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二-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人体组织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这些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特点,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人体组织切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2. 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台、光源、记录纸、铅笔四、实验步骤1. 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观察上皮组织:(1)取上皮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生理盐水。
(2)用盖玻片覆盖,用镊子轻轻压平。
(3)在显微镜下观察上皮组织的结构,注意观察细胞排列、细胞核、细胞间质等。
3. 观察结缔组织:(1)取结缔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生理盐水。
(2)用盖玻片覆盖,用镊子轻轻压平。
(3)在显微镜下观察结缔组织的结构,注意观察纤维、细胞、基质等。
4. 观察肌肉组织:(1)取肌肉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生理盐水。
(2)用盖玻片覆盖,用镊子轻轻压平。
(3)在显微镜下观察肌肉组织的结构,注意观察肌纤维、肌细胞核、肌浆等。
5. 观察神经组织:(1)取神经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生理盐水。
(2)用盖玻片覆盖,用镊子轻轻压平。
(3)在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组织的结构,注意观察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胶质细胞等。
6. 记录观察结果,绘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小,细胞间质较少。
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
2. 结缔组织:由纤维、细胞和基质组成。
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等,细胞有纤维母细胞、脂肪细胞、骨细胞等,基质有胶原、弹性蛋白、粘蛋白等。
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
3. 肌肉组织: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呈长条状,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实验结果:1.上皮组织的观察结果:上皮组织是一种覆盖在身体表面或腔道内的组织,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分泌。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首先注意到上皮组织由紧密排列的细胞组成,细胞呈密集状态,中间不见明显的间隙。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呈层状,依附于基底膜。
根据细胞的形状,可将上皮组织分为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等。
2.结缔组织的观察结果:结缔组织是一种质地坚韧、富含胶原纤维的组织,具有支撑和连接作用。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结缔组织具有比上皮组织更大的细胞间隙,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存在使得组织更加牢固。
结缔组织的细胞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大小不一,具有分支,通过胶原纤维连接在一起。
结果分析:1.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差异的原因: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与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密切相关。
上皮组织主要起保护作用,因此细胞形态呈多层或单层,紧密排列,形成了有效的屏障。
而结缔组织则主要起连接和支持作用,因此细胞间隔较大,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存在使其更加牢固。
2.功能和作用的差异: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分泌。
由于细胞紧密排列,形成有效的物理屏障,能够防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
同时,上皮组织还可以进行分泌,例如皮肤上的皮脂腺分泌油脂,保持皮肤的滋润。
结缔组织主要起连接和支撑作用。
其细胞间隔较大,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存在使得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结缔组织可以连接和支持身体的各个部分,保持身体的结构完整和稳定。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上皮组织由紧密排列的细胞构成,呈多层或单层,主要起保护和分泌作用。
而结缔组织的细胞间隔较大,通过胶原纤维连接在一起,起连接和支撑作用。
这些差异与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密切相关。
四大组织的实验报告四大组织的实验报告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实验报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一、上皮组织的实验报告上皮组织是由一层或多层细胞组成的组织,覆盖着动植物体表面和内腔。
通过对上皮组织的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分泌。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上皮细胞的紧密排列,形成有效的屏障,防止有害物质的侵入。
此外,实验还可以揭示上皮细胞分泌液体的能力,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2. 上皮组织的形态多样性。
实验结果显示,上皮细胞的形态可以根据其位置和功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皮肤上的角质层细胞与肠道上皮细胞之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这与它们的不同功能密切相关。
二、结缔组织的实验报告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的组织,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
通过对结缔组织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结缔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和支持。
实验结果显示,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具有很强的拉伸和弹性,能够连接和支撑身体各部分。
此外,结缔组织还能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2. 结缔组织的细胞类型多样。
实验观察表明,结缔组织中存在多种细胞类型,如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等。
这些细胞根据其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形态和结构也有所差异。
三、肌肉组织的实验报告肌肉组织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组织,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组织之一。
通过对肌肉组织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收缩和运动。
实验结果显示,肌肉纤维能够通过收缩产生力量,从而实现身体的运动。
不同类型的肌肉组织具有不同的收缩方式和速度,如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等。
2. 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
实验观察表明,肌肉组织由肌纤维束组成,其中包含多个肌纤维。
肌纤维内部有丰富的线粒体和肌原纤维,这些结构对于肌肉收缩和能量供应至关重要。
解剖显微组织观察二、实验目的1. 认识人体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不同组织的显微结构。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观察思维。
三、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五、实验原理人体由多种组织构成,每种组织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
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组织的显微结构,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六、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上皮组织切片、结缔组织切片、肌组织切片、神经组织切片。
2. 实验用具:显微镜、切片夹、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酒精灯、镊子、剪刀、刀片等。
七、实验步骤1. 准备切片:将不同组织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2. 观察上皮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上皮组织的结构,包括细胞排列、细胞核、细胞质等。
3. 观察结缔组织:观察结缔组织的纤维分布、细胞类型和基质成分。
4. 观察肌组织:观察肌组织的纤维排列、细胞核和肌节结构。
5. 观察神经组织:观察神经组织的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
1.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由紧密排列的细胞构成,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较薄。
上皮组织可分为单层上皮和多层上皮,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
2.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由纤维、细胞和基质组成。
纤维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细胞有纤维母细胞、脂肪细胞等,基质呈凝胶状。
3. 肌组织:肌组织由肌纤维构成,肌纤维呈长条形,具有收缩功能。
肌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具有不同的收缩速度和功能。
4.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具有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和营养神经元的作用。
九、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认识到了人体基本组织的显微结构,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观察不同组织的显微结构,我们了解到不同组织的功能和特点,为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一、实训背景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特点、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我们进行了上皮细胞结缔组织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结构、组成和功能;2. 掌握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分离、观察和比较方法;3. 提高对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相互关系的认识;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实训内容1. 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分离2. 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观察3. 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比较四、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1)实验材料:新鲜的口腔上皮组织、新鲜的皮肤组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染色剂等。
(2)实验步骤:将新鲜的口腔上皮组织和皮肤组织分别放入生理盐水中,用剪刀剪成小块,然后用镊子将组织块放入载玻片上,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
2. 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分离(1)取一块口腔上皮组织,用剪刀将其剪成小块,放入装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2)用镊子轻轻搅拌,使上皮细胞与结缔组织分离;(3)将分离出的上皮细胞用吸管吸取,滴在另一块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 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观察(1)使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结构;(2)观察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3)记录观察结果。
4. 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比较(1)比较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结构、功能、分布等方面的异同;(2)分析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在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3)总结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相互关系。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结构(1)上皮细胞:呈扁平状,排列紧密,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内含有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2)结缔组织:由细胞间质和散在于其中的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包含基质、纤维和组织液等。
2. 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功能(1)上皮细胞: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以及呼吸道粘膜、口腔上皮等;(2)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营养等功能,如人体的血液组织、骨和软骨组织等。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 理解不同组织的特点、分布与功能。
3.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人体由多种细胞构成,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这些组织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2. 显微镜3. 显微镜油镜4. 玻片5. 物镜6. 载玻片7. 载物台8. 载物针9. 洗镜纸10. 滴管四、实验步骤1. 将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光源和物镜,使视野清晰。
2. 将永久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载物针轻轻压平。
3. 在切片上滴一滴显微镜油,用洗镜纸擦拭干净。
4. 将载玻片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物镜和载物台,使切片位于视野中心。
5. 调整焦距,观察切片的形态结构。
6. 分别观察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切片,记录其特点、分布与功能。
五、实验结果1.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由紧密排列的细胞组成,细胞间无细胞间隙,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
观察到的上皮组织切片特点为: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细胞表面光滑。
2.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基质组成,细胞间有细胞间隙。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等功能。
观察到的结缔组织切片特点为: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基质呈胶状。
3. 肌组织:肌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
肌组织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
观察到的肌组织切片特点为: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肌纤维排列整齐。
4.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神经细胞呈星形或椭圆形,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
神经组织具有传导、调节等功能。
观察到的神经组织切片特点为:细胞呈星形或椭圆形,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神经纤维呈细长的纤维状。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结果分析首先,上皮组织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具有贴附、覆盖和保护的功能。
通过观察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上皮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细胞形态特点:上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形态规则,呈多层或单层排列。
上皮细胞形态差异较大,有长条形、扁平形和立方形等。
2.染色性质:上皮细胞染色性质较高,细胞核普遍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较深,核质比较丰富。
3.细胞质和细胞骨架:上皮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
细胞骨架系统发达,包括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等。
4.细胞功能:上皮组织具有贴附、覆盖和保护的功能。
它可以防止损伤,保持组织完整性。
上皮组织还可以分泌物质,如乳腺上皮细胞可以分泌乳汁。
其次,结缔组织是由结缔组织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具有填充和支持的功能。
观察实验结果分析显示,结缔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细胞组成:结缔组织细胞主要包括纤维母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纤维母细胞是结缔组织细胞的主要类型,它们可以分泌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等。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和清除老化细胞和异物的功能。
2.细胞间质: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主要由细胞外基质组成,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物质等。
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它们使得组织具有一定的韧性。
弹力纤维可以使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
3.组织结构:结缔组织呈网状排列,细胞间质较多,细胞间距相对较远。
4.功能特点:结缔组织具有填充和支持的功能。
它可以填充和连接各个组织和器官,支撑和保护身体结构。
同时,结缔组织还起到养分和氧气的输送和代谢产物的排泄的作用。
综上所述,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在细胞组成、细胞形态、染色性质、细胞质和细胞骨架、细胞功能、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
深入了解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功能可以为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叶嘉生物科学系实验一 上皮组织(2课时)一、 实验目的和内容⒈学习肠系膜平铺法的制作方法。
⒉联系功能了解被覆上皮组织的结构及分布特点。
⒊了解上皮组织的某些特殊结构:如纤毛、纹状缘、细胞连接等。
二、 实验材料和器具⒈蟾蜍⒉玻片:小肠切片(H-E 染色)、气管切片(H-E 染色)、甲状腺切片(H-E 染色)、食管切片(H-E 染色)、膀胱切片(H-E 染色)⒊试剂及药品:1%AgNO3水溶液、甘油、蒸馏水、0.9%NaCl 溶液⒋器具: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蜡盘(白瓷盘)、解剖器、显微镜三、 实验操作过程(一) 蟾蜍肠系膜平铺片的制作与观察 1.铺片制作:2.低倍镜观察:可见间皮细胞和肠系膜内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
均为扁平单层上皮。
平铺片上上皮细胞为多边形。
细胞边界被AgNO3g 感光沉淀后为黑色、锯齿状,相邻的细胞彼此镶剪剪开腹腔断头处死蟾蜍 肠系膜平铺洁净干燥的载玻片展平1-2滴硝酸银溶液日光下晒3-5分钟或日光灯下照10-30分钟标本成浅褐色 蒸馏水冲洗加1-2滴甘油盖盖玻片观察嵌。
3.高倍镜观察:观察低倍镜下的各种结构。
(二)玻片标本观察1.单层扁平上皮切片——小肠、气管、食管上皮切片2.单层立方上皮切片——选甲状腺切片(H-E染色)观察3.单层柱状上皮——猫小肠切片(H-E染色)观察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兔气管切片(H-E染色)观察①.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位置高低不齐、其间有透亮的杯形细胞。
②.可区分四种细胞:a)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覆盖b)杯形细胞:在柱状细胞之间、无纤毛c)梭形细胞:位于柱状细胞之间、呈梭形d)椎体细胞:细胞呈椎体形,基部宽、顶部窄⒌复层扁平上皮切片观察⒍变移上皮四、作业1.绘图说明单层扁平上皮在平铺片上的状态。
2.何谓被覆上皮、内皮、间皮?3.举例说明上皮组织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性。
实验二 结缔组织一、 实验目的和内容1. 学习疏松结缔组织平铺片的制作方法及活体染色和肥大细胞制片法。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目录实验一上皮组织 (2)实验二结缔组织 (5)实验三血与肌肉组织 (9)实验四神经组织 (12)实验五运动系统(一) (15)实验六运动系统(二) (20)实验七神经与肌肉生理(一) (25)实验八神经与肌肉生理(二) (27)实验九 ABO血型的鉴定 (29)实验十猪心结构的解剖观察 (31)实验十一人体心电图描记 (33)实验十二人指脉图描记 (36)实验十三免疫系统 (38)实验十四呼吸系统 (40)实验十五消化系统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43)实验十六消化系统显微解剖结构观察 (47)实验十七泌尿系统——肾的大体结构及显微结构观察 (51)实验十八内分泌系统 (54)实验十九生殖系统——显微观察 (56)实验一上皮组织【目的和内容】1、联系机能了解被覆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
2、观察上皮组织游离面的某些特殊结构,如:纹状缘和纤毛。
3、学习肠系膜平铺片的制作方法。
【材料与用具】蛙或蟾蜍。
1%硝酸银水溶液、甘油、蒸馏水。
小肠切片(H-E染色)、气管切片(H-E染色)、甲状腺切片(H-E染色)、食管切片(H-E染色)、膀胱切片(H-E染色)。
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解剖器一套、解剖盘、显微镜。
【操作】一、单层扁平上皮(一)蛙或蟾蜍的体腔末或肠系膜平铺片的制作将蛙或蟾蜍剪头杀死,取下体腔膜或肠系膜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将其挑开展平,稍晾干。
加1%硝酸银水溶液数滴于标本上,使标本皆被溶液浸盖。
立即放在日光下晒3—5min,或在日光灯下照10—15min。
当标本变成浅褐色时,倾去载玻片上的溶液,用蒸馏水洗净。
加1—2滴甘油,盖上盖玻片,以便用来观察。
1、低倍镜下观察选择染成淡黄色、标本最薄的部分进行观察。
2、高倍镜下观察在此平铺片上,可以看到体腔膜或肠系膜的间皮细胞,也可看到肠系膜内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
它们均为单层扁平上皮。
在平铺片上,为其表面观,上皮细胞为多边形,细胞之间的边界由于硝酸银感光后沉淀为黑色。
实验二基本组织一.目的:联系机能了解被覆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布。
二.材料和用具:小肠切片、甲状腺切片、食管切片、膀胱切片、气管切片、跟腱纵切片、平滑肌切片、骨骼肌切片、心肌切片和显微镜。
三.观察:1.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切片,红色胶状物质外面的滤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
2.单层柱状上皮:切片中较平整染色浅的是小肠外膜,有高低不平的突起的为内表面的黏膜面。
黏膜面最表面的即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核长椭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
在柱状细胞之间散在有少量杯形细胞,在切片中呈现椭圆形或圆形空泡。
3.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染色较深,细胞排列十分紧密,细胞间界限不十分清楚,其中透明的细胞为杯形细胞。
柱状细胞数量最多,核椭圆形;梭形细胞在柱状细胞之间,细胞核位于整个上皮的中部;锥体细胞基部宽顶部窄,细胞核呈圆形,位于基部。
4.复层扁平上皮:厚且染色深,靠近基底面的细胞较小,排列紧密,染色深;往外是中间层的多角形细胞,细胞逐渐增大,界限清晰,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接近上皮表面的细胞逐渐变为扁平状,核扁圆形,越表层的细胞结构越不清晰(逐渐退化)。
5.变移上皮:空虚时,厚,染色深,表层细胞大,深层细胞小;扩张时,染色很浅,细胞界限不清楚。
6.疏松结缔组织:上皮深层染色很浅的区域。
多数为胶原纤维(粉红色,较粗)。
纤维之间染成蓝紫色长椭圆形的核多为成纤维细胞的核。
7.致密结缔组织:染色为红色的胶原纤维束呈平行紧密排列。
纤维之间染成蓝紫色椭圆形或杆状的细胞核为腱细胞核。
8.脂肪组织:上皮深层疏松结缔组织中成群的圆形或多角形空泡状结构。
细胞核扁圆形或半月形偏于细胞一侧。
四.实验结果绘图且文字描述在光镜下所观察到的不同组织的结构特征。
五.思考题内皮和间皮的差别是什么?。
实验二基本组织
一. 目的:
联系机能了解被覆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布。
二. 材料和用具:
小肠切片、甲状腺切片、食管切片、膀胱切片、气管切片、跟腱纵切片、平滑肌切片、骨骼肌切片、心肌切片和显微镜。
三.观察:
1.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切片,红色胶状物质外面的滤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
胞围成。
2.单层柱状上皮:切片中较平整染色浅的是小肠外膜,有高低不平的突起的为
内表面的黏膜面。
黏膜面最表面的即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核长椭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
在柱状细胞之间散在有少量杯形细胞,在切片中呈现椭圆形或圆形空泡。
3.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染色较深,细胞排列十分紧密,细胞间界限不十分清
楚,其中透明的细胞为杯形细胞。
柱状细胞数量最多,核椭圆形;梭形细胞在柱状细胞之间,细胞核位于整个上皮的中部;锥体细胞基部宽顶部窄,细胞核呈圆形,位于基部。
4.复层扁平上皮:厚且染色深,靠近基底面的细胞较小,排列紧密,染色深;
往外是中间层的多角形细胞,细胞逐渐增大,界限清晰,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接近上皮表面的细胞逐渐变为扁平状,核扁圆形,越表层的细胞结构越不清晰(逐渐退化)。
5.变移上皮:空虚时,厚,染色深,表层细胞大,深层细胞小;扩张时,染色
很浅,细胞界限不清楚。
6.疏松结缔组织:上皮深层染色很浅的区域。
多数为胶原纤维(粉红色,较粗)。
纤维之间染成蓝紫色长椭圆形的核多为成纤维细胞的核。
7.致密结缔组织:染色为红色的胶原纤维束呈平行紧密排列。
纤维之间染成蓝
紫色椭圆形或杆状的细胞核为腱细胞核。
8.脂肪组织:上皮深层疏松结缔组织中成群的圆形或多角形空泡状结构。
细胞
核扁圆形或半月形偏于细胞一侧。
四.实验结果
绘图且文字描述在光镜下所观察到的不同组织的结构特征。
五. 思考题
内皮和间皮的差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