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摘要: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取得成就,中医药科研同时取得了一定成果,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但是中医药在实现现代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科研思路以及方法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以及方法。
关键词: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科研设计科研思路与方法在科研设计占有重要作用,而科研设计是科学研究是否成功的关键。
同时科研的发展还需要各个学科以及先进的技术、方法的帮助。
本文主要对于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以及方法进行了阐述。
1 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性、科学性创新能够使科学成果新颖、引人注意,创新就是对于自然或者理论提出自己新的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的结论进行再次论证。
科研的科学性主要包括:内容科学性和表达科学性。
内容科学性是科研内容真实、先进可行;而表达科学性是论点要正确科学,论据要真实充分,严谨周密。
对于不同的研究人员创新性和科研型要去不同,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有下面几点要求:①要推动科学的创新,处理好创新以及继承之间的关系;②中医药的科研人员,在进行创新时候要注重临床实际,在临床实践中去捕捉新的灵感,发现规律,创立出科学性的创新学说;③提出的科学性的创新要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临床疗效,同时也是科研的目的,只有创新具有相应的临床疗效,才能够继续进行相关研究;④在进行研究时候需要将传统的研究方法同现代研究方法有效的结合,作为中医药研究不仅需要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合理的运用现代的技术。
2 科学研究成功的前提-选题正确中医药科研的中心就是选题。
科研是否可以立项、是否可以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选题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满足中医药发展的要求,是否具有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及是否具有可行性。
选题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①需求性原则:选择的题目的出发点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定要面向临床、生产和现代化,同时还要满足"统筹全局,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项目申请书撰写中医药科研思路与项目申请书撰写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医药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
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视以及科技的发展,中医药的科研思路和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药科研思路与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二、中医药科研思路1. 概述中医药研究的意义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现代医学中,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医学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深入解析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中医药研究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如以整体观念为核心、重视个体差异和辨证施治等。
这些特点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3. 探讨中医药研究的方法和路径在进行中医药研究时,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路径,结合传统理论和现代技术,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验证。
只有在严谨的科研思路指导下,中医药的研究成果才能够得到认可和应用。
三、项目申请书的撰写1. 项目背景与意义在撰写中医药项目申请书时,需要清晰准确地介绍项目的背景和意义,阐明该项目对于中医药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引起评审人员的兴趣和关注。
2. 研究内容与方法项目申请书需详细陈述研究内容和方法,包括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计划、使用的技术和工具,以及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这有助于评审人员全面了解项目的可行性和科研价值。
3. 预期成果与影响项目申请书还应对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对中医药领域的影响进行描述和展望,以展现项目的研究意义和社会价值。
也需要指出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前景。
四、总结与展望中医药科研思路与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对于推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中医药研究的意义、特点和优势,以及项目申请书的撰写要点进行了探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促进中医药领域的持续发展。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者,我深切认识到中医药的重要性和需求。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明确科学研究的选题应该具有实际意义、具有先进性、具有可行性、具有系统性、具有可操作性。
同时,选题还需要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研究的方向正确、研究的内容充分、研究的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来说,选题的正确性和明确性尤为重要。
中医药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与现代科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选题时需要充分考虑中医药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明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3科学研究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理论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实践研究是理论研究的检验和实现,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
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来说,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同样重要。
中医药理论研究需要深入挖掘中医药经典著作,理论研究的成果需要通过实践研究进行检验和实现。
同时,在实践研究中,中医药科研人员需要注重临床实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推动中医药科研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4科学研究的团队-合作与交流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协作,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共同参与。
团队协作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同时,科学研究还需要不同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学科交叉和创新。
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来说,团队协作和交流合作同样重要。
中医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共同推进中医药科研的发展。
同时,中医药科研人员还需要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以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的交叉和创新。
只有团队协作和交流合作,才能够推动中医药科研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医药临床科研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临床观察、临床实验、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药效学研究等。
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中医科研是推动中医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医科研思路1. 理论联系实际在中医科研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具体来说,就是要将传统经典理论与现代临床实践相结合,探究中西医结合的新途径。
例如,在针灸治疗方面,可以通过观察患者反应、测量生物电流等方式验证经络理论;在药物治疗方面,则可以通过现代药理学手段对草药进行分析和筛选。
2.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在中医科研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
例如,在临床试验方面,可以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单盲试验、双盲试验等方式进行验证;在基础研究方面,则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生化学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探究。
3. 重视实践经验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中医科研过程中,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临床实践,可以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完善治疗方案,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4. 借鉴外部经验中医学虽然源远流长,但是与现代医学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在中医科研过程中,需要借鉴外部经验。
例如,在针灸治疗方面,可以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针灸技术;在药物治疗方面,则可以借鉴欧美等国家的药物筛选技术。
二、中医科研方法1. 临床试验法临床试验法是评价中医药治疗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单盲试验、双盲试验等方式进行验证。
通过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统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 经典文献研究法经典文献研究法是中医科研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对中医经典文献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索传统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在针灸治疗方面,可以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文献的分析,探讨经络理论和针刺技术的应用。
3. 基础实验法基础实验法是中医科研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则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草药、针灸等进行分子生物学、生化学等方面的分析和验证。
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试题1. 中医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单选题] *A. 证明中医理论的正确性B. 探索中医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正确答案)C. 推广中医文化D. 揭示中医与西医的差异2. 在中医科研中,哪种方法常用于观察和分析病人的症状、体征和舌象、脉象等?[单选题] *A. 实验研究B. 临床研究(正确答案)C. 文献研究D. 调查研究3. 中医科研中常用的“辨证论治”是指什么? [单选题] *A. 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法(正确答案)B. 根据病人的体质进行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法C. 根据病人的年龄进行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法D. 根据病人的性别进行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法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科研的特点? [单选题] *A. 强调整体观念B. 重视个体化治疗C. 依赖现代科技手段(正确答案)D. 注重实践经验5. 中医科研中常用的“四诊合参”是指什么? [单选题] *A. 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的综合运用(正确答案)B. 四种不同的中药配伍方法C. 四种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D. 四种不同的中医预防方法6. 中医学科研中,“阴阳五行”理论主要应用于哪个方面? [单选题] *A. 药物治疗B. 诊断方法C. 疾病分类D. 病因分析(正确答案)7.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 *A. 对照原则B. 随机原则C. 重复原则D. 主观判断原则(正确答案)8. 中医临床研究中,常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主要用于评估什么? [单选题] *A. 中医理论的正确性B. 中医治疗方法的安全性C. 中医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正确答案)D. 中医与西医治疗的差异9. 在中医科研中,哪种方法常用于收集和分析古代医籍中的资料和经验? [单选题] *A. 实验研究B. 临床研究C. 文献研究(正确答案)D. 个案研究10. 中医科研中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指什么? [单选题] *A. 不同的疾病可以用相同的治疗方法B. 相同的疾病可以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正确答案)C. 不同的疾病不能用相同的治疗方法D. 相同的疾病不能用不同的治疗方法11. 在中医科研中,哪种方法常用于观察和记录单一病例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单选题] *A. 个案研究(正确答案)B. 临床研究C. 实验研究D. 文献研究12. 中医科研中,“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单选题] *A. 根据症状治疗(正确答案)B. 根据病因治疗C. 根据体质治疗D. 根据病程治疗13. 中医药理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哪种? [单选题] *A. 药效学研究B. 毒理学研究C. 分子生物学研究D. 形态学研究(正确答案)14.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临床科研中常用的疗效评价标准? [单选题] *A. 症状改善程度B. 疾病治愈率C. 生活质量评估D. 医疗费用多少(正确答案)15. 中医科研中,“四诊合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单选题] *A. 确定诊断(正确答案)B. 制定治疗方案C. 判断疗效D. 评估预后16. 中医临床研究中,常用的“双盲法”主要用于什么目的? [单选题] *A. 提高研究者的技能水平B. 确保研究对象的随机分配C. 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主观偏见(正确答案)D. 增加研究样本的数量17. 在中医科研中,哪种方法常用于评估中药方剂的药效和安全性? [单选题] *A. 动物实验(正确答案)B. 临床试验C. 文献研究D. 历史对照研究18. 中医科研中,“证”与“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单选题] *A. “证”指症状,“病”指疾病名称B. “证”指病因,“病”指疾病过程C. “证”是疾病表象的直接反映,“病”是疾病发展过程的总和(正确答案)D. “证”是疾病表象的间接反映,“病”是病因病机的直接体现19. 中医科研中,常用的“三因制宜”原则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A.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正确答案)B. 因病、因症、因体制宜C. 因药、因法、因方制宜D. 因证、因脉、因舌制宜20.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临床科研中常用的随机化方法? [单选题] *A. 简单随机化B. 分层随机化C. 集群随机化D. 主观判断随机化(正确答案)21. 中医临床研究中,常用的“安慰剂效应”主要用于什么目的? [单选题] *A. 提高患者的心理安慰B. 评估治疗方法的真实效果(正确答案)C. 衡量研究者的专业技能D. 增强研究样本的代表性22.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科研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单选题] *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实验设计D. 主观判断(正确答案)23. 中医科研中,“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单选题] *A. 个体化治疗(正确答案)B. 病因治疗C. 辨证论治D. 整体观念24. 在中医科研中,哪种方法常用于评估中药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 [单选题] *A. 系统评价B. 病例对照研究C. 队列研究D. 随机对照试验(正确答案)25. 中医临床研究中,常用的“金标准”是指什么? [单选题] *A. 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正确答案)B. 最常用的治疗方法C. 最先进的医疗设备D. 最有效的药物26. 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哪种方法常用于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单选题] *A. 病因分析B. 辨证论治C. 流行病学调查(正确答案)D. 临床试验27. 中医科研中,“四气五味”主要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A. 药物的颜色和形状B. 药物的气味和味道(正确答案)C. 药物的功效和副作用D. 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28. 中医科研中,如何判断中药的药性和药效? [单选题] *A. 仅通过临床试验B. 仅通过文献研究C. 结合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理论进行分析(正确答案)D. 仅依赖医生的个人经验29. 中医临床研究中,常用的“交叉设计”主要用于什么目的? [单选题] *A. 减少研究成本B. 提高研究效率C. 消除个体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正确答案)D. 增加研究样本的数量30. 中医临床研究中,如何确定中药方剂的最佳剂量? [单选题] *A. 仅依赖古代文献记载B. 仅通过专家意见C. 结合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确定(正确答案)D. 随意选择剂量,无固定标准31.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科研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单选题] *A. 描述性统计分析B. 因果分析C. 相关性分析D. 主观臆断(正确答案)32. 中医科研中,如何评价一个中药方剂的有效性? [单选题] *A. 仅依赖单一症状的改善B. 综合评估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多方面的变化(正确答案)C. 仅通过患者的主观感受判断D. 仅依赖实验室指标的改变33. 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哪种方法常用于评估中药方剂的安全性? [单选题] *A. 急性毒性试验B. 慢性毒性试验C. 长期临床观察D. 所有以上方法(正确答案)34. 中医临床研究中,哪种方法常用于评估中药方剂对慢性疾病的疗效? [单选题] *A. 短期临床试验B. 长期随访观察(正确答案)C. 病例报告D. 专家共识35. 在中医科研中,如何正确处理临床研究与文献研究的关系? [单选题] *A. 仅依赖临床研究,忽视文献研究B. 仅依赖文献研究,不进行临床研究C. 将临床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互为补充(正确答案)D. 临床研究与文献研究无关联36. 中医临床研究中,如何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单选题] *A. 仅依赖研究者的经验B. 仅通过小样本研究得出结论C. 遵循科学的研究设计和方法,确保研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正确答案)D. 不考虑个体差异和干扰因素的影响37.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科研中常用的干预措施? [单选题] *A. 中药汤剂B. 针灸治疗C. 心理干预D. 西医手术治疗(正确答案)38. 中医科研中,如何对待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的关系? [单选题] *A. 完全排斥现代医学理论B. 完全依赖现代医学理论,忽视传统理论C. 在保持传统理论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理论的精华,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正确答案)D. 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无关联39. 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哪种方法常用于评估中药方剂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单选题] *A. 生理指标检测B. 心理评估量表C. 问卷调查和访谈(正确答案)D. 影像学检查40. 中医科研中,如何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研究效率? [单选题] *A. 完全依赖现代科技手段,忽视传统方法B. 仅使用传统方法,拒绝现代科技手段C. 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适度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促进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正确答案)D. 对现代科技手段持怀疑态度,认为其不适用于中医研究4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科研中的伦理原则? [单选题] *A. 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B. 保护患者隐私C.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正确答案)D. 确保患者安全42. 中医临床研究中,如何确保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单选题] *A. 仅选择病情严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B. 仅选择年龄、性别等特征相似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C. 通过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方法,确保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代表性(正确答案)D. 仅选择易于随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3. 中医科研中,如何确保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单选题] *A. 仅依赖研究者的记录和回忆B. 不进行数据复核和验证C. 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并进行严格的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正确答案)D. 随意修改和删减数据以满足研究目的44.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科研中常用的观察方法? [单选题] *A. 望闻问切B. 实验室检测C. 影像学检查D. 动物实验(正确答案)45. 中医临床研究中,如何合理确定样本量? [单选题] *A. 随意选择样本量,不进行统计学分析B. 越大越好,尽量选择大样本量C. 根据研究目的、效应指标和统计学原理合理计算并确定样本量(正确答案)D. 样本量对研究结果无影响,无需考虑46.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科研中常见的伦理问题? [单选题] *A. 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B. 患者隐私的保护C. 研究结果的公开和共享(正确答案)D. 研究者的经济利益冲突47. 中医临床研究中,如何确保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 [单选题] *A. 仅根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进行分组B. 仅根据患者的意愿进行分组C. 采用随机数字表、计算机随机生成等方法,确保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正确答案)D. 随机分组对研究结果无影响,无需考虑48. 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如何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单选题] *A. 仅依赖个别专家的意见和经验B. 不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复杂性C. 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严格控制研究过程,确保结果的可靠性(正确答案)D. 随意修改和解释研究结果,以满足研究目的49.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科研中的常见误区?[单选题] *A. 忽视患者的整体状况,只关注局部病变B. 完全依赖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忽视中医特色C. 不考虑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D. 在临床研究中,忽视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和记录(正确答案)50.中医科研中,哪项措施对于提高研究的可重复性最为重要?[单选题] *A. 增加研究样本量B. 选择特定的研究对象C.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正确答案)D. 依赖个人经验和直觉。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一、本文概述中药复方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期为中药复方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核心在于揭示复方中有效成分的组成、结构、作用机制及其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包括中药学、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
因此,本文将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阐述其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梳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包括复方的成分分析、药效评价、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
本文还将介绍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如高通量筛选技术、代谢组学技术、网络药理学等。
本文将总结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全面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和进步。
二、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中药复方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我们应以系统生物学、药理学、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我们需要对中药复方进行系统的药效学评价,明确其整体药效和主要药效成分。
这包括对中药复方进行药理学实验,观察其对疾病模型的作用效果,以及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对中药复方进行成分分析,确定其主要药效成分。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
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一、引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科研是深入研究中医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医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中医科研的思路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中医科研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中医科研思路中医科研思路是指在进行中医科研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它对中医科研的方向、内容和方法起到指导作用。
2.1 继承与创新中医科研应既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精髓,又注重创新。
继承是基础,创新是推动中医发展的动力。
科研人员应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性的研究,挖掘中医的潜力。
2.2 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研人员在进行中医科研时,应摒弃片面和孤立的观点,注重整体性的研究,从整体上把握中医的理论和实践。
2.3 临床实践中医科研应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观察临床实践中的疗效和体验,深入研究中医的机理和方法,并进行科学验证。
2.4 多学科交叉中医科研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
例如,中医药与生物医学、药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可以为中医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中医科研方法中医科研方法是指在进行中医科研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它是中医科研思路的具体体现。
3.1 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中医科研的基础工作,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提供依据。
3.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中医科研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验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实验研究可以采用动物实验、细胞实验、药物试验等方法,获取科学的实验数据。
3.3 临床观察临床观察是中医科研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临床实践中的病例和治疗效果,总结经验,验证中医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临床观察可以采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等方法,获取临床实践的数据。
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理论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不包括()[单选题]*A、动物实验B、探究性实验VC、临床试验D、调查研究2 .中医药学科学研究的特点不包括()[单选题]*A、复杂性B、伦理性C、实践性D、重视季节研究V3 .中医药学科学研究的意义是()[单选题]*A、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B、促进人类的进步C、提高医院等级D、增加研究者收入4 .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单选题]*A、选题-课题设计-课题研究的实施-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B、课题研究的实施-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C、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课题研究的实施E课题设计-课题研究的实施-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5 .中医药科研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单选题]*A、注重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B、注重以西医学理论为指导√C、正确处理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理论的关系D、重视整体观念6 .属于系统思维的基本原则的是()[单选题]*A、整体性原则√B、目的性原则C、适应性原则D、尊重原则7 .《金针赋》中记载的“青龙摆尾"体现的中医思维是()[单选题]*A、中和思维B、直觉思维C、形象思维D、整体思维E象数思维V8 .选题原则不包括()[单选题]*A、科学性B、需要性D、特色性E依从性√9 .以最小的人、财、物、时间的投入,获得最理想的科研成果,属于选题原则中的()[单选题]*A、特色性B、需要性C、可行性D、效能性√10 .选题步骤正确的是()[单选题]*A、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建立假说-确定选题√B、查阅资料-建立假说-确定选题-提出问题C、建立假说-确定选题-提出问题-查阅资料D、建立假说-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确定选题11 .研究对象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单选题]*A、敏感性;稳定性√B、稳定性;特异性C、特异性;同质性D、同质性;依从性12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病的临床研究"中的处理因素是()[单选题]*A、治疗B、痴呆病C、老年13 .属于定量指标的是()[单选题]*A、白细胞数√B、阳性或阳性C、治愈与未愈D、有效与无效E症状有与无14 .观察某儿童补钙药的效果,补钙药就是()[单选题]A、条件因素B、效应C、处理因素VD、受试对象15 .医学科研设计中对照的意义()[单选题]*A、排除或控制自然变化对观察结果的影响B、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主要有效因素C、通过对照可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D、可找出综合因素中的主要有效因素E以上都是√16 .不属于科研设计原则的是()[单选题]*A、随机原则B、对照原则C、盲法原则E创造原则V17 .科研设计的作用为()[单选题]*A、可以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B、可以取得较为可靠的资料C、可对实验数据的误差大小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D、提高实验效率E以上都是√18 .在实验设计中,为抵消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必须贯彻的原则是()[单选题]*A、对照B、重复C、随机√D、均衡19 .合理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单选题]A、组间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系统误差√20 .以下关于抽样调查的正确叙述是()[单选题]*A、抽样调杳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B、抽样调查适用于调查变异较大的资料C、抽样调查的设计简单,资料容易分析D、抽样调查适用于调查疾病发生频率较低的疾病21 .队列研究中最容易发生的偏倚是()[单选题]*A、混杂偏倚B、诊断怀疑偏倚C、失访偏倚√D、报告偏倚22 .以下是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目的,除了()[单选题]*A、可提高流行病学调查效率B、研究匹配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C、控制匹配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D、使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某些特征一致23 .在整个调查设计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单选题]*A、整理资料的计划B、分析资料的计划C、搜集资料的计划√D、研究计划24 .搜集资料时要遵循的3个原则为()[单选题]*A、对照、随机、重复B、准确、完整、及时√C、细心、耐心、及时D、随机、准确、及时25 .以下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除了()[单选题]*A、设立对照B、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C、可以估计疾病的患病率VD、观察方向由"果"至"因"26 .应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探讨吸烟和肺癌的发病关系,研究设计的原则,应该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单选题]*A、吸烟的人群B、患有肺癌的人群VC、未患肺癌的人群D、患有肺癌且吸烟的人群27 .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是()[单选题]*A、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B、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C、总人群中可疑危险因素的暴露率D、ORERRV28 .按照一定的顺序,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抽取一个观察单位进入样本的抽样方法称为()[单选题]*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29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偏倚()[单选题]*A、由于抽样而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B、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没有入选的研究对象特征上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C、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被错误的分类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D、由于某个或某些混杂因素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30 .研究中应注意混杂因素的影响,混杂因素是指()[单选题]*A、影响研究结果判定的因素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VC、与研究的病和所研究的暴露因素都有联系的因子D、仅与研究的病有联系31 .医学研究中抽样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单选题]*A、测量仪器不够准确B、检测出现错误C、统计设计不合理D、生物个体的变异√32 .按产生原因分类,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可分为()[单选题]*A、病理过程模型、系统疾病模型、离体组织模型、整体动物模型B、诱发性动物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病理过程动物模型、系统疾病动物模型C、诱发性动物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生物医学动物模型,D、物理因素动物模型、化学因素动物模型、生物因素动物模型E诱发性动物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A、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B、健康无病的在实验室内人工饲养的动物C、遗传背景明确,微生物控制严格,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D、标准化的小型实验用动物,饲养在屏障系统中34 .以下属于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是()[单选题]*A、普通级Bege1犬√B、BA1B/C、小鼠CSPF级大鼠D、无菌裸鼠E家犬35 .下面关于兔子抓取的方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家兔两耳较长,可直接抓取B、可直接拖拉家兔的四肢C、用手抓住家兔的腰部直接提起D、右手抓住家兔颈部皮肤,左手托起兔子的臀部V36.下面哪种染色剂为黄色()[单选题]*A、2%硝酸银溶液B、0.5%的中性品红C、煤焦油的酒精溶液D、3%~5%的苦味酸溶液√E以上都不是A、硫苯妥钠B、戊巴比妥钠C、盐酸氯胺酮D、盐酸普簪卡因√38 .大、小鼠最常用的反复多次采血方法是()[单选题]*A、眼眶静脉丛√B、尾尖采血法C、断头取血D心脏39 .大、小鼠最常用的处死方法是()[单选题]*A、断头处死法B、击打法C、颈椎脱臼处死法√D、空气栓塞处死法40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评估原则中,下述对相似性原则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复制的动物模型应尽可能近似人类疾病B、为了尽量做到与人类疾病相似,首先要在动物局部功能的选择上加以注意VC、其次在复制动物模型实验方法上不断探索改进E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是研究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模型41 .动物模型评估的重复性原则是指()[单选题]*A、理想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应该是可重复的,应是可标准化的VB、在设计时应尽量选用标准化实验动物同时应在标准化动物实验设施内完成动物模型复制工作C、应同时在许多因素上保证一致性D、复制的动物模型应力求可靠地反映人类疾病42 .以前使用结扎兔阑尾血管的方法可复制阑尾坏死穿孔并导致腹膜炎,后来改进方法结扎兔阑尾基部而保留血液供应,获得人类急性梗阻性阑尾炎穿孑舟致腹膜炎。
《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
班级:2011级骨伤二班
姓名:柯爽
学号:2011112230
问题一:你认为本课程哪个部分比较重要?
我认为本第四章—《医学科研过程》比较重要。
医学研究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十个步骤。
五个阶段包括科研选题、科研设计、组织实施、资料处理和分析总结。
十个步骤包括初始意念、文献查阅、假说形成、陈述问题、研究方案设计、实验观察、数据资料积累、数据资料处理、统计分析和提出结论。
科研选题是对选题者科学敏锐性、经验与技巧的考验,也是科研工作的灵魂,科研申报和实施成败的关键。
课题设计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统计学知识做基础,更需要科学方法论作指导。
课题实施是科研工作的具体过程,课题总结则是对所有过程的总结,关系到科研的最终形成。
只有做好了上述各项,才能为科研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认为这部分比较重要。
问题二:找一篇论文,指出该论文存在的问题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及穿刺方法改良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的技巧,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方法:将24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
第一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静脉穿刺,即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第二组行静脉穿刺时针头与皮肤呈45°~50°角,进针尖斜面后再改平行进针穿刺入血管。
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较大,第二组疼痛明显轻于第一组结论:改进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与持针方式,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利用输液器内负压进行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临床可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进针角度;静脉穿刺;疼痛
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治疗与抢救的主要途径,也是每一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操作,护理人员穿刺技术的高低不但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环节,而且熟练的操作技术也是提高医护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关键所在。
本研究通过改良进针角度、持针方式、利用输液器内负压等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明显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且皮肤损伤小,同时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门诊静脉穿刺的女性患者,年龄为18~55(44.70±1
2.50)岁。
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按心理学家威斯顿的人体触觉阈值[1]筛选患者手背皮肤感觉阈值为(11.00±2.00)mm的患者纳入实验范围,患者均系神志清醒,语言表达能力正常者。
两组患者年龄、感觉阈值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所有患者均系同一位穿刺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
穿刺前均不介绍穿刺方法,不暗示心理准备,在穿刺完成后询问患者疼痛程度并记录。
1.2 方法
(1)操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即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2],右手拇指食指前后平行方向握针柄边缘的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进针角度、持针技巧、输液器内负压等方法穿刺,即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同时中指垫入针柄下方,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45°-50°角,快速将针尖斜面刺入皮肤,中指这时从针柄下方撤出,利用拇指食指将针头调置于血管平行,缓慢由浅入深刺入血管,见回血后稍推进0.5cm即停止进针。
遇到肥胖或血管特细等穿刺难度大的患者,即采用输液器内负压穿刺的方法,常规排气后关闭调节器,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取下针头套再次排气(注意排尽针梗内的空气),关闭调节器,于穿刺前返折调节器以下任一部位,待针头滴出3-4滴液体后,用右手无名指、
小指夹紧返折部位,按上述改良方法进针,当针头刺入皮肤近血管处时,迅速松开输液管返折部位,形成一定的负压继续进针穿入血管腔内,见回血后稍进0.5cm停止,完成穿刺后妥善固定。
运用此法穿刺,基本上做到了一针见血,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而传统穿刺法尽管临床经验再丰富的护士,遇到难度大的穿刺患者,都难免有失败机率的存在。
两组患者除进针角度、持针方式不同,其余操作均按《基础护理学》规定的静脉穿刺操作步骤进行,穿刺针头均使用江西宏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号针。
(2)观察指标疼痛程度:应用疼痛治疗学说中的视觉模拟评分(V AS)[3]。
0-2分为轻度疼痛,3-4分为中度疼痛,5-10分为重度疼痛。
(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上表现有明显的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改良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及持针方式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使患者因穿刺所致的痛苦降至最低值。
这主要是由于表皮皮肤致密,传统持针方式及小角度进针,进针阻力相对增大,疼痛加剧,而以45°-50°角进针,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中指垫在针柄下方,这样手指用力的灵巧度更好,穿刺针刺入皮肤的速度随之增快,疼痛相对减轻。
另外疼痛程度与刺激强度、作用面积有关[4],以45°-50°角刺入,针头与皮肤接触面积相对减小,易于穿刺,皮肤受损范围小,缩短了刺入皮肤的时间和范围,减轻了刺激强度,故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减轻。
而输液管内负压穿刺是利用负压原理,增大输液管内负压,使管道内压力明显低于静脉压,当针头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即迅速回流,有效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但静脉穿刺成功率并不是输液管内的负压越大,其成功率就越高。
实践证明:输液管内的负压过小,针头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操作者误认为未进入血管而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痛苦,也增加穿刺失败的机率;如果输液管内的负压过大,又因血液回流太快,操作者误认为针尖斜面已完全进入血管而过早停止操作,在输液过程中造成渗漏现象。
因此,返折输液管后针头排出3-4滴液体是静脉穿刺时最佳输液管内负压。
总之,通过上述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良应用,患者满意度大为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198-201
[2]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2.
[3] 孙来荣.不同镇痛方法对食管癌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8,30(2):204
[4] 路江玲.大角度皮内注射法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34
评论:第一处错误:摘要里面方法部分,第一组和第二组说法不妥,应改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或者直接改为传统进针组、改良进针组
第二处错误:摘要里面结论部分,“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临床可大范围推广”夸大了事实,应去掉。
第三处错误:方法里面,操作方法和观察指标前面的数字书写有误,应改成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