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之生物质能
- 格式:docx
- 大小:22.07 KB
- 文档页数:18
新能源行业中的生物质能与地热能利用技术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凸显以及对传统能源资源的逐渐枯竭,新能源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和壮大。
在新能源的范畴中,生物质能和地热能作为两项重要的利用技术,在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新能源行业中的生物质能与地热能利用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是指利用生物体的有机物质,如植物、农作物废弃物、动物粪便等,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转化为可用能源的过程。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气化等。
1. 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发电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通过燃烧或气化等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透过生物质发电,不仅能够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能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生物质发电技术具有资源广泛、环境友好、可替代性强等优势。
2. 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资源经过干燥、压缩等处理方式,制成固体、液体或气体的燃料形式,用于工业和民用供热、炉窑燃料、交通运输燃料等。
利用生物质燃料,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3. 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气化是将生物质资源在缺氧或少氧的条件下,通过高温热解、气化反应,将其转化为合成气(一种可替代天然气和燃油的混合气体)。
生物质气化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废弃物处理问题,还可以获得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地热能利用技术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在地表或地下浅层进行开采和利用的过程。
地热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地热供暖、地热发电和地热热泵等。
1. 地热供暖地热供暖是利用地下深处贮存的地热能,通过管道输送热水或蒸汽到建筑物进行供暖的方式。
相比传统的电、煤、油等供暖方式,地热供暖无需燃烧化石能源,具有稳定、环保、经济等优势。
2. 地热发电地热发电是指利用地热能源,通过蒸汽和热水驱动涡轮发电机组转动,进而产生电能的过程。
地热发电技术相对成熟,并且地热能源具有丰富的储备量和稳定性,成为一种可持续、经济的能源选择。
生物质能新能源生物质能是一种新能源,它是通过生物质材料(如木材、农作物废弃物、动植物残体等)进行化学或生物化学转化得到的能源。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很高的能源利用价值和环境保护价值。
本文将就生物质能的来源、种类、利用方式、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来源生物质能的来源主要包括植物和动物残体、木材、农作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等。
这些生物质材料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通过适当的转化处理,这些生物质材料可以被转化为生物质能,为人类社会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
种类生物质能主要包括生物质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气体燃料和生物质热能。
其中,生物质燃料主要包括木材、秸秆、竹子等固体生物质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主要包括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液态生物质燃料,生物质气体燃料主要包括沼气、生物气体等气态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热能主要包括生物质热水、生物质热风等热能。
这些生物质能种类各具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的能源需求。
利用方式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多样,主要包括生物质能发电、生物质能燃料、生物质能热利用等。
生物质能发电是指利用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直接燃烧或生物质气化发电,实现清洁能源的生产和利用。
生物质能燃料是指将生物质能转化为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生活供暖等方面。
生物质能热利用是指利用生物质能进行热能生产和利用,用于供暖、工业生产和生活烹饪等方面。
优势生物质能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
其次,生物质能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再次吸收,对环境影响较小。
再次,生物质能可以有效利用农作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等资源,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
此外,生物质能可以分散供应,可以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实现能源供应,有利于区域能源分布均衡。
挑战尽管生物质能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质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其次,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尚未成熟,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和不稳定因素。
2023-11-09CATALOGUE目录•生物质能概述•生物质能资源•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挑战•生物质能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案例分析01生物质能概述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废弃物等)作为燃料,通过燃烧或转化技术将其转化为热能、电能等能源形式的能源。
特点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低碳、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同时,生物质能在农村等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生物质能定义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气体或固体燃料进行燃烧产生热能。
直接燃烧生物转化热化学转化利用微生物或酶等生物手段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如生物柴油等。
通过热解、气化等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或液体燃料。
03生物质能转化技术0201利用生物质发电技术,如生物质电厂、生物质气化发电等,生产电力。
电力生产在农村地区利用生物质能作为生活用能,如炊事、取暖等。
农村能源利用生物柴油等生物质燃料替代石油等传统燃料,促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
交通能源生物质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02生物质能资源包括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废弃物,如树皮、木屑等。
林业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谷壳等废弃物。
农业资源包括藻类、水生植物等。
水生资源木质生物质资源非木质生物质资源食品加工废弃物如废啤酒糟、废糖蜜等。
能源植物如甘蔗、油菜等。
动物粪便家畜和家禽粪便等。
03工业废弃物包括废塑料、废橡胶等。
城市废弃物资源01生活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等。
02污水污泥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废弃物。
03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直接燃烧技术是指将生物质原料直接送入锅炉中燃烧产生热能的过程。
该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锅炉结构复杂、燃料运输和储存难度大等问题。
生物质燃料由于其高水分、高灰分和低热值等特点,给直接燃烧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该技术的应用需要针对不同的生物质燃料进行相应的锅炉设计和操作优化。
直接燃烧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是指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气、液体燃料等的过程。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的短缺和其使用时产生的污染问题的加剧,生物质能以其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等特点,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本篇论文从生物质能的概念入手,综合国内外对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分析其优势、利用技术及开发研究前景。
21世纪被誉为是“生物能源时代”,是生物的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世纪。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面对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曙光。
(一)新能源之生物质能研究背景当代社会使用最广泛的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量增长迅速,已占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60%左右。
但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是有限的,许多专家预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在40年、最多50—60年内被耗尽,而煤炭资源虽然远比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直接应用煤炭严重污染环境。
因此,为避免能源危机的出现,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常规能源系统正逐步持久的、多样化的、可以再生的新能源系统过渡。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能源资源总量约4万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
在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1)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足,且分布不均;(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5)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6)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我国能源面临挑战;(7)能源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供应不足;(8)能源工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9)节能提效工作亟待加强等。
为此已出台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方钭政策、规章制度: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环境发展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和推广大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先后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生物质能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了相关扶持政策。
新能源行业提高生物质能转换效率的新技术在新能源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转换和利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生物质能的转换效率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生物质能的转换效率,研究人员们不断探索新技术,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生物质能转换效率的新技术。
一、生物质能的气化技术生物质能的气化是将生物质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或氧化剂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常见的气化技术包括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和热解气化等。
这些气化技术能够高效转换生物质能,并产生可直接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等应用的气体。
二、生物质能的液化技术生物质能的液化是将生物质材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状燃料的过程。
液化技术能够将生物质能有效地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液体燃料,如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
这些液体燃料具有高燃烧效率和低排放的特点,是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重要选择。
三、生物质能的发酵技术生物质能的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将生物质材料转化为生物气体、生物乙醇等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的过程。
发酵技术能够将废弃物质、农作物秸秆等转化为有用的生物能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生物质能的生物炭化技术生物质能的生物炭化是将生物质材料在高温、无氧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生成生物炭和其他高值化合物的过程。
生物炭是一种稳定的碳质材料,具有高吸附和保水性能,能够应用于土壤改良、废水处理等领域,提高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上述新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生物质能的转换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例如,生物质能的气化和液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液体废弃物,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这些废弃物是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目前新技术的成本还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新技术对提高生物质能转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质能的气化、液化、发酵和生物炭化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现今我们所了解的生物能源的最基本来源是生物质。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机废水等几大类。
从广义上讲,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它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所以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生物质是太阳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储存器。
太阳能照射到地球后,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质能;由转化为热能的太阳能能量密度很低,不容易收集,只有少量能被人类所利用,其他大部分存于大气和地球中的其他物质中;生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能够把太阳能富集起来,储存在有机物中。
基于这一独特的形成过程,生物质能既不同于常规的矿物能源,又有别于其他新能源,兼有两者的特点和优势,是人类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生物质具体的种类很多,植物类中最主要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有木材、农作物(秸秆、稻草、麦秆、豆秆、棉花秆、谷壳等)、杂草、藻类等。
非植物类中主要有动物粪便、动物尸体、废水中的有机成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等。
在农村,这类东以前西许多都被当做废物而废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也污染环境。
现在,有了生物能源的运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生物质能源的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其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又兼具减轻环境污染的特点。
在这一点上,作为生物质能源家族一员的能源作物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甜高粱,不仅可以通过能量转换替代化石液体燃料,保障能源安全,同时还能保障粮食安全,而且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加工过程中无污染,原料得以物尽其用生物质能源还在于它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唯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能源。
它不仅具有资源再生、技术可靠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对环境无害、经济可行、利国利农的发展优势。
并且生物质能源还可以有效促进能源农业的发展,能够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能源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可以开发利用闲置的荒漠地、盐碱地,有利于这些质地差的土壤逐渐改良,更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可以培育出致力于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的新型农民。
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的收入来源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新能源知识|生物质能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化石燃料在建筑物中的通用性,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要求建筑师在设计方法中选用指定替代能源。
这种先进的能源组合中包括生物量,是一种拥有可集中系统的使用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原始的可持续材料。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种常被认为是自然气和煤炭的替代能源,什么是生物质能?生物质是由有机原料(最常见的是木片和碎木渣)生产的一种能源。
虽然它常常被誉为能源的将来,但实际上它是我们最古老的能源生产形式之一,从史前的猎人用来制造柴火来做饭或取暖。
如今,它产自于燃烧中汲取二氧化碳的木材的燃尽后的产物,生物质燃烧后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最终产生热量和电能。
生物质(例如原始木片和颗粒)通过多种方式转化为能量。
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热转换,将生物质压缩成团块,然后燃烧产生蒸汽,然后向涡轮供应动力。
热解的另一种方法涉及将生物质加热到200-300摄氏度(390-570华氏度)以产生一种称为热解油的深色液体,可以燃烧以产生能量,并且在将来也可能替代石油。
生物质也可以加热到700摄氏度(1300华氏度)以气化过程产生大量能量。
当与肯定量的氧气结合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和一氧化碳的组合,可作为生物燃料用于热电系统并可运输。
生物质能是唯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生物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可以作为将来运输用汽油的替代品,也可以作为家用壁炉中化石燃料的替代品,燃烧时它释放出水蒸气而不是烟雾。
生物质注定在建筑环境的能源供应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建筑师已大量考虑到了生物质基础设施本身的设计。
最为闻名的例子之一是Centerbrook 建筑事务所Hotchkiss生物质发电厂,该植物植被屋顶下占地16,500平方英尺,燃烧可持续的木屑来加热85座建筑物和600位居民。
设计人员估量,该生产方法每年可替代15万加仑的进口燃料油,削减90%的二氧化硫的排放。
同时,由UD Urban Design AB和Gottlieb Paludan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V?rtan生物能源CHP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生物燃料CHP工厂,其主要目标是显着削减斯德哥尔摩的生态脚印,并供应平安,牢靠的热量和电力。
生物质能的利用生物质能又称“绿色能源”,它是指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将太阳辐射的能量以一种生物质形式固定下来的能源。
它包括树木、青草、农作物、藻类、兽类及各种有机废物。
生物质能的应用,有不同的形式,可以将树木、干草、秸杆等直接作燃料;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生物质转化为沼气、酒精等,作为燃料。
据推算,地球上每年由植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是目前全世界年能耗总量的十倍。
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中的0.024%被绿色植物的叶子捕获,叶子通过叶绿素产生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结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氧,太阳光的辐射能变成了植物的化学能。
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因此它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开发“绿色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开源节流、化害为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联合国环境保护机构最近的调查报告说,至少有14个工业化国家在开发“绿色能源”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其中有些国家通过实施“绿色能源”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了本国能源不足的矛盾,而且显著改善了环境。
一、绿色能源“绿色能源”有两层含义:一是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干净无污染新能源;二是化害为利,同改善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垃圾、淤泥等能源。
与此同时,大量普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
据调查,自1987年以来,工业化国家在开发“绿色能源”方面的投资增长了近1.2倍,1991年工业化国家利用水力、风力、太阳能和植物能源获得的电力相当于900万吨煤当量,而且这种增幅在本世纪内将以平均每年15%~18%的速度增长。
时至今日,城市淤泥将不再是一种污染物,英国、意大利、瑞士、法国和日本等国已开始商业化回收、利用下水道淤泥。
意大利从1990年起已将开发淤泥燃料列为重要市政工程项目,西欧1991年淤泥回收处理设备成交额达1.25亿美元,淤泥燃料已成批向企业提供。
二、垃圾发电站目前发达国家已有50多座垃圾发电站,其中一半以上是近5年建成的。
生物质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一、引言生物质材料是指以植物细胞壁及其成分、以动物成分(如羽毛、毛发、角质、骨质等)或以微生物的细胞壁及其成分等为原料,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制造而成的材料。
由于生物质材料的来源广泛,可再生性强,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二、生物质能与新能源生物质能是指利用生物质经过适当的处理,获得的可以进行能源利用的物质,如木材、秸秆、苇草、菜籽等。
相比于传统煤炭等化石能源,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无污染、可分布等优点,符合社会对环保能源的追求和需求。
因此,在新能源领域中,生物质能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三、生物质材料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1.生物质材料在太阳能领域中的应用生物质材料可以制作出隔热材料和吸热材料,能够吸收太阳辐射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这类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太阳能集热器,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2.生物质材料在风能领域中的应用生物质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可回收等特点,可以用于制造叶片等风能装置的材料。
利用先进的生物质材料技术,制造出轻质高强的叶片,可以提高风力发电的利用率。
3.生物质材料在氢能领域中的应用随着氢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质材料逐渐被应用于氢能领域。
利用生物质材料进行光解水,可以获得氢气。
此外,还可以将生物质材料进行气化,产生氢气,并将其作为燃料用于发电等用途。
4.生物质材料在地热能领域中的应用地热能是指将地壳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一种方式。
利用生物质材料制作地热换热器,对地热能的提取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物质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地下热水管道,与地下热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提取地热能的目的。
四、生物质材料在能源储存领域中的应用对于新能源而言,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同样重要。
利用生物质材料制作储能材料,也是一种储存新能源的方式。
可通过利用生物质材料进行制氧化物,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隙度,以及良好的电导性能等特点,可以用于制作电池储能材料。
生物质能新能源生物质能,也称生物能源,是指利用植物、动物等生物体和其代谢产物来产生能量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能可以分为直接利用生物体和间接利用生物代谢产物两种方式。
直接利用生物体包括利用植物籽实、树木、麦秸、稻壳等各种生物质材料,通过燃烧或化学反应等方式产出热能或电能。
其中,木材被广泛应用作为生物质能的代表,因为木材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通过生长代替。
此外,废弃物机制和垃圾处理也可以作为生物质能的直接利用形式。
间接利用生物代谢产物主要是指生物发酵出来的气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沼气。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其中甲烷的含量可以达到50%-70%。
沼气产生的基本原理是将有机物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利用细菌的发酵代谢作用产生的气体来产生能量。
生物质能具有以下优点:1.可再生: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其在生物体内的产生速度可以远高于消耗速度,从而具有无限的可持续性。
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生物质能产生的二氧化碳图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再次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碳循环系统。
同时,生物质能还可以替代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降低能源成本:生物质能的生产不需要花费太多大量的投资,生产成本较低。
而且由于可以循环利用大量的废弃物和副产品,生物质能还可以降低企业和国家的废物处理成本。
4.灵活性高:生物质能可以用于产生热能、电能和动力,同时也可以和化石燃料等混合使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5.除草杀虫:生物质能是植物和有机物的利用,具有较好的杀虫和除草作用。
但是,生物质能也具有一些缺点:1.生产成本较高:由于生物质能的生产需要对材料进行收集和处理,因此生产成本较高。
2.受气候和地理条件限制:不同种类的生物质能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
例如,一些植物生长季节较短,需要在其他季节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收集和处理,增加了生产难度。
3.低能量密度:与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能的能量密度较低。
什么是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一种绿色的、可再生的能源,是指利用植物或动物的有机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处理后,将其转化为可以供人类使用的能源。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为大家介绍什么是生物质能。
一、生物质的来源生物质能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农作物和其余有机物质。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农作物废弃物农作物废弃物如秸秆、花生、葵花籽、玉米等的蒸发可以产生大量的生物质能,未经处理的废弃物会带来污染和浪费,经过科学的研究可以使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
2.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厨余垃圾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处理成沼气后可以作为生物质能的一种形式,可以用来发电、供暖等方面。
3.木材和木屑木材和木屑作为一种主要的生物质能来源,可以在经过处理后转化为生物质能。
木材的气化可以将木材中的碳转化为气体,然后通过对气体加热达到发电的目的。
二、生物质能的利用生物质能有多种利用方式,其中较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1.发电生物质能可以用于发电,可以使生物质转化为气体或者沼气,然后通过沼气发电机或者气轮机将之转换为电能。
2.加热生物质能还可以用于加热,可以使其直接燃烧,或者利用生物质燃气进行加热,例如利用生物质燃气驱动锅炉进行供暖。
3.燃料生物质能还可以作为燃料,例如木材可以用来制作木炭,可以在野外生存中提供热能和烹饪用燃料等。
三、生物质能的优势与传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有很多优势:1.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可以在使用后再次收集和利用,不会像化石燃料一样用完就没了。
2.生物质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因为燃烧生物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不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
3.生物质能的资源丰富,可以减少人们对其他非再生能源的依赖,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
四、生物质能的发展前景生物质能被大多数国家确定为一种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新型能源,由于生物质能的绿色、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将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结生物质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低碳的新能源,不仅可以减少人们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新能源领域中的生物质能发电技术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燃烧或发酵等方式,将其转化为热能或电能,成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前景。
一、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原理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生物质中所含的可燃物质,如木材、秸秆、农作物残留物等,这些可燃物质通过燃烧反应释放热能,并驱动发电机发电。
同时,通过气化和燃烧等过程可以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或气体,进而推动汽轮机或内燃机发电。
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质的发酵过程产生甲烷气体,驱动燃气发电机组发电。
二、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应用前景1. 能源替代: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2. 农村能源供应:在农村地区,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可以利用农作物的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等作为原料,解决农村能源供应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工业应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如纸浆造纸、森林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4. 城市垃圾处理: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将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能源,既可以有效处理垃圾,又能发电供能。
5. 农林副产品利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还可以利用农林副产品,如玉米秸秆、木屑等进行发电,降低农林副产品的浪费和利用压力,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三、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不仅能满足能源需求,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质资源广泛,来源丰富,如农作物残留物、林木废弃物等,具备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潜力;- 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建设低碳经济。
2. 挑战:-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设备成本较高,需要提高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水平,降低设备投资成本;- 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需要加强污染物治理技术研发;-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受原料供应的影响较大,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供应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物质能作为新能源的应用现状分析一、概述1. 生物质能的定义与特点顾名思义,是指通过生物质载体转化和储存的太阳能。
它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
这些植物通过生物质作为媒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起来,从而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生物质能。
这种能源具有可再生性,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低碳能源。
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性。
它来源于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得以再生,与风能、太阳能一样,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这意味着生物质能的储量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有阳光和生命存在,生物质能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生物质能具有低污染性。
与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能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较少。
生物质能的转化过程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生物质,而生物质能源的使用过程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形成了一个二氧化碳的循环排放过程。
生物质能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质能还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
它存在于各种有机体中,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无论是森林、草原、农田还是城市垃圾,都可以作为生物质能的来源。
这种广泛的分布性使得生物质能在地域上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进行开发和利用。
生物质能还具有多样性。
它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源,如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等。
这种多样性使得生物质能可以适应不同的用能需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且多样的新能源,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在当前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生物质能的应用将对于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质能作为新能源的重要性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在当今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生物质能的使用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仅储量有限,而且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
新能源之生物质能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姓名:陈涛学号:2009301390112姓名:姓名:摘要:简要介绍新能源中生物质能的分类和特点,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我国利用生物质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一点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生物质能,分类,特点,利用现状,问题,建议。
一、新能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是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所产生的热能。
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
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具有不同的内容。
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氢能、垃圾发电、建筑节能、地热能、二甲醚、可燃冰等。
二、生物质能概况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与《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治理环境污染的呼声日益高涨,这进一步促使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广泛关注,在这些能源中,由于核能、大型水电具有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风能和地热等具有区域性资源制约,大力发展受到限制和质疑,而生物质能却以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友好光彩夺目。
生物质能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村生产、生活用能,对于中国有着7.5亿弄明的具体国情以及生物质能丰富、农村用能短缺、品位低的现实,大力发展生物只能,直面“三农”、能源和环境三大主题,具有重要得战略意义。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而所谓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故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物质能来源于生物质,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燃料。
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
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达l730亿t,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却不到3%。
三、生物质能分类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林业资源: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抚育和间伐作业中的零散木材、残留的树枝、树叶和木屑等;木材采运和加工过程中的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和截头等;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如果壳和果核等。
农业资源:农业生物质资源是指农业作物(包括能源作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豆秸和棉秆等);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稻壳等。
能源植物泛指各种用以提供能源的植物,通常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几类。
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排水组成,如冷却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粪便污水等。
工业有机废水主要是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
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其组成成分较复杂,受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建设、自然条件、传统习惯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
畜禽粪便: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主要是粮食、农作物秸秆和牧草等)的转化形式,包括畜禽排出的粪便、尿及其与垫草的混合物。
沼气:沼气就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通常可以供农家用来烧饭、照明。
四、生物质能的特点a.可再生性。
生物质能属可再生资源。
生物质能由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
b.低污染性。
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
、NO。
较少;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
c.广泛分布性。
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
d.生物质燃料总量十分丰富。
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根据生物学家估算,地球陆地每年生产l 000一l 250亿t生物质;海洋年生产500亿t生物质。
生物质能源的年生产量远远超过全世界总能源需求量,相当于目前世界总能耗的10倍。
我国可开发为能源的生物质资源到2010年可达3亿t。
随着农林业的发展,特别是炭薪林的推广,生物质资源还将越来越多。
五、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关专家估计,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到下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
目前人类对生物质能的利用,包括直接用作燃料的有农作物的秸秆、薪柴等;间接作为燃料的有农林废弃物、动物粪便、垃圾及藻类等,它们通过微生物作用生成沼气,或采用热解法制造液体和气体燃料,也可制造生物炭。
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烧、热化学转换和生物化学转换等3种途径。
生物质的直接燃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方式。
当前,改造热效率仅为10%左右的传统烧柴灶,推广效率可达20%~30%的节柴灶这种技术简单、易于推广、效益明显的节能措施,已被国家列为农村新能源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生物质的热化学转换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条件下,使生物质汽化、炭化、热解和催化液化,以生产气态燃料、液态燃料和化学物质的技术。
生物质的生物化学转换包括有生物质一沼气转换和生物质一乙醇转换等。
沼气转化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一种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性混合气体,即沼气。
乙醇转换是利用糖质、淀粉和纤维素等原料经发酵制成乙醇。
六、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2006年底,全国已经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 870万口,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4万处,畜禽养殖场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2 000多处,年产沼气约90亿m3,为近8 000万农村人口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燃料。
中国已经开发出多种固定床和流化床气化炉,以秸秆、木屑、稻壳、树枝为原料生产燃气。
2006年,用于木材和农副产品烘干的有800多台,村镇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近600处,年生产生物质燃气2 000万m3。
其应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a垃圾发电。
面对垃圾泛滥成灾的状况,世界各国的专家们已不仅限于控制和销毁垃圾这种被动“防守”,而是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科学合理地综合处理利用垃圾。
我国拥有丰富的垃圾资源,其中存在极大的潜在效益。
现在,全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损失约300亿元(运输费、处理费等),如果将其综合利用却能创造出高达2500亿元的效益!目前,上海等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建设垃圾发电厂。
垃圾发电将成为生物质能利用的重要领域。
b.生物柴油。
物柴油(Biodiesel)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的一种,它是生物质利用热裂解等技术得到的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
生物柴油是含氧量极高的复杂有机成分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主要是一些分子量大的有机物,几乎包括所有种类的含氧有机物,如醚、酯、醛、酮、酚、有机酸、醇。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以甘蔗渣、秸秆、木屑等有机废弃物、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黄连木等林木果实、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优质的石油、柴油的代用品。
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
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经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七、我国利用生物质能方面的问题和建议生物质能是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能源。
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存在很大弊端.一方面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能源严重缺乏造成农村掠夺性采伐。
森林资源遭到破坏.自然生态日趋恶化;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废弃传统的秸秆燃烧。
转向使用化石能源。
秸秆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改革生物质传统的使用方式.寻求和开发生物质能源先进的清洁转化利用技术。
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多年来.我国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存在烧气热值低和净化技术不过关(燃气灰份和焦油含量高)的瓶颈。
一些气化技术简单.燃气热值只艟达到1000大卡每立方米左右的低热值集中供气工程。
园气体质量不适合管道供气.所以太都以失败而告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全国各地以秸秆热解干馏开发的集中供气技术在气体热值和气体净化质量上均有所突破,其热值可达到3000大卡每立方米左右.仍然没有显著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在发展生物质能时,本文有以下建议:(1)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搞好规划,加大宣传;(2)加大投入,培养人才,强化创新,抢占高端;(3)普查资源,评价潜力,调整结构,替代能源;(4)出台政策,完善体系,协调支持,健康发展。
八、结束语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如果我们充分借鉴国外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国情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生物质能将是我国未来解决能源短缺和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