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常见阴离子未知液的定性研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9
阴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阴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引言:阴离子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物质,其鉴定对于分析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鉴定不同阴离子的存在与浓度。
实验一:氯离子的鉴定实验材料:氯化钡溶液、盐酸、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步骤:1.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存在氯离子。
2.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存在氯离子。
3. 若以上两步均出现白色沉淀,则通过稀硝酸滴定法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一的步骤,我们可以确定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
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确认存在氯离子。
通过稀硝酸滴定法,我们可以进一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实验二:硫酸根离子的鉴定实验材料:硝酸铅溶液、硫酸钠溶液步骤:1.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硝酸铅溶液,若产生黄色沉淀,则存在硫酸根离子。
2.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硫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存在硫酸根离子。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二的步骤,我们可以确定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
若出现黄色或白色沉淀,即可确认存在硫酸根离子。
实验三:碳酸根离子的鉴定实验材料:盐酸、钡氯化物溶液步骤:1.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存在碳酸根离子。
2.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钡氯化物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存在碳酸根离子。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三的步骤,我们可以确定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碳酸根离子。
若出现气泡或白色沉淀,即可确认存在碳酸根离子。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鉴定出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通过滴定法和产物的观察,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测定阴离子的浓度。
这些实验方法在分析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阴离子的鉴定报告报告编号:2021-CL-001样品信息:样品名称:未知液体样品编号:2021-SN-001取样时间:2021年1月1日样品来源:实验室实验室处理后的液体样品,取自实验室原料库中的混合液体。
样品保存在常温下,避免光照和氧化。
鉴定方法:样品的阴离子类型鉴定采用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
实验过程中采用离子交换柱,采用高压梯度洗选法和电导检测法,对样品中的阴离子进行了全面鉴定。
鉴定结果:样品中共检测出7种常见阴离子,具体鉴定结果如下:1. 氢氧根离子(OH-):未检测到。
2. 碳酸根离子(CO32-):未检测到。
3. 氯离子(Cl-):1.0 mg/L。
4. 硝酸根离子(NO3-):3.5 mg/L。
5. 硫酸根离子(SO42-):未检测到。
6. 磷酸根离子(PO43-):未检测到。
7. 氟离子(F-):0.5 mg/L。
结论:样品中检测出氯离子、硝酸根离子和氟离子等3种阴离子,其中氯离子、硝酸根离子浓度较高。
据分析,该样品可能是一种水溶液用于清洗装备的清洁剂。
备注:1. 该鉴定报告是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编写而成,并且仅适用于此样品。
对于其他样品,请重新进行分析。
2. 本报告仅对实验室所提供的样品进行阴离子鉴定,不代表该样品中不含有其他化学物质。
3. 实验室在样品提取、保存以及测试过程中都尽可能地保证样品不受污染,但是我们无法保证样品的绝对纯度,并且我们不对损失或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害承担任何责任。
报告人:XXX 实验室资深分析师2021年6月1日。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常见阴离子的鉴定方法,学会利用化学试剂和仪器对溶液中的阴离子进行鉴定,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阴离子鉴定实验主要是利用各种阴离子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现象来识别和鉴定阴离子。
常见的鉴定方法有沉淀反应、颜色反应、气体生成等。
三、实验用品1. 试管:若干2. 试管夹:若干3. 胶头滴管:若干4. 烧杯:若干5. 玻璃棒:若干6. 酚酞试液:1%7. 氢氧化钠溶液:1%8. 氯化钡溶液:1%9. 硫酸钡溶液:1%10. 碳酸钠溶液:1%11. 稀硝酸:1mol/L12. 稀盐酸:1mol/L13. 酒精灯:1个14. 滤纸:若干15. 漏斗(含铁圈):1个四、实验步骤1.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 若溶液变红,继续滴加稀硝酸,观察红色是否消失。
若红色消失,则可能含有OH-离子。
3. 另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若有,继续滴加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若沉淀溶解,则可能含有CO32-离子。
4. 另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若有,继续滴加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若沉淀溶解,则可能含有SO42-离子。
5. 另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若有,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可能含有Cl-离子。
6. 另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若有,继续滴加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若沉淀溶解,则可能含有Ag+离子。
五、实验现象1. 加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继续滴加稀硝酸后红色消失,可能含有OH-离子。
2. 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硝酸后沉淀溶解,可能含有CO32-离子。
3. 加入硫酸钡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硝酸后沉淀溶解,可能含有SO42-离子。
阴离子鉴定实验报告阴离子鉴定实验报告引言:阴离子是化学中一类带负电荷的离子,其在化学反应和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鉴定不同的阴离子,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结果和结论。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准确鉴定给定溶液中的阴离子种类。
实验原理:阴离子鉴定主要依靠其与特定试剂反应所产生的沉淀、颜色变化或气体释放等特征。
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确定阴离子的存在与否。
实验步骤:1. 首先,准备一系列已知阴离子的溶液,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
2. 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氯化银试剂。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溶液中存在氯离子。
3. 取另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硝酸银试剂。
若产生黄色沉淀,则表明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4. 取第三个待测溶液,加入盐酸试剂。
若产生气泡,则表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
5.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结合颜色变化、沉淀形成等特征,可以准确鉴定待测溶液中的阴离子种类。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待测溶液A加入氯化银试剂后,产生白色沉淀,表明溶液A中存在氯离子。
2. 待测溶液B加入硝酸银试剂后,产生黄色沉淀,表明溶液B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3. 待测溶液C加入盐酸试剂后,产生气泡,表明溶液C中存在碳酸根离子。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待测溶液A中存在氯离子。
2. 待测溶液B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3. 待测溶液C中存在碳酸根离子。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准确鉴定给定溶液中的阴离子种类。
通过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鉴定了待测溶液中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的化学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阴离子鉴定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准确鉴定给定溶液中的阴离子种类。
本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
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阴离子的特性和鉴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化学分析中。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能正确判断不同阴离子的存在与否。
实验原理:常见非金属阴离子包括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利用各个阴离子的特性进行分离与鉴定。
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器材:试管、滴管、烧杯、玻璃棒等。
试剂:氯化银溶液、溴化银溶液、碘化银溶液、硫酸银溶液、硝酸银溶液、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钠溶液等。
实验步骤:1. 氯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银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氯离子。
2. 溴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溴化银溶液。
若产生黄色沉淀,则表示存在溴离子。
3. 碘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碘化银溶液。
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碘离子。
4. 硫酸根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硫酸银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硫酸根离子。
5. 硝酸根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硝酸根离子。
6. 碳酸根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盐酸。
若产生气泡,且气泡通入饱和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碳酸根离子。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述,通过观察产生的沉淀或气泡,可以判断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溶液溅出或溅入眼睛。
2.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器材的干净,避免交叉污染。
3.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并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我们可以准确判断不同阴离子的存在与否。
这对于化学分析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掌握,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验证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包括CO3^2-、OH^-和Cl^-,并分析其存在情况。
二、实验原理1. CO3^2-与钙离子(C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沉淀在稀盐酸中溶解。
2. OH^-与酚酞试液反应,溶液变为红色。
3. Cl^-与银离子(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三、实验用品1. 试管:若干2. 试管夹:若干3. 胶头滴管:若干4. 烧杯:若干5. 玻璃棒:若干6. 滤纸:若干7. 漏斗(含铁圈):若干8. 稀硝酸:适量9. 钙离子溶液:适量10. 酚酞试液:适量11. 银离子溶液:适量12. 稀盐酸:适量四、实验步骤1. 取适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钙离子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能存在CO3^2-。
2. 若步骤1中产生白色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实验现象:若沉淀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存在CO3^2-。
3. 取适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
实验现象:若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能存在OH^-。
4. 取适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银离子溶液。
实验现象: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能存在Cl^-。
5. 若步骤4中产生白色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实验现象:若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存在Cl^-。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步骤1中,观察到白色沉淀的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O3^2-。
2. 在步骤2中,白色沉淀溶解,进一步证实溶液中存在CO3^2-。
3. 在步骤3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OH^-。
4. 在步骤4中,观察到白色沉淀的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
5. 在步骤5中,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溶液中存在Cl^-。
六、结论通过本实验,验证了无色溶液中存在CO3^2-、OH^-和Cl^-三种阴离子。
实验结果表明,溶液中的CO3^2-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OH^-与酚酞试液反应使溶液变为红色,Cl^-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实验 5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阴离子一实验目的(1)掌握离子色谱法分析的基本原理。
(2)了解离子色谱仪的组成及基本操作技术。
(3)掌握常见阴离子的测定方法。
(4)掌握离子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1)进样:样品环进样(2)分离:离子交换分离离子色谱中使用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上分布有固定的带电荷的基团和能离解的离子。
当样品进入离子交换色谱柱后,用适当的溶液洗脱,样品离子即与树脂上能离解的离子连续进行可逆性交换,最后达到平衡。
不同阴离子(F-,Cl-,NO2-,NO3-等)与阴离子树脂之间亲和力不同,其在树脂上的保留时间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3)检测:电导检测器根据离子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对样品中的阴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离子色谱仪;阴离子分析色谱柱:,阴离子分析色谱保护柱;超声波发生器;真空过滤装置;1mL、10mL 注射器各一支;0.20微米、0.45微米水相微孔过滤膜。
试剂:KCl、NaNO2均为优级纯;超纯水。
四实验步骤(1)准备浓度分别为 10ppm,20ppm,50ppm 和未知浓度的试样各一份。
(含KCl,NaNO2)(2)设置仪器参数:淋洗液流量0.8ml/min,数据采集时间10min.(3)用注射器注入10ppm 的溶液进入离子色谱仪并观察色谱图,一段时间后记下相关数据,依次进行其他浓度试样的检测。
(注意试液装入前清洗三次,最后抽取时无气泡)(4)绘制标准曲线。
五结果处理数据记录溶液离子出峰时间/min峰面积Cl-10ppmNO2-Cl-20ppmNO2-Cl-50ppmNO2-未知试样未知(1)根据标准试样和样品试样色谱图中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确定分析离子在色谱图中的位置答:(2)绘制标准曲线,拟合线性回归方程。
Cl-线性回归方程:NO2-线性回归方程:(3)计算水样中被测阴离子的含量。
答:六注意事项(1)淋洗液必须先进行超声脱气处理。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引言:阴离子是化学中一类带负电荷的离子,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研究和鉴定常见的阴离子,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1. 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2. 熟悉常见阴离子的化学性质;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主要依靠化学反应的特性。
在本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了沉淀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和气体演化反应等方法。
实验步骤:1. 分离: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并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如加热、稀释等,使得样品中的阴离子充分溶解。
2. 分组:根据阴离子的不同特性,将样品分为不同的组别,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
3. 沉淀反应:将每个组别的样品分别与不同的沉淀试剂反应,观察是否生成沉淀物。
根据沉淀物的颜色、形状和溶解性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阴离子的存在情况。
4. 酸碱中和反应:将每个组别的样品分别与酸碱试剂反应,观察是否产生酸碱中和反应。
根据反应产生的气体、颜色变化和pH值的变化等特征,可以进一步确定阴离子的种类。
5. 气体演化反应:将每个组别的样品分别与适当的试剂反应,观察是否产生气体。
根据气体的性质和产生气体的反应类型,可以进一步鉴定阴离子的种类。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后,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的反应现象,并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1. 沉淀反应:在样品A中加入氯化银试剂后,观察到了白色沉淀物的生成,表明样品A中存在氯离子。
2. 酸碱中和反应:在样品B中加入盐酸试剂后,观察到了气泡的产生,并且溶液的pH值下降,表明样品B中存在碳酸根离子。
3. 气体演化反应:在样品C中加入硫酸铜试剂后,观察到了蓝色气体的产生,表明样品C中存在硫化物离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样品A中存在氯离子、样品B中存在碳酸根离子、样品C中存在硫化物离子。
阴离子鉴定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阴离子鉴定实验,准确鉴定给定样品中阴离子的类型。
实验装置与试剂:
1. 实验装置:鉴定台、玻璃棒、滴管、显微镜等。
2. 试剂:未知盐酸溶液、未知硝酸溶液、未知碘化钾溶液、未知硫酸溶液、未知硫酸铜溶液。
实验原理与步骤:
1. 实验原理:根据阴离子的特性,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以准确鉴定出样品中的阴离子。
- 盐酸溶液:探测阴离子为氯离子,利用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硝酸溶液:探测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通过与银离子反应产生黄色沉淀来鉴定。
- 碘化钾溶液:探测阴离子为碘离子,利用碘离子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棕色沉淀。
- 硫酸溶液:探测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与铵铁(III)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 硫酸铜溶液:探测阴离子为二氧化硫根离子,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棕色沉淀。
2. 实验步骤:
此处请根据具体实验步骤填写。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将实验中所得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与判断。
实验结果讨论:
对于阴离子鉴定实验,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沉淀的颜色和形态,并参考实验原理,可以准确鉴定出样品中的阴离子类型。
对于未知样品的鉴定,需要根据不同化学反应的结果,进行分析比对,以确定其所含阴离子的类型。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阴离子鉴定实验,我们成功地鉴定出了给定样品中的阴离子类型,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鉴定结论。
思考题:
1. 你在实验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一些异常情况?如果有,请说明你是如何进行处理的。
2. 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提高阴离子鉴定的准确性?请说明你的理由。
常见阴离子未知液的定性分析引言阴离子是一类带有负电荷的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中。
对于一个未知液体样品,确定其中的阴离子组成对于了解样品的性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阴离子未知液的定性分析方法。
实验材料与仪器•未知液样•玻璃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阴离子试剂盒:包括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42-)、碳酸根离子(CO32-)等常见阴离子试剂实验步骤1.取适量未知液样并置于烧杯中。
2.分别使用氯离子试剂、硫酸根离子试剂和碳酸根离子试剂进行实验。
3.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现象。
4.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阴离子的定性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对氯离子(Cl-)的检测实验步骤1.取一部分未知液样,加入少量硝酸银试剂(AgNO3),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2.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可进一步添加氨水(NH3•H2O)试剂,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实验结果•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并能够通过加入氨水(NH3•H2O)试剂使沉淀溶解,则可以确定未知液样中存在氯离子(Cl-)。
对硫酸根离子(SO42-)的检测实验步骤1.取一部分未知液样,加入少量硝酸铅试剂(Pb(NO3)2),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2.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HNO3),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实验结果•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并能够通过加入稀硝酸(HNO3)试剂使沉淀溶解,则可以确定未知液样中存在硫酸根离子(SO42-)。
对碳酸根离子(CO32-)的检测实验步骤1.取一部分未知液样,加入少量盐酸(HCl),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2.如果出现气泡,将盐酸试剂继续滴加至反应停止。
3.取另一个试管,将一部分未知液样与酚酞试剂混合,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如果加入盐酸试剂后产生气泡,并且加入酚酞试剂后溶液变为粉红色,则可以确定未知液样中存在碳酸根离子(CO32-)。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对常见的阴离子未知液样进行定性分析。
对于存在氯离子(Cl-)的液样,我们可以通过加入硝酸银试剂并观察白色沉淀的形成来确定其存在;对于存在硫酸根离子(SO42-)的液样,我们可以通过加入硝酸铅试剂并观察白色沉淀的形成来确定其存在;对于存在碳酸根离子(CO32-)的液样,我们可以通过加入盐酸试剂并观察气泡的产生以及加入酚酞试剂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来确定其存在。
常见无机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别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见阴离子的有关性质并掌握它们的鉴别反应2、进一步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现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原理1、常见阴离子有以下13种:SO 42-、、PO 43-、CO 32-、SO 32-、S 2O 32-、S 2-、Cl -、Br -、I -、Ac -、NO 3-、NO 2- 在阴离子中,有的遇酸易分解,有的彼此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
故阴离子的分析有以下两个特点:(1) 阴离子在分析过程中容易起变化,不易于进行手续繁多的系统分析。
(2) 阴离子彼此共存的机会很少,且可利用的特效反应较多,有可能进行分别分析。
在阴离子的分析中,主要采用分别分析方法,只有在鉴定时,在某些阴离子发生相互干扰的情况下,才适当采取分离手段。
但采用分别分析方法,并不是要针对所研究的全部离子逐一进行检验,而是先通过初步实验,用消去法排除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然后对可能存在的阴离子逐个加以确定。
由于阴离子间的相互干扰较少,实际上许多离子共存的机会也较少,因此大多数阴离子分析一般都采用分别分析的方法,只有少数相互有干扰的离子才采用系统分析法,如S 2-、SO 32-、S 2O 32-;Cl -、Br -、I -等。
混合阴离子分离与鉴定举例:[例] SO 42-、NO 3-、Cl -、CO 32-混合液的定性分析(分析:由于这四个离子在鉴定时互相无干扰,均可采用分别分析法)方案:SO 42-、NO 3-、Cl -、CO 32-HNO 3、AgNO 3BaSO 4↓(白色) CO 2 [Fe(NO 3)]2+ AgCl ↓(白)初步试验包括挥发性实验、沉淀实验、氧化还原实验等,具体为:A 沉淀实验(1) 与 BaCl 2的反应 在13支离心试管中分别滴加SO 42、SiO 32、 PO 43-、SO 32-、 CO 32-、 S 2O 32、S 2-、Cl - 、Br -、I -、NO 3-、NO 2-、Ac -,各2滴,然后滴加一滴0.5M BaCl 2。
实验一,常见阴离子未知液的定性分析实验一、常见阴离子未知液的定性分析预习1、查阅资料,收集阴离子的分析方法。
2、本设计实验中试剂的配制。
3、所涉及试剂的化学性质、溶解度数据。
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混合阴离子的鉴定方案。
2、掌握常见阴离子的个别鉴定方法。
3、培养综合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实验要求1、向教师领取混合阴离子未知液,设计方案,分析鉴定未知液中所含的阴离子。
2、本设计实验中试剂的配制由学生自行完成。
3、给出鉴定结果,写出鉴定步骤及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4、提交书面报告。
实验提示1、由于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的限制,很多阴离子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共存于溶液中的各离子彼此干扰较少,且许多阴离子有特征反应,故可采用分别分析法,即利用阴离子的分析特性先对试剂进行一系列初步试验,分析并初步确定可能存在的阴离子,然后根据离子性质的差异和特征反应进行分离鉴定。
初步试验包括挥发性试验、沉淀试验、氧化还原试验等。
先用PH试纸及稀H2SO4加之闻味进行挥发性实验;然后利用1mol?L的BaCl2及0.1mol?L的AgNO3进行沉淀实验;最后利用0.01mol?L-1的KMnO4,I2-淀粉,KI-淀粉溶液进行氧化还原试验。
每种阴离子与以上试剂反应的情况见表1-1。
根据初步试验结果,推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然后做阴离子的个别鉴定。
表10-3 阴离子的初步试验试剂阴离子 Cl - Br - I- NO3- NO2- 稀H2SO4 气体 BaCl2 AgNO3 I2-淀粉 KMnO4 KI-淀粉 -1(中性或弱碱性)(稀HNO3)白色沉淀淡黄色沉淀黄色沉淀(稀硫酸)(稀硫酸)(稀硫酸)褪色褪色褪色褪色变蓝 SO42- SO32- S2O32- S2- PO43- CO32- 气体气体气体气体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液或沉淀黑色沉淀褪色褪色褪色褪色褪色褪色①当溶液中Cl-1浓度大,溶液酸性强KMnO4才褪色。
实验九物质的分离与鉴别实验目的:1.运用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重要反应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或分离,检验学生自学元素化学的效果。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物质鉴别或分离的实验步骤和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用品:仪器:试管,离心试管,离心机,点滴板固体试剂:NaNO3、 Na2S、Na2S2O3、Na3PO4、 NaCl、Na2CO3、NaHCO3、Na2SO4、 NaBr、Na2SO3、锌片、铝片液体试剂:0.1mol•L-1 AgNO3、0.1mol•L-1BaCl2、3mol•L-1H2SO4、6 mol•L-1H Cl、6 mol•L-1氨水、0.1mol•L-1Cr2(SO4)3、6mol•L-1NaOH、0.1mol•L-1FeCl3物质鉴别的一般方法鉴定一个试样或者一组未知物需要鉴别时,通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物态(1)状态,若为固态要观察它的晶形(2)观察试样的颜色(3)嗅、闻试样的气味2.溶解性:首先试验是否溶于冷水、热水;其次依次用盐酸(稀、浓)、硝酸(稀、浓)试验其溶解性。
3.酸碱性:(1)通过对指示剂反应加以判断;(2)两性物质借助于既触觉于酸,又能溶于碱判别(3)可溶性盐的酸碱性可用它的水溶液(4)可利用试液的酸碱性排除某些离子的存在4.可根据物质对热稳定性的羞来鉴别物质。
5.鉴定或鉴别:(1)通过与试剂反应,生成沉淀或放出气体。
必要时再对生成的气体或沉淀做性质试验(2)显色反应(3)焰色反应(4)硼砂珠试验(5)其它特征反应实验内容一、盛有下列十种固体钠盐的试剂瓶标签脱落试加以鉴别:NaNO 3、 Na 2S 、Na 2S 2O 3、Na 3PO 4 、 NaCl 、Na 2CO 3、NaHCO 3、Na 2SO 4、 NaBr 、Na 2SO 3参考方案:1.各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观察现象。
OH CO NaCl HCl NaHCO OH CO NaCl HCl CO Na OH SO NaCl HCl SO Na SO S NaCl HCl O S Na S H NaCl HCl S Na 22322322232232222222222)(22+↑+=++↑+=++↑+=+↑+↓+=+↑+=+臭鸡蛋气味 但223232H CO CO Na NaHCO +↑+∆ 2.另取1中没有现象的固体溶于水加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 2SO 4、有黄色沉淀的是Na 3PO 4。
实验-常见阴离子未知液的定性分析————————————————————————————————作者:————————————————————————————————日期:23常见无机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别 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见阴离子的有关性质并掌握它们的鉴别反应2、进一步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现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常见阴离子有以下13种:SO 42-、、PO 43-、CO 32-、SO 32-、S 2O 32-、S 2-、Cl -、Br -、I -、Ac -、NO 3-、NO 2-在阴离子中,有的遇酸易分解,有的彼此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
故阴离子的分析有以下两个特点:(1) 阴离子在分析过程中容易起变化,不易于进行手续繁多的系统分析。
(2) 阴离子彼此共存的机会很少,且可利用的特效反应较多,有可能进行分别分析。
在阴离子的分析中,主要采用分别分析方法,只有在鉴定时,在某些阴离子发生相互干扰的情况下,才适当采取分离手段。
但采用分别分析方法,并不是要针对所研究的全部离子逐一进行检验,而是先通过初步实验,用消去法排除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然后对可能存在的阴离子逐个加以确定。
由于阴离子间的相互干扰较少,实际上许多离子共存的机会也较少,因此大多数阴离子分析一般都采用分别分析的方法,只有少数相互有干扰的离子才采用系统分析法,如S 2-、SO 32-、S 2O 32-;Cl -、Br -、I -等。
混合阴离子分离与鉴定举例:[例] SO 42-、NO 3-、Cl -、CO 32-混合液的定性分析(分析:由于这四个离子在鉴定时互相无干扰,均可采用分别分析法)方案:SO 42-、NO 3-、Cl -、CO 32-稀HCl 酸化、BaCl 2 稀HCl FeSO 4、H 2SO 4 稀HNO 3、AgNO 3BaSO 4↓(白色) CO 2 [Fe(NO 3)]2+ AgCl ↓(白)初步试验包括挥发性实验、沉淀实验、氧化还原实验等,具体为:4A 沉淀实验(1) 与 BaCl 2的反应在13支离心试管中分别滴加SO 42、SiO 32、 PO 43-、SO 32-、 CO 32-、 S 2O 32、S 2-、Cl -、Br -、I -、NO 3-、NO 2-、Ac -,各2滴,然后滴加一滴0.5M BaCl 2。
反应方程式:1) Ba 2++ SO 42-=BaSO 4↓(白) BaSO 4↓+HCl= 不反应 2) Ba 2++ SiO 32-=BaSiO 3↓(白)BaSiO 3+2HCl=H 2SiO 3↓(胶状)+BaCl 2 3) 3 Ba 2++2 PO 43-=Ba 3(PO 4)2↓(白)Ba 3(PO 4)2+3 HCl= BaCl 2+H 3PO 4 4) Ba 2++ CO 32-=BaCO 3↓(白)BaCO 3+2 HCl= BaCl 2+H 2O+CO 2↑ 5) Ba 2++ SO 32-=BaSO 3↓(白)BaSO 3+2HCl= BaCl 2+H 2O+SO 2↑ 6) Ba 2++ S 2O 32-=BaS 2O 3 ↓(白) BaS 2O 3+2 HCl= BaCl 2+H 2O+SO 2↑+S↓而S 2-、、Br -、I -、NO 3-、NO 2-、Ac -中加入BaCl 2后无现象。
(2) 与AgNO 3的反应反应方程式:7) 2Ag ++ SO 42-=Ag 2SO 4 ↓(白)Ag 2SO 4+HNO 3= 不反应58) 2Ag ++ SiO 32-=Ag 2SiO 3 ↓(白)Ag 2SiO 3+2HNO 3=H 2SiO 3+2AgNO 39) 3 Ag ++ PO 43-=Ag 3PO 4 ↓(黄)Ag 3PO 4+3 HNO 3= AgNO 3+ H 3PO 410)2Ag ++ CO 32-=AgCO 3 ↓(白)AgCO 3+2HNO 3=2AgNO 3+H 2O+CO 2↑ 11) 2Ag ++ SO 32-=Ag 2SO 3 ↓(黄)Ag 2SO 3+2HNO 3=2AgNO 3+H 2O+ SO 2↑ 12) 2Ag ++ 2S 2-=Ag 2S↓(黑) 13)Ag ++ Cl -=AgCl↓(白)AgCl+ HNO 3= 不反应 14) Ag ++ Br -=AgBr↓(黄) AgBr+ HNO 3= 不反应 15) Ag ++ I -=AgI ↓(黄) AgI+ HNO 3= 不反应其它离子如NO 3-、NO 2-、Ac -无明显现象。
B 挥发性实验待检离子:SO 32-、 CO 32-、 S 2O 32、S 2-、NO 2-反应方程式:16)2H ++ CO 32-= H 2O+CO 2↑ 17) 2H ++ SO 32-= H 2O+SO 2↑618) 2H ++ S 2O 32-= H 2O+SO 2↑+S↓(黄) 19) 2H ++ S 2-= H 2S↑ 20) 2H ++ NO 2-=NO↑+ H 2O C 氧化还原性试验 (1) 氧化性试验21) 2I -+ 4H ++ 2NO 2-= 2NO↑+ 2H 2O+I 2 其余离子无明显现象。
(2) 还原性试验KMnO 4试验22)2MnO 4-+ 5SO 32-+ 6H +=2Mn 2++ 5SO 42-+3H 2O 23) 4MnO 4-+ 5S 2O 32-+ 9H += 10SO 42-+4Mn 2++18H 2O 24) 2MnO 4-+ 10Br -+ 16H +=2Br 2+2Mn 2++8H 2O25) 2MnO 4-+ 10 I -+ 16H + =2I 2+2Mn 2++8H 2O 26) 2MnO 4-+ 5NO 2-+ 16H += 5NO 3-+2Mn 2++8H 2O 27) 2MnO 4-+ 10Cl -+ 16H +=5Cl 2+2Mn 2++8H 2O 28) 2 MnO 4-+ 5S 2-+ 16H += 5S↓(黄)+2Mn 2++8H 2O 其余离子无明显现象 I 2-淀粉试验I 2 + S 2-= 2I -+ S↓ I 2 + 2S 2O 32-= 2I -+ S 4O 62H 2O + I 2 + 2SO 32-= 2H ++ 2I -+ SO 427三、实验方法1、已知阴离子混合液的分离与鉴定2、未知阴离子混合液的分析某混合离子试液可能含有CO 32-、NO 2-、NO 3-、PO 43-、S 2-、SO 32-、S 2O 32-、SO 42-、Cl -、Br -、I -,按下列步骤进行分析,确定试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1) 初步检验A 用pH 试纸测试未知试液的酸碱性如果溶液呈酸性,哪些离子不可能存在?如果试液呈碱性或中性,可取试液数滴,用3mol·L -1H 2SO 4酸化并水浴加热。
若无气体产生,表示CO 32-、NO 2-、S 2-、SO 32-、S 2O 32-等离子不存在;如果有气体产生,则可根据气体的颜色、臭味和性质初步判断哪些阴离子可能存在。
B 钡组阴离子的检验在离心试管中加入几滴未知液,加入1~2滴1mol·L -1BaCl 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能有SO 42-、SO 32-、PO 43-、CO 32-等离子(S 2O 32-的浓度大时才会产生BaS 2O 3沉淀)。
离心分离,在沉淀中加入数滴6mol·L -1HCl ,根据沉淀是否溶解,进一步判断哪些离子可能存在。
C 银盐组阴离子的检验取几滴未知液,滴加0.1mol·L -1AgNO 3溶液。
如果立即生成黑色沉淀,表示有S 2-存在;如果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黄变棕变黑,则有S 2O 32-。
但S 2O 32-浓度大时,也可能生成Ag(S 2O 3)23-不析出沉淀。
Cl -、Br -、I -、CO 32-、PO 43-都与Ag +形成浅色沉淀,如有黑色沉淀,则它们有可能被掩盖。
离心分离,在沉淀中加入6mol·L -1HNO 3,必要时加热。
若沉淀不溶或只发生部分溶解,则表示有可能Cl -、Br -、I -存在。
D 氧化性阴离子检验取几滴未知液,用稀H 2SO 4酸化,加CCl 4 5~6滴,再加入几滴0.1mol·L -1KI 溶液。
振荡后,CCl 4层呈紫色,说明有NO 2-存在(若溶液中有SO 32-等,酸化后NO 2-先与它们反应而不一定氧化I -,CCl 4层无紫色不能说明无NO 2-)。
E 还原性阴离子检验取几滴未知液,用稀H 2SO 4酸化,然后加入1~2滴0.01mol·L -1 KMnO 4溶液。
8若KMnO 4的紫红色褪去,表示可能存在SO 32-、S 2O 32-等离子。
根据(1)~(5)实验结果,判断有哪些离子可能存在。
(2) 确证性试验根据初步试验结果,对可能存在的阴离子进行确证性试验。
四、注意事项1、在观察BaS 2O 3沉淀时,如果没有沉淀, 应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 加速沉淀生成。
2、注意观察Ag 2S 2O 3在空气中氧化分解的颜色变化。
3、在还原性试验时一定要注意, 加的氧化剂KMnO 4和I 2-淀粉的量一定要少, 因为阴离子的浓度很低。
如果氧化剂的用量较大时,氧化剂的颜色变化是不容易看到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