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考点梳理第九单元溶液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96.50 KB
- 文档页数:11
初三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及课后练习知识点:溶液的特点:①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浓度,性质都相同②稳定性: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③混合物注:m(溶液)=m(溶质)+m(溶剂)V(溶液)≠V(溶质)+V(溶剂)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判定: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2、液体溶于液体时:①有水:水是溶剂,其他为溶质②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3、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水是溶剂4、根据名称:一般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碘酒5、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的新物质为溶质【例2】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硬水B.油水C.泥水D.蒸馏水固体物质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克溶剂③状态:饱和(最大值)④单位:质量(克)【例3】判断题(1)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A的溶解度是20克。
()(2)20℃,20克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饱和溶液,20℃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3)20℃,20克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100克饱和溶液,则20℃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4)20℃,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则20℃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例4】寒冷的冬天,人们可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融化。
其原因是()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的沸点较高C.盐溶的凝固点较高D.盐能与积雪发生化学反应总结:1.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硝酸钠等。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例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20℃时,把30g 甲物质加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气体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广西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考点梳理第九单元溶液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西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考点梳理第九单元溶液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西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材考点梳理第九单元溶液练习的全部内容。
第九单元溶液命题点1溶液的形成1.(2018·广西北部湾)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 A.泥沙 B.纯碱 C.食盐 D.蔗糖2.(2018·玉林)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C)A.纯净水 B.玉米汁C.糖水 D.豆浆3.(2018·河池)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C)A.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B.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D.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4.(2015·桂林)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B)命题点2乳化作用5.(2014·来宾)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利用乳化作用的是(D)A.自来水洗手 B.食醋除水垢C.汽油除油污 D.洗洁精除油污6.(2015·玉林)又到六月荔枝成熟的季节,九年级的几个同学结伴到彬彬家去摘荔枝和进行野炊活动.野炊结束后,同学们用洗洁精来洗碗,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__乳化__(填“乳化"或“溶解”)作用.命题点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7.(2017·桂林)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C)A.食盐 B.浓硫酸C.硝酸铵 D.氢氧化钠8.(2016·玉林)根据下图回答问题:探究固体溶解时的能量变化图中若加入的固体是NH4NO3,实验现象是__U形管内红墨水左端液面上升__。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属于悬浊液的是()A.矿泉水B.糖水C.泥水D.自来水答案:CA、矿泉水可看作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泥沙难溶于水,泥水是泥沙等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正确。
D、自来水可看作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答案:AA、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10%=5g,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应放在左盘上进行称量,且氯化钠固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应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不符合题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溶解度,不符合题意;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B.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答案:D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131.6g的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31.6g ,故选项A不正确;B、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要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100%得,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31.4%,故选项B不正确;数=45.8g45.8g+100gC、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表示30℃时,100g水中溶解45.8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3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5.8gKNO3,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45.8g,故选项C不正确;D、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表示40℃时,100g水中溶解63,9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4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63.9gKNO3,故选项D正确;故选:D。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B.食盐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C.一定温度下,搅拌可以增加食盐的溶解的质量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解析:C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此选项正确;B、食盐的饱和溶液由于溶解度变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食盐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此选项正确;C、一定温度下,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不能增加食盐的溶解的质量,此选项错误;D、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所以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此选项正确。
故选C。
2.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硬水易产生水垢B.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在“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里的色素和异味C.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是净水程度较高的操作D.乳化是使植物油溶解在水中D解析:D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煮沸后形成沉淀,易产生水垢,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在“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里的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C、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是净水程度较高的操作,因为蒸馏可除去水中可燃性、不溶性物质,说法正确;D、乳化是指将大分子团油滴分解成小分子团油滴,发生乳化作用,油并不能溶解在水中,说法错误。
故选:D。
3.下表是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B.20℃时取等质量的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KNO3>NaClC.60℃时取KNO3和NaCl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0℃,析出晶体KNO3>NaClD.20℃取20gNaCl充分溶于50g水中,将所得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为不饱和B解析:BA、比较溶解度的大小需要确定其温度,不符合题意;B、20℃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硝酸钾需要水的质量大,符合题意;C、判断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需要确定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符合题意;D、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4g,20g NaCl充分溶于50g水中,固体并未完全溶解,溶液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第9单元溶液01思维导图课题1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概念1.形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之间。
2.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浓度、密度、颜色、性质均相同)。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二.溶液的组成1.溶液的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常用水、汽油、酒精等液体。
(一种溶液中的溶剂只有一种)(3)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溶液中是否有水及各成分的状态溶质溶剂溶液中有水其他物质水溶液中没有水气体+液体气体液体固体+液体固体液体液体+液体量少的量多的(2①稀硫酸中的溶质是H 2SO 4,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FeSO 4。
②铁与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FeSO 4、H 2SO 4。
三.溶解性1.物质的溶解性02考点速记①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
②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
③结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的溶解性不同。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内在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②外在因素:温度。
【点拨】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溶解过程是否搅拌等只影响物质的溶解速率,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
四.溶液的命名命名的原则是“[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碘溶于酒精得到的溶液命名为_碘的酒精溶液_;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命名为_氯化钠的水溶液_,水作溶剂时,习惯上不指明,常命名为_氯化钠溶液_。
五.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溶解时吸热:NH4NO3、NH4Cl等。
(2)溶解时放热:NaOH(固体)、浓硫酸(液体)等。
(3)溶解时吸放热不明显:NaCl、蔗糖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一、思维导图二、主干知识总结1.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应该注意: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①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②对溶质与溶剂均相同的溶液来说,在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
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溶解度是用来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性的大小。
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来表示溶液组成。
4. (实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实验回顾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10mL、100mL)、食盐。
实验步骤:①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氯化钠质量及水的质量。
②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相应体积的水。
③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
④贮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2)例题解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如图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A.称量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2)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g,水______g.(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4)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解析】:(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5%=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5g=95g.(3)用托盘天平称量5g固体药品NaCl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他发现指针偏左了,说明NaCl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NaCl.(4)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故答案为:(1)BACD;(2)5;95;(3)B;(4)胶头滴管;搅拌,加速固体溶解.5. 关于溶液稀释或增浓的计算(1)思路: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九年级溶液课堂教学:(一)知识要点:知识点1:溶液的基本概念(1)由一种或者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例如:蔗糖溶液、生理盐水等;(2)配置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贴标签知识点2:常见的溶剂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如:汽油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知识点3:溶液相关概念①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称为溶剂,量少的一种称为溶质(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通常把水看作溶剂);②: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例如:植物油和水混合震荡后形成的乳浊状液体)知识点4: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现象分类:①吸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②放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和分子或者水和离子的过程要放出热量;注意:有得溶液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和过程放出的热量,所以总体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所以吸热和放热这两个过程在同一溶质溶解时是可以同时发生的。
知识点5(重点):溶解度概念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更多的溶质的叫做不饱和溶液;③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例如:20℃时,100g水里最多能够溶解36g的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我们说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④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知识点6: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注意:㈠上式必须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意义;㈡Ca(OH)₂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降低温度,溶解度升高。
如图:①大部分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甲所示;②Ca(OH)₂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曲线如乙所示;知识点7:气体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压强在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的体积(例如:氮气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够溶解0.024体系的氮气,则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是0.024g )知识点8(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区分溶液浓/稀的方法:①通过看颜色深浅(比较粗略、准确度不高);②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精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小结:【配套练习】例1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C.可以沉降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例2 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A.浓硫酸B.硝酸铵C.火碱D.蔗糖例3 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的是()..显变化A.浓硫酸B. 氢氧化钠固体C. 氧化钙固体D.硝酸钾晶体例4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在一定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例5 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A. 130gB.140gC.160gD.180g例6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B.配置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C. 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gD. 在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和蒸发溶液中的水分这两种方法,都能把8%的KNO3溶液变成15%的KNO3溶液例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例8 向l00g10%NaOH溶液中加入12.5g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12. 5%B.20% C.22.5%D.25%例9 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溶解度/gKNO3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NaCl溶液B .KNO 3和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C .将30℃的KNO 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 .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例10右图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