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温度》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21
《温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
内容包括摄氏温度、温度计原理、温度计及体温计的使用。
物理课程标准把物态变化的内容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水平、实践水平以及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是围绕“温度”和“温度计”实行的,它不但是本章的预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实行的。
特别在后面的实验探究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气象测量中,温度计的使用也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
所以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课前调查学生对本节相关知识的了解水准,一般学生均知道物体的冷和热常会用温度的低与高来表达,知道热胀冷缩的特点,会说温度但不太清楚其规定及意义,对于零下温度值容易读错,温度计使用中不能规范测量,对体温计只知道用前摔几下。
所以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体会,在课堂教学时间上做相对应的调整。
教法结合课标的要求,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和体验,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培养对生活环境温度的感知水平,对摄氏温度的规定只作初步了解,重点锻炼学生的认读水平和温度计的规范使用。
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
能做的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做,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说,不能用教师的一味说教代劳。
学法带着对科学的热情,有组织的实行探究与体验,用心观察,仔细体会。
大胆讲读,认真规范的操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要求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能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依据课标我制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计的原理。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31《温度》教学精品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册第31章《温度》。
具体内容包括温度概念、温度单位摄氏度和华氏度、以及温度测量工具——温度计使用方法。
我们还会探讨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温度概念,解温度对生活和自然界影响。
2. 使学生掌握摄氏度和华氏度转换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现象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摄氏度与华氏度转换。
教学重点:温度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在课堂上,我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学生触摸并描述他们感受。
通过这个简单实践,引导学生思考温度概念。
2. 例题讲解(1)什是温度?温度表示什?(2)温度单位有哪些?如何进行转换?(3)如何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3. 随堂练习(2)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温度,并记录数据。
4. 温度计使用方法(1)介绍温度计结构和原理。
(2)演示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
(3)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不同物体温度。
5. 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1)讨论温度对天气、动植物生长等影响。
(2)举例说明温度在医疗、工业等领域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温度概念2. 温度单位:摄氏度、华氏度3. 温度计使用方法4. 摄氏度与华氏度转换方法5. 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温度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重要性。
(3)使用温度计测量家中不同房间温度,并记录数据。
2. 答案:(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物理量,对生活和自然界具有重要影响。
(2)32°C、0°C、100°C(3)根据实际情况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温度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和摄氏度与华氏度转换掌握较好,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温度计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练习。
《温度》初中物理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温度与热量》的第一节“温度”。
具体内容包括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单位、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盐、冰块、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冰块、热水、冷水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引出温度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温度的概念、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及测量工具(温度计)。
3. 例题讲解: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演示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观察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温度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
2. 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三个温度变化实例,并分析温度对这些实例中物质性质的影响。
答案:实例1:热水袋取暖;温度升高,使人感到温暖。
实例2:冰箱冷藏食物;温度降低,抑制细菌生长,保持食物新鲜。
实例3:冰块降温;温度降低,使饮料变得清凉。
2. 作业题目:比较摄氏度与华氏度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区别:摄氏度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为标准,华氏度以水的冰点和盐水的沸点为标准。
联系:两者都是用来表示温度的单位,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转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温度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及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初中物理《温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热现象》中的第一节《温度》。
具体内容包括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温度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温度的测量。
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触摸热水和冷水,感受温度的不同。
(2)提问:为什么热水和冷水给人的感觉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2. 基本概念:(1)讲解温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介绍温度的单位摄氏度,讲解摄氏度与开尔文的关系。
3. 温度测量:(1)展示温度计,讲解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进行实验: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
4. 例题讲解:(1)讲解如何读取温度计的数值。
(2)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温度差。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测量教室内不同位置的气温。
(2)计算气温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温度的概念2.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3. 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温度的概念。
(2)简述摄氏度与开尔文的关系。
(3)使用温度计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并计算与室温的温差。
2. 答案:(1)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度与开尔文的关系:0℃=273.15K。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温度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温度的概念;②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③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②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教具准备】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开水、冷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由多媒体课件导入,让学生认识到温度就是物体的冷热程度,通过课本前面的实验使学生意识到“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并不可靠”,由此引入温度计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1、温度计1>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教师通过演示用自制的温度计测量温度来介绍其原理。
2>常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常用的三种温度计,及其用途。
3>构造:玻璃管、玻璃泡、毛细管、测温液体等。
温度计上的℃或C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摄氏温度的知识。
2、摄氏温度1>温度计上的℃表示的是摄氏温度。
2>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读法:37℃读作 37摄氏度;℃读作负摄氏度,或零下摄氏度。
4>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学生阅读课本的小资料,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并将空的填完整,教师及时指正。
3、温度计的使用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讲述温度计的量程与分度值,通过课件使学生认识到“使用前应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将温度计分给学生,测量所给的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后师生共同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2>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液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