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 分子间的作用力(2) 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4节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课堂检测1.容器中盛有冰水混合物,冰的质量和水的质量相等且保持不变,则容器内( )A.冰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水的分子平均动能B.水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冰的分子平均动能C.水的内能大于冰的内能D.冰的内能大于水的内能答案:C解析:冰、水温度相同,故二者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水分子势能大于冰分子势能,故等质量的冰、水内能相比较,水的内能大于冰的内能。
2.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该分子的内能B.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C.当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时,其内能也一定发生变化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答案:B解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A项错误,B项正确;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时,其内能不一定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物质的量、温度、体积以及物态有关,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故D项错误。
3.(2021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二月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相邻的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小,斥力变大C.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压下后反弹是由分子斥力造成的D.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合力为0,此时,分子势能最大答案:A解析: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增大,故A项正确;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相邻的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变大,故B项错误;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压下后反弹,是由活塞上下的压强差造成的,故C项错误;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合力为0,此时,分子势能最小,故D项错误。
4.(多选)(2021天津一中高三月考)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r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
高二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密闭有空气(非理想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A.内能不变B.外界对瓶内空气做功C.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变大D.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变大【答案】B【解析】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而体积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故内能减小,薄塑料瓶变扁,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B正确;【考点】考查了分子力,内能变化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它跟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以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B.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较大D.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时,压强必变大【答案】A【解析】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在微观上它跟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以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在宏观上与气体的压强及温度有关,选项A 正确;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B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选项C错误;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时,气体的温度升高,但不知道体积的变化,故压强不一定变大,选项D 错误。
【考点】气体的压强;分子力及分子势能。
3.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邻近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B.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C.当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少D.当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增加【答案】ABC【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知识,两个邻近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当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少,ABC选项正确。
第2课时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学习目标] 1.知道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理解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2.通过实验,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和相互作用力,并理解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3.明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一、分子热运动1.扩散(1)定义:不同种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产生原因: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3)意义: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据之一.(4)应用:生产半导体器件时,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扩散,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2.布朗运动(1)定义: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2)产生原因: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少,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越明显,并且微粒越小,它的质量越小,其运动状态越容易被改变,布朗运动越明显.(3)意义:间接地反映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3.热运动(1)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2)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二、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分子间有空隙: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隙.(2)液体分子间有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3)固体分子间有空隙: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空隙.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作用力F跟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①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表现为斥力.②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为0;这个位置称为平衡位置.③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表现为引力.(2)产生原因:由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三、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把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而建立的理论.2.基本内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只有在气体和液体中才能发生扩散现象.(×)(2)阳光从狭缝中射入教室,透过阳光看到飞舞的尘埃,这些尘埃颗粒的运动就是布朗运动.(×)(3)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2.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小炭粒的运动,其现象属于________;向一杯清水中滴几滴红墨水,红墨水向周围运动,其现象属于________.打湿了的两张纸很难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玻璃打碎后,不能把它们再拼在一起,是因为玻璃分子间作用力为________.答案布朗运动扩散现象引力零一、分子热运动导学探究1.生活中常会见到下列几种现象:①在墙角打开一瓶香水,很快整个房间都会弥漫着香气.②滴一滴红色墨水在一盆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整盆水会变成浓度相同的红色.③把一碗小米倒入一袋玉米中,掺匀后小米进入玉米的间隙中.④强烈的阳光射入较暗的房间内,可以看到在光束中有浮在空气中的微粒不停地运动.⑤用显微镜观察到放入水中的花粉在不停地运动.以上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________,属于布朗运动的是________.答案①②⑤2.扩散现象的快慢、布朗运动的明显程度都与温度有关,所以它们都是热运动,这种说法正确吗?答案不正确.3.温度降低,分子的热运动变慢,当温度降低到0 ℃以下时,分子就停止运动了,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不正确.分子的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虽然温度降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变慢,但不会停止,所以当温度降低到0 ℃以下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仍然不会停止.知识深化1.扩散现象(1)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2)气体物质的扩散现象最显著;常温下物质处于固态时扩散现象不明显.(3)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显著,这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4)分子运动的特点①永不停息;②无规则.2.布朗运动(1)微粒的大小:做布朗运动的微粒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固体颗粒而不是单个分子.其大小直接用人眼观察不到,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其大小在10-6 m的数量级).(2)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断地撞击微粒.如图2,悬浮的微粒足够小时,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撞击作用力不平衡,在某一瞬间,微粒在某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较强,在下一瞬间,微粒受到另一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图2(3)实质及意义:布朗运动实质是由液体分子与悬浮微粒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4)影响因素①悬浮的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②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3.热运动(1)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指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每个分子的运动速度无论是方向还是大小都在不断地变化.(2)热运动是对于大量分子的整体而言的,对个别分子无意义.(3)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虽然受到温度影响,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快,温度低分子热运动慢,但分子热运动永远不会停息.(2021·吉林江城中学高二月考)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整体定向移动的D.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答案 D解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状态,但分子体积太小,人们不可能直接看到,故A、B、C错误;分子热运动情况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故D正确.(2021·山东青岛市高二期中)据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之一是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这些固态或液态颗粒在气体中做布朗运动.关于气溶胶做的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气溶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反映了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C.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D.当固态或液态颗粒很小时,能很长时间都悬浮在气体中是因为气体浮力作用答案 C解析布朗运动是气溶胶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气溶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布朗运动反映了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B错误;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故C正确;当固态或液态颗粒很小时,受到气体的浮力作用微乎其微,这些颗粒之所以能很长时间都悬浮在气体中是因为空气分子对它们的撞击作用,故D错误.下列关于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热运动是指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B.分子热运动是物体被加热后的分子运动C.分子热运动是大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答案 C解析分子热运动是指大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物体被加热、不被加热,其分子都在进行着热运动,故B错误,C正确;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证实了分子的热运动,但分子热运动不是指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A错误;分子热运动是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属微观的范畴,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没有关系,也与物体的物态没有关系,故D错误.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区别与联系布朗运动热运动不同点研究对象固体微粒分子观察难易程度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肉眼看不到在显微镜下看不到相同点①无规则;②永不停息;③温度越高越剧烈联系周围液体(或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是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热运动说明:分子无规则的运动,不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二者无关系.二、分子间的作用力导学探究(1)如图3所示,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若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在拉出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玻璃板的重力相等吗?为什么?图3(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有时表现为引力,有时表现为斥力.当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时,并没有粘在一起是因为此时两个物体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吗?答案(1)不相等.此时玻璃板和液面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在使玻璃板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要大于玻璃板的重力.(2)不是.虽然两物体靠得很紧,但绝大部分分子间距离仍很大,达不到分子引力起作用的距离,所以不会粘在一起.知识深化1.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合力,且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是同时存在的.2.对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关系的理解(1)r0的意义分子间距离r=r0时,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力为零,所以分子间距离等于r0(数量级为10-10 m)的位置叫平衡位置.(2)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和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如图4所示.在r轴上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在r轴下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图4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斥力变化得快.②实际表现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③当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B.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不受力C.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D.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答案 C解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r=r0时,F引=F斥,每个分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并非不受力;当r<r0时,F斥>F引,合力为斥力,并非只受斥力,故A、B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而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到零,再增大再减小,故C正确,D错误.(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就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就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答案AD解析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一定的斥力,故A正确.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故B错误.当马德堡半球中空气被抽出后,在外部大气压强作用下,球很难被拉开,故C错误.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外力作用下三种状态表现不同的原因1.外力作用下固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分子间存在斥力;很难被拉伸的原因是分子间存在引力.2.外力作用下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分子间存在斥力.3.外力作用下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分子间有空隙,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较难再被压缩,是气体压强的原因.1.(扩散现象)(多选)在下列给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A.有风时,尘土飞扬到空中B.将沙子倒入石块中,沙子要进入石块的空隙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D.在一杯热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会变咸答案CD2.(布朗运动)(2021·重庆市渝北中学高二期中)做布朗运动实验中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5所示.图中记录的是()图5A.固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轨迹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答案 D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而非分子的运动,故A 错误;布朗运动既然是无规则运动,所以微粒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故B错误;对于某个微粒而言,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其在某一个时刻的速度,故也就无法描绘其速度-时间图线,故C错误;题图记录的是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故D正确.3.(分子间作用力)(多选)如图6所示,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其中两虚线分别表示分子间斥力和引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实线表示分子间作用力(斥力和引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6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B.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斥力减小,引力增大C.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D.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答案CD解析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相等,对外表现为分子间作用力等于零,但分子间仍有相互作用,故A错误;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斥力和引力都减小,故B错误;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分子间的斥力,对外表现为引力,故C 正确;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减小;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4.(分子动理论)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答案 C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气体扩散得越快,A错误;布朗运动是颗粒的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C正确;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D错误.考点一分子热运动1.(多选)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琪琪刚进家门就闻到妈妈做饭的香味B.琪琪把白色的衣服和蓝色的衣服用清水泡了一晚上,白色衣服被染上了蓝色C.琪琪看见爸爸调制的不同颜色分层的鸡尾酒,放置一天后都混在一起成一种颜色了D.琪琪看见雪融化后,与泥土混合成了泥水答案ABC解析琪琪看见雪融化后,与泥土混合成了泥水,属于物质的混合,不属于扩散现象,故D 错误.2.通常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那么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加热后盐分子变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B.炒菜时萝卜翻动地快,盐和萝卜接触多C.加热后萝卜分子间空隙变大,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答案 D解析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在腌萝卜时,是盐分子在常温下的扩散现象,炒菜时,是盐分子在高温下的扩散现象,因此,炒菜时萝卜咸得快,腌菜时萝卜咸得慢,故A、B、C错误,D正确.3.(2021·青冈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对下列相关物理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高压作用下的油会透过钢管壁渗出,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着的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存放过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定深度内都有黑色颗粒,说明煤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D.在一杯热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会变咸,这是盐分子在高温下无规则运动加剧的结果答案 A解析高压作用下的油会透过钢管壁渗出,说明分子间有间隙,A错误;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正确;存放过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定深度内都有黑色颗粒,此现象属于扩散现象,说明煤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C正确;在一杯热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会变咸,这是盐分子在高温下无规则运动加剧的结果,D正确.4.(多选)(2020·南京市中华中学高二月考)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在显微镜下既能看到水分子也能看到悬浮的小炭粒,且水分子不停地撞击炭粒B.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C.越小的炭粒,运动越明显D.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就是由许许多多的静止不动的水分子组成的答案BC解析在光学显微镜下,只能看到悬浮的小炭粒,看不到水分子,故A错误;在显微镜下看到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且炭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故B、C正确;任何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D错误.5.如图2所示是布朗运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图中记录的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图中记录的是小微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C.图中记录的是小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D.图中记录的是几个小微粒各自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的连线答案 D解析布朗运动不是固体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大量液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时与悬浮在液体中的小微粒发生碰撞,从而使小微粒做无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A、B错误;题图中每个拐点记录的是小微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在这段时间内小微粒做的也是无规则运动,而不一定是直线运动,题图中记录的不是小微粒的运动轨迹,而是不同时刻的位置连线,故C错误,D正确.6.(2021·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 ℃的物体中的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C.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D.微粒越大,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答案 C解析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故A错误;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故B错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故C正确;微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D错误.7.(2021·河北邯郸市高二期中)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人体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时废弃物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A.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B.温度越高,PM2.5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PM2.5的质量越大,其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由于周围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答案 C解析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所以A正确,不符合题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则PM2.5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B正确,不符合题意;PM2.5的质量越小,其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由于周围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所以D正确,不符合题意.考点二分子间的作用力8.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变成水蒸气慢慢消失.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A.引力、斥力都减小B.斥力减小,引力增大C.引力、斥力都增大D.斥力增大,引力减小答案 A解析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属于物态变化中的蒸发过程,吸收热量,并且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A正确.9.“破镜难圆”的原因是()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片之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D.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分子力为零答案 D解析破碎的玻璃放在一起,由于接触面的错落起伏,只有极少数分子能接近到分子间有作用力的程度,因此,总的分子引力非常小,不足以使它们连在一起,故D正确.10.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r<r1时,两分子间的引力为零B.r1<r<r2时,两分子间的作用力随r的增大而逐渐增大C.r=r2时,两分子间的引力最大D.r>r2时,两分子间的引力随r的增大而增大,斥力为零答案 B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r<r1时,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故A错误;r1<r<r2时,两分子间的作用力随r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r轴下方表示分子力是引力,故B 正确;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均随着两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r=r2时,分子间的引力不是最大,故C错误;r>r2时,两分子间的引力随r的增大而减小,斥力不为零,故D错误.11.如图4所示是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图4A.曲线a是分子间引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曲线B.曲线b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曲线C.曲线c是分子间斥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曲线D.当分子间距离r>r0时,从相距r0处开始,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曲线b对应的力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B解析在F-r图像中,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所以a为斥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曲线,c为引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曲线,b为合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曲线,故A、C错误,B正确;当分子间距离r>r0时,从相距r0处开始,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曲线b对应的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考点三分子动理论12.(多选)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扩散现象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D.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答案ABC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选项A正确;扩散现象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选项B正确;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选项C正确,D错误.13.(多选)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C.铁块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在挤压铁块时,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也随之增大答案AB解析由分子动理论可知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B正确;挤压铁块时,分子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但分子力表现为。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的动能,知道物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准。
2.知道分子的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知道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
3.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哪个宏观量有关,能区别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
【教学重难点】掌握三个概念(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有大量分子组成。
(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
我们知道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那么热现象发生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能量变化。
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律热运动产生的。
那么热运动的能量与大量的无规律运动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今天学习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一)分子动能物体内大量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由于物体内各个分子的速率大小不同,因此,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同。
由于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所以研究个别分子运动的动能是没有意义的。
而研究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需要将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求出来,这个平均值叫做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1.分子动能:组成物体的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
2.平均动能: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实验: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结论:扩散的快慢受温度影响。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扩散也加快。
依照分子动理论,这说明温度升高后,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
用上述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来说明,就是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如果温度降低,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
因此从分子动理论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标志”的含义是指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表示了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或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