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应堆热中子的中子照相孔道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13
中子照相技术及其应用裴宇阳 唐国有 郭之虞(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摘 要 本文简述中子照相的原理、方法和特征。
包括中子源,中子转换屏,中子成像技术等关键技术。
给出在415M V静电加速器上快中子照相的结果。
并概述中子照相技术的一些应用实例。
关键词 中子照相 快中子 中子转换屏 无损检测概述我国的中子照相可以追溯到60年代初,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朱家等人在研究性重水反应堆上由中子通过有关材料的强度变化,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中子源的最终质量检测。
80年代初,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等单位曾在反应堆上开展过热中子照相的研究工作,是我国首批建成的能投入正式运行的堆热中子照相系统1,若干年来为航空国防等部门完成许多热中子照相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自1985年起开始进行过小型中子照相装置的实验和研究2。
中子照相对中子源有较高的要求,也制约中子照相的发展,反应堆中子源中子流密度高,可获得优质的中子照相的照片,但费用高,设备笨重,随着中子照相的推广,为满足工业应用,中子照相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以致成为当今中子照相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
如采用中子管,加速器中子源的可移动式中子照相装置等。
近些年来,中子的成像技术也有迅猛的发展,特别是电成像,实时成像等成为显示中子图像的主要手段,这也是当前该领域的主攻课题之一。
中子照相技术具有其他无损探测技术无可替代的特点和优点,能够获得很多其它传统技术不能得到的重要信息。
射线检测是从X射线开始的,与X 射线无损检测相比较,X射线穿透物体时,受到核外电子作用而被衰减,因此其质量衰减系数,与材料原子序数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与X射线不同,中子不带电,能轻易的穿透电子层,与原子核发生核反应,因此其质量衰减系数与入射的中子能量和物质的原子核截面有关,和原子序数关系复杂。
由于上述机理的区别,使中子照相具有下列X射线所没有的功能:中子能够:a)穿透重元素物质,对大部分重元素,如铁、铅、铀等,质量吸收系数小;b)对某些轻元素,如水、碳氢化合物、硼等质量吸收系数反而特别大;c)区分同位素;d)能对强辐射物质成高质量的图像等。
基于中子照相的准直装置设计
刘伟波;李明娟;马国利
【期刊名称】《滨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6)003
【摘要】阐述了中子照相的基本原理和装置构成,设计了相应的中子准直装置.通过改变准直器的厚度、准直孔的大小,测量准直孔和孔周围不同位置的中子分布.将实验得出的数据与理论值和模拟值相比较,从而确定该准直装置使用的可行性.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刘伟波;李明娟;马国利
【作者单位】滨州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山东,滨州,256603;滨州学院,飞行学院,山东,滨州,256603;滨州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山东,滨州,2566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571.5
【相关文献】
1.SPRR-300反应堆中子照相装置准直系统的研制 [J], 唐彬;张松宝;代君龙;王云;胡志勇
2.d-T源中子照相装置慢化准直系统初步设计 [J], 何丽华;凌球;刘福东;郑平卫
3.用无本影装置测定中子照相射线束的准直比 [J], 安福林;李富荣
4.小型中子源高能中子照相装置准直屏蔽系统设计 [J], 吴洋;窦海峰;唐彬;霍合勇
5.激光对中法在中子照相准直装置中的应用 [J], 崔元萍;田华;刘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于中子照相的热中子敏感微通道板潘京生;顾燕;孙建宁;苏德坦;陆强【摘要】介绍了中子成像探测技术的应用.由于直接在微通道板(MCP)玻璃中掺加中子灵敏核素可使MCP对热中子敏感,从而可将MCP事件计数成像探测器的优势成功地应用于以中子为探针的成像探测技术,本文开展了热中子敏感微通道板的研究.通过在MCP玻璃中掺摩尔百分比为3%的Gd2O3,并沿用MCP的制作方法,完成了直径为50 mm和106 mm的大面阵热中子敏感MCP的制作,并进行了基于这种大面阵热中子敏感MCP的中子事件计数成像探测器的中子成像实验.理论和实验结果都验证了掺摩尔百分比为3%的Gd2O3 MCP可取得对热、冷中子30%~50%的探测效率.最后,进一步介绍了目前开展的封装式中子敏感MCP增强管的研制工作.基于掺Gd2O3的MCP增强管并经光学耦合到CCD或CMOS相机的紧凑混合传感器结构是实现高时空分辨能力的中子照相无损检测技术的有效途径.【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5(023)003【总页数】7页(P660-666)【关键词】中子照相;中子相机;中子敏感微通道板;增强CCD;增强CMOS-APS 【作者】潘京生;顾燕;孙建宁;苏德坦;陆强【作者单位】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2;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2;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2;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2;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816.3;TN151.11 引言在凝聚体物理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地球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多个基础科学领域,中子成像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探测方式。
中子相互作用概率与核结构的相关性决定了不同材料对中子的吸收系数经常有着数量级的差别,因此中子成像可获得更高的分辨力和灵敏度,而通过中子计算机断层成像进一步保留中子吸收的空间分布信息,对其物理结构按照实际的空间相对位置和方向进行可视化成像,有助于理解材料缺陷发展和器件失效的基本机制[1-4]。
中子照相技术及其应用裴宇阳 唐国有 郭之虞(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摘 要 本文简述中子照相的原理、方法和特征。
包括中子源,中子转换屏,中子成像技术等关键技术。
给出在415M V静电加速器上快中子照相的结果。
并概述中子照相技术的一些应用实例。
关键词 中子照相 快中子 中子转换屏 无损检测概述我国的中子照相可以追溯到60年代初,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朱家等人在研究性重水反应堆上由中子通过有关材料的强度变化,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中子源的最终质量检测。
80年代初,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等单位曾在反应堆上开展过热中子照相的研究工作,是我国首批建成的能投入正式运行的堆热中子照相系统1,若干年来为航空国防等部门完成许多热中子照相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自1985年起开始进行过小型中子照相装置的实验和研究2。
中子照相对中子源有较高的要求,也制约中子照相的发展,反应堆中子源中子流密度高,可获得优质的中子照相的照片,但费用高,设备笨重,随着中子照相的推广,为满足工业应用,中子照相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以致成为当今中子照相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
如采用中子管,加速器中子源的可移动式中子照相装置等。
近些年来,中子的成像技术也有迅猛的发展,特别是电成像,实时成像等成为显示中子图像的主要手段,这也是当前该领域的主攻课题之一。
中子照相技术具有其他无损探测技术无可替代的特点和优点,能够获得很多其它传统技术不能得到的重要信息。
射线检测是从X射线开始的,与X 射线无损检测相比较,X射线穿透物体时,受到核外电子作用而被衰减,因此其质量衰减系数,与材料原子序数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与X射线不同,中子不带电,能轻易的穿透电子层,与原子核发生核反应,因此其质量衰减系数与入射的中子能量和物质的原子核截面有关,和原子序数关系复杂。
由于上述机理的区别,使中子照相具有下列X射线所没有的功能:中子能够:a)穿透重元素物质,对大部分重元素,如铁、铅、铀等,质量吸收系数小;b)对某些轻元素,如水、碳氢化合物、硼等质量吸收系数反而特别大;c)区分同位素;d)能对强辐射物质成高质量的图像等。
中子照相技术及其在考古中的应用作者:刘斯禹郭天超韩雪高瑜郭天飞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8期摘要:1932年中子被发现后,中子照相技术也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了与X射线照相互补的重要无损检测技术,其对于较厚金属等材料的内部结构成像有着独特的优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子照相技术应用在了航天、航空、核工业、生物学、考古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中子照相技术的基本原理,中子照相系统的三个主要装置:中子源、准直器和像探测器。
列举了中子照相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子照相;无损检测;考古;中子源0引言中子照相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其原理是基于中子穿过物体时与原子核发生作用而发生衰减。
中子射线衰减规律遵循指数衰减规律:(1)式中I为出射的中子强度,I0为入射中子强度,α为样品对中子的衰减系数,d为样品在辐射方向的厚度。
对于重元素物质,中子的衰减系数较小,可以对较厚的金属材料实现透射成像[1]。
而对于一些原子序数小的元素,其衰减系数反而较大[2]。
由于不同元素对中子的衰减系数不同,所以透射中子束中含有了被照射样品的内部信息,利用相关的影像技术就可得到样品内部各种材料的空间分布及材料性质的综合信息,从而实现中子照相。
1中子照相的装置系统1.1 中子源中子源是产生自由中子的装置。
按照中子能量的不同,分为冷中子、热中子和快中子。
而因为热中子与物质作用的截面较大,且不同物质区分度高,并且一定强度的中子源容易获得等原因,热中子照相技术发展得较为成熟,应用较广。
但由于其衰减系数较大,在对较厚的金属材料成像时图像不够清晰[3]。
相比之下,快中子由于衰减系数较小,其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弥补热中子照相的不足。
而国外也在积极发展这项技术[4,5]。
中子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堆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中子管中子源和同位素中子源。
其中反应堆中子源产生热中子,能获得高精度影像,运行稳定;但造价高,缺乏灵活性,只能依托大型装置照相。
加速器中子源和中子管中子源能产生快中子,可用于快中子照相;将上述源产生的快中子慢化可得到热中子,即可得到可移动式小型热中子照相装置。
医院中子照射器Ⅰ型堆超热中子束流孔道的优化设计江新标;朱养妮;赵柱民;陈立新;周永茂【摘要】采用蒙特卡罗程序(Monte Carlo neutron and photo transport code,MCNP)对医院中子照射器Ⅰ型堆(IHNI-1)超热中子束流孔道的慢化层、反射层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对FLUENTAL、Al等材料组成的6种慢化体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孔道出口处超热中子通量密度较大的两种设计方案;基于此两种慢化体设计方案,在保持束流孔道外框尺寸不变情况下,对慢化体周围的反射层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反射层的推荐方案;基于慢化体和反射层优化方案,最后给出了超热中子束流孔道出口处束流参数的空间分布.%Optimization design for the moderation layer and reflection layer of the epithermal neutron duct at in-hospital neutron irradiator mark 1(IHNI-1) reactor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MCNP in this paper. Firstly, six moderator schemes combined with FLUENTAL are compared with Al materials, and two moderation optimization schemes which can obtain intensive epithermal neutron flux density at exit of this duct are chosen. Secondly, based on these two moderation schemes,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reflectors around the moderator is introduced, and the recommended reflector schemes are given. Finally, based on the moderation layer and reflection layer optimization schemes, the neutron and gamma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e epithermal neutron beam at exit of this duct are detailed calculated.【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12(014)008【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医院中子照射器Ⅰ型堆;超热中子束流;中子通量密度【作者】江新标;朱养妮;赵柱民;陈立新;周永茂【作者单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24;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原对外工程公司,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329.21 前言高品质的超热中子束是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恶性肿瘤取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1] 。
中子照相技术及其在核工程中的应用
张俊哲
【期刊名称】《核动力工程》
【年(卷),期】1991(12)2
【摘要】一、概述在40年代初期,德国H.Kallman和E.Kune利用小型加速器中子源首次进行热中子照相的研究并给出了有关数据。
1956年,英国J.Thewlis在反应堆中子源上成功地进行了中子照相。
后来美国H.Betger等人又对中子照相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且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源。
到70年代初期。
【总页数】5页(P92-96)
【关键词】中子照相;核工程;无损检测
【作者】张俊哲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375.6
【相关文献】
1.中子照相技术及其在考古中的应用 [J], 刘斯禹;郭天超;韩雪;高瑜;郭天飞
2.中子照相技术及其在混凝土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J], 张鹏;Wittmann F.H.;赵铁军;Lehmann E.H.;金祖权
3.中子照相技术及其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J], 郭广平;陈启芳;邬冠华
4.国外热中子照相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J], 韩松柏;刘蕴韬;陈东风;
王洪立;武梅梅;郝丽杰;贺林峰;魏国海;王雨
5.中子照相技术在核燃料元件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J], 魏国海;孙凯;赵志祥;韩松柏;陈东风;王洪立;郝丽杰;武梅梅;贺林峰;王雨;刘蕴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制冷CCD的热中子数字成像系统
唐彬;李西安;张松宝;朱世雷
【期刊名称】《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为在新堆上建立高性能中子照相装置进行技术积累,保持和提高中子照相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缩小该领域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利用SPRR-300反应堆为中子源,研制了热中子数字成像系统。
【总页数】1页(P51)
【作者】唐彬;李西安;张松宝;朱世雷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852.1
【相关文献】
1.基于CCD的中子数字照相系统成像速度分析 [J], 唐彬;李西安;霍合勇;薛斌
2.基于CCD医用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设计 [J], 胡海燕;王义;李元景
3.基于CCD-镜头耦合的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设计与改进 [J], 张大鹏;王义;李元景
4.基于CCD的中子数字照相系统成像速度分析 [J], 唐彬;;
5.基于CCD数字摄像机的中子成像系统研制 [J], 米德伶;魏彪;唐彬;潘英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院中子照射器Ⅰ型堆热中子束流孔道等效平面源的模拟计算朱养妮;江新标;赵柱民;张良;周永茂【摘要】采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模拟计算了医院中子照射器Ⅰ型堆(IHNI-1)热中子束流孔道出口处的等效平面源.对B堆芯进行了临界搜索计算,模拟计算了热中子束流孔道及出口处中子、γ的束流参数,应用等效平面源模型建立了BNCT等效中子、γ平面源.为人体头颅等效模型剂量分布的快速计算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平面源.%Numerical calculation for the equivalent surface source of the thermal neutron duct of in-hospital neutron irradiator mark 1 (IHNI-1) reactor is carried out using MCNP Monte Carlo code. Cold clean criticality of B-core is searched. Neutron beam parameters at the exit of thermal neutron duct are calculated. Equivalent neutron and -y surface sources for BNCT are built using equivalent surface source model. And these sources are reliable to calculate absorbed dose distribution in equivalent model of head quickly.【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12(014)008【总页数】5页(P56-59,68)【关键词】医院中子照射器Ⅰ型堆;热中子束流孔道;等效中子平面源;等效γ平面源【作者】朱养妮;江新标;赵柱民;张良;周永茂【作者单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710024;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原对外工程公司,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329.21 前言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一种针对脑部神经胶质瘤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用热中子照相法检测火箭导爆索
安福林;李富荣
【期刊名称】《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卷),期】1999(019)003
【摘要】介绍了清华大学核研院反应堆水平孔道上的一个中子照相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定评价了它的中子照相能力,并对火箭导爆索进行了成功的检验.【总页数】4页(P188-191)
【作者】安福林;李富荣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核研院,北京1021信箱,102201;清华大学核研院,北京1021信箱,102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8
【相关文献】
1.X射线照相法检测小直径筒体环焊缝横向裂纹特点分析 [J], 刁东令;朱锋
2.相衬照相法检测聚苯乙烯微球气泡缺陷 [J], 高党忠;刘元琼;马小军
3.Co60γ射线双壁单投影照相法无损检测技术 [J], 邹有存;刘志周
4.提高油气井用导爆索爆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J], 李冰
5.影响射线照相法检测精度的因素分析 [J], 雷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反应堆探测器孔道的计算分析
钟文发;周全
【期刊名称】《计算物理》
【年(卷),期】1997(14)4
【摘要】针对反应堆物理设计中探测器孔道的设置,提出了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并作了实际计算。
结果表明,探测器孔道的设置使安全壳外和混凝土壳外的中子通量和γ通量都会增大,对屏蔽是有影响的。
在屏蔽设计中应考虑它的影响,以确
保反应堆的安全。
【总页数】3页(P540-541)
【关键词】屏蔽;探测器孔道;剂量当量;反应堆
【作者】钟文发;周全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364.1;TL375.7
【相关文献】
1.反应堆堆外核测系统探测器选型分析 [J], 李彪;张杰
2.SPRR -300反应堆水平孔道出口中子束流参数分析 [J], 窦海峰;袁姝;冷军
3.101重水反应堆及49—2游泳池反应堆寿期论证—49—2堆池壁、水平孔道和101堆内壳材料腐蚀寿命评估 [J], 张孟琴;王瑞茂;等
4.反应堆孔道屏蔽计算的蒙特卡罗方法 [J], 江新标;陈达;谢仲生;张颖
5.SPRR-300反应堆辐照孔道中子注量率的MCNP程序计算 [J], 窦海峰;代君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P89C669的反应堆样品照射控制装置设计
吴建平;王世林
【期刊名称】《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卷),期】2007(027)006
【摘要】介绍反应堆中子活化自动辐照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系统采用PHILIPS公司具有ISP功能的单片机P89C669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气动传输装置控制样品进入反应堆和离开反应堆.安装在反应堆堆口处的光电传感器检测管道内的
样品,精确控制样品的辐照时间和计算样品的冷却时间,并通过串行接口实现与计算
机的通讯,实时向计算机传输样品辐照的信息,单片机驱动液晶显示器完成辐照时间、冷却时间的动态数据显示.
【总页数】4页(P1073-1076)
【作者】吴建平;王世林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
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2;TP368
【相关文献】
1.基于P89C669单片机的简易实验板设计 [J], 张颖;张开洪
2.基于P89C669的幅度调制器自动偏置控制器设计 [J], 赵灏;刘芳;欧阳竑;陈凯;张新立
3.基于P89C669的RFID系统设计 [J], 陈永强;莫国民;王莉
4.反应堆中子场中小鼠和其他小样品照射的剂量测量 [J], 陈迪;骆亿生;郭勇
5.反应堆样品照射控制装置设计 [J], 吴建平;王世林;周四春;黄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