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莫向、竹边孤负雪。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的意思
- 格式:docx
- 大小:16.64 KB
- 文档页数:2
魏子安《花月痕》全译文原文:花月痕自古多情空余恨,此处难觅有情天。
情到尽时转无情,无情更比多情累。
翻译:从古至今多人情的不免留下很多遗憾,这里看来也很难找到有情的人了。
等感情没有的时候就会转换成无情,可是无情比多情还要让人累的多。
原文《花月痕》清魏子安花月痕自古多情空余恨,此处难觅有情天。
情到尽时转无情,无情更比多情累。
君为我谱无声曲,此去闻曲如闻君。
未到恨时难知愁,愁起心头不知恨。
听风方觉秋雨至,已忘共饮西窗时。
云起天边残阳血,一声傲笑一把泪。
把酒欢歌何时有,人笑我痴我偏痴。
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
译文从古至今多人情的不免留下很多遗憾,这里看来也很难找到有情的人了。
等感情没有的时候就会转换成无情,可是无情比多情还要让人累的多。
为我谱写一首曲子吧,这次之后我听到这首歌也就像是见到你一样了。
哎,没有到恨的时候也很难感觉到离愁,可愁绪挤上心头的时候也就感觉不到恨意了。
听着外面吹打叶子的声音才知道已经下雨了,差点忘了那时在西窗共饮酒的情形了。
西边的云被夕阳染红的像血一样在天空,对天长笑一声,却让人不觉的留下了眼泪。
再在一起饮酒欢歌的日子什么时候还会有呢?人家都笑我痴情,但是我一点也不在意他们在说什么。
有酒的时候都是喝的酩酊大醉用来借酒浇愁,哎,可怎奈,酒并没有让我好过些,相反我更比往常要悲伤的多。
责任编辑:阿舍对“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赏与析自古而今,感情丰富投入多的人都会留下遗憾。
而且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这种遗憾会持续时间长,倍受折磨与困扰没有止时……这句诗是由两首诗结合起来的,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一首是清代的《花月痕·第十五回诗》。
《长恨歌》原文选段如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话文释义: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花月痕·第十五回诗》原诗如下: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祝贺老朋友七十大寿的诗词1、长寿乐·南昌生日宋代:李清照微寒应候。
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
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2、曲江二首唐代: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宋代:苏辙七十馀年真一梦。
朝来寿斝儿孙奉。
忧患已空无复痛。
心不动。
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
中年禅味疑天纵。
石塔成时无一缝。
谁与共。
人间天上随他送。
4、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宋代:辛弃疾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
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
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5、红芍药·人生百岁宋代:王观人生百岁,七十稀少。
更除十年孩童小。
又十年昏老。
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
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
遇酒追朋笑傲。
任玉山摧倒。
沈醉且沈醉,人生似、露垂芳草。
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诗歌一:水调歌头·贺寿展翼唱*晚,海上自凌风。
白云一片拂处,不管浪涛汹。
秉性惯经风雨,劲节能欺霜雪,春夏又秋冬。
日月飞梭处,浩气荡恢弘。
同舟楫,感天地,意何浓。
风烟数载,情愫能将雪山融。
笑对阴晴圆缺,自可冰心自若,妙笔判穷通。
今日重把酒,遥祝万年松。
诗歌二:贺寿草莎夕阳外,挥鞭且待。
把渡夏暑愁与乐,仍就,豪情壮志迎开怀! 觥筹美酒醉,今胜往昔更留彩。
《鸟鸣涧》意境理解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是一组以友人所居环境为题材的山水诗,其第一首是《鸟鸣涧》。
关于这首诗,人们有好几种理解。
笔者主要想从诗歌的内容的意境方面谈谈自己认识。
第一种理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诗句点明了时间:春夜;突出了周围环境特点:静。
由于静,才使人感到山谷的空旷幽雅;由于静,才使人连桂花飘落的情形也感觉得特别清楚。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里写了几种景物:月、鸟、涧,突出写月明。
由于月明,才使人产生外出游逛之情;由于月明,才把山鸟从巢中惊起;由于月明,才把山、涧照得如同白昼;由于月明,才使山鸟在涧边时时鸣叫。
“时鸣”二字,说明作者并非一时而是久久地欣赏着这春夜月下的一切,表现出他对这静谧夜色的喜爱和留连。
这鸟声在春山空谷间依稀回旋,婉转清脆,更突出了山的空旷,夜的宁静:宛如在这春山月下奏出一支悦耳动听的“夜鸟鸣涧曲”。
鸟声划破这春夜之静,更反衬出这春夜之静,为这春夜之静添了传神的一笔,使人更觉此时此地此境的心旷神怡。
这种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之妙,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六朝王籍《入若耶溪》诗中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所写是白日景致,王维所写是月夜景致,二人诗各有千秋,而表达时所用相反相成的手法,则是一脉相承的。
这是对此诗的第一种理解。
然而这里却存在着矛盾:诗中所写桂花,一般秋季开花。
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中秋佳节桂花香”。
农历八九月,多属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时节,桂花一般在此中晚秋时节竟相开放。
古人作品写到桂花,也都与秋相关。
如李贺诗“画栏桂树悬秋香”(《金铜仙人辞汉歌》),柳永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
这些诗歌中都把桂花与“秋”联系在一起,可是王维此诗中却把“桂花”与“春山”、“春涧”联系在一起,着两个“春”字明点其为春天而非秋天,这不是与事理相矛盾吗?第二种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选的《唐诗选》是这样注释的:“‘桂花’亦称木犀,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当是春日发花的一种。
辛弃疾词选(共九十二首)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辞海》1989年版)生查子游雨岩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生查子漫天春雪来,才抵梅花半。
最爱雪边人,楚些裁成乱。
雪儿偏解饮,只要金杯满。
谁道雪天寒?翠袖阑干暖。
生查子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浣溪纱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露天晓角旅兴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飞花令—含有花的诗句1、花的品种;1)桃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2)杏花: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3)梨花: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4)梅花: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5)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6)荷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桂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8)菜花: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9)稻花: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荻花: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1)杨花: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2)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形容情绪低落的古诗词形容情绪低落的古诗词(精选40首)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形容情绪低落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杂诗其七【唐】白居易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3、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一愁【唐】曹邺远梦如水急,青丝如草新。
归期待春至,春至还送人。
4、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二愁【唐】曹邺涧草短短青,山月朗朗明。
此夜目不掩,屋头乌啼声。
5、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三愁【唐】曹邺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发。
朝朝临川望,灞水不入越。
6、江上愁思二首其一【唐】陈羽江上翁开门,开门向衰草。
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老。
7、江上愁思二首其二【唐】陈羽江上草茎枯,茎枯叶复焦。
那堪芳意尽,夜夜没寒潮。
8、愁【唐】杜甫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经罢病虎纵横。
9、愁坐【唐】杜甫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
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
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
终日忧奔波,归期未敢论。
10、愁【唐】杜牧聚散竟无形,回肠自结成。
古今留不得,离别又潜生。
降虏将军思,穷秋远客情。
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11、遣愁【唐】杜甫养拙蓬为户,茫茫何所开。
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
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
兵戈与人事,回首一悲痛。
12、春愁【唐】韩琮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秦娥十六语如弦,未解贪花惜杨柳。
吴鱼岭雁无消息,水誓兰情别来久。
辛弃疾词全集辛弃疾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韩□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原文及赏析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原文及赏析原文: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
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
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译文:从长安告老回家了,在一直呆过了七十年之后;多么的不易呀,七十年,这自古以来都少有!——我倦了,与其闲置,不如归来。
归来好啊:夏天,看荷花:凉雨过后,池塘的夜多美;秋天,看桂花:淡淡的风里,小山也不错。
别问怎么打发这日子?——喝酒,喝酒;再不,写写诗吧。
冬天:不要辜负了那竹上的雪;春天,不要辜负了那柳边的月。
过闲的人,总有些痴。
种花之事无人问津,与花相对的意味,只有老天明了。
好笑的是那山中:云,早早的出去;鸟,迟迟地归来。
——竟是这般的忙碌!注释:最高楼:词牌名。
南宋后作者较多,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八十一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过片错叶二仄韵。
体势轻松流美,渐开元人散曲先河。
投老:垂老,临老。
倦游:《史记·司马相如传》:“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七十”句:语出杜甫《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殢(tì)酒:困于酒。
李玉《贺新郎·春情》:“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
”殢,沉溺,困倦。
“惜花”句: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云出早”二句: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赏析:这阕词中作者虽写他人的四时之事,实际是在借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的。
此词本是以寓有四时景物为游戏的。
然而于祖国,一片报效不得之忠心,却于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了出来。
口里说是要用诗酒来打发生活,准备在花月丛中度过自己的余生,而实际却痛苦于种花的`事业无人问,而惜花的心情也没有人知道。
[花月痕·诗词赏析][花月痕·诗词赏析]云阴瑟瑟傍高城,闲叩禅扉信步行。
水近万芦吹絮乱,天空一雁比人轻。
疏钟响似惊霜早,晚市尘多匝地生。
寂寞独怜荒冢在,埋香埋玉总多情!——韩荷生旧时烟草旧时楼,又向江亭快楔游。
尘海琴樽销块垒,春城写燕许勾留。
桃花如雪牵归马,湘水连天泛白鸥。
独上锦秋墩上望,萧萧暮雨不胜愁!——韦痴珠《台城路》萧萧落叶西风起,几片断云残柳。
草没横塘,苔封古刹,才记旧游携手。
不堪回首。
想倚马催诗,听莺载酒。
转眼凄凉,虚堂独步迟徊久!何人高吟词畔,吊新碑如玉,孤坟如斗?三尺桐棺,一杯麦饭,料得芳心不朽。
离怀各有。
尽泪堕春前,魂销秋后。
感慨悲歌,问花神知否?——韦痴珠灞陵驿时客停车,惜别人来徐月华。
浊酒且谋今夕醉,明朝门外即天涯。
玳梁指日香双栖,此去营巢且觅泥。
絮絮几多心上语,一声无赖汝南鸡。
——韦痴珠神山一别便迢遥,近隔蓬瀛水一条。
双桨风横人不渡,玉楼残梦可怜宵!——韩荷生《金缕曲》转眼风流歇。
乍回头、银河迢递,玉萧呜咽。
毕竟东风无气力,一任落花飘泊。
才记得相逢时节,雾鬓烟鬟人似玉,步虚声,喜赋《瑶台月》。
谁曾料,轻轻别!旗亭莫唱《阳关叠》。
最惊心、渭城衰柳,田桥风雪。
翠袖余香犹似昨,飓尺河山远隔。
恐两地梦魂难接。
自问飘蓬成底事?旧青衫,泪点都成血。
无限事,向谁说!——韩荷生冰绢雾毂五铢轻,记访云英到玉京。
苔径晓烟窗外湿,桂堂初月夜来明。
菱花绰约窥新黛,仙果清芬配小名。
最是凝眸无限意,似曾相识在前生。
银壶漏尽不成眠,乍叙欢情已黯然。
萍梗生涯悲碧玉,桃花年命写红笺。
四香和泪常无语,理鬓熏衣总可怜。
莫话飘零摇落恨,故乡千里皖江边。
——韩荷生玲珑宝髻重盘云,百合衣香隔坐闻。
秋剪瞳人波欲活,春添眉妩月初分。
紫钗话旧泽如梦,红粉怜才幸有君。
杜牧年来狂胜昔,只应低首缕金裙。
黄昏蜃气忽成楼,怪雨盲风引客舟。
水际含沙工伺影,花前立马几回头。
——韩荷生同心小柬传青鸟,偕隐名山誓白鸥。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的意思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其古诗全文如下: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
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淡小山时。
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翻译】从长安告老回家了,在一直呆过了七十年之后;多么的不易呀,七十年,这自古以来都少有!——我倦了,与其闲置,不如归来。
归来好啊:夏天,看荷花:凉雨过后,池塘的夜多美;秋天,看桂花:淡淡的风里,小山也不错。
别问怎么打发这日子?——喝酒,喝酒;再不,写写诗吧?冬天:不要辜负了那竹上的雪;春天,不要辜负了那柳边的月。
过闲的人,总有些痴。
种花之事无人问津,与花相对的意味,只有老天明了。
好笑的是那山中:云,早早的出去;鸟,迟迟地归来。
——竟是这般的忙碌。
【赏析】这阕词写于公元1187年(淳熙十四年),是时稼轩48岁,正谪居在上饶。
韩无咎七十岁寿辰时,稼轩曾写过一阕《水调歌头·上古八千岁》为贺。
可能就是在这次宴会上,正是韩无咎或其他的人请他为“四时之赋”,他于是乘醉而写下这阕词,所以词中有“七十古来稀”之句。
这“七十古来稀”既非自己,自然是与寿宴有关了。
那么这阕词
中虽写他人的四时之事,实际是在借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的。
这阕词本是以寓有四时景物为游戏的。
然而于祖国,一片报效不得之忠心,却于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了出来。
口里说是要用诗酒来打发生活,准备在花月丛中度过自己的余生,而实际却痛苦于种花的事业无人问,而惜花的心情也没有人知道。
这“花”分明是有所指的。
作为主战派的他们来说,大约也就是指他们统一的大业无人问,而徒有报效之热忱,竟是只有天知道了。
“无人问”、“只天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无比巨大的悲哀和寂寞。
无怪乎他要笑云儿出去这么早,鸟儿归来这么迟,放着大事不干,如此匆匆,所为何来。
结合上面的“种花事业”看,则这也就是那一些蝇营狗苟之辈,为自己的利禄而紧张忙碌得可笑罢了。
这一“笑”字,写出了诗人多么高尚的情怀,也写出了诗人无比巨大的悲愤。
词是劝人,其实也是劝自己要放开一些的,殊不知它正告诉了人,他放不开。
他本想用游戏三昧的笔墨来写得轻松一点的,谁知仍然满怀悲愤,指着秃子骂和尚了。
刘熙载说苏东坡的诗“滔滔汩汩说去,一转便见主意”(《艺概》)。
大约好的诗词都是这样的,稼轩此词,亦莫不如是。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