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材拓展课外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立足课本,跳出课堂,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发表时间:2010-06-12T14:50:20.437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09年第9期供稿作者:丁必怀[导读] 本篇论文通过对目前苏教版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关于拓展延伸部分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丁必怀(宿迁市宿豫中学江苏宿迁 223800)【摘要】本篇论文通过对目前苏教版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关于拓展延伸部分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并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拓展延伸作了一定的实践研究,旨在深入理解课标理念,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拓展延伸To build a happy and harmonious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usicGao xule【Abstract】"People" is to build a happy, kind, and efficient basis for classroom teaching; "shock interest" is to build a happy, harmonious, and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conditions; "active" is to build a happy, kind, and efficient teaching of the subject; " interaction "is to build a happy, kind, and efficient means of teaching;" development "is to build a happy, kind, and efficient teaching of the head.【Key words】Happiness; Harmony; Efficient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是经过多年提炼筛选而积淀下来的,无疑是最经典的范本,最好的例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拓展阅读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兴科技的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和乐趣。
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传统阅读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通过拓展阅读来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拓展阅读的意义和方法。
一、拓展阅读的意义拓展阅读是指在课堂之外,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杂志、报纸等形式,增加阅读量,丰富阅读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素养。
它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 增加知识储备。
拓展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不局限于课本内容,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2. 培养阅读兴趣。
透过拓展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类型的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阅读的欲望。
3. 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品,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4. 增进思维能力。
拓展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拓展阅读的方法1. 多读经典名著。
经典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经典名著进行阅读,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 阅读各种类型的作品。
除了小说,学生还可以尝试阅读其他类型的作品,如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拓宽阅读领域。
3. 善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
图书馆是学生阅读的宝库,学生可以定期去图书馆借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同时,互联网也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库,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学网站。
4. 组织阅读小组。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阅读小组,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阅读并进行讨论,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和感受。
三、拓展阅读的注意事项1. 确定阅读计划。
学生在进行拓展阅读时,要有一个明确的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做到有计划地阅读。
2. 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时间。
以阅读引领思维,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摘要: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认识数学原理、发展数学思想的基础能力。
本文从用数学阅读唤醒小学数学课堂的本真色彩、用数学阅读营造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氛围和用数学阅读指导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实施,阐述了数学阅读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建构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阅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在数学学习中,随着学习内容的进阶,需要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数学题目中的难懂字句也会越来越多,数学学习的难度逐渐递增。
尤其是对应用理解类的数学题,教师需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学生才能理解数学题目给出的信息,从而自主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提高学习效率,发散数学思维。
一、用數学阅读唤醒小学数学课堂的本真色彩(一)寓教于故事情境之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为如何创设情境而烦恼。
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数学阅读材料,寓教于故事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预习新知识,就能使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阅读题: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记载了一道“哪吒战夜叉”的趣题——八臂一头号夜叉,三头六臂是哪吒。
两出争强来斗争,不相胜负正相交。
三十六头齐出动,一百八手乱相抓。
旁边看者殷勤问,几个哪吒几夜叉?首先,学生需要先读懂该文言故事的意思,将其翻译成白话文。
其次,学生在阅读后要归纳出该问题属于“鸡兔同笼”类问题。
这种阅读故事的预习形式,既能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情境,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又能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研读数学教材,从而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提问的平台。
利用好数学阅读,不但能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情境素材,而且能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在自学的过程中学会提问。
这些问题通常是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疑惑,能让学生在上课期间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与思考,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拓展35篇第1篇爱之链⑴一天傍晚,他驾车回家。
在这个中西部的小社区里,要找一份工作是那样的难,但他一直没有放弃。
冬天迫近,寒冷终于撞击家门了。
⑵一路上冷冷清清。
除非离开这里,一般人们不走这条路。
他的朋友们大多已经远走他乡,他们要养家糊口,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他留下来了。
这儿毕竟是他父母埋葬的地方,他生于斯,长XXX,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
⑶天开始黑下来,还飘起了XXX,他得抓紧赶路。
⑷他知道,他差点错过那个在路边搁浅的老太太。
他看得出老太太需要帮助。
于是,他将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前,停下来。
⑸虽然他面带微笑,但她还是有些担心。
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有人停下来帮她。
他会伤害她吗?他看上去穷困潦倒,饥肠辘辘,不那么让人放心。
她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
他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有寒冷和害怕才会让人那样。
“我是来帮助你的,老妈妈。
你为什么不到车里暖和暖和呢?顺便告诉你,我叫XXX。
”他说。
⑹她碰到的贫苦不过是车胎瘪了,XXX爬到车上面,找了个地方安上千斤顶,又趴下去一两次。
结果,他弄得满身脏兮兮的,还伤了手。
当他拧紧最后一个螺母时,她摇下车窗,开始和他聊天。
她说,她从XXX来,只是路过这儿,对他的帮助感谢不尽。
XXX只是笑了笑,帮她翻开后备箱。
⑺她问该付他几何钱,出几何钱她都愿意。
XXX却没有想到钱。
这对他来说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知道过去在他需要帮助时有几何人曾帮助他呀。
他说,如果她真想报答他,就请她下次碰到需要帮助的人,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⑻他看着老太太发动汽车上路了。
天气寒冷且令人抑郁,但他在回家的路上却很高兴,开着车消失在暮色中。
⑼沿着这条路行了几英里,老太太看到一家小咖啡馆。
她想进去吃点东西,驱驱寒气,再继续赶路回家。
⑽侍者走过来,给她一条干净的毛巾擦干她湿漉漉的头发。
她面带着微笑,是那种虽然站了一天却也抹不去的微笑,老太太注意到女侍者已有近8个月身孕,但她的服务态度没有因为过度的劳累和疼痛而有所改变。
【教育时政】●2018.10广西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提出了如下学习目标与内容:“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然而,长期以来,初中生无力“扩大阅读范围”:即使教师布置了“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之类的课外阅读任务,因课外作业较多等原因,学生也很难按要求完成全部阅读任务,尤其是整本书阅读任务。
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中的拓展课便是专为此“症”所下的一剂良“药”:既然课外没有时间阅读积累,那么就拉到课内来积累,期待学生“日久生情”,慢慢对阅读产生兴趣,爱上阅读,进而将阅读纳入自己的生活方式,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下简称第五单元)拓展课为例,谈谈拓展课的教学实施策略。
一、单元阅读教学之拓展课阅读篇目的选择和学习目标的确定按照总课题组的设想,拓展课可以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阅读教师指定的三四篇阅读篇目并交流阅读收获,教师选择阅读篇目遵循难度相近、主题延伸、同体(体式)拓展的原则;一种是师生相互介绍一些作品,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感受。
在教改实验初期,我们发现前一种操作方式更加适合当下的课堂教学。
于是,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拓展课都是先由教师给学生增补一些与本单元内容主题相关的阅读篇目,在课内指导学生快速阅读,一来巩固启始课、精读课、略读课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二来继续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断扩大学生阅读的范围。
比如第五单元教材围绕“人与动物的关系”主题,用三篇课文给我们展现了人与动物关系的几种不同视角,遵从难度相近、主题延伸、同体拓展的原则,笔者选择了《母狼的智慧》《松鼠》《犟龟》三篇文章作为本单元拓展阅读的篇目。
《母狼的智慧》是一篇微型小说,通过记叙母狼牺牲自己拯救狼崽的故事,表现了狼的伟大母爱;《松鼠》是一篇状物说明文,通过对松鼠外形、生活习性、繁殖特点的介绍说明,让学生对松鼠漂亮、乖巧驯良、惹人喜爱的特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犟龟》是一篇童话,讲述了一只小乌龟为参加史上最盛大的婚礼,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达到目标的故事。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拓展训练(二)(含答案)期末课外阅读拓展训练(二)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1.直面阅读轩。
带刺的朋友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我非常惊愕,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噗地一声,径直掉了下来。
听得出来,摔得还挺重呢!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
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大了一圈。
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啊!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处,弯腰望去,水沟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第二天,夜幕降临,我偷偷地躲在枣树背后,捧一把红枣撒在枣树周围。
突然,我眼前一亮,小刺猬钻出了水沟,径直向枣树底下跑过来。
它发现了红枣,向四下看了看,来了个就地十八滚,背上扎满了红枣,一溜烟地跑回去了。
(1)结合短文,理解词语。
诡秘:_________ ___钦佩:_________ ___(2)刺猬打滚是为了。
(3)通过“我"观察,小刺猬住在。
(4)“我”对暗暗钦佩的原因是:___ 。
(5)仔细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如何观察的?______ ___________2.课外阅读。
倒飞的鸟蜂鸟的家族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只准向前不准退后,如果有胆小的蜂鸟临阵退缩,就会遭到很多蜂鸟的围攻,最终被自己的同类啄死。
课外拓展阅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练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It was said that the Emperor of Heaven had seven daughters, among whom the 1 (young) one Weaving Maid, or Zhinü in Chinese, fell in love with 2 young man on the Earth named Niulang.Zhinü got married to him 3 (secret) and had two children. They lived happily together for several years until one day everything became 4 (know) to the Empress of Heaven. She was very angry with 5 Weaving Maid had done: marrying a human without her 6 (permit). So she came down to the Earth and took Zhinü back to Heaven. Then Niulang 7 (fly) up to Heaven and when the Empress of Heaven saw him, she drew a line in the sky, 8 (keep) Niulang and his wife Zhinü separate d. From that day on, they could only see each other once a year on the 7th day of the7th lunar month.Since then, 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9 is similar to Valentine's Day in the West, has long been celebrated in China in honor 10 the love story of Niulang and Zhinü.1. 2. 3. 4.5. 6. 7. 8.9.10.答案:1.youngest 2.a 3.secretly 4.known 5.what6.permission 7.flew 8.keeping 9.which 10.ofThe Qixi Festival,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Chinese Valentine's Day, takes place on the sev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 in the lunar calendar.七夕节,通常也叫中国情人节,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到来。
第六单元课内外延伸阅读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课内片段阅读精选课内阅读。
《牛和鹅》(节选)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
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就在这时候,池塘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飞快地走了过来(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是完全昏乱了)。
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
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掉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
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
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1.面对老公鹅时,“我”和金奎叔的表现分别是什么?(用关键词句概括)“我”:→书包掉了→又哭又叫金奎叔:→轻轻提起鹅→从中可以感受到面对老公鹅时,“我”的内心是的,而金奎叔却是的。
2.找一找选文中描写老公鹅声音的词语,想象鹅追“我”、咬“我”和最后落水的情景。
如果去掉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3.“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
”这两句话好像有问题,课文里说鹅长得跟“我”一样高,这样一只几乎能拖倒“我”的大公鹅,怎么可以比喻成小酒瓶子呢?而且被金奎叔一掉就甩到了半空。
谈谈你的看法。
课内阅读理解。
A.写出了“我”渴望得到快乐B.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C.表明“我”极具童心D.写出了“我”很想学习削陀螺11.读了画波浪线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请把你读到这里的批注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2.当“我”看到别人拥有一个得心应手的陀螺时,我内心是多渴望也能拥有一个啊!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请写几句话,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你内心的感受。
走出教材拓展课外阅读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
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但要带学生感悟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要拓展课外阅读,必须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儿童读物;要拓展课外阅读,必须指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的方法;要拓展课外阅读,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走出教材拓展阅读语文素养
【正文】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
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但要带学生感悟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新课程标准主张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就是教师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一条腿是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学。
两条腿协调起来,孩子的语文能力会能更快地发展。
也就是平常说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甚至于成才于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作为语文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引导督促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让课外阅读成为源源不断的
‚活水‛。
根据我校近几年开展的振兴阅读活动的情况,笔者在拓展学
生的课外阅读中有如下的体会:
1.要拓展课外阅读,必须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儿童读物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
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
为了让学生能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阅读中达到较好的效果,使他们身心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必须注意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读物。
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既要引导学生阅读文艺方面的作品,又要阅读政治理论、人物传记、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科普读物。
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
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为出发点,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各门学科的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还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特点,指导学生发掘出自身的特长。
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我们可以抓住课文最后的一段‚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时,相机指导学生看作家林海音的自传《城南旧事》。
阅读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透过段落看到课文中的话,还要让学生看到课文外作者的话,这样不但让学生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而
且扩大了阅读的层面。
另外,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
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成为众多小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
2.要拓展课外阅读,必须指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的方法
阅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阅读材料的选择,还取决于阅读的方法。
因此,为了使学生能收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2.1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带着问题阅读就是让学生从题目出发,先提出几个问题,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2.2快速阅读,提高效率。
在指导学生阅读文艺性作品的时候,我们一般应先让学生快速地阅读,了解概况,当发现学生对某个文艺作品比较感兴趣的时候,再鼓励学生深入地阅读思考,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个性得到发展。
2.3反复细读,思考创新。
这要求学生的阅读要从内容的了解到自己的表达,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
在指导学生阅读文艺性强、蕴涵的思想性深刻的作品时,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反复琢磨,力求让学生每一次阅读都有自己新的发现,有自己新的见解。
譬如:指导学生阅读《草船借箭》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
结果,学生的疑问会不断的提出来,如:有的可能会问‚假如鲁肃不肯帮忙,结果怎样?‛有的可能会问‚假如第三天没有雾或者不是‘大雾漫天’,
结果怎样?‛还有可能会问:‚假如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出动’,诸葛亮会怎样?‛等等的问题。
这样,学生不但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方位的发散思维中,理解人物的性格与能力,而且也在质疑文学作品的真实性,进而发展了学生创新性的思维。
3.要拓展课外阅读,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所收益,两周安排一节学生阅读探讨课,相互交流好的学习方法和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
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几种阅读习惯的渗透。
3.1读书用眼的习惯。
减少眼动次数,逐步扩大阅读视野,缩短注视字词时间,减少回视,这样既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又能提高读速,形成默读习惯。
3.2阅读时用脑的习惯。
文章大体分三种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而这三种文章各有不同的阅读步骤,如:记叙文的阅读步骤为:文章题目—文章体裁—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中心思想。
每次,拿到记叙文的阅读材料时,边读、边思、边记这些要点,达到理解记忆。
3.3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
定时阅读指每天某一时间内阅读,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
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们开设大阅读课。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阅读时有老师及时的点拨、引导,提高阅读的效率。
3.4手不离笔的阅读习惯。
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
找、记。
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
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益。
总之,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均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精神,潜心课程改革,要把握好学习语文的‚两条腿‛,将课内与课外协调起来。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因此,一篇课文教学到拓展这个环节时,学生正处于意犹未尽的情况,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有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这样,可以极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文化底蕴的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