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287.50 KB
- 文档页数:7
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视觉设计大师,创作了大量的新式海报设计,其风格的多样性与幽默性一直使我们赞叹。
在设计界福田繁雄与岗特兰堡(德)、切瓦斯特(美)被誉为“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福田繁雄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皇”。
福田于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1956年(24岁)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后,福田开始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开创出多种创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时较有名气的设计新秀。
1967年(35岁)即在美国纽约IBM画廊首次举办个人展,随后其作品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并获得多项大奖。
福田还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副会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TADC)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GAI)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RDI)会员。
我不了解美术,也不了解图形设计,但是我从小就有些偏爱美术,这学期选了图形设计这门通识课很开心,也想多多了解关于设计方面的知识。
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关于福田繁雄的一些作品,虽然大多是简单的图形、颜色结合,但是这图形的意义实在让人难以琢磨,待自己细细品味和听老师讲解后,才发现,原来他,很有才。
下面介绍一下关于福田繁雄的一些作品,然后根据网上收集的一些资料和自己的见解对福田繁雄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一些分析。
左图:此图为《福田繁雄招贴展》,他将保持坐姿在台前的人,以四个不同视角,统一在同一平面里,用简单的线、面形成空间的矛盾。
以一块面作为视错觉的主体,以人物的动作朝向不同,搭配在四条边的位置,再配以黄色的面与黑色的人物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充满着独具特性的幽默感。
右图:福田用黑和淡紫着色,图中有两个人,一个是仰视的角度,一个俯视的角度,由此产生了视觉的悖论,从而带来视觉趣味。
两幅图中,福田利用人们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形态,但在三维形态中又显现出模棱两可的视觉效果,从而造成空间的混乱,产生了介于两种状态之间的空间状态,这就是矛盾空间的运用。
福田繁雄作品风格探析梁晶晶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昆明摘要:简述福田繁雄的平面设计作品幽默、简约、创新的风格,他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的先驱。
本文主要结合他的设计作品从视觉符号的选用、正负矛盾空间的运用以及色彩表现等方面做出探析。
关键词: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图形创意引言: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东京,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
他的作品享誉国际,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在他的设计作品中,他能够将他的思想轻易的付诸于有趣的视觉形象之中,给人视觉上的最大震撼和心灵上的思考。
用最初世界的最初,语言来表达心理的想法,简单明了的让大家都能够读懂。
正如他所说的:“我所创作的事物,都是可以透过感觉与以认识,无论老少都可以看懂,因为这些表现实在与知识无关,完全只是视觉的。
”本文将对他的设计作品做一个总结性的解读,详细的作品风格探析。
图(1)图(2)图(3)图(4)一、福田繁雄的设计理念福田繁雄原是从事漫画创作的漫画家,漫画创作对他的平面设计影响很大,使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具有中嬉戏般的幽默感。
他善于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却没有留意的景象运用到类似于漫画的图形来传播给大家。
作品中运用开朗、有趣的手法去创作,让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去感受幽默和乐趣。
简约是福田繁雄作品的首要特征,他擅长运用最精炼的视觉元素,来清晰地表达出所要传达的概念。
使人们不仅能够理解他的设计作品,而且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福田繁雄的作品在视觉上不断的探索新的情趣。
他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弃旧图新,并且能够将各种创意、革新来融会贯通,这是他的设计作品的又一鲜明的特征。
设计作品中的幽默、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种愉悦。
于此同时他还不断探寻立体空间的平面表现、平面表现的立体还远所带来的形式建构,他从空间与人的关系、作品和受众的关系之中中发掘设计的无限可能。
二、福田作品的视觉表意特色一幅好的海报,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福田繁雄的作品介绍福田繁雄(Fukuda Shigeo)是一位日本的雕塑家和艺术家。
他以其独特的雕塑作品而闻名,他的作品展现了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探索和思考。
福田繁雄的作品以其真实的形态、细腻的表现和耐人寻味的意义,深深影响了许多观众和艺术爱好者。
早期作品1. “生命的循环”这件作品是福田繁雄的早期代表作之一。
他以仿生学为灵感,创造了一系列描绘生命循环的雕塑。
从种子的发芽、植物的生长到花朵的绽放,福田繁雄通过神秘的方式将自然界中的奇妙过程展现给观众。
他通过精确的细节和逼真的表现,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力量和无限可能。
2. “人与自然”福田繁雄的这件作品探索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
他创造了一系列雕塑,描绘了人类与植物、动物和自然元素的融合。
这些作品呈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让人们反思自己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与自然和解的重要性。
成熟作品1. “时间的印记”“时间的印记”是福田繁雄的一系列作品,通过独特的材料和形式表达了时间的概念。
他使用了金属、树木、玻璃等多种材料,通过雕塑的方式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沉淀展现出来。
这些作品富有哲理和诗意,引发观众对时间流逝和生命价值的思考。
2. “肖像”福田繁雄的”肖像”系列作品探索了个人身份和自我认知的问题。
他创造了一系列以人脸为主题的雕塑,通过表情、姿态、特征的塑造,反映了个体与大众之间的关系。
这些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每个人独特的价值和存在感。
影响与意义福田繁雄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然和人类的思考与呼唤。
他试图通过艺术来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倡导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福田繁雄的作品使观众深入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并激发人们对自然保护和环境问题的关注。
福田繁雄的作品在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艺术家受到他的启发,继续探索生命、自然和人类的主题。
他的作品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和收藏家的关注。
福田繁雄对福田文化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098ART PANORAMA2007・07设计平台一、福田繁雄简介福田繁雄(1932—)是日本当代视觉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都对当代平面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田于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19岁)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24岁)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后,福田开始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开创出多种创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时较有名气的设计新秀。
1967年(35岁)在美国纽约IBM画廊首次举办个人展,随后其作品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并获得多项大奖。
1982年(50岁)他应美国耶鲁大学的邀请,担任客座讲师。
同时,福田还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副会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TADC)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RDI)会员。
福田是继龟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之后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大师。
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美国等地,他都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
福田繁雄与岗特・兰堡(Gunter Rambow)、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他在高中时曾想成为一名漫画家,但由于当时艺术学校里没有漫画专业,最终将其幽默和天赋投入到设计领域,由此其设计作品具有浓厚的幽默性特点。
例如他1975年设计的“1945年的胜利”这张海报,就采用类似漫画的表现形式,创造出一种简洁、诙谐的图形语言,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的形象,讽刺发动战争者自食其果,含义深刻。
这张纪念二战结束30周年的海报设计,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大奖。
其设计作品中的这种幽默、风趣,能带给观者一种视觉愉悦。
福田的创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月历、插图、标志设计等之外,也涉及工艺品、雕塑艺术、玩具、建筑壁画、景观造型等各种专业领域。
他所涉及的设计领域,均能将其创作灵感发挥到极致,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视觉美感与艺术表现力,流露其独特的创作魅力。
基于福田繁雄海报对图形视觉美感的探析
福田繁雄是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他的作品以抽象、几何化的图形和强烈的对比色为特点,独特的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运用了许多基本的图形元素,并通过巧妙的排列和运用,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的海报。
一、色彩运用
福田繁雄的作品色彩鲜明,常用的对比色有黑白、红黄、蓝黄等。
这些颜色的运用让整个作品更加醒目、引人注目,在瞬间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他的《演唱会海报》就用到了黑白对比的灰度渐变来表现音乐节目的热烈气氛,整个海报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图形元素
在福田繁雄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基本、抽象的图形元素,如圆形、梯形、三角形等。
他常常将这些元素通过巧妙的组合和排列达到一种整体美感。
例如,他的《电影小册子海报》用各种基本图形元素构成一个电影场所的明信片模型,突出了电影的主题,同时也让整个海报得到了更多的时尚感。
三、排版与字体
福田繁雄的作品通常采用简单、干净的排版风格,创造出强烈的现代感和格调感。
他使用的字体多为等线、黑体等,更加强调作品的清晰度和规整性。
例如,他的《珍珠岛海报》通过清晰、规整的字体排版,配合海报上的图形元素,展现出一个美丽、梦幻的海洋世界,让人感到一股清新而舒适的感觉。
总结:
基于福田繁雄的海报,我们可以看到他借助色彩、图形元素等多个因素创造出了强烈的视觉美感。
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设计元素,创造出具有现代感和美感的作品。
【我对福田繁雄设计作品之解读】福田繁雄设计作品赏析福田繁雄作为日本的一代设计大师,他的作品享誉国际。
他是一位最能将图像“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伟大的设计师,他能够将他的思想轻易的付诸于有趣的视觉图像之中,给人视将觉上的最大震撼和心灵上的思考。
他就像一个纯洁天真的孩子,用最初世界的最初的语言来表达心理的想法,虽然简单,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简单,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简单明了才能够让大家都能够读懂。
正是福田自己说的“我所创作的事物,都是可以透过感觉来与以认识,无论老少都可以看懂,因为这些表现实在与知识无关,完全只是视觉性的”。
据说福田本来是爱好漫画的,而正是因为就读的大学没有这个专业才学习了设计,这样说来,我们可能倒应该感谢这所大学的专业设置了。
将他福田的设计作品做一个性的解读,实在是我很乐意做的一件事。
一、福田繁雄的作品主题福田繁雄善于在作品中体现他幽默的性格,用讽刺的手法轻松的给予观众传导,将图像符号的传达功能最大的实现,他的设计画面并不见得复杂或者色彩多样,他总是提炼出最少的设计元素,设计构图从表面上看业并不见得有多么谨慎,然而正是这样简单的画面却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他的作品无论是海报招贴,还是宣传广告,永远都在体现“人类的天性”、“人类的谬误”、“人类的视觉现象”,他不断的用他自己的这些幽默有趣的视觉语言来警醒和提示人们某一些事情。
我们在看了福田的作品后可以发现,“腿”这个元素是福田最喜欢利用的视觉元素,这可以说是他用来代表“人类”这个主题概念的惯用手法。
他用穿高跟鞋的女人的腿来代表“女性”,用穿皮鞋西裤的腿来代表“男性”,我们在福田的作品中很少可以看到具象的男人或者女人的形象,很多情况下都是用“腿”这个元素来代替,或站立,或走动。
比如在福田在“1981费加罗的婚礼”这张海报中,用两条代表男性和女性的腿交织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跳动的音符,我们无需看见新郎和新娘的面部表情,就可以知道这是一场幸福愉快的婚礼。
平面设计教父-----福田繁雄我最喜欢的设计师是日本的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于1932年出生于东京,1956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系.日本JAGDA副会长,东京ADC委员,GAI、RDI会员.曾在纽约的IBM画廓、旧金山亚洲博物馆、法国的Quimper近代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
福田是继龟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之后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师。
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美国等地,他都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
福田繁雄与德国设计师岗特兰堡、美国设计师切瓦斯特并称为“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创意大师”,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计人、变幻莫测的视觉魔术师、推陈出新的方法实践家、热情机智的人道关怀者、幽默灵巧的老顽童。
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
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
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福田的创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月历、插图、标志设计等之外,也涉及工艺品、雕塑艺术、玩具、建筑壁画、景观造型等各种专业领域。
他所涉及的设计领域,均能将其创作灵感发挥到极至,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视觉美感与艺术表现力,流露其独特的创作魅力。
他的大量的"福田式"的海报作品更为世人所熟知,现在的平面设计书籍中几乎都会出现他的作品。
他善于运用图底转换、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以单纯简洁的元素,诙谐幽默的形式,创造出富有哲理性思维的视觉世界。
福田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
福田繁雄先生曾经指出:“设计中不能有多余”。
从这个观点中不难看出他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恰倒好处”有某一个共通的契合点。
目录一、背景 (1)1.福田繁雄介绍 (1)2.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的风格 (2)二、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评析 (3)1作品简介 (3)2作品背景 (4)3作品的设计要素及表现形式 (4)4作品的创意思想 (4)5作品的内涵 (5)一、背景1.福田繁雄介绍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日本,1951 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毕业于东京国立艺术大学,1967 IBM画廊个展(纽约),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四川大学、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誉主任,2009年1月11日晚上10:30时于东京因脑溢血过世。
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创意大师”,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计人、变幻莫测的视觉魔术师、推陈出新的方法实践家、热情机智的人道关怀者、幽默灵巧的老顽童。
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福田繁雄教授与岗特兰堡(德)、切瓦斯特(美)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
2.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的风格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
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福田繁雄原本是从事单幅漫画创作的漫画家,漫画创作对他的平面设计影响很大,使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也同样富有幽默感,他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到的却没有留意的东西用类似于漫画作品的形式传播给大家,而且尽最大的可能用有趣的手法创作争取让大家能够从作品中去感受幽默和乐趣。
福田繁雄的作品具有简约的特征,虽然总是尽可能的提炼视觉符号到最少,但能够清晰的表达出索所要传播的概念,并能让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及设计理念
福田繁雄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创新的理念而闻名。
他的设计作品涵盖了建筑、家具、灯具、餐具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福田繁雄的一些著名设计作品及设计理念:
1. 横滨国立大学曙山纪念馆(1979年):这座建筑是福田繁
雄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其设计理念是结合自然环境与建筑空间,打造出独特、开放的学习和交流空间。
2. 東京信濃町学生公寓(1986年):该学生公寓的设计理念
是给予学生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其中包括充足的自然光线、独立私人空间和共享社交区域。
3. Asahikawa科学馆(1990年):该科学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
展览空间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力求通过建筑设计来提升科学教育的效果。
4. "福田式座椅"(1997年):福田繁雄设计的座椅注重人体
工学和舒适性,创造出符合人体结构和动作习惯的座椅形态。
福田繁雄的设计理念强调人与环境、人与空间的和谐关系。
他倡导功能主义,认为设计应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且要尊重环境,并融入当地文化与自然景观。
他喜欢使用简洁、现代的形式语言,并注重细节和材料的质感。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常常
给人以简洁、和谐、舒适的感觉,并融入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福田繁雄简介及作品风格解析
福田繁雄(Fukuda Shigeo)是一位日本著名的现代艺术家和雕塑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福田繁雄出生于1932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雕塑专业,是战后日本雕塑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福田繁雄的作品以其奇特的形状和丰富的细节而闻名。
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雕塑、绘画和装置艺术的元素,创造出独特而引人注目的艺术形式。
他的作品主题多样,涵盖了社会、政治、环境等重要议题,并通过艺术的表达形式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福田繁雄的作品风格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之一。
他善于运用形状、材料和颜色的多样性,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他的作品常常具有夸张、夺目的外观,充满了对于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艺术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力。
福田繁雄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和赞赏。
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艺术展览中展出,并收藏于众多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表达。
总的来说,福田繁雄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的作
品风格奇特而引人注目。
通过他的作品,观众能够感受到他对于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同时也能够在艺术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福田繁雄以他的作品为人们带来了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福田繁雄海报作品探析一、背景过程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19岁)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在高中时曾想成为一名,但由于当时艺术学校里没有漫画专业,最终将其幽默和天赋投入到设计领域,由此其设计作品具有浓厚的幽默性特点。
1956年(24岁)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
毕业后福田开始在起创作的作品中显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创出多中创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时较有名气的设计新秀。
二、荣誉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创意大师”,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计人、变幻莫测的视觉、推陈出新的方法实践家、热情机智的人道关怀者、幽默灵巧的。
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福田繁雄教授与(德)、切瓦斯特(美)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
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
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
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
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
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
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三、海报作品分析(一)表现形式1975年设计的"1945年的胜利"这张海报,采用类似漫画的表现形式, 创造出一种简洁、诙谐的图形语言,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的形象,讽刺发动战争者自食其果,含义深刻。
这几天一直忙到做老大的海报,一度陷入自己挖的坑里,和S交流了一下午。
也有了些眉目。
还不错,希望我能做好!下面我找了点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的作品分析,其实一些简单的东西都可以做得很有意思的。
大家看看也不错喔~
福田繁雄海报作品分析
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Holger Matthies)教授曾经这样说: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2]福田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
福田把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
他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
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
"[3]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以下,笔者将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作方式和理念进行分析。
图1 图2
图2)1945年的胜利,1975年
2.1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
福田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作品中的先驱。
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该设计原理的巧妙运用。
置换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
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
[4]其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特征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成再创造。
在其设计作品中,他所运用的置换元素不仅仅是对图形形态的简单更换,而是对置换元素进行反复推敲,始终保持着整体风格的一致性(见图3和图4),达到其设计意图。
图3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
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
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
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又如,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图4),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
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
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
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图3
(图3)《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部分作品),1985-2001年
图5
(图4)福田繁雄作品展《F》海报系列(部分作品)
2.2 图底关系的运用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
福田对图底关系原理的运用不同于荷兰著名的版画大师莫里茨·柯内里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对该原理的解读。
埃舍尔是在诠释数学理念的基础上,多对自然形态进行图底反转的契合,给观者营造一个不可能的世界。
福田则是故意不明确交代图和底关系,让图与底产生反转互融的现象,进而产生双重意象。
福田的海报还追求图形的单纯化(这里指在具象艺术范围内,求取相对单纯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间的统一;就形式而言,是以简约的结构包含复杂材料组合的有序整体。
)[5],来共同诠释"图"与"底"的关系:即"图"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而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也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例如,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图5),福田就开始利用"图"、"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理。
作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腿,虚实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其手法为"正倒位图底反转"。
[6]作品中的男女腿的元素,也成为福田海报中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在图底关系的运用方面,福田不断的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例如,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图6),他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主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
我们称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互回转展开的动态意味的手法,为"放射状图底反转"。
[7]又如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海报(图7),他将女人躯体的轮廓从中部横向分割,并且被分割的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错重组,造成图底交叉汇合的错视,我们可称之为影像的"水平交错式图底反转"。
图4
图6 图7
(图5)京王百货宣传海报,1975年/ (图6)"UCC"咖啡馆海报,1984年/ (图7)福田繁雄作品展,1986年
在其作品中这种互生互存的图底关系,不仅可将主题与背景相互交融成为一个共同体,也会使整体画面具有包容性与双重性的合作关系。
也使图形在简洁的构图中给人视觉的冲击,让人在趣味中获得新的思维。
这种正负形交错的设计手法,是其惯用的造型理念。
2.3 矛盾空间的运用
矛盾空间通常是利用人们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形态,但在三维形态中又显现出模棱两可的视觉效果,从而造成空间的混乱,产生了介于两种状态之间的空间状态。
福田对矛盾空间手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其在错视原理上的又一成就。
他运用错视原理,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产生错综复杂的结合,使构思与表现达到完美契合,创造出神秘而不可思议的视觉世界,使观者在趣味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贴展》的招贴(图8)设计中,福田将静止坐在台前的人的四个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一画面,用单纯的线、面造成空间的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剪影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具有多重意义的特性。
又如,1999年福田为日本松屋百货集团创业130周年的庆祝活动设计的海报(图9),在同一画面中呈现两个视角不同的人形,一个是仰视的角度,一个俯视的角度,由此产生了视觉的悖论,从而带来视觉趣味。
福田不断探寻立体空间的平面表现、平面表现的立体还原所带来的流变与建构,他从空间与人的关系、作品和观者的关系之中去发掘设计的无限可能。
[8]通过对矛盾空间视幻原理的阐释,他创造出一个集结视觉引力、视觉趣味与多重内涵的视觉世界,搭建起福田所观所思的世界与观者间的桥梁。
图8
(图8)1987年福田繁雄招贴展/ (图9)福田繁雄,日本松屋百货招贴,1999年
3、结语
福田以简洁单纯和人性化的图形语言来展现他的视觉世界。
因此,他使用最为简明的线、面造型,选择最有效的色彩表现形式,舍弃一切没有必要的视觉元素,使其作品主题释放出简洁明快,又具有视觉引力的特性。
福田的设计作品紧扣设计主题,富于幽默情趣,引人入胜。
对任何创作主体他都拿捏得恰如其分,看似简洁,却耐人寻味;看似变化多端,却突显了一种严谨的连续性;看似荒谬,却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
无论是其在视错觉原理上的精确把握,还是在异质同构上的出奇制胜,甚或是其一贯幽默诙谐风格的传承,都毫不例外的突显其设计智慧。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能使人产生新、奇的联想,给人以人性化、哲理性和出人意料的视觉体验。
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这位国际平面设计大师对图形语言驾御的游刃有余。
福田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为平面设计后来的探寻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无限的创造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