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使用培训教材

  • 格式:pdf
  • 大小:207.51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使用培训教材

充分发挥利用光盘播放设备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实施“农远工程”的历史背景

1、加快教育发展,实现教育信息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地域辽阔,发展十分不平衡的国家。不管是教育的数量还是教育的质量,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都处于不利地位,而这些地区又是经济欠发达、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因而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据统计,目前县镇以上农村中小学校(含农村小学教学点)有53万所,占全部中小学总数的88%。在校生1.62亿,占学生总的81%,这些地区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效益,加强教师培训,缩小东西部地区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差距,同时为广大农民提供经济、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学习科学种植、养殖和其他实用技术,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11月,颁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这三个文件明确了从2001年起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具体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任务。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把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项战略决策。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小从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2002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对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提出了要求和指导意见。

●2002年10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之数据规范CELTS—42》。

●2003年4月,“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规范(标准)”项目研究正式启动。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

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私营工程,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在2003年继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这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本性工程。

农远工程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配备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约510万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解决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使全国38 .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142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同时,卫星教学收视点还将成为中央确定开展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使全国3 .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使3109万农村初中能够逐步与3495万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三种模式:

模式一是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34寸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

模式二是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要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 模式三是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

这几种模式集中体现了对农村中小学的支持:支持教师培训和教师备课,支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支持学生的课堂学习,支持教师运用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农村党员十部教育和农民教育。从技术角度来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因特网(地网)、卫星网(天网)和校本教师队伍网(人网)三结合组成的教育技术应用系统。这种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的本质就是工具性。是教育教学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是教师探索和研究的工具,是人际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工具。

三、现代远程教育及其特点

所谓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多模式互补的一种开放的远程教育形式。它是运用现代教

育技术,开展远距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体现。

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

①突出了远程教育的现代性。所谓现代性,一是指教育理念的现代性。它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目标,开放的教育形式。改变了单一以阶段教育为目标的教育形式;二是指媒体技术的现代性。它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诸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卫星传播技术等最新成果,构建了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的教育网络;三是指教学模式的现代性。有了传播技术等最新成果作支撑,教学形式和模式也多种多样,且可根据需要采取优势互补,可以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及多种教学模式,如广播学习模式、交流学习模式、自我学习模式、小组学习模式等,有机组合成适合需求的教育形式。

②教育与学习资源的共享性。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为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其中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由于网络具有开放、交互功能,因而使得教育学习资源具有共享性特征。并具有传递迅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凡特性。又由于开放共享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持,为各种社会成员学习提供方便且广泛的教育服务。

③超越时空的多向互动性。超越时空,是指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可实施远程同步教学或远程异步教育。多向互动性是指网上学习活动,可以实施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多点对多点的多向互动学习交流活动。这个特点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地得到解答。 现代远程教育是建立在电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双向电子通信与教育传播理论、现代学习理论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以它交互性、网络化、实时性和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给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举措。

2、目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新任务: ①是贯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了“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六大工程。教育信息建设工程就是基中两项重点工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