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讲解
五、导体和绝缘体
归 纳 【实验结论】
不同物质,导电能力不同。盐水导电、橡胶、玻璃、 橡皮、尺子等都不易导电。
五、导体和绝缘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 的绝 缘体
五、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 (1)定义: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导体易导电的原因:
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3)例子:金属、人体、食盐(或 酸碱盐)水溶液、大地、 石墨、碳棒、水银等。
四、原子及其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 荷与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 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 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的原因:P33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的】探究物体的导电程度 【猜想与假设】不同物质的导电程度不同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器材。 (2)连接实验器材,然后依次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情况并记录。
教材习题
2. (1)不能确定该物体已经带电。因为吸管已经带电,带电体.能 够吸引轻小物体,物体如果不带电,吸管也可能向物体靠近。(2)(3)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如果吸管靠近玻璃棒,则吸管得到 电子,带负电,餐巾纸失去电子,带正电;如果吸管远离玻璃棒,则 吸管失去电子,带正电,餐巾纸得到电子,带负电。
典例分析
快速记录 注意:1.两个物体(不 涉及磁体)相互排斥, 有两种可能:a.都带正 电;b.都带负电。 2.两个物体(不涉及磁 体)相互吸引,有三种 可能:a.一个物体带正 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b.一物体带正电,另一 物体不带电;c.一物体 带负电,另一物体不带 电。
二、两种电荷
3.电荷量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 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