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生物物质生化分离技术二、填空题1.生物物质的来源、、、、。
2.生物分离纯化工作按照生产规模可分为、、三个层次。
3.蛋白质保存方法、、。
三、选择题1.选择生物物质分离纯化技术和工艺的依据()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生物学性质D、生理性质2、生物活性越高的成分,一般它在物质中的含量越()。
A、高B、低C、一般D、无法提取3分离纯化过程需要加入()保持生物大分子的活性。
A、糖类B、缓冲溶液C、中性盐D、半胱氨酸四、简答题1.生物分离纯化的特点?2.生物分离纯化原材料的选择要注意哪些问题?3.影响生物产品保存的主要因素?第二章预处理技术一、名词解释凝聚作用絮凝作用凝聚值二、填空题1.组织与细胞的破碎方法有、、、。
2.降低发酵液黏度的方法、。
3.加入助滤剂的方法、。
4.除去杂蛋白的常用方法、、。
5.凝聚值越小,则凝聚剂的凝聚能力越。
6.检查细胞破碎效果的方法有、、。
三、选择题1.大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在()范围。
A、酸性B、碱性C、中性D、不固定2.加入助滤剂可使滤液()A、滤速增大B、滤速减小C、增加成本 D 、保持渗透性3.除去钙离子的试剂()A、草酸B、草酸钙C、草酸钠D、铁离子4.分离DNA、RNA混合物()A、速度区带离心法B、差分离心法C、等密度区带离心法D、平衡等密度区带离心法5.分离大小不同、密度不同的物质()A、速度区带离心法B、差分离心法C、等密度区带离心法D、平衡等密度区带离心法6.分离大小相近、密度不同的物质()A、速度区带离心法B、差分离心法C、等密度区带离心法D、平衡等密度区带离心法7.分离大小不同、密度相近的物质()A、速度区带离心法B、差分离心法C、等密度区带离心法D、平衡等密度区带离心法四、简答题1.改变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方法有哪些?2.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有哪些?3.超声波破碎法的特点?4.进行细胞破碎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哪些?5.影响离心效果的因素有那些?6.常用的离心设备有哪些?第三章固相析出分离法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结晶2.盐析法二、填空(每空1分)1.常用的盐析用盐有、、2.盐析方法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其中用于提取的前期,用于提取的后期3.盐析用中性盐的浓度多用来表示,也就是把饱和时的浓度看作1或100%。
题库名称:生物分离技术一、名词解释1.质量作用定律: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有效质量成正比。
2.凝聚:在电解质作用下,破坏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3.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溶质分子分布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里,达到平衡后,它在两相的浓度为一常数叫分配系数。
4.干燥速率:干燥时单位干燥面积,单位时间内漆画的水量。
5.CM-Sephadex C-50:羧甲基纤维素、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吸水量为每克干胶吸水五克。
6.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7.过滤:是在某一支撑物上放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留下,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
8.萃取过程:利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各种组分(包括目的产物)溶解度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9.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的过程。
10.反渗析:当外加压力大于渗透压时,水将从溶液一侧向纯水一侧移动,此种渗透称之为反渗透。
11.离心沉降:利用悬浮液或乳浊液中密度不同的组分在离心力场中迅速沉降分层,实现固液分离12.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13.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将溶液中的待分离组分,依据其电荷差异,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利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质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14.固相析出技术:利用沉析剂(precipitator)使所需提取的生化物质或杂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形成无定形固体沉淀的过程。
15.助滤剂:助滤剂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细粉或纤维,它能使某些难以过滤的物料变得容易过滤16.沉降:是指当悬浮液静置时,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沉,这一过程成为沉降17.色谱技术:是一组相关分离方法的总称,色谱柱的一般结构含有固定相(多孔介质)和流动相,根据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不同(由于亲和力差异),经过多次分配(吸附-解吸-吸附-解吸…),达到分离的目的。
一、名词解释1•助滤齐I」:发酵工业生产中加入的能提高过滤速率的固体物质2.第二介稳区:力口入晶种结晶会生长,同时有新晶核产生3.滤饼4纳滤5凝聚二、填空题2.Coh n方程1.有机溶剂破碎法s—蛋白质溶解度,mol/L;I —离子强度c:离子浓度;乙离子化合价:盐析经验式2.KS盐析3细胞回收、细胞破碎、固液分离、初级分离、高级分离的常用方法三、简答题1.生物产品对产量和纯度的要求。
注重纯度的选择注重产量的选择即注重纯度又注重产量的选择2•发酵液的预处理方式。
加热法;调pH值;凝集和絮凝;加水稀释法;加入助滤剂法;加吸附剂或加盐法;热处理法;离子交换和活性炭吸附法等。
3.助滤剂的使用方式。
(1)在过滤器的滤布上预先涂上一层助滤剂,作为过滤介质使用,过滤结束后与滤布一起除去。
该法适用于对非常细小的或可压缩的低固形物含量(<5% )的发酵液处理。
(2) a.将助滤剂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入发酵液中,然后一起进入过滤器或离心机,使滤层形成疏松的滤饼,降低其可压缩性,使过滤顺畅。
b.将含助滤剂的发将夜通过压缩机,形成过滤介质层,然后在进行过滤。
该法适用于菌体细小,粘度较大的发酵液。
4•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固液分离可以分为哪两种。
过滤和离心5.结晶的前提和推动力?形成新相(固体)需要一定的表面自由能。
因此,溶液浓度达到饱和溶解度时,晶体尚不能析出,只有当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后,才可能有晶体析出。
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是结晶的前提;过饱和度是结晶的推动力。
四、综合题1•生物药物(抗生素)生物分离的选择依据。
生物分离方法的选择依据1•传统生物药物(抗生素):根据具体条件,通过小实验决定,选择时应考虑两个因素。
(1)抗生素的理化性质:极性、酸碱性、溶解度等,了解其理化性质,通常利用纸层析和纸电泳的方法。
(2)抗生素的稳定性:要了解它在什么样的pH和温度范围易受破坏。
纸层析:抗生素在某一种溶剂中的Rf值大,表明它在该种溶剂中溶解度大;相反,如Rf值小,则溶解度小。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二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凝聚:在电解质作用下,破坏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2.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溶质分子分布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里,达到平衡后,它在两相的浓度为一常数叫分配系数。
3.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将溶液中的待分离组分,依据其电荷差异,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利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质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4.等电点沉淀:调节体系pH 值,使两性电解质的溶解度下降,析出的操作称为等电点沉淀。
5.正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高于流动相的极性,因此,在这种层析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先从柱中流出来。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针对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是( C )。
A.凝胶过滤B.离子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D.纸层析2.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 C )A.蛋白产量最高B.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C.比活力最高D.Km 最小3.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可采用( C )方法。
A .离子交换层析 B.亲和层析 C.凝胶层析 D.聚酰胺层析4.结晶过程中,溶质过饱和度大小(A )。
A 、不仅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B 、只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C 、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D 、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5.洗脱体积是(C )。
A 、凝胶颗粒之间空隙的总体积B 、溶质进入凝胶内部的体积C 、与该溶质保留时间相对应的流动相体积D 、溶质从柱中流出时所用的流动相体积6.工业上常用的过滤介质不包括( D )A.织物介质B.堆积介质C.多孔固体介质D.真空介质7.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的浓度测定的方法( D )。
A 、凯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福林-酚法 D.核磁共振8.高压匀浆法破碎细胞,不适用于(D )A. 酵母菌 B 大肠杆菌 C. 巨大芽孢杆菌 D.青霉9.阳树脂在软化中易受Fe3+污染,可通过(C )清除铁化合物。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2题,每题1分,共52分)1.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
A、应用在被萃取相与W/O的混合中B、是为了让浓缩分离充分C、应用在膜相与反萃取相的乳化中D、使内水相的尺寸变小正确答案:A2.在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起到稳定液膜的作用。
A、表面活性剂B、膜溶剂C、载体D、增强剂正确答案:A3.真空转鼓过滤机工作一个循环经过()。
A、过滤区、再生区、缓冲区、卸渣区B、过滤区、缓冲区、再生区、卸渣区C、缓冲区、过滤区、再生区、卸渣区D、过滤区、缓冲区、卸渣区、再生区正确答案:B4.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A、超声破碎法B、高压挤压法C、高速珠磨法D、高压匀浆法正确答案:A5.分配层析中的载体()。
A、能吸附溶剂构成固定相B、是流动相C、是固定相D、对分离有影响正确答案:A6.关于分配柱层析的基本操作错误()。
A、用硅藻土为载体,需分批小量地倒入柱中,用一端是平盘的棒把硅藻压紧压平B、分配柱层析适用于分离极性比较小、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的成分,或极性很相似的成分。
C、装柱分干法和湿法两种D、分配柱层析法使用两种溶剂,事先必须先使这两个相互相饱和正确答案:B7.以下哪项不是颗粒在离心力场中受到的力()A、阻力B、重力C、离心力D、向心力正确答案:B8.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A、亲和层析B、凝胶层析C、盐析D、离子交换层析正确答案:A9.蛋白质具有两性性质主要原因是()A、蛋白质分子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B、蛋白质分子有多个羧基和氨基;C、蛋白质分子有苯环和羟基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10.关于疏水柱层析的操作错误()A、疏水柱层析分辨率很高、流速慢、加样量小B、洗脱后的层析柱再生处理,可用8mol/L尿素溶液或含8mol/L尿素的缓冲溶液洗涤,然后用平衡缓冲液平衡C、疏水层析柱装柱完毕后,通常要用含有高盐浓度的缓冲液进行平衡D、疏水层析是利用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正确答案:A11.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离心分离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差速离心B. 密度梯度离心C. 过滤离心D. 沉降离心答案:C2. 在生物分离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细胞破碎?A. 高压均质机B. 超声波C. 酶解法D. 渗透压调节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不适合作为色谱分离的固定相?A. 硅胶B. 离子交换树脂C. 活性炭D. 聚丙烯酰胺凝胶答案:C4. 在蛋白质的盐析过程中,通常使用的盐类是?A. 高浓度的氯化钠B. 高浓度的硫酸铵C. 低浓度的氯化钠D. 低浓度的硫酸铵答案:B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蛋白质纯化中常用的层析技术?A. 凝胶渗透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亲和层析D. 电泳答案:D6. 以下哪种设备不适用于大规模生物分子的分离?A. 超滤膜B. 离心机C. 色谱柱D. 微孔滤膜答案:D7. 在蛋白质的提取过程中,通常使用的缓冲液pH值范围是?A. 4-5B. 6-8C. 8-10D. 10-12答案:B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物分离过程中常用的稳定剂?A. 甘油B. 蔗糖C. 氯化钠D. 柠檬酸钠答案:C9.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蛋白质的定量分析?A. 紫外-可见光谱法B. 比色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电泳答案:D10. 以下哪种设备在生物分离过程中不常用于浓缩和纯化?A. 蒸发器B. 冷冻干燥机C. 超滤膜D. 蒸馏塔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过滤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微滤B. 超滤C. 纳滤D. 反渗透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蛋白质的沉淀?A. 温度B. pH值C. 离子强度D. 蛋白质浓度答案:A、B、C、D3.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以下哪些是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因素?A. 固定相的性质B. 流动相的流速C. 温度D. 样品的浓度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生物分离过程中常用的浓缩技术?A. 蒸发B. 冷冻干燥C. 超滤D. 离心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A. 紫外-可见光谱法B. 比色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电泳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沉淀技术有哪些?答: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沉淀技术包括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和变性沉淀法。
第一章测试1.下列化合物哪一个是初级代谢产物()。
A:链霉素B:四环素C:精氨酸D:青霉素答案:C2.生物分离是生物加工过程中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包括()。
A:目标产物的浓缩B:目标产物的提取C:目标产物的成品化D:目标产物的纯化答案:ABCD3.生物分离纯化的各种技术可以分为那两大类()。
A:扩散分离法B:平衡分离法C:色谱分离法D:差速分离法答案:BD4.从方法和设备角度来评价分离效率,评价指标包括那些:()。
A:分离容量B:分离速度C:分离温度D:分辨率答案:ABD5.生物制品终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所有的产品都要达到95%以上的纯度。
()A:错B:对答案:A6.生物分离纯化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分离技术,要次序要合理,应该把分辨率高的分离技术放在分离过程的前段。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列凝聚剂中凝聚作用最强的是()。
A:Mg2+B:K+C:Ca2+D:Al3+答案:D2.对生物材料进行预处理的目的包括()。
A:除去杂蛋白B:除去核酸物质C:除去无机盐D:除去不溶性多糖答案:ABCD3.进行细胞破碎时,采用化学法的优点包括()。
A:对产物释放有一定选择性B:通用性差C:细胞相对完整,易于固液分离D:可能会造成活性产物失活答案:AC4.下列细胞破碎方法中可以让细胞内容物选择性渗出的是()。
A:高压匀浆法B:超声波破碎法C:化学法D:高速珠磨法答案:C5.使用高压匀浆器破碎细胞时要注意操作温度,当压力升高时,温度也会上升,一般要控制出口温度在20℃左右,防止温度过高导致活性物质失活。
()A:对B:错答案:A6.错流过滤的料液流动方向与过滤介质平行,优点是过滤收率高,滤液质量好,操作简便。
()。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在萃取过程中,A物质在萃取液中的物质的量为3mol,在萃余相中的量为1mol,请问此次萃取的萃取百分率为多少()。
A:25%B:75%C:33.3%D:300%答案:B2.在有机溶剂萃取过程中常选择的溶剂不包括哪一项()。
生物分离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物分离过程中,离心法主要依据的原理是()。
A. 重力沉降B. 离心力C. 电泳D. 过滤答案:B2.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分离的主要依据是()。
A. 分子大小B. 分子电荷C. 分子形状D. 分子重量答案:A3. 离子交换层析法中,蛋白质的分离主要依据是()。
A. 蛋白质的分子量B. 蛋白质的电荷C. 蛋白质的疏水性D. 蛋白质的溶解度答案:B4. 亲和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基本原理是()。
A. 蛋白质的分子量B. 蛋白质的电荷C. 蛋白质的疏水性D. 蛋白质与特定配体的特异性结合答案:D5. 反相层析法中,溶剂的极性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是()。
A. 极性越大,分离效果越好B. 极性越小,分离效果越好C. 极性越大,分离效果越差D. 极性越小,分离效果越差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在生物分离过程中,______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来实现分离的。
答案:萃取2. 电泳法中,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与其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电荷量、分子大小3.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的分离主要依据分子的______,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凝胶孔隙,因此移动速度快。
答案:大小4. 离子交换层析法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在______离子交换剂上吸附较强。
答案:阴5. 亲和层析法中,配体与蛋白质的结合具有______性,因此可以实现特定蛋白质的分离。
答案:特异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离心法在生物分离中的主要应用。
答案:离心法在生物分离中主要应用于细胞、细胞器、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不同密度和大小的颗粒在离心管中形成不同的沉淀层,从而实现分离。
2. 描述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答案: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基于蛋白质分子大小的差异。
蛋白质通过凝胶柱时,小分子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的孔隙,路径长,移动速度慢;而大分子蛋白质则主要沿颗粒间隙流动,路径短,移动速度快。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三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CM-Sephadex C-50:羧甲基纤维素、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吸水量为每克干胶吸水五克。
2.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3.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4.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5.层析分离: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的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适合于亲脂性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 B )。
A.活性炭 B.氧化铝 C.硅胶 D.磷酸钙2.下列哪项酶的特性对利用酶作为亲和层析固定相的分析工具是必需的?( B )A.该酶的活力高B.对底物有高度特异亲合性C.酶能被抑制剂抑制D.最适温度高E.酶具有多个亚基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B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4.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B)。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5.如果要将复杂原料中分子量大于5000的物质与5000分子量以下的物质分开选用(D)。
A、Sephadex G-200B、Sephadex G-150C、Sephadex G-100D、Sephadex G-506.工业上强酸型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时为了减少酸碱用量且避免设备腐蚀,一般先将其转变为(B)。
A、钠型和磺酸型B、钠型和氯型C、铵型和磺酸型D、铵型和氯型7.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A )。
生物分离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适合作为生物分离过程中的稳定剂?A. 氯化钠B. 硫酸铵C. 尿素D. 甘油答案:C2.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大小与洗脱速度的关系是?A. 分子越大,洗脱越快B. 分子越小,洗脱越快C. 分子大小与洗脱速度无关D. 分子越大,洗脱越慢答案:D3. 电泳法中,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主要取决于?A. 粒子的大小B. 粒子的电荷量C. 粒子的密度D. 粒子的电荷量和电场强度答案:D4. 离心分离法中,沉降速度最快的是?A. 细胞B. 病毒C. 核酸D. 蛋白质答案:A5. 离子交换色谱法中,离子的洗脱顺序是?A. 阳离子先洗脱B. 阴离子先洗脱C. 电荷量多的先洗脱D. 电荷量少的先洗脱答案:C6. 亲和色谱法中,配体与目标蛋白的结合是?A. 非特异性的B. 特异性的C. 可逆的D. 不可逆的答案:B7. 反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极性与固定相的极性关系是?A. 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B. 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C. 流动相极性等于固定相极性D. 流动相极性与固定相极性无关答案:A8. 等电聚焦电泳法中,蛋白质的迁移方向是?A. 向正极迁移B. 向负极迁移C. 向等电点迁移D. 不迁移答案:C9. 疏水相互作用色谱法中,疏水性最强的蛋白质会?A. 最先被洗脱B. 最后被洗脱C. 不被洗脱D. 无法确定答案:B10. 膜分离技术中,根据膜孔径的大小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微滤B. 超滤C. 纳滤D. 反渗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技术中常用的稳定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氯化钠、硫酸铵、甘油2.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的洗脱速度与分子的______成反比。
答案:大小3. 电泳法中,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与粒子的______和电场强度成正比。
答案:电荷量4. 离心分离法中,沉降速度与粒子的______成正比。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质量作用定律: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有效质量成正比..2.干燥速率:干燥时单位干燥面积;单位时间内漆画的水量..3.反渗析:当外加压力大于渗透压时;水将从溶液一侧向纯水一侧移动;此种渗透称之为反渗透..4.色谱技术:是一组相关分离方法的总称;色谱柱的一般结构含有固定相多孔介质和流动相;根据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不同由于亲和力差异;经过多次分配吸附-解吸-吸附-解吸…;达到分离的目的..5.超滤:凡是能截留相对分子量在500以上的高分子膜分离过程称为超滤;它主要是用于从溶剂或小分子溶质中将大分子筛分出来..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HPLC是哪种色谱的简称 C ..A.离子交换色谱 B.气相色谱 C.高效液相色谱 D.凝胶色谱2.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B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3.用于蛋白质分离过程中的脱盐和更换缓冲液的色谱是 CA.离子交换色谱 B.亲和色谱 C.凝胶过滤色谱 D.反相色谱4.用于蛋白质分离过程中的脱盐和更换缓冲液的色谱是 CA.离子交换色谱 B.亲和色谱 C.凝胶过滤色谱 D.反相色谱5.人血清清蛋白的等电点为4.64;在PH为7的溶液中将血清蛋白质溶液通电;清蛋白质分子向AA :正极移动;B:负极移动;C:不移动;D:不确定..6.下列哪一项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交换基团 AA 磺酸基团-SO3 HB 羧基-COOHC 酚羟基C6H5OHD 氧乙酸基-OCH2COOH7.在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中;B主要起到稳定液膜的作用..A、载体B、表面活性剂C、增强剂D、膜溶剂8.在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中;B主要起到稳定液膜的作用..A、载体B、表面活性剂C、增强剂D、膜溶剂9.纯化酶时;酶纯度的主要指标是: DA .蛋白质浓度 B. 酶量 C .酶的总活力 D. 酶的比活力10.结晶过程中;溶质过饱和度大小 AA、不仅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B、只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C、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D、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11.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CA. 加热 B絮凝 C.离心 D. 调pH12.液一液萃取时常发生乳化作用;如何避免DA.剧烈搅拌 B低温 C.静止 D.加热13.那一种活性碳的吸附容量最小BA.粉末活性碳 B锦纶活性碳 C.颗粒活性碳14.常用的紫外线波长有两种BA. 256nm和365nm B254nm和365nm C. 254nm和367nm D. 256nm和367nm15.进行梯度洗脱;若用50g吸附剂;一般每份洗脱液量常为CA. 20rnL B100rnL C. 50rnL D. 90rnL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助滤剂是一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2.临界压力是液化气体所需的压力..×3.生物物质中最常用的干燥方法是减压干燥..√4.活性氧化铝可分三种类型:碱性氧化铝、中性和酸性氧化铝..√5.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改变pH可改变其荷电性质;pH﹥pI蛋白质带正电..×6.超临界流体温度不变条件下;溶解度随密度或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压力不变时;温度增加情况下;溶解度有可能增加或下降..√7.用64%氯化锌溶液处理透析袋;使大分子也能通过膜孔..√8.分离纯化极性大的分子带电离子等采用反相色谱或正相柱..×9.渗透压冲击是各种细胞破碎法中最为温和的一种;适用于易于破碎的细胞;如动物细胞和革兰氏阳性菌..×10.发生乳化现象对萃取是有利的..×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强酸型;弱酸型和中等强度;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磺酸基团;羧基;磷酸基..2.为使过滤进行的顺利通常要加入惰性助滤剂..3.工业离心设备从形式上可分为管式;套筒式;碟片式;等型式..4.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外部扩散;内部扩散和化学交换反应三步..5.典型的工业过滤设备有板框压滤机和真空转鼓过滤机..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溶剂萃取过程的机理是什么答:1、简单分子萃取:简单的物理分配过程;被萃取组分以一种简单分子的形式在两相间屋里分配..以中型分子存在;不发生化学反应..2、中型溶剂络合萃取:被萃取物是中型分子;萃取剂也是中型分子;萃取剂与被萃取物结合成为络合物进入有机相..3、酸性阳离子交换萃取:萃取剂为弱酸性有机酸或酸性鳌合剂..金属离子在水相中以阳离子或能解离为阳离子的络离子的形式存在;金属离子与萃取剂反应生成中性鳌合物..4、离子络合萃取:①金属离子在水相中形成络合阴离子;萃取剂与氢离子结合形成阳离子;二者构成离子缔合体系进入有机相;②金属阳离子与中性鳌合剂结合成鳌合阳离子;再与水相中的阴离子构成离子缔合体系而进入有机相..2.以羧酸吸附蛋白质为例;简要说明离子交换树脂的洗脱方法及其原理..答:1、加碱:主要是调节蛋白质到达等电点;是蛋白质带电量减少;吸附力下降从而被洗脱下来..2、加酸:主要是抑制羧酸的电离;使活性基团带电量下降;吸附力下降从而蛋白质被洗脱下来..3、加盐:依照质量作用定律;把蛋白质洗脱下来..3.简述盐析的原理及产生的现象..答:当中性盐加入蛋白质分散体系时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盐溶”现象—低盐浓度下;蛋白质溶解度增大2“盐析”现象—高盐浓度下;蛋白质溶解度随之下降;原因如下:a无机离子与蛋白质表面电荷中和;形成离子对;部分中和了蛋白质的电性;使蛋白质分子之间的排斥力减弱;从而能够相互靠拢;b中性盐的亲水性大;使蛋白质脱去水化膜;疏水区暴露;由于疏水区的相互作用导致沉淀;4.简述过饱和溶液形成的方法..答:1热饱和溶液冷却等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体系;同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要适中;2部分溶剂蒸发法等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变化不大的体系;或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体系;3真空蒸发冷却法使溶剂在真空下迅速蒸发;并结合绝热冷却;是结合冷却和部分溶剂蒸发两种方法的一种结晶方法..4化学反应结晶加入反应剂产生新物质;当该新物质的溶解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即有晶体析出;5.简述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答: 1、产品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导致分离方法的多样性2、绝大多数生物分离方法来源于化学分离3、生物分离一般比化工分离难度大1成分复杂2悬液中的目标产物浓度低3生物活性;条件相对温和4生物产品要求高质量5获得高纯度的干燥产品6卫生六、案例分析题共10分试述柱层析的基本操作过程..答:1、装柱:①干法装柱②湿法装柱注意:湿法装柱中柱内预留一部分水;防止气泡的产生;装柱过程要连贯..平衡..2、加样:①干法加样②湿法加样注意:加样过程中;要防止产生飞溅;量要适中..3、洗脱:以设定好的流速加入洗脱剂;可以是单一溶剂;也可以梯度洗脱..注意:不使柱表面的溶液流干;柱上端保留一层溶液..4、收集:每隔10mL收集一试管;使用层析的手段或紫外检测器进行实时的检测;合并具有相同物质的流份..。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后题答案1、病毒和大豆叶肉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55、蝗虫身体中适于跳跃的器官是()[单选题] *A.触角B.前足C.中足D.后足(正确答案)4、人体反射弧是由感受器、效应器、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选题]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正确答案)B.传出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感受器C.神经中枢→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感受器D.效应器→神经中枢→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5、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单选题] *A.松树B.电脑病毒(正确答案)C. 蘑菇D.埃博拉病毒6、深圳的国家基因库中,储存有不同生物的基因样本超过1000万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C.基因库中储存的基因都相同(正确答案)D.建立基因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7、人体细胞需要不断获取营养、排出代谢废物,细胞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是() [单选题] *A.细胞壁B.细胞膜(正确答案)C.细胞质D.细胞核8、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C.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D.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正确答案)9、食品的保存方法有多种,下列属于保存食品的正确方法的是()[单选题] *A.冷冻法B.把鲜鱼腌制成咸鱼C.罐藏法D.以上方法皆正确(正确答案)10、炎热的夏天,植物体不会由于气温太高而受到伤害,这是因为植物可以进行()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正确答案)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11、A.双名法的创立者是林奈(正确答案)B.生物的学名用斜体英文来表示C.Sinojackia是种名,rehderiana是属名D.“属”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142.目前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类型增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单选题] *12、在藻类较多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出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根本原因是()[单选题]A.缺乏饵料B.水温较高C.池塘缺水D.水中氧气较少(正确答案)13、50、“美人鱼”的学名儒艮,母兽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类似人类的哺乳,你判断美人鱼属于()[单选题] *A. 鱼类B. 两栖类C. 哺乳动物(正确答案)D. 软体动物14、河蚌体内珍珠的形成过程是()[单选题]A .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包被异物形成(正确答案)B .由闭壳肌的分泌物包被异物形成C .由斧足上的细胞分泌的黏液形成D .由贝壳外层细胞分裂形成15、下列各项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单选题] *A.喜爱吃油炸食品B.经常吸烟、喝酒C.积极参加体力劳动(正确答案)D.经常熬夜娱乐16、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减弱[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7、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生物分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中常用的层析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凝胶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亲和层析D. 离心分离答案:D2. 凝胶层析中,分子通过凝胶颗粒的孔隙时,以下哪种分子最先被洗脱?A. 分子量最大的分子B. 分子量最小的分子C. 分子量中等的分子D. 所有分子同时被洗脱答案:B3. 离子交换层析中,哪种离子的蛋白质会最先被洗脱?A. 带正电荷的蛋白质B. 带负电荷的蛋白质C. 电荷中性的蛋白质D. 电荷最少的蛋白质答案:A4. 亲和层析中,目标蛋白质与哪种物质的结合最为特异?A. 配体B. 凝胶颗粒C. 缓冲液D. 杂质蛋白答案:A5. 在蛋白质分离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去除核酸?A. 凝胶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超滤D. 亲和层析答案:C6. 离心分离中,哪种离心机适用于分离细胞和细胞碎片?A. 低速离心机B. 中速离心机C. 高速离心机D. 超速离心机答案:A7. 电泳技术中,哪种电泳可以用于分离蛋白质和核酸?A. 纸电泳B. 凝胶电泳C. 等电聚焦电泳D. 毛细管电泳答案:B8. 在蛋白质纯化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蛋白质的纯度?A. SDS-PAGEB. Western blotC. ELISAD. 质谱分析答案:A9. 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A. 凝胶层析B. 质谱分析C. 等电聚焦电泳D. 紫外光谱分析答案:B10. 在蛋白质纯化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去除蛋白质中的盐分?A. 凝胶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亲和层析D. 透析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的目的是将目标________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分离出来,并去除________杂质。
答案:分子,非目标2. 凝胶层析的原理是基于分子的________大小差异进行分离的。
答案:分子量3. 离子交换层析中,蛋白质的分离是基于其________性质的差异。
生物分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提取生物样品B. 纯化目标分子C. 分离细胞D. 以上都是2. 离心分离技术中,最常用的离心方式是什么?A. 差速离心B. 等速离心C. 密度梯度离心D. 速率区带离心3.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大小与洗脱速度的关系是什么?A. 分子越大,洗脱越快B. 分子越小,洗脱越快C. 无关系D. 以上都不对4. 电泳技术中,电场强度与带电粒子迁移速度的关系是什么?A. 电场强度越大,迁移速度越慢B. 电场强度越大,迁移速度越快C. 无关系D. 以上都不对5. 亲和层析法中,配体与目标分子的结合方式是什么?A. 非特异性结合B. 特异性结合C. 随机结合D. 以上都不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描述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分离中的应用。
7. 简述超滤技术在蛋白质纯化中的作用。
8. 阐述亲和层析法在生物分子纯化中的优势。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你正在进行凝胶色谱法实验,已知蛋白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蛋白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000。
如果蛋白质A的洗脱体积为100ml,求蛋白质B的预期洗脱体积。
10. 在电泳实验中,已知样品带电粒子的迁移距离为15cm,电场强度为100V/cm,迁移时间为30分钟。
求该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A3. 答案:A4. 答案:B5. 答案:B二、简答题6. 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离子交换介质上的吸附能力不同,通过改变介质的离子强度或pH值,实现分离。
在生物分离中,常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的纯化。
7. 超滤技术通过半透膜的孔径大小,实现分子大小的筛选,常用于去除小分子杂质或浓缩大分子样品。
8. 亲和层析法利用目标分子与特定配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实现高度选择性的分离,具有纯化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三、计算题9. 假设洗脱体积与分子质量的对数成反比关系,即Ve = V0 / (Mw)^n。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十答案装订 线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化学萃取:则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
2.微孔膜过滤:又称“精密过滤”,是最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薄膜过滤技术,主要用于分离亚微米级颗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离分析微细颗粒和超净除菌的手段。
3.转型:即按照使用要求人为地赋予树脂平衡离子的过程。
4.亲和层析: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之间的专一亲和吸附作用而进行的层析方法。
是近年来发展的纯化酶和其他高分子的一种特殊的层析技术。
5.选择变性沉析:是利用蛋白质、酶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敏感性不同,而有选择地使之变性沉析,以达到目的物与杂蛋白分离的技术,称为选择变性沉析。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网格高聚物吸附剂吸附的弱酸性物质, 一般用下列哪种溶液洗脱。
( D ) A.水 B.高盐 C.低pH D. 高pH2.下列哪项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 ( D ) A.加热 B.调pH C.絮凝和凝聚 D.层析 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B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D.调节蛋白质溶液pH 到等电点 4.分子筛层析纯化酶是根据( C )进行纯化。
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纯化方法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5.下列哪一项不是阳离子交换树脂 ( D ) A 氢型 B 钠型 C 铵型 D 羟型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适用于提取(B )A 、极性大的成分B 、极性小的成分C 、离子型化合物D 、能气化的成分E 、亲水性成分 7.蛋白质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往往是多步骤的,其前期处理手段多采用下列哪类的方法。
( B ) A .分辨率高 B.负载量大 C.操作简便 D.价廉 8.针对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是( C )。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题库红尘一醉nbsp 201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题库0000一、填空题(每空1分)1. 从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目标产物概括来说有五个步骤,即()、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和目标产物的初步纯化、()、()及目标产物的成品加工。
2.生物分离纯化工艺的制定主要依据以下一些基本原理:物理性质即()、()、()和生物分子的流动特性、化学性质即()、()、()以及生物分子的生物学性质。
3.生物分离纯化过程中如出现处理液粘度太大可通过()、()、和降解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杂质等方法处理。
4.提高固液浸取时目标产物浸出率或称提取率的措施主要有()、()、()、()、()、()。
5.提取过程中保持目标产物的生物活性十分重要,尤其是一些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酶、核酸等,生产中常采用下列保护措施:()、()、()、()。
6.在生物技术产业中离心技术是一种用于固—液、液—液分离的有效手段,实际操作时我们通常考虑的主要操作参数包括()、()和()。
7.由()、()、()以及收纳这些部件的容器构成的一个单元,称膜组件或膜装置。
生产中常见的膜组件主要有()、()、()、()等四种形式。
8.现有一强碱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其基本的结构组成单元包括()、()、()()三部分。
当其置于0.1M的盐酸溶液中时()离子被吸附。
9.动植物材料的生化产品制备程序一般为()、()、()、()和成品加工。
10.对植物材料进行烘干时一般以()温度为宜,但目的物为()的材料不宜用此法。
11.在工业生产中采用适当的细胞破碎方法选择性释放目标产物是可行的,但要掌握好两个原则,一是(),二是()。
当目标产物存在于细胞膜附近时,一般采用较温和的方法如()、()、()等;当存在于细胞质或细胞器内时需采用较强烈的方法如机械破碎法。
当目标产物与细胞壁或膜呈结合状态时,可通过调整提取液的()、()或添加与目标产物具有亲和性的试剂如()、()等。
12.影响盐析的因素有()、()、()。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CM-Sephadex C-50:羧甲基纤维素、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吸水量为每克干胶吸水五克。
2.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3.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
4.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5.层析分离: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的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适合于亲脂性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 B )。
A.活性炭 B.氧化铝 C.硅胶 D.磷酸钙
2.下列哪项酶的特性对利用酶作为亲和层析固定相的分析工具是必需的?( B )
A.该酶的活力高
B.对底物有高度特异亲合性
C.酶能被抑制剂抑制
D.最适温度高
E.酶具有多个亚基
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B )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4.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B)。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
5.如果要将复杂原料中分子量大于5000的物质与5000分子量以下的物质分开选用(D)。
A、Sephadex G-200
B、Sephadex G-150
C、Sephadex G-100
D、Sephadex G-50
6.工业上强酸型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时为了减少酸碱用量且避免设备腐蚀,一般先将其转变为(B)。
A、钠型和磺酸型
B、钠型和氯型
C、铵型和磺酸型
D、铵型和氯型
7.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A )。
A. 亲和层析
B. 凝胶层析
C. 离子交换层析
D. 盐析
8.以下哪项不是在重力场中,颗粒在静止的流体中降落时受到的力( B )
A.重力
B. 压力
C.浮力
D. 阻力
9.关于用氢键形成来判断各类溶剂互溶规律,下列(A)项是正确的叙述。
A、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B、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C、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D、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10.关于萃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酸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萃取 B碱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萃取
C. 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D. 两性电解质偏离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11.下列关于固相析出说法正确的是(B)
A.沉淀和晶体会同时生成 B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结晶
C.和析出速度无关
D.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沉淀
12.那一种膜孔径最小(C)
A.微滤 B超滤 C.反渗透 D. 纳米过滤
13.酚型离子交换树脂则应在(B )的溶液中才能进行反应
A. pH>7 B pH>9 C. pH﹤9 D. pH﹤7
14.一般来说,可使用正相色谱分离(B)
A. 酚 B带电离子 C. 醇 D. 有机酸
15.离子交换层析的上样时,上样量一般为柱床体积的(C)为宜。
A. 2%-5% B1%-2% C. 1%-5% D. 3%-7%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珠磨法中适当地增加研磨剂的装量可提高细胞破碎率。
(×)
2.进料的温度和pH会影响膜的寿命。
(√)
3.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生化成分时,一般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
4.溶剂的极性从小到大为丙醇>乙醇>水>乙酸。
(√)
5.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改变pH可改变其荷电性质,pH﹤pI蛋白质带正电。
(√)
6.进行水的超净化处理、汽油超净、电子工业超净、注射液的无菌检查、饮用水的细菌检查使用孔径为0.2µm的膜。
(×)
7.只有树脂对被交换离子比原结合在树脂上的离子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时,静态离子交换操作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
8.制备型HPLC对仪器的要求不像分析型HPLC那样苛刻。
(√)
9.Sephadex LH-20的分离原理主要是分子筛和正相分配色谱。
(√)
10.水蒸气蒸馏法是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
(√)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等电点沉淀),(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
2.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凝胶色谱法),(多糖基离子交换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亲和色谱法)。
3.离子交换树脂由(载体),(活性基团)和(可交换离子)组成。
4.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在色谱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平衡?
答:1、流速平衡:流速是柱层析操作当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流速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分离的效果,流速过快,混合物得不到完全的分离,流速过慢,整体分离的时间要延长,因此在分离前首先要确定留宿。
2、液体环境:为了保持被分离物质运动的均一性,以及好的吸附和解析效果,因此要保持孔隙内部和外部液体环境的一致,所以进行液体环境的平衡。
2.简述吸附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
答: 利用溶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吸附力(范德华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定向力以及氢键)的差异而实现分离
3.何谓超临界流体萃取,并简述其分离原理
答: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具有的类似气体的扩散系数,以及类似液体的密度(溶解能力强)的特点,利用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进行的萃取单元操作。
其特点是安全、无毒、产品分离简单,但设备投资较大。
4.膜分离过程中,有那些原因会造成膜污染,如何处理?
答:(1)膜污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附着层被滤饼、有机物凝胶、无机物水垢胶体物质或微生物等吸附于表面;另一种是料液中溶质结晶或沉淀造成堵塞。
(2)膜污染是可以预防或减轻的,措施包括料液预处理、膜性质的改善、操作条件改变等方式。
(3)膜污染所引起的通量衰减往往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清洗的处理方式消除,包括物理方法冲洗和化学药品溶液清洗等。
5.何谓免疫亲和层析,简述亲和免疫层析介质的制备过程?
答、免疫亲和层析是利用亲和技术和色谱分离集成产生的一种高效色谱分离技术,其分离原理是通过抗原-抗体之间特异性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高效的分离。
层析介质的制备过程包括:抗体的制备、抗体提取、载体活化,手臂链的连接、抗体的连接等步骤。
六、案例分析题(共10分)
我国是啤酒生产大国,每年有大量的下脚料-啤酒废酵母泥排放,而啤酒酵母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拟将其变废为宝,近年来工业上结合使用各项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将其破壁并降解成富含氨基酸和核苷酸的酵母抽提物,广泛使用于食品与医药行业,既减少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啤酒工业效益。
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套经济的且技术可行的工业制备方案。
答:自由发挥,只要陈述有理有据即可得分,得分值依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评判。