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抗生素分类与应用实用表之欧阳歌谷创作
- 格式:doc
- 大小:45.01 KB
- 文档页数:2
抗生素欧阳学文
溶剂
存储浓度一般使用浓度保存条件
Kana(卡那霉素)水10mg/ml50ug/ml20℃Amp(氨苄霉素)水50mg/ml50ug/ml20℃Strp(链霉素)水10mg/ml50ug/ml20℃Hyp(潮霉素)水50mg/ml20℃Ca(头孢霉素)水50mg/ml20℃Cm(氯霉素)乙醇34mg/ml50ug/ml20℃
Rif(利福平)二甲基亚砜
(DMSO)
50mg/ml50ug/ml20℃
以水为溶剂的抗生素贮存液应通过0.22um水膜滤器过滤除菌。
以有机溶剂为溶剂的抗生素贮存液应通过0.22有机膜滤器过滤除菌。
以乙醇为溶剂的抗生素溶液无须除菌处理,所有抗生素容易均应保存于不透光的容器中。
乙酰丁香酮(AS)的配置:200mM/L=39.24mgAS+1ml二甲基亚砜(DMSO)使用有机滤器过滤除菌;
使用浓度200ug/ml:2ul的200mM/L的配置好的AS
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配置:用水配置成50mg/ml,后使用水膜滤器过滤除菌;
使用浓度:0.1mM/L1mM/L
MES溶液:1mol/L,精确称量2.1320gMES,加入95ml的ddH2O,使用5M KOH调节PH至5.3后,定容至100ml,超净台内过滤除菌,20℃冻存。
抗感染感染药物分类及经典药物天然:青霉素G(苄青霉素)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非奈西林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甲氧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青霉素类半合成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抗绿脓杆菌青霉素: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抗G‐菌青霉素:替莫西林、美西林一代:头孢(唑林、氨苄、噻吩、拉定)二代:头孢(呋辛、克洛、孟多、替安、尼西、雷特)ß-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三代:头孢(哌酮、曲松、他定、噻肟、唑肟、克肟、地嗪)四代:头孢(匹罗、吡肟、克定)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厄他培南青霉烯类:法罗培南其它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单环ß-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氟氧头孢ß-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复方制剂: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青霉烷砜)、他唑巴坦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多(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抗生素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素氯霉素类:氯霉素链阳性菌素类: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福霉素类:利福平抗感染药物磷霉素类:磷霉素肽内酯类:达托霉素夫西地酸:抗结核药物:一线: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二线: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对氨水杨酸、卡那霉素等抗麻风药:氨苯砜、利福平、氯法齐明一代:萘啶酸——已不用二代:吡哌酸(仅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已少用喹诺酮类:三代:氟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四代:新氟喹诺酮类: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左氟沙星合成抗细菌药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利奈唑酮磺胺类: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磺胺增效剂)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硝咪唑类:甲硝唑抗真菌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合成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原虫药抗感染感染药物分类及抗菌谱天然:G﹢球、G‐球强;G﹢杆、螺旋体、放线菌有抗菌作用耐酸青霉素:(同上,作用弱)耐酶青霉素:产酶耐药金葡菌、链球菌属;无效(G‐)青霉素类半合成广谱青霉素:G﹢菌、G‐菌;无效(产酶金葡菌)抗绿脓杆菌青霉素:G‐菌抗G‐菌青霉素:G‐菌(肠道杆菌属、流感杆菌等)一代:G﹢球、G‐菌;无效(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耐药肠杆菌)二代:G﹢菌、G‐菌;部分对厌氧菌有效;无效(铜绿假单胞菌)ß-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三代:G﹢菌、G‐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有效四代:G‐菌;大肠杆菌、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效果好碳青霉烯类:广谱(G﹢菌、G‐菌、厌氧菌)青霉烯类:厌氧菌;葡菌、链球菌、很多G‐菌;无效(铜绿假单胞菌)其它头霉素类:G﹢菌、G‐菌、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单环ß-内酰胺类:G‐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无效(G﹢菌、厌氧菌)氧头孢烯类:G﹢菌、G‐菌、厌氧菌(尤其脆弱拟杆菌)ß-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复方制剂:克拉维酸(广谱)、舒巴坦(金葡菌、G‐杆)大环内酯类:G﹢菌、部分G‐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非典型分枝杆菌林可霉素类:G﹢菌、G‐厌氧菌;无效(G﹢需氧菌)多(糖)肽类:G﹢菌抗生素氨基糖苷类:G‐需氧杆菌,G‐球菌;无效(厌氧菌)四环素类:广谱(G﹢菌、G‐菌、厌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阿米巴原虫)无效(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伤寒、结核、真菌、病毒)氯霉素类:G‐菌,G﹢菌,厌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无效(分枝杆菌,病毒,原虫,真菌)链阳性菌素类:G﹢菌利福霉素类:G﹢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部分G‐菌抗感染药物磷霉素类:G﹢菌、G‐菌肽内酯类:G﹢菌夫西地酸:G﹢菌为主抗结核药物:一线:二线:抗麻风药:一代:萘啶酸——已不用二代:吡哌酸(仅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已少用喹诺酮类:三代:氟喹诺酮类:G﹢菌、一些G‐菌四代:新氟喹诺酮类:G﹢菌、G‐菌、厌氧菌合成抗细菌药恶唑烷酮类:G﹢菌磺胺类:广谱呋喃类:呋喃妥因(大肠杆菌、肠球菌)、呋喃唑酮(菌痢等肠道感染)硝咪唑类:厌氧菌、原虫抗真菌药物抗真菌抗生素合成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原虫药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SSA(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PSSP(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ESBL(超广谱b-内酰胺酶);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Gram-Positive Aerobes革染阳性需氧菌COCCI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A群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BACILLI杆菌:芽胞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奴卡菌属Gram-Negative Aerobes革染阴性需氧菌COCCI球菌:卡它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BACILLI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不动杆菌属,螺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Above Diaphragm”横膈以上: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普雷沃尔菌属,韦荣菌属,放线菌属“Below Diaphragm”横膈以下:产气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脆弱类杆菌群,梭形杆菌属其它病原体:非典型病原体:嗜肺军团军,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沙眼衣原体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syphilis)梅毒螺旋体(梅毒),Borrelia burgdorferi (Lyme)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临床常用的各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及抗菌活性活性良好,部分较差;-:无抗菌活性桑福德。
抗生素的分类欧阳歌谷(2021.02.01)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
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其分类有以下几种:(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
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链霉素是从链霉菌(灰色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抗生素。
链霉素的硫酸盐是白色或微黄色的粉末或结晶,易溶于水,比较稳定,对某些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乃至杀菌作用。
链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鼠疫、百日咳、细菌性痢疾和泌尿道感染等。
金霉素也叫做“氯四环素”,是从金霉菌(金色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出的一种抗生素。
金霉素的盐酸盐是金黄色的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中。
金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的细菌性感染,以及斑疹伤寒、异型肺炎、沙眼、阿米巴痢疾等疾病。
抗生素使用指南欧阳歌谷(2021.02.01)摘要:1.能用窄谱不用广谱:查明病因(致病菌是什么)对症施(窄谱)药,查不出再用广谱。
2.能用低级不用高级:参见文中分级管理部分3.能用口服不用输液:口服效果差是谣言,只是达峰时间稍多一些。
静脉给药风险大,尤其对于儿童。
只有在昏迷、严重腹泻或其他一些非常情况下才考虑输液。
肌肉注射只适用于部分抗生素。
4.能用一种不用换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5.吃药不要见好就收,而是要斩尽杀绝:避免残留菌反弹并产生抗药性。
但要注意,不要连续使用超过一周。
6.病毒性疾病不要用抗生素:医院里查血,如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指标都正常,说明不是细菌感染,不要服用抗生素。
7.不要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造成身体紊乱,并有其它副作用。
窄谱&广谱:抗菌范围不同抗生素有窄谱和广谱之分,它们各有长处和短处,所以,使用起来也很有讲究。
抗生素通常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一类物质,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感染。
在抗生素类药中,又分为窄谱和广谱两种。
引起我们人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的抗生素是只针对其中个别的细菌可以产生杀菌或抑制作用,而有的抗生素是可以针对比较多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抑制和杀灭。
针对的细菌越少,它的抗菌谱就越窄,反之,针对的细菌越多,抗菌谱就越广。
抗生素能够帮助我们将体内致使我们感染的细菌杀灭,但是,在消灭危害我们身体的细菌时,我们体内正常的菌群同样也会被抗生素杀灭或抑制。
正常菌群受抗生素影响的大小,和选用抗生素的抗菌谱有关系,也就是说,和抗菌谱的广与窄有关系。
抗生素的抗菌谱越广,受影响的细菌谱也越广,被杀灭或抑制的正常菌群也就越多。
实例:蔡先生说,老伴8年前因中风引起肺炎,抢救时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
之后,每次用抗生素都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
现在她患有尿路感染,一用抗生素就出现肠道紊乱。
蔡先生的问题实际上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主要有机体内部和外界影响两个方面。
抗生素使用指南摘要:1.能用窄谱不用广谱:查明病因(致病菌是什么)对症施(窄谱)药,查不出再用广谱。
2.能用低级不用高级:参见文中分级管理部分3.能用口服不用输液:口服效果差是谣言,只是达峰时间稍多一些。
静脉给药风险大,尤其对于儿童。
只有在昏迷、严重腹泻或其他一些非常情况下才考虑输液。
肌肉注射只适用于部分抗生素。
4.能用一种不用换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5.吃药不要见好就收,而是要斩尽杀绝:避免残留菌反弹并产生抗药性。
但要注意,不要连续使用超过一周。
6.病毒性疾病不要用抗生素:医院里查血,如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指标都正常,说明不是细菌感染,不要服用抗生素。
7.不要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造成身体紊乱,并有其它副作用。
窄谱&广谱:抗菌范围不同抗生素有窄谱和广谱之分,它们各有长处和短处,所以,使用起来也很有讲究。
抗生素通常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一类物质,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感染。
在抗生素类药中,又分为窄谱和广谱两种。
引起我们人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的抗生素是只针对其中个别的细菌可以产生杀菌或抑制作用,而有的抗生素是可以针对比较多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抑制和杀灭。
针对的细菌越少,它的抗菌谱就越窄,反之,针对的细菌越多,抗菌谱就越广。
抗生素能够帮助我们将体内致使我们感染的细菌杀灭,但是,在消灭危害我们身体的细菌时,我们体内正常的菌群同样也会被抗生素杀灭或抑制。
正常菌群受抗生素影响的大小,和选用抗生素的抗菌谱有关系,也就是说,和抗菌谱的广与窄有关系。
抗生素的抗菌谱越广,受影响的细菌谱也越广,被杀灭或抑制的正常菌群也就越多。
实例:蔡先生说,老伴8年前因中风引起肺炎,抢救时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
之后,每次用抗生素都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
现在她患有尿路感染,一用抗生素就出现肠道紊乱。
蔡先生的问题实际上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主要有机体内部和外界影响两个方面。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医学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70年来,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从病魔手中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灵,为人类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直到今天,抗生素仍然是人们抵抗各种病菌的有力武器。
近年来,由于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使抗生素在治病的同时,又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而引起社会的严重关注。
一、触目惊心耐药菌21世纪人类将面临三大病原微生物的威胁:耐多药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医院感染的耐药菌株,其中耐药菌的发展速度令人触目惊心。
二十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
而到了九十年代,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
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但耐药率已经达到60%—70%。
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
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
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1.85%-100%。
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滥用抗菌素已经使人类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20世纪五十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形成世界大流行,有5000万人被感染,死亡达50多万。
人类与致病菌的较量从未休止,致病的病原菌与消灭病原菌的抗生素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从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在某种新的抗生素出现以后,就有一批耐药菌株出现。
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抗生素分类及缩写分类亚类抗生素中文名缩写青霉素类青霉素青霉素PEN氨基青霉素阿莫西林AMX氨基青霉素氨苄西林AMP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甲氧西林MET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萘夫西林NAF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双氯西林DIC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苯唑西林OXA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氯唑西林CLO 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SRB羧基青霉素替卡西林TLC脒基青霉素美西林MEC脲基青霉素阿洛西林AZL脲基青霉素哌拉西林PIP脲基青霉素美洛西林MEZ头孢菌类头孢Ⅰ头孢氨苄LEX头孢Ⅰ头孢拉定CED头孢Ⅰ头孢沙定CRD头孢Ⅰ头孢羟氨苄CFR头孢Ⅰ头孢匹林HAP头孢Ⅰ头孢乙腈CAC头孢Ⅰ头孢噻啶RID头孢Ⅰ头孢硫脒CSU头孢Ⅰ头孢噻吩CEP头孢Ⅰ头孢唑啉CZO头孢Ⅱ头孢拉宗CFB头孢Ⅱ头孢尼西CID头孢Ⅱ头孢替坦CTT头孢Ⅱ头孢克洛CEC头孢Ⅱ头孢丙烯CPR头孢Ⅱ头孢替安CTF头孢Ⅱ头孢美唑CMZ头孢Ⅱ头孢呋辛CXM 头孢Ⅱ头孢孟多MAN头孢Ⅱ头孢雷特CND分类亚类抗生素中文名缩写头孢Ⅲ头孢地尼CDR头孢Ⅲ头孢他啶CAZ 头孢Ⅲ头孢唑肟CZX头孢Ⅲ头孢克肟CEC头孢Ⅲ头孢布坦CTB头孢Ⅲ头孢地秦CDZ头孢Ⅲ头孢唑南ZON头孢Ⅲ头孢哌酮CFP头孢Ⅲ头孢曲松CRO头孢Ⅲ头孢噻肟CTX头孢Ⅲ头孢匹胺CPM头孢Ⅲ头孢他美CAT头孢Ⅲ头孢特仑CEM头孢Ⅲ头孢泊肟CPD头孢Ⅲ头孢托仑DIT头孢Ⅲ头孢米诺CNX头孢Ⅳ头孢吡肟FEP头孢Ⅳ头孢匹罗CPO头孢Ⅳ头孢克定氯头孢氯碳头孢LOR头霉素头孢西丁FOXOxacephem 拉氧头孢MOX 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美罗培南MEM碳青霉烯厄他培南ETP碳青霉烯帕尼培南PAN碳青霉烯亚胺培南IMP青霉烯法罗培南FAR 青霉烯硫培南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ATM内酰胺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哌拉西林/舒巴坦PIS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CC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阿莫西林/舒巴坦AXS氨苄西林/舒巴坦SAM头孢哌酮/舒巴坦CSL美洛西林/舒巴坦MSU分类亚类抗生素中文名缩写头孢他啶/克拉维酸CCV头孢噻肟/克拉维酸CTC 氨基环多醇大观霉素STP氨基环多醇丙大观霉素TRO氨基糖苷链霉素STR庆大霉素GEN卡那霉素KAN妥布霉素TOB奈替米星NET阿米卡星AMK小诺米星MCR依替米星西索米星SIS异帕米星ISE新霉素NEO西梭米星阿贝卡星HAB达地米星福提米星巴龙霉素PARAnsamycins 利福平RIF四环素类四环素TCY 金霉素CTE米诺环素MNO土霉素OXY多西环素DOX甘氨酰环素类替加环素TGC 大环内酯红霉素ERY麦迪霉素MID阿奇霉素AZM麦白霉素MEL罗红霉素ROX克拉霉素CLR交沙霉素JOS乙酰螺旋霉素SPI地红霉素DIR罗他霉素ROK分类亚类抗生素中文名缩写美满霉素MIN氯霉素类氯霉素CHL甲砜霉素THI糖肽类糖肽类万古霉素V AN 脂糖肽类替考拉宁TEC脂糖肽类奥利万星脂糖肽类达巴万星DAL 磺胺类磺胺嘧啶SDI磺胺药SSS 磺胺异噁唑SOX 磺胺甲噁唑复方磺胺甲噁唑SXT 甲氧苄啶TMP喹诺酮类喹诺酮西诺沙星CIN喹诺酮加雷沙星喹诺酮萘啶酸NAL氟喹诺酮类吡哌酸PPA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CIP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OFX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LVX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NOR氟喹诺酮类芦氟沙星氟喹诺酮类培氟沙星PEF氟喹诺酮类依诺沙星ENX氟喹诺酮类洛美沙星LOM 氟喹诺酮类氟罗沙星FLE氟喹诺酮类司帕沙星SPX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MFX氟喹诺酮类加替沙星GAT氟喹诺酮类曲伐沙星TV A 氟喹诺酮类克林沙星CLX氟喹诺酮类格帕沙星GRX氟喹诺酮类巴洛沙星氟喹诺酮类吉米沙星GEM硝基咪唑甲硝唑MTR替硝唑TIN奥硝唑ORN 分类亚类抗生素中文名缩写硝基呋喃呋喃妥因NIT呋喃唑酮FRZ链阳霉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QDA链阳霉素Linopristin-flopris tin林可酰胺类林可霉素LIN克林霉素CLI脂肽类达托霉素DAP脂肽类多粘菌素类粘菌素COL脂肽类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 POL磷霉素类磷霉素POS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LNZ氟胞嘧啶FCT特比萘芬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芬净瑞他帕林真菌唑类克霉唑CTR咪康唑MIC酮康唑KET益康唑ECO 氟康唑FLU伊曲康唑ITC伏立康唑。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一)抗生素的定义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
如:氨苄西林。
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
如: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相关概念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
为此特提出“五个正确”来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
“五个正确”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据。
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
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1)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
1.头孢类抗生素分类:欧阳歌谷(2021.02.01)一拉定唑林氨苄二呋孟替克丙烯三肟他啶哌曲松四代吡肟骑匹马五代洛林托罗普内容解释:一代四种: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二代五种: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啶、头孢克洛、头孢丙烯;三代六种: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四代二种:头孢吡肟、头孢匹罗;五代三种:头孢洛林、头孢托罗、头孢吡普。
2.四环素抗菌谱:二菌四体一虫灵内容解释: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四体指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一虫指阿米巴原虫。
3.磺胺类抗菌谱:二菌一体和一虫外加结核与麻风内容解释:二菌指细菌和放线菌,一体指衣原体,一虫指疟原虫。
注:磺胺类不良反应预防——碱化尿液多饮水,定期检查尿常规。
4.抗疟药:控制疟疾用氯喹,根治须加伯氨喹。
进入疟区怎么办,乙胺嘧啶来防范。
伯氨喹啉毒性大,特异体质慎用它。
内容解释:氯喹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进行根治治疗,常用氯喹与伯氨喹联合治疗;疟疾可用乙胺嘧啶预防;伯氨喹啉毒性比其它抗疟药大,易发生疲乏、头昏、恶心、呕吐、腹痛、发绀及药热,停药后自行恢复。
少数特异质者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因其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可缓解,并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输血。
5.甲硝唑抗菌谱:甲硝唑药作用灵,原虫滴虫厌氧菌;肠内肠外阿米巴,效果良好首选它。
内容解释:甲硝唑对原虫、阴道毛滴虫、厌氧菌都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可抑制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肠外肠内阿米巴感染首选甲硝唑治疗。
6.青霉素抗菌谱:窄谱杀菌青霉素,竞争菌体转肽酶;粘肽合成受干扰,阳性细菌杀灭掉;过敏反应危险大,一问二试三观察。
内容解释:青霉素作用机制是竞争性抑制转肽酶。
使粘肽合成收到干扰;主要作用于G+细菌;其中,青霉素最危险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必须严格规范操作:一问:询问过敏史;二试:用药前做皮肤过敏试验;三观察:用药后观察30分钟。
骨伤科常用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分析在骨伤科临床治疗工作中,抗生素的应用很普遍,临床医生是否根据骨伤科病人的临床特点,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既达到治病的目的,又减少不良反应,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本人随机抽取本院1990~1994年骨伤科住院病历(使用抗生素者)1400份,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如下:1 常用抗生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头孢氨苄、氟哌酸、甲硝唑等。
2 不合理用药情况经过调查分析,在1400份使用抗生素病例中,存在不合理应用287例,占20.5%。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无指征用药一些无合并症的闭合性骨折、轻微软组织损伤、没有感染迹象或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存在而使用抗生素。
2.2 轻症用重药较轻的创伤、感染(如污染轻的皮肤擦伤、皮下血肿等),使用一般抗生素即可达到抗炎作用,调查中发现有的病例使用头孢氨苄等强效抗菌剂,甚至多联用药。
2.3 联合用药不当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扩大抗菌谱,发挥抗生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延缓耐药株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
调查中发现不合理联用有几种情况:①具有药理性拮抗药联用,如林可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因两药受体相同而互相竞争呈拮抗作用,抵消了林可霉素的抗菌作用[1]。
②重复联用,如青霉素与先锋霉素联用,红霉素与乙酰螺旋霉素合用,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③毒性相同或相近药物联用,如头孢类与氨基甙类均有肾毒性作用,两药合用可增加肾功能损害[2]。
④繁殖期杀菌剂与快速抑菌剂联用,如青霉素与氯霉素合用,因后者使细菌不能进入繁殖期,使前者发挥不了杀菌作用[3]。
2.4 更换药物过频检查中发现有些病例1~2天就撤换抗生素,一种用药方案应于72小时后判定疗效[3],更换过快无法确定其疗效,容易产生耐受性,延误病情。
2.5 用药时间过长一般感染控制后3天可考虑停药[4]。
调查中发现有的病例用药时间过长,甚至一直用到出院,不仅浪费药物,又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不便。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欧阳歌谷(2021.02.01)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一)抗生素的定义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
如:氨苄西林。
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
如: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相关概念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
为此特提出“五个正确”来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
“五个正确”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据。
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
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1)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
耳鼻喉科常用药物一.欧阳歌谷(2021.02.01)二.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等。
注意:1.尽量明确致病菌类别,最好行细菌培养加药敏。
2.药物的过敏反应。
3.耳毒性。
4.控制预防用药。
5.联合用药的适应症及配伍禁忌。
三.激素:地塞米松5mg/支。
注意:1.大剂量突击疗法,一般不超3天。
2.中剂量短程疗法,及时减量或停药。
3.小剂量替代疗法掌握适应症。
4.诱发的不良反应。
四.抗组胺药:氨苯那敏(扑尔敏)、西替利嗪(昔利)、开瑞坦(录雷他定)、苟地录雷他定等。
注意:1. 不良反应。
2.婴幼及老人慎用,孕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3.避免危险作业。
五.中成药:口服液、胶囊、片剂、丸剂、喷剂等。
注意:1.慢性病用药时间较长。
2.孕妇禁忌。
六.用药特点:鼻部:滴剂、喷剂,中成药。
注意:1.鼻腔血管收缩剂不宜长期应用(1周内)。
2.多品种、多剂型交替应用。
咽喉部:含片、喷剂、含漱液、中成药。
注意:慢性病坚持较长时间用药。
耳部:滴耳液、洗耳液、中成药。
注意:1.用药前清洁外耳道。
2.鼓膜穿孔者禁用耳毒性、刺激性药物。
3.慎用粉剂。
4.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慢性感染久治不愈,细菌培养加药敏,及时调整抗生素。
七.粘膜表面麻醉剂:1%地卡因、2%盐酸利多卡因、1%地麻液。
注意:1.老人、婴幼、过敏体质者慎用。
2.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脉搏、呼吸等。
过敏和中毒症状:头昏胸闷、眩晕眼花、面色苍白,重者可有瞳孔散大、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呼吸浅而不规则等。
抢救:1.静注地塞米松5mg,脱敏、抑制中毒反应。
2.镇静剂,静注地西泮5-10 mg。
3.平卧头低位,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呼吸、心跳、血压、神志等。
4.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吸氧等。
耳鼻喉科常用操作一.鼻腔滴药:前鼻孔朝上,3-5滴,2-3分钟。
二.滴耳液:病耳朝上,耳廓后上方牵拉,3-5滴,按压耳屏,耳浴5-10分钟。
三.鼓膜穿刺:治疗鼓室积液。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一)抗生素的定义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
如:氨苄西林。
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
如: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相关概念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
为此特提出“五个正确”来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
“五个正确”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据。
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
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1)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