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基础课件4.1陈列研究与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8.11 MB
- 文档页数:122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引言博物馆是传承文化与历史、展示艺术与科技的重要场所,而博物馆展陈设计则是展示文物与艺术品的重要方式。
通过展陈设计,博物馆可以将文物和艺术品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获得更深入的文化体验和历史感受。
本文将围绕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展开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与设计来提升展陈效果,让观众在博物馆中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
一、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1.1 静态展陈静态展陈是指在展厅内通过布置展柜、展架等展示工具,将文物、艺术品固定展示在特定位置,供观众观赏。
静态展陈形式适用于较为珍贵、易受损的文物和艺术品,可以有效保护展品,同时也方便观众近距离观看。
在静态展陈中,展品的摆放和陈列是至关重要的。
在展陈设计中,可以通过统一的主题和样式,将展品进行分类陈列,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品。
同时在布置展柜、展架时,要考虑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安全问题,确保展品的展示效果和观赏体验。
动态展陈是指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的博物馆展陈形式进行升级,为观众提供更加生动、多样和趣味性的展示方式。
动态展陈可以增加展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升参观体验。
动态展陈可以采用影像、声音、互动装置等方式,将文物和艺术品与现代科技进行结合,打造更加生动、贴近当代人生活的展示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深度。
主题展陈是指根据特定的主题或题材,将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进行整合展示。
主题展陈可以通过对特定主题的深入挖掘与展示,为观众提供更加系统和完整的文化体验。
在主题展陈中,可以通过布局、灯光、配乐等手段,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境,增强展品的展示效果和观众的参观体验。
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为观众呈现更加生动、立体的展示形式,提升展品的吸引力和展陈的深度。
2.1 展厅规划展厅规划是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展厅规划,可以提升展陈的效果和观众的参观体验。
陈列意思陈列英文:display大致意解:陈列是陈设排列设计的简化名称陈列chén liè[display;exhibit] 把物品摆放出来给人看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详细解释 1. 陈设排列。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余莫敢动” 裴松之注引汉王粲《英雄记》:“卓当入会,陈列步骑,自营至宫,朝服导引行其中。
”《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那哭声惊动母亲并弟,急起视之,见堂上陈列鸡黍酒果,张元伯昏倒於地。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使者张设锦棚二处,于鲁南门之外,东棚安放马群,西棚陈列女乐。
”《老残游记》第十五回:“人瑞看着黄升带领众人,又将物件搬入,依旧陈列起来。
” 老舍《四世同堂》十四:“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
”2. 引申为排列的次序。
宋曾巩《洪范传》:“盖水之性润下,而其为利害也尤甚。
故鲧之治水也,陻之则失其性,而至於五行皆乱其陈列。
”3. 列举;列叙。
汉刘向《列女传·柳下惠妻》:“下惠之妻,贤明有文,柳下既死,门人必存,将诔下惠,妻为之辞,陈列其行,莫能易之。
”宋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入对清光,人臣所愿,忽承召命,岂合稽留,然事有可忧,须当陈列。
”清姚莹《<黄香石诗>序》:“文章之大者,或发明道义,陈列事情,动关乎人心风俗之盛衰。
”编辑本段中国所有陈列设计师的出生地培养了中国第一代专业的陈列设计师。
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从事这个光鲜的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广招陈列人才、树立品牌意识,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在从事人才的培养。
职业陈列设计师的知识要点——一个职业陈列设计师要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需要针对以下重点接受专业的培训和练习:商业空间的规划;卖场色彩的协调;卖场照明的配置能力;产品搭配的能力;陈列器具的了解和使用能力;陈列技巧的掌握;陈列主题的创意能力;陈列数据分析及陈列实效JIMMYPO陈列情况的分析、评估和管理能力;陈列团队管理以及陈列系统设置能力等。
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要点第一讲陈列设计概论课程要点,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概念,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发展简史, 三、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 四、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点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设计, 博物馆展示指博物馆中物质的陈列、展览或摆设。
对应的英语词汇有: display, exhibition, representation等,其目的在与观众沟通。
, 人类透过展示来达成各种不同的目标,展示都是有意义的陈列来说明或告知。
, 在博物馆中,我们使用原始物件藉以达成启示、告知,有时也达成娱乐的目标。
二、博物馆展览设计简史“缪斯神庙”(BC290) 2.1 世界上第一个博物馆—, 公元前290年,托米勒?索托在亚历山大创建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亚历山大博学园,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缪斯神庙”就此诞生。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博物馆(14,16世纪), 在欧洲的城市中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馆,无论建筑物或文献资料,都形成了一种对于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各种不熟悉的物品的学术性关注。
, 自然界的标本,人工制品,从海外的发现之旅中带回来的,或者是在本土考察发现的,这些收集起来成为藏品的东西被称为Wunderkammer, cabinets of wonder, cabinets of curiosities。
2.3 “三位一体”式陈列, 18世纪后半叶,欧美资深的大博物馆基本上完成了陈列室从库房中分化出来的历程。
陈列室的使用除了接待参观之外,同时还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室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室。
2.4 标准化运动, 20世纪初,英国的部分博物馆工作者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陈列柜。
整套陈列设备由三种基本类型的橱柜组成,即立柜、中心立柜和桌柜,此外再配以展板和依墙屏风,作为辅助设备。
2.5 大通柜式陈列, 20世纪40年代,随着商业橱窗式的大通柜崭露头角,博物馆陈列进入了新时代。
大通柜的总高度在3米以上,进深大于0.6米,其玻璃面顶天立地,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宽敞的展示空间。
博物馆陈列与设计一、陈列艺术概述1. 基本概念:博物馆陈列: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
陈列设计是陈列工作的主体。
陈列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人们通过看和听的感受来得到知识。
2.历史沿革“三位一体”式陈列: 指陈列室的使用除了接待参观外,同时还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室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室。
“标准化运动”:1917年前后,英国的部分博物馆工作者,率先从改造老式陈列设备入手来改造旧式陈列。
他们设计了一套造型简洁、线条单纯、没有任何多余装饰、尺度、结构标准化的陈列柜。
这一改革由于以采用标准化设计的陈列柜为特点,在博物馆界就称之为“标准化运动”。
3.陈列艺术设计的特征。
1)双重思维的特征陈列艺术设计需要运用形象思维与抽象的逻辑思维。
设计创作的形象思维必须要善用逻辑的理性思考的辅助,并在它的作用下促使设计方案走向完美,达到成熟。
2)设计多维性的特征现代陈列艺术设计的技术与物质构成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这就决定了陈列艺术设计内容的多维性。
陈列艺术设计的核心内容是陈列的组合设计及与其相辅的陈列表现手法的探求。
以这一核心展开的还有陈列的视觉环境设计、陈列设备设计、音响效果设计及高科技传媒设计等等。
涉及传播学、建筑学、人体工程学、工艺学与材料学等等。
3)综合艺术的表现特征陈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空间艺术。
陈列艺术设计几乎囊括了所有造型艺术的手段,融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于一身。
此外,属于时间艺术的音乐,也融进了现代陈列艺术,利用音响效果,创造特定的陈列意境。
现代影像艺术融入陈列,丰富了表现手段、拓展了知识信息的输出量与文物、标本组合陈列,动、静结合,演示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传统的静止的文物、标本组合陈列不能演示的内容得到了形象的表现,但又不多占陈列的空间与时间。
因此,陈列艺术不仅是综合性的空间艺术,还有时间艺术的双重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