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发言稿关于苏武精神的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苏武精神》。
“苏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源自于中国
古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苏武。
苏武是汉代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他在被匈奴俘虏的七年间,忠于国家,忍辱负重,最终坚守故国,成为古代中国忠诚、坚贞的典范。
苏武精神,首先体现在忠诚爱国。
苏武在遭遇俘虏时,拒绝向匈奴低头,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立场,展现出了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对于我们今天的青年来说,也应该牢记苏武的忠诚精神,热爱祖国,为祖国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其次是坚忍不拔。
苏武在匈奴的囚禁中,忍受了无数的折磨和折磨,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
这种坚忍不拔的品质,不仅让苏武自己坚强地活了下来,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要牢记苏武的坚韧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永不放弃。
最后是豪情饮酒。
尽管苏武在匈奴的囚禁中遭受了无尽的痛苦,但他从未放弃希望,他用自己的坚强和豪情饮酒,坚信着一天能回到故乡。
这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也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坚信未来。
“苏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牢记苏武的忠诚、坚忍和乐观,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浅谈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新疆是我国一个民族众多、文化博大的地区,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有理想、有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人才,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建设和谐和美好的新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他们的意识形态认同。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了解和反思国家和社会的变革,认识到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增进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对个人追求有所启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追求。
其次,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是一种熏陶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提高道德水平。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增进对社会公平、正义、法治等价值的认识,引导他们发挥积极作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最后,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社会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社会实践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特长,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项长期而有效的工作。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一流高等教育的同时,我们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实践,以此推动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向着更高水平的迈进。
论《苏武传》中彰显出来的任性和爱国精神成语“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写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理、表达思想的;所以语文教学就承担着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受到一定的思想启迪即思想道德教育的使命。
而教师如何把人类最真正的本性和最可贵的中华名族的爱国精神渗透到教学生活中即发挥出语文教学的“文以明道”的作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语文教育一直探讨的问题。
因为语文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人,学生的生活环境、人文心理、思想意识都在不断的变化。
教师也亟需研究新时代的学生素养、心理、志趣,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在的语文教学面对的是这样的学生群体:城里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断的站入捣蛋之列;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不缺吃不少穿,却缺少父母的爱,身心受到时代的伤害,性格比较叛逆;他们只想到自己,很少去关心别人。
老师在它们眼里也根本不算什么!许多老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欲教不能、欲罢不忍。
恨铁不成钢的思维模式只能使教学关系更紧张,单向的政治式直接说教更无济于事。
要从实际出发,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语文老师的使命变得更加紧迫,任务也更加艰巨。
笔者想以班固的《苏武传》为例来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传承文章中的人性美和爱国精神,以期实现对学生的美德教育。
上面常说要用优秀的作品感染人,用先进的思想感召人。
《苏武传》是一篇古代的优秀的人物传记,在这篇传记里彰显了永久的人性美和爱国精神,不失为典范之作。
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重点做了如下探讨:首先,通过对比看人性:苏武充其量只是一个使官,负责把匈奴的使节扶送到匈奴。
可事情发生了变故,随行的人参与匈奴的叛乱,殃及到他。
随从张胜屈于湟威投敌人,表现出贪生怕死的本性,投降能够保命也可以理解。
事败不得而为之,人之常情。
张胜是个常人,苏武则不能,他不是常人,肩负着汉朝的使命和国家的尊严、民族气节。
他可以自杀,可以遭到刑讯逼迫致死,却不能降。
苏武精神的现实意义
苏武精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它的核心思想是“忠诚、勇敢、智慧、创新”。
苏武精神的现实意义在于:
一是弘扬忠诚精神,忠诚是共和国的伟大精神,是国家的灵魂,是社会的支柱。
苏武精神提倡人们要忠心耿耿、敬业乐群,为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而不懈努力。
二是弘扬勇敢精神,勇敢是克服困难、坚持正义的重要素质。
苏武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接受挑战,不畏艰险,勇于抗争,勇于创新。
三是弘扬智慧精神,智慧是一种智力,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精神。
苏武精神鼓励人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把智慧用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是弘扬创新精神,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苏武精神鼓励人们勇于创新,勇于改变,勇于探索,勇于拓宽思路,勇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苏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可以激励人们勇于创新,忠于职守,勇于探索,勇于抗争,为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而不懈努力。
苏武精神的当代价值作文《苏武精神在当代:坚守与执着的力量》一提到苏武,大家可能就会想到那个手持旌节,在北海边牧羊十九年,始终坚守节操不投降的硬汉形象。
其实苏武精神在当代有非常实在的价值。
就说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儿吧。
我的邻居老宋是个手艺非常棒的老裁缝。
他在我们那片小街区开了个裁缝店,店面不大,装修也很简单,可生意一直不错。
这几年流行起了那种大型的连锁制衣坊,好多同类型的小店铺都顶不住压力关门大吉了。
有大的制衣坊来找老宋,想把他的店盘下来,给他在制衣坊里安排个高薪的职位。
但老宋拒绝了,他就像苏武守护自己的信念一样守着他的小裁缝店。
我就问老宋啊,为啥要守着这小店面呢?老宋笑了笑跟我说,他在这个店里待了大半辈子,这儿就像他的另一个家。
他做裁缝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真心喜欢给街坊邻居们量体裁衣,每做一件衣服,就像完成一件艺术品,看到大家穿上后满意的样子,他就觉得特满足。
这多像苏武啊。
苏武在北海边,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不管匈奴单于怎么威逼利诱,他就是守着自己的汉朝使者身份不投降。
那小破店,就像是老宋的北海,他根本就不在乎外在的诱惑,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点小确幸。
在这个快节奏的当代社会,咱们到处都能看到人们追逐名利。
好多人今天干这个,明天发现那个更赚钱就换方向,一点都不执着。
可是有苏武精神,就不一样啦。
无论是做小生意还是在大公司上班,或者搞学术搞科研啥的,如果都能够像苏武那般,对自己认定的东西坚守不动摇,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就像老宋坚守他的裁缝店,靠的是对裁缝手艺的热爱,对自己顾客的那点责任感。
咱们如果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坚持,也是有无限的潜力可以挖掘的啊。
所以啊,苏武精神在当代,一点儿都没有过时的意思,反而像是寒冬里的一杯热酒,暖人心呐。
《让苏武精神在当代扎根》还说我那邻居老宋。
上次和他聊完后,我对他更加佩服了。
他这坚守自己小裁缝店的事儿,让我一直在想苏武精神在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影响。
老宋的日子过得不算轻松。
现在各种布料价格不稳定,而且新款式衣服的设计理念也需要他不断去学习。
发言稿关于苏武精神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有幸能够在这里发表一篇关于苏武精神的演讲。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苏武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名人,他的故事被传颂千古,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
苏武,字子卫,是汉朝的一位知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农家,自幼立志学问,勤奋好学,终日不倦。
后来,他考中了进士,成为了汉朝的一名官员。
在担任官员期间,苏武一直秉持着忠诚、勤勉、正直的品德,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器重。
然而,苏武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名官员,他有着更高远的理想和目标,他希望能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苏武的一生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在匈奴的艰苦岁月。
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92年,苏武被派往匈奴任职,但在匈奴之地,苏武受尽了各种艰辛和折磨。
他在草原上过着艰苦的生活,食不果腹,饮水食草,受尽了莫大的痛苦。
然而,尽管经历了这些磨难,苏武依然保持着坚强和勇敢的品格,他从未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美好憧憬。
在匈奴生活了十多年后,苏武终于得到了回国的机会,他立即踏上了回归的征途。
在回国的路途中,苏武遭遇了无数的困难和危险,但他从未被这些困难和危险击倒,最终,他凭着一股坚强不屈的意志,成功地回到了汉朝的疆土上。
苏武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险的精神感动了当时的国人,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苏武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首先,他在匈奴的艰苦岁月中,保持着一颗崇高的爱国之心,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汉朝的忠实子民,在困难时刻,他没有选择妥协和屈服,而是选择了坚守信仰和理想。
其次,苏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质和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兴衰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正是因为有着苏武这样的爱国者,我们才能够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最后,苏武的故事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个真正的英雄应该是勇敢无畏、坚韧不拔、忠诚奉献,在任何情况和境遇之下都能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苏武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再生活在匈奴时代,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坚韧不拔、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
苏武的精神给我的启发苏武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更是一种指导我们生活的精神力量。
苏武是汉朝时期一位仕途坎坷的边塞将领,他的故事展示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苏武年轻时聪明才智,却因得罪权臣而被贬至边疆。
在那个恶劣的环境下,苏武面临着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危险的边境战事。
但是,苏武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被困境所打败。
在被俘虏之后,苏武被迫害的情况更加严重。
然而,他依然保持着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绝不妥协。
他用他的智慧和才能征服了他的敌人,并最终成功逃脱。
苏武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困境,都应该保持一颗坚强的心,坚持自己的追求。
苏武的精神也提醒我们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勇于行动的勇气。
在面对外界质疑和困难时,我们不能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评价,而是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付诸实践。
苏武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坚持和耐心是成功的关键。
苏武在漫长的岁月中坚守自己的信念,不畏艰难困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这种坚持和耐心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坚持到底,获得更大的成就。
苏武的精神也启示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
苏武在战争中学习了很多战略和智慧,通过这些经验总结和借鉴,他最终取得了胜利。
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之,苏武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启发。
他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要保持追求梦想的决心,抵御困难和挫折的压力。
只有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学习和创新,我们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苏武,一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以其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苏武,生于西汉时期,曾被派遣出使匈奴。
然而,在完成任务后,他却被匈奴扣留,面对极端的生存条件和艰难的处境,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忠诚。
他拒绝投降,拒绝与匈奴合作,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苏武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很容易迷失方向,失去信念。
然而,苏武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何种困境,我们都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苏武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忠诚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在苏武身上,我们看到了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忠诚。
这种忠诚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忠诚,更是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忠诚。
这种忠诚精神,是我们所需要传承和发扬的。
同时,苏武的故事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
苏武在面对困境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种冷静和理智的态度,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总之,苏武的故事是一段宝贵的历史遗产,它告诉我们如何坚定信念、保持忠诚、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习苏武的精神,传承他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爱国使臣苏武读后感读了苏武的故事,我那叫一个佩服啊,感觉他就像古代版的超级英雄,只不过他的超能力不是飞檐走壁,而是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估计心里也想着这就是个外交任务,去去就回呗。
哪知道匈奴那边不讲武德啊,突然就把他给扣下了。
这就好比你去邻居家做客,结果邻居把你关在小黑屋里不让走了。
一般人可能早就慌了神,但苏武可不是一般人。
匈奴人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想让苏武投降,给他高官厚禄,那待遇听起来就像现在中了彩票头奖还送个大别墅似的。
可苏武就像一块顽固的石头,任你怎么摆弄,我就是不挪动半分。
他心里就一个想法:我是汉朝的使臣,我代表着我的国家,怎么能背叛呢?这种爱国的信念,简直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稳稳地扎在他的心里。
特别是当他被流放到北海边放羊的时候,那日子过得可太苦了。
天寒地冻的,吃不好睡不好,就跟那荒野求生似的。
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抱着那个代表汉朝的旌节,就像抱着自己的命根子一样。
我都能想象到他在北海边,风吹着他的头发和破旧的衣服,他眼睛却一直坚定地望着远方,那远方就是他的祖国啊。
对比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不愁吃不愁穿,有时候还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抱怨。
而苏武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都能坚守对国家的忠诚。
这让我觉得,我们真得好好学学他这种爱国精神。
爱国不是嘴上说说的漂亮话,而是在面对困难和诱惑的时候,还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苏武这个人物,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
他的故事也时刻提醒着我们,爱国是一种伟大的情怀,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读完他的故事,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被打了一针强心剂,要更努力地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苏武精神的当代价值作文
昔者,苏武牧羊,留胡地而心向汉,其志坚矣,其节高矣。
夫苏武之精神,非徒一介使臣之忠贞不渝,亦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之象征。
今欲论苏武精神在当代之价值,宜先究其本末,次述其影响,终陈其启示。
苏武,字子卿,西汉名臣也。
昔日,武帝遣之以答匈奴,不幸遭羁,困于北海之滨。
然苏武之心,如磐石般坚定,不为胡人所屈。
持节云中,何惧风霜雪雨?忍饥挨饿,不改其志;受尽屈辱,不易其节。
十九载,漫长岁月,苏武始终坚守使命,终于得归故里,成为千古传颂之楷模。
苏武精神,乃忠诚、坚持、自强之集合体。
于个人而言,此精神激励人以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勇于担当,自强不息。
于国家而言,此精神乃民族精神之瑰宝,凝聚民心,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信与自强。
今日之世,虽无昔日之烽火狼烟,然挑战与困难依旧重重。
国际风云变幻,社会竞争激烈,人心不古,物欲横流。
苏武精神,正可为当代人之精神灯塔,指引迷津,照亮前行之路。
学者士子,当以苏武为榜样,勤学苦练,不畏艰辛,以成大器。
商贾工匠,亦应效法苏武之坚韧不拔,精益求精,创新进取。
至于国家治理,更须汲取苏武精神之精华,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为民造福,强国兴邦。
苏武精神,岂止于历史,其光芒照耀当代,激励后人。
愿吾辈以此为鉴,砥砺前行,共创辉煌。
苏武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作者:朱楠陈古月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11期
伟大的精神指引社会发展的方向,伟大的精神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伟大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前进的不竭动力。
苏武,这个为国人所熟知的名字,这个代表民族气节的人物,依旧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耀眼的光彩,他的忠贞,他的坚忍,他的信念,他的气节,都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的。
苏武,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为人所熟知的名字。
苏武的故事,更是流传至今,为人称道。
苏武的精神,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发扬。
在公元前100年前,汉武帝任命苏武带领使团出使匈奴,但是因为发生了“虞常事变”,苏武被扣押在了匈奴,面对诱惑,面对严刑,面对孤独,面对痛苦,面对名利,苏武始终不肯臣服,为此,他被流放到了北海牧羊,这一去就是19年。
在这19年的时光中,陪伴苏武的,除了寒冷、饥饿、劳累、思念之外,就是那根象征汉庭的旌节。
在苏武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誓死捍卫汉庭的威严,默默信守对国家的承诺。
一、当代大学生应具有苏武的忠贞精神
北海牧羊,渴了就喝雪水,饿了就吃毛毡。
冰天雪地,茹毛饮血,含辛茹苦,旌节早已落尽,而苏武却从未动摇。
自然环境可想而知。
此外,粮食供应又时断时续。
此时的苏武,连最起码的生存资料都没有保障了。
后人也曾惊疑苏武在此环境下如何能够存活。
“何处吹笳薄幕天,塞垣高鸟没狼烟。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单于正是想利用冰天雪地、苦寒孤寂的险恶环境摧毁苏武的意志,让他耐不住折磨而投降。
然而苏武硬是凭借心中的无比坚强的信念挺了下来。
也许,当他下定决心死不降敌的时候,他就做好了面对一切困苦的准备。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
”就这样,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苏武硬是活了下来。
而且,坚持了十九年。
苏武这种坚强不拔的品质正源于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吃苦耐劳的伟大民族精神。
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他成为中华历史上的一个巨人,让后人永远怀念他、敬颂他。
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对心系大汉忠贞守节的苏武来说算不上什么,但是,面对李陵的心理攻势,只有矢志不渝的信念和忠贞爱国的精神,才能让脆弱的心变得强大。
兄弟尽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君主薄情寡义······面对这一切,苏武选择的依旧是坚守,以子事父的赤诚来坚守对国家的忠贞。
苏武的忠贞,已经突破了俗人所能见识的可观可感的忠贞,而是一种良心。
而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就是这种忠贞的精神。
即使是社会变迁,各种文化冲击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仍然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忠贞品质,对国家的忠贞,对社会的忠贞,对家庭的忠贞,对信念的忠贞,对责任的忠贞,培养大学生的忠贞品质,实际上就是培养当代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使其明白自身的背负的责任,并为之坚守。
二、当代大学生应学习苏武的坚忍性格
一个人面对寒冷和折磨,南望大汉故乡,那种痛苦可以说是椎心之痛。
然而,苏武依旧选择一个人牧羊,宁可死去,也绝不投降。
这种坚忍的性格,是令人敬佩的。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苏武为镜,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使大学生们更多的是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虽然不能有和苏武完全相同的节操,但可以学习他那种坚忍的品质。
也许不能达到苏武的精神高度,但也应该以他的思想为榜样,不断的替身自己的高度。
当大学生们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更要将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的利益放在一起考虑,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
三、当代大学生要培养苏武的坚定信念与气节
苏武身上体现的首先是一种时代的英雄气概。
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英雄群起、民族精神意气风发的时代。
人们渴望建功立业,敢于英雄扬名,涌现了大批有非凡才能和功业卓著的人物。
这种英雄气概不是个人的,远非来自于个人气质力量——勇敢、坚毅、视死如归等的支持,更根本的来自于民族、国家和文化力量之强盛、优势所带来的必胜信念的支持。
伴随着这种气概的则是一种事业的正义感、进步感、道德感及其所涌现出的精神力量。
苏武虽然孤处匈奴,远在异域,势单力薄,但精神上却是优势的、强大的。
当卫律劝苏武投降时,武怒斥其“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指出:“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独匈奴未耳。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正是这背后矗立的强大的祖国,一个发展到极高的优越的文化和巨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使他能勇气百倍,不感孤立,并能居高临下,蔑视敌人以及匈奴加诸他的威逼和迫害。
当代大学生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普遍缺信念和坚韧的精神,所以我们跟要使其认识到苏武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该有民族的气节。
因为有坚定的信念,所有的困难,痛苦,阻碍都会变成心底的一种动力;因为有坚定的信念,一切的难题,挫折,失败都会变成进取的能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让它支撑着我们的梦想,让它帮助我们深化自己的品质。
而对于祖国的热爱,更是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因为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有我们更好的发展。
在祖国的利益受到危害的时候,我们应该挺身而出,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
在祖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