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50.00 KB
- 文档页数:12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玲〃表示有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E物质的一种用途;(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f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答案】(1) Fe,灭火;(2) Fe+H2sO4= FeSO4+H2个;Ba (OH) 2+2HCl= BaCl2+2H2O;⑶②④⑤。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则推测B为铁,结合图框,则推测A 可能为稀硫酸,C可能为硫酸铜,D可能为氢氧化钡,E可能为二氧化碳,F可能为氯化钡,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B为铁,E可能为二氧化碳,故B物质的化学式Fe, E物质的一种用途灭火;(2)根据分析,A可能为稀硫酸,B为铁,故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 FeSO4+H2个;根据分析,D可能为氢氧化钡,F可能为氯化钡,故Df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 (OH) 2+2HCl= BaCl2+2H2O;(3)反应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为置换反应;反应②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③氢氧化钡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④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⑤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为复分解反应。
故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②④⑤。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
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Zn(NO3)2 Fe(NO3)2 Ag、Fe Zn Ag、Fe 小于【解析】【详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锌不足,则铁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含有锌,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参加了反应。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可能含有Zn;(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说明了铁未参加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3)由于每65分质量锌能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每56分质量的铁能反应生成216分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物质D的类别为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1.化学反应推断题1) A的化学式为未知。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3CO → 2Fe + 3CO2.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为氯化钙,它在实际生活中用作融雪剂。
3) 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 +3NaOH → Fe(OH)3 ↓ + 3NaCl。
4) 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A和G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2HCl + 2NaCl → 2NaCl + Cl2↑ + H2↑。
2.钠盐混合物实验题1) D的化学式为CO2,E的化学式为Na2CO3,B的化学式为BaCl2.2) 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NaCl、Na2CO3和NaHCO3.3.食盐样品除杂题1) 沉淀甲是氢氧化铁(III),滤液C中的溶质是氯化镁,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将滤液C中的氢氧化铁(III)转化为FeCl3.2) 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不变,如果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则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氢氧化铜(II)。
4.文章没有问题5.物质化学式推测题1) B的化学式为未知,D的化学式为CuSO4,F的化学式为Fe。
2) 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3 + 3H2↑。
6.无色气体转化关系推断题A为氧气,B为氮气,C为氯气,D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
7.无色溶液鉴别题A为稀HCl溶液,B为NaOH溶液,C为MgSO4溶液,D为未知溶液。
通过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D 为SO4 2-离子的溶液。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液A中的溶质为Cu2+离子,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C溶液,呈酸性。
在B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以观察到无明显反应。
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列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为元素Cu,C为Fe2O3,D为H2,E为氧气。
3.根据转换关系,可以得知A为NaOH,G为Na2CO3.4.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一定含有BaCl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Na+离子。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和D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3CO+Fe2O3高温2Fe+3CO2 (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解析】【分析】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为盐酸。
A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B,且BC可相互转化。
所以B 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
G是最轻的气体为氢气,且可与F相互转化,所以F为水。
F 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E。
所以E为氢氧化钙。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 F为水,化学式H2O;E为氢氧化钙,可用于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用途;C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2)D可与C(一氧化碳)、A(盐酸)均发生反应,所以D为金属氧化物。
所以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 (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3)A转化为B的反应是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CuSO4、KCl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B的俗称为。
(2)H的化学式为。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填符号)(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熟石灰(或消石灰)(2)Fe3O4,Fe2+(3)CaO+H2O=Ca(OH)2(4)2H2O 通电2H2↑+ O2 ↑【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可以发生电解,故C是水,水电解生成的F可供给呼吸,故F是氧气,则E是氢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X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是氢氧化钙;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故A是酸,能与单质Y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G,则Y是铁;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1)B的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2)H的化学式为Fe3O4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2+;(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2H2↑+ O2 ↑。
考点:物质的推断与转化2.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钠盐,C与D都为氧化物,且二者反应的生成物可配置农药波尔多液。
A、B、E中都含有氧元素,F中不含氧元素。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1)物质A、C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C___。
(2)在③④⑤反应中,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若E中不含有氧元素,F中含有氧元素,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Na2CO3 H2O ③④ CaO+2HCl=CaCl2+H2O HCl+AgNO3=AgCl↓+HNO3【解析】【分析】C与D都为氧化物,且二者反应的生成物可配置农药波尔多液,则C、D可能是氧化钙和水。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步反应的转化):(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含量过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写出一个符合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若B为密度最小的气体,A、C的化学式可以是_____(填序号)①HCl、H2O ②H2SO4、NaOH ③H2O2、H2CO3(3)若A、B、C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B→C发生中和反应,则A 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 H2O = H2CO3(合理答案均可)①CaO Ca(OH)2 + 2HCl=CaCl2 + H2O (合理答案均可)【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含量过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则B是二氧化碳,A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O=H2CO3;(2)B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B是氢气,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能转化为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能转化为水,故选①;(3)B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则B是氢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A是CaO;又B→C发生中和反应,则C可以是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2HCl=CaCl2 + H2O。
2.A、B、C、D、E、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C都是维系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F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发生反应;“→”表示能转化。
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1)F的俗称是_________。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列填空:①操作I是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有氢氧化钠【答案】过滤 BaCl2和NaCO3 NaCl 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解析】【分析】【详解】①操作I能够得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是:过滤;因为能够产生沉淀,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二者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②为进一步测定其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该首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所以取一定量的滤液首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并且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因为氯化钠和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此实验的结论是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实验现象是: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点睛】2.现有一包不纯的Na2SO4固体,可能含有Fe(NO3)3、CaCO3、NaCl、MgCl2、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
(2)取固体A,加入足量稀HC1,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有__。
(3)取少量滤液B,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
(4)另取少量滤液B,先滴加过量______溶液,静置,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还含有NaCl。
【答案】Fe(NO3)3Ba(OH)2CaCO3MgCl2Ba(NO3)2【解析】【分析】根据硝酸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钙不溶于水,溶于酸,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选题1.下列操作可以推断出固体是Na2SO4的物质是?A.滴加过量的NaOH,有白色沉淀产生B.滴加过量的HCl,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C.滴加少量的KSCN,有暗红色的溶液产生D.滴加过量的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D解析:本题为鉴别Na2SO4和其他助剂的鉴别题。
根据Na2SO4和BaCl2的反应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 可以看出,当Na2SO4遇到BaCl2时会产生BaSO4沉淀,因此,选项D正确。
2.以下哪个化学重要指标与Y金属一元素有关?A.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序数C.电子亲和能D.电负性答案:B解析:Y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9,相对原子质量为89,电子亲和能为29.6 kJ/mol,电负性为1.22。
其中原子序数是一个区分元素的重要指标,因此选项B正确。
3.以下哪种现象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是H2?A.挥动点燃遇火B.碱性溶液变红C.加入铜片发生反应D.柳叶并环型胶管吸气答案:B解析:本题为鉴别H2和其他气体的鉴别题。
其中,挥动点燃遇火和加入铜片发生反应等都是H2气体特有的现象,可以用于鉴别H2气体。
而碱性溶液变红不是与H2气态反应有关的现象,因此选项B错误。
二、填空题1.以下有关酸碱反应的表述,正确的是:一种碱溶液不管用多少都能完全反应一种酸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式为____。
答案: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解析:一种碱溶液不管用多少都能完全反应一种酸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式为HC 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在该反应中,酸溶液是HCl,而碱溶液是NaOH,在相应的摩尔比下可以完全反应。
2.在化学上,我们可以用方程式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例如NaCl(aq) + AgNO3(aq) → AgCl(s) + NaNO3(aq),其中____是反应物,而AgCl是生成物。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现有A、B、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是金属单质,B、C、D、F 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F是黑色粉末,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用两圆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双向箭头“←→”表示可以相互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在初中知识范围内)(1)图中有一条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转化的双向箭头没有画出,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并使其转化关系成立____;(2)写出化学式:A___:F___;(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4)足量B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
【答案】 Fe CuO Fe+CuSO4=FeSO4+Cu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解析】【分析】A、B、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是金属单质,B、C、D、F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F是黑色粉末,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会转化成黑色粉末,所以C是氢氧化铜,F是氧化铜,B就是硫酸,E和氧化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铜,A会转化成铜,所以A是铁,D是硫酸铜。
【详解】(1)A、E是金属单质,B、C、D、F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F是黑色粉末,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会转化成黑色粉末,所以C是氢氧化铜,F是氧化铜,B就是硫酸,E和氧化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铜,A会转化成铜,所以A是铁,D(2)A 是Fe ,F 是CuO 。
(3)A 与D 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44Fe+CuSO FeSO +Cu =。
(4)足量B 与F 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和水,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点睛】B 和C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 会转化成黑色粉末,所以C 是氢氧化铜,F 是氧化铜,B 就是硫酸,E 和氧化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 是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