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2=±B 3=-C2=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是分数B .227是无理数C .π-3.14是有理数D .3是有理数3.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3,﹣2),“车”位于点(﹣1,﹣2),则“马”位于A .(1,3)B .(5,3)C .(6,1)D .(8,2)4.如图,直线12l l //,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在直线1l 上,一锐角顶点B 在直线2l 上,若0135∠=,则2∠的度数是A .65B .55C .45D .355.如图,△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已知BC=7,EC=4,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 .2B .3C .5D .76.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不重合的三条直线a、b、c,若//a b,//b c,则//a c.A.1个B.2个C.3个D.4个7.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在直线l上,若5cmPA=,7cmPB=,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A.等于5cm B.小于5cm C.不大于5cm D.等于6cm 8.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的是()A.180∠+∠=︒B.BAC ACDD BAD∠=∠C.CAD ACB∠=∠∠=∠D.B DCE9.如图,这是小明学校周边环境的示意图,以学校为参照点,儿童公园,图书市场分别距离学校500m、700m,若以(南偏西30°,500)来表示儿童公园的位置,则图书市场的位置应表示为()A.(700,南偏东45︒)B.(南偏东45︒,700)C.(700,北偏东45︒)D.(北偏东45︒,700)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一次移动到点1A,第二次移动到点2A……,第n次移动到点n A,A的坐标是()则点2021A .()1010,0B .()1010,1C .()1011,0D .()1011,1二、填空题11325-3-.(填“>”“<”或“=”)12.根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x 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x 533.61538.24542.89547.56552.25556.96561.69566.44571.21满足23.623.7n <<的整数n 有________个.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有一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14.如图,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8-、()11,6-、()14,0-、()0,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15.如图所示,//AB CD ,EC CD ⊥.若28BEC ∠=︒,则ABE ∠的度数为_______.三、解答题16.(12-(2)求下列式子中x 的值:()229x -=17.根据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1)如图,点P 在AOC ∠的边OA 上.①过点P 画OA 的垂线交OC 于B ;②过点P 作直线//PM OC ;(2)表示点О到直线PB 的距离的线段是__________;(3)直接写出所作图中与O ∠互余的角(可以表示出来的角).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0,4,线段MN 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点M 的坐标为()3,1--,点N 的坐标为()3,2-.(1)将线段MN 平移得到线段AB ,其中点M 的对应点为A ,点N 的对应点为B .点M 平移到点A 的过程可以是:先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再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②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2)在(1)的条件下,若点C 的坐标为()4,1,连接AC ,BC ,求ABC ∆的面积.19.如图,已知∠1=∠2,∠3=∠4,∠5=∠A ,试说明:BE ∥CF .完善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写理由或数学式:解:∵∠3=∠4(已知)∴AE ∥()∴∠EDC=∠5()∵∠5=∠A (已知)∴∠EDC=()∴DC ∥AB ()∴∠5+∠ABC=180°()即∠5+∠2+∠3=180°∵∠1=∠2(已知)∴∠5+∠1+∠3=180°()即∠BCF+∠3=180°∴BE ∥CF ().20.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点,∠AOC 与∠AOD 的度数比为4:5,OE ⊥AB ,OF 平分∠DOB ,求∠EOF 的度数.21.(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计算上面各式的值,你发现:对于任意有理数a=__________.(2)利用所得结论解决问题:若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22.如图1,AB∥CD,E是射线FD上的一点,∠ABC=140°,∠CDF=40°(1)试说明BC∥EF;(2)若∠BAE=110°,连接BD,如图2.若BD∥AE,则BD是否平分∠ABC,请说明理由.23.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如图1),其中30∠=︒,A∠=︒,4560B∠=∠=︒.D E(1)若112∠的度数;BCD∠=︒,求ACE(2)试猜想BCD∠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与ACE(3)若三角板ABC保持不动,绕顶点C转动三角板DCE,在转动过程中,试探究BCD∠等于多少度时,//CD AB?请你直接写出答案.参考答案1.D 2.D 3.C 4.B 5.B 6.A 7.C 8.C 9.D 10.B 11.>【详解】解:因为-25>-27,3-,故答案为:>.12.5【详解】解:∵23.62=556.96,23.72=561.69,∴556.96561.69n <<∴满足23.623.7<<的整数n 有5个,故答案为:5.13.()5,4-【详解】解:∵点M 在第四象限,∴点M 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的距离为5,∴点M 的坐标为()5,4-,故答案为:()5,4-.14.80【详解】解:(1)如图所示: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过点B 作BF ⊥x 轴于点F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14-11)×6+12×(6+8)×(11-2)+12×2×8,=9+63+8,=80;故答案为:80.15.118︒【详解】解:过点E 作EG ∥AB ,则E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C =90°,所以∠GEB =90°-28°=62°,因为EG ∥AB ,所以∠ABE =180°-62°=118°.故答案为:118°.16.(1)63(2)1x =-或5【详解】解:(1()238127232---93232=--+63=-;(2)∵()229x -=,∴23x -=±,∴1x =-或5.【详解】解:(1)如图所示,(2)∵OP ⊥PB∴线段OP 的长为点O 到直线PB 的距离故答案为:OP .(3)∵OP ⊥PB ∴∠OPB =90゜∴∠O +∠PBO =90゜即与O ∠互余的角为PBO ∠∵PM ∥OC ∴∠BPM =∠PBO∴∠O +∠BPM =90゜即与O ∠互余的角为BPM∠∴与O ∠互余的角为PBO ∠,BPM ∠.18.(1)①右,3,上,5(或上,5,右,3均可以);②()6,3;(2)7【分析】(1)①由点M 及其对应点的A 的坐标可得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即可;②根据①可得点N 的对应点B 的坐标;(2)割补法求解可得.【详解】解:(1)①∵点A 的坐标为()0,4,点M 的坐标为()3,1--,∴点M 移到点A 的过程可以是: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也可以是:先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②由①得:将N (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坐标是(6,3),∴点B 的坐标为(6,3);(2)如图,过点C 作CF y ⊥于点F ,过点B 作BE CF ⊥交FC 延长线于点E ,过点A 作AD y ⊥轴交EB 的延长线于点D ,则四边形AFED 是矩形,∴3AF =,4CF =,2CE =,2BE =,1BD =,6AD =,∴矩形AFED ABC Rt AFC Rt BCE Rt ABDS S S S S =--- 111634322617222=⨯-⨯⨯-⨯⨯-⨯⨯=.19.答案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灵活判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逐步可求解.试题解析:解:∵3=4∠∠(已知)∴AE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ED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A ∠∠(已知)∴EDC ∠=A ∠(等量代换)∴DC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05180AB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0523180∠+∠+∠=∵1=2∠∠(已知)∴0513180∠+∠+∠=(等量代换)即03180BCF ∠+∠=∴BE ∥C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0.50°.【详解】解:设∠AOC =4x ,则∠AOD =5x ,∵∠AOC +∠AOD =180°,∴4x +5x =180°,解得x =20°,∴∠AOC =4x =80°,∴∠BOD =∠AOC =80°,∵OE ⊥AB ,∴∠BOE =90°,∴∠DOE =∠BOE ﹣∠BOD =10°,又∵OF 平分∠DOB ,∴∠DOF =12∠BOD =40°,∴∠EOF =∠EOD +∠DOF =10°+40°=50°.21.(1)4;13;0;3;5;1;a 或()()00a a a a ⎧≥⎪⎨-<⎪⎩;(2)a b-+【详解】(1)4;13;0;3;5;1;a 或()()00a a a a ⎧≥⎪⎨-<⎪⎩(2)解:由数轴知:21a -<<-,01b <<,∴0a b +<,0a b -<,a b -()()a b a b a b =-++--a b =-+.22.(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证明:∵AB ∥CD ,∴∠ABC+∠BCD =180°,∵∠ABC =140°,∴∠BCD =40°,∵∠CDF =40°,∴∠BCD =∠CDF ,∴BC ∥EF .(2)解:结论:BD 平分∠ABC .理由:∵AE ∥BD ,∴∠BAE+∠ABD =180°,∵∠BAE =110°,∴∠ABD =70°,∵∠ABC =140°,∴∠ABD =∠DBC =70°,∴BD 平分∠ABC .23.(1)68°;(2)180BCD ACE ∠+∠=︒,理由见解析;(3)当120BCD ∠=︒或60︒时,//CD AB .【详解】解:(1)∵90BCA ECD ∠=∠=︒,112BCD ∠=︒∴1129022DCA BCD BCA ∠=∠-∠=︒-︒=︒.∴902268ACE ECD DCA ∠=∠-∠=-︒=︒.(2)180BCD ACE ∠+∠=︒,理由如下:∵90BCD ACB ACD ACD ∠=∠+∠=︒+∠,90ACE DCE ACD ACD ∠=∠-∠=︒-∠,∴180BCD ACE ∠+∠=︒.(3)当120BCD ∠=︒或60︒时,//CD AB .如图2,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当180B BCD ∠+∠=︒时,//CD AB ,此时180BCD ∠=︒-18060120B ∠=︒-︒=︒;如图3,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当60B BCD ∠=∠=︒时,//CD AB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四个命题中,①若a>0,b>0,则a+b>0;②同位角相等;③有两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三角形的最大角不小于60°;真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10°B. 15°C. 20°D. 25°3.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A.20{3210x yx y+-=--=,B.210{3210x yx y--=--=,C.210{3250x yx y--=+-=,D.20{210x yx y+-=--=,4.如图,四边形ABCD中,∠A=90°,∠C=110°,点E,F分别在AB,BC上,将△BEF沿EF翻折,得△GEF,若GF∥CD,GE∥AD,则∠D度数为( )A. 60°B. 70°C. 80°D. 90°5.某商场推出A、B、C三种特价玩具,若购买A种2件、B种1件、C种3件,共需24元;若购买A种3件、B种4件、C种2件,共需36元.那么小明购买A种1件、B种1件、C种1件,共需付款( )A. 11元B. 12元C. 13元D. 不能确定6.如图,若直线a∥b,那么∠x=( )A 64° B. 68° C. 69° D. 66°7.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DC落在对角线AC上,折痕为CE,且D点落在对角线D′处.若AB=3,AD=4,则ED的长为A. 32B. 3C. 1D.438.如图,在等边△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DE=∠CDF=30°,在下列结论中:①△ABD≌△ACD;②2DE=2DF=AD;③△ADE≌△ADF;④4BE=4CF=AB.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9.设x y z234==,则x2y3zx y z-+++的值为()A. 27B.69C.89D.5710.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ECD等于( )A. 40°B. 45°C. 50°D. 55°二.填空题(共4小题)11.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3225435x y kx y k+=⎧⎨+=-⎩与方程3x y+=的解相同,则k的值为________.12.如图,在△ABC中,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则△BCE的周长为_______.13.长方形ABCD中放置了6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cm2.14.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EF=EC;④BA+BC=2B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共6小题)1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2316413x yx y+=⎧⎨+=⎩;(2)0.310.20.519x yx y-=⎧⎨-=⎩;(3)3(1)521123x yx y-=+⎧⎪+-⎨=+⎪⎩.16.网络商店(简称网店)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电子商务形式,小明的网店销售红枣、小米两种商品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商品红枣小米规格1kg/袋2kg/袋成本(元/袋) 40 38售价(元/袋) 60 54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今年前四个月,小明网店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2000kg,获得利润2.8万元,求这前四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各多少袋?(2)根据之前的销售情况,估计今年5月到12月这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还能销售同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4000kg,其中,红枣的销售量不低于1200kg.假设这后八个月,销售红枣x(kg),销售红枣和小米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这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多少元?17.如图,A、B两村在一条小河的同一侧,要在河边建一水厂向两村供水(1)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距离相等,厂址应选在哪个位置?(2)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输水管用料最省,厂址应选在哪个位置?请用尺规作图,将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自来水厂厂址分别在图(1)(2)中标出,并保留作图痕迹.18.某种动物的身高y(dm)是其腿长x(dm)的一次函数.当动物的腿长为6dm时,身高为45.5dm;当动物的腿长为14dm时,身高为105.5dm.(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当该动物腿长10dm时,其身高为多少?19.如图,△ABC中,∠ACB=90°,AD平分∠BAC,DE⊥AB于E,(1)若∠BAC=50°,求∠EDA的度数;(2)求证:直线AD是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20.如图1,△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ABE≌△ADC;(2)若∠ACD=15°,求∠AEB的度数;(3)如图2,当△ABD与△ACE的位置发生变化,使C、E、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C∥BE.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四个命题中,①若a>0,b>0,则a+b>0;②同位角相等;③有两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三角形的最大角不小于60°;真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性质、两直线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角度关系即可判断正确,进行求解.[详解]①若a>0,b>0,则a+b>0,正确;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错误;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错误;④三角形的最大角不小于60°,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命题的正误,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各知识点的判断.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10°B. 15°C. 20°D. 25°[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CD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下图所示:∵AB∥CD,∴∠BCD=∠ABC=45°,∴∠1=∠BCD﹣∠BCE=45°﹣30°=1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知平行线的性质与三角板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A.20{3210x yx y+-=--=,B.210{3210x yx y--=--=,C.210{3250x yx y--=+-=,D.20{210x yx y+-=--=,[答案]D[解析]解:根据给出的图象上的点的坐标,(0,-1)、(1,1)、(0,2);分别求出图中两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2x-1,y=-x+2,因此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20{210x yx y+-=--=,故选D.4.如图,四边形ABCD中,∠A=90°,∠C=110°,点E,F分别在AB,BC上,将△BEF沿EF翻折,得△GEF,若GF∥CD,GE∥AD,则∠D的度数为( )A. 60°B. 70°C. 80°D. 90°[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BEG=∠A=90°,∠BFG=∠C=110°,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即可得到∠D的度数.[详解]解:∵GF∥CD,GE∥AD,∴∠BEG=∠A=90°,∠BFG=∠C=110°,由折叠可得:∠B=∠G,∴四边形BEGF中,∠B=360920110︒︒︒--=80°,∴四边形ABCD中,∠D=360°-∠A-∠B-∠C=8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5.某商场推出A、B、C三种特价玩具,若购买A种2件、B种1件、C种3件,共需24元;若购买A种3件、B种4件、C种2件,共需36元.那么小明购买A种1件、B种1件、C种1件,共需付款( )A. 11元B. 12元C. 13元D. 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设A种玩具的单价为x元,B种玩具的单价为y元,C种玩具的单价为z元,由“若购买A种2件、B种1件、C 种3件,共需24元;若购买A种3件、B种4件、C种2件,共需36元”,即可得出关于x,y,z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由(①+②)÷5可求出(x+y+z)的值,此题得解.[详解]解:设A种玩具的单价为x元,B种玩具的单价为y元,C种玩具的单价为z元,依题意,得:2324 34236x y zx y z++=⎧⎨++=⎩①②,(①+②)÷5,得:x+y+z=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若直线a∥b,那么∠x=( )A. 64°B. 68°C. 69°D. 66°[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令与130°互补的角为∠1,如图所示.∵∠1+130°=180°,∴∠1=50°.∵a∥b,∴x+48°+20°=∠1+30°+52°,∴x=6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间的折线问题以及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两平行线间的折线所成的角之间的关系-左边角之和等于右边角之和”规律做题.7.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DC落在对角线AC上,折痕为CE,且D点落在对角线D′处.若AB=3,AD=4,则ED的长为A. 32B. 3C. 1D.43[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的长,再根据折叠可得△DEC≌△D′EC,设ED=x,则D′E=x,AD′=AC﹣CD′=2,AE=4﹣x,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22+x2=(4﹣x)2,再解方程即可[详解]∵AB=3,AD=4,∴DC=3∴根据勾股定理得AC=5根据折叠可得:△DEC≌△D′EC,∴D′C=DC=3,DE=D′E设ED=x ,则D′E=x ,AD′=AC ﹣CD′=2,AE=4﹣x ,在Rt △AED′中:(AD ′)2+(ED′)2=AE 2,即22+x 2=(4﹣x )2,解得:x=32故选A.8.如图,在等边△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DE=∠CDF=30°,在下列结论中:①△ABD ≌△ACD ;②2DE=2DF=AD ;③△ADE ≌△ADF ;④4BE=4CF=AB .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 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DC,AB=AC,∠B=∠C=60°,利用SAS 可证明△ABD ≌△ACD,从而可判断①正确;利用ASA 可证明△ADE ≌△ADF,从而可判断③正确;在Rt △ADE 与Rt △ADF 中,∠EAD=∠FAD=30°,根据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2DE=2DF=AD,从而可判断②正确;同理可得2BE=2CF=BD,继而可得4BE=4CF=AB,从而可判断④正确,由此即可得答案.[详解]∵等边△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D=DC,AB=AC,∠B=∠C=60°, 在△ABD 与△ACD 中90AD AD ADB ADC DB DC =⎧⎪∠=∠=︒⎨⎪=⎩,∴△ABD ≌△ACD ,故①正确;在△ADE 与△ADF 中60EAD FAD AD ADEDA FDA ∠=∠⎧⎪=⎨⎪∠=∠=︒⎩, ∴△ADE ≌△ADF ,故③正确;∵在Rt△ADE与Rt△ADF中,∠EAD=∠FAD=30°,∴2DE=2DF=AD,故②正确;同理2BE=2CF=BD,∵AB=2BD,∴4BE=4CF=AB,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熟练掌握相关性质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设x y z234==,则x2y3zx y z-+++的值为()A. 27B.69C.89D.57[答案]C[解析][分析]设已知等式等于k,表示出x,y,z,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设x y z234k===,得到x=2k,y=3k,z=4k则原式=26128 2349k k kk k k-+=++.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0.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ECD等于( )A. 40°B. 45°C. 50°D. 5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CD,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即可.[详解]∵∠A=60°,∠B=40°,∴∠ACD=∠A+∠B=100°, ∵CE 平分∠ACD,∴∠ECD=12∠ACD=5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外角性质,熟记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11.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225435x y k x y k +=⎧⎨+=-⎩与方程3x y +=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11[解析][分析]首先解方程组,利用k 表示出x 、y 值,然后代入3x y +=,即可得到一个关于k 的方程,求得k 的值. [详解]解:3225435x y k x y k +=⎧⎨+=-⎩①②, 2⨯-①②,得5x k =+,把5x k =+代入①,得31522k y k ++=,解得152k y +=-, 代入3x y +=,得15532k k ++-=,去分母, 得210156k k +--=,解得11k =.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关键是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2.如图,在△ABC 中,AC =8,BC =5,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交边AC 于点E,则△BCE 的周长为_______.[答案]13[解析]试题分析:已知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B,所以△BCE 的周长=BC+EC+EB=BC+EC+EA=BC+AC=13,考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3.长方形ABCD中放置了6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cm2.[答案]67.[解析][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根据图中给定的数据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x,y 的值,再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大长方形的面积﹣6×小长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依题意,得:31927 x yx y y+=⎧⎨+-=⎩,解得:103xy=⎧⎨=⎩,∴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9×(7+2×3)﹣6×10×3=67(cm2).故答案为:67.[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4.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EF=EC;④BA+BC=2B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②④[解析][分析]易证△ABD ≌△EBC ,可得∠BCE=∠BDA,AD=EC 可得①②正确,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DAE=∠DCE ,即AD=AE=EC ,根据AD=AE=EC 可求得④正确[详解]解:①∵BD 为△ABC 的角平分线,∴∠ABD=∠CBD,在△ABD 和△EBC 中,BD BC ABD CBD BE BA =⎧⎪∠=∠⎨⎪=⎩,∴△ABD ≌△EBC(SAS),∴①正确;②∵BD 为△ABC 的角平分线,BD=BC,BE=BA,∴∠BCD=∠BDC=∠BAE=∠BEA,∵△ABD ≌△EBC,∴∠BCE=∠BDA,∴∠BCE+∠BCD=∠BDA+∠BDC=180°,∴②正确;③∵∠BCE=∠BDA,∠BCE=∠BCD+∠DCE,∠BDA=∠DAE+∠BEA,∠BCD=∠BEA,∴∠DCE=∠DAE,∴△ACE 为等腰三角形,∴AE=EC,∵△ABD ≌△EBC,∴AD=EC,∴AD=AE=EC,∵BD 为△ABC 的角平分线,EF ⊥AB ,而EC 不垂直与BC,∴EF≠EC ,∴③错误;④过E 作EG ⊥BC 于G 点,∵E 是BD 上点,∴EF=EG,在Rt △BEG 和Rt △BEF 中,BE BE BE EG=⎧⎨=⎩ , ∴Rt △BEG ≌Rt △BEF(HL),∴BG=BF,在Rt △CEG 和Rt △AFE 中,EF FG AE CE=⎧⎨=⎩, ∴Rt △CEG ≌Rt △AFE(HL),∴AF=CG,∴BA+BC=BF+FA+BG-CG=BF+BG=2BF,∴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熟练求证三角形全等和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对应边相等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6小题)1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2316413x y x y +=⎧⎨+=⎩; (2)0.310.20.519x y x y -=⎧⎨-=⎩; (3)3(1)521123x y x y -=+⎧⎪+-⎨=+⎪⎩. [答案](1)52x y =⎧⎨=⎩;(2)370110x y =⎧⎨=⎩;(3)610x y =⎧⎨=⎩. [解析][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3)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1)2316413x yx y+=⎧⎨+=⎩①②,②×2﹣①得:5y=10,解得:y=2,把y=2代入②得:x=5,则方程组的解为52 xy=⎧⎨=⎩;(2)方程组整理得:31010 25190x yx y-=⎧⎨-=⎩①②,②×2﹣①得:x=370,把x=370代入②得:y=110,则方程组的解为370110 xy=⎧⎨=⎩;(3)方程组整理得:380322x yx y-=⎧⎨-=-⎩①②,①﹣②得:y=10,把y=10代入①得:x=6,则方程组的解为610 xy=⎧⎨=⎩.[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消元,消元的方法有两种:①加减法消元,②代入法消元.16.网络商店(简称网店)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电子商务形式,小明的网店销售红枣、小米两种商品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今年前四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上表中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2000kg ,获得利润2.8万元,求这前四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各多少袋?(2)根据之前的销售情况,估计今年5月到12月这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还能销售同规格的红枣和小米共4000kg ,其中,红枣的销售量不低于1200kg .假设这后八个月,销售红枣x (kg ),销售红枣和小米获得的总利润为y (元),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这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多少元?[答案](1)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1000袋,小米500袋;(2)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12x +32000,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46400元.[解析][分析](1)设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x 袋,小米y 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即可,(2)根据利润与销售量的关系,得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得出何时利润最少.[详解]解:(1)设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x 袋,小米y 袋,由题意得,22000(6040)(5438)28000x y x y +=⎧⎨-+-=⎩解得,x =1000,y =500,答: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1000袋,小米500袋.(2)由题意得,y =(60﹣40)x +(54﹣38)40002x -=12x +32000, ∵12>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1200,当x =1200时,y 最小=12×1200+32000=46400元, 答: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12x +32000,后八个月,小明的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46400元.[点睛]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其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正确的得到函数关系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如图,A 、B 两村在一条小河的同一侧,要在河边建一水厂向两村供水(1)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距离相等,厂址应选在哪个位置?(2)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输水管用料最省,厂址应选在哪个位置?请用尺规作图,将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自来水厂厂址分别在图(1)(2)中标出,并保留作图痕迹.[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与河岸交于点P,则点P满足到AB的距离相等.(2)作出点A关于河岸的对称点C,连接CB,交于河岸于点P,连接AP,则点P能满足AP+PB最小.[详解](1)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知,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与河岸交于点P,则点P满足到AB的距离相等.(2)作出点A关于河岸的对称点C,连接CB,交于河岸于点P,连接AP,则点P能满足AP+PB最小,理由:AP=PC,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当点P在CB的连线上时,CP+BP是最小的.[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和距离之和最短问题,熟悉性质及距离之和最短问题的作法是关键.18.某种动物的身高y(dm)是其腿长x(dm)的一次函数.当动物的腿长为6dm时,身高为45.5dm;当动物的腿长为14dm 时,身高为105.5dm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2)当该动物腿长10dm 时,其身高为多少?[答案](1)y =7.5x +0.5;(2)当该动物腿长10dm 时,其身高为75.5dm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先设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然后再根据当动物的腿长为6dm 时,身高为45.5dm ;当动物的腿长为14dm 时,身高为105.5dm ,即可求得该函数的解析式;(2)将x =10代入(1)中的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相应的身高.[详解]解:(1)根据题意,设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y =kx +b ,∵当动物的腿长为6dm 时,身高为45.5dm ;当动物的腿长为14dm 时,身高为105.5dm ,645.514105.5k b k b +=⎧⎨+=⎩ , 解得7.50.5k b =⎧⎨=⎩, 即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是y =7.5x +0.5;(2)当x =10时,代入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y =7.5x +0.5,得到y =7.5×10+0.5=75.5,答:当该动物腿长10dm 时,其身高为75.5d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19.如图,△ABC 中,∠ACB=90°,AD 平分∠BAC,DE ⊥AB 于E,(1)若∠BAC=50°,求∠EDA 的度数;(2)求证:直线AD 是线段CE 的垂直平分线.[答案](1)65°(2)证明见解析[解析] [分析](1)由题意可得∠EAD=12∠BAC=25°,再根据∠AED=90°,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答案;(2)由于DE⊥AB,易得∠AED=90°=∠ACB,而AD平分∠BAC,易知∠DAE=∠DAC,又因为AD=AD,利用AAS可证△AED≌△ACD,那么AE=AC,DE=D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详解](1)∵AD平分∠BAC,∠BAC=50°,∴∠EAD=12∠BAC=25°,∵DE⊥AB,∴∠AED=90°,∴∠ADE=90°-∠EAD=90°-25°=65°;(2)∵DE⊥AB,∴∠AED=90°=∠ACB,又AD平分∠BAC,∴∠DAE=∠DAC,又∵AD=AD,∴△AED≌△ACD,∴AE=AC,DE=DC∴点A在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上,点D在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AD是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等,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1,△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ABE≌△ADC;(2)若∠ACD=15°,求∠AEB的度数;(3)如图2,当△ABD与△ACE的位置发生变化,使C、E、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C∥BE.[答案](1)见解析(2) ∠AEB=15°(3) 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D,AE=AC,∠DAB=∠EAC=60°,即可得∠DAC=∠BAE,利用SAS即可判定△ABE≌△ADC;(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3)由(1)的方法可证得△ABE≌△AD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B=∠ACD =60°,即可得∠AEB=∠EAC,从而得AC∥BE.试题解析:(1)证明:∵△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D,AE=AC,∠DAB=∠EAC=60°,∴∠DAC=∠BAE,在△ABE和△ADC中,∴,∴△ABE≌△ADC;(2)由(1)知△ABE≌△ADC,∴∠AEB=∠ACD,∵∠ACD=15°,∴∠AEB=15°;(3)同上可证:△ABE≌△ADC,∴∠AEB=∠ACD,又∵∠ACD=60°,∴∠AEB=60°,∵∠EAC=60°,∴∠AEB=∠EAC,∴AC∥B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证得△ABE≌△ADC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2.如图是某同学在体育课上跳远后留下的脚印,那么他的跳远成绩可以用图中哪条线段的长度表示()A. 线段AMB. 线段BNC. 线段CND. 无法确定3.如图,已知:∠1=∠2,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C=∠DB. AB∥CDC. AD∥BCD. ∠3=∠44.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 30°B. 25°C 20° D. 15°5.在实数﹣23838﹣0.518,3π,37-|2,无理数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6.30( )A. 3和4之间B. 4和5之间C. 5和6之间D. 6和7之间7.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81=9± B. 3.60.6-=- C. 21010-=-() D. 3355-=- 8.若点P 是第三象限内的点,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则点P 的坐标是( )A. (﹣4,-3)B. (4,﹣3)C. (﹣3,-4)D. (3,﹣4)9.既是方程1x y -=,又是方程25x y +=解是( )A. 12x y =-⎧⎨=⎩B. 21x y =⎧⎨=-⎩C. 12x y =⎧⎨=⎩D. 21x y =⎧⎨=⎩ 10.(数学文化)《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屈绳量之,不足一尺.问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为尺,绳子长为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A. 4.512x y y x +=⎧⎪⎨+=⎪⎩B. 4.512x y y x =+⎧⎪⎨+=⎪⎩C. 4.512x y x y =+⎧⎪⎨=+⎪⎩D. 4.512x y y x +=⎧⎪⎨=-⎪⎩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图是对顶角量角器,用它测量角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12.如图所示,OA ⊥OC 于点O ,∠1=∠2,则∠BOD 的度数是_____.3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14.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8的立方根是____.15.已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31ab c d +=_____.16.如果点P (m +3,m ﹣2)在x 轴上,那么m =_____.17.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0,0),“车”位于点(—4,0),则“马”位于点______.18.若|x +y ﹣3|与(2x +3y ﹣8)2互为相反数,则3x +4y =_____.19.如图,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若大长方形的宽为12cm ,则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20.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三.解答题(共6小题)21.计算(1238(5)-﹣32|;(2381+27-22.解方程组(1)5293411x y x y +=⎧⎨+=⎩; (2)2431y x x y =-⎧⎨+=⎩. 23.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 点坐标为(1,2).(1)写出点A 、B 的坐标:A ( , )、B ( , );(2)求△ABC 的面积;(3)将△ABC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画出△A ′B ′C ′,写出A′、B′、C′三个点坐标.24.完成下面证明.(在括号中注明理由)已知:如图,BE∥CD,∠A=∠1,求证:∠C=∠E.证明:∵BE∥CD,(已知)∴∠2=∠C,( )又∵∠A=∠1,(已知)∴AC∥,( )∴∠2=,( )∴∠C=∠E(等量代换)25.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280名学生就餐.(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26.已知射线AB∥射线CD,P为一动点,AE平分∠PAB,CE平分∠PCD,且AE与CE相交于点E.(1)在图1中,当点P运动到线段AC上时,∠APC=180°.①直接写出∠AEC度数;②求证:∠AEC=∠EAB+∠ECD;(2)当点P运动到图2的位置时,猜想∠AEC与∠APC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说明;(3)当点P运动到图3的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写出∠AEC与∠APC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解:A、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B、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C、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D、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需要一个四边形旋转得到,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是某同学在体育课上跳远后留下的脚印,那么他的跳远成绩可以用图中哪条线段的长度表示()A. 线段AMB. 线段BNC. 线段CN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他的跳远成绩是BN,故选B.3.如图,已知:∠1=∠2,那么下列结论正确是( )A. ∠C=∠DB. AB∥CDC. AD∥BCD. ∠3=∠4[答案]B[解析][分析]∠1和∠2是直线AB、CD被直线DB所截的内错角,若∠1=∠2,则AB∥CD.[详解]解:∵∠1=∠2,∴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B .[点睛]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4. 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 30°B. 25°C. 20°D. 15°[答案]B[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1+∠2+45°=90°,∴∠2=90°﹣∠1﹣45°=25°,5.在实数﹣23838﹣0.518,3π,37-|2,无理数的个数为( ) A. 1B. 2C. 3D. 4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得到无理数的个数.[详解]﹣23是分数,8=2238=2是有理数,﹣0.518是有理数;3π是无理数;37-|2是无理数 83π,37-|,2是无理数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无理数是实数中不能精确地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2等开不尽方的数都是无理数.6.30( )A. 3和4之间B. 4和5之间C. 5和6之间D. 6和7之间 [答案]C[解析][分析]<<5<<6,即可解出.[详解]<<∴5<<6,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掌握无理数的估算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A. 9±B. 0.6=-C. 10=-D. =[答案]D[解析]选项A ,原式=9;选项B ,原式 ;选项C ,原式=10;选项D ,原式=故选D. 8.若点P 是第三象限内的点,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则点P 的坐标是( )A. (﹣4,-3)B. (4,﹣3)C. (﹣3,-4)D. (3,﹣4)[答案]C[解析]因点P 在第三象限,可得P 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负,又因到x 轴的距离是4,所以纵坐标为-4,再由到y 轴的距离是3,可得横坐标为-3,即可得P(-3,-4),故选C.9.既是方程1x y -=,又是方程25x y +=的解是( ) A. 12x y =-⎧⎨=⎩ B. 21x y =⎧⎨=-⎩ C. 12x y =⎧⎨=⎩ D. 21x y =⎧⎨=⎩ [答案]D[解析]两方程的解相同,可联立两个方程,形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得.解:根据题意,得:()()11252x y x y ⎧-=⎪⎨+=⎪⎩,①+②,得:3x=6,解得:x=2,x=2代入②,得:4+y=5,解得:y=1,∴21x y =⎧⎨=⎩,故选D.10.(数学文化)《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屈绳量之,不足一尺.问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为尺,绳子长为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4.512x yyx+=⎧⎪⎨+=⎪⎩B.4.512x yyx=+⎧⎪⎨+=⎪⎩C.4.512x yxy=+⎧⎪⎨=+⎪⎩D.4.512x yyx+=⎧⎪⎨=-⎪⎩[答案]A [解析][详解]4.512x yyx+=⎧⎪⎨+=⎪⎩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图是对顶角量角器,用它测量角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答案]对顶角相等[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扇形零件的圆心角与其两边的反向延长线组的角是对顶角.因为对顶角相等,所以利用图中的量角器可以量出这个扇形零件的圆心角的度数.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考点:对顶角、邻补角.12.如图所示,OA⊥OC于点O,∠1=∠2,则∠BOD的度数是_____.[答案]90°.[解析][分析]根据垂直求出∠AOC =90°,根据∠1=∠2求出∠BOD =∠AOC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OA ⊥OC ,∴∠AOC =90°,∵∠1=∠2,∴∠BOD =∠2+∠BOC =∠1+∠BOC =∠AOC =90°,故答案为:90°.[点睛]此题考查垂直定义和角的计算,能求出∠BOD=∠AOC 是解题的关键.-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进行解答.[详解[点睛]此题考查相反数,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14.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8的立方根是____.[答案]4,-2[解析]试题分析:164=,-82=-.考点:1.算术平方根;2. 立方根.15.已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1=_____.[答案]0.[解析][分析]根据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出ab =1,c +d =0,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a 、b 互为倒数,∴ab =1,∵c 、d 互为相反数,∴c +d =0,∴31ab c d -+++=﹣1+0+1=0.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考查倒数以及相反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6.如果点P (m +3,m ﹣2)在x 轴上,那么m =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点P (m +3,m ﹣2)x 轴上,∴m ﹣2=0,解得m =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熟记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0,0),“车”位于点(—4,0),则“马”位于点______.[答案](3,3)[解析][分析]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建立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点的坐标.[详解]由图示知;“将”为(0,0)而“马”位于“将”上第三个格,右第三个格中,所以,“马”为(3,3)故答案:(3,3).18.若|x +y ﹣3|与(2x +3y ﹣8)2互为相反数,则3x +4y =_____.[答案]11.[解析][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性质及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 与y 的值,即可确定出所求.[详解]∵|x +y ﹣3|与(2x +3y ﹣8)2互为相反数,∴|x +y ﹣3|+(2x +3y ﹣8)2=0,∴=323=8x yx y+⎧⎨+⎩①②,①×3﹣②得:x=1,把x=1代入①得:y=2,则3x+4y=3+8=11.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若大长方形的宽为12cm,则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答案]27cm2.[解析][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观察大长方形,由大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及大长方形的宽为12cm,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x,y的值,再将其代入xy中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依题意,得:2312x x yx y=+⎧⎨+=⎩,解得:93 xy=⎧⎨=⎩,∴27xy=.故答案为:27cm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_______.[答案](2019,2)[解析][分析]分析点P 的运动规律,找到循环次数即可.[详解]分析图象可以发现,点P 的运动每4次位置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2019=4×504+3 当第504循环结束时,点P 位置在(2016,0),在此基础之上运动三次到(2019,2)故答案为(2019,2).[点睛]本题是规律探究题,解题关键是找到动点运动过程中,每运动多少次形成一个循环.三.解答题(共6小题)21.计算(1238(5)-﹣32|;(2381+27-[答案](1)3(2)6.[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立方根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立方根分别化简再合并得出答案.[详解]解:(1)原式=2+5﹣(23=2+5﹣3=3(2)原式=9﹣3=6.[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到的知识有,立方根、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解方程组(1)529 3411 x yx y+=⎧⎨+=⎩;(2)24 31y xx y=-⎧⎨+=⎩.[答案](1)12xy=⎧⎨=⎩;(2)12xy=⎧⎨=-⎩.[解析]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1)529 3411x yx y+=⎧⎨+=⎩①②,①×2﹣②得:7x=7,解得:x=1,把x=1代入①得:y=2,则方程组的解为12 xy=⎧⎨=⎩;(2)2431y xx y=-⎧⎨+=⎩①②,把①代入②得:3x+2x﹣4=1, 解得:x=1,把x=1代入①得:y=﹣2,则方程组的解为12 xy=⎧⎨=-⎩.[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3.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坐标为(1,2).(1)写出点A、B的坐标:A( , )、B( , );(2)求△ABC的面积;(3)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画出△A′B′C′,写出A′、B′、C′三个点坐标.[答案](1)A(2,﹣1)、B(4,3);(2)5;(3)图详见解析,A′(0,0)、B′(2,4)、C′(﹣1,3).[解析][分析](1)根据直角坐标系的特点写出对应点的坐标;(2)用△ABC所在矩形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解;(3)分别将点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B′、C′,然后顺次连接并写出坐标.[详解]解:(1)A(2,﹣1),B(4,3);(2)S△ABC=3×4﹣12×2×4﹣12×1×3﹣12×3×1=5,故△ABC的面积为5;(3)所作图形如图所示:A′(0,0)、B′(2,4)、C′(﹣1,3).[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平移变换作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网格结构作出对应点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24.完成下面的证明.(在括号中注明理由)已知:如图,BE∥CD,∠A=∠1,求证:∠C=∠E.证明:∵BE∥CD,(已知)∴∠2=∠C,( )又∵∠A=∠1,(已知)∴AC∥,( )∴∠2=,( )∴∠C=∠E(等量代换)[答案]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2=∠C,进而求出AC∥DE,即可得到∠2=∠E,利用等量代换得到结论.[详解]证明:∵BE∥CD,(已知)∴∠2=∠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1,(已知)∴AC∥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E(等量代换).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5.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280名学生就餐.(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答案](1)一间大餐厅可供960名学生就餐,一间小餐厅可供360名学生就餐;(2)能,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有,1个大餐厅容纳的学生人数+2个小餐厅容纳的学生人数=1680,2个大餐厅容纳的学生人数+1个小餐厅容纳的学生人数=2280.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组.(2)根据题(1)得到1个大餐厅和1个小餐厅分别可容纳学生的人数,可以求出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一共可容纳学生的人数,再和5300比较.[详解](1)设1个大餐厅可供x 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y 名学生就餐,根据题意,得2168022280x y x y ==+⎧⎨+⎩ 解得:960360x y ⎧⎨⎩==, 答:1个大餐厅可供960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360名学生就餐.(2)因为960×5+360×2=5520>5300, 所以如果同时开放7个餐厅,能够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点睛]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属于比较基本的应用问题.注意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26.已知射线AB ∥射线CD ,P 为一动点,AE 平分∠PAB ,CE 平分∠PCD ,且AE 与CE 相交于点 E.(1)在图1中,当点P 运动到线段AC 上时,∠APC=180°.①直接写出∠AEC 的度数;②求证:∠AEC=∠EAB+∠ECD ;(2)当点P 运动到图2的位置时,猜想∠AEC 与∠APC 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说明;(3)当点P 运动到图3的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写出∠AEC 与∠APC 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1))①∠AEC=90°②见解析;(2)∠AEC=12∠APC , 理由见解析;(3)不成立,∠AEC=180∘−12∠APC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PAB+∠PCD=180°,进而可得出∠AEC 的度数;②在图1中,过E 作EF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EF=∠EAB 、∠CEF=∠ECD ,进而即可证出∠AEC=∠AEF+∠CEF=∠EAB+∠ECD ;(2)猜想:∠AEC=12∠APC,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EAB=12∠PAB、∠ECD=12∠PCD,由(1)可知∠AEC=∠EAB+∠ECD、∠APC=∠PAB+∠PCD,进而即可得出∠AEC=12(∠PAB+∠PCD)=12∠APC;(3)在图3中,(2)中的结论不成立,而是满足∠AEC=180°-12∠APC,过P作PQ∥AB,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PAB+∠APQ=180°、∠CPQ+∠PCD=180°,进而可得出∠PAB+∠PCD=360°-∠APC,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EAB=12∠PAB、∠ECD=12∠PCD,结合(1)的结论即可证出∠AEC=180°-12∠APC.[详解](1)①∵AB∥CD,∴∠PAB+∠PCD=180°,∴∠AEC=90°;②证明:在图1中,过E作EF∥AB,则∠AEF=∠EAB. ∵AB∥CD,∴EF∥CD,∴∠CEF=∠ECD.∴∠AEC=∠AEF+∠CEF=∠EAB+∠ECD.(2)猜想:∠AEC=12∠APC,理由如下:∵AE、CE分别平分∠PAB和∠PCD,∴∠EAB=12∠PAB,∠ECD=12∠PCD.由(1)知∠AEC=∠EAB+∠ECD,∠APC=∠PAB+∠PCD,∴∠AEC=12∠PAB+12∠PCD=12(∠PAB+∠PCD)=12∠APC.(3)在图3中,(2)中的结论不成立,而是满足∠AEC=180∘−12∠APC,其证明过程是:过P作PQ∥AB,则∠PAB+∠APQ=180°. ∵AB∥CD,∴PQ∥CD,∴∠CPQ+∠PCD=180∘.∴∠PAB+∠APQ+∠CPQ+∠PCD=360°,即∠PAB+∠PCD=360°−∠APC. ∵AE、CE分别平分∠PAB和∠PCD,∴∠EAB=12∠PAB,∠ECD=12∠PCD.由(1)知∠AEC=∠EAB+∠ECD,∴∠AEC=12∠PAB+12∠PCD=12(∠PAB+∠PCD)= 180°-12∠APC.[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作辅助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2+x2=x4B. x2•x3=x5C. x6÷x2=x3D. (2x)3=6x32.下列每个网格中均有两个图形,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由另一个进行轴对称变换得到的是()A. B. C. D.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与∠5是同位角B. ∠2与∠4是对顶角C. ∠3与∠6是同旁内角D. ∠5与∠6互为余角4.在圆周长C=2πR中,常量与变量分别是( )A. 2是常量,C、π、R是变量B. 2π是常量,C,R是变量C. C、2是常量,R是变量D. 2是常量,C、R是变量5.如图,能判定AB∥CD的条件是()A ∠1=∠3 B. ∠2=∠4C. ∠DCE=∠DD. ∠B+∠BAD=180°6.如图,在△ABC和△DCB中,∠ABC=∠DCB,要使△ABC≌△DCB,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不能是( )A. ∠A=∠DB. ∠ACB=∠DBCC. AB=DCD. AC=DB7.如图,将一个正方形分成9个全等的小正方形,连接三条线段得到∠1,∠2,∠3,则∠1+∠2+∠3的度数和等于()A. 120°B. 125°C. 130°D. 135°8.在△ABC中,AB=AC,∠BAC=45°.若AD平分∠BAC交BC于D,BE⊥AC于E,且交A于O,连接O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D⊥BC;②OC平分BE;③OE=CE;④△ACD≌△BCE;⑤△OCE的周长=AC的长度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①③④⑤二.填空题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7398=_____.10.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BC,AC于点D和E,∠B=60°,∠C=25°,则∠BAD=___________° .11.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它的周长为20cm,一条边长6cm,那么腰长是_____.12.如图,长方形是由若干个小长方形和小正方形组成,从面积的角度研究这个图形,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这个数学等式是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出来)13.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的一角折叠,使点A 落在△ABC 外的A'处,折痕为DE.如果∠A=α,∠CEA′=β,∠BDA'=γ,那么α,β,γ 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 .14.已知(9n)2=38,则n=_____.15.若多项式a2+2ka+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_____.16.若∠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且另一边互相平行,∠1=50°,则∠2=_________.17.如图,已知AB∥CD,则∠A、∠C、∠P关系为_____.18.如图,等边△ABC中,BD⊥AC于点D,AD=3.5cm,点P、Q分别为AB、AD上的两个定点且BP=AQ=2cm,若在BD上有一动点E使PE+QE最短,则PE+QE的最小值为_____cm三.解答题19.计算(1)(2m+n﹣2)(2m+n+2) (2)(2+a)(2﹣a)﹣a(5b﹣a)+3a4b2+(﹣a2b)220.(1)计算:(﹣12)﹣1+(π﹣3.14)0+(﹣23)2019•(32)2018 (2)先化简,再求值:[(x ﹣2y )2+(x ﹣2y )(2y +x )]÷2x ,其中x =2,y =﹣1.21.已知()25a b +=,()23a b -=,求下列式子的值:(1)22a b +;(2)4ab .22.已知:如图,AB ∥CD ,∠B =∠D .点EF 分别在AB 、CD 上.连接AC ,分别交DE 、BF 于G 、H .求证:∠1+∠2=180°证明:∵AB ∥CD ,∴∠B =_____._____又∵∠B =∠D ,∴_____=_____.(等量代换)∴_____∥_____._____∴∠l +∠2=180°._____23.甲、乙两人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从A 地到B 地,乙驾车从B 地到A 地,他们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甲先出发6分钟后,乙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 (千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 (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速度为______千米/分,乙的速度为______千米/分(2)当乙到达终点A 后,甲还需______分钟到达终点B(3)请通过计算回答: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千米时,甲出发了多少分钟?24.在△ABC 中,AB =AC ,点D 是射线CB 上一个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以AD 为一边在AD 的右侧作△ADE ,使AD=AE,∠DAE=∠BAC,连接CE.(1)如图1,当点D在线段CB上,且∠BAC=90°时,那么∠DCE=______度.(2)设∠BAC=α,∠DCE=β.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上,∠BAC≠90°时,请你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如图3,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BAC≠90°时,请将图3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2+x2=x4B. x2•x3=x5C. x6÷x2=x3D. (2x)3=6x3[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详解]A、x2+x2=2x2,故此选项错误;B、x2•x3=x5,正确;C、x6÷x2=x4,故此选项错误;D、(2x)3=8x3,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下列每个网格中均有两个图形,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由另一个进行轴对称变换得到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解.[详解]观察选项可知,A中的两个图形可以通过平移,旋转得到,C中可以通过平移得到,D中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得到,只有B可以通过对称得到.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与∠5是同位角B. ∠2与∠4是对顶角C. ∠3与∠6是同旁内角D. ∠5与∠6互为余角[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同位角、对顶角、同旁内角以及余角的定义对各选项作出判断即可.[详解]解:A 、∠1与∠5是同位角,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2与∠4对顶角,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3与∠6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5与∠6互为补角,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对顶角、同旁内角的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三线八角,可直接从截线入手.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4.在圆的周长C =2πR 中,常量与变量分别是( )A. 2是常量,C 、π、R 是变量B. 2π是常量,C,R 是变量C. C 、2是常量,R 是变量D. 2是常量,C 、R 是变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变量常量的定义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可求解.[详解]在圆的周长公式中2R C π=中,C 与r 是改变的,π是不变的;所以变量是C ,R ,常量是2π.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变量与常量知识,属于基础题,正确理解变量与常量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是( )A. ∠1=∠3B. ∠2=∠4C. ∠DCE=∠DD. ∠B+∠BAD=180°[答案]B[解析][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或互补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详解]A. ∵∠1=∠3,∴AD∥BC,而不能判定AB∥CD,故A错误;B.∵∠2=∠4,∴AB∥CD,故B正确,C.∵∠DCE=∠D,∴AD∥BC,而不能判定AB∥CD,故C错误;D. ∵∠B+∠BAD=180°,∴AD∥BC,而不能判定AB∥CD,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直线平行.6.如图,在△ABC和△DCB中,∠ABC=∠DCB,要使△ABC≌△DCB,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不能是( )A. ∠A=∠DB. ∠ACB=∠DBCC. AB=DCD. AC=DB[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ABC=∠DCB,BC=CB,然后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逐个进行判定即可.[详解]解:由题意∠ABC=∠DCB,BC=CB∴A. ∠A=∠D,可用AAS定理判定△ABC≌△DCBB. ∠ACB=∠DBC,可用ASA定理判定△ABC≌△DCBC. AB=DC,可用SAS定理判定△ABC≌△DCBD. AC=DB,不一定能够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掌握判定定理灵活应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7.如图,将一个正方形分成9个全等的小正方形,连接三条线段得到∠1,∠2,∠3,则∠1+∠2+∠3的度数和等于( )A. 120°B. 125°C. 130°D. 135°[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BCA BDE ∆≅∆,从而有3CAB ∠=∠,这样可得1390∠+∠=︒,根据图形可得出245∠=︒,这样即可求出123∠+∠+∠的度数.[详解]解:在ABC ∆与BDE ∆中AC DE C D CB DB =⎧⎪∠=∠⎨⎪=⎩, ()BCA BDE SAS ∴∆≅∆,3CAB ∴∠=∠,由图可知,1=90CAB ∠+∠︒,∴1390∠+∠=︒,由图可知,245∠=︒,1239045135∴∠+∠+∠=︒+︒=︒.故选:.[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属于数形结合的类型,解答本题需要判定BCA BDE ∆≅∆,这是解答本题关键.8.在△ABC 中,AB =AC ,∠BAC =45°.若AD 平分∠BAC 交BC 于D ,BE ⊥AC 于E ,且交A 于O ,连接OC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D ⊥BC ;②OC 平分BE ;③OE =CE ;④△ACD ≌△BCE ;⑤△OCE 的周长=AC 的长度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①正确,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即可证明;②错误,证明OB=OC>OE即可判断;③正确,证明∠ECO =∠OBA=45°即可;④错误,缺少全等的条件;⑤正确,只要证明BE=AE,OB=OC,EO=EC即可判断.[详解]解:∵AB=AC,AD平分∠BAC,∴AD⊥BC,BD=CD,即①正确,∴OB=OC,∵BE⊥AC,∵OC>OE,∴OB>OE,即②错误,∵∠ABC=∠ACB,∠OBC=∠OCB,BE⊥AC,∴∠ABE=∠ACO=45°,∴∠ECO=∠EOC=45°,∴OE=CE,即③正确,∵∠AEB=90°,∠ABE=45°,∴AE=EB,∴△OEC的周长=OC+OE+EC=OE+OB+EC=EB+EC=AE+EC=AC,即⑤正确,无法判断△ACD≌△BCE,故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二.填空题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7398=_____.[答案]3⨯7.39810-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10n a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7398=7.398×10﹣3.故答案为:37.39810-⨯.[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10n a -⨯,其中110a ≤<,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0.如图,在△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BC ,AC 于点D 和E ,∠B =60°,∠C =25°,则∠BAD =___________°.[答案]70.[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C=∠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的度数,计算出结果.[详解]解:∵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DA=DC ,∴∠DAC=∠C=25°,∵∠B=60°,∠C=25°,∴∠BAC=95°,∴∠BAD=∠BAC-∠DAC=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1.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它的周长为20cm ,一条边长6cm ,那么腰长是_____.[答案]6cm 或7cm .当腰长=6cm时,底边=20﹣6﹣6=8cm,当底边=6cm时,腰长=2062﹣=7c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推出腰长.[详解]解:∵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当腰长=6cm时,底边=20﹣6﹣6=8cm,即6+6>8,能构成三角形,∴当底边=6cm时,腰长=2062﹣=7cm,即7+6>7,能构成三角形,∴腰长是6cm或7cm,故答案为6cm或7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在于分析讨论6cm为腰长还是底边长.12.如图,长方形是由若干个小长方形和小正方形组成,从面积的角度研究这个图形,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这个数学等式是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出来)[答案](a+2b)(a+3b)=a2+5ab+6b2[解析][分析]根据图形求面积有直接求和间接求两种方法,列出等式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整个长方形的面积:S=(a+2b)(a+3b),同时,这个图形是由5个长是a宽是b的小长方形和6个边长是b的小正方形和一个边长是a的正方形组成的,所以面积S=a2+5ab+6b2.∴(a+2b)(a+3b)=a2+5ab+6b2.故答案为:(a+2b)(a+3b)=a2+5ab+6b2.[点睛]这道题主要考查整式的乘法的推导,难度较低,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的一角折叠,使点A 落在△ABC 外的A'处,折痕为DE.如果∠A=α,∠CEA′=β,∠BDA'=γ,那么α,β,γ 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答案]γ=2α+β.[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得:∠BDA'=∠A+∠AFD,∠AFD=∠A'+∠CEA',代入已知可得结论.[详解]由折叠得:∠A=∠A',∵∠BDA'=∠A+∠AFD,∠AFD=∠A'+∠CEA',∵∠A=α,∠CEA′=β,∠BDA'=γ,∴∠BDA'=γ=α+α+β=2α+β,故答案为γ=2α+β.[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关键.14.已知(9n)2=38,则n=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先把9n化为32n,再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可得出4n=8,即可求得n的值.[详解](9n)2=(32n)2=34n=38,∴4n=8,解得n =2.[点睛]此题考查幂的乘方,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15.若多项式a 2+2ka+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_____.[答案]±1[解析]分析:完全平方式有两个:222a ab b ++和222a ab b -+,根据以上内容得出221ka a =±⋅,求出即可. 详解:∵221a ka ++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2ka =±2a ⋅1, 解得:k =±1, 故答案是:±1. 点睛: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6.若∠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且另一边互相平行,∠1=50°,则∠2=_________.[答案]50°或13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解答此题.[详解]解:如图:当α=∠2时,∠2=∠1=50°,当β=∠2时,∠β=180°−50°=130°,故答案为:50°或1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已知AB ∥CD ,则∠A 、∠C 、∠P 的关系为_____.[答案]∠A+∠C﹣∠P=180°[解析][详解]如图所示,作PE∥CD,∵PE∥CD,∴∠C+∠CPE=180°,又∵AB∥CD,∴PE∥AB,∴∠A=∠APE,∴∠A+∠C-∠P=180°,故答案是:∠A+∠C-∠P=180°.18.如图,等边△ABC中,BD⊥AC于点D,AD=3.5cm,点P、Q分别为AB、AD上的两个定点且BP=AQ=2cm,若在BD上有一动点E使PE+QE最短,则PE+QE的最小值为_____cm[答案]5[解析][分析]过BD作P的对称点,连接P,Q,Q与BD交于一点E,再连接PE,根据轴对称的相关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以得出此时PE+QE最小,并且等于Q,进一步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如图,过BD作P的对称点,连接P,Q,Q与BD交于一点E,再连接PE,此时PE+QE最小.∵与P关于BD对称,∴PE=E,BP=B=2cm,∴PE+QE= Q,又∵等边△ABC中,BD⊥AC于点D,AD=3.5cm,∴AC=BC=AB=7cm,∵BP=AQ=2cm,∴QC=5cm,∵B=2cm,∴C=5cm,∴△Q C为等边三角形,∴Q=5cm.∴PE+QE=5cm.所以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对称求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以及等边三角形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19.计算(1)(2m+n﹣2)(2m+n+2) (2)(2+a)(2﹣a)﹣a(5b﹣a)+3a4b2+(﹣a2b)2[答案](1)22++-;(2)2-5ab+4a4b2.m mn n444[解析][分析](1)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2)根据整式乘法,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2m+n﹣2)(2m+n+2)()2m n+-=2422m mn n++-;=444(2)(2+a)(2﹣a)﹣a(5b﹣a)+ 3a4b2+(﹣a2b)2=2-a2-5ab+a2+3a4b2+ a4b2=2-5ab+4a4b2.[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乘法运算和乘法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并严格按照整式乘法法则进行.20.(1)计算:(﹣12)﹣1+(π﹣3.14)0+(﹣23)2019•(32)2018 (2)先化简,再求值:[(x ﹣2y )2+(x ﹣2y )(2y +x )]÷2x ,其中x =2,y =﹣1.[答案](1)53-;(2)2x y -,4. [解析][分析](1)根据负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积的乘方逆运算计算,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2)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展开合并,再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计算,最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1)(﹣12)﹣1+(π﹣3.14)0+(﹣23)2019•(32)2018 20182018223=21332⎛⎫⎛⎫⎛⎫-++-⨯-⨯ ⎪ ⎪ ⎪⎝⎭⎝⎭⎝⎭()20182=113⎛⎫-+-⨯- ⎪⎝⎭ 2=13⎛⎫-+- ⎪⎝⎭ =53-; (2)[(x ﹣2y )2+(x ﹣2y )(2y +x )]÷2x =22224442x xy y x y x ⎡⎤-++-÷⎣⎦=2242x xy x ⎡⎤-÷⎣⎦=2x y -,当x =2,y =﹣1时,原式=()221-⨯-=4.[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积的乘方逆运算,整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及代入求值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牢记相关知识,严格按法则进行计算.21.已知()25a b +=,()23a b -=,求下列式子值:(1)22a b +;(2)4ab .[答案](1)4;(2)2;(1)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展开,进而求出22a b +的值;(2)直接利用(1)中所求,进而得出ab 的值,求出答案即可.[详解]解:(1)∵()25a b +=,()23a b -=,∴22+25a b ab +=,2232b a b a +-=,∴()2228a b +=,解得:224a b +=,(2)∵224a b +=,∴4+2ab=5,解得:ab=12, ∴4ab =14=2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2.已知:如图,AB ∥CD ,∠B =∠D .点EF 分别在AB 、CD 上.连接AC ,分别交DE 、BF 于G 、H .求证:∠1+∠2=180°证明:∵AB ∥CD ,∴∠B =_____._____又∵∠B =∠D ,∴_____=_____.(等量代换)∴_____∥_____._____∴∠l +∠2=180°._____[答案]见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已知得到∠D=∠BFC,证明DE∥BF,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证明:∵AB∥CD,∴∠B=∠B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D,∴∠D=∠BFC.(等量代换)∴D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l+∠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答案为:∠B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BFC;D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3.甲、乙两人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驾车从B地到A地,他们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甲先出发6分钟后,乙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千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的速度为______千米/分,乙的速度为______千米/分(2)当乙到达终点A后,甲还需______分钟到达终点B(3)请通过计算回答: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千米时,甲出发了多少分钟?[答案](1)16,43;(2) 78;(3)283或60分钟[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甲乙的速度;(2)根据相遇前甲行驶的路程除以乙行驶的速度,可得乙到达A站需要的时间,根据相遇前乙行驶的路程除以甲行驶的速度,可得甲到达B站需要的时间,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得答案;(3)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由纵坐标看出甲先行驶了1千米,由横坐标看出甲行驶1千米用了6分钟,甲的速度是1÷6=16千米/分钟,由纵坐标看出AB两地的距离是16千米, 设乙的速度是x千米/分钟,由题意,得10x+16×16=16,解得x=43,即乙的速度为43米/分钟.故答案为16;43;(2)甲、乙相遇时,乙所行驶的路程:4401033⨯=(千米)相遇后乙到达A站还需1416263⎛⎫⨯÷=⎪⎝⎭(分钟),相遇后甲到达B站还需411036⎛⎫⨯÷⎪⎝⎭=80分钟,当乙到达终点A时,甲还需80-2=78分钟到达终点B.故答案为78;(3)110606÷=(分钟),设甲出发了x分钟后,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16x+43(x-6)=16-10,解得x=283,答:甲出发了283或60分钟后,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千米时.[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同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得出甲乙的速度是解题关键.24.在△ABC中,AB=AC,点D是射线C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1)如图1,当点D 线段CB 上,且∠BAC =90°时,那么∠DCE =______度.(2)设∠BAC =α,∠DCE =β.①如图2,当点D 在线段CB 上,∠BAC ≠90°时,请你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如图3,当点D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BAC ≠90°时,请将图3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答案](1)90°;(2)①α+β=180°;②α=β.[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等腰三角形证明ABD ≅ACE,所以∠ECA=∠DBA,所以∠DCE =90°.(2)方法类似(1)证明△ABD ≌△ACE ,所以∠B=∠ACE ,再利用角的关系求αβ180+=︒. (3)同理方法类似(1).试题解析:解:(1) 90 度.∠DAE =∠BAC ,所以∠BAD =∠EAC,AB=AC,AD=AE ,所以ABD ≅ACE,所以∠ECA=∠DBA,所以∠ECA =90°.(2)① αβ180+=︒.理由:∵∠BAC =∠DAE ,∴∠BAC -∠DAC =∠DAE -∠DAC ,即∠BAD =∠CAE,又AB=AC ,AD=AE ,∴△ABD ≌△ACE ,∴∠B=∠ACE .∴∠B +∠ACB =∠ACE+∠ACB ,∴B ACB DCE β∠∠∠+==.∵αB ACB 180∠∠++=︒,∴αβ180+=︒.(3)补充图形如下, αβ=.。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方程3x ﹣1=5的解是( ) A. 43x = B. 53x = C. x =18 D. x =2 2. 下列方程变形中属于移项的是( ) A 由2x =﹣1得x =﹣12 B. 由2x =2得x =4 C. 由5x +b =0得5x =﹣b D. 由4﹣3x =0得﹣3x +4=03. 由132x y -=,可以得到用表示的式子( ) A 223x y =- B. 2133x y =- C. 223x y -= D. 223x y =- 4. 解方程2x =3x 时,两边都除以x ,得2=3,其错误原因是( )A. 方程本身是错的B. 方程无解C. 两边都除以了0D. 2x 小于3x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方程4+x =8和不等式4+x >8的解是一样的B. x =2不是不等式4x >5的解C. x =2是不等式4x >15的一个解D. 不等式x ﹣2<6的两边都减去3,则此不等式仍成立6. 把方程0.10.20.510.30.4x x ---=的分母化成整数后,可得方程( ) A. 0.10.20.5134x x ---= B. 12510134x x ---= C. 125101034x x ---= D.120.5134x x ---= 7. 不等式325132x x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是( )A. B. C. D.8. 每瓶A 种饮料比每瓶B 种饮料少元,小峰买了2瓶A 种饮料和3瓶B 种饮料,一共花了13元,如果设每瓶A 种饮料为x 元,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1313x x -+=B. ()21313x x ++=C. ()23113x x ++=D. ()23113x x +-=9. 如图,射线OC 的端点O 在直线AB 上,∠AOC 的度数比∠BOC 的2倍多10度.设∠AOC 和∠BOC 的度数分别为x ,y ,则下列正确的方程组为( )A. 18010x y x y +=⎧⎨=+⎩B. 180210x y x y +=⎧⎨=+⎩C. 180102x y x y +=⎧⎨=-⎩D. 180210x y y x +=⎧⎨=-⎩ 10. 小华在某月的日历上圈出相邻的四个数,算出这四个数的和是36,那么这个数阵的形式可能是( ) 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若2x ﹣3与1互为相反数,则x =_____.12. 在公式S =12n (a +b )中,已知S =5,n =2,a =3,那么b 的值是_____. 13. 一个两位数,两个数位上数字一个是另一个的2倍,若把此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对调,所得新数比原数大27,则此两位数是_____.14. 对有理数a ,b 规定运算“*”的意义为a *b =a +2b ,比如:5*7=5+2×7,则方程3x *14=2﹣x 的解为_____. 15. 如图,足球的表面是有一些黑颜色五边形和白颜色六边形的皮块缝合而成的,共计有32块,请观察图形,根据黑块五边形和白块六边形的边数之间的关系计算黑颜色五边形和白颜色六边形的皮块数分别是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个小题,满分55分)16. 解方程:3(2x﹣1)﹣2(1﹣x)=0.17. 解不等式52x+﹣1<322x+,小兵的解答过程是这样的.解:去分母,得x+5﹣1<3x+2①.移项,得x﹣3x<2﹣5+1②.合并同类项,得﹣2x<﹣2③.系数化1,得x<1④.(1)请问:小兵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错误步骤的标号,简述原因?(2)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18.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433 3215x yx y+=⎧⎨-=⎩.19. 已知关于x的方程a﹣5x=﹣6与方程3x﹣6=4x﹣5有相同的解,求a的值.20. 如图1,在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再将图中的阴影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30,宽为20.求图2中第Ⅱ部分的面积.21. 小明在解方程21134x x m-+=-,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时,漏乘了不含分母的项﹣1,得到方程的解是x=3,请你帮助小明求出m的值和原方程正确的解.22. 阅读以下例题:解方程:|3x|=1,解:①当3x≥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3x=1,解这个方程得x=13;②当3x<0时,原方程可化一元一次方程﹣3x=1,解这个方程得x=﹣13.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13或x=﹣13.(1)仿照例题解方程:|2x+1|=3.(2)探究:当b为何值时,方程|x﹣2|=b+1满足:①无解;②只有一个解;③有两个解.23. 某家商店进行装修,若请甲、乙两个装修组同时施工,8天可以完成,需付两组费用共3520元,若先请甲组单独做6天,再请乙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需付费用3480元.(1)甲、乙两组工作一天,商店各应付多少钱?(2)已知甲组单独完成需12天,乙组单独完成需24天,单独请哪个组,商店所付费用较少?(3)在(2)的条件下,现有三种施工方案:①单独请甲组装修;②单独请乙组装修;③请甲、乙两组合做.若装修过程中,商店不但要支付装修费用,而且每天因装修损失收入200元,你认为如何安排施工更有利于商店?请你帮助商店决策.(可用(1)(2)问的条件及结论)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方程3x ﹣1=5的解是( ) A. 43x = B. 53x = C. x =18 D. x =2[答案]D[解析][分析]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即可得出答案.[详解]3x -1=5,移项得,3x =5+1,合并同类项得,3x =6,系数化为1得,x =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2. 下列方程变形中属于移项的是( )A. 由2x =﹣1得x =﹣12B. 由2x =2得x =4 C. 由5x +b =0得5x =﹣bD. 由4﹣3x =0得﹣3x +4=0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直接进行排除选项即可.[详解]A 、由2x =﹣1得:x =12-,不符合题意; B 、由2x =2得:x =4,不符合题意; C 、由5x +b =0得5x =﹣b ,符合题意;D 、由4﹣3x =0得﹣3x +4=0,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3. 由132x y -=,可以得到用表示的式子( ) A. 223x y =- B. 2133x y =- C. 223x y -= D. 223x y =- [答案]A[解析][分析] 只需把含有y 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其它的项移到另一边,然后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就可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详解]解:移项,得123y x =-, 系数化为1,得223x y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方程的基本运算技能,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4. 解方程2x =3x 时,两边都除以x ,得2=3,其错误原因是( )A. 方程本身是错的B. 方程无解C. 两边都除以了0D. 2x 小于3x[答案]C[解析][分析]出错的地方为:方程两边除以x ,没有考虑x 为0的情况,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错误的地方为:方程两边都除以x ,没有考虑x 是否为0,正确解法为:移项得:2x ﹣3x =0,合并得:﹣x =0,系数化为1得:x =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方程4+x =8和不等式4+x >8的解是一样的B. x =2不是不等式4x >5的解C. x=2是不等式4x>15的一个解D. 不等式x﹣2<6的两边都减去3,则此不等式仍成立[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解法及不等式解集的概念直接进行排除选项即可.[详解]A、方程的解只有一个,而不等式的解有无数个;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不等式4x>5的解集是x>54,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不等式4x>15的解集是x>154不包括2,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不等式x﹣2<6的两边都减去3,则此不等式仍成立,正确,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及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及解法是解题的关键.6. 把方程0.10.20.510.30.4x x---=的分母化成整数后,可得方程( )A. 0.10.20.5134x x---= B.12510134x x---=C. 125101034x x---= D.120.5134x x---=[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方程两边都含有分数系数,在变形的过程中,利用分数的性质将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将小数方程变为整数方程,把含分母的项的分子与分母都扩大原来的10倍.[详解]解:把原方程的分母化为整数得,12510134x x ---=故选B.[点睛]分母化成整数的过程的依据是分数的性质,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 不等式325132x x++≤-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是( )A. B.C.D.[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解.[详解]解:去分母,得,2(3x +2)≤3(x +5)﹣6,去括号,得6x +4≤3x +15﹣6,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 ≤5,系数化为1,得,x ≤53, 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向右画,<向左画,≤与≥用实心圆点,<与>用空心圆圈.8. 每瓶A 种饮料比每瓶B 种饮料少元,小峰买了2瓶A 种饮料和3瓶B 种饮料,一共花了13元,如果设每瓶A 种饮料为x 元,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1313x x -+=B. ()21313x x ++=C. ()23113x x ++=D. ()23113x x +-=[答案]C[解析][分析]设每瓶A 种饮料为x 元,则每瓶B 种饮料为()1x +元,由买了2瓶A 种饮料和3瓶B 种饮料,一共花了13元,列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设每瓶A 种饮料为x 元,则每瓶B 种饮料为()1x +元,所以:()23113x 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利用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9. 如图,射线OC 端点O 在直线AB 上,∠AOC 的度数比∠BOC 的2倍多10度.设∠AOC 和∠BOC 的度数分别为x ,y ,则下列正确的方程组为( )A. 18010x y x y +=⎧⎨=+⎩B. 180210x y x y +=⎧⎨=+⎩C. 180102x y x y +=⎧⎨=-⎩D. 180210x y y x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AOC 的度数比∠BOC 的2倍多10°,得方程x =2y +10;然后由平角可建立方程组,则问题得解.[详解]解:根据∠AOC 的度数比∠BOC 的2倍多10°,得方程x =2y +10;根据∠AOC 和∠BOC 组成了平角,得方程x +y =180.列方程组为180210x y x y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0. 小华在某月的日历上圈出相邻的四个数,算出这四个数的和是36,那么这个数阵的形式可能是( ) A.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可设第一个数为x ,根据已知对每个选项计算讨论得出.[详解]设第一个数为x,根据已知:A:得x+x+6+x+7+x+8=36,则x=6.25不是整数,故本选项不可能.B:得x+x+1+x+8+x+9=36,则x=4.5不是整数,故本选项不可能.C:得x+x+1+x+7+x+8=36,则x=5,为正数符合题意.D:得x+x+1+x+6+x+7=36,则x=5.5不是整数,故本选项不可能.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对每个选项列出方程求解论证.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若2x﹣3与1互为相反数,则x=_____.[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关系直接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2x﹣3+1=0,移项合并得:2x=2,解得:x=1.故答案: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2. 在公式S=12n(a+b)中,已知S=5,n=2,a=3,那么b的值是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求公式中的一个字母b的值,把已知其它字母的值代入,转化为关于b大的方程,解之即可.[详解]∵S=12n(a+b)中,且S=5,n=2,a=3,∴5=12×2×(3+b),解得:b=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从公式中求某个字母值问题,关键是把给的已知字母的值代入,转化为某字母为未知数的方程.13. 一个两位数,两个数位上的数字一个是另一个的2倍,若把此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对调,所得新数比原数大27,则此两位数是_____.[答案]36[解析][分析]设十位数字为x ,个位数字为y ,由题意可进行列方程组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设十位数字为x ,个位数字为y ,由题意得:2101027y x y x x y =⎧⎨+=++⎩, 解得:36x y =⎧⎨=⎩, 原两位数是36,即:原两位数是36.故答案是: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4. 对有理数a ,b 规定运算“*”的意义为a *b =a +2b ,比如:5*7=5+2×7,则方程3x *14=2﹣x 的解为_____. [答案]38. [解析][分析]已知等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计算即可求出解.[详解]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得:3x +12=2﹣x , 去分母得:6x +1=4﹣2x ,解得:x =38. 故答案为:38.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5. 如图,足球的表面是有一些黑颜色五边形和白颜色六边形的皮块缝合而成的,共计有32块,请观察图形,根据黑块五边形和白块六边形的边数之间的关系计算黑颜色五边形和白颜色六边形的皮块数分别是_____.[答案]12和20[解析][分析]足球缝合规律:五边形的5条边都与六边形缝合,六边形只有3条边与五边形缝合,所以五边形的个数乘以5应该等于六边形的个数乘以3,据此设足球有黑色五边形皮块x 个,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足球有黑色五边形皮块x 个,则有白色六边形皮块(32-x)个,由题意得,5x=3(32-x)解得:x=12所以白色皮块数为20,黑色皮块数为12.故答案为:12和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个小题,满分55分)16. 解方程:3(2x ﹣1)﹣2(1﹣x )=0.[答案]x =58 [解析][分析]先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然后直接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解:()()321210x x ---=去括号,得6x ﹣3﹣2+2x =0,移项,得6x +2x =3+2,合并同类项,得8x =5,系数化为1,得x =5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7. 解不等式52x +﹣1<322x +,小兵的解答过程是这样的. 解:去分母,得x +5﹣1<3x +2①.移项,得x ﹣3x <2﹣5+1②.合并同类项,得﹣2x <﹣2③.系数化为1,得x<1④.(1)请问:小兵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错误步骤的标号,简述原因?(2)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答案](1)解法错误,①去分母时,漏乘了没有分母的项,④系数化为1时不等号的方向没有改变,(2)正确的解答过程见解析,x>12.[解析][分析](1)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解不等式即可.[详解](1)解法错误,①去分母时,漏乘了没有分母的项,④系数化为1时不等号的方向没有改变,(2)正确的解答是:去分母得(x+5)﹣2<3x+2,移项,得x﹣3x<2+2﹣5,合并同类项,得﹣2x<﹣1,系数化为1,得x>12.[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是解题关键.18.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433 3215x yx y+=⎧⎨-=⎩.[答案]33 xy=⎧⎨=-⎩.[解析][分析]先把方程组标号①②,把两个方程同一未知数的系数变绝对值相等的数,同号两式相减,异号两式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得解后再代入①或②,求另一未知数,把两个解联立起来即可.[详解]433 3315x yx y+=⎧⎨-=⎩①②,①×2得:8x+6y=6③,②×3得:9x﹣6y=45④,③+④得:17x=51,解得:x=3,把x=3代入①,得4×3+3y=3, 解得:y=﹣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33 xy=⎧⎨=-⎩.[点睛]本题考查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关键是要变方程一未知数系数绝对值相等,同号两式相减,异号两式相加.19. 已知关于x的方程a﹣5x=﹣6与方程3x﹣6=4x﹣5有相同的解,求a的值.[答案]a=﹣11.[解析][分析]两个方程中,有一个只有一个未知数,先解这个方程,求出后,代入第二个方程解之即可.[详解]解方程.3x﹣6=4x﹣5,移项,得3x﹣4x=﹣5+6,合并同类项,得﹣x=1,系数化为1得:x=﹣1,把x=﹣1代入方程a﹣5x=﹣6,得a﹣5×(﹣1)=﹣6.解得a=﹣11.[点睛]本题考查用方程确定参数问题,关键是观察两个方程中有一个方程直接求解.20. 如图1,在边长为a大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再将图中的阴影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30,宽为20.求图2中第Ⅱ部分的面积.[答案]图2中第Ⅱ部分的面积为100.[解析][分析]根据在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长为30,宽为20,得出a+b=30,a-b=20,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出:3020b a a b +=⎧⎨-=⎩, 解得:255a b =⎧⎨=⎩, 故图2中Ⅱ部分的面积是:5×20=100, 答:第Ⅱ部分的面积为100.[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已知得出a+b=30,a-b=20是解题的关键. 21. 小明在解方程21134x x m -+=-,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时,漏乘了不含分母的项﹣1,得到方程的解是x =3,请你帮助小明求出m 的值和原方程正确的解.[答案]m =4,x =45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进行“将错就错”,即把方程的解是x =3代入()()42131x x m -=+-中求解m 的值,最后代入原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x =3是方程()()42131x x m -=+-的解,将x =3代入得4×(2×3﹣1)=3(3+m )﹣1,解得m =4, 所以原方程为214134x x -+=-, 解方程得x =4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解及分式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及分式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22. 阅读以下例题:解方程:|3x |=1,解:①当3x ≥0时,原方程可化一元一次方程3x =1,解这个方程得x =13;②当3x<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3x=1,解这个方程得x=﹣13.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13或x=﹣13.(1)仿照例题解方程:|2x+1|=3.(2)探究:当b为何值时,方程|x﹣2|=b+1满足:①无解;②只有一个解;③有两个解.[答案](1)x=1或x=﹣2;(2)当b<﹣1时,方程无解;当b=﹣1时,方程只有一个解;当b>﹣1时,方程有两个解.[解析][分析](1)仿照例题分情况讨论:①当2x+1≥0时,②当2x+1<0时,化简绝对值,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2)|x﹣2|≥0恒成立,①若无解,则b+1<0,解不等式即可求解;②若只有一个解,则b+1=0,求解即可;③若有两个解,则b+1>0,解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解:(1)①当2x+1≥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x+1=3,解这个方程得x=1;②当2x+1<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x﹣1=3,解这个方程得x=﹣2;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1或x=﹣2;(2)因为|x﹣2|≥0,所以①当b+1<0,即b<﹣1时,方程无解;②当b+1=0,即b=﹣1时,方程只有一个解;③当b+1>0,即b>﹣1时,方程有两个解.[点睛]本题考查解绝对值方程,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3. 某家商店进行装修,若请甲、乙两个装修组同时施工,8天可以完成,需付两组费用共3520元,若先请甲组单独做6天,再请乙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需付费用3480元.(1)甲、乙两组工作一天,商店各应付多少钱?(2)已知甲组单独完成需12天,乙组单独完成需24天,单独请哪个组,商店所付费用较少?(3)在(2)的条件下,现有三种施工方案:①单独请甲组装修;②单独请乙组装修;③请甲、乙两组合做.若装修过程中,商店不但要支付装修费用,而且每天因装修损失收入200元,你认为如何安排施工更有利于商店?请你帮助商店决策.(可用(1)(2)问的条件及结论)[答案](1)甲组工作一天商店应付300元,乙组工作一天商店应付140元;(2)单独请乙组,商店所付费用较少;(3)安排甲、乙两个装修组同时施工更有利于商店.[解析][分析](1)设甲组工作一天商店应付元,乙组工作一天商店应付元,根据“若请甲、乙两个装修组同时施工,8天可以完成,需付两组费用共3520元,若先请甲组单独做6天,再请乙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需付费用3480元”,即可得出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总费用每天需支付的费用工作时间,可分别求出单独请甲组和单独请乙组施工所需费用,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3)分单独请甲组施工、单独请乙组施工和请甲、乙两组合做施工三种情况考虑,利用损失的总钱数施工费用因装修损失收入,分别求出三种情况下损失的钱数,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设甲组工作一天商店应付x元,乙组工作一天商店应付y元,依题意,得:883520 6123480x yx y+=⎧⎨+=⎩,解得:300140xy=⎧⎨=⎩.答:甲组工作一天商店应付300元,乙组工作一天商店应付140元.(2)单独请甲组需要的费用为300×12=3600(元);单独请乙组需要的费用为140×24=3360(元).∵3600>3360,∴单独请乙组,商店所付费用较少.(3)单独请甲组施工,需费用3600元,少盈利200×12=2400(元),相当于损失6000元;单独请乙组施工,需费用3360元,少盈利200×24=4800(元),相当于损失8160元;请甲、乙两组合做施工,需费用3520元,少盈利200×8=1600(元),相当于损失5120元.∵5120<6000<8160,∴甲、乙合做损失费用最少.答:安排甲、乙两个装修组同时施工更有利于商店.[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1∠与2∠互为邻补角的是()A .B .C .D .2.下列各数中22,,0.27π,有理数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如图所示,因为AB ⊥l ,BC ⊥l ,B 为垂足,所以AB 和BC 重合,其理由是()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 .过一点能作一条垂线D .垂线段最短4.在平面坐标系中,线段CF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1,4)A -的对应点为(4,1)C ,则点(,)B a b 的对应点F 的坐标为()A .()3,3a b +-B .()5,3a b +-C .()5,3a b --D .()3,5a b ++5.已知点P 的坐标为()2,32a a ++,且点P 在y 轴上,则点P 坐标为()A .(0,4)P -B .(0,4)P C .(0,2)P -D .(0,6)P -6.已知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b c ,则//a c ;③同旁内角互补;④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是真命题的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7.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M 在第二象限,且M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M 的坐标为()A .()2,1B .()2,1-C .()2,1-D .()1,2-8)A .3±B .3C .3-D .9.把一副三角板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摆放成如图所示的形状,使两个直角顶点重合,两条斜边平行,则∠1的度数是()A .45°B .60°C .75°D .82.5°10.如图,AB ⊥BC ,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AE ⊥DE ,∠1+∠2=90°,M 、N 分别是BA 、CD 延长线上的点,∠EAM 和∠EDN 的平分线交于点F ,∠F 的度数为()A .120°B .135°C .150°D .不能确定11.实数,a b||a b +)A .2a -B .2b -C .2a b +D .2a b-12.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二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19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为()A .()2019,0B .()2019,1C .()2019,2D .()2020,0二、填空题13.将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14.如图,在中国象棋的残局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果“相”和“兵”的坐标分别是()()--,那么“帅”的坐标是__________3,1,3,115.若一个数的立方根就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__.16.若a ba b的值为____________<,且,a b17.如图,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点C落在点E处,BE与AD相交于点O,若∠DBC=15°,则∠BOD=______________.==,现对72进行如下操18.任何实数a,可用[]a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如[4]4,[3]3作:72第一次8]=;第二次[8]2=;第三次[2]1=;这样对7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在进行这样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___19.如图,直线a和b被直线c所截,∠1=110°,当∠2=_____时,直线a b成立三、解答题20.(1-2|x-=-(2)解方程:()3112521.(1)如图这是某市部分简图,为了确定各建筑物的位置:①请你以火车站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②写出体育场、宾馆的坐标;③图书馆的坐标为()-4,-3,请在图中标出图书馆的位置;(2)已知M=是3m +的算术平方根,N=n-2的立方根,试求M-N 的值;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1,1)P ,过点P 分别向,x 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是,A B ;(1)点Q 在直线AP 上且与点P 的距离为2,则点Q 的坐标为__________(2)平移三角形ABP ,若顶点P 平移后的对应点(4,3)P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P .23.如图,//,AB CD EFG ∆的顶点,F G 分别落在直线,AB CD 上,CE 交AB 于点,H GE 平分FGD ∠,若90,20EFG EFH ︒︒∠=∠=,求EHB ∠的度数.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坐标分别是(0,),(,)A a B b a ,且,a b 满足()23|5|0a b -+-=,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AB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CDB 的面积ACDB S ;(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连接,MC MD ,使13MCD ACDB S S ∆=?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25.学着说理由:如图∠B =∠C ,AB ∥EF ,试说明:∠BGF =∠C证明:∵∠B =∠C ()∴AB ∥CD ()又∵AB ∥EF ()∴EF ∥CD ()∴∠BGF =∠C ()26.如图,EF ⊥BC 于点F ,∠1=∠2,DG ∥BA ,若∠2=40°,则∠BDG 是多少度?参考答案1.D2.C3.B4.B5.A6.C7.B8.D9.C10.B11.A【详解】解:0,,a b a b <<>0,a b ∴+<||a b a a b b+=+++()a a b b=--++a a b b=---+2.a =-故选A .12.C【详解】解:从图象可以发现,点P 的运动每4次位置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2019=4×504+3,当第504循环结束时,点P 位置在(2016,0),在此基础之上运动三次到(2019,2),故选:C .13.如果两条直线是平行线,那么同位角相等.【解析】一个命题都能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是题设,那么后面是结论.【详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条件是:“两直线平行”,结论为:“同位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条直线是平行线,那么同位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条直线是平行线,那么同位角相等.14.()1,3--【解析】首先根据“相”和“兵”的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建立坐标系,进而可得“帅”的坐标.【详解】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帅”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15.±1,0【详解】∵13=1,(-1)3=-1,03=0,∴1的立方根是1,-1的立方根是-1,0的立方根是0,∴一个数的立方根就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0.故答案为±1,0.16.-1【详解】解:364049,<<67,∴6,7,a b ∴==1,a b ∴-=-故答案为: 1.-17.150︒【详解】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BC ,∴∠ODB=∠DBC=15°.又由折叠的性质知,∠EBD=∠CBD=15°,即∠OBD=15°,∴在△OBD 中,∠BOD=180°−∠OBD−∠ODB=150°,18.255【详解】解:9,3,1,⎡===⎣13,3,1,⎡===⎣15,3,1,===16,4,2,1,⎡⎡====⎣⎣需要进行4次操作后变为1,即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255,故答案为255.19.70°【分析】根据平行的判定,要使直线a b 成立,则∠2=∠3,再根据∠1=110°,即可把∠2的度数求解出来.【详解】解:要使直线a b 成立,则∠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10°,∴∠3=180°-∠1=180°-110°=70°,∴∠2=∠3=70°,故答案为:70°.20.(1)10(2)4x =-【详解】(1)原式=9(3)22+-++-10=(2)解:15x -=-4x =-21.(1)①见解析;②体育馆()4,3-;宾馆()2,2;③见解析;(2)2【详解】(1)①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②体育馆()4,3-;宾馆()2,2,③图书馆的位置见上图.(2)422433m m n -=⎧⎨-+=⎩ 63m n =⎧∴⎨=⎩3,1M N ∴==2M N ∴-=22.(1)12(1,1),(1,3)Q Q -;(2)见解析【详解】解:(1)∵点Q 在直线AP 上且与点P 的距离为2,AP ⊥x 轴,P (1,1),∴点Q 的坐标为(1,-1)或(1,3),故答案为:(1,-1)或(1,3);(2)如图所示,'(1,1),(4,3).P P ∴平移方式为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按相同方式把,A B 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 B ,顺次连接''',,A B P 得到三角形A′B′P′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作图,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23.55︒【详解】解:90,20EFG EFH ︒︒∠=∠= 70BFG ︒∴∠=//AB CD ,70FGC BFG ︒∴∠=∠=,110FGD ︒∴∠=因为GE 平分FGD ∠,55FGH ︒∴∠=,180705555FHG ︒︒︒∴∠=--=︒55EHB FHG ︒∴∠=∠=24.(1)(1,0),(4,0),C D -15.ACDB S =(2)在y 轴上存在点(0,2)M ,或(0,2)M -使13MCD ABDC S S ∆=【详解】解:(1)依题意得:3050a b -=⎧⎨-=⎩解得:35a b =⎧⎨=⎩(0,3),(5,3)A B ∴,将点,A B 分别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1,0),(4,0),C D ∴-5315.ACDB S CD OA =∙=⨯=(2)假设在y 轴上存在点(0,)M y ,使13MCD ABDCS S ∆=11553MCD S ∆∴==,1552y ∴⨯⨯=,2y ∴=±,(0,2)M ∴或(0,2)-所以在y 轴上存在点(0,)M y ,使13MCD ABDC S S ∆=.25.【详解】证明:∵∠B =∠C (已知),∴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AB ∥EF (已知),∴EF ∥C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GF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6.130°【详解】解:∵∠1=∠2,∴EF∥AD,∵EF⊥BC,∴AD⊥BC,即∠ADB=90°,又∵DG∥BA,∠2=40°,∴∠ADG=∠2=40°,∴∠BDG=∠ADG+∠ADB=130°.。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x =1B.120x-= C. 2x -y =5D. 2x +1=2x2. 下列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A. 14x y =⎧⎨=-⎩B. 35x y y =-⎧⎨=⎩C. 2215x y x ⎧=⎨+=⎩ D. 27x y =⎧⎨=-⎩3. 已知a<b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a<-b B. a-3<a-8C. a 2<b 2D. -3a>-3b4. 解方程1123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3322x x -=-B. 3622x x -=-C. 3621x x -=-D. 3321x x -=-5. 如果方程组864x y y z z x +=⎧⎪+=⎨⎪+=⎩的解使代数式kx +2y ﹣3z 的值为8,则k =( )A.13B. ﹣13C. 3D. ﹣36. 关于x 的不等式2x -10>-5的最小整数解为( ) A. 3B. 2C. -2D. -37.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 -1<0的解集,正确的是() AB.C.D.8. 若不等式组 x ax b ≥⎧⎨<⎩无解,则有( )A. b >aB. b <aC. b=aD. b ≤a9. 若方程组35223x y kx y k+=+⎧⎨+=⎩的解x与y的和为8,则k的值为()A. k=-2B. k=10C. k=4D. k=210. 在“五·一”黄金周期间,某超市推出如下购物优惠方案:(1)一次性购物在100元(不含100元)以内的,不享受优惠;(2)一次性购物在100元(含100元)以上,300元(不含300元)以内的,一律享受九折的优惠;(3)一次性购物在300元(含300元)以上时,一律享受八折的优惠.王茜在本超市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如果王茜改成在本超市一次性购买与上两次完全相同商品,则应付款( )A. 332元B. 316元或332元C. 288元D. 288元或316元二、填空题11. 已知2x-3y =6,用含x代数式表示y =__________12. 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2728x yx y+=⎧⎨+=⎩,则x﹣y=_____,x+y=_____.13. 如果4x-5y=0,且x≠0,那么12x5y12x5y-+的值是______.14. 如图,10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墙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设小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分别为x厘米和y厘米,则列出的方程组为________.15. 若不等式组12xx m<⎧⎨>-⎩恰有两个整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6. 对非负实数x“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记为<x>,即当n为非负整数时,若11n x<n22,则<x>=n,如<0.46>=0,<3.67>=4.给出下列关于<x>的结论:①<1.493>=1;②<2x>=2<x>;③若1x1=42〈-〉,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9x11≤<;④当x≥0,m为非负整数时,有m2013x=m2013x〈+〉+〈〉;⑤x y=x y〈+〉〈〉+〈〉.其中,正确结论有___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三、解答题17. 计算:(1)5x﹣2=3x+8(2)2151136 x x+--=(3)2 347 x yx y+=⎧⎨+=⎩(4)2362125x y zx y zx y z++=⎧⎪-+=-⎨⎪+-=⎩18. 解不等式(组),并将每道题的解集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5x﹣3≥13﹣3x;(2)212 324x x x x->-+⎧⎨+>⎩.19. 已知方程组x+y=3a+9?x-y=5a+1⎧⎨⎩的解为正数,求(1)a的取值范围;(2)化简|4a+5|-|a-4|.20. 已知方程组435215x ymx ny-=⎧⎨+=⎩与31153mx nyy x-=⎧⎨-=⎩有相同的解,求m、n的值.21. 一条河流上下游分别坐落A、B两个港口,一艘游轮从A港用了3小时到达B港,然后按原路返回至A 港用了4小时,已知游轮在静水中的航速为28千米/小时,求水流速度和A、B两个港口的距离22. 机械厂加工车间有27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12个或大齿轮10个,2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23. 甲、乙两人想共同承包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合同规定15天完成,否则每超过1天罚款1 000元,甲、乙两人经商量后签订了该合同.(1)正常情况下,甲、乙两人能否履行该合同?为什么?(2)现两人合作了这项工程的75%,因别处有急事,必须调走1人,问调走谁更合适些?为什么?24.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某市污水处理厂决定先购买A,B两型污水处理设备共20台,对周边污水进行处理,每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12万元,每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10万元.已知2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和1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680吨,4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和3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1560吨.(1)求A、B两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每台分别可以处理污水多少吨?(2)经预算,市污水处理厂购买设备的资金不超过230万元,每周处理污水的量不低于4500吨,请你列举出所有购买方案.(3)如果你是厂长,从节约资金的角度来谈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并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2x=1B. 120x-= C. 2x-y=5 D. 2x+1=2x[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A、2x=1是一元一次方程,故A正确;B、120x-=不是整式方程,故B错误;C、2x-y=5是二元一次方程,故C错误;D、2x+1=2x是一元二次方程,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 下列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14xy=⎧⎨=-⎩B.35x yy=-⎧⎨=⎩C.2215xy x⎧=⎨+=⎩D.27xy=⎧⎨=-⎩[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每个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两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据此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14xy=⎧⎨=-⎩,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A不符合题意B.35x yy=-⎧⎨=⎩,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B不符合题意C .2215x y x ⎧=⎨+=⎩,x 的次数是2,不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C 符合题意 D .27x y =⎧⎨=-⎩,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判断一个方程组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必须满足方程组的每个方程都是整式方程,方程组共含有两个未知数,每个方程都是一次方程. 3. 已知a<b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a<-b B. a-3<a-8C. a 2<b 2D. -3a>-3b[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依次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a<-b ,在不等式a<b 两边乘以不同的数,无法确定不等号的方向,故A 错误 B.a-3<a-8,在不等式两边减去不同的数,不等号方向无法确定,故B 错误 C.a 2<b 2,若a=-2,b=-1,a 2>b 2,故C 错误D.-3a>-3b ,在不等式a<b 两边乘以一个负数-3,不等号方向改变,故D 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 解方程1123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3322x x -=- B. 3622x x -=-C. 3621x x -=-D. 3321x x -=-[答案]B [解析] [分析]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去分母. [详解]解:去分母得:3x−6=2(x−1)=2x-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5. 如果方程组864x y y z z x +=⎧⎪+=⎨⎪+=⎩的解使代数式kx +2y ﹣3z 的值为8,则k =( )A.13B. ﹣13C. 3D. ﹣3[答案]A [解析] [分析]解方程组,求出x ,y ,z 的值,将x ,y ,z 的值代入kx +2y ﹣3z =8中,即可求出k 的值.[详解]864x y y z z x +=⎧⎪+=⎨⎪+=⎩①②③①﹣②,得 x ﹣z =2④ ③+④,得 2x =6, 解得,x =3 将x =3代入①,得 y =5,将x =3代入③,得 z =1,故原方程组的解是351x y z ===,,,又∵方程组864x y y z z x +=⎧⎪+=⎨⎪+=⎩的解使代数式kx +2y ﹣3z 的值为8,∴3k +2×5﹣3×1=8, 解得,k =1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方程组的问题,掌握解方程组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 关于x 的不等式2x -10>-5的最小整数解为( ) A. 3 B. 2C. -2D. -3[答案]A[解析][分析]先移项合并,再系数化为1得到不等式的解,再取最小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x-10>-5移项得:2x>-5+10,合并得:2x>5,系数化为1得:52 x> ,故最小的正数解为:3,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并在不等式的解集里取最小整数解,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7.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1<0的解集,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解:x-1<0的解集为x<1,它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B.故选B.8. 若不等式组x ax b≥⎧⎨<⎩无解,则有()A. b>aB. b<aC. b=aD. b≤a [答案]D[解析]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可得:∵不等式组x ax b≥⎧⎨<⎩无解,∴b≤a, 故选D.9. 若方程组35223x y kx y k+=+⎧⎨+=⎩的解x与y的和为8,则k的值为()A. k=-2B. k=10C. k=4D. k=2 [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方程组35223x y kx y k+=+⎧⎨+=⎩以及x与y的和为8,求解出x、y的值,再代入方程352x y k+=+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把方程组35223x y kx y k+=+⎧⎨+=⎩的两个方程相减得到:22x y+=,又∵x与y的和为8,∴得到方程组228x yx y+=⎧⎨+=⎩,解得:146 xy=⎧⎨=-⎩,把146xy=⎧⎨=-⎩代入方程352x y k+=+,解得:10k=,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利用方程组以及x、y的关系把x、y的值求解出来是解题的关键,在做题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10. 在“五·一”黄金周期间,某超市推出如下购物优惠方案:(1)一次性购物在100元(不含100元)以内,不享受优惠;(2)一次性购物在100元(含100元)以上,300元(不含300元)以内的,一律享受九折的优惠;(3)一次性购物在300元(含300元)以上时,一律享受八折的优惠.王茜在本超市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如果王茜改成在本超市一次性购买与上两次完全相同的商品,则应付款( )A. 332元B. 316元或332元C. 288元D. 288元或316元[答案]D[解析]第二次付款252元的商品的标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0.9x=252或0.8x=252,解得:x=280或315,∴两次所购商品总价为360元或395元,∴360×0.8=288,395×0.8=316.故选D.二、填空题11. 已知2x-3y =6,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 =__________[答案]26 3 x-[解析][分析]先移项,再化系数为1即可.[详解]解:移项得,-3y=6-2x,系数化为1得,y =26 3x-.故答案为26 3x-.[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根据题意把原式化为y=263x-的形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 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2728x yx y+=⎧⎨+=⎩,则x﹣y=_____,x+y=_____.[答案](1). -1 (2). 5[解析][分析]利用加减法①-②,再①+②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2728 x yx y+=⎧⎨+=⎩①②①-②得x﹣y=-1①+②得3(x+y)=15,则x+y=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3. 如果4x -5y =0,且x≠0,那么12x 5y 12x 5y -+的值是______. [答案]12 [解析][分析]由4x-5y=0,可得5y=4x ,然后将4x 代换5y ,即可求得答案.[详解]∵4x-5y=0,∴5y=4x ,∴125125x y x y -+=124124x x x x -+=816x x =12, 故答案为12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问题.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是关键.14. 如图,10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墙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设小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分别为x 厘米和y 厘米,则列出的方程组为________.[答案]2753x y x y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得:大长方形的长可以表示为x+2y ,长又是75厘米,故x+2y=75,长方形的宽可以表示为2x ,或x+3y ,故2x=3y+x ,整理得x=3y ,联立两个方程即可.[详解]解:根据图示可得大长方形的长可以表示为x+2y ,长又是75厘米,故x+2y=75,长方形的宽可以表示为2x ,或x+3y ,故2x=3y+x ,整理得x=3y ,联立两个方程得到:2753x y x y +=⎧⎨=⎩, 故答案为:2753x y x y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看懂图示,分别表示出长方形的长和宽.15. 若不等式组12x x m <⎧⎨>-⎩恰有两个整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01m ≤<[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根据题意得出关于m 的不等式组,求出关于m 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得不等式组12x x m <⎧⎨>-⎩的解集为21m x , 又∵不等式组12x x m <⎧⎨>-⎩恰有两个整数解, ∴221m ,解得:01m ≤<故答案为01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不等式组求解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原不等式组有两个整数解,得出关于m 的不等式组为解题关键.16. 对非负实数x“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记为<x>,即当n 为非负整数时,若11nx <n 22,则<x>=n ,如<0.46>=0,<3.67>=4.给出下列关于<x>的结论:①<1.493>=1;②<2x>=2<x>; ③若1x 1=42〈-〉,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9x 11≤<;④当x≥0,m 为非负整数时,有m 2013x =m 2013x 〈+〉+〈〉;⑤x y =x y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答案]①③④.[解析]①根据定义,∵0.5 1.493 1.5≤<,∴<1.493>=1.结论正确.②用特例反证:∵<1.3>=1,<2×1.3>=<2.6>=3,∴<2×1.3>≠2<1.3>.∴<2x>=2<x>不一定成立.结论错误.③若1x 1=42〈-〉,则11191114x 14x 9x 11222222-≤-<+⇒≤<⇒≤<. ∴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9x 11≤<.结论正确.④设2013x=k+b,k为2013x的整数部分,b为其小数部分,1)当0≤b<12时,<2013x>=k,m+2013x=(m+k)+b,m+k为m+2013x的整数部分,b为其小数部分,< m+2013x>=m+k, ∴< m+2013x >=m+<2013x>.2)当b≥12时,<2013x>=k+1,则m+2013x=(m+k)+b,m+k为m+2013x的整数部分,b为其小数部分,< m+2013x >=m+k+1, ∴< m+2013x >=m+<2013x>综上:当x≥0,m为非负整数时,< m+2013x >=m+<2013x>成立.结论正确.⑤用特例反证::<0.6>+<0.7>=1+1=2,而<0.6+0.7>=<1.3>=1,∴<0.6>+<0.7>≠<0.6+0.7>.∴x y=x y〈+〉〈〉+〈〉不一定成立.结论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③④.三、解答题17. 计算:(1)5x﹣2=3x+8(2)2151136 x x+--=(3)2 347 x yx y+=⎧⎨+=⎩(4)2362125x y zx y zx y z++=⎧⎪-+=-⎨⎪+-=⎩[答案](1)x=5;(2)x=﹣3;(3)11xy=⎧⎨=⎩;(4)211xyz=⎧⎪=⎨⎪=-⎩[解析][分析](1)先移项合并,再系数化为1即可得到答案;(2)先去分母,再取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后系数化为一即可得到答案;(3先把不等式组的第一个式子×3,再用第二个式子-第一个式子,即可求解;(4)先把不等式组的第一第三个式子相加,消去z,再消去x,系数化为1得到y的值,再分别求解x、z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5x﹣2=3x+8, 移项得:5x﹣3x=8+2,合并同类项得:2x=10,系数化为1得:x=5;(2)2151136x x+--=,去分母,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6得:2(2x+1)﹣6=5x﹣1, 去括号得:4x+2﹣6=5x﹣1,移项得:4x﹣5x=﹣1+6﹣2,合并同类项得:﹣x=3,系数化为1得:x=﹣3;(3)2 347 x yx y+=⎧⎨+=⎩①②①×3得:3x+3y=6③②-3得:y=1把y=1代入①得x=1即不等式组的解为:11 xy=⎧⎨=⎩(4)2362125x y zx y zx y z++=⎧⎪-+=-⎨⎪+-=⎩①②③③+①得,3x+5y=11④,③×2+②得,3x+3y=9⑤,④﹣⑤得2y=2,y=1,将y=1代入⑤得,3x=6,解得:x=2,将x=2,y=1代入①得,z=6﹣2×2﹣3×1=﹣1,∴方程组的解为211 xyz=⎧⎪=⎨⎪=-⎩;[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方程、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学会通分是解分式方程的关键,学会消元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18. 解不等式(组),并将每道题的解集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5x﹣3≥13﹣3x;(2)212 324x x x x->-+⎧⎨+>⎩.[答案](1)x≥2,数轴表示见解析;(2)﹣1<x<2,数轴表示见解析.[解析][分析]1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出其解;(2)把不等式组中的两个不等式分别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出不等式的解,再根据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大小小大中间找,来求出不等式组的解,并把它表示在数轴上.[详解](1)5x﹣3≥13﹣3x,5x+3x≥13+3,8x≥16,x≥2,解集在数轴上如下图:(2)212324x xx x->-+⎧⎨+>⎩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2,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解集在数轴上如下图:点睛]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利用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来求不等式组的解;另外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的方法(>,≥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19. 已知方程组x+y=3a+9?x-y=5a+1⎧⎨⎩的解为正数,求(1)a的取值范围;(2)化简|4a+5|-|a-4|[答案](1)544a-<<;(2)5a+1.[解析][分析](1)首先解方程组求得方程组的解,在根据条件得到不等式组,即可求得a的范围;(2)根据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即可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详解]解:(1)解方程组得:454x ay a+⎧⎨-⎩==,根据题意得:450 40aa+⎧⎨-⎩>>,解得:54 4a-<<.(2)4a+5>0,a-4<0,∴|4a+5|-|a-4|=4a+5-(4-a)=5a+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绝对值的性质,根据题意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20. 已知方程组435215x ymx ny-=⎧⎨+=⎩与31153mx nyy x-=⎧⎨-=⎩有相同的解,求m、n的值.[答案]41 mn=⎧⎨=-⎩[解析][分析]根据方程组解相同,先重新联立关于x、y的方程组,解得x、y的值,进而可得关于m,n的方程组,根据解方程组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435 53x yy x-=⎧⎨-=⎩,解得21 xy=⎧⎨=⎩,把21xy=⎧⎨=⎩代入215311mx nymx ny+=⎧⎨-=⎩,得4152311m n m n +=⎧⎨-=⎩, 解得41m n =⎧⎨=-⎩,答:m 的值为4,n 的值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利用方程组的解相同得出关于m ,n 的方程组是解题关键. 21. 一条河流上下游分别坐落A 、B 两个港口,一艘游轮从A 港用了3小时到达B 港,然后按原路返回至A 港用了4小时,已知游轮在静水中的航速为28千米/小时,求水流速度和A 、B 两个港口的距离[答案]水流速度4千米/小时 距离为96千米[解析][分析]设水流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A 、B 两个港口的距离为y 千米,则顺流速度为(28+x )千米/小时,逆流的速度为(28-x )千米/小时,根据顺流3小时的行程等于A 、B 两港口的距离和逆流4小时的行程等于A 、B 两港口的距离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水流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A 、B 两个港口的距离为y 千米,根据题意得:3(28)4(28)x y x y+=⎧⎨-=⎩, 解得:496x y =⎧⎨=⎩. 答:水流速度4千米/小时 A 、B 两港口的距离为96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2. 机械厂加工车间有27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12个或大齿轮10个,2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答案]安排12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安排15名工人加工小齿轮.[解析][分析]设生产大齿轮的人数为x ,则生产小齿轮的人数为27-x ,再由两个大齿轮与三个小齿轮配成一套列出比例式,求出x 的值即可.[详解]设需安排x 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安排(27﹣x)名工人加工小齿轮,依题意得:12272103x x ⨯⨯=⨯(﹣)解得x=12,则27-x=15.答:安排12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安排15名工人加工小齿轮.[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的工程问题,解题关键是根据所给条件列出关于x的关系式,求出未知数的值.23. 甲、乙两人想共同承包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合同规定15天完成,否则每超过1天罚款1 000元,甲、乙两人经商量后签订了该合同.(1)正常情况下,甲、乙两人能否履行该合同?为什么?(2)现两人合作了这项工程的75%,因别处有急事,必须调走1人,问调走谁更合适些?为什么?[答案](1) 两人能履行合同.(2) 调走甲合适.[解析]试题分析:(1)设甲乙合作需要x天完成,建立方程求出合作时间,再与15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结论;(2)先求出完成75%需要的时间,再求出完成剩余工作量所用的时间及完成剩余工作量的工作效率,然后与甲、乙独自完成这项工作的工作效率进行比较,可以求出结论.试题解析:(1)能履行合同.设甲、乙合作x天完成,则有(+)x=1,解得x=12<15.因此两人能履行合同.(2)由(1)知,二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的75%需要的时间为12×75%=9(天).剩下6天必须由某人做完余下的工程,故他的工作效率为25%÷6=,因为<<,故调走甲合适.24.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某市污水处理厂决定先购买A,B两型污水处理设备共20台,对周边污水进行处理,每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12万元,每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10万元.已知2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和1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680吨,4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和3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1560吨.(1)求A、B两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每台分别可以处理污水多少吨?(2)经预算,市污水处理厂购买设备的资金不超过230万元,每周处理污水的量不低于4500吨,请你列举出所有购买方案.(3)如果你是厂长,从节约资金的角度来谈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并说明理由?[答案](1)A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每台可以处理污水240吨,B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每台可以处理污水200吨;(2)第一种方案:当a=13时,20-a=7,即购买A型污水处理设备13台,购买B型污水处理设备7台;第二种方案:当a=14时,20-a=6,即购买A型污水处理设备14台,购买B型污水处理设备6台;第三种方案;当a=15时,20-a=5,即购买A型污水处理设备15台,购买B型污水处理设备5台;(3)选择第一种方案所需资金最少,最少是226万元.[解析][分析](1)根据2台A 型污水处理设备和1台B 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680吨,4台A 型污水处理设备和3台B 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1560吨,可以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解答本题;(2)、(3)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从而可以得到购买方案,从而可以算出每种方案购买资金,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1)设A 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每台可以处理污水x 吨,B 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每台可以处理污水y 吨,由题意,得2x y 6804x 3y 1560+=⎧+=⎨⎩, 解得,{x 240y 200==即A 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每台可以处理污水240吨,B 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每台可以处理污水200吨;(2)设购买A 型污水处理设备a 台,则购买B 型污水处理设备(20-a )台,则()()12a 1020a 230240a 20020a 4500+-≤⎧⎪+-≥⎨⎪⎩, 解得,12.5≤x≤15,第一种方案:当a=13时,20-a=7,即购买A 型污水处理设备13台,购买B 型污水处理设备7台; 第二种方案:当a=14时,20-a=6,即购买A 型污水处理设备14台,购买B 型污水处理设备6台; 第三种方案;当a=15时,20-a=5,即购买A 型污水处理设备15台,购买B 型污水处理设备5台;(3)如果我是厂长,从节约资金的角度考虑,我会选择第一种方案,即购买A 型污水处理设备13台,购买B 型污水处理设备7台;因为第一种方案所需资金:13×12+7×10=226万元; 第二种方案所需资金:14×12+6×10=228万元; 第三种方案所需资金:15×12+5×10=230万元; ∵226<228<230,∴选择第一种方案所需资金最少,最少是226万元.[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1的值是()A. 12B. 2C. 4D. 8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是()A. 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的身高调查B. 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C. 对浙江省居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D. 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3.812﹣81肯定能被()整除.A. 79B. 80C. 82D. 83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2+a2=a4B. a2•a3=a6C. a6÷a2=a3D. (a4)2=a85.下列等式从左到右变形,属于因式分解是()A. a(4﹣y2)=4a﹣ay2B. ﹣4x2+12xy﹣9y2=﹣(2x﹣3y)2C x2+3x﹣1=x(x+3)﹣1D. x2+y2=(x+y)2﹣2xy6.如图,AB∥CD,EF⊥CD,∠1=60°,则∠2等于()A. 60°B. 40°C. 30°D. 35°7.若二元一次方程组45ax bybx ay+=⎧⎨+=⎩的解为21xy=⎧⎨=⎩,则a+b的值是()A. 9B. 6C. 3D. 18.如图,△ABC沿BC所在的直线平移到△DEF的位置,且C点是线段BE的中点,若AB=5,BC=2,AC=4,则AD的长是()A. 5B. 4C. 3D. 29.某厂准备加工500个零件,在加工了100个零件后,引进了新机器,使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结果共用6天完成了任务.若设该厂原来每天加工x个零件,则由题意可列出方程()A. 10050062x x+= B.10050062x x+=C. 10040062x x+= D.10040062x x+=10.有下列说法:①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无论k取任何实数,多项式x2﹣ky2总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③若(t﹣3)3﹣2t=1,则t可以取的值有3个;④关于x,y的方程组为252ax yx ay a+=-⎧⎨-+=⎩,将此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对应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方程,当a每取一个值时,就有一个确定的方程,而这些方程总有一个公共解,则这个公共解是31 xy=⎧⎨=-⎩.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 ①④B. ①③④C. ②③D. ①②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因式分解:a2﹣4=_____.12.当x=____时,分式321xx--的值为0.13.已知x2+1,则代数式x2﹣2x+1值为____.14.某学校在“你最喜爱的课外活动项目”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名学生只选一个活动项目),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选最喜爱“体操”的学生是9人,则最喜爱“3D打印”学生数为____.15.已知∠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A 为x °,∠B 的为(210﹣2x )°,则∠A =____度. 16.现有1角、5角、1元硬币共16枚,总值8元.则5角的硬币是____枚.三、解答题(共7小题)17.计算与化简: (1)02000(21)(1)-+-; (2)(10a 2﹣5a )÷(5a ). 18.解方程或方程组: (1)24342x y x y +=⎧⎨-=⎩;(2)33233x x x-=--. 19.某市在今年三月份启动实施“明眸皓齿”工程.根据安排,某校对于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一周用时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绘制成以下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共抽取了 名学生进行调查.(2)用时在2.45﹣3.45小时这组的频数是 ,频率是 ;(3)如果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一周电子产品用时在0.45﹣3.45小时的学生人数.20.(1)分解因式:2mx2﹣4mxy+2my2.(2)先化简,再求值:211122-⎛⎫-÷⎪++⎝⎭xx x,其中x=2020.21.(1)已知x2+y2=34,x﹣y=2,求(x+y)2的值.(2)设y=kx(x≠0),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3x﹣y)2﹣(x﹣2y)(x+2y)+6xy化简为28x2?若能,请求出满足条件k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2.某电器超市销售每台进价为80元、200元的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如表所示是六月份前2周的销售情况:(进价、售价均保持不变,利润=销售收入﹣进货成本)销售时段销售数量销售收入A种型号B种型号第一周 6 5 2100元第二周 4 10 3400元(1)求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2)若超市一共采购这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共120台,售完后该超市能否实现利润为8000元的目标?若能,请给出相应的采购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3.小明同学在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章的线上学习后,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一下.(1)如图1,已知AB∥CD,则∠AEC=∠BAE+∠DCE成立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2,已知AB∥CD,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直线交于点E,若∠F AD=50°,∠ABC=40°,求∠BED的度数.(3)将图2中的线段BC沿DC所在的直线平移,使得点B在点A的右侧,若∠F AD=m°,∠ABC=n°,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3,请你求出∠BED的度数(用含m,n的式子表示).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1的值是()A. 12B. 2C. 4D. 8[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解答即可.[详解]解:112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 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的身高调查B. 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C. 对浙江省居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D. 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答案]A[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的身高调查,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具有破坏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对浙江省居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工作量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人数众多,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3.812﹣81肯定能被()整除.A. 79B. 80C. 82D. 83[答案]B[解析][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分解因式后,判断即可.[详解]解:原式=81×(81﹣1)=81×80,则812﹣81肯定能被80整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2+a2=a4B. a2•a3=a6C. a6÷a2=a3D. (a4)2=a8[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幂指数的运算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a2+a2=2a2,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a2•a3=a5,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a6÷a2=a4,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a4)2=a8,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以及合并同类项.准确掌握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是()A. a(4﹣y2)=4a﹣ay2B. ﹣4x2+12xy﹣9y2=﹣(2x﹣3y)2C. x2+3x﹣1=x(x+3)﹣1D. x2+y2=(x+y)2﹣2xy[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可得答案.[详解]解:A.属于整式乘法运算,不属于因式分解;B.﹣4x2+12xy﹣9y2=﹣(2x﹣3y)2,属于因式分解;C.右边不是几个整式积的形式,不属于因式分解;D.右边不是几个整式积的形式,不属于因式分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利用因式分解的意义是解题关键.6.如图,AB∥CD,EF⊥CD,∠1=60°,则∠2等于()A. 60°B. 40°C. 30°D. 35°[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G的度数,根据EF⊥CD可得EF⊥AB,再根据垂直和平角的定义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AB∥CD,∠1=60°,∴∠AEG=60°.∵EF⊥CD,∴EF⊥AB,∴∠2=180°﹣60°﹣90°=3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7.若二元一次方程组45ax bybx ay+=⎧⎨+=⎩的解为21xy=⎧⎨=⎩,则a+b的值是()A. 9B. 6C. 3D. 1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解答. [详解]解:将21x y =⎧⎨=⎩代入方程组45ax by bx ay +=⎧⎨+=⎩得2425a b b a +=⎧⎨+=⎩解得:12a b =⎧⎨=⎩∴a +b =1+2=3.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正确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灵活选择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关键.8.如图,△ABC 沿BC 所在的直线平移到△DEF 的位置,且C 点是线段BE 的中点,若AB =5,BC =2,AC =4,则AD 的长是( )A. 5B. 4C. 3D. 2[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解:由平移的性质可知,AD=BE . ∵BC=CE ,BC=2, ∴BE=4, ∴AD=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某厂准备加工500个零件,在加工了100个零件后,引进了新机器,使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结果共用6天完成了任务.若设该厂原来每天加工x 个零件,则由题意可列出方程()A. 10050062x x+= B.10050062x x+=C. 10040062x x+= D.10040062x x+=[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共用6天完成任务,等量关系为:用老机器加工100个零件用的时间+用新机器加工400个用的时间=6,即可列出方程.[详解]解:设该厂原来每天加工x个零件,根据题意得:10040062x x+=.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分析题意,根据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有下列说法:①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无论k取任何实数,多项式x2﹣ky2总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③若(t﹣3)3﹣2t=1,则t可以取的值有3个;④关于x,y的方程组为252ax yx ay a+=-⎧⎨-+=⎩,将此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对应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方程,当a每取一个值时,就有一个确定的方程,而这些方程总有一个公共解,则这个公共解是31 xy=⎧⎨=-⎩.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 ①④B. ①③④C. ②③D. ①②[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公理对①判断,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对②分析,③通过0指数、底数为1,底数为-1对代数式进行分类讨论得结果,④抓住a取每一个值方程的解都相同,求出x、y的值.[详解]①按照平行公理可判断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选项正确;②当k为负值时,多项式x2﹣ky2不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故本选项不正确;③当t=4、32时,(t ﹣3)3﹣2t =1,故本选项不正确; ④新方程为(a ﹣1)x+(a+2)y=2a ﹣5.∵a 每取一个值时,就有一个方程,而这些方程总有一个公共解,∴当a=1时,y=﹣1,当a=﹣2时,x=3,∴公共解是31x y =⎧⎨=-⎩.综上正确的说法是①④.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因式分解、零指数幂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因式分解:a 2﹣4=_____. [答案](a+2)(a ﹣2). [解析]试题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a 2﹣4=(a+2)(a ﹣2).故答案为(a+2)(a ﹣2).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12.当x =____时,分式321x x --的值为0. [答案]3 [解析] [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0可得30x -=,由此可得出x 的值,再代入分式的分母进行检验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30x -=, 解得3x =,当3x =时,2123150x -=⨯-=≠, 则当3x =时,分式321x x --的值为0,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0、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分式的值为0的求值方法是解题关键.13.已知x +1,则代数式x 2﹣2x +1的值为____. [答案]2. [解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所求的代数式进行变形,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原式为:2x-2x+12=(x-1),将x=21代入上式,=(x-1)=(2+1-1)=2原式2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察了完全平方公式计算,二次根式的性质.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所求代数式进行变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某学校在“你最喜爱的课外活动项目”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名学生只选一个活动项目),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选最喜爱“体操”的学生是9人,则最喜爱“3D打印”学生数为____.[答案]24.[解析][分析]先根据最喜爱体操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及其对应的人数求出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乘以最喜爱“3D打印”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即得答案.[详解]解:∵选最爱体操的学生所占百分比为1﹣(10%+35%+40%)=15%,其对应人数为9人,∴被调查的总人数为9÷15%=60(人),∴最喜爱“3D打印”学生数为60×40%=24(人).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属于基本题型,读懂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掌握求解的方法是关键.15.已知∠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A为x°,∠B的为(210﹣2x)°,则∠A=____度.[答案]70或30.[解析]分∠A=∠B 与∠A+∠B=18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有两种情况:(1)当∠A=∠B ,可得:x=210﹣2x ,解得:x=70;(2)当∠A+∠B=180°时,可得:x+210﹣2x=180,解得:x=30.故答案为:70或30.[点睛]本题考查是平行线的性质,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16.现有1角、5角、1元硬币共16枚,总值8元.则5角的硬币是____枚.[答案]7.[解析][分析]设1角的硬币有x 枚,5角的硬币有y 枚,则1元的硬币有(16-x-y )枚,根据这些硬币的总值为8元(即80角),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x ,y 均为正整数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1角的硬币有x 枚,5角的硬币有y 枚,则1元的硬币有(16﹣x ﹣y )枚,依题意,得:x +5y +10(16﹣x ﹣y )=80,∴y =16﹣95x . ∵x ,y 均为正整数,∴x =5,y =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17.计算与化简:(1)020001)(1)-+-;(2)(10a 2﹣5a )÷(5a ).[答案](1)2;(2)2a ﹣1.[解析](1)分别根据0指数幂的意义和﹣1的偶次幂计算每一项,再合并即可;(2)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解答即可.[详解]解:(1)020001)(1)+-=1+1=2;(2)(10a2﹣5a)÷(5a)=2a﹣1.[点睛]本题考查了0指数幂、实数混合运算以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等知识,属于常见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8.解方程或方程组:(1)24 342 x yx y+=⎧⎨-=⎩;(2)33233xx x-=--.[答案](1)21xy=⎧⎨=⎩;(2)x=﹣9.[解析][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1)24342x yx y+=⎧⎨-=⎩①②,①×2+②得:5x=10,解得:x=2,把x=2代入①得:y=1,则方程组的解为21 xy=⎧⎨=⎩;(2)分式方程整理得:33xx-﹣2=﹣33x-,去分母得:3x﹣2(x﹣3)=﹣3, 去括号得:3x﹣2x+6=﹣3,解得:x=﹣9,经检验x=﹣9是分式方程的解.[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各自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9.某市在今年三月份启动实施“明眸皓齿”工程.根据安排,某校对于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一周用时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绘制成以下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共抽取了名学生进行调查.(2)用时在2.45﹣3.45小时这组的频数是,频率是;(3)如果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一周电子产品用时在0.45﹣3.45小时的学生人数.[答案](1)400;(2)108,0.27;(3)678人.[解析][分析](1)将频数直方图内所有的频数求和,即可算得参加调查的总人数;(2)由频数直方图可查用时在2.45-3.45小时的频数是108,频率=频数总人数;(3)在400人中,求出用时在0.45-3.45小时频率,再乘以1200,即可求得全校电子产品用时在0.45-3.45小时的人数.[详解]解:(1)这次共抽取了50+68+108+82+52+40=400(人),故答案为:400;(2)由直方图可得:用时在2.45-3.45小时这组的频数是108,频率是108÷400=0.27;故答案为:108,0.27;(3)用时在0.45-3.45小时频率(50+68+108)÷400=0.565,(人),1200人中用时在0.45-3.45小时的人数为:12000.565=678答:一周电子产品用时在0.45﹣3.45小时的学生有678人.[点睛]本题考察了频数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样本的某种“率”推测总体的“率”,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频率=频数总人数.20.(1)分解因式:2mx 2﹣4mxy +2my 2.(2)先化简,再求值:211122-⎛⎫-÷ ⎪++⎝⎭x x x ,其中x =2020. [答案](1)2m (x ﹣y )2;(2)11x -,12009. [解析][分析](1)原式先提取公因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2)括号内先通分化简,再计算除法,然后把x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1)2mx 2﹣4mxy +2my 2=2m (x 2﹣2xy +y 2)=2m (x ﹣y )2; (2)211122-⎛⎫-÷ ⎪++⎝⎭x x x =()()112122x x x x x +-+-÷++ =()()12211x x x x x ++⋅++- =11x -, 当x =2020时,原式=11202012019=-.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和分式的化简求值,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分解因式的方法和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1.(1)已知x 2+y 2=34,x ﹣y =2,求(x +y )2的值.(2)设y =kx (x ≠0),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3x ﹣y )2﹣(x ﹣2y )(x +2y )+6xy 化简为28x 2?若能,请求出满足条件的k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64;(2)k =2或﹣2[解析][分析](1)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得2xy的值,再根据(x+y)2=x2+y2+2xy即可求得;(2)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将多项式进行化简,再将y=kx代入,整理,根据结果为28x2即可求得k 的值.[详解]解:(1)把x﹣y=2两边平方得:(x﹣y)2=4,即x2﹣2xy+y2=4.∵x2+y2=34,∴2xy=30,则(x+y)2=x2+y2+2xy=34+30=64;(2)原式=9x2﹣6xy+y2﹣x2+4y2+6xy=8x2+5y2,把y=kx代入得:原式=8x2+5k2x2=(5k2+8)x2=28x2,∴5k2+8=28,即k2=4,开方得:k=2或﹣2,则存在实数k=2或﹣2,使得(3x﹣y)2﹣(x﹣2y)(x+2y)+6xy化简为28x2.[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对公式进行变形是解题关键.22.某电器超市销售每台进价为80元、200元的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如表所示是六月份前2周的销售情况:(进价、售价均保持不变,利润=销售收入﹣进货成本)(1)求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2)若超市一共采购这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共120台,售完后该超市能否实现利润为8000元的目标?若能,请给出相应的采购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A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100元,B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300元;(2)能实现利润为8000元的目标,可采购A种型号的电风扇50台,B种型号的电风扇70台.[解析][分析](1)设A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x 元,B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y 元,根据前两周的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采购A 种型号的电风扇m 台,B 种型号的电风扇n 台,根据该超市一共采购这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共120台且销售完毕后可获得8000元利润,即可得出关于m ,n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设A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x 元,B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y 元,依题意,得:6521004103400x y x y +=⎧⎨+=⎩, 解得:100300x y =⎧⎨=⎩. 答:A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100元,B 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300元.(2)设采购A 种型号的电风扇m 台,B 种型号的电风扇n 台,依题意,得:()()120100803002008000m n m n +=⎧⎨-+-=⎩, 解得:5070m n =⎧⎨=⎩. 答:能实现利润为8000元的目标,可采购A 种型号的电风扇50台,B 种型号的电风扇70台.[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23.小明同学在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章的线上学习后,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一下.(1)如图1,已知AB ∥CD ,则∠AEC =∠BAE +∠DCE 成立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2,已知AB ∥CD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BE 、DE 所在直线交于点E ,若∠F AD =50°,∠ABC =40°,求∠BED 的度数.(3)将图2中的线段BC 沿DC 所在的直线平移,使得点B 在点A 的右侧,若∠F AD =m °,∠ABC =n °,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3,请你求出∠BED 的度数(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答案](1)成立,理由见解析;(2)45°;(3)∠BED 度数改变,∠BED =180°﹣12n °+12m °.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先过点E作EH∥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3)过E作EG∥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如图1中,作EF∥AB,则有EF∥CD,∴∠1=∠BAE,∠2=∠DCE,∴∠AEC=∠1+∠2=∠BAE+∠DCE.(2)如图2,过点E作EH∥AB,∵AB∥CD,∠F AD=50°,∴∠F AD=∠ADC=50°.∵DE平分∠ADC,∠ADC=50°,∴∠EDC=12∠ADC=25°.∵BE平分∠ABC,∠ABC=40°,∴∠ABE=12∠ABC=20°.∵AB∥CD,∴AB∥CD∥EH,∴∠ABE=∠BEH=20°,∠CDE=∠DEH=25°, ∴∠BED=∠BEH+∠DEH=45°.(3)∠BED的度数改变.过点E作EG∥AB.∵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n°,∠ADC=∠GAD=m°,∴∠ABE=12∠ABC=12n°,∠CDE=12∠ADC=12m°∵AB∥CD,∴AB∥CD∥EG,∴∠BEG=180°﹣∠ABE=180°﹣12n°,∠CDE=∠DEG=12m°,∴∠BED=∠BEG+∠DEG=180°﹣12n°+12m°.故答案为:180°﹣12n°+12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辅助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019的相反数是( )A .2019B .-2019C .12019D .12019- 2.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射线OC 平分∠DOB .若∠COB =35°,则∠AOD 等于( ).A .35°B .70°C .110°D .145°3.如图,直线,a b 被,c d 所截,且//a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2∠=∠B .34∠=∠C .24180∠+∠=D .14180∠+∠=4.点C 在x 轴上方,y 轴左侧,距离x 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C 的坐标为( )A .(2,3)B .(-2,-3)C .(-3,2)D .(3,-2)5.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m x -+=1的解是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3 B .m ≤3且m ≠2 C .m <3 D .m <3且m ≠26.如图,四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M ,P ,N ,Q ,若点M ,N 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则图中表示绝对值最小的数的点是( )A .点MB .点NC .点PD .点Q7.如图,已知70AOC BOD ∠=∠=︒,30BOC ∠=︒,则AOD ∠的度数为( )A .100︒B .110︒C .130︒D .140︒8.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点C 落在点C '处,折痕为EF ,若∠ABE =25°,则∠EFC '的度数为( )A .122.5°B .130°C .135°D .140°9.估计10+1的值应在( )A .3和4之间B .4和5之间C .5和6之间D .6和7之间10.如图,////OP QR ST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123180∠+∠+∠=B .12390∠+∠-∠=C .12390∠-∠+∠=D .2311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22(3)16x m x +-+是关于x 的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____.2.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 dm,3 dm,2 dm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dm.3.如图,在△ABC中,∠A=60°,BD、CD分别平分∠ABC、∠ACB,M、N、Q分别在DB、DC、BC的延长线上,BE、CE分别平分∠MBC、∠BCN,BF、CF分别平分∠EBC、∠ECQ,则∠F=________.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cm.5.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45°方向,在B岛的北偏西25°方向,则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________.6.一个角是70°39′,则它的余角的度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方程(组):(1)321126x x-+-=(2)2.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21122m mxx->-.(1)当m=1时,求该不等式的非负整数解;(2)m取何值时,该不等式有解,并求出其解集.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8,0),C(8,6)三点.(1)求△ABC的面积;(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1),且四边形ABOP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两倍;求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4.如图,在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坐标为(a,0),点C的坐标为(0,b),且a、b满足4a +|b﹣6|=0,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的线路移动.(1)a= ,b= ,点B的坐标为;(2)当点P移动4秒时,请指出点P的位置,并求出点P的坐标;(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5.某校为了了解初三年级1000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从该年级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将他们按体重(均为整数,单位:kg)分成五组(A:39.5~46.5;B:46.5~53.5;C:53.5~60.5;D:60.5~67.5;E:67.5~74.5),并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C组学生的频率为,在扇形统计图中D组的圆心角是度;(3)请你估计该校初三年级体重超过60kg的学生大约有多少名?6.某车间的甲、乙两名工人分别同时生产同种零件,他们一天生产零件y(个)与生产时间t(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回答:①甲、乙中,谁先完成一天的生产任务;在生产过程中,谁因机器故障停止生产多少小时;②当t等于多少时,甲、乙所生产的零件个数相等;(2)谁在哪一段时间内的生产速度最快?求该段时间内,他每小时生产零件的个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C3、B4、C5、D6、C7、B8、A9、B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7或-12、253、15°4、225、70°6、19°2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16;(2)13383 xy⎧=⎪⎪⎨⎪=⎪⎩2、(1)0,1;(2)当m≠-1时,不等式有解;当m> -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当m< -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3、(1)24;(2)P(﹣16,1)4、(1)4,6,(4,6);(2)点P在线段CB上,点P的坐标是(2,6);(3)点P移动的时间是2.5秒或5.5秒.5、(1)50;(2)0.32;72(3)3606、(1) ①甲,甲,3小时;②3和193; (2) 甲在5~7时的生产速度最快,每小时生产零件15个.。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各题中计算错误的是( )A. [(-m 3)2(-n 2)3]3= -m 18n 18B. (-m 3n)2(-mn 2)3= -m 9n 8C. [(-m)2(-n 2)3]3= - m 6n 6D. (-m 2n)3(-mn 2)3= m 9n 9 2. 化简x(y-x)-y(x-y)得( )A. x 2-y 2B. y 2-x 2C. 2xyD. -2xy 3. 若25a=,23b =,则232a b -等于( ) A. 2725 B. 109 C. 35 D. 25274. 2216x a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 的值为( )A. 4B. 8C. 4或-4D. 8或-8 5. -234⎛⎫ ⎪⎝⎭、265⎛⎫ ⎪⎝⎭、076⎛⎫ ⎪⎝⎭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234⎛⎫ ⎪⎝⎭ B. 265⎛⎫ ⎪⎝⎭ C. 076⎛⎫ ⎪⎝⎭ D. 无法确定 6. 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 )A. 互相平行B. 互相垂直C. 交角是锐角D. 交角是钝角 7. 如图是赛车跑道一段示意图,其中AB ∥DE ,测得∠B=140°,∠D=120°,则∠C 度数为( )A. 120°B. 100°C. 140°D. 90°8. 已知∠α和∠β互补,且∠α>∠β,下列表示角的式子:①90°-∠β;②∠α-90°;③12(∠α+∠β);④12(∠α-∠β).其中能表示∠β的余角的有( )个.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9. 已知△ABC 的底边BC 上的高为8 cm ,当底边BC 从16 cm 变化到5 cm 时,△ABC 的面积 ( )A. 从20 cm 2变化到64 cm 2B. 从40 cm 2变化到128 cm 2C. 从128 cm 2变化到40 cm 2D. 从64 cm 2变化到20 cm 210. “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 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 点……. 用 s 1 、s2 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 t 为时间,则下列图像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A B. C. D.二、填空题11. 已知:(x 3n-2)2x 2n+4÷x n =x 2n-5,则n=______.12. 已知x +y =-5,xy =6,则x 2+y 2=________.13. 如图,若∠A=110°,AB ∥CD ,AD ∥BC ,则∠ECD=_________.14. 已知6x =5,6y =2,则62x+ y =__________.三、解答题15. (1)计算:[(4b+3a )(3a ﹣4b )﹣(b ﹣3a )2]÷4b(2)先化简,再求值.(2x ﹣1)(2x+1)﹣(x ﹣2)2﹣(x+2)2,其中133x =-.16. 如图,一个四边形纸片ABCD ,90B D ∠=∠=︒,把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使点B 落在AD 边上的点,AE 是折痕.(1)判断'B E 与D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130C ∠=︒,求AEB ∠的度数.17. 有一边长为x cm 的正方形,若边长变化,则其面积也随之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2)写出正方形面积y (cm 2)关于正方形的边长x (cm)的关系式.18.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四天的试验研究中发现:骆驼的体温会随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在这四天中每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相同.他们将一头骆驼前两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完成下列问题:(1)第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这头骆驼的体温是上升的?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长时间?(2)第三天12时这头骆驼的体温是多少?19. (1)若a+b=3,ab=2,求a 4+b 4的值.(2)已知a n =2,求(2a 3n )2-3(a 2)2n ÷a 2n 的值.20. 已知:如图,AE ⊥BC ,FG ⊥BC ,∠1=∠2,∠D =∠3+60°,∠CBD =70°.(1)求证:AB ∥CD ;(2)求∠C 的度数.四、填空题21. 已知长方形面积是223a 3b -,如果它的一边长是a b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22. 若一个角的余角是它的补角的14,这个角的度数_____. 23. 一根弹簧原长13厘米,挂物体质量不得超过16千克,并且每挂1千克就伸长0.5厘米,则当挂物体质量为10千克,弹簧长度为_____________厘米,挂物体质量x(千克)与弹簧长度y(厘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24. 已知35a b b c -=-=,2221a b c ++=,则ab bc ac ++的值等于_____. 25. 已知a 1=2112-,a 2=2113-,a 3=2114-,…,a n =()2111n -+,S n =a 1•a 2…a n ,则S 2015=__. 五、解答题26. 某机动车出发前油箱内有油42L,行驶若干小时后,途中在加油站加油若干升.油箱中余油量Q()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1)机动车行驶5h后加油,途中加油升:(2)根据图形计算,机动车在加油前的行驶中每小时耗油多少升?(3)如果加油站距目地还有400km,车速为60/km h,要到达目的地,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请说明理由.27. 你能求(x一1)(x99+x98+x97+…+x+1)的值吗?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从简单的情形人手,分别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x-1)(x+1) =_____________;(2)(x—1)( x2+x+1) =_____________;(3)(x-1)(x3+ x2+x+1) =__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得到:(4)(x一1)( x99+x98+x97+…+x+1) =___________,请你利用上面的结论,完成下列的计算:(5)299+298+297+…+2+1;28. 若(x2+3mx﹣13)(x2﹣3x+n)的积中不含x和x3项,(1)求m2﹣mn+14n2的值;(2)求代数式(﹣18m2n)2+(9mn)﹣2+(3m)2014n2016的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各题中计算错误的是( )A. [(-m 3)2(-n 2)3]3= -m 18n 18B. (-m 3n)2(-mn 2)3= -m 9n 8C. [(-m)2(-n 2)3]3= - m 6n 6D. (-m 2n)3(-mn 2)3= m 9n 9[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进行计算即可.[详解]A .322336631818[()()]=[()]m n m n m n ---=-,选项A 正确,故不能选;B .3223623698()()()m n mn m n m n m n --=-=-,选项B 正确,故不能选;C .[(-m)2(-n 2)3]3=2233263618[()()][()]m n m n m n --=-=-,选项C 错误,故选C ;D .2323633699()()()()m n mn m n m n m n --=--=,选项D 正确,故不能选,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掌握好这些运算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 化简x(y-x)-y(x-y)得( )A. x 2-y 2B. y 2-x 2C. 2xyD. -2xy [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x (y -x )-y (x -y )=xy -x 2-xy +y 2= y 2-x 2故选B .3. 若25a=,23b =,则232a b -等于( ) A. 2725 B. 109 C. 35 D. 2527[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的逆运算法则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进行代数式的运算即可求解.[详解]222233332(2)5252=2(2)327a a ab b b -===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的逆运算法,一般地,(0mm n n a a a a-=≠,m,n 都是正整数,并且m >n),还考查了幂的乘方运算法则,(a m )n =a mn (m,n 都是正整数). 4. 2216x a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 的值为( )A. 4B. 8C. 4或-4D. 8或-8[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x 2+2ax +16=x 2+2ax +42是完全平方式,∴2ax =±2×x ×4, 解得a =±4.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 5. -234⎛⎫ ⎪⎝⎭、265⎛⎫ ⎪⎝⎭、076⎛⎫ ⎪⎝⎭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234⎛⎫ ⎪⎝⎭B. 265⎛⎫ ⎪⎝⎭C. 076⎛⎫ ⎪⎝⎭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分别计算负整数指数幂,平方,零次幂,通分以后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解:-223116400,4922534⎛⎫=== ⎪⎝⎭⎛⎫ ⎪⎝⎭ 2636324,525225⎛⎫== ⎪⎝⎭071,6⎛⎫= ⎪⎝⎭由4003241225225>>, 22361,45-⎛⎫⎛⎫∴ ⎪ ⎪⎝⎭⎝⎭>> 所以最大的数是:-234⎛⎫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同时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乘方,零次幂的运算,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6. 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 )A. 互相平行B. 互相垂直C. 交角是锐角D. 交角是钝角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的性质和判定进行判断即可.[详解]根据题意,作图如下:∵//CD EF∴AGD AHF ∠=∠∵平分AGD ∠,HJ 平分AHF ∠∴12AGI AGD ∠=∠,12AHJ AHF ∠=∠ ∴AGI AHJ ∠=∠∴//GI HJ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知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 如图是赛车跑道的一段示意图,其中AB ∥DE ,测得∠B=140°,∠D=120°,则∠C 度数为( )A. 120°B. 100°C. 140°D. 9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解:过点C作CF∥AB,∵AB∥DE,∴AB∥DE∥CF,∴∠B+∠1=180°,∠D+∠2=180°;故∠B+∠1+∠D+∠2=360°,即∠B+∠BCD+∠D=360°,故∠BCD=360°﹣140°﹣120°=100°.故选B.[点睛]注意此类题要作出辅助线,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探求三个角的关系.8. 已知∠α和∠β互补,且∠α>∠β,下列表示角的式子:①90°-∠β;②∠α-90°;③12(∠α+∠β);④12(∠α-∠β).其中能表示∠β的余角的有()个.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互补即两角的和为180°,互余即两角的和为90°,根据这一条件判断即可.[详解]解:已知∠β的余角为:90°−∠β,故①正确;∵∠α和∠β互补,且∠α>∠β,∴∠α+∠β=180°,∠α>90°,∴∠β=180°−∠α,∴∠β的余角为:90°−(180°−∠α)=∠α−90°,故②正确;∵∠α+∠β=180°,∴12(∠α+∠β)=90°,故③错误,∴∠β的余角为:90°−∠β=12(∠α+∠β)−∠β=12(∠α−∠β),故④正确.所以①②④能表示∠β的余角,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定义,牢记定义是关键.9. 已知△ABC的底边BC上的高为8 cm,当底边BC从16 cm变化到5 cm时,△ABC的面积( )A. 从20 cm2变化到64 cm2B. 从40 cm2变化到128 cm2C. 从128 cm2变化到40 cm2D. 从64 cm2变化到20 cm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S=12(底×高)计算分别计算得出最值即可.[详解]当△ABC的底边BC上的高为8cm,底边BC=16cm时,S1=(8×16)÷2=64cm2;底边BC=5cm时,S2=(5×8)÷2=20cm2.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关系,利用极值法得出△ABC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解题关键.10. “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用s1 、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 t 为时间,则下列图像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兔子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s1一直增加;s2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s2增加;第二阶段,由于睡了一觉,所以s2不变;第三阶段,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s2增加;∵乌龟先到达终点,即s1在s2的上方.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二、填空题11. 已知:(x3n-2)2x2n+4÷x n=x2n-5,则n=______.[答案]-1[解析][分析][详解]因为(x3n-2)2x2n+4÷x n=x2n-5,x6n-4x2n+4÷x n=x8n÷x n=x7n=x2n-5,所以7n=2n-5,解得n=-1.故答案为:-1.12. 已知x+y=-5,xy=6,则x2+y2=________.[答案]13[解析][分析]把x+y=-5两边平方,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已知条件即可求出x2+y2的值.[详解]解:∵x+y=-5,∴(x+y)2=25,∴x2+2xy+y2=25,∵xy=6,∴x2+y2=25-2xy=25-12=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3. 如图,若∠A=110°,AB∥CD,AD∥BC,则∠ECD=_________.[答案]70°[解析][分析]先根据AD ∥BC ,∠A=110°,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B 的度数,再根据AB ∥CD ,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ECD=∠B 即可.[详解]解:∵AD ∥BC ,∠A=110°,∴∠B=180°-110°=70°,又∵AB ∥CD ,∴∠ECD=∠B=70°. 故答案:70°.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 已知6x =5,6y =2,则62x+ y =__________.[答案]50[解析][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幂的乘方的逆运算把26x y +变形,然后直接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 6x =5,6y =2,()22266666x y x y x y +∴=⨯=• 252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幂的乘方的逆运算,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5. (1)计算:[(4b+3a )(3a ﹣4b )﹣(b ﹣3a )2]÷4b(2)先化简,再求值.(2x ﹣1)(2x+1)﹣(x ﹣2)2﹣(x+2)2,其中133x =-.[答案](1)17342b a -+;(2)2x 2﹣9,1199[解析][分析](1)先在括号内,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化简,之后再整式除法进行化简;(2)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化简,再代入求值即可.[详解](1)原式=(9a 2﹣16b 2﹣b 2+6ab ﹣9a 2)÷4b=(﹣17b 2+6ab )÷4b=17342b a -+; (2)原式=4x 2﹣1﹣x 2+4x ﹣4﹣x 2﹣4x ﹣4=2x 2﹣9,当133x =-时,原式=100811192999⨯-=.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化简求值,注意括号前“-”的处理是解题的关键. 16. 如图,一个四边形纸片ABCD ,90B D ∠=∠=︒,把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使点B 落在AD 边上的点,AE 是折痕.(1)判断'B E 与D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130C ∠=︒,求AEB ∠的度数.[答案](1)B′E ∥DC ,理由见解析;(2)65°[解析][分析](1)由于AB '是AB 的折叠后形成的,可得90AB E B D ∠'=∠=∠=︒,可得B′E ∥DC ;(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求解.[详解]解:(1)由于AB '是AB 的折叠后形成的,90AB E B D ∠'=∠=∠=︒,//B E DC ∴';(2)折叠,ABE ∴∆≅△AB E ',AEB AEB ∴∠'=∠,即12AEB BEB ∠=∠',//B E DC ', 130BEB C ∴∠'=∠=︒,1652AEB BE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把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使点落在AD 边上的点,则∆≅△AB 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求解.ABE17. 有一边长为x cm的正方形,若边长变化,则其面积也随之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2)写出正方形的面积y(cm2)关于正方形的边长x(cm)的关系式.[答案](1)自变量是边长,正方形的面积是因变量;(2)y=x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在正方形的面积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中,“自变量”是边长;“因变量”是面积;y x.(2)由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知:与间的函数关系是为:2试题解析:(1)正方形的边长变化,则其面积也随之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边长,正方形的面积是因变量;(2)正方形的面积y(cm2)关于正方形的边长x(cm)的关系式为y=x2.18.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四天的试验研究中发现:骆驼的体温会随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在这四天中每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相同.他们将一头骆驼前两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完成下列问题:(1)第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这头骆驼的体温是上升的?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长时间?(2)第三天12时这头骆驼的体温是多少?[答案](1)第一天中,从4时到16时这头骆驼的体温是上升的,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12小时;(2) 39 ℃.[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找出0~24小时图象随时间增大而增大部分,然后求出从体温开始上升到上升结束的时间差即可;(2)根据函数图象找出前两天12时对应的体温值即可.[详解]解:(1)第一天中,从4时到16时这头骆驼的体温是上升的,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12小时.(2)第三天12时这头骆驼的体温是39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9. (1)若a+b=3,ab=2,求a 4+b 4值.(2)已知a n =2,求(2a 3n )2-3(a 2)2n ÷a 2n 的值. [答案](1)17;(2)244[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运算法则,将求解代数式化为完全平方公式性质,使代数式中包含a+b 和ab 两个因式,将已知代入即可求解;根据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对求解的代数式化简再求值.[详解](1)∵()()()2222442222222a b a b a b a b ab ab ⎡⎤+=+-=+--⎣⎦ ∵a+b=3,ab=2,∴原式=()2942417--⨯=故答案为:17(2a 3n )2-3(a 2)2n ÷a 2n =4a 6n -3a 2n =4(a n )6-3(a n )2∵a n =2∴原式=4×26-3×22=244 故答案为:244[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算法则,将代数式构造出完全平方公式,将已知的两个数的和的值,两个数的积的值代入即可求解;本题还考查了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 20. 已知:如图,AE ⊥BC ,FG ⊥BC ,∠1=∠2,∠D =∠3+60°,∠CBD =70°.(1)求证:AB ∥CD ;(2)求∠C 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25°[解析][分析](1)求出AE ∥GF ,求出∠2=∠A =∠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 +∠CBD +∠3=180°,求出∠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 即可.[详解](1)证明:∵AE ⊥BC ,FG ⊥BC ,∴AE ∥GF ,∴∠2=∠A ,∵∠1=∠2,∴∠1=∠A ,∴AB ∥CD ;(2)解:∵AB ∥CD ,∴∠D +∠CBD +∠3=180°,∵∠D =∠3+60°,∠CBD =70°,∴∠3=25°,∵AB ∥CD ,∴∠C =∠3=2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牢记: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成立.四、填空题21.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是223a 3b -,如果它的一边长是a b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答案]8a-4b[解析][分析]先根据长方形面积求出另一边长,然后利用周长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另一边长为(223a 3b -)÷(a+b )=3(a+b )(a-b )÷(a+b )=3(a-b ),因此其周长为2(a+b )+2×3(a-b )=2a+2b+6a-6b=8a-4b , 故答案为:8a-4b .22. 若一个角的余角是它的补角的14,这个角的度数_____. [答案]60°[解析][分析]设这个角为x °,则它的余角的度数是(90﹣x )°,它的补角的度数是(180﹣x )°,得90﹣x =14(180﹣x ). [详解]解:设这个角为x °,则它的余角的度数是(90﹣x )°,它的补角的度数是(180﹣x )°, ∵一个角的余角是它的补角的14, ∴90﹣x =14(180﹣x ) x =60,故答案60°.[点睛]考核知识点 :根据余角和补角计算.23. 一根弹簧原长13厘米,挂物体质量不得超过16千克,并且每挂1千克就伸长0.5厘米,则当挂物体质量为10千克,弹簧长度为_____________厘米,挂物体质量x(千克)与弹簧长度y(厘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18 (2). y=13+0.5x (0≤x≤1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每挂1kg 的物体,弹簧就伸长0.5cm,则挂xkg 的物体后,弹簧伸长0.5x ,弹簧的原长是13cm,挂上x 千克重物后,弹簧的长度y 应该是弹簧的原长+伸长量,接下来将x=10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得挂物体质量为10kg 时弹簧的长度.[详解]∵每挂1千克重物伸长0.5厘米∴当挂物体质量为10千克,弹簧长度=13+0.5×10=18厘米∴挂x 千克重物伸长0.5x 厘米,则挂物体x(千克)与弹簧长度y(厘米)的函数关系式是y=13+0.5x(0⩽x ⩽16) 故答案为:18,y=13+0.5x(0⩽x ⩽16)[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先设自变量,根据题中等量关系构造一次函数,确定自变量的范围,即可将一次函数解析式表达出来.24. 已知35a b b c -=-=,2221a b c ++=,则ab bc ac ++的值等于_____. [答案]225-[解析] 试题解析:33,55a b b c -=-=, 两式相加得:6.5a c -= ()()()()22222212,2ab bc ca a b b c a c a b c ⎡⎤++=--+-+--++⎣⎦22213362,2555⎡⎤⎛⎫⎛⎫⎛⎫=-++-⎢⎥ ⎪ ⎪ ⎪⎝⎭⎝⎭⎝⎭⎢⎥⎣⎦2.25=- 故答案为2.25- 25. 已知a 1=2112-,a 2=2113-,a 3=2114-,…,a n =()2111n -+,S n =a 1•a 2…a n ,则S 2015=__. [答案]20174032 [解析][分析]先利用平方差公式把12,a a •••变形,利用约分可得结果.[详解]解:1211131111,22222a ⎛⎫⎛⎫=-=+-=⨯ ⎪⎪⎝⎭⎝⎭ 2211142111,33333a ⎛⎫⎛⎫=-=+-=⨯ ⎪⎪⎝⎭⎝⎭ 3211153111,44444a ⎛⎫⎛⎫=-=+-=⨯ ⎪⎪⎝⎭⎝⎭ …2014211120162014111,20152015201520152015a ⎛⎫⎛⎫=-=+-=• ⎪⎪⎝⎭⎝⎭ 2015211120172015111,20162016201620162016a ⎛⎫⎛⎫=-=+-=• ⎪⎪⎝⎭⎝⎭ 20151232015S a a a a ∴=•••••••3142532016201420172015,2233442015201520162016=⨯⨯⨯⨯⨯⨯•••⨯⨯⨯⨯ 120172017.220164032=⨯= 故答案为:2017403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运算,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五、解答题26. 某机动车出发前油箱内有油42L ,行驶若干小时后,途中在加油站加油若干升.油箱中余油量Q ()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1)机动车行驶5h后加油,途中加油升:(2)根据图形计算,机动车在加油前的行驶中每小时耗油多少升?km h,要到达目的地,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请说明理由.(3)如果加油站距目的地还有400km,车速为60/[答案](1)24;(2)每小时耗油量为6L;(3)油箱中的油不够用,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图象上x=5时,对应着两个点,油量一多一少,可知此时加油多少;(2)因为x=0时,Q=42,x=5时,Q=12,所以出发前油箱内余油量42L,行驶5h后余油量为12L,共用去30L,因此每小时耗油量为6L;(3)由图象知,加油后还可行驶6小时,即可行驶60×6千米,然后同400千米做比较,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由图可得,机动车行驶5小时后加油为36−12=24;故答案为:24;(2)∵出发前油箱内余油量42L,行驶5h后余油量为12L,共用去30L,因此每小时耗油量为6L,(3)由图可知,加油后可行驶6h,故加油后行驶60×6=360km,∵400>360,∴油箱中的油不够用.[点睛]此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象,寻找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进而解决问题,难度一般.27. 你能求(x一1)(x99+x98+x97+…+x+1)的值吗?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从简单的情形人手,分别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x-1)(x+1) =_____________;(2)(x —1)( x 2+x+1) =_____________;(3)(x -1)(x 3+ x 2+x+1) =__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得到:(4)(x 一1)( x 99+x 98+x 97+…+x+1) =___________,请你利用上面的结论,完成下列的计算:(5)299+298+297+…+2+1;[答案](1)21x - ; (2)31x -; (3)41x -;(4)1001x -;(5)10021-.[解析][分析](1)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2)(3)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4)根据(1)(2)(3)总结规律,运算规律即可解答;(5)将299+298+297+…+2+1写成(2-1)(299+298+297+…+2+1),再利用规律解答即可.[详解]解:(1)(x -1)(x+1) =21x - ;(2)(x —1)( x 2+x+1) =31x -;(3)(x -1)(x 3+ x 2+x+1) =41x -;(4) (x 一1)( x 99+x 98+x 97+…+x+1)=1001x -(5) 299+298+297+…+2+1=(2-1)(299+298+297+…+2+1)=10021-.[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能力以及分析、总结和归纳能力,掌握多项式乘多项式运算法则并总结出代数式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8. 若(x 2+3mx ﹣13)(x 2﹣3x+n )的积中不含x 和x 3项, (1)求m 2﹣mn+14n 2的值; (2)求代数式(﹣18m 2n )2+(9mn )﹣2+(3m )2014n 2016的值.[答案](1)4936 (2)3629 [解析][分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整理后根据积中不含x 和x 3项,求出m 与n 的值,(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将m 与n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2)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法则变形,将各自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x 2+3mx ﹣13)(x 2﹣3x+n )=x 4+nx 2+(3m ﹣3)x 3﹣9mx 2+(3mn+1)x ﹣13x 2﹣13n , 由积中不含x 和x 3项,得到3m ﹣3=0,3mn+1=0, 解得:m=1,n=﹣13, (1)原式=(m ﹣12n )2=(76)2=4936; (2)原式=324m 4n 2+22181m n +(3mn )2014•n 2=36+19+19=3629. [点睛]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用正确美观的楷体字在田字格中写出答案。
(4分)你与一位同学多日不见,前不久与他再次相逢的时候,他对你日益提高的知识水平表示赞赏,这时,你可以用《孙权劝学》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他。
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①人迹罕至骇人听闻芳草凄凄泯然众人瞬息②一泄千里浊流宛转九曲连环浩浩荡荡崎岖③断壁残垣闻名遐迩慷慨淋漓四马难追机杼④分崩离析呕心沥血刮目相看契而不舍涉猎错别字:改正: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音乐巨人贝多芬》中作者通过一次会见来表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巨大造诣。
B.《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作者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C.《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D.《未选择的路》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4.厚积薄发,准确默写。
(7分)①《木兰诗》中写木兰疾速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②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③吴均《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句子是:。
④《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5.用手机短信交流信息,便捷又时尚。
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如这条教师节短信:“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蔽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
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请仿用这条短信的句式及修辞,为妈妈拟写一条母亲节短信。
(3分)6.下面是小明的同学在电话中说的一段话,画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2分)小明,①你还是为即将马上到来的校庆给我们“幼林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品都可以。
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
你看,②我们班已有十几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
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件交给我,我请老师点拨一下。
①②7.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宇航员成功发射升空。
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在茫茫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9月28日,神舟七号成功返回地球。
当这一喜讯传来时,同学们欢呼雀跃。
假如同学们推荐你给翟志刚发一份电子邮件,请在正文空白处写下你们内心的激动和感受。
署名:小飞人(正文内容不少于40个字)(4分)收件人:zhaizhigang@*****主题:翟叔叔,为你喝彩正文:8.高尔基这样评价《童年》中的一个人:“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对困苦的生活。
”这里的“她”是指谁?你如何评价这个人?(4分)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0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
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上怜之,欲听还旧任。
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
”上欣然纳之。
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
相寿流涕而去。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但当涉猎()②及鲁肃过寻阳()10.下面注释出自《古汉语词典》,请给画线句子中的“坐”选择正确的义项。
()(2分)坐:①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叫做“坐”。
《战国策·魏策四》:“先生坐!”②座位。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③因犯……罪或错误。
《汉书·龚遂传》:“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④由于。
乐府诗《陌上桑》:“但坐观罗敷。
”⑤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12.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2分)(二)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
(16分)寒冷的味道黄明山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
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记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
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
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
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
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
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
跑了一路,身上发热。
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
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
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
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
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冷算什么?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
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
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
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
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
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
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不仅仅是孩子们。
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
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好结果。
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13.第3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14.作者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3分)15.请从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品味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1)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2)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16.结合全文,谈谈对“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一句的理解。
(3分)17.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出你读了本文的感想。
(3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1题。
(14分)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有时母亲睡着了,但更多的时候她醒着。
母亲大多数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有时候她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
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
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眼睛半寸也不离开屏幕地说:“你想点别的事行不行?”母亲就不再说话,但过一会儿,她又开始不自觉地说了。
于是,又会惹出我的一顿埋怨。
有一次,母亲突然探出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聊天。
”我不耐烦地说。
“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也行。
”我说。
“哦。
”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
我心里突然一动。
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的病根,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母亲这次犯病,就是因为拆洗了过冬的棉衣,又刨了楼后的一块空地才累病的。
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
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可是,她做错了什么?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
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睛歇一歇。
”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母亲却又把她的一件羽绒服往我的被子上压,说:“暖气停了,盖一床被子睡了会冷。
”我说:“我不睡,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母亲惊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啊——暖暖的。
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18.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给文章拟写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3分)19.记叙文有三种叙述方式:顺叙、倒叙和插叙。
文章“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的病根”一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试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分)20.文中有两处画线句,请任选一句从内容理解、表达作用角度入手进行圈点评注。
(3分)21.阅读原文,说说你的思考和感悟。
(4分)三、写作(50分)22.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调查:世界上谁最快乐?在上万个答案中,有四个答案十分精彩,它们分别是: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的艺术家;给婴儿洗澡的母亲;正在沙地里堆城堡的孩子;劳累了几个小时终于救治了一位病人的外科大夫。
请以“快乐”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
要书写工整,字数在600字左右。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凄筑萋泄筑泻四筑驷契筑锲3.A4.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凭君传语报平安。
③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示例:您是一缕春风,为我吹散心头愁云;您是一棵大树,为我送来夏日清凉。
妈妈,衷心祝您母亲节快乐!6.①“即将”和“马上”重复,删掉一个;②将“连我在内”移至“我们班”之后。
7.示例:翟叔叔:您好!听到您顺利完成“太空漫步”任务,成功返回地面的消息后,我非常激动,我被您勇于挑战勇于拼搏的精神所折服,我为您取得的佳绩而骄傲!我们永远爱您!祝您永远飞在世界的前面! 小飞人8.外祖母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宽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