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离心泵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
- 格式:ppt
- 大小:5.39 MB
- 文档页数:53
离心式水泵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摘要:水泵类型比较多,其中,离心水泵的应用比较常见,对于离心式水泵,可分为离心泵卧式和立式两种,离心式水泵的运行环境比较特殊,容易发生各类故障,在离心式水泵运行行过程中,必须加强运维管理,采用适宜的故障检测技术和维修措施才能使水泵运行更平稳,出力更好。
对此,本文首先对离心泵结构进行介绍,然后对离心式水泵的维护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离心式水泵常见故障以及维修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离心泵;故障;维修一、离心泵结构(一)泵壳:离心式水泵的泵壳有两种类型,其一为轴向剖分式,其二为径向剖分式,在离心式水泵运行过程中,泵壳的作用是承受工作压力和液体热负荷。
离心式水泵的结构形式主要为蜗壳式,在离心式水泵运行过程中,其内部能够形成螺旋液道,在叶轮旋转过程中即可抛出液体,能够形成静压能,并且将液体扩散至离心式水泵出口位置。
(二)泵轴:在离心式水泵运行过程中,泵轴能够提供充足动力,确保叶轮能够高效运转。
在泵轴一端,联轴器连接电动机轴,而对于另一端,能够支撑叶轮,并对叶轮起到固定作用,轴上构件较多,具体包括轴承、叶轮、密封等。
对于泵轴材质与结构,要求根据具体的作业环境和参数要求合理选择。
(三)叶轮:离心式水泵叶轮的类型比较多,具体可分为前半、后半开式轮以及闭合式叶轮等,叶轮的作用是收集和转移液体,在离心式水泵运行过程中可做功。
在叶轮制造中,要求选择高质量、耐腐蚀材料,包括不锈钢、蒙乃尔合金等。
(四)轴封:轴封的作用是确保离心式水泵的密封性足够严密,在离心式水泵运行过程中,只有保证轴封质量,才能够避免泵壳中的液体漏出或者外界空气进入至离心式水泵中。
对于离心式水泵轴封,可分为机械密封以及填料密封两种类型。
为了降低故障发生率,可采用两种兼容的方式[1]。
二、离心式水泵工作原理当离心泵的进水管与泵体被灌满之后,开启水泵,此时水泵叶轮正常旋转,并且将周围液体甩出。
叶轮处产生一定真空度,因大气压的作用,水自进水管进入水泵内,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传输并提高水的压力,此时泵内高压水就会伴随排水管道进入特定领域。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盒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
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平滑,以减少水流的磨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
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转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转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是使用的是透明油作为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
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假如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磨擦产生磨损。
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助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毫米之间为宜。
6、填料盒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
填料盒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进到泵内。
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磨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1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盒的检查是特别要留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二、离心泵的过流部件离心泵过流部件有:吸进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
叶轮室是泵的核心,也是流部件的核心。
泵通过叶轮对液体的作功,使其能量增加。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判断与解决办法2020.2.3离心泵离心泵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寿命长、购置费和操作费均较低等突出优点。
一、工作原理:当离心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作高速旋转运动,迫使预先充灌在叶片间液体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自叶轮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
液体在流经叶轮的运动过程获得了能量,静压能增高,流速增大。
当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由于壳内流道逐渐扩大而减速,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最后沿切向流入排出管路。
所以蜗形泵壳不仅是汇集由叶轮流出液体的部件,而且又是一个转能装置。
当液体自叶轮中心甩向外周的同时,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在贮槽液面与叶轮中心总势能差的作用下,致使液体被吸进叶轮中心。
依靠叶轮的不断运转,液体便连续地被吸入和排出。
液体在离心泵中获得的机械能量最终表现为静压能的提高。
二、故障及解决方法:1泵不吸水故障分析:•吸入阀有杂物或未打开,或吸入管堵塞•管路系统密封性差•从轴封处吸入空气•灌泵系统故障解决方法:•打开吸入阀,排除杂物,疏通吸入管。
•检察管路,尤其分段试压连接法兰处,堵漏。
•更换轴封,压紧填料密封•检查及维修灌泵系统2泵不能启动故障分析:•原动机发生故障(包括电源);•泵卡住;•填料函压得太紧;•排出阀门未关。
解决方法:•检查电源及原动机情况;•再次盘车确定联轴器情况;•放松填料;•管进出口阀门,再次启动。
3泵不排液故障分析:•灌泵不足(或泵内气体未排净);•泵转向不对;•泵转速太低;•滤网、吸入管堵塞;•吸入高度太高,或吸入口液体供给不足,造成吸入真空。
解决方法:•重新灌泵;•再次确定泵的旋转方向;•检查电机空转转速,检查减速器的减速比,确定泵转速是否符合设计转速;•清洗滤网,疏通吸入管;•调整吸入口管线,高于泵的入口,调整泵的上部供液系统,保证介质供应充分。
4泵排液后中断故障分析:•吸入管路漏气;•灌泵时吸入侧气体未排尽;•吸入侧突然被异物堵住,或吸入口滤器堵塞;•吸入管脱水,大量气体吸入解决方法:•检查吸入侧连接处及填料函的密封情况;•重新灌泵;•停泵,清洗滤芯,疏通吸入管路;•检查吸入管路是否破裂,并联进口管线上的阀门是否打开(不常用的管线)。
完整版离心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机械设备,用于输送液体或混合介质。
它由叶轮、泵壳、进口管道、出口管道以及轴和轴承组成。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离心力的作用。
当泵转动时,液体进入泵壳,经过进口管道流入叶轮,然后被离心力扔出离心泵。
以下是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
1.结构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包括:a.叶轮:叶轮是离心泵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由一系列负载着流体的叶片组成。
叶片上的曲面使液体获得速度,并将它们转化为离心力。
叶轮通常由铸造或焊接制成。
b.泵壳:泵壳是包含叶轮和其他重要零件的外壳。
它通常是金属制成,具有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用于流体的进出。
c.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进口管道是液体进入离心泵的管道,而出口管道是液体离开离心泵的管道。
d.轴和轴承:轴连接叶轮和驱动装置,使叶轮旋转。
轴承支持轴,减少摩擦,保持叶轮的平衡和稳定。
2.工作原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管道吸入泵壳,并通过叶轮的旋转将液体推向出口管道。
工作过程如下:a.准备阶段:在启动离心泵之前,必须先将泵内部和管道系统充满液体,以避免空气进入泵中。
b.吸入阶段:启动泵后,叶轮开始旋转。
由于叶片的特殊形状,液体进入泵壳并进入叶轮,形成旋转的液体环流。
c.离心力产生:当液体在旋转叶轮中运动时,液体会获得相应的速度。
在泵轴的作用下,液体具有离心力,使液体沿着离心力方向移动。
d.推出阶段:通过叶轮的旋转,液体被推向出口管道。
当液体从叶轮的出口推出时,叶轮旋转的速度会逐渐降低,以转化为压力能。
e.出口阶段:经过推出阶段,液体从出口管道排出,流向所需的位置。
液体通过离心泵的运行,实现了从低压到高压的输送。
此外,离心泵还需要与驱动装置(如电动机)连接,通过传动装置(如联轴器)将驱动力传递给轴,使叶轮旋转。
总之,离心泵的结构主要由叶轮、泵壳、进口管道、出口管道、轴和轴承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叶轮的旋转,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管道吸入泵壳,再通过叶轮的旋转将液体推向出口管道。
离心泵的结构和原理
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动力泵,其作用是将液体通过旋转叶轮的离心力来提高液体的压力和流动速度。
离心泵的结构和原理如下:
结构:
1. 泵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管道组成,通过泵体将液体引入进口并通过出口排出。
2. 叶轮:位于泵体内部,通常为弯曲型的叶片,固定在轴上,并与泵体腔室的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3. 泵轴:连接驱动设备,带动叶轮旋转。
4. 导向装置:位于叶轮的出口,用于引导液体流向出口。
原理:
1. 进水口:液体从进口进入泵体。
2. 叶轮旋转:驱动设备带动泵轴旋转,进而带动叶轮旋转。
3. 离心力生成:当叶轮旋转时,液体也开始随之旋转,由于叶轮的弯曲叶片形状,液体被迫向离轴的方向移动。
这导致产生一个向外的离心力。
4. 压力增加:离心力使液体流动速度增加,并且压力随之增加。
5. 出口排液:液体通过叶轮的转动和泵体的导向装置被引导到出口,然后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离心泵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液体的黏度、泵体和叶轮的设计等。
为了提高离心泵的效率,还可以通过优化叶轮形状、增加叶片数量和使用高效节能的驱动设备等措施。
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及其解决方法摘要:离心泵因结构形式简单,维修便捷,具有输送连续性强、适用范围广、性能稳定等优势,因此在炼油、化工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深入的当前,离心泵能否平稳、高效运行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
为了保证离心泵运转质量,确保设备可能潜在的隐患能够及时消除,有必要对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结构特性;工作原理;故障分析;离心泵引言离心泵炼油、化工装置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业泵。
正是由于应用规模十分庞大,制造、安装时间不一,各个制造厂的能力也是良莠不齐,再加上泵的操作条件(温度、压力及介质性质)也差别较大,所以很难有统一的故障类型和维修方法。
根据经验以及相关统计,离心泵的故障分布大致有三大类,密封故障占比约47%,轴承故障占比28%,叶轮、口环等过流部件故障占比10%,其余故障占比约15%。
因篇幅原因,本文主要对前三部分故障进行阐述和展开。
1常见离心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一般情况下,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泵体、叶轮、轴封箱、泵轴、轴承箱。
离心泵的主要动力依赖于电动机的电能提供,在离心泵启动之前,泵体和入口管路必须灌满液体介质,将管路中掺杂的气体排出去。
当离心泵的叶轮快速地转动时,离心泵的叶片就会促使泵内介质也跟着快速旋转,旋转着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从离心泵的叶轮中被抛出,离心泵的叶轮中心部分将会形成真空的区域,因此,会吸入管路中的液体,在持续的压差作用下,液体将进一步地进入离心泵体内。
离心泵的叶轮不停地旋转,液体也跟着连续不断地被压入和排出,所以,离心泵之所以能够实现液体传输,其根本原理是依靠离心力形成三维压力差促使液体流动。
2离心泵常见故障2.1密封故障泵轴密封主要有软填料和机械密封两种,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机械密封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首要选择,故在此主要阐述机械密封故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1密封设计选型不合理。
密封面的材料选用不当或者密封面的表面不平度不合格;弹簧及波纹管选用不合适,难以满足工艺条件;2.1.2工艺操作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