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临床检验管理 (医疗组) 2
- 格式:doc
- 大小:237.00 KB
- 文档页数:12
临床检验医学课件资料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临床检验医学概述•临床检验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检验医学技术与方法•临床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01临床检验医学概述1定义与分类23临床检验医学是一门通过现代化仪器和实验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医学学科。
临床检验医学主要包括临床血液学、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分支。
临床检验医学通过采集人体各部位标本(血液、尿液、粪便、痰液等)进行实验检测,为医生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依据。
03目前,临床检验医学在国内外医院中普遍开展,为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支持。
发展历程与现状01临床检验医学起源于19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02现代临床检验医学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01临床检验医学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02通过临床检验医学的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病情进展、判断疗效和预后,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
03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为医生提供了更多诊断和治疗选择。
02临床检验医学基础知识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等,用于初步判断贫血、感染等病症。
血液检验血沉检查通过观察红细胞沉降速度,推断出血液粘稠度及红细胞表面电荷等,对心血管疾病、炎症等有诊断价值。
血液流变学检查测定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等,对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有预测价值。
包括尿量、尿色、尿沉渣检查等,初步判断泌尿系统疾病及全身性疾病。
尿常规检查通过尿糖定性试验,判断血糖水平及肾脏病变情况。
尿糖检查通过尿蛋白定量测定,判断肾脏病变及全身性疾病对肾脏的影响。
尿蛋白检查肾功能检查通过测定尿素氮、肌酐等,反映肾脏排泄功能及肾脏受损情况。
临床检验的定义通过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人体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获取有关健康状况、疾病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的信息。
疾病诊断为医生提供客观、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
治疗监测通过定期检测,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健康评估对人体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检测,评估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临床检验的定义与重要性01早期临床检验起源于古代医学,通过观察尿液、血液等样本的颜色、气味等变化来判断疾病。
02现代临床检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检验逐渐走向专业化、精细化,引入了先进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03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临床检验将更加快速、准确和智能化。
临床检验的历史与发展0102对每一位患者负责,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和隐私权。
保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尊重生命严谨求实•团结协作:与医生、护士等其他医务人员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的健康负责。
03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临床检验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样本在采集、运输、保存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保证样本安全对检验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及时、准确地出具检验报告。
准确记录与报告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具有运输、防御、调节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功能。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红细胞数量、大小、形态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用于评估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白细胞数量、种类和形态的测定,用于评估感染、炎症、过敏、寄生虫感染和癌症等疾病。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数量、形态和聚集功能的测定,用于评估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
血小板计数和功能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具有识别、清除外来抗原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等功能。
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抗体是机体针对抗原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临床检验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临床检验医学概述•临床检验医学的分类和应用•临床检验医学的技术与方法•临床检验医学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临床检验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典型病例的临床检验与诊断思路目录01临床检验医学概述临床检验医学是将临床病理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寄生虫学、临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有机整合,以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评估为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应用,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全面、规范、客观的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定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实践性强、服务于临床。
特点临床检验医学的定义与特点临床检验医学的重要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数据,协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对某些疾病具有预测价值,如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肿瘤的预测。
对某些疾病或症状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如血液细胞学检查对贫血和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具有监测价值,如药物治疗后疗效观察和病情监测。
古代医学检验古代医学家通过对病人排泄物、呕吐物、血液等生物样品的简单观察和描述,开创了医学检验的先河。
临床检验医学的历史与发展近代医学检验自19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技术不断进步,检验项目日益增多,检验技术逐步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
现代医学检验自20世纪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技术不断创新,检验项目更加丰富、精准、灵敏,检验方法更加快速、简便、安全。
临床检验医学与临床诊断治疗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数据,协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为护士提供疾病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参考依据。
为医生提供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线索和药物疗效的监测指标。
为患者提供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的指导。
02临床检验医学的分类和应用血红蛋白电泳、红细胞脆性实验、红细胞寿命测定、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查、红细胞膜缺陷检查、红细胞酶缺陷检查、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等。
十五、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15.1 临床检验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服务项目满足临床诊疗需要,能提供24 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4.15.1.1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
(医疗管理组)【C】1.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全院临床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2.开展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
3.检验项目具有前沿性、能够保证疑难疾病的诊断。
4.检验项目应覆盖医院各临床科室所诊治的病种。
5.对本院临床诊疗临时需要,而不能提供的特殊检验项目,可委托其他三级甲等医院提供服务,或多院联合开展服务,但应签署医院之间的委托服务协议,必须有室内与室间质量控制及结果回报时限等保证条款。
检查方法:现场询问【B】符合“C”,并1.每年根据临床科室需求,经论证后及时推出新项目。
(查科室新项目登记本)2.微生物检验项目对院内感染控制及合理用药提供充分支持。
(查微生物检测项目)【A】符合“B”,并1.定期(至少每季)向临床科室通报细菌耐药情况。
(查细菌耐药通报相关资料)2.至少每半年一次向临床征求对项目设置合理性意见,持续改进,确保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求。
(查项目设置征求临床意见记录簿)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4.15.1.2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医疗管理组)【C】1.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查科室检验人员排班表)2.急诊项目设置充分征求临床科室意见,使检验项目既能满足危急情况下诊断治疗的需求,又不过度浪费急诊资源。
(查项目设置征求临床意见记录簿)3.明确急诊检验报告时间,临检项目≤30分钟出报告,生化、免疫项目≤2小时出报告。
(查急诊检验报告时间相关规定)【B】符合“C”,并1.检验项目满足危急情况下诊疗需求,开展必须的常规检查。
2.急诊检验项目在规定时间内报告。
十五、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15.1 临床检验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服务项目满足临床诊疗需要,能提供24 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4.15.1.1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
(医疗管理组)【C】1.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全院临床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2.开展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
3.检验项目具有前沿性、能够保证疑难疾病的诊断。
4.检验项目应覆盖医院各临床科室所诊治的病种。
5.对本院临床诊疗临时需要,而不能提供的特殊检验项目,可委托其他三级甲等医院提供服务,或多院联合开展服务,但应签署医院之间的委托服务协议,必须有室内与室间质量控制及结果回报时限等保证条款。
检查方法:现场询问【B】符合“C”,并1.每年根据临床科室需求,经论证后及时推出新项目。
(查科室新项目登记本)2.微生物检验项目对院内感染控制及合理用药提供充分支持。
(查微生物检测项目)【A】符合“B”,并1.定期(至少每季)向临床科室通报细菌耐药情况。
(查细菌耐药通报相关资料)2.至少每半年一次向临床征求对项目设置合理性意见,持续改进,确保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求。
(查项目设置征求临床意见记录簿)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4.15.1.2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医疗管理组)【C】1.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查科室检验人员排班表)2.急诊项目设置充分征求临床科室意见,使检验项目既能满足危急情况下诊断治疗的需求,又不过度浪费急诊资源。
(查项目设置征求临床意见记录簿)3.明确急诊检验报告时间,临检项目≤30分钟出报告,生化、免疫项目≤2小时出报告。
(查急诊检验报告时间相关规定)【B】符合“C”,并1.检验项目满足危急情况下诊疗需求,开展必须的常规检查。
2.急诊检验项目在规定时间内报告。
(检查方法:个案追踪检查,查阅病历检验资料)十五、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1.开展心肌标志物、凝血和感染等指标的测定。
(查相关项目开展情况)2.临床各科对开展急诊检验服务满意度高。
(查临床科室对急诊检验满意度调查)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 】【B 】【A 】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 】【B 】【A 】得分:检查时间:4.15.1.3 检验项目、设备、试剂管理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标准的要求。
(医疗管理组)【C 】1.检验项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准入范围。
(查科室检验项目)4.能开展分子诊断项目,并具有一定的针对突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检测能力和技术储备。
(查科室分子诊断项目)5.相关人员知晓履职要求。
(检查方法:现场询问知晓情况) 【B 】符合“C ”,并 进行恰当的方法学验证以保证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干扰及参考范围设定等各项技术参数均能符合临床使用需求。
(检查方法:现场询问,查阅验证资料) 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 】【B 】【A 】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 】【B 】【A 】得分:检查时间: 评 审 标 准 评 价 要 点4.15.1 临床检验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服务项目满足临床诊疗需要,能提供 24 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4.15.1.4有新项目审批及实施流程。
(医疗管理组)【C 】1.有新项目审批及实施流程。
(查新项目审批及实施流程)2.新项目开展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新项目开展前应收集相关的检验资料。
(2)征求相关临床科室专家意见。
(3)评估新项目开展的意义。
(4)评估开展该检验项目所需人力、设备及空间资源。
(5)核定该项目开展所需仪器、试剂的三证是否齐全。
(6)核定该项目的收费情况或在卫生与物价行政部门备案情况。
(检查方法:查检验新项目是否履行相应审批流程)有新项目实施后的跟踪,听取临床对新项目设置合理性的意见,改进项目管理。
(检查方法:查新项目实施后工作流程)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4.15.2 有实验室安全程序、制度及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遵照实施并记录。
4.15.2.1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医疗管理组)【C】1.检验科主任为实验室安全责任人。
2.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严格规定各个场所、各工作流程及不同工作性质人员的安全准则。
(查实验室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3.保存完整的安全记录。
(查实验室安全记录)4.开展安全制度与流程管理培训,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检查方法:查安全制度与流程培训考核记录)【B】符合“C”,并1.各实验室设置安全员,负责各个场所的安全。
(查实验室是否实施安全责任管理)2.保存完整的各项安全相关活动记录。
(查科室安全活动记录)【A】符合“B”,并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研究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安全,各项记录完整。
(检查方法:查实验室安全管理专项活动记录)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4.15.2.2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分区并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以避免交叉污染。
【C】1.实验室生物安全分区合理,有明确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标志。
2.合理设计工作流程以避免交叉污染。
(查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流程)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十五、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 符合:【C 】【B 】【A 】得分:检查时间: 评 审 标 准 评 价 要 点4.15.2 有实验室安全程序、制度及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遵照实施并记录。
4.15.2.3实验室配置充分的安全防护设施。
(医疗管理组)??【C 】 1.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性质,按照行业规范进行充分的个人防护。
2.配备洗眼器、冲淋装臵及其他急救设施及耗材,并保证以上设施可正常工作。
3.设立适当的警示标识,对生物安全、防火防爆安全、化学安全等做出充分警示。
4.如开展放射免疫分析和其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保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可选) 5.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B 】符合“C ”,并 1.根据实验等级设置个人防护,能执行。
2.实验室出口处设有专用手部消毒设备。
3.各种设施定期维护,保障正常。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 【A 】符合“B ”,并 实验室安全防护到位,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管理。
(查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 】【B 】【A 】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 】【B 】【A 】得分:检查时间: 评 审 标 准 评 价 要 点4.15.2 有实验室安全程序、制度及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遵照实施并记录。
4.15.2.8 实验室应建立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规定,并安排专人进行监督。
(可选,县医院必选) (医疗管理组)【C 】1.建立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规定与流程。
(查相关管理规定与流程)2.微生物实验室有专人负责菌(毒)种管理。
(现场检查)【B 】符合“C ”,并 1.样品收集、取用有相应的过程记录。
(查相关记录) 2.有相应的应急预案。
(查看应急预案) 【A 】符合“B ”,并 实验室微生物菌种、毒株收集、取用、处理记录完整,无意外事件发生。
(检查方法: 现场查看相关记录)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4.15.2.9实验室建立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制度。
(医疗管理组)【C】1.建立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制度。
(查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2.建立化学危险品清单和安全数据表。
(查化学危险品清单和安全数据表)3.指定专门的储存地点,专人管理,对使用情况做详细记录。
(现场查看,查阅相关记录)4.有化学危险品溢出与暴露的应急预案。
(查应急预案)5.相关人员对制度和预案的知晓率≥95%。
(现场询问知晓情况)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4.15.3 由具备临床检验专业资质的人员进行检验质量控制活动,解释检查结果。
4.15.3.1有明确的临床检验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要求。
(医疗管理组)【C】医院若设置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HIV 初筛实验室等”,则检验人员经培训考核后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上岗证方可独立工作。
(可选)【B】符合“C”,并1.生化室≥80%的员工持卫生部核发的大型生化分析仪上岗证。
(查人员上岗证)2.医院若设置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HIV 初筛实验室等”,则≥60%员工持证上岗。
(可选)【A】符合“B”,并科室负责人具备检验专业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
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B】【A】得分:检查时间:十五、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4.15.3.2不同实验室组织有针对性的上岗、轮岗、定期培训及考核,对通过考核的人员予以适当授权。
(医疗管理组)【C 】 1.不同实验室应组织有针对性的上岗、轮岗、定期培训及考核,对通过考核的人员予以适当授权。
(查相关制度) 2.选择并授权具有相关资质、经验丰富及较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人员负责检验全程质量控制工作及结果解释工作。
(查授权记录) 【B 】符合“C ”,并 对授权工作实行动态管理。
【A 】符合“B ”,并 培训及考核记录完整,有授权人员的定期评价,工作人员无超权限范围操作。
检查方法: 现场查看,查阅资料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 】【B 】【A 】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 】【B 】【A 】得分:检查时间: 评 审 标 准评 价 要 点 4.15.4 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4.15.4.1 保证每一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医疗管理组)【C 】实验室应采用量值溯源,校准验证,能力验证或室间质评,实验室间的比对等方式充分保证每一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查方法: 现场查看,查阅资料) 【B 】符合“C ”,并开展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保障检验质量。
(查阅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资料) 【A 】符合“B ”,并 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结果达到质量控制目标。
(查看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结果) 检查结果与级别符合:【C 】【B 】【A 】得分:检查时间:再次检查结果:符合:【C 】【B 】【A 】得分:检查时间:4.15.4.2严格执行检验报告双签字制度。
(医疗管理组) 【C 】 1.严格执行检验报告双签字制度(急诊除外)(查看病历检验报告)。
2.指定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较高的人员负责检验报告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