溶解食盐D。
加肥皂水,搅拌2。
2015年10月26日下午,阿富汗东北部发生7。
8级强烈地震,截至27日10点,地震已造成阿富汗境内至少34人死亡,巴基斯坦境内至少125人死亡,河水、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小明同学给灾区民众提供了一些饮用水的处理意见,你认为合理的是()A。
用自制净水器过滤后,即可饮用B. 只要河水清澈透明就可以饮用C。
饮用水可以加入肥皂水杀菌再饮用D. 喝水前要加热煮沸进行消毒后再饮用3。
今年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是(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C。
④③②①D。
③①④②4. 净化水的如图所示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 B。
C.D。
5。
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生活中要使硬水软化,可采用的方法是()A。
煮沸 B. 搅拌 C. 沉降D。
过滤6. 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A。
使硬水软化B。
除去水中的异味C。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D。
消毒杀菌和净化水7。
关于过滤的说法,错误的是()A.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B。
过滤时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C。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D。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8。
科粤版专题4.1我们的水资源第二课时水的净化和纯化硬水及其软化(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水样品中溶有的较多的氯化钙,想要得到较纯净的水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肥皂水B.过滤C.吸附D.蒸馏2.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明矾可以给水消毒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D.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点燃酒精灯B.蒸发食盐水C.滴加液体D.闻气体气温4.对于水的净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沉淀、过滤是常用的净水方法B.过滤后的是纯净水C.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煮沸可以杀菌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A.沉淀B.过滤C.消毒D.蒸馏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7.现在校园内都推广“直饮水”,方便清洁,直饮水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A.吸附杂质B.过滤C.杀菌消毒D.蒸馏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9.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拟定如图所示的净化流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I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B.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发生了化学变化D.得到的净化水是纯净物10.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一个也不落下”;【最新】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其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B.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C.生活中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加热液体B.读取数据C.滴加试剂D.蒸发结晶1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C.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D.该装置不需要石棉网13.为保证实验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凑近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B.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他人C.蒸发食盐水时,用玻璃棒搅拌D.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1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过滤C.移开蒸发皿D.添加酒精15.在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A.杀菌消毒B.将硬水变为软水C.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二、填空题16.水的用途广泛,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温州市规划到2022年底要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将污水集中处理净化后再进行排放和利用,井作为“五水共治“重要举措。
(1)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可以采用_____方法净化水。
(2)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的溶液中容易吸引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
下列对上述变化过程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_____(填序号)。
A 该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B 该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C 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17.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分:取、加、沉、滤、吸和投。
“取”为从水库中取水。
(1)“加”为向水中加入主要成分为_____(填“蓝帆”、“胆矾”或“明矾”)的絮凝剂,作用是_____。
“沉”为在反应池中沉降分离。
(2)“滤”为过滤掉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吸”为将过滤所得的滤液引入吸附池,加入_____,作用是_____。
(4)“投”为投药消毒,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水体污染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_____污染。
自来水厂净化水时常加入的絮凝剂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自来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生活中可以用_____(填一种试剂)来检验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通过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9.“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字母。
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_____。
A 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B 吸附色素和异味C 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2)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方法_________。
(3)在烧水过程中,水烧开时,经常看到壶盖被顶开了,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
三、实验题2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的实验。
(1)指出实验装置中仪器A.B.C.D的名称: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指出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改正。
①_____;②_____。
(3)实验装置改正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_____。
(4)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
参考答案1.D【详解】A、加肥皂水可以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不能提纯水,选项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氯化钙可溶于水,不能除去氯化钙,选项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吸附可除去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于水的氯化钙,选项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蒸馏能除去不溶性和可燃性的杂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水,选项方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掌握几种净化方法的比较,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能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水。
2.A【解析】【详解】A、用明矾溶于水,产生胶状物,吸附杂质沉降,起到净水的作用,不能给水消毒,故错误;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故正确;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较少,软水泡沫较多,故正确;D、生活中,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故选A【点睛】生活中,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里,将水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做题时,要加以区分。
3.C【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4.B【详解】A、沉淀、过滤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可以除去难溶性颗粒物,故A正确;B、过滤后水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C正确;D、少部分细菌在高温作用下会死亡,开水的温度达到100℃作用,在这个温度下并且经过浸泡,细菌便会死亡,煮沸可以杀菌,故D正确。
故选B。
5.D【详解】沉淀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过滤能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消毒只能除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故选D。
【点睛】净化水通常所采取的沉降、吸附、过滤、消毒杀菌、煮沸、蒸馏等操作中,由于蒸馏后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
6.D【详解】A、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错误;B、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不是全部,如硫酸钡难溶于水,故说法错误;C、水的化学式为:H2O,从微观上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从宏观上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说法错误;D、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故说法正确。
故选:D。
7.B【详解】超滤膜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所以步骤②对应的操作是过滤。
故选:B。
8.C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A 不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故B不正确;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C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D不正确。
故选C。
9.D【详解】A、由于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所以步骤Ⅰ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以加速悬浮颗粒的沉降,选项正确;B、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选项正确;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是高铁酸钾与细菌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使细菌死亡,选项正确;D、净化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选项错误,故选D。
10.C【解析】【详解】A、受热蒸发时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水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选项A不正确;B、水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B不正确;C、生活中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选项C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原子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D不正确;故选C。
11.C【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C、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12.C【分析】蒸馏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结合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锥形瓶中能收集到蒸馏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制取蒸馏水时,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水应从b进入,从a流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作用是防止暴沸,故选项说法正确。
D、烧瓶不能直接进行加热,该装置需要石棉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C【详解】A、闻药品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故A选项做法错误;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否则液体沸腾时喷出会伤人,故B选项做法错误;C、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外溅,用酒精灯持续加热,当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预热将剩余的水蒸干,故C选项做法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否则易引起失火,故D选项做法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