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联合国主要组织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根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
1946年12月14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以下简称粮农组织)在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倡议下,于1943年开始筹建,1945年10月1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宣告成立。
粮农组织是战后成立最早的国际组织。
1946年,粮农组织与联合国签订协议,并经两机构大会批准,成为联合国系统内的一个专门机构。
粮农组织的宗旨是:保障各国人民的温饱和生活水准;提高所有粮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效率;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最终消除饥饿和贫困。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
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
1946年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其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
世界卫生组织WHO(简称世卫组织或世卫),是联合国属下的专门机构,国际最大的公共卫生组织,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
该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身体、精神及社会生活中的完美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促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进公共卫生、疾病医疗和有关事项的教学与训练;推动确定生物制品的国际标准。
截至2005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组织共有193个成员国。
现任总干事为香港人陈冯富珍。
世界银行(WBG)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俗称,成立于1945年12月27日,1946年6月开始营业。
二战后的战后秩序与联合国的作用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全球社会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建与调整的时刻。
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建立一种全球性的秩序来促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应运而生,并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二战后的战后秩序以及联合国在这一进程中的作用。
一、二战后的战后秩序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面临着废墟般的国家,需要建立一个崭新的国际秩序以实现全球稳定与合作。
为了防止未来的战争爆发,各国领导人开始积极寻求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组织,以协调各国政策、处理争端和促进全球合作。
二、联合国的成立及其组织结构1945年,联合国于旧金山成立,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以及解决全球性问题。
联合国由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以及秘书处等组织构成。
各成员国在大会上平等地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安全理事会则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经济社会理事会则主要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
三、联合国在战后秩序中的作用1.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的一个重要角色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安全理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在维护国际和平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它通过采取制裁、调解争端、派遣维和部队等手段来解决国际冲突,并在和平进程中发挥中介与调解的作用。
2. 推动经济合作与发展联合国致力于促进经济合作与发展,通过经济社会理事会等机构来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它鼓励各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并提供技术援助与财政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保护人权与促进社会进步联合国对于人权保护与促进社会进步也非常重视。
它通过制定国际法、签署公约、审议人权问题等方式来提升全球人权状况,促进社会公正与平等。
4. 协调国际合作与发展议程联合国充当了各国之间协调合作的平台。
它通过举办高峰会议、推动全球议程以及组织国际合作项目等方式来推动全球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全球卫生等领域的积极工作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榜样。
一、填空题2、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园林建筑的杰出典范,而且是世界闻名的博物馆,被誉为“”。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于年月毁灭于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5、英国184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6、1900年八国组成侵略联军,攻占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卖国条约,勒索巨额赔款,总数为白银亿两。
7、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以前,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仅战争赔款就从中国掠走白银亿两以上,还霸占了中国领土多平方千米,中国的国家利益由此受到极大损害。
8、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
北洋舰队致远舰的管带壮烈殉国。
10、孙中山于1905年成立革命组织——。
11、年月日晚,武昌城内革命党人发动起义,胜利占领武昌,消息传遍全国。
在以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宣布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了。
1911年是农历的辛亥年,所以被称为“”。
12、年月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4、年月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代表们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完成会议的全部内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
15、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有等。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于年月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7、年月,南昌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任军长,任党代表,全军1万多人。
第一支坚强的中国工农红军队伍诞生了。
18、毛泽东亲自领导了著名的。
19、中国工农红军从年月到年月,冲破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了艰难险阻,历时两年整,行程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世界奇迹。
21、年月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悍然炮轰宛平县城,进攻卢沟桥,中国军民奋起还击,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歼灭了来犯的敌军。
这就是“”,又叫“”。
22、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揭开了全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联合国组织的历史与作用联合国(United Nations,简称UN),成立于1945年,是由193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各国普遍意识到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痛苦和破坏,并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维护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的成立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解决争端并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负责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倡导和平解决争端,通过外交手段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
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之一,负责决定针对国际安全议题的行动,并委托行动给成员国。
2.促进可持续发展:联合国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消除贫困、提高医疗保健和教育水平、确保清洁水资源和可持续能源等。
通过开展全球性倡议和项目,联合国致力于提高全球人类的生活质量。
3.保护人权:联合国通过国际人权法和框架来保护和促进人权。
联合国成立了人权委员会,用以监督人权状况,并对侵犯人权的行为采取行动。
4.协助人道援助:联合国的人道主义工作包括提供紧急援助、发展援助和重建工作,旨在帮助那些受到战争、冲突、自然灾害和其他危机的影响的国家和人群。
5.促进国际法和国际司法:联合国通过国际法的制定和推广,以及国际法庭的设立和运行,促进各国尊重国际法和解决争端的法律途径。
6.推动全球性合作:联合国为各国提供一个合作平台,促进国际合作和对话,解决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核武器扩散问题等。
7.维持国际安全和裁军:联合国致力于维持全球的军事和武器平衡,并致力于裁军和非扩散。
联合国的裁军机构和相关条约旨在限制和减少武器的使用和传播。
联合国在战后世界的框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提供一个国际平台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努力维护和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权和推动国际法和国际司法。
然而,联合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其决策机构的效率和权力分配的问题、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平决议执行的难度等,这些都需要联合国和其成员国共同努力解决。
联合国是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
当时共有个国家承诺通过国际合作和集体安全来维护和平、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生活水平和保护人权。
联合国有四个主要宗旨∙维持世界各地和平;∙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战胜饥饿、疾病和扫除文盲,并鼓励尊重彼此的权利和自由;∙成为协调各国行动,实现上述目标的中心。
由于其独特的国际性质,和其《宪章》赋予的权利,联合国可就广泛的问题采取行动,并通过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其他机构和委员会,为其个会员国提供一个论坛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联合国工作的范围达到了地球每个角落。
虽然联合国最著名的是维持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冲突和人道主义援助,但是联合国及其系统组织(专门机构,基金和方案)还通过许多其他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联合国工作范围广泛又具体,它包括可持续发展、环境和难民保护、救助灾民、打击恐怖主义、推动裁军和不扩散、促进民主、保护人权、治理政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国际卫生、清除地雷、扩大粮食生产等。
为了给当代和后代一个更安全的世界,联合国正在协调努力地去实现其目标。
你知道吗?∙超过个跨国条约——通过联合国的努力已颁布了关于人权、恐怖主义、国际犯罪、难民、裁军、商品和海洋方面的条约。
∙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设想出来的。
该名称于年月日发布《联合国宣言》时首次使用。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期间,当时个国家派出的代表承诺其政府将继续共同对轴心国作战。
∙最初,有关国家为了在具体事务上开展合作而成立国际组织。
例如,年成立了国际电报联盟,后改称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则成立于年。
如今,这两个组织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年,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召开。
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制订旨在和平解决危机和防止战争的文件及编撰战争规则。
会上通过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并依据该公约成立了常设仲裁法院。
世界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是欧洲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全球性战争。
导致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包括了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军备竞赛等因素。
帝国主义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19世纪末,欧洲列强之间相互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使得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同时,新兴的德国帝国也纷纷参与到这一帝国主义竞争之中,与英国、法国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海外势力范围。
民族主义也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民族主义的兴起导致了各国国内的民族矛盾日益加剧,例如奥匈帝国内部的斯拉夫民族等民族都有强烈的独立或自治的要求。
此外,塞尔维亚政治人物的刺杀也是导致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军备竞赛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各国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加强军备,导致整个欧洲武装到了牙齿,一旦爆发战争,则会成为世界性的大战。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和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四年之久,最终以德国的失败和盟军的胜利结束。
此次战争给各国带来了极大的困苦和痛苦,也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战争结束后,各国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许多国家的经济受到了巨大的破坏,社会动荡,同时大量的军人和平民伤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痛苦和创伤。
盟军国家在签订《凡尔赛条约》后对战败国进行了惩罚,德国不得不承担战争的全部责任,并遭受了巨额的赔款和领土的削减,这使得德国陷入了极度的困顿和灾难之中。
此外,战争结束后还出现了俄国革命以及奥匈帝国、土耳其帝国等的解体,使得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深刻的变化。
第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非欧洲地区的影响主要包括了殖民地的重新分配,例如德国的殖民地被盟军国家夺取,向导致了一系列的殖民地独立运动,对整个非洲、亚洲等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主要介绍两大国际组织以及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
本课是第六单元第一课。
二战结束后,世界终于迎来了和平,为了构建世界和平,联合国成立了,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争端,贸易谈判等问题,又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两大组织分别在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推动着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教学目标1. 知道联合国建立背景、结构设置、安全理事会的责任和维护部队的作用。
2. 了解当今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的原因及表现。
3. 知道世贸组织的宗旨、职能以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联合国的建立、主要机构及作用;经济全球化趋势;世贸组织的宗旨、职能及影响。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具体表现;世贸组织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乔的笑》教师:大家还记得这幅图吗?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的照片。
中国成功地恢复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这是联合国对中国政府的认可,也表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所以才有了这张照片。
大家还记得联合国是在什么时候决定成立的吗?在雅尔塔会议上,决定了战后要成立联合国,为什么要成立联合国呢?联合国的宗旨、职能主要是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乔的笑》图来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回忆和思考,联合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为什么要成立联合国?容易让学生进入情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内容。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1.决定成立联合国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
那么二战期间,哪一国际会议提出要建立联合国?学生回答:雅尔塔会议展示图片:《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展示材料: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主题是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
一、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1.经济全球化:(1)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2)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2.世界贸易组织:(1)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2)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3)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4)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5)地位: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世界格局的特点: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
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1)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
3.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1)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2)2003年,美国又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徐 蓝内容提要 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和发展。
在21世纪,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最为重要的全球性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应该通过不断地自我改革与完善,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际秩序 联合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从而最终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完成了自20世纪初便开始进行的在国际政治格局方面的巨大变革: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取而代之的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基石,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由/三巨头0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通过多次会谈所签订的一系列协定而确立的雅尔塔体系;而两极格局的外在表现,则是美苏在战后逐渐形成的/冷战0态势。
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相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打破了依靠欧洲列强之间的力量平衡所建立、并在欧洲主导之下的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旧的国际秩序结构,代之而起的是以美、苏之间力量的相对平衡为基础,以美、苏、英、中、法五大国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结构¹。
这个新的国际秩序结构在政治上的外在表现,就是反法西斯大同盟在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建立的、作为雅尔塔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联合国,而它在经济上的体现,则可视为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所组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作者已另撰文论述º。
本文将通过对联合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阐述,揭示战后占有主导地位的国际秩序的形成与发展。
¹º参见徐蓝:5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6,齐世荣、廖学盛主编:520世纪的历史巨变6,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363页。
第3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一、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1.雅尔塔体系内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评价(1)积极性: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2)消极性: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2.成立联合国(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2)决议原则①原因: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
②原则: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③意义: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二、国际格局的变化1.冷战的主要表现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军事1949年4月,成立“北约”1955年,成立“华约”2.两极格局(1)特点: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
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2)两极格局的瓦解①原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②影响: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
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亚洲①印度独立:1947年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部分。
②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
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美等国为了稳定战后的国际货币金融,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常设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成立的。
1947年11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在地是美国的华盛顿,现在该组织已有一百多个成员国。
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便利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促进汇兑稳定,维持有程序的汇兑安排,并避免竞争性的外汇贬值;协助建立关于成员国之间货币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和消除阻碍世界贸易的外汇限制。
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委派理事和副理事各一人组成。
执行董事会负责日常工作,董事会之下按地区和职能设置许多业务部门。
该组织的主要活动是组织成员国按议定的份额筹集资金,通过贷款调整其成员国国际收支的暂时失调。
该组织在1969年创设了“特别提款权”,这是作为基金组织成员国原有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也是国际流通手段的一个补充。
特别提款权根据成员国所缴的份额按比例分配,它可以同黄金和外汇一起用作成员国的货币储备,现被货币基金等组织作为其份额、贷款的计帐单位。
该组织的资金主要来自会员国缴纳的基金份额和在国际资金市场上的借款。
国际货币的贷款仅限于向会员国政府发放,主要用于解决会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贷款额度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成正比;贷款采取由会员国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申请换购外汇的方式,亦称购买或提取;还款时,以黄金或外汇买回本国货币,称为购回。
基金组织发放的贷款种类有:普通贷款、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缓冲存货贷款、石油贷款、中期贷款、信托基金和补充贷款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80年4月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席位。
我国已在该组织设立了执行董事办公室,参与货币基金的管理,基金组织也向我国提供一定的技术援助,并帮助培训金融管理人员。
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
根据年月在旧金山签署的《联合国宪章》于同年月日正式成立。
参加宪章签字的五十一个国家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但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直到年月才得到恢复。
根据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等。
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其他方法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联合国不得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
主要机构有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总部设在纽约。
在日内瓦设有欧洲办事处。
宪章
宪章是联合国的根本章程,规定了会员国的权利和义务,并确定了联合国的机关和程序。
宗旨
《宪章》规定,联合国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之友好关系;合作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增进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并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结构
联合国六大机关为: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然而,联合国大家庭却大得多,
预算
两年的预算为亿美元。
资金主要来源是会员国按照大会核准的比额表分摊的会费。
会费分摊比额表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国的支付能力。
确定支付能力时,考虑到各国占国民生产总值共计数的相对份额,并连系各国人均收入等因素加以调整。
此外,各国还分摊维持和平行动的费用;年,维和费用约为亿美元。
基本比额表经过修改,成为分摊该项费用的依据。
联合国大家庭
联合国机构大家庭由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各方案和基金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计划署)——以及各专门机构组成。
各方案、基金和专门机构有其各自的理事会和预算,自行制定标准和指导方针。
它们在经济及社会活动的几乎所有方面,共同提供技术援助和其它形式的实际帮助。
联合国于年月日成立,由个国家承诺通过国际合作和集体安全维护和平。
今天,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加入了联合国。
联合国共有个会员国。
一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时,同意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
《联合国宪章》是一个国际条约,其中规定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根据《宪章》,联合国的四项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增进对人权的尊重;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联合国并非世界政府,不制定法律。
但是,联合国提供协助解决国际冲突的办法,并就影响我们大家的事项拟订政策。
在联合国,所有会员国,不论大小、不分贫富,不论其政治观点和社会制度为何,都在这一过程中享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联合国有六个主要机关。
其中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和秘书处五个机关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
第六个主要机关是国际法院,设在荷兰海牙。
大会
联合国所有会员国都派遣代表出席大会。
大会是一个“世界议会”,开会审议世界上最紧迫的问题。
每一会员国享有一个投票权。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接纳新会员国、制定联合国预算等关键问题以三分之二多数决定。
其他事项以简单多数决定。
近年来,大会作出特别努力,通过协商一致而不是通过正式表决作出决定。
大会在年的会议上审议了个不同的议题,包括全球化、艾滋病、非洲的冲突、环境保护以及加强新的民主体制等问题。
大会无法迫使任何国家采取行动,但大会的建议是世界舆论的重要呼声,代表国际社会的道德权威。
大会每年月至月举行常会,必要时举行续会或就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举行特别会议或紧急会议。
在大会休会期间,大会的工作由六个主要委员会、其他附属机关和联合国秘书处进行。
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宪章》授予安全理事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每当和平受到威胁,安全理事会都可随时召开会议。
所有会员国都有义务按照《宪章》的规定执行安理会的决定。
安理会有个理事国。
中国、法国、俄罗斯联邦、联合王国和美国五国为常任理事国。
其他个理事国由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年。
近年来,各会员国正在讨论改变安理会成员组成的问题,致力于反映当前政治经济现实。
安理会需要有九票赞成才能作出决定。
除关于程序问题的表决外,只要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票反对(否决),安理会就无法作出决定。
安理会在审议威胁国际和平的问题时,首先探讨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
安理会可提议解决的原则或进行调解。
在发生战斗的情况下,安理会争取实现停火。
安理会可派遣维持和平特派团协助各方维持休战状态,将敌对部队隔开。
安理会可采取措施强制执行其决定。
安理会可实行经济制裁或命令进行武器禁运。
在极少数情况下,安理会授权会员国使用包括集体军事行动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以实施其决定。
安理会还就秘书长人选和接纳联合国新会员国问题向大会提出建议。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在大会通盘领导下协调联合国及联合国系统各组织的经济和社会工作。
作为讨论国际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拟订政策建议的中心论坛,经社理事会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经社理事会还同非政府组织协商,使联合国与民间社会之间保持关键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