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试题) (35)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6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试题)(566)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1、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九十岁被称为:()A、期颐B、鲐背C、不惑D、杖朝2、下列作品中,作者、朝代、作品相一致的是:()A、《红楼梦》—清朝-施耐庵B、《儒林外史》-清朝-吴光耀C、《西游记》-明代—吴承恩D、《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3、“瘦金体”是楷书的一种,由宋徽宗赵佶所创,它还有一个雅称是()A、龙体B、鹤体C、柳体D、风体4、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下列画家时代最早的是()。
A、阎立本 B、唐寅 C、郑板桥 D、文征明5、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A、《朝花夕拾》B、《呐喊》C、《少年闰土》D、《华盖集》6、“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的判词A、晴雯B、袭人C、黛玉D、宝钗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自哪位诗人?()A、贺知章B、王维C、白居易D、李商隐8、《史记》记载,春申君游说秦昭王和他舍身以送太子回国的壮举,表明他是个威震四方、非常明智的人。
但后来,却受制于李园,因没有采用以下谁的劝谏,最终被李园谋害。
()A、朱英B、侯赢C、李同9、北京的天坛古时候是用来干什么的?()A、观测天象B、祭天C、皇帝登基典礼D、拜祖10、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源自哪部作品,用于阐述作者“依乎天理,因故奇然”的人生观?()A、《庄子》B、《老子》C、《中庸》D、《孟子》11、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出自《礼记》的()A、《檀弓上》B、《经解》C、《郊特性》D、《名堂位》12、“三顾茅庐”讲的是关于()的故事 A、管仲 B、诸葛亮 C、诸葛瑾 D、柳宗元13、《论语》中有一句话,“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这里的“乱臣”是指()。
A、奸佞之臣 B、叛乱之臣14、“修身,齐家,治国。
”三者中()为做人的根本。
A、修身B、齐家C、治国15、下列诗人中,哪位是女性?()A、李商隐B、李清照C、刘禹锡16、成语“破釜沉舟”中的“釜”是什么东西?()A、炊具B、打铁用具C、耕具D、木工活用具17、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是()A、寻求诗律新变B、恢复风雅传统C、讲求彩丽竞繁D、倡导应制咏物18、宣纸得名于它的:()A、用途B、材质C、产地D、使用人群19、《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A、张择端B、吴道子C、王希孟D、唐寅20、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1、《三字经》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儿子都很有出息()。
A、窦燕山B、曾参C、黄香D、孔子2、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C、十八种武器D、十八个人3、《农政全书》作者是?()A、贾思勰B、徐光启C、王祯D、刘徽4、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中,我们借鉴了古代的一种计时器来进行倒计时,请问它叫:()A、日晷B、浑天仪C、漏刻D、刻度尺5、《汉书》的编纂体例是()。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A、扁鹊B、孙思邈C、李时珍D、张仲景7、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A、半小时B、一小时C、两小时D、三小时8、被称为“东方三大殿”的我国古代代表建筑分别为北京故宫的(),曲阜孔庙的()和泰山岱庙的天贶殿。
A、太和殿、大成殿B、雍和宫、大成殿C、雍和宫、长定殿D、大成殿、雍和宫9、秦始皇兵马俑的三个俑坑中,()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A、一B、三C、二10、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1、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D、西施12、借助虚字造成回环往复艺术美感的对偶句是:()A、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B、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3、《伤仲永》中说仲永小时候“未尝识书具”,那么“书具”包括哪几种书写工具?()A、笔墨B、笔墨纸C、笔墨纸砚14、下列搭配错误的是?()A、《两都赋》班固B、《两京赋》张衡C、《子虚赋》司马相如D、《魏都赋》曹植15、“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出自《诗经》的()A、《斯干》B、《柏舟》C、《丞民》16、下列选项,哪一项与孙子无关()A、一气呵成B、三令五申C、知己知彼百战百怠D、上兵伐谋17、我国古代最早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李斯B、荀子C、朱熹D、董仲舒18、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19、根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记载,齐国的催杼因为妻子与国君私通而将国君杀死,他的这位妻子名叫()A、孟姜B、哀姜C、棠姜D、文姜20、下列对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社区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试题)(353)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1、“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出自下面哪个典故?()a、薛谭学讴b、曾子杀猪c、伯牙绝弦2、被后世称作“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就是()a、李白b、王昌龄c、王维d、杜甫3、河姆渡遗址位于:()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松花江流域d、珠江流域4、《醉翁亭记》的作者就是:()a、王维b、李白c、欧阳修d、柳宗元5、被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人是指?()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祖d、汉武帝6、“一死一生,无之交情。
Q1518A一美,实乃至交态。
泰秀一贱,交情实乃见到”出自于《史记》中的()a、《苏秦本纪》b、《张仪本纪》c、《吕不韦本纪》d、《汲郑本纪》7、古人很重视品德教育,《孟子梁惠王上》就有说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的“悌”指的是:()a、孝敬父母b、兄弟和睦c、慎终追远爱老d、尊老爱幼8、“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寒流戒备”的原因是:()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c、打仗拼杀厮杀d、搞不懂皇帝的问题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c、《爱莲说》d、《小石潭记》10、“风声鹤唳”这个成语与古代哪场战争有关()。
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1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12、柳永就是宋代知名词人。
他存有一首词就是专门描绘宋代杭州的,其中描绘杭州“存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首词就是()a、《盼海潮》b、《八声甘州》c、《雨霖铃》d、《满江红》13、李白的诗风是()a、沉郁、雄浑b、豪迈、奔放c、通俗、易懂d、精致、婉约14、“城中不好低髻,四方低一尺;城中不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不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就是一首盛行于汉代的歌谣,以下文句,与其意义最吻合的就是()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15、《咏雪》中谢太傅“与儿女谈论文义”,这个“儿女”就是指:()a、儿子和女儿b、子侄辈c、女儿16、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a、《朝花夕拾》b、《呐喊》c、《少年闰土》d、《华盖集》17、“自古皆存有死民无信之者”出自于()a、《论语》b、《礼记》c、《韩非子》d、《荀子》18、“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嫩江流域1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藏的道理和以下哪句话最相近()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可逢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2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
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1、“德有伤,贻亲羞”,这句话的意思是?()A、品德上有缺欠,会让自己感到羞愧B、父母的品德上又缺欠,会感到羞愧C、品德上有缺欠,会让父母感到羞愧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哪位诗人写的?()A、王维B、林升C、辛弃疾D、陆游3、下哪首诗不是杜甫的作品?()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说起“年”的由来,“年”在传说中是()A、一个人B、一个怪兽C、一种植物D、一种食物5、被誉为“一代通儒”的江永,不但在注疏方面颇深,而且他还对数学有过较深的钻研,以下哪一部是江永的数学著作()A、《海岛算经》B、《数学》C、《益古演段》D、《勾股义》6、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期颐B、耄耋C、不惑之年D、杖朝之年7、“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A、制造琵琶的材料B、演奏琵琶的方式C、琵琶发出的声音D、琵琶出现的地名8、曾在著作《浑天仪图注》中写过“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
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的人物是以下哪一位?()A、张思训B、张胄玄C、张衡D、张子信9、、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10、“三顾茅庐”讲的是关于()的故事A、管仲B、诸葛亮C、诸葛瑾D、柳宗元11、“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嫩江流域12、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13、《山石》一诗的作者是:()A、顾况B、贾岛C、孟郊D、韩愈14、“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C、凌晨1点至3点15、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A、《忆江南》B、《滁州西涧》C、《咏柳》D、《游园不值》16、古代分中国为九州。
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1、下列哪个题目不是古诗的题目?()A、《清明》B、《圣诞》C、《寒食》2、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伍子胥B、范蠡C、屈原D、范仲淹3、《尚书》中的“尚”的意思是()A、上B、崇尚C、官名4、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A、青铜器B、药材C、墓碑D、竹筒5、下面哪位维新志士,与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并称“戊戌六君子”?()A、梁启超B、谭嗣同C、徐致靖D、康有为6、古时女子到一定年龄要把头发绾起来,带上笄。
女子的“及笄之年”是()。
A、14岁B、15岁C、18岁D、20岁7、韩安国是汉武帝名臣,事迹很多称为后世典故,比如:()A、登堂入室B、未雨绸缪C、死灰复燃D、千钧一发8、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杜甫B、王勃C、李白D、王之涣9、“美轮美免”的典故出自()A、《论语》B、《礼记》C、《孟子》D、《荀子》10、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晚春B、仲夏C、初秋D、初冬1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出自《礼记》中的()A、《檀弓》B、《礼运》C、《礼器》D、《明堂位》12、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一致的经文内容是()。
A、凡是人,皆须爱。
B、人有短,切莫揭。
C、己不欲,即速己。
13、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夏天景色的是:()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4、书画工艺中所称的“裱画”是指()。
A、只有黑白而没有色彩的画B、对名家书画进行临摹C、将书画雕刻成木制匾额D、为书画配上衬纸卷轴以便收藏15、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C、辨别风向D、探测气象16、《左传》“驹支不屈于晋”故事中的驹支是哪支戎人的首领?()A、犬戎B、姜戎C、条戎D、陆浑之戎17、“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A、伍子胥B、项羽C、勾践D、楚庄王18、被后世称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王昌龄C、王维D、杜甫19、下列皇帝当中没有两次称帝经历的是:()A、唐中宗李显B、唐睿宗李旦C、元武宗海山D、明英宗朱祁镇20、“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出自《史记》中的()A、《李斯列传》B、《伯夷列传》C、《李将军列传》D、《淮阴侯列传》21、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A、一个人B、一只鸟C、一只猴子D、一条龙2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A、《管子》B、《孟子》C、《论语》D、《大学》23、孟子是()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2023年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试题是用于考试的题目,要求按照标准回答。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部分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C )A、《孟子》B、《易经》C、《论语》D、《中庸》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 B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5、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D )A、射B、御C、礼D、武6、“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7、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A、岳麓书院B、嵩阳书院C、集贤书院D、白鹿洞书院8、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9、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A、自叙帖B、自言帖C、中秋帖D、黄州寒食帖10、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11、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
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
”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A、李商隐B、李贺C、李白D、李煜12、“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A、周B、元C、商D、夏13、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A、永济B、桑落C、汾阳D、绵竹14、“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1、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出自《史记》中的()A、《儒林列传》B、《孔子世家》C、《孟子寻卿列传》D、《商君列传》2、田园诗人陶渊明仕途中最后一个官职是:()A、州祭酒B、县令C、参军D、督邮3、“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出自()。
A、《管子》B、《孟子》C、《论语》D、《大学》4、《书》教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品性。
A、温柔敦厚B、疏通知远C、絜净精微D、广博易良5、做毛笔的笔尖一般用的是什么材料?()A、狼毛B、老鼠毛C、猪毛D、黄鼠狼毛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A、王勃B、张九龄C、张若虚D、卢照邻7、孟子以()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A、人性恶B、人性善C、人性无善恶D、人性有善恶8、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
A、笔墨纸砚B、棋琴画书C、诗画茶琴D、琴棋茶书9、被孔子批评“朽木不可雕也”的弟子是()。
A、子贡B、子路C、宰予D、颜回10、曹植以人神相恋为内容写作的一篇佳作是()A、《赠白马王彪》B、《吁嗟篇》C、《洛神赋》D、《高唐赋》11、周密《观潮》一文选自他的()A、《武林旧事》B、《齐东野语》C、《蘋洲渔笛谱》D、《浩然斋雅谈》12、杜甫被后世尊称为()。
A、诗仙B、诗圣C、诗史D、诗骨1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体现了主人公()的心情。
A、忽然自得B、闲适下棋C、激烈对弈D、焦急等待14、下列诗人、诗题、名句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菩萨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B、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王冕——《墨梅》——不要人看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D、王之涣——《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5、《封神榜》是属于()故事。
A、历史故事B、神话故事C、民间故事D、童话故事16、宋代制瓷业非常繁荣,著名的汝窑位于今天()省。
A、河南B、安徽C、云南D、广西1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逢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18、“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出自《礼记》中的()A、《少仪》B、《中庸》C、《深衣》D、《大学》1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告诉我们做人要()A、勤奋学习B、言行一致C、珍惜时间D、仁慈友爱2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句中的“苟”是什么意思?()A、苟且B、如果C、苟活21、发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1、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2、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
这一节日最早起源于()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宋太祖时期D、唐太宗时期3、藏族有一种吟游诗人,他们的本领被认为是上天赐予的,这种传承的方式被称为:()A、神赐B、天赠C、天赐D、天授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老子B、孟子C、荀子D、孔子5、“司母戊大方鼎”是()时期的代表作。
A、夏代B、商代C、春秋D、周代6、《颜氏家训》是作者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对后人影响很大。
其作者是()A、颜师古B、颜真卿C、颜之推7、秦始皇兵马俑的三个俑坑中,()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A、一B、三C、二8、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中,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A、比目鱼B、河豚C、鲶鱼D、草鱼9、两晋时期的兵役制度主要以()为主。
A、世兵制B、府兵制C、征兵制D、募兵制10、《诗经·绿衣》曰“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A、曷维其已B、曷维其亡C、俾无忧兮D、实获我心11、《山石》一诗的作者是:()A、顾况B、贾岛C、孟郊D、韩愈12、“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右手在上D、左手在上13、《鸟鸣涧》诗的作者是()A、王维B、范仲淹C、王安石D、郑板桥14、古代书画按风格来讲,“工笔”绘画注重()。
A、挥洒随意B、细致写实C、场面宏大D、用笔简练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中“婵娟”指的是()。
A、月亮B、姻缘C、友谊16、()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A、秦始皇B、汉武帝C、汉高祖D、光武帝17、《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A、张飞B、诸葛亮C、孙权D、庞统18、下面哪句是道家语()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C、然则旋岁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何复怪哉?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1、《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这篇话本小说出自()A、《警世通言》B、《喻世明言》C、《醒世恒言》D、《初刻拍案惊奇》2、曹植以人神相恋为内容写作的一篇佳作是()A、《赠白马王彪》B、《吁嗟篇》C、《洛神赋》D、《高唐赋》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谁写的?()A、文天祥B、林则徐C、林觉民D、岳飞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菊B、梅C、竹D、松5、《幽梦影》中“花中之柳下惠也”是指()A、菊B、梅C、莲D、水仙6、“东道主”今天经常用来指代举办某项活动的国家或地区,这一典故来自于哪部经典?()A、左传B、国语C、论语D、战国策7、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赖,本乎人情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8、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D、西施9、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A、是非之心B、进退之心C、悲喜之心D、善恶之心10、“书香门第”中的“书香”原意指什么?()A、读书人的自称B、书籍的油墨味C、书发霉以后发出的怪味D、书中加香草发出香气1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告诉我们做人要()A、勤奋学习B、言行一致C、珍惜时间D、仁慈友爱12、《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A、乌B、巫C、肖D、萧13、《水经注》的作者是谁?()A、郦道元B、郭守敬C、葛洪D、冯梦龙14、“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出自《礼记》中的()A、《曲礼》B、《名堂位》C、《玉藻》D、《儒行》15、《石钟山记》中记载,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彭蠡”是指()A、洞庭湖B、鄱阳湖C、太湖D、洪泽湖16、“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的正确解释是()。
A、只是过了时了就要更改;学得了技能就不要忘记了是谁教的。
B、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学会了的技能,就不要忘记了。
国学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国学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那么,作为当代年轻人该如何去弘扬国学文化知识呢?为此,下面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国学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国学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B)A.官府B.学校C.家庭D.社会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A)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D)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
”这句话体现了(A)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是用反面事例来强调学习要(C)A.专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D)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孔子9.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C)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B)中有充分反映。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1.《学记》要求“学不躐等”属于(A)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1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D)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国学知识进社区专题活动(试题)
1、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3、“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的正确解释是()。
A、只是过了时了就要更改;学得了技能就不要忘记了是谁教的。
B、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学会了的技能,就不要忘记了。
C、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4、钦天监是从哪个朝代开始设立的()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现的意思是()。
A、名垂青史不怕牺牲
B、不能受委屈
C、不要怕吃苦
6、“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中“水”指的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黄浦江
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8、古人认为声音之道与政治情势想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得:()
A、安详
B、怨恨
C、愤懑
D、欢快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A、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古人说“点卯”的“卯”相当于现在上午几时到几时?()
A、四时到六时
B、五时到七时
C、六时到八时
D、七时到九时
11、中原民族的摇篮是()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1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是杜甫寓居()时所作。
A、成都
B、南郑
C、夔州
D、白帝城
13、《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孙思邈
B、李时珍
C、韩非子
D、扁鹊
14、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
他有一首词是专门描写宋代杭州的,其中描写杭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首词是()
A、《望海潮》
B、《八声甘州》
C、《雨霖铃》
D、《满江红》
15、《诗经》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A、桃天
B、七月
C、采薇
16、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是()家的家庭思想。
A、儒
B、佛
C、道
D、法
17、山东曲阜有“三孔”,分别是“孔府”、“孔庙”和什么?()
A、孔酒
B、孔子书院
C、孔学
D、孔林
18、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
A、梧桐雨
B、汉宫秋
C、赵氏孤儿
D、单刀会
19、“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句诗的作者是宋代的()
A、吕岩
B、杨万里
C、辛弃疾
D、张籍
20、《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21、成都某著名古迹门口有这样一副名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它说的是()
A、杜甫
B、薛涛
C、诸葛亮
D、李冰
22、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
A、廉颇
B、蔺相如
C、曹操
D、孙策
23、C)()
A、美好的姻缘
B、事情困难
C、考中进士
D、不切实际
24、成语“约法三章”出自于()
A、《史记•高祖本纪》
B、《史记•孝文本纪》
C、《史记•孝景本》
D、《史记•吕太后本纪》
25、“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
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C、张珙和崔莺莺
D、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26、下列是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二月春风似剪刀。
D、春色满园关不住。
27、“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齐桓公
B、蔡桓公
C、秦始皇
D、秦穆公
28、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A、文章书画稿费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D、清洗毛笔
29、下哪首诗不是杜甫的作品?()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0、被后世称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王昌龄
C、王维
D、杜甫
31、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王维孟浩然
B、李白杜甫
C、高适岑参
D、韩愈柳宗元
32、唐玄宗李隆基封泰山时写的《纪泰山铭》,字体所带特点是()
A、唐楷
B、唐隶
C、秦篆
D、汉隶
33、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指出:唐诗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则多以()见胜?
A、筋骨思理
B、古朴自然
C、冷峭清峻
D、清新空灵
34、下列乐器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琴”的是:()
A、号钟
B、编钟
C、绕梁
D、焦尾
35、说起“年”的由来,“年”在传说中是()
A、一个人
B、一个怪兽
C、一种植物
D、一种食物
36、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37、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3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官修史书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通史,它是()
A、《汉书》
B、《史记》
C、《三国志》
D、《左传》
39、下列故事不是出自《聊斋志异》的是:()
A、画皮
B、聂小倩
C、促织
D、白蛇传
40、“断制喻学、杀豚不欺子”说的是()的故事。
A、庄子
B、曾子
C、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